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简介

合集下载

丰县资料简介一览

丰县资料简介一览

丰县资料简介一览丰县,古名丰城、丰州,是河南省南部的一个县,位于鄂豫皖山区东南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丰县地处鄂豫皖山区关中南缘、伏牛山地区,地势多山,草木丰茂,地广物博,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一、历史文化丰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

上古时期,丰县属于商代殷墟所在地的命书国;春秋战国时期,丰县是鲁国、齐国、楚国、秦国、楚汉之战的军事要地;唐朝时期,丰县是丰州,是当时设立的六十四州之一,其隶属省份往来于陕、河、淮、楚、岭,通商、繁荣,石碣难考、历史名扬。

明朝时期,皇贵妃驾崩后的三天三夜,丰县当地民众虔诚迎请道士法师前来超度,坚守着尊重宗教和优秀文化的精神。

二、地理环境丰县地理位置优越,位置中心在北纬34°15',东经114°55'。

县境落在鄂豫皖介山襟裾,东、南、西分别被庐山、方山和伏牛山三大山脉环绕。

河、湖、山、洞、瀑、泉、林、田、园、船等有机地融合成了一幅立体的自然画卷。

丰县是长江中上游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之一,县内有洛河、许孟池、十八涧等重要河湖水源,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水源保护区,物种和风景资源极为丰富。

三、经济发展丰县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红色旅游资源、文化遗产和特色农业资源等。

近年来,丰县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全域旅游,推进绿色基建,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高速发展。

丰县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经济浙江、人文浙江、旅游浙江和特色浙江的链接点之一,为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文风情丰县不仅地理、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条件优越,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人文元素也是丰县吸引外界注意的重要方面。

丰县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九灯镇的江村书院、时堂村的唐圣教老、麻湾麓山的仙人洞、观音岩的道教文化、龟峰寺、三星寺等寺庙等;河间餐饮、麻麻面、玫瑰蘑菇、黑耳菜、腐竹、牛蹄筋等特色美食独具丰县特色;丰县近年来从全域旅游的角度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得到了各方好评和广泛的赞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丰县导游词优秀范文

丰县导游词优秀范文

丰县导游词优秀范文丰县,别称:凤城,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县,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天师故里”的美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丰县导游词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丰县导游词1丰县隶属江苏省徐州市,古称“凤城”,相传远古时代曾有凤凰落于丰城而得名;别名丰邑,取名自宋桓公封萧叔大心于萧,此时丰为其支封;古丰源于丰邑;秦台源于秦始皇厌气台。

因做过宋国国都、是汉高祖刘邦家乡、又是张道陵家乡,所以有“汉高故里,古宋遗风;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天师故里”的美誉。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

全县总面积1449.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59.2公里,东西宽约46.6公里,下辖14个镇1林场,总人口116.5万,主城区常住人口26万,城区建成面积38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

是中国江苏徐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以盛产红富士苹果、白酥梨、山药、牛蒡和芦荟闻名,同时该地拥有众多的农副产品加工工厂,其产品远销海内外。

丰县也是历史诸多名人的出生地和寄宿地。

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处。

被称为苏北果都。

丰县辖14个镇:凤城镇、首羡镇、顺河镇、常店镇、欢口镇、师寨镇、华山镇、梁寨镇、范楼镇、孙楼镇、宋楼镇、大沙河镇、王沟镇、赵庄镇。

丰县属黄泛冲击平原,地势高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4.5—48.2米之间,西南略高于东北,境内河流原为自然河流,东西走向,建国后进行了全面治理,以大沙河为界,东有郑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东;西有复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废黄河经过治理,引入长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带状水库。

丰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水量约630.4毫米,无霜期达200天左右。

丰县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全县陆地面积190.1万亩,水域面积28万亩,可耕地面积85.7千公顷,园地面积30.95千公顷,蔬菜面积40.82千公顷,享有“丰熟可抵三州”的美誉。

我的家乡为什么叫丰县?

我的家乡为什么叫丰县?

