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田黄的的鉴别标准

合集下载

凭感觉辨别田黄石

凭感觉辨别田黄石

凭感觉辨别田黄石
田黄〞几种识別方法
红筋、红格、萝卜纹是判断真假田黄石最直接最直观的标准。

所谓红格,就是红色的裂纹,红筋,就是细如血丝的纹路,萝卜纹就是田黄石内部的纹路。

看图:
(上图可以看见明显的红格、红筋)
(上图除可以看见明显的红格红筋之外,仔细看也可看见内部的棉花絮一样的纹路,那就是萝卜纹,类似于玉石中的棉絮纹)虽是鉴定真假田黄不是仪器能完备、但在人与生俱来对美的事物追求、内心的品味、直觉~是所有仪器无法替代.....
一、眼力:好比漂亮英俊的男或女、是天生丽质、气质与生俱来、无法
改变……(代表的就是透明度、纯净度、颜色、)
二、水份足:田黄生长在溪里、好比白玉、翡翠...水份要有饱含的光泽
三、手头:何谓手头就是比重、在寿山石头里(不包括芙蓉) 比重最重
的是田黄、最轻的是高山、用手拈一拈便知哓....为什么? 不包括芙蓉、因芙蓉比重比田黄重啊!!。

田黄辨别真伪

田黄辨别真伪

田黄辨别真伪糖稞黄田原石:既然是田黄,直观的第一眼就应当是它的颜色———“黄”,这必须放在首位。

因为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正色,是国色,“黄”和“皇”又是谐言,和封建社会的皇帝沾边。

这无疑会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所以,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浓艳俏丽,黄得娇美醒目,黄得明朗神采,如同金子般的灿烂。

如果外面有包裹着的皮质层,如“银包金”、“金包银”、“乌鸦皮”等品种,也应当要求色差大,黄白分明,黑黄清晰。

而某些颜色黯淡、混浊,偏杂色或模糊色的田黄,即便质地不错,块头再大,也称不了上品田黄。

清中早期的大型田黄章早在2008年上拍西泠,当时的成交价为431万,再次出现在拍场则是今年的北京保利春怕,价格翻了近四倍,1610万元成交。

除了绝佳的质地和雕工外,他最值得研究的地方在于它很有可能是后来成为怡亲王的康熙朝十三阿哥允祥之物,但是否如此,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佐证了。

前几年,不少当地村民以采石为生,每日几乎全村出动,希望能找到田黄,可是哪怕用水枪冲洗,筛子筛选,也很难有所收获,甚至连两三克的田黄都已经绝迹。

因为田黄是零星地埋藏在地下,没有矿脉,没有规律,更加没有办法勘探,所以只能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人工挖掘,村民们挖土、抽水、筛土,犹如淘金。

丝指的是萝卜纹,丝有很多种,也是判定田黄开门与否的一个特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田黄都具备丝的,相反很多凝腻的美丽的好田黄是看不到丝的。

丝是高山系的特征,如高山石,坑头石,荔枝,鲎箕,鸡母窝等等都具备丝,而且有些丝是跟皮一起长出来的.于是坑头田及上板田中丝比较清晰,到了中板和下板,丝反而不是很清晰,因为中下板的田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些石坑头上板的田石带进来的,有些是周围矿脉(如杜陵)掉进田坑中形成的,更有些是大段溪及大洋溪中带进来的外来母矿石(如房栊岩,老龄及其它)到田坑中形成的,这种田黄要么看不到丝,要么丝的形态各异。

田黄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经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

田黄鉴定方法!

田黄鉴定方法!

田黄鉴定方法!田黄鉴定,虽然网络上廉价的鉴定知识多若牛毛:从产地介绍、到石种分类、再到皮纹格辨别、加之形而上的六德揣摩、最后是仿田黄造假法披露,都是高大上全绝对正确的辨田真经。

如此等鉴识宝典,作为芸芸众生的普通收藏者,估计大多数研读之后除了蒙圈还是蒙圈,头晕眼花在所难免;回头还是要到处找专家,而真正的鉴田专家又凤毛麟角殊难有缘拜见,有幸能见到的又大多为砖家毫不认理(不论辨识之理)只凭其感觉一句定是否,弄得田黄辨别真假难分(有时专家之间都会发生截然相反的鉴识意见),云山雾霭,玄之又玄。

