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发展看区位理论

合集下载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解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理解

谢谢

二、核心内容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 所,进过数学推导可以确定一个生产费用最 小点和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三个基本理论: 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积聚指向论

1.运费指向论
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 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运费是影响 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工业 区位基本格局。 主要使用“原料指数”判断工业区位指向

工业区位论集大成者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 《 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 1909 ) 一书中,论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原 理,创建了系统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奠定 了他在工业区位理论中的地位。
二、主要概念和核心内容
韦伯提出了决定工业区位的最小成本原理, 以及一系列区位分析的概念和工具 如:区位因素、区位指向、原料指数等

按照作用和影响划分
区域性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分布于各区域的 因素,是形成工业基本格局的基础 聚集因素:导致工业集聚于特定地点的因素, 对有地域条件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 便宜作用,韦伯着重研究一般区位因素中的 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聚集三中重要的因 素对工业区位的作用

2.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
集聚的两个阶段
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二、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集 中化,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分工和基础设施 共享带来集聚利益

三、评价

(一)、理论贡献 1.开创了工业区位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代 表古典工业区为理论思想在方法上逐渐从单 个企业的相对静态、动态区位分析 2.―试图寻找工业区位移动规律的纯理论, 脱离社会制度、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普遍的区位规律”具 有开阔性和发展性特点,有很强的生命力

《工业区位论》[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读后感

《工业区位论》[德]阿尔弗雷德韦伯著读后感
此外,从主题深度的角度看,《工业区位论》深入探讨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和方法。书中提到:“工业区位的选择是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生产成本的高低和运输成本的多少。”这一观点使我深刻认识到,工业区位选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我认为,作品在主题深度上还有待加强。例如,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工业区位选择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这些因素在作品中并未得到充分阐述。
在阅读《工业区位论》这部著作时,我被阿尔弗雷德·韦伯的深厚经济学功底和前瞻性思维所折服。这部作品不仅深刻地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还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此,我想从主题、情节、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作者意图等方面,谈谈我对这部作品的个人感受和反应。
首先,从主题的角度看,《工业区位论》深入探讨了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书中提到:“工业区位的选择是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关系到生产成本的高低和运输成本的多少。”这一观点使我深刻认识到,工业区位选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也让我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变化,灵活调整工业区位,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从情节的角度看,《工业区位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和方法。这使我受益匪浅,对工业区位选择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也被韦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所感染。这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学者,需要不断探索、严谨治学,以推动学术的发展。
此外,从角色的角度看,《工业区位论》的主要角色是工业区位选择理论和实践。通过这一角色的演绎,韦伯向我们展示了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对工业区位选择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我对韦伯的敬意油然而生,因为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工业发展的独特视角。

工业区位论名词解释

工业区位论名词解释

工业区位论名词解释工业区位论是研究制定生产活动地点的一门学科,它聚焦于空间上企业定位、职能、发展、经营等问题。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清晰了解企业定位和空间分布的规律性,根据企业的分布特点能够对企业的投资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以期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产业区位: 产业区位是指企业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排列,是企业发展和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按企业分布的空间范围,可以将产业区位分为全国性、国内省市性和本地区性。

产业区位是指企业建立的经营地点选择的本地、地域、城市等空间维度。

二、空间结构: 产业区位的空间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分布状况,一般包括靠近性、均衡性、相关性。

靠近性是指企业的空间分布有局部集中的现象,均衡性是指企业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分布状况大体相当,相关性是指企业在不同地理位置上有一定联系性和联系强度。

三、企业影响: 企业影响是指企业在它所在地的影响范围,一般包括经济影响、文化影响和社会影响。

企业经济影响可以从企业收入和就业率来评估,文化影响可以从企业培养的人才及文化活动多少来评估,而社会影响可以从企业与公众的沟通,社会责任的承担和政策的实施来评估。

四、企业定位: 企业定位是指企业在空间上的定位,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状态、表现形式及业务发展的模式。