我的家乡为什么叫丰县?编者语: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历史的长河里,可以忽略很多的琐碎,但我们故乡的由来,务必要做一些深入的了解,譬如:我们的家乡,为什么叫丰县?在此,也深深感谢那些默默无闻,却在呕心沥血搜集资料的人,譬如:值得我们尊敬的人许砚君。

文:许砚君我的家乡为什么叫丰县呢?为了了结多年来的一桩夙愿,带着这个疑问,二十多年前遍问县内师友没有得到满意答案。

也因此纠结,让我对家乡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一路莽莽撞撞,学学问问,寻寻觅觅,二十余年的光阴倏然而逝。

用二十多年的生命岁月总算勾勒出答案的基本轮廓,而且仍嫌粗糙,似乎不值。

但自忖,倘这篇小文能够给乡党们以及热爱丰县文史的读者提供一点借鉴参考,如同在丰县文史研究道路上铺上了几块垫脚石,让后人走的更轻捷些,似乎也算值得。

当然一家之言,笔者姑妄言之,读者姑妄听之。

乙未年底,县志办高主任给笔者提供了一份建国后的材料,材料是第一次编修县志时文体局上报的,其中介绍赵庄镇邓庄村发现史前文化遗址的文字尤为重要,可惜的是这份极其重要的文化材料竟然被1994版《丰县志》编撰人员弃之若帚。

材料记载,建国后邓庄村后进行大型土方工程时,曾挖出许多灰坑,并出土许多骨针、磨制石器、灰陶器等文物,材料描述的文物类型属于典型的大汶口文化早期范畴。

遗址虽然在距离县城的偏远乡村,而且这个遗址的发掘也仅丰县史前文化的冰山一角,但足已证明,距今大约六千多年前,家乡丰县已经进入史前文明时代。

换言之,在距今约一万年前,丰县已经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并迎迓文明的曙光。

无独有偶,建国后我县在城北欢口镇兴修水利工程时,挖出了不少石质箭簇。

但不知道是何种原因,这些文物竟然与文物部门失之交臂。

几枚数千年前的石质箭簇被一位在河工效力却热爱家乡历史的老人不经意间捡起,这位老人就是丰县民俗学者季朗友的父亲。

我与季朗友先生有好古的通病,因此惺惺相惜。

结果,我有缘得到了其中的两枚。

当我与原徐州市博物馆李银德馆长联系并发送图片让其鉴定时,先生对丰县曾出土有新石器时期的古物也很高兴。

丰县主要景点简介

丰县主要景点简介

丰县旅游景点简介汉皇祖陵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素有“天下金刘寨、大汉第一源”之美誉,始建于秦汉时期,至唐代形成“四庙二祠一殿”的宏大规模,后经历代兵燹、水患等沧桑变化,原有古迹被毁坏,1990年,经县政府批准重建,为汉代建筑布局,内有刘清墓、汉皇殿、刘氏碑林、厢房展厅等主要景点,每年都举办祭祀及汉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丰县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古丰城河古丰城河是目前国内外为数不多、历史悠久、保留较完整的方形城河之一。

它开挖于战国时代,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刘邦广场刘邦,丰邑中阳里人,公元前210年与丰西泽斩蛇起义,公元前202年2月3日登上帝位,建立西汉王朝。

刘邦广场位于城区中心,广场中心设刘邦塑像,西入口两侧设有龙头喷泉并镶嵌有刘邦生平的汉画像浮雕,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更能深刻体会到汉代浓郁的文化底蕴。

永宁寺位于丰县城西北角,风景秀丽的古城河边。

东汉明帝为祈福祖上平安敕资在其祖居丰城中阳里建永宁寺,为东土华夏第一座民间寺庙。

2004年,经县政府批准重建,2006年建成开放,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伽蓝殿、大山门、刘将军庙、永宁湖等景点,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天师故里道教祖师张道陵出生于丰县宋楼镇费楼村,人称张天师,至今这里仍流传着许多关于张天师的传闻轶事。

宋楼镇依据得天独厚的汉文化资源,确定了张道陵故里景区规划,主要建设天师观、养生堂、张刚墓、邀帝城、关帝庙等历史文化景点,现已初具规模。

凤鸣园因明万历年间所建的“凤鸣宝塔”而得名。

1993年重建,采用自然式园林布局手法,建有凤鸣宝塔、人工湖、老年活动室、古亭、长廊及凤鸣书院等景点,是人们休闲和锻炼的好去处。

文庙(博物馆)文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文曲池前人辞月”曾是县内八景之一。

1962年、1983年和2008年县人民政府三次重修。

1983年不但重修文庙大成殿,而且重修棂星门、东西殿廊。

同年,将文庙改为丰县博物馆。

老万游记—汉高故里江苏丰县

老万游记—汉高故里江苏丰县

老万游记:大汉之源—刘邦故里丰县行(文/万利忠)丰县,又名凤城,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县,位于徐州市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区)交界之地,东与江苏本省铜山区、沛县相连,北与山东省金乡、鱼台县接壤,南与安徽省砀山、萧县毗邻,西接山东省单县。