田黄鉴定还是如此神秘莫测,难以登堂入室。

本文试图在前人广博的鉴定知识中去粗取精、删繁存简,梳理出一个简单实用的田黄眼学鉴定流程(鉴田四招),谬误之处,敬希方家不吝赐教。

黄金黄田黄冻石薄意随形章鉴田第一招:辨筋格(唯一特征)鉴别田黄石的秘密是:最主要标志看血丝(红筋格)。

是否具有血丝才是鉴定是否是田黄最靠得住的特征。

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石头里面,没有任何一个品种具有这一特征。

由于田黄石是由寿山石二次或者多次生成,若干年以前由于地质、气候等因素使得寿山石脱离山体,滚落到寿山村前的那十平方公里大小面积的田地里,在反复滚落的过程中多次碰撞形成众多的裂缝,由于寿山溪水和寿山泥土所含的特殊元素,经过地质年代变迁的浸沁形成了田黄石所特有的红色裂纹,其中纹路较粗的称为红格,细若游丝的称为红筋(又称血丝),内部棉絮状的纹络就是萝卜纹。

附图一:筋格纹指征齐全的田黄冻印章(九枚成套)红格、红筋(血丝)是寿山田黄所独有的特征,红格在寿山石里的其他品种也可能有,血丝则不仅其它石种没有,就连寿山石中的其他品种也没有(寿山石的筋格有好几种,而田黄石的筋格唯有红色盘格一种)。

所以,是否具有血丝才是鉴定是否田黄石的最靠得住的特征(无格不成田,确切地说是为无筋不成田)。

这一鉴定田黄石的秘密很多行家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往往都不肯说出来,这个你懂的。

附图二:红筋(血丝)虽然“无格不成田”不能绝对化,传世中亦有小块因本身体量(脱落独立)或者加工选材切取实际无筋格的田黄,但每当面对无筋格的高纯度田黄时,还是要加倍审慎为妙。

关于田黄石真假分辨

关于田黄石真假分辨

关于田黄石真假分辨假亦真来真亦假,这年头,什么都有假的,钞票、古玩、美女......也包括最可人的石头,真真假假,实在是不好分辨,我们又不是孙猴子,没什么火眼金睛,只能人云亦云,但各行各业,都是有顶尖高手的,他们懂得怎样去分辨,至于我,真想变成一块能吸水的海绵,最大限度地汲取营养。

田黄辩识与收藏田黄素有石帝之称,其上品价早已超过金价十倍。

田黄名气大,但由于开门的实物稀少,收藏者中存在不少有关田黄的一些误解,容易给收藏者带来困惑,这里对田黄的一些常见误解作写释疑:误解1.田黄均是黄色。

田黄指福建寿山高山系田坑石中的黄色者;田坑石中不但有黄色,且有白,红,绿,黑等多种颜色,田黄石带红、黑等色者也称田红、田黑。

误解2.有萝卜丝纹的必为田黄。

所谓萝卜丝纹,传统上是指石中类似萝卜削皮后表面网状分步的纤维结构。

但实际上田黄中的"萝卜丝纹"有多种形态:不但有类似萝卜的网状纹,也有瓜瓤般的瓜瓤纹或如同粽粒融化的融粽纹,亦有通透的水流纹等。

有这些"萝卜丝纹"的并不一定就是田黄,不少寿山山坑石亦有萝卜丝纹。

反之,田黄也不一定都有这些纹路。

虽然大多数田黄均有"萝卜丝纹",但也有些田黄上品没有清晰的萝卜丝纹(比如故宫博物馆的田黄乾隆三联章)。

传统田黄相法是审美鉴赏角度的相法:从蹼状石皮(黑,黄,白),格(石裂),萝卜丝纹入手。

现代相法又加入了科学的一面:田黄的矿物成分是地开石,非寿山石中常见的叶蜡石。

据此,比较全面的鉴别法是结合传统相法和科学分析:既要有皮格纹,亦要是地开石。

有皮格萝卜丝则为田黄的候选,但尚待科学分析证实。

另一方面,成分是地开石的并不一定是田黄(如昌化黄石等)。

误解3.凡田黄必贵重,大的必比小的好田黄中有上,中,下品之分。

下品田黄并无大的商业价值,价比上品差几十倍。

大小方面,传统说法一两以上成材,二两以上罕见。

一般说来大的当然比小的好,但不是绝对的。

如何鉴定田黄(图)

如何鉴定田黄(图)

如何鉴定田黄(图)如何鉴定田黄(图)台灣故宮博物館~清鴛咫呎卵B環田黃石印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我们可依此来鉴定田黄的真伪。