企业的定位要求企业不断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空间上有利的投资环境,这些竞争力和投资环境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五、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是指企业在空间上发展的横向和竖向发展,横向发展是指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内建立新的生产设施,竖向发展是指企业进行跨地理位置的投资建设。

企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改善竞争环境、拓展产业市场等。

六、空间特征: 企业区位空间特征是指企业在空间上形成的特殊性,一般关注以下内容:内部空间特征、内部空间关系、内部空间趋势。

内部空间特征可以从企业空间结构和空间发展分布角度来分析,内部空间关系可以从企业与其他企业的联系、企业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和企业与地域的联系等角度来分析,内部空间趋势可以从空间变化的动态和运动特征来描述。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的发展演进传统意义上的区位一词源于德语“standort”,英文将其译为“location”,日文译成“立地”,中文则译为“区位”。

关于区位,研究的目的不同,其涵义也有所不同。

“Location”一词,除解释作空间内的位置(Situation or Position in Space)外,还有放置和为特定目的而标定的地区两重意思。

所以,区位与位置不同,它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含。

在传统区域经济学中,通常把区位理解为经济活动的场所。

如企业活动的场所,就是企业区位。

也有人将其理解为确定某经济活动场所的行为,即区位选择。

然而,以上对区位的理解,总让我们感到没有把区位的真正涵义讲清楚、弄明白,使得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区位论,与区域经济学缺乏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区位与区域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关系,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已有的区位理论做一梳理。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论。

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者杜能(J.H.von Tunen)根据资本主义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此后的半个世纪,西欧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铁路、轮船的普及,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内涵的工业区位论。

其先驱者是龙哈德(W ·Launhardt),集大成者是德国经济学者韦伯(A.Weber),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区位因子体系,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后来又有胡佛(E·Hover)等人完善改进。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稍后,德国经济学者廖什(A.Losch)利用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框架,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他们分别从市场和经济中心的角度发展了区位理论。

区位分析案例

区位分析案例

区位分析案例区位分析是指对一个地理位置或区域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区位分析常常被用于评估一个地区的投资价值、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对于企业选址、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介绍区位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案例背景,某公司计划在某个城市开设新的生产基地,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扩大生产规模。

在选择具体的地理位置时,公司需要进行区位分析,以确定最适合的选址方案。

首先,我们对该城市的交通条件进行分析。

该城市位于交通枢纽,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材料的运输和产品的销售。

此外,该城市还有一个国际机场,便于公司的国际业务发展。

因此,从交通条件来看,该城市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该城市的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经过调研发现,该城市人口众多,且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劳动力资源丰富。

这对于公司的生产和管理都是有利的,可以保障生产的稳定进行。

再者,我们需要分析该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

该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多元化,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市场需求旺盛。

这为公司的产品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最后,我们还需考虑该城市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前景。

经过了解,该城市对于外商投资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

同时,该城市的发展前景看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城市是一个具有较大区位优势的地方,适合公司开设新的生产基地。

其交通便利、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和发展前景看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因此,公司可以在该城市进行进一步的选址和投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总结,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区位分析在企业选址和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论

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劳动费用指向的影响程度, 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 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重量

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 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也就会更 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纯原料即在工业产品中包含有局地原料的所有重量, 损重原料则为其部分重量被容纳到最终产品中。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Material index)判断工业区位指向。 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为区位重量 (locational weight)。

龙哈德的区位三角形
龙哈德于19世纪后半叶提出“区位三角形”,他以钢铁工业为样本,以 K表示产品市场,M1表示铁矿石的产地,M2表示煤的产地,于是可找出一点P, 在该处建厂最经济,即成本最低;又假设各点距P之距离分别为r1,r2,rk, 于是区位三角形如下图。 如以F代表运费率,生产一吨产品需铁m1吨,煤m2吨,于是,要使P点生 产成本最低,必须使总运费 F(m1r1+m2r2+rkk)最小。这就是龙氏的区位三 角形的朴素形式。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
择;(区位主体已知,选择合适的空间);
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空间已知, 选择适合的主体)
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可划分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
位论和商业服务区位论三大类。 其中,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和克里 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分别是各类区位理论的代表作。