处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

丰县也是老万的家乡,虽16岁就离开了,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今天老万就带着朋友们前往我的故乡走走,去看看我美丽的家乡,和那些质朴的乡亲们。

不管朋友们从哪里来丰县都很方便,徐州观音机场到丰县的高速还不到100公里。

这也是我每次回家乡首选的交通工具了,福州十点多起飞,12点到达徐州,再到丰县吃午饭还赶得上。

现在高铁更加方便,徐州东到北京、上海3小时,到南京、郑州、济南等省城可谓“一袋烟”的功夫(丰县方言)。

徐州东站到丰县也是一水(丰县方言)的高速,40分钟直达城关。

我的家乡丰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你看她古称丰邑,取名自宋桓公封萧叔大心于萧,此时丰为其支封。

又称秦台、凤城,相传远古时代曾有凤凰落于丰城而得名。

丰县历史悠久、资源富集,有"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纪年"一说。

是汉高祖刘邦的家乡、又是道教始祖张道陵家乡,有着"汉高故里,古宋遗风;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天师故里"的美誉。

丰县始建县于秦,隶属于楚郡、泗水郡,西汉、东汉时隶于沛郡、沛国。

县域位于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地带,全县总面积1449.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59.2公里,东西宽约46.6公里,下辖13个镇1林场,总人口126万,主城区常住人口30万,城区建成面积38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

丰县辖3个街道12个镇1林场:凤城街道、中阳里街道、孙楼街道、赵庄镇、首羡镇、顺河镇、常店镇、欢口镇、师寨镇、华山镇、梁寨镇、范楼镇、孙楼镇、宋楼镇、大沙河镇、王沟镇、大沙河林场。

丰县属黄泛冲击平原,地势高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4.5—48.2米之间,西南略高于东北,境内河流原为自然河流,东西走向,建国后进行了全面治理,以大沙河为界,东有郑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东;西有复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废黄河经过治理,引入长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带状水库。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位于华东地区,是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

丰县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丰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

丰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景色秀丽。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

春天,大片的油菜花开满了大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夏天,碧绿的水稻田一片一片延伸至远方,给人一片清凉的感觉。

秋天,稻谷金黄了,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

冬天,大地被白雪覆盖,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丰县还有许多山水名胜,如丰乐山、太白山等,供游客游览观赏。

丰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曾是古代文明的摇篮,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丰县境内,曾出土了大量的古代文物,证明了丰县在古代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丰县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如古代城墙、寺庙和宫殿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展示了丰县丰富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丰县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丰县地处苏北经济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不少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特别是农产品加工、轻工业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丰县的经济发展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也为地方财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丰县还非常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

县内设有多所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为广大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丰县重视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育改革和创新方面也有很多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丰县还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近年来,丰县启动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项目,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丰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总的来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风光、悠久历史文化和快速经济发展的城市。

丰县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面建设富饶美丽新丰县的伟大事业。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丰县将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地方,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览和投资。

家乡徐州丰县的民俗文化

家乡徐州丰县的民俗文化

家乡徐州丰县的民俗文化民俗,本就是一方风情的展现,一方水土的精魂。

无论你生在哪里,长在哪里,每个人的身上都脱离不了民俗的影子,人的一生都注定离不开家乡文化的熏陶与浸染。

我一直认为,家乡的民歌和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们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是一方水土、一方乡里最重要、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标志。

小时候,听换破烂的小贩拉着平板车吆喝,“破烂换碗啦,酒瓶报纸拿来卖啦”,那一字三调,千回百转的叫卖,曾引起我无限的遐想;溜街卖麻油的大爷总是骑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放了一个木头梆子,一边走一边有节奏的敲,人们一听到规律的“梆梆梆,梆梆梆”,不用看就知道是麻油师傅来了……家乡的声音,家乡的印迹,或许就是文人们所常说的乡土情结,那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之根。

我并非生在什么民俗文化丰富且留存完好的地方,但是我的家乡江苏徐州丰县,仍有许多足以供我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供我在异乡回味的风俗与民间艺术。

