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技术方法论文
地形-地籍测量技术论文

论地形\地籍的测量技术摘要:测绘工作中的地形测图是为城市、矿区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gps、rtk 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本文就利用这项新技术在地形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测绘;gps、rtk技术;应用abstract: the topographic mapping in the mapping work is provide topographic maps of different scales for the cities, mining areas, as well as a variety of projec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urban planning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gps, rtk measurement technique is to establish on the basis of real-time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carrier phase observation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on the use of this new technology in the terrain and cadastral survey.key words: mapping; gps rtk technology; 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基于gps、rtk测量技术的地形和地籍研究1.1概述地形测图是为城市以及为各种工程提供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以满足城镇规划和各种经济建设的需要。
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并量算土地面积。
地籍测量的关键技术及其方法探讨

地籍测量的关键技术及其方法探讨摘要:在对土地资源进行探究时,科学地应用地籍测量技术,能提升测量工作的效率,提高数值的精准性,保障土地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本文探究地籍测量的概念和意义,分析它的关键技术。
明确地籍测量的方法,即控制测量法、界址点坐标法、碎部测量法、白纸成图法和摄影测量法。
关键词:地籍测量;关键技术;方法引言:现阶段,在土地测量工作中地籍测量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项关键的测量手段,工作人员在应用时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绘画水平,保障测量结果的精准性,与此同时还应该认真地进行核查,提高工作的推进效率,避免发生返工的情况。
一、地籍测量概念和意义地籍测量涵盖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土地归属权调查、绘制地籍图、测量地籍控制量等。
地籍测量主要工作人员以地籍信息为基础进行测量工作,核心是土地的归属问题,应把测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再把数据制作成表格,进行存档处理。
工作人员进行完善的测量后能够清楚掌握我国地籍信息情况,这样才能提升国土控制和管理的效果,保障国土资源分配的科学性,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进行科学测量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保障城市土地规划的科学性,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地籍测量的关键技术(一)技术路线第一,地籍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该从全局出发对权属调查地的土地资源开发情况进行全面探究,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的模式,探究发展的状况,这样能减小地籍测量工作中的误差。
同时地籍测量工作的总体负责人应该进行科学的分工,避免一个人多次测量同一块土地的情况。
第二,在测量时应该首选国内先进的技术,应用自主研发的软件进行测量工作,这样能够提升地籍测量的效果,保障测量效率。
第三,组织人员应该提高对地籍测量分析和调研的数据的重视度,应该把他们科学精准地存到电脑中。
第四,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智能化的土地资源使用情况信息平台,这样能为工作人员提供数据查询的平台,提高检索的效率和质量。
第五,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检验和探究,确保测量的成果符合评级的要求。
浅析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

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还可以为农村土地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通过整合现代技术和传统方法,可以实现地籍数据的数字化和共享,为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提供更便捷的支持。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的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3. 结论
3.1 结论
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在现代农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准确的调查和测量,可以更好地保障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可以提高调查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技术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改进,使其更贴合农村实际情况和需求。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的整合也至关重要,只有在整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信息互通共享,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农民增收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地籍调查有利于确保土地权属的清晰明确。通过地籍调查,可以准确记录每块土地的权属情况,避免土地争议和纠纷的发生,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地籍调查是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通过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准确了解,可以科学规划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技论文格式范文3000_科技论文1500字范文

科技论文格式范文3000_科技论文1500字范文科技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科技论文1500字范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科技论文1500字范文篇一GPS地籍测绘技术探讨摘要:对于地籍管理工作来讲,通过测绘获取重要的工作信息。
由此可见,地籍测绘对于经济建设来讲十分重要。
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籍测绘享到了福音,GPS技术应用于地籍测绘中,大大提高了测绘自动化程度的的提高。
关键词:GPS 地籍测绘;关键技术引言当下,地籍测绘技术在不断发展,逐步集成有:普通测量技术、数字测量技术、而积测算技术等技术。
GPS的出现给地籍测绘带来了新的思路,将该技术运用于地籍测绘中,能够大大提高测绘的精度。
本文将针对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1 地籍测绘的精度要求1 . 1 地籍控制测量精度要求地籍控制测量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分级布网,但也可越级布网)的原则。
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基本控制测量和地籍控制测量两种。
基本控制测量分一、二、三、四等,可布设相应等级的三角网(锁)、测边网、导线网和GPS网等。
在基本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分为一、二级,可布设为相应级别的三角网、测边网、导线网和GPS网。
根据《地籍测量规范》规定,地籍控制点相对起算点中误差不超过±0.05m。
1 .2 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要求地籍碎部测量即界址点和地物点坐标、地类要素的获取,包括定境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和界址点,房屋及其他构筑物的实地轮廓,铁路、公路、街道等交通线路,海岸、滩涂等主要水工设施的测绘。
界址点是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而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利用测量手段获取的一组数据,即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
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测区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来加以选择。
在我国。
考虑到地域之广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界址点精度的要求也应有不同的等级。
地籍测量的关键技术及其方法探讨

