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鉴定机构鉴定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合集下载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因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产生的、或者由于储存、运输、处置等活动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具有其他危险性质的废物。

危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

危废鉴定标准是指对危废进行鉴定和分类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其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危废管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呢?危废鉴定标准应当包括危废的鉴定方法、鉴定标准、鉴定依据、鉴定程序等内容。

其中,鉴定方法是指对危废进行鉴定的具体技术方法和操作规程;鉴定标准是指对危废进行鉴定的具体要求和标准;鉴定依据是指进行危废鉴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等;鉴定程序是指进行危废鉴定的具体步骤和流程。

这些内容的明确和规范,对于危废鉴定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呢?危废鉴定标准应当具备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操作性和适用性等特点。

科学性是指危废鉴定标准应当符合科学原理和技术规范;准确性是指危废鉴定标准应当能够准确鉴定危废的性质和特征;权威性是指危废鉴定标准应当具备法律法规的依据和支持;操作性是指危废鉴定标准应当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便利性;适用性是指危废鉴定标准应当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危废鉴定工作。

这些特点的具备,对于危废鉴定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危废鉴定标准的实施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危废鉴定标准的实施应当注意鉴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应当加强危废鉴定设备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应当建立健全危废鉴定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应当加强危废鉴定结果的信息公开和共享。

只有注意这些问题,才能够保证危废鉴定标准的实施效果和管理效率。

总之,危废鉴定标准是规范危废管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只有加强对危废鉴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危废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高度重视危废鉴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为危废管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危险废物鉴定方法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方法标准

危险废物鉴定方法标准
危险废物的鉴定方法标准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物质成分分析:通过对废物样品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包括元素成分、有机物分析、浸出物分析等,以确定废物的成分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程度。

2. 物理性质检测:包括密度、溶解性、燃点、蒸气压、闪点等指标的测定,用于评估废物的物理性质是否具有危险性。

3. 生物学检测:通过对废物样品进行生物学检测,如细菌检测、细胞毒性检测等,评估其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

4. 化学反应性检测:通过进行各种化学反应,观察废物的反应性质和结果,判断其是否具有危险性。

5. 毒理学检测:通过对废物样品进行生物毒性测试和毒理学评估,确定其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和危害潜力。

以上是常见的危险废物鉴定方法,具体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进行确定。

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

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

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危险废物(危废)和固体废物(固废)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废物类型,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正确判定危废和固废的标准对于废物管理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进行介绍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危废和固废的定义。

危险废物是指因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放射性或其他特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而固体废物是指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旧物品、废弃设备、废弃包装物等。

在实际操作中,判定废物类型需要根据具体的特性和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其次,我们来看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

对于危险废物的判定,需要考虑其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放射性等特性,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毒性测试等手段进行鉴定。

同时,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比如《危险废物名录》中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危险废物类型和特性,可以作为判定的参考依据。

对于固体废物的判定,则需要考虑其来源、成分、性质等因素,可以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分析等方式进行鉴定。

此外,还需要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对固废进行分类和判定。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正确判定危废和固废对于废物的分类、运输、处理和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准确判定了废物的类型和特性,才能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定,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和支持。

总之,危废和固废的判定标准是废物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正确判定废物类型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和解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促进废物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一、范围本通则适用于所有危险废物的鉴别。

二、定义1.危险废物:指对人体或者环境健康有潜在危害的固体废物,可分为可燃性、易爆性、有毒性和放射性等。

2.鉴别:指从废物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性质出发,根据废物标识或已知组成,鉴定废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三、分类准则1.可燃性废物:(1)指在指定温度下会在空气中自燃的废物,有流体状、固体状、乳状或其他状的;(2)根据可燃性废物的燃烧和爆炸特性给出危险等级;(3)根据可燃性物质敏感性自燃时使爆炸反应或起燃反应所消耗的能量比例定义燃烧性质;(4)爆炸极限、最小爆炸浓度,与空气混合时,一定电场强度或火焰冲击能量下,发出爆炸响声或火光等;(5)容器气体内压,指加热或应变特定条件时,容器内压最大的情况,以此作为可燃性废物的压力参考值。

2.易燃性废物:(1)指温度超过某个值时,在空气中会自燃的废物,用火源燃烧时,发生可燃烟雾的废物;(2)按照自燃温度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易燃废物;(3)按照容器内压,引燃温度,起燃温度及空气浓度等参数,给出易燃废物的危险等级;(4)按照灼热温度超过297℃时在空气中能燃烧并产生可燃气体及烟雾的物质为易燃废料物。