台灣故宮博物館~清鴛咫呎卵B環田黃石印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有棱角。

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金代都提控印和皇太后之宝金代都提控印和皇太后之宝石质:田黄石的质地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

如果仔细观察,田黄石会焕发出一种其他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天津博物馆的田黄山子石色:“田黄石”顾名思义,是一种黄颜色的宝石。

尽管按照色相来区分,有田黄、白田、红田、黑田以及银裹金、金裹银等品种,但无论什么色彩的田黄石都是以黄色作为它的基调,只不过偏白、偏红或偏黑而已。

比如“红田石”其色近橙黄如橘皮绝不可能出现桃红、朱红和血红的色彩;“黑田石”则黑中带赭;即使被称作“白田”的田黄石,也并非纯白如雪,而是白中稍带淡黄或蛋清色。

田黄石雕“岁寒三友”石皮:多数田黄石的外表有黄色或黑色的皮层包裹着,或厚或薄,或全裹,或稀疏挂皮,形态变幻无常,虽然也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

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块头大的田黄石尤为明显。

田黄?萝卜纹:凡是透明度较强的田黄石,在强烈的光线下观察,它的肌里往往隐约可见到一条条细而密的纹理,其形状犹如刚刚出土的白萝卜纤维,故有“萝卜纹”之称。

田黄?红筋:红筋是指田黄石表层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俗称“红筋”又叫“血丝”。

它是田黄石在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透而形成的格纹。

田黄石的真伪鉴定,主要是依靠肉眼进行,根据上述外观特征基本可以辨别清楚。

在十几年前的广州交易会上,一条条橘黄色的“田黄石”竖立在陈列台上,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走近观看,章体上雕的多是薄意山水人物,很精致,有的还是在福州颇有名气的工艺师雕的。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2篇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2篇

田黄最简单的鉴定方法2篇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田黄是什么?
田黄,是指在春季田间有机废料热化混合土中,繁殖极
为繁多并快速繁殖的黄褐色菌丝体。

田黄在我国东南地区非常常见,是珍稀的食用菌之一。

田黄体积较小,味道鲜美,可以食用或用来烹制菜肴。

那么如何鉴定田黄呢?以下是两种最简单的鉴定方法。

方法一:观察菌丝体的颜色
首先,将田黄采摘回来后放在明亮的环境下观察,如果
田黄是外观鲜黄,菌丝体颜色均匀,边缘清晰,质地柔软,没有异味或臭味,则可以确定这是正宗的田黄。

方法二:闻气味
正宗的田黄还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如果闻到的气味清
香无异味,而且甜香味比较明显,这也是田黄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田黄的外观表面出现了霉变或者腐
烂的情况,那么这样的田黄已经不适合食用了,建议及时将其丢弃。

总之,以上两种方法只是最简单的鉴定方法,如果想要
更加准确地判断田黄真伪,还需要结合其他的鉴定方式,比如使用显微镜查看其组织结构或者进行化学测试等。

在购买田黄时,建议选择正规商家,并注意观察田黄的外观、气味等特征,以防掉入不法商家的陷阱。

都说喜欢玩田黄石,真假鉴定你会了吗?

都说喜欢玩田黄石,真假鉴定你会了吗?

都说喜欢玩田黄石,真假鉴定你会了吗?如何鉴定田黄石?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事情,绝不像有些书籍或网络上的几篇文章写的那样轻松的事情。

田黄石水很深,本身造假者与鉴定者之间的博弈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模糊空隙造成的水也不浅,比如说对于田黄的范畴如何界定的问题,有些所谓的权威机构把田黄石的概念解读为【寿山田坑里产的黄色田石】。

那么问题就来了,坑头田算不算田?硬田算不算田?不开门的或品质不好的田石算不算田?于是造就鉴定者对于田黄石范畴的定义模糊造成的水也很深,比如有些不太开门的田石,有的鉴定者(所谓权威机构的鉴定专家)仅仅看一两项特征就判断是非,或根据心情,昨天认为是田的今天就不认,像圈子里常提起的笑话-【某位全国知名的鉴定大师乌龙事件】充分说明了这种现象。

还有就是人情世故的作祟,圈子里的朋友拿过去的往往碍于面子网开一面(这个时候的理论根据就是广义田的概念了)如果是圈子外的拿过去那就是标准会高一大截(摇身变为高标准标准守护者),毕竟所谓权威证书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卖上好价的问题,因为很多初步涉入田黄交易的买家盲目迷信证书导致的特殊现象,想必如果玩得久了对田黄石了解深入了就会摆脱对证书的依赖,转而向玩田的本质靠拢。