资产利用动机下企业跨地区发展的区位选择——一个优势匹配的视角

资产利用动机下企业跨地区发展的区位选择——一个优势匹配的视角
a e s wih ma k ta v na e r a t r e d a tg . Ke y wor ds: s e i c a v tg p cf d ana e; lc to a dv ntg i o a in la a a e; a a t g thig dv n a e ma c n
个 优 势 匹配 的视 角
宋 铁 波 ,王 常伦 ,陈 国庆
( 南理工大学管理 学院 ,广东广州 5 04 ) 华 160
摘要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提 出在企业跨 区域发展 的 区位 选择 中需要综合企 业特 定优势与 区位优 势,在 资产利 用动机 下,具有成本特 定优 势 ( o Lw—cs A vnae ot da t )的企业倾 向 于选择具 有资 源要 素优 势 ( eo r g R suc e—bsd ae A vn g )的地区 ,而具有 差异化 特定优 势 ( ie ne dat e 的企业 则倾 向 于选择具 有 市场 区位优 势 dat e a Df r csA vn g ) fe a
21 0 o年第 l 6期
si 。 dT 。
t 。。 h 。 R
2 l 。 1 0 oN .6
文 章编 号 :10 79 (00 1 03 0 00— 6 5 2 1 ) 6— 24— 4
资产 利 用动 机 下 企业 跨 地 区发 展 的 区位 选择
— — 一
1 引 言
跨 地 区发 展是企 业通过生 产 资本 的跨地 区转 移 , 优化 资源配置 的一种 有 效 形式 。这 种 策 略作 为一 种 重要 的扩张战 略更 多地 被优 势企 业采 用 。 ( 恕 立 , 王 2 0 ) 。而优 势企 业 具 有 的核 心 能 力 的可 转 移 性 03 … ( ae 9 3 ;H m l Pa a d 9 0 ) 是 这 种 C v ,1 8 a e r l ,19 & ha 跨地 区发展 的 重 要基 础 。对 于优 势 企 业 而言 ,其 竞 争优 势一方 面来 源 于本 身 特定 优 势 ,另 一方 面来 源 于所在 区域 的 区位优 势 ,正是 因 为这 两 种优 势 的共

经济地理(1)——经典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1)——经典区位理论
D
距CBD距离
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
北京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
• 近城区以从事园艺型农业,如蔬菜、鲜果和花卉等的生 产以及工厂式的养殖业为主,为北京市场提供鲜奶和奶 制品、鲜菜及蛋、肉、鱼等畜产品等;
• 中部属于平原粮牧区,为北京市重要的粮食、蔬菜、果 品等的生产基地;
• 外围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相对较少, 但林、草地资源丰富,属于京郊平原粮油牧区。
——现代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开始重视区位论的研究, 如克鲁格曼。
——研究方向基本相同。
2. 区位论与地理学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与区位论的研究主体大致相同,即空间问 题。但区位论是追求空间规律性的科学,而地理科学是强调 空间差异性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更多采用的是描述、归纳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区位论更多采用的是抽象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
------市场为“点”,区位也为“点”的区位模型
2、三个阶段逐步构建的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以运费、劳动费、集聚(分散)三个因子组成一般的 区位因子体系,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的工业区位理论。 • 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 局。 •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 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 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工业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与区位条件的区别 • 区位条件: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从区
域的角度。 • 区位因子: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
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从经济的角度。
二、经典区位论
(一)区位成本学派
• 区位目标:最低运输费用和最低生产 成本
• 单纯考虑经济因素 • 杜能的孤立国(1826年)和韦伯的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企业发展看区位理论
摘要:生产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成为讨论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环节,而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涵义:一层是从空间区位出发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最佳的组合方式;另一层是从区位主体本身出发,以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特征,分析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从中选择最佳区位。

河南省一直享有“中国粮仓”之名,作为粮食生产及粮食外调大省,在空间区位已知的情况下,根据河南省的空间地理特性、食品产业的经营项目,投入与产出的分析,食品产业最佳的区位主体组合分析。