容器内压可用容器加压试验或其他形式的模拟试验测定。

3.有毒性废物:(1)指当摄入、吸入或接触时,会危害人体生命健康的废物,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形态;(2)对有毒废物,可参照其致病机理、毒性及传播程度等特点,给出其危险等级,如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

4.放射性废物:(1)指含有放射元素的废物,可进而凝结的材料、例如气体、固体、液体、乳状或其它状态的废物,及污染物;(2)按照放射性有害因素的敏感性及影响严重程度,给出危险等级;(3)在危险废物物理性质等方面,建立起比较完善明晰的分类起指标,从而准确地判断放射性废物的鉴别。

四、鉴别方法1.实地观测:如表面色泽、可能有特殊气味,可燃性或者有毒性废物被识别出来。

2.检测分析:利用化学分析仪器,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确定废物的性质。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处置等活
动产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窒息性、致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危废的鉴定工作对于正确
处理和处置危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了危废鉴定标准,以便对
危废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应包括危废的分类和鉴别要点。

对于不同
类型的危废,应有明确的分类标准,例如按照废物的来源、性质、
危害程度等进行分类。

在鉴别要点方面,应包括危废的外观、化学
成分、毒性等特征,以便进行准确的鉴别和判定。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应明确危废的处理和处置要求。

根据不同
类型的危废,应有相应的处理和处置要求,包括封存、运输、处置
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应包括对危废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安全措
施和环保要求,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

另外,危废鉴定标准还应包括危废的监测和检测要求。

对于危
废的监测和检测,应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包括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等方面的要求,以便对危废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检测。

最后,危废鉴定标准应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在制定
危废鉴定标准时,应充分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危
废鉴定标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以便对危废进行规范的管理和处置。

综上所述,危废鉴定标准对于正确处理和处置危废具有重要意义,应包括危废的分类和鉴别要点、处理和处置要求、监测和检测
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危废鉴定
标准,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实现危废的规范管理和处置。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概述1.1危险废物鉴别的重要性1.2相关标准和法规二、浸出毒性鉴别的定义和意义2.1浸出毒性的概念2.2浸出毒性的意义三、浸出毒性的测试方法3.1 TCLP测试法3.2国内外使用的其他相关测试方法四、浸出毒性鉴别的步骤和要点4.1样品的准备4.2浸出液的准备4.3浸出条件的设定4.4浸出毒性的检测和评估五、浸出毒性鉴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1样品完整性的保证5.2浸出条件的控制5.3浸出毒性测试的仪器设备5.4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六、浸出毒性鉴别的市场应用和前景展望6.1在废弃物处理行业的应用6.2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趋势6.3浸出毒性鉴别的前景和发展空间七、结语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概述1.1危险废物鉴别的重要性危险废物的鉴别是指对废物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鉴定和判别。

对危险废物进行准确鉴别可以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和处置废物,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也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利用。

因此,危险废物的鉴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1.2相关标准和法规在国际上,危险废物的鉴别工作通常依据《联合国危险废物列表》和相关的国际标准。

在中国,危险废物的鉴别工作依据《危险废物名录》以及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二、浸出毒性鉴别的定义和意义2.1浸出毒性的概念浸出毒性是指当废物处于特定条件下(如酸碱溶液中)时,废物中有害物质会从固体状态释放至溶液中,形成具有毒性的浸出液。

2.2浸出毒性的意义浸出毒性的鉴别可以帮助确定废物处理和处置的方式,以及有效的对废物进行分类和管理。

同时,浸出毒性的鉴别结果也对废物的再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浸出毒性的测试方法3.1 TCLP测试法美国环保局(EPA)颁布了“毒性特性浸出程序”(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TCLP)用于测定废物的浸出毒性。

该测试方法通过模拟废物在填埋场中可能遇到的酸性环境,以评估废物中有害物质的释放情况。

工业废弃物鉴定-危废鉴别

工业废弃物鉴定-危废鉴别

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者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中危险废物量约占总量的5%—10%,并以3%的年增长率发展。

因此,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管理问题之一。

我国于1998年公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其中包括47个类别,175种废物来源和约626种常见危害组分或废物名称。