或许这些风俗不仅仅是家乡有,在临近的其他省份的城市和乡村也有相近甚至相同的风俗和艺术,但是,家乡的记忆对我而言,就永远都是属于我的家乡的。

丰县,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汉时为皇室重要的封地,因此也拥有许多汉墓和颇具汉风的文化遗存。

另外,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徐州丰县,在民俗与文化方面更是兼容了许多毗邻地区的传统风俗。

首先介绍一下丰县最为著名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户部山古民居。

在历史上,对徐州丰县影响最大的两种灾害,一为战乱,一为水患。

公元 1194年,也就是南宋绍熙五年,黄河改道,夺泗入淮,从此水患成为对百姓威胁最大的灾害。

至清咸丰五年的600多年间、黄河多次泛滥淹城.平地成渠几为常事。

甚至大水数年不退。

仅以清康熙元年至二十一年间为例。

在南到睢宁、宿迁,西到萧县、汤山,东至邳州的范围内竞发生黄河决口事件16次。

其中康熙十四年“河决徐州又决宿迁,是年河又决睢宁花山等处”,一年之中数处决口,徐州境内一片泽国,百姓流离,苦不堪言。

明代北京的供给依赖南方输送,运河漕运是惟一的官方运输方式,扼南北水陆交通咽喉的徐州更成人漕运的重要枢纽,永乐十三年,户部在徐州丰县设立专司漕运的分司,漕运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徐州乃至丰县舟车塞道,贸易兴旺。

苏北五市各县区面积人口GDP及县区简介

苏北五市各县区面积人口GDP及县区简介

61.25
452.57 亿元
7.39
灌南县工业发展态势良好,交通日益便利,生态农业逐步兴起。
淮安区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漕运总
17
淮安市 淮安区 1452 78.53 708.25 5.86 督府、淮安府署等众多文化遗迹。这里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美
食众多,如淮安茶馓、文楼汤包等。
8.72
大丰区是麋鹿故乡、湿地之都,拥有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港口资 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迅速。
27
盐城市 响水县 1461
45.92 446.33
5.74
响水县是沿海发展的新兴县份,拥有灌河风光带等景点。工业逐步壮大, 农业独具特色。
28
盐城市 滨海县 1949.6 82.01 606.27
4.68
淮安市 金湖县 1393.86 28.95 386.51
8.88
金湖县素有 “尧帝故里”“荷花之乡” 之称,生态优美,荷花荡景区风 景迷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24
盐城市 亭湖区 800
79.8
785.26
6.67
亭湖区是盐城市的中心城区,交通便捷,经济活跃。拥有大洋湾生态旅游 景区等景点,自然风光与现代城市风貌相融合。
20
淮安市 洪泽区 1394
28.51 405.15
9.19
洪泽区依湖而建,因水得名,是一座新兴的湖滨生态旅游城市。洪泽湖大 堤历史悠久,水产业发达,大闸蟹等水产品闻名遐迩。
序号
地级市名
县市区
面积(平 人口(万 方公里) 人)
2023 年 GDP(亿
元)
2023 年 人均 GDP (万元)
城市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县简介
丰县隶属江苏省徐州市,古称凤城,相传远古时期曾经有凤凰落于此地而名;更因是汉高祖刘邦故乡,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美誉。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

全县总面积1449.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59.2公里,东西宽约46.6公里,下辖14个镇1林场,总人口116.5万,主城区常住人口26万,城区建成面积38平方公里。

全县辖14个镇:王沟镇、凤城镇、首羡镇、顺河镇、常店镇、欢口镇、师寨镇、华山镇、梁寨镇、范楼镇、孙楼镇、宋楼镇、大沙河镇、赵庄镇;大沙河林场。

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

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缓。

大沙河、复新河纵贯南北,流入微山湖。

属暖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784毫米,年均气温13.3℃。

有盐、钾、长石、煤、天然气、石油等矿产资源。

国家商品粮、优质棉基地和江苏省最大果品基地,全国青山羊生产基地和江苏省肉牛出口基地。

名胜古迹主要有汉皇祖陵庙、永宁寺、果都大观园、文庙、凤鸣宝塔、古城河等。

古称秦台、凤城,秦末置丰县,汉属豫州沛国。

隋属彭城郡,唐、宋、元、明、清均为丰县。

1949年属山东省,1953年划归江苏省。

丰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水量约630.4毫米,无霜期达200天左右。

丰县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全县陆地面积190.1万亩,水域面积28万亩,可耕地面积85.7千公顷,园地面积30.95千公顷,蔬菜面积40.82千公顷,享有“丰熟可抵三州”的美誉。

