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宣传知识完整版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你知道多少?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你知道多少?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
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用水,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与我们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正确了解饮用水卫生知识,保护饮用水源,确保饮水健康。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要求,生活饮用水水质应感官性状良好、需经消毒处理、不含病原微生物、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
二、什么是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如霍乱、痢疾、甲肝、脊髓灰质炎、血吸虫病等。
生水可能含有大量致病菌,为避免肠道传染病发生,可以通过消毒处理或烧开煮沸后饮用。
三、常见的饮用水问题1、自来水中的氯味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规定,自来水出厂前必须投加消毒剂,由于消毒剂在管道沿途逐渐消耗,为确保能杀灭水中微生物,出厂水和中途管网用户水的消毒剂含量较大,气味较浓,只要消毒剂投加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2、烧开后的水有水垢天然水体中的都会含有钙、镁等矿物质,钙和镁加热后与水中的重碳酸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水垢),产生沉淀的多少和水中硬度大小有关,地下水硬度较高,沉淀产生的就多,只要水中硬度符合国家标准就可放心饮用。
3、水龙头放出的水浑浊或发黄用户龙头水出现浑浊或发黄,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1)开启关闭阀门引起水流变化,冲击管壁沉积的铁锈,造成短暂水质发黄甚至发黑,放水一段时间后便可恢复正常。
(2)用户用水量小,特别是老小区采用镀锌钢管的用户,水在管线停留时间较长,水中的余氯锈蚀管壁造成水质浑浊发黄。
(3)自来水管维修或管网改造施工停水重新供水,水流将管道内的存积物冲刷出来呈现浑浊或发黄现象,建议饮用前延长放水时间。
4、井水由清澈变黄地层中的水含有二价铁,井水抽出后二价铁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成三价铁,呈现黄色,水中铁含量越高,颜色越深,并使水带有铁锈味,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中铁的总含量不超过0.3mg/L。
关于饮水安全的宣传

关于饮水安全的宣传
1. 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饮用2升水,确保身体正常运作和保持水平衡。
2. 确保饮用的水源安全可靠。
选择经过过滤、煮沸或来自可靠的饮用水供应商的水源。
避免直接饮用井水、河水或未经处理的水源。
3. 注意水的保质期。
避免饮用过期或变质的水,及时更换瓶装水或净水设备的滤芯。
4. 定期清洁水杯、水瓶等容器。
保持容器清洁卫生有助于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5. 了解当地水质状况。
了解自己所在地的水质情况,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方法,如煮沸、过滤或消毒等。
6. 学会正确的水处理方法。
对于需要自行处理水源的情况,学会正确的煮沸、过滤或消毒方法。
7. 避免饮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源。
例如,避免饮用含重金属、农药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水源。
8. 定期检查水质。
定期检查自家的饮用水质量,确保水源的安全和清洁。
9. 健康饮用水。
除了喝纯净水外,可以适量饮用茶、果汁和食
物中含有的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10. 宣传饮水安全知识。
向家人、朋友和社区成员宣传饮水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意识,减少因饮水不安全而造成的健康问题。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知识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知识生活饮用水是指供人日常生活所需的饮水和用水,包括直接饮用的水和用于做饭、洗菜、洗脸、洗澡、洗衣、冲厕所和清洁等的水。
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方式主要有三种: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和分散式供水。
饮用水不卫生会对人体造成传染病流行、寄生虫病、重金属中毒等危害。
实验表明,未经消毒的水中的细菌、病毒能存活较长时间,其中肝炎病毒能存活70天。
饮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包括饮用水生产和输配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产品,如管材、管件、储水、联接止水材料、机械部件、防护涂料及内衬、化学处理剂、水质处理器等。
水源性疾病是指由于饮用水而引起的传染病、地方病和中毒性疾病。
在我国,主要指通过饮用水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由饮水中氟化物、砷等引起的地方病和由饮水中某些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饮用水的水质卫生要求包括:确保每人每日摄入 2.0L水,该水中含的物质限量确保饮用者70年终生安全;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自来水有氯味是因为自来水厂在处理水时添加了氯化物消毒。
为了消除氯味,可以将自来水放置一段时间,或使用一些去除氯味的滤芯。
自来水常用液氯消毒,但为了保持消毒效果和避免微生物污染,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在0.05mg/L以上,因此自来水带有氯味。
水壶内出现水垢是因为日常使用的水中含有一定硬度,高硬度的水在加热时会析出不溶性盐类成分,如碳酸钙和碳酸镁,形成水垢。
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杀灭致病菌,防止肠道传染病。
我国主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包括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氯胺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
饮用水发黄可能是因为输水管网中的铁质水管内壁铁锈影响。
可放掉一些自来水,等水质恢复清澈后再使用。
简单测试水质可以通过观察、闻、品、查等方式。
观察水中是否有悬浮物和沉淀物,闻是否有氯气味,品尝是否有涩感,查热水器和开水壶内壁是否结垢等。
饮用水安全知识

