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临床分析
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治疗肺结核空洞的临床研究

摘 要 : 目的 探 讨耐 多药肺 结核 局部 药物 治 疗的 疗效 。方 法
2 40 ) 7 0 0
从 2 6例 耐 多药肺 结核 患者 中挑 选 空洞 8
型9 6例 耐 多药病人 , 随机 分 成 两组 , 用 3 AV "/ HO ' 均 HO配合 局 部
例耐 多药 病人 , 性 5 例 , 性病人 4 男 1 女 5例 ,年龄 在
2 2例 , 4 .0 , 占 49 % 治疗 6个 月 者 2 9例 , 5 .8 占 9 1 %,
治 疗 l 月者 3 2个 5例 , 7 .3 占 14 %。
1 -6 8 7岁之 间 。随机 分成 两组 , 中 4 其 9例 采用传 统
共 收治耐 多 药 肺 结 核 病 人 ( 括 原 发 耐 药 和 继 发 耐 包 药 )8 2 6例 ,全 部 病 例 均 行 胸 片 、 T检 查 、 结 核 菌 C 痰 培 养 ,及耐 药 测 定 ,其 耐 HR( 烟 肼 、 福 平 ) 4 异 利 16
例 , HR 两种 以上 的 10例 。从 中挑 选 空 洞 型 9 耐 4 6
中图分 类号 : R 5 ; 5 1 9 文献 标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8 18 2 0 ) 1 0 9 2 44 R 2 . A 1 0 —4 1 (0 8 0 —0 4 —0 我 国是耐 药结 核 病 高发 区 , 有 l 约 5万 耐 药性 排 1 3 判 断标 准 ( ) 多 药 结 核 病 标 准 : 包 括 耐 . 1耐 凡
比对照 组( 14 %) , 7 .3 高 疗效较 好 。结论 经 B超 引导 灌 注抗 结 核 药物 , 治 疗 耐 多药肺 结核 的有 效 方 法 , 是 其 有 促使 痰 菌转 阴、 洞闭合 的作 用。 并且有 安全 无创 、 明显毒 性反 应 、 空 无 并发 症 少的优 点 。
超声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割活检标本经病理学检查均做 出病理诊断。标本取
1.2 仪器 采用 ALOKA3500超声诊 断仪 ,凸 材满意率为 100% ,其中肺恶性肿瘤 占 80.4% (78DICAL JOURNAL
《海南 医学)2010年第 2l卷第 8期
· 医技 与 临床 ·
超 声 引 导 下肺 肿块 穿刺 活 检 的 临床 应 用
罗彦 冰 ,朱才 义 ,陈 列 (海口市人 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 医学院附属海 口医院超声医学科 ,海南 海 口 570208)
1.3 术前准备 患者取卧位或侧卧位 ,先行 B
变 ,CT三维重 建 技术 (CTA)可 以清 楚 的显 示 肿 块 的 超 扫查 病 灶 部 位 ,明确 肿 块 大 小 、位 置 、形 态 、范 围 、
血管及分布情况 ,三维、四维彩超 的发展可以实时动 内部 结 构及 与周 围脏 器关 系 ,再 行彩 色 多普 勒 检 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in the diagnosis of pul-
monary tumor.M ethods .I1le data of hospital ultrasound—g u ided biopsy in 92 Ca s CS with lu n g ma ss were ana 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92 cases with pulmonary mass wer e abtained successfully in one time,and lung cancer, inflammatory lesions and tubereulosis accoun ted for 57.8% .22.2% a n d 4.4% .Conclusion Ultrasou n d—guided biopsy iS safe。rapid。accurate an d eflieient to identify pulmonary mass.