地籍测量的关键技术及其方法探讨摘要:地籍测量能够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最基本的数据支持。
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应用及开发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地籍测量的意义,结合当下地籍测量的形式,讨论数字测绘技术、遥感技术、GPS技术和RTK技术等的应用,为提高地基测量的精准度与真实性提供帮助,促进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地籍测量;地籍测绘;测量关键技术引言:地籍测量是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实现科学化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测量得到的实际数据来辅助后续工作开展。
在对土地质量边界测量后,技术人员要将得到的数据上传到管理系统中。
做好地籍测量工作,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最大程度上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论述内容有现实意义。
1.地籍测量的意义地籍是指国家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对土地的权限、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基本情况加以收录而制成的图簿册。
该图簿册对土地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地籍测绘工作,能够获取到一定的土地权属信息,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依据,还能确保土地信息资料具有精准性特征。
保证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情况进行有效掌握,真正提高土地管理水平。
在地籍测绘当中,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内容构成的,1.测量、2.绘图。
进行测量。
二、地籍测量的关键技术及方法(一)数字测绘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测绘指将数字化软硬件及相关资料进行充分性利用,进而开展土地测量工作。
相比较于传统人工测量模式来说,数字化测绘技术操作起来更加简单,而且生产效率较高。
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待测区域的地形图以及地籍图的测绘工作。
在数字化测绘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现代航测技术、2.拍摄地面影像。
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使用摄影类的测量软件,通过绘制地图的方式,把影像绘制而成地图。
在地籍测量中,将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可以在计算机系统内录入地籍地形以及地貌等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及整合。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以往测量技术存在的缺陷,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准度,发挥数据时效性,以更直观、更便捷的形式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地籍测量方法论文

地籍测量方法论文【摘要】在对现有国内外大量的地籍测量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地籍测量的项目、测量方法、测量规范、精度要求以及地形图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得出地籍测量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在提高精度方面入手,划定权属区域,将原有有争议的土地进行重新分析划定,以无争议作为地籍划分的指导原则。
在本文中,详细的介绍了地籍测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发生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并提出了在地籍测量中坐标标示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籍测量控制测量地形要素为了合理维护土地的公有制,不断深入强化对于土地的管理方式,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下文简称《土地法》),通过对单位和个人的用地权属关系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计划登记。
为了确保《土地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准确,需要对与地籍进行测量。
一、地籍测量内容介绍地籍测量是对国家土地的数量、位置、种类、用途进行详细的划分,为国家土地开发、房地产建设、土地税收、城乡管理方面提供参考资料。
对于土地地籍的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利用测量手段也同时觉有一定的法律效率。
利用科学有效的测量方式可以在土地测量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国家的土地管理节省资源。
在地籍测量中,主要内容包括:对于土地分地形测量包括对土地的界限划分、界标和权属范围,对于土地上土地使用者的各项信息的核对(其中涵盖土地使用者姓名、家庭住址、工作类别、土地使用方式、土地面积),根据对这些信息的整合,了解土地的地籍信息要素;在根据国家制定的土地整治方法和土地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对土地做好测绘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对于土地地籍资料进行检测,对于土地信息有变化地籍要及时的进行数据的更新。
二、地籍测量的目的地籍测量的目的中,最为关键的形成地籍图,在图中主要有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
地籍要素是在主权地界中,界址的具体方位、土地的大小和土地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别制定出地籍图。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土地的类别较多,图形的绘制难度较大,无法在图中将所用的土地具体内容进行一一的描述,因此在对地形、地物进行描述时,有针对性的省略一些不重要的土地要素,将原有的图形改为土地的派生图。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测量方法探讨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测量方法探讨测绘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籍测量作为测绘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地籍测量主要是为了确定土地的边界和面积,并建立相应的地籍档案,以便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
本文将探讨地籍测量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1. 测量技术的应用地籍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全站仪测量、GPS定位测量和无人机测量等。
全站仪测量是一种利用光电测量技术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土地边界的角点和控制点。
GPS定位测量则是利用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测量的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逐渐成为地籍测量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无人机测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测量技术,通过无人机搭载的航摄或激光扫描设备对地面进行高精度测量,可以实现大范围、快速和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
2. 测量方法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测绘技术的提升,地籍测量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和地面标志物进行测量,工作效率低且易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
而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以及激光和摄影测量技术的进步,测量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籍测量工作采用无人机航摄或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不仅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而且大大缩短了测量周期。
3. 精度控制与数据处理地籍测量中的精度控制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进行控制点的布设和校正,以消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同时,地籍测量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也非常重要。
测量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的质检、数据的配准和数据的拓扑处理等。
通过高精度的数据处理,可以得到符合实际要求的测量结果,并进一步建立和更新地籍档案。
4.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地籍测量提供了土地边界和面积等重要信息,为土地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而土地管理又为地籍测量提供了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推动地籍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浅析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