首先普及一下广义田黄和狭义田黄的概念田坑里出来的石头中,只有不到1%的石头是田石(田石:高山系独石埋到田坑里带有2次特性并有可能形成田黄的石头)所有田石中不到1%的石头是广义田黄(广义田黄=狭义田黄+二田(不开门的田)+有色田(白,黑,灰,红,绿)+硬田+杂田)在广义田黄中不到1%的石头才是我们指的狭义田黄(真正的高标准的美丽的田黄)可见狭义田黄的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价格非常昂贵是有道理的。

上图为二田狭义田黄的概念是区别于硬田及二田等而来的,主要还是根据品质来区分的,狭义田黄指的就是真正开门的田黄,质地够熟的田黄,是放在哪里都可以配得上(田黄)两字的好田黄。

想鉴定田黄首先要学会识别开门田和开门假田为了说明什么是开门田,需要谈谈什么叫开门,所谓开门就是【开门见山】的意思,是特征很明显的毫无异议的真东西的意思,开门田黄不管有没有证书,只要是接触过真田黄的石友都能识别出来。

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

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

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四大印章石的品级鉴别赵春秀小组成员:郭伟平、董学敏、赵春秀四大印章石的品级简介寿山石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

由于出产坑口不同,各种寿山石的质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品性上甚至还有很大的差别。

寿山石有田坑、水坑和山坑之分。

就品质而论,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

寿山石品类繁多,常见的有白芙蓉冻、脑脂胭脂冻等。

向有“石中之王”雅号的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佼佼者,其表层透明色黄,肌里透澈规则。

其中“黄金黄”、“桔皮黄”最为稀贵,“枇杷黄‘、“桂花黄’,与“熟粟黄‘,也为珍品。

对于田黄石,历来就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普通的寿山石,不如青田石细糯,运刀有一种粗涩感。

青田石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并因此得名。

青田石质细腻温润,极易受刀,且刀趣表现力丰富,为篆刻家最爱使用的印材之一。

青田石有青、黄、淡红及青灰等色彩,其中以灯光冻、白果冻、松花冻较名贵,上品封门青最为著名。

昌化石昌化石产于浙江昌化县。

其石也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石质理匀恬粉洁,旱坑石则粗涩坚顽,且常与砂钉同生。