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周围病灶中定性诊断的比较

6 0例 B超 引导下肺活检病理 学检查结果 : 肺鳞 癌 2 3例 , 肺腺癌 2 O例 , 肺未分化癌 5例 , 增殖性肺结核 4例 , 炎性组织
4例 , 胸腺 癌 1 , 例 B细胞淋 巴瘤 1 , 例 2例未 明确诊断 。并发 症发生率 为 33 ( / 0 , 中 1例 轻度 气 胸 ( 压缩 小 于 .% 26 ) 其 肺
症。方法 采用 1 2 G 自动弹射 活检枪 , 8— 1 分别行 B超 和 c T定位选择最佳层面 、 进针点 、 进针深度和角度 。9 O例肺 内周 围性病
变分为 6 例 B超定位和 3 例 c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 活检穿刺成功率 t0 , 0 0 T 0 % 活检确诊 率为 9 . % , 例轻度气胸 , 例咯血痰 ;T定位穿刺成功率 10 活检 诊断准确率 为 9 % , 例轻度气 胸 , 例咯血痰 , 例针 67 1 1 C 0 %, 7 1 1 1
1 2 8— 1G半 自动切割式 活检 针 , 预先 测定 的深 度 、 按 角度 穿 刺进针 , 穿刺至病 灶行 切割 活检。穿刺 针切 割槽 内可获 得8例 , 4 女 2例 , 均 年龄 6 岁 , 平 1
均 为 20 0 7年 4月至 2 1 4月因有不 同程 度的 咳嗽 、 0 0年 咳痰 、
灶 内。然后取材 。B超定 位组 6 0例患 者在 B超 图像 定位 引
导下确定进针点 、 进针深度和角度 , 穿刺点常规局 部消毒铺 洞
穿 刺成 功率 、 活检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等作一 比较 。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
巾,%利多卡因行 局部 浸润 麻醉 , 用 M t H公 司生 产 的 2 采 de c
例根据患者胸部 C T片结果 确定 穿刺 体位 , 介入 科 的专用 用 放射 1e m的栅栏置 于胸壁 的病灶部位确定穿刺点 , 病灶部位
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半自动活检32例临床分析

排除必须手术因素。如若病无好转 , 但临床上又不 能排 除 内疝 的 可能 , 亦应 积极 手 术探查 , 以免造成 严
重后果 , 延误手术时机。 笔者认为: 防重于治, 在行 胃大部分切除手术 中
[ ] 曹聚兴.胃切 除术 后并 发输 入空 肠袢 内疝 二例 [ ] 3 J.
中 国实用外科杂 志 , 8 , ( ) 2 1 5 5 1 :8~3 . 9 0 ( 收稿 日期 :0 6— 9— 0 20 0 3 )
效操作。若在输人输 出肠袢之间再行 布朗氏吻合, 可预防内疝的发生- 。有人认为输入肠袢应在 1 2 J 0
—
1e 之间 , 5r a 留置过长容易发生内疝 。笔者所遇 J
病 例输 入肠 袢 均 超 出 1e , 5r 由此 可见 , 入肠 袢 留 a 输
置过长是导致腹 内疝 的另一因素。还有人认 为: 胃 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腹内疝与其手术方法也有一定 关系 , 如毕罗氏 Ⅱ , 式 结肠后近端对大弯式并发内疝 率相对 比较高 , 但我们所遇病例差异不明显。
参考文献 :
[ ] 陈 道达 .外科 学 [ .第 5版. 京 : 民卫 生 出版 1 M] 北 人
社 , 0 .9 4 5 2 0 44 ̄ 9 . 0
[ ] 黄莛庭 .胃肠手术应 注意保 护 胃肠功 能 [ ] 2 J .中华 胃 肠外科 杂志 , 0 16 2 :0~ 1 20 ,()7 7.
查均未能明确诊 断。经 B超检查 发现并能确定肿 块部位均在肺 内, 中左上肺 2例 , 其 左下肺 8例 , 右 上肺 5例 , 中肺 6例 , 右 右下肺 1 例 。 1 12 穿刺禁忌症 ( ) . 1 有出血顷向 ; 2 咳嗽剧烈 () 不能控制者 ; 3 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者 ;4 怀疑 () ()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of lung)是胸腔穿刺的深入,针头通胸壁、胸膜腔脏层胸膜穿刺入肺。
一般是在CT或B超引导下进行,主要是进行肺实质的活组织检查,抽吸空洞或支气管腔内的液体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其次通过肺穿刺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如对一些引流不畅空洞中的脓液进行抽吸,必要时注入药物到达治疗的目的。
(一)手术适应证经皮穿刺活检的适应证及方法选择有:①肺部结节尤其是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
对于直径>2cm的病灶可选用模拟机,它较CT更简单、廉价、方便;对于直径W2cm的病灶,最好选用CT定位,它较模拟机定位更准确。
②管外中央型肺部占位,以CT定位较好,因为CT 更能准确定位,特别是对心脏后、脊柱旁、主动脉旁、肺门区等特殊部位的病灶,可选择最佳穿刺点,减少并发症。
③密度较低的病灶以CT定位较好,因为CT分辨率较高,并且可避开坏死区,选择最具有诊断价值的区域取材,提高诊断率。