浅析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视,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是指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测量、记录、管理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建立完整、准确、可靠的土地保护与利用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技术应用等方面对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农村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是在地图投影原理、测量原理等基础上开展的。
在地图投影原理方面,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主要采用等积投影法,其原理是采用等面积变换将三维物体平面化,然后再将其映射到二维平面上,使之成为一张具有等面积性质的地图。
在测量原理方面,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三角测量、交会测量和电子测量三类。
三角测量,即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原理测量目标物体的地理位置。
交会测量,即通过相交的角度测量目标物体的位置,主要用于城区测量。
电子测量,即利用电子仪器测量目标物体的位置、高度、角度等。
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的技术流程包括测量前准备、现场测量和数据处理三个阶段。
(1)测量前准备测量前准备是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的基础,包括资料收集、测量器材准备、人员组织策划等方面。
资料收集主要是指获取目标区域各种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土地利用状况、行政区域划分等信息。
测量器材准备是指保证测量器材完好,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人员组织策划则是制定测量方案,确定测量计划和任务分工等。
(2)现场测量现场测量是地籍调查与测量技术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测量基础、测量控制点、地物点、地籍界桩等方面。
测量基础是指安装测量控制器的基础,可以选用混凝土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测量控制点是测量地形、地貌等比较平坦地区的基本依据,可以采用三角形测量、全站仪测量等方法进行建立。
地物点是指一些重要的建筑物、水源、道路、林地等地物要素的测量,常采用相邻相交、交会、上下平差方法进行测量。
地籍界桩是指标示地籍范围的标志物,根据测量结果来确定界桩的位置和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
【摘要】文中论述了地籍测量的含义、路线、程序及测量的方法。
【关键词】地籍测量;含义;控制测量。
【中图分类号】tu8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2-0150-01
地籍测量包括权属调查和权属测量,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对地籍测量的含义,内容及测量的基本方法进行论述。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及内容
1、地籍的含义。
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等形式表示,地籍按发展阶段有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根据特点和任务,地籍又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而按其特点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2、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地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基础。
地籍测量应根据“测量尽可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多方面的需要原原则,除能为地籍管理和地土税
收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提供服务。
二、地籍测量的技术路线
1、采用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野外全解析数字地籍测量一步到位工作模式,同一地块调查和测量工作由同一小组完成,大幅度减少工序衔接问题;
2、采用国内优秀的商业化测图系统软件cass 5.1和自主开发测量软件相结合,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提升调查成果科技含量;
3、采用统一提供的软件将地籍调查成果全部录入计算机,地籍测量数据按照统一规定格式加工处理,为建立合肥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奠定基础;
4、采用“套作”技术,即将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字化地籍测量、资料建库、数据加工等工序在时间上作一定量穿插作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5、采用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实施调查和测量工作,确保工程实施进度和成果质量总体达到优级。
三、地籍测量的基本经济
1、平面控制测量
(1)选点。
在d级gps控制网点的基础上采用gps进行控制点加密,每个自然村平均布测4个e级点,共布测28个点,联测d 级gps控制网点坐标作为gps控制网起算数据。