但无论水坑、旱坑,总的受刀感觉皆紧滞阻涩。

昌化石有红、黄、灰等色,且往往交织在一起。

其中有一种犹如煮熟藕粉状的“藕粉冻‘(昌化冻)较为上乘,一种在石中凝有像鸡血色状的称为“鸡血石’。

“鸡血石”中以其石底质地越佳,血色越多,越鲜,越活,越为珍贵。

一方石上如有黑白红三种色块组成,又被称为“刘关张”(即刘备、关羽和张飞之喻)。

如一方石上布满鸡血,则有“大红袍”的美称,最为罕见珍贵。

长期以来,人们对昌化石的认识只偏重了鸡血石,其实,昌化还盛产名目繁多的无血石,仍可依据色彩、花纹、质地评价优劣。

如常见的品种有:玻璃冻、田黄石、红花冻、绿昌石、鱼脑冻、鱼子冻等,本次着重介绍鸡血石和田黄石。

巴林石巴林石亦称蒙古石或内蒙石,是近年来新行于市肆的石种,因产于内蒙而得名。

此石最初被作为工艺美术品石雕石刻件的原材料,后被引进试用并由专家鉴定而作为印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主要由迪开石和/或珍珠陶石组成的块状独
石。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北区西北玉岩山一带盛 产质地温润、适于雕刻的昌化石。根据其是否含 鸡血(辰砂),昌化石被分为两类:昌化鸡血石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和昌化图章石(当地人称之为白石头)。产在玉
岩山一带田地中的(昌化图章石的一个品种)的 独石被俗称为昌化黄石或昌化田黄,虽然在市场 上大量出现,但研究甚少,资料贫乏。
六德特征(见下文)和鉴别标志,即石形、石皮、
红格和萝卜纹;再次,指明田黄的矿物组成为迪 开石和/高岭石;最后指明了其产出状态为独石, 表明它是次生矿床。
五、昌化田黄的分类
根据作者收集到的标本,本文以颜色把昌化 田黄石分为黄、白、红、黑四种,此外还有银裹 金和金裹银二种,尽管田黄石有不同色调,但黄
色是基本的,这是鉴定标志之一。
造为主。北东向断裂纵贯全区,北西向断层亦较
发育。
三、本文
本次研究昌化田黄所用样品编号及测试结
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昌化田黄所用样品编号及测试结果
样号测试结果备注
明-2,明-5,润-3,润-14,A01,A02,A06, A08,A12,A13,A16,A18,A19,A20,A22,A23,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二、矿区地质概况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西北的玉岩 山一带。矿床位于江南地轴的边缘,扬子地台与 华南褶皱系的过渡带上,在绩溪宁固复背斜的东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南翼。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以上侏罗统火山岩为
主[1]。昌化石矿体主要赋存在侏罗系上统劳村 组第四岩性段(J3l4)浅灰-灰白流纹质晶屑、玻 屑凝灰岩中,矿化带长约 13km,宽 50-150m, 最厚达 350m[2]。围岩蚀变有硅化、迪开石化、 明矾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矿区位于中 生代火山盆地西北翼,构造较为简单,以单斜构
四、昌化田黄(石)定义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可以把昌化田黄定义为: 昌化田黄是产于昌化玉岩山一带田地中、具有六
德特征和其它标志、主要由迪开石或高岭石组成
的块状独石。 在这个定义中,首先指明了昌化田黄的产 地,即昌化田黄产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北区西北 面的玉岩山一带的田地中;其次指明了田黄具有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从能谱分析中可以看出,田黄外皮的铁离子 含量要比肌里的铁离子含量高。说明色皮增多的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铁离子是田黄的色皮与外界发生反应由外界带
入的。同理,白色皮显然减少的铁离子是田黄的 色皮与外界发生反应往外界带出的。
(三)萝卜纹及其形成机理
六、昌化田黄的宏观鉴定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一)石形及其形成机理
田黄石的原石均经过搬运、磨蚀作用,而使
其成为自然卵形,无明显棱角,手摸有滑感。 (二)皮及其形成机理
伸手,那么自然的弹去了指尖殆尽的烟,点点未灭的星火就像一场易冷的烟火,燃尽了
大部分田黄都有石皮,薄厚不等,颜色各异,
有黄、白、黑等色。石表面包一层浓淡厚薄不均 的黑皮者,状如乌鸦之羽毛,俗称乌鸦皮。肌里 为黄色,外部包一层白皮的,叫银裹金。肌里近 纯白的白田,而包有一层黄皮的,叫金裹银。
A25,A27,A29-A33,A35,A37,A39,A42-A45,
A47,A48,A52 地开石
明-1,明-3,明-4,明-6,润-1,润-2,润
-4,润-5,润-6,A03,A04,A07,A11,A14, A15,A17,A21,A24,A26,A28,A34,A36,A38, A41,A46,A49-A51,A53。高岭石 A09,A48 地开石与高岭石过渡矿物。
萝卜纹是田黄石内部的纹状结构,密而不 乱,排列有序。为了研究萝卜纹的组成与基质的 关系,我们科研组利用拉曼光谱对寿山田黄其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白色萝卜纹除
相关 上传相关
00c27ຫໍສະໝຸດ 6ca 易博亚洲根据偏光镜下、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研
究初步获得如下成果。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田黄的皮与肌里的矿物
成分完全相同,主要由迪开石组成。
从扫描电镜下观察,皮及肌里结构不同。色 皮中的迪开石呈不规则板状紧密堆积在一起,结
构紧密;而田黄肌里扫描电镜下迪开石为发育较
好的片状,局部可见六边形断面的自形到半自形
的晶体。
作者:崔文元 1 徐健人 2 王长秋 1
1、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邮政编码:100871;
2 润古轩:邮政编码:311300
一、引言
田黄是寿山石的一个品种,仅产于福建省福
州市北效寿山村田地中,是我国独有的印章石。 已有一千多年开采和利用历史。随着时代前进对
其研究不断深入,已有很多专著问世。
根据现代研究成果可以把田黄定义为:田黄 是产于寿山溪田地中、具有六德特征和其它标
昌化石的开采和利用最早记载于明朝,至今
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人们对昌化石 的喜爱与日俱增,并把昌化鸡血石列为中国四大 名石,与巴林石、青田石、寿山石齐名。
本文运用电子探针、X 射线衍射、红外-拉
曼光谱、扫描电镜等现代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 产于浙江昌化玉岩山一带的近 70 件昌化田黄样 品,提出了昌化田黄的鉴别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