④弥漫型病灶选用模拟机定位就能确诊。
(二)手术禁忌证不能合作,剧烈咳嗽和躁动;凝血机制障碍;重度呼吸功能障碍;肺大泡;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肺动静脉畸形穿刺道有重要脏器。
(三)术前风险沟通1.告知患者肺穿刺的目的和临床意义及存在风险。
2. 一次肺穿刺可能达不到诊断目的。
3.必要时手术。
(四)术前准备常规术前准备,训练患者配合呼吸。
先用自制导管栅条定位尺(回形针也可以)贴于拟穿刺部位行CT扫描,确定最正确穿刺点,进针角度及到达靶点的深度,在CT光标指示下,以记号笔(或者龙胆紫)标记出穿刺点。
(五)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顺穿刺方向用2%利多卡因行穿刺点、局部皮下及穿刺道胸壁麻醉,皮下保存麻醉用注射器针头行CT扫描,直观地确定进针角度及呼吸对穿刺的影响,顺针头方向,在患者平静呼吸下进行穿刺,当穿刺接近胸膜时,嘱患者平静呼吸后屏气进针穿破胸膜,按预定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进针至靶点,行靶层面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内或病灶边缘后,即可行扇形抽吸活检或自动活检枪击发取材。
B超定位及CT定位两种经皮穿刺肺活检方法 诊断靠近胸壁肺内肿块的

B超定位及CT定位两种经皮穿刺肺活检方法诊断靠近胸壁肺内肿块的价值比较目的:对比在CT定位、B超定位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在诊断靠近胸壁肺内肿块的价值。
方法:将49位患者分为两组,CT定位组29例,B超定位组20例,对不同定位方法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CT定位组和B超定位组活检成功率分别为96.5%,90.0%,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8.9%,65.0%,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4%,72.2%,假阴性率分别为3.4%,5.0% 。
结论:B超定位组及CT定位组均有准确、高效、安全、实用的诊断价值,但B超定位组还具有经济、方便、无辐射损伤、患者易接受及易普及等CT无法比拟的临床价值。
标签:B超定位肺癌辐射临床价值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病死率在城市居民已居肿瘤死亡首位。
肺癌的早期确诊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肺活检在肺周围性肿块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治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然而,各种活检术等诊断阳性率,并发症等不尽相同,选用何种方式更合适呢?我们探讨两种肺活检方法对肺周围性肿块诊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入住本院呼吸科住院患者49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1例,年龄19岁到86岁,平均年龄62+2.4岁,胸部CT检查明确肺内周围型肿块,肿块最大直径2cm到10cm(平均5.3cm),肿块距壁层胸膜距离0cm到3cm(平均1.4cm)。
其中CT定位29例,B超定位20例。
1.1术前准备:全部病例术前均做胸部CT检查,全部符合周围型肺内占位性病变,所有病例经B超探测均能看清楚。
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出、凝血时间等均正常。
全部无穿刺手术禁忌症。
1.2穿刺方法:不同组别用不同的定位仪器测出病变位置,确定中心点或取材部位,测量该部位距胸部皮肤最近点,皮肤上做标记。
测量标记点距取材部位的进针角度及距离。
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2O例临床分析

足 , 凝 结肌肤所 致 , 当化痰散瘀 痰瘀 治 引。艾儒 棣教
授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 P 疗程 2 K, 个月, 取得满意
效果 。() 它 : 1 水 杨 酸软 膏 、 5氟尿 嘧 4其 如 O 5 一 啶软 膏外用 或封包 亦是 个 经 济有 效 的方 法 , 但停 药 后易 复发 。
检查, 中 8 C 其 例 T显示病灶为单个块影, 病灶直径 均≥2 m; 例有分叶, 2 c 毛刺 ,T值为 2  ̄4 左 C 0 0 Hu 右 ; 例显示病灶呈大片状密度增高影, 5 部分病灶呈
同一穿刺点不同方向可重复 2 次来 回抽吸。所 ~3
取标 本立 即置 于载玻 片 上涂 片 , 同穿 刺空 针送 病 连
维普资讯
・
16 5 ・
Guz o e ia J u 12 0 Vo. 2 N 2 ih uM dc 1 o ma , 0 8, 13 , 0 .
几 乎无效 。 ( ) 3 中医 治 疗 : 医认 为 P 乃 肝 肾 不 中 K
[] 李俊燕. 2 汗孔角化症 的分 子遗传学研 究进展 [] 中国 J.