近年来,分别建成了粮果蔬畜四大支柱产业基地,粮经比例达到4:6,形成了“南果北粮,西菜东特”的区域化发展格局,实现了由粮棉大县向果蔬大县的转变。

丰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岩盐矿区面积为116平方公里,储量220亿吨,属富矿,含矿率68.80%,且岩盐分布集中、盐质较好,极具开采价值;钾矿探明储量为22亿吨,约占我国钾矿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富矿11.4亿吨,成份以钾长石为主,约占80%,;煤矿已探明储量6亿吨,煤种主要为目前国内外市场紧缺的肥煤、气煤及焦煤,热量在7000大卡左右,最适宜炼焦,李堂煤矿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可达60万吨。

丰县大沙河百里生态旅游观光带景区华山镇处地热资源丰富,有很高的开采利用价值,可以作为温泉开发等用热。

丰县森林覆盖率为华东最高的地区,全县林地面积逾5万公顷,林木活立木蓄积量140万立方米,林地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0%,发展木业具有较高竞争力。

丰县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拥有果树面积50万亩,盛产优质苹果和白酥梨,是江苏省最大的连片果园,被誉为“红富士之乡”、“苏北果都”。

丰县生产的“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被“99'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无公害苹果。

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为丰县题写了“果海”;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为丰县题写了“果都”。

丰县是著名的特种蔬菜之乡,丰县蔬菜生产近几年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现有19个品种已通过江苏省无公害标准认证,获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全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76万亩,其中规模连片种植面积达58万亩,已形成了牛蒡、芦笋、山药、黄皮圆葱、大苔蒜、设施菜、食用菌、夏番茄、芦荟9大基地。

占总面积的76.3%,目前已全部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出口创汇蔬菜规模种植面积达60万亩,其中牛蒡、芦笋、山药、圆葱、大苔蒜5大基地已成为江苏省特色出口创汇蔬菜基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丰县生产的大沙河牌牛蒡,在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果菜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新世纪瓜果菜王选评大赛中获“中国牛蒡王”的美誉称号。

丰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是汉高祖刘邦的诞育之乡。

刘邦出生自秦泗水郡丰邑县(今江苏丰县),故址为丰县古城东南五里中阳里,现后为文庙,自此两汉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古迹和传说。

有堂皇精致的汉皇祖陵、古朴典雅的孔文庙、塔湖相映的凤
鸣园,以及凤凰嗉、萧何宅、龙雾桥、邀帝城等一大批汉文化古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丰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工业兴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着力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协调快速发展。

胡锦涛在1999年12月来丰县视察时,对丰县的发展水平、城乡面貌给予了高度评价。

丰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已经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境内徐菏(徐州-菏泽铁路,徐淮盐铁路的一部分)铁路、在建的丰沛铁路、徐济(徐州—济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省级公路三条(S321、S322、S254),其中徐丰一级公路(S322)连接洛连(洛阳—连云港)、宁徐(南京—徐州)、京沪(北京—上海)、京福(北京—福州)高速公路;丰县东有京沪铁路、南有陇海铁路、西有京九铁路、北有新石铁路。

丰县距陇海铁路40公里、距京沪铁路70公里、距京九铁路10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100公里、距商丘机场100公里、距济宁嘉祥机场60公里、距沛县农用机场40公里、距连云港码头300公里。

正常情况下,丰县至北京、上海、南京、连云港分别只需7小时、6小时、4小时、2小时。

境内水运主航道有复新河五级航道及丰沛运河航道。

复新河航道与微山湖连接直通京杭大运河,丰沛运河亦与京杭大运河连接,水运通过运河连接京杭大运河可通江达海。

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丰县经济发展的优良基础。

丰县电网结构非常完善,有220千伏变电站三座,丰县自有电厂容量共计为3.75级万KW/h,电力供应稳定充足,具备建设大批大型工业项目的用电条件。

丰县现代通讯发展迅速,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能力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互联网县级站全部建成,开通了县级国际互联网信息港。

城市基础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县区供水、供气、公交等综合服务功能非常完善。

丰县坚持以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方向,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金融保险、投资咨询、中介服务、星宾馆、酒店、娱乐城等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外商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一个工业振兴、商贾云集的边贸商城正在苏、鲁、豫、皖四省边界迅速崛起。

汉高故里、天师故里——江苏丰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正以崭新的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