凡“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的废物直接属于危险废物,其它废物可按下列鉴别标准予以判别。

一种废物是否有害可用下列四点来定义鉴别:①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②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③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④在处理、贮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由于上述定义没有量值规定,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往往根据废物具有潜在危害的各种特性及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标准实验方法对其进行定义和分类。

危险废物特性包括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包括口服毒性、吸入毒性和皮肤吸收毒性),以及其他毒性(包括生物蓄积性、刺激或过敏性、遗传变异性、水生生物毒性和传染性等)。

美国对有害废物的定义和鉴别标准如表4-1所示。

我国对有害特性的定义如下:(1)急性毒性:能引起小鼠(大鼠)在48h内死亡半数以上者,并参考制定有害物质)试验,评定毒性大小。

卫生标准的实验方法,进行半致死剂量(LD50(2)易燃性:含闪点低于60℃的液体,经摩擦或吸湿和自发的变化具有着火倾向的固体,着火时燃烧剧烈而持续,以及在管理期间会引起危险。

(3)腐蚀性:含水废物,或本身不含水但加入定量水后其浸出液的pH≤2或pH≥12.5的废物,或最低温度为55℃对钢制品的腐蚀深度大于0.64cm/a的废物。

(4)反应性:当具有下列特性之一者①不稳定,在无爆震时就很容易发生剧烈变化;②和水剧烈反应;③能和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④和水混合会产生毒性气体、蒸汽或烟雾;⑤在有引发源或加热时能爆震或爆炸;⑥在常温、常压下易发生爆炸和爆炸性反应;⑦根据其他法规所定义的爆炸品。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

危废鉴定标准危险废物(危废)是指因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或其他有害性质,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为了规范危废的鉴定工作,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危废鉴定标准。

首先,危废鉴定标准需要明确的是危险废物的分类。

按照《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危险废物分为废水、废液、废渣、废气、废油、废酸、废碱、废盐、废催化剂、污泥、过期药品、废电池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危废具有不同的危害性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鉴定和分类处理。

其次,危废鉴定标准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鉴定危险废物需要进行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试、毒理学实验等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危废鉴定标准还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的标准和评价指标。

根据《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定标准》的规定,对危险废物的毒性、腐蚀性、感染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等危害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标准和评价指标,以便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类。

最后,危废鉴定标准还需要明确的是鉴定结果的处理和利用。

根据鉴定结果,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包装、运输、储存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可以根据鉴定结果,对危废进行资源化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危废鉴定标准是保障环境和人体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鉴定和处理。

只有做好危废的鉴定工作,才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体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危废鉴定工作,加强管理,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
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事业部---高工--189--3394-634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程序和鉴别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

本标准适用于液态废物的鉴别;但不适用于排入水体的废水的鉴别。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中国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由国务院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于2005年组建。

下设危险废物鉴定实验室、二恶英实验室,化学与药学分析室,材料与形貌分析室,环境与能源分析室,生物与药学分析室。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组成部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7个标准组成: 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组成部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7个标准组成: 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本标准对《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是增加了钢材腐蚀的鉴别标准及检测方法。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环境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3月27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199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腐蚀性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腐蚀性鉴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508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5555.12-1995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HJ/T298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JB/T7901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3鉴别标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3.1按照GB/T15555.12-1995的规定制备的浸出液,pH≥12.5,或者pH≤2.0。

3.2在55℃条件下,对GB/T699中规定的20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

4实验方法
4.1采样点和采样方法按照HJ/T298的规定进行。

4.2第3.1条所列的pH值测定按照GB/T1555
5.12-1995的规定进行。

4.3第3.2条所列的腐蚀速率测定按照JB/T7901的规定进行。

5标准实施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发布日期】20070425【实施日期】20071001
危险废物鉴定及检验中心能过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及鉴别工作
【具体检测样品】
污泥、污水、废液、废渣、催化剂废渣、煤渣、矿渣、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废乳化液、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理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镉废物、含铅废物、无机氟化物废物、有机氰化物废物、废酸、废碱、有机氰化物废物、废有机溶剂、含镍废物、有色金属治炼残渣、其他废物。

危险废物鉴定范围
腐蚀性鉴定、急性毒性初筛鉴定、浸出毒性鉴定、易燃性鉴定、反应式鉴定、毒性物质含量
鉴定
【相关检测指标】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鉴别》(GB5085.2-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