序言:郑州市中国三强方便面生产商白象食品集团。

为河南省大型食品产业集团,从1997年创建以来,历经19年,至今已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江苏、四川、陕西、吉林等省市布局10个方便面生产基地、2个面粉生产基地、1个挂面车间和2家调味料公司。

2003年至今,白象方便面始终保持18%左右的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全国方便面行业三甲之列。

白象年产业消化面粉已超过90万吨,实现小麦转化120万吨,全国300多万户农民因此受益。

与此同时,白象产业还直接带动面粉厂、造纸厂、机械制造、调味料、运输等上下游相关企业3000多家,全国超过50万人从事于白象的相关工作。

白象在为河南及全国的粮食深加工转化、农业产业化努力。

在近些年的白象发展过程中,更是体现了区位理论的两层基本涵义:一层是从空间区位出发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最佳的组合方式;另一层是从区位主体本身出发,以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特征,分析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从中选择最佳区位。

从一层区位理论涵义看企业产生:一层涵义决定企业定位;合适的空间区位将为企业诞生创造沃土。

白象集团前期为河南省正龙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

成立初期
政策方面:财政政策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加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从1994年起专门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产
业化经营项目,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1999年财政部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把农副产品初加工列入综合开发的支持内容,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投入173亿元,2012年达到36亿元。

税收政策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优惠。

自199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财税字1995〕52号)把部分初加工产品也列入农产品范围,通过外购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到13%。

原材料与能源方面:河南省一直以来都是粮食外调大省,本省内大约有900家面粉生产厂商,充足的原材料为企业生产做坚实的后盾。

劳动力方面:由河南省统计局公布数据可以看出,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绝对充足。

交通方面:河南省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全国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之一,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国家规划并正在实施的“五纵七横”十二条国道主干线中的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两条高速公路在郑州交汇,年初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三十条国家重点干线公路中有七条亦从河南经过。

另外还有九条国道穿越河南。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大省,积极响应国家农产品产业化政策,使河南省第1.5产业——即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到大力发展。

在充足的生产资源、优越的劳动力条件,政府的支持政策,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等“沃土”的滋养下催生出一系列的1.5
产业。

即类似白象集团的农产品加工业。

更加印证了区位理论的一层涵义。

空间区位已知,根据空间区位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区位主体才是最佳的形式。

从另一层区位理论看企业发展:企业产生后,对于一定的企业特性,如何选择适合企业的发展之路。

即区位理论另一层涵义:区位主体已知,从区位主体自身出发,对比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从中选择最佳区位。

以白象集团为例,从企业创建开始历经几大变革;2000年10月白象集团租用厂房,并购置3条方便面生产线,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落户,成功开发了东北市场;2002年9月白象集团公司为了满足山西市场和西北市场的需求,开始筹建山西分公司;2002年10月白象集团总部为开拓长江以南区域市场,在岳阳经济开发区租赁山东龙丰方便面厂房设备……至今已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江苏、四川、陕西、吉林等省市布局。

分析集团分布,所选省市共同的优势表现在原材料上。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集团所选区位原材料物产丰富。

再加上由国家政策支持,并且有国家在1.5产业上政策的支持。

在技术与知识方面:2012年9月6日第十二届面制品大会上,白象“2+1夹心脆”、儿童挂面和蔬菜挂面入选2011-2012年度行业创新产品; 2013年7月12日白象集团推出新品--大骨面,开启了从“白水泡面”到“骨汤泡面”新时代!
白象集团集团现有员工1.2万人,每年销售额占到全国方便面市场份额的16%。

自2004年至今,集团每年的方便面销售收入均在30亿元以上,连续三年稳居全国方便面行业前三名。

结论:准确的分析区位理论,了解其概念,知道农业区位、工业区位、
中心地、城市利用等概念。

分析区位因子在区位选择过程中的重要性,合理指导企业发展,再恰当时候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选择合适的企业发展道路。

区位理论功不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