(2)外业实施与数
据处理。
首级控制网用中海达gps(单频和双频)接收机进行观测,然后用中海达hds2003 数据处理软件包进行解算,先进行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然后在泰安市坐标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得到平面直角坐标平差值、基线向量改正值、点位误差、基线精度等一些指标。
本次外业观测、质量检核、室内平差均严格按照“gps工程规范”进行,各项精度指标均满足“工程规范”中对e级平面控制网的要求,可作为平面首级控制。
2、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界标物:作为和为界标物的各类地物必须测量。
建筑物:永久性房屋应逐幢测量,临时性房屋不测量,房屋等建筑物按墙基角测量,围墙、栅栏、栏杆应测量,阳台雨篷下有支柱应测量,全封闭的阳台按房屋测量,围墙,栅栏,栏杆应测量,阳台雨逢下有支柱应测量,全封闭的阳台按房屋测量,与权属界线无关的悬空阳台不测量,室外楼梯与房屋相连的通道应测量,建筑物的细部如墙外砖柱,装饰性的门柱应测量,露天设备等不测量,住宅小区内的每幢有院的分户墙,凡与权属无关的不测量,居民院内违章搭建的房屋其高度未超过围墙的不测量。
道路:道路,街道和有正规铺装面的内部道路应按“规范“要求测量,公路以路肩线测量,街道以路涯线测量,建筑区内道路有明显界线的以路测线测量,无明显界线的以两旁宗地界址线为主,路旁的行树检修井、里程碑,指标牌等可舍去,道路上的桥梁,涵洞,隧道要测量,应注记路,街巷名,宗地内部道路只测量主干线,
郊区道路如有界线,则必须在图上标明,路肩线也必须测量。
植被:较大面积绿化在(10平方米以上),街心花园,城乡结合部的农田,菜地,园地,河滩等按分类含义绘出地类界,配置少量植被符号或注记说明。
四、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
1、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
在一些大城市中,一般已经建立城市控制网,并且已经在此控制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
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已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
2、界址点坐标测量。
在界址点和地物点测定前,传统的方法在首级控制网下加密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随着gps设备的普及,用gps快速静态模式布设导线,是一种高效率地选择,在变更地籍测量时,当原有已知点破坏较多时,也可选择gps快速静态模式加密导线,但应注意的时观测时间应大于15分钟,布网时要有足够的起算点,起算点分布要均匀,现在界址点解析法测量方法主要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和gps-rtk法,采用gps-rtk方法时,由于每个界点测量都是孤立的,没有检核条件,建议每个界坦点幸免需认真测
定二次。
3、地籍碎部测量的极坐标法。
在控制点a上架设仪器,并以控制点a和点b定向,由于全站仪的广泛应用,该法已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过直接将每个碎部点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上,直接解算界址点的三维坐标。
4、利用全站仪的界址点测量。
对于高层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地区,rtk接收机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测量,所用全站仪都具有自动记录和内存管理功能,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画草图,由于全站仪的测量的坐标精度高,且又能如实记录数据,方便地向计算机传输数据,所以也是数字测图的主要方法。
在部分界点和地物点无法用仪器直接施测时,可在图根点或界点上用钢尺测量取栓中菜用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几何方法求其坐标,量取栓距时应注意要有多余条件检核,以排除粗差,对作为起算点的办址点应量取至少1-2条界址边长,检核其精度。
5、白纸成图法。
白纸成图法包括太平板仪,小平板仪配合经纬仪等作业模式,它是一种图解成图法,在建立图解地籍时,最初图解地籍测量是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基础上的,由于平板仪测量法不能提供精确的野外实测坐标数据,而只能得到图解资料,因而只能提供图解地籍,随着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6、摄影测量法。
摄影测量法也称航空摄影测量法,它蝗安航测量摄像片及其测制底图获取目标的位置,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坐标。
当界址点的数目很多,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形下,采有高精度的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有效的,对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测界址点坐标,而用航测法绘制地籍图,更是我国当前城镇地籍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世平,王占利,数字化测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詹长根,唐祥云,刘丽,地籍测量学[m],第二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正禄,李广云,潘国荣等,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涂传如,gps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