B超 引导 下经皮 肺 穿刺 活检 2 临床 分析 O例
贵阳市肺科医院 ( 贵阳 500) 查小芳 舒 宏博 夏云 丽 503
中图分类号 : 3 1 2 R 6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007 4 20 ) 20 5 -2 10 —4 X(0 80 -1 60
为探讨 B超 引导 下 经皮 肺 穿 刺 活 检 的 临 床应 用价值 , 作者收集 了本院 20 年 1 2 06 —1 月行 B超引
麻风皮肤病杂志 ,0 5 2 (O :0 —0 。 20 , 11 )8 28 4 L ] jrc aW, u n A, o l M,t 1P rkr 3 uek Nema nR Kn b rR e . oo e- e a
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45例临床分析

待发 时针芯在套管 内, 发射时针芯首先 高速 弹出 , 当病变组织 进入 凹槽 内套角 随即高速射 出 , 因其针 芯及套 角前部 异常锋 利 , 准确将 病 变组织 切 割并封 存在 针 芯凹槽 内, 可 其过 程 < 0 1S 自动 活检 枪针 柄上 设置 了 防止误 穿和 控制 进针 深度 . 。 的装 置 , 从而保证 了操作 的安全 和取 材的准 确。笔者认 为 防 止并发症 , 需做 到以下几 点 : 1 术者充分 了解各 种 可能并发 () 症, 掌握相应 的处理方法 ;2 术者熟 练操作 , () 避免无 效穿 刺 ; () 3 确保 不伤及 周 围大血 管及脏 器 的前提 下 , 选择 最近 距离 进针 ;4 活检枪进入深度 必须到达 病灶 , () 否则取 材时可 损伤 肺组织 引起 咯血 ;5 尽量 减少取 材次数 , 免多次 损伤。另 () 避 外患者 因恐惧 不安所致 无法配 合操作 可增加 操作风 险 , 故术 前对患者进行 心理 疏导 , 消除紧张情绪 , 进行屏 气训 练也很重
宜选择 1 6G或 1 8G活检针 , 2 G活检针 , 0 无法获得满 意的病 理诊断。一次性 活检 针是 内芯外 套式 , 在针 芯上 设 有 凹槽 。
③ 肺血管性病变 , 动静脉 畸 形 , 如 动脉 瘤 等 ; 严 重 的心肺 ④ 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活检者 。
三、 方法 采用 AO A 00超声诊 断仪 , IR 10 凸阵探头 , 探头 频率 35MH , A D活检枪 ,8 . zB R 1 G内槽切 割式 活检 针。首先 B超扫查病灶部 位 , 明确肿块位 置 、 形态 、 围 、 范 内部 结构及 与 周围脏 器关 系 ; 确定 患者体 位 、 块大 小 、 针点 、 针深 度 。 肿 进 进 常规消毒铺 巾, 2 用 %利 多卡 因局 麻 , B超影 像 引导下 , 在 将 装入 活检枪的穿 刺针 自穿刺 点刺 人到 达肿块 位置 , 嘱患 者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临床分析
摘要: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活检确诊率为96.7%;ct定位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8.3%。
说明b超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是安全的,并且,b超引导下的穿刺肺活检具有费用低、无辐射等优点。
关键词:超声 ct 肺活检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14-02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58岁,均为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因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痰中带血消瘦发热等症状来我院门诊或病房就诊,经胸部ct检查提示为肺部周围性肿块,适宜经皮肺穿刺检查明确诊断,病灶直径
1.5-8cm,两组分别行ct或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2 穿刺方法
术前同患者及家属讲清穿刺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潜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心电图,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做肺功能测定,ct定位组60例根据患者胸部ct片结果确定穿刺体位,用介入科的专用放射1cm的栅栏置于胸壁的病灶部位确定穿刺点,病灶部位先行薄层扫描,以病灶最大层面作为最佳穿刺平面,然后根据扫描图像确定进针点进针深度和角度,以穿刺点为中心,常规局部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
胸膜,按预先设计测定的深度和角度穿刺进针,穿刺至病灶边缘,ct扫描观察穿刺针与病灶的关系;如不合适,调整穿刺针的深度角度和方向,再次扫描直至确认穿刺针在病灶内然后取材。
b超定位组60例,患者在b超图像定位引导下确定进针点进针深度和角度,穿刺点常规局部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按预先测定的深度、角度穿刺进针,穿刺至病灶行切割活检,穿刺针切割槽内可获得1cm大小的长条状病理组织标本,获取的标本放入75%乙醇溶液中或涂片固定后送病理检查。
3 结果
60例b超引导下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肺鳞癌23例,肺腺癌20例,肺未分化癌5例,增殖性肺结核5例,炎性组织4例,b细胞淋巴瘤1例,2例未明确诊断,并发症发生率为3.3%,其中1例轻度气胸,给予间断高浓度吸氧后治愈;1例少量咯血,给予立止血静注后未再咯血。
60例ct引导下肺活检病理结果:肺鳞癌24例,肺腺癌18例,肺未分化癌7例,增殖性肺结核4例,炎性组织6例,1例未明确诊断,并发症发生率为5%,其中1例轻度气胸,2例少量咯血给予对症处理后治愈。
由此可见b超和ct引导下对肺周围性疾病活检成功率和活检确诊率无明显差异。
4 讨论
经皮肺活检术是一种经皮穿刺获取包括胸壁肺实质及纵隔在内
的病变标本,从而进行细胞学、组织学及微生物学检查的技术支气管镜对周围性结节病灶甚至支气管腔外者其敏感性明显下降,而胸
腔镜则技术要求高、损伤大、风险高,甚至有引起死亡的报道。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损伤小,且对肺部结节或肿块尤其外周性者有很好的敏感性。
1883年leyden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局灶性肺部疾病的经皮肺针吸活检,找到了致病的肺炎链球菌3年后,menetrier[1]首次采用经皮肺穿刺诊断了一例肺癌患者,在20世纪上半叶曾有不少学者尝试经皮针吸活检,但由于穿刺针和定位技术的限制,这一技术的应用未能得到推广,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x线透视机的改进、穿刺针的改良及细胞学诊断技术的进步,经皮肺穿刺活检才得到了广泛应用经皮肺活检术的适应证包括:通过针刺抽吸或组织切割,诊断肺外周的结节或浸润性病变胸膜肿块、部分空洞性病变、纵隔肿块以及其他通过经皮穿刺可及的胸部病变。
禁忌证包括:无法纠正的凝血性疾病;严重的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动脉高压;伴有肺大疱的肺气肿;病变已紧贴血管。
相对禁忌证还包括:既往有肺切除术,此外,对于双肺均有病灶者,一般不宜同时对两肺进行穿刺。
b超和ct引导是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常用导向方法,b超具有费用低、设备普及、可实时观察和调整穿刺方向和对医务人员及患者无辐射等优点,适宜对较大病灶且靠近胸壁的定位,对小病灶的定位不够准确,对靠近心脏穿刺危险性较大我们认为对周围性病灶直径大于3cm,或小于3cm,但距离胸壁较近者(3cm),可选用b超引导下肺活检,b超使病人免受大量x射线的辐射,也为病人节省较多的医疗费用。
同时b超可清楚显示大血管的搏动和重要脏器的位
置,遇有病灶贴近胸壁,且在大血管和重要脏器附近,首选b超引导,避免穿刺的盲目性,从而减少穿刺的并发症,b超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活检确诊率为96.7%;ct可引导穿刺5mm以上的结节,ct对解剖结构显示清晰,特别对靠近心脏、脊柱旁、主动脉旁等重要部位的病灶,ct可以准确引导选择最佳穿刺路径,减少并发症。
增强ct可以判断病灶内的低密度坏死区域和周围的炎症或不张肺组织,选择最具诊断价值的区域取材,使穿刺更准确ct还可以显示叶间胸膜和肺大疱,有利于选择合适进针路线,减少气胸的发生ct定位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为
98.3%。
本文并发症发生率4.2%,与报道基本一致,气胸发生原因系使用粗的穿刺针,病变部位深,病人为伴有肺气肿的老人,多次反复穿刺或穿刺过深也有一定的关系;出血,肺穿刺活检可能由于穿刺针针尖刺伤小血管或划破胸膜导致咯血或胸腔内出血,一般给予对症止血处理;感染若不注意无菌操作,可引起胸内感染,包括脓胸或胸壁脓肿如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24至48h内使用抗生素等,则可避免感染的发生;少数病人可发生胸痛,皮下或纵隔气肿等,不需要特殊处理。
肿瘤细胞针道种植或转移则较为少见,ttna/b可以比较准确的获得肺内结节病灶的组织标本,通过ttna/b,许多患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开胸手术,并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ttna/b总的诊断敏感性在68%-96%,其特异性可接近100%;对于所有大小的病灶来说,其诊断的准确性为74%-96%,通常病灶越小,
诊断的准确性越低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是一项十分有临床价值的诊断技术,对肺部周围性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引导技术的不断改进,经皮穿刺肺活检的准确率会进一步提高,该技术在肺部周围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应用将会更为广泛。
参考文献
[1] 徐玲,徐小峰,陈文萍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367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24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