饮用水安全知识1.定义与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是指用于饮用、烹饪、洗涤等日常生活目的的水。
按照中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这类水必须达到以下要求:-感官性状良好:清澈、无色、无异味、无异臭,无肉眼可见杂质。
-流行病学安全性:不含有能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化学安全性:水中不应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化学物质,不能引发急性或慢性中毒,也不能产生远期健康风险。
2.饮用水来源与水质:-饮用水来源通常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和自来水。
这些水源都可能受地质、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而遭受污染。
-自来水需要经过水厂的净化和消毒处理,但即使经过处理也可能含有微量污染物,因此定期水质检测至关重要。
3.水质检测:-水质检测项目包括物理指标(如浑浊度、色度)、化学指标(如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等)、微生物指标(如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
4.二次供水安全:-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水压限制,通常采用二次供水方式,即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供水设施提供的水储存并加压后再供给用户。
二次供水系统的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储水设施如果不妥善维护,可能成为微生物繁殖的场所,导致水质下降。
5.正确用水行为:-避免将饮用水与可能污染水源混用,例如不得直接用自来水稀释农药,以防回流至供水系统,造成群体性饮用水污染事件。
-发现饮用水出现异常(如变色、变浑、变味),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
6.家庭饮用水保护:-家庭可通过安装家用净水设备或定期更换滤芯等方式,进一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维护供水管道的清洁和更新,尤其是避免老旧铁管造成的锈蚀和细菌滋生。
7.自来水氯化消毒:-自来水在出厂前通常会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氯能有效杀灭水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但可能导致自来水带有轻微氯味。
为确保到达用户的自来水仍具备持续消毒能力,出厂后的管网中也会保持一定的余氯浓度。
水健康 饮用水安全的23个小知识

水健康| 饮用水安全的23个小知识使用自来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自来水为什么会发黄?直饮水能直接饮用吗?怎样喝水更健康?小氢为您解答用水安全疑问!1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有哪些?饮用水水质应确保饮用者安全,即每人每日摄入2.0L水,并要确保饮用水水质卫生。
主要卫生要求包括:(1)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2)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4)饮用水的感官状态良好;(5)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2早晨打开水龙头时要注意什么?停用了一夜的水龙头及附近水管中的自来水是静止的,水中残留的微生物会大量繁殖,且滞留的谁可能与水管壁或水龙头金属腔室反应,造成水质异色、异味,这种水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宜饮用,不宜漱口、刷牙,早晨起来首先应该放一脸盆水左右,方可接水使用。
3当你发现家里的自来水颜色有异或有异物、异味时,该怎么办?首先,拧开水龙头,放水1至2分钟,把管道内的残留水放出后再观察是否还有异常;其次,放完管道残留水后还有异常时,可咨询小区物业管理处,近期是否有对二次供水池进行清洗或有对供水管道进行维修,有可能清洗水池或维修管道所致;最后,如果物业管理处没有对供水系统进行操作,则可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反映,由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处理。
4自来水为何有时会发黄?水质发黄原因有:1、从客户总表后第一个阀门至用户家中的镀锌管道,因长年使用或管材质量问题造成锈蚀,因而形成自来水水质发黄。
这种现象在早晨尤为突出,早晨水龙头初开,造成管内自来水流速骤然变化,将管壁的铁锈带下来。
2、使用二次供水设施水的客户,因产权单位未定期清刷、消毒水池及水箱,容易造成自来水水质混浊。
3、有可能是水管陈旧生锈引起,一般放水数分钟后即变清。
也可能是附近地区管道维修或管网改造施工停水后重新供水时,水流将管道内的沉积物冲刷出来造成的,一般放水一段时间后即变清。
5新更换水管后,使用自来水应注意什么?因为新水管内可能有生产或者安装过程中留下的杂质,因此在更换新水管后应该放出一些水,这些水可以浇花、拖地,但是不能饮用,以防止水管内杂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饮用水安全宣传知识

饮用水安全宣传知识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环境污染、水源受损、管道老化等原因,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识,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宣传知识:1. 饮用水的重要性:饮用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它参与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协助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并维持体温平衡。
因此,人们需要维持饮用水的质量来保持健康。
2. 饮用水的源头:了解饮用水的源头对确保水质安全至关重要。
多数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流、湖泊或地下水,这些水源应得到保护和监测,以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3. 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在饮用水到达用户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包括净化、消毒、除臭等步骤。
这些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确保水质安全。
公众应该了解并支持这些处理过程。
4. 水质监测与抽检:饮水供应单位应定期对饮用水进行监测和抽检,以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公众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机构或咨询饮用水供应单位来了解当地饮用水质量的情况。
5. 家庭饮水安全措施:除了对饮用水供应单位的监管之外,每个家庭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家中的饮用水安全。
例如,定期清洗水管和水龙头,保持水龙头的卫生;使用过滤器或净水器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不乱倒废弃物或药品;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水。
6. 饮用水安全常识:公众应了解一些常见的饮用水安全知识,如避免直接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不随意饮用自来水、井水或河水等未经过处理的水源。
此外,应定期清洗家中的水壶和水杯,保持它们的卫生。
7. 宣传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政府、环保组织和媒体等应加强对饮用水安全的宣传,向公众普及饮用水相关知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和举办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知,促使公众行动起来,加强对饮用水质量的关注和监督,共同维护饮用水安全。
总之,饮用水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公众应了解饮用水的重要性,了解饮用水的源头和处理过程,充分了解当地饮用水质量的监测情况,同时在家庭层面上采取相应的饮用水安全措施。
生活饮用水宣传资料 2

饮用水卫生宣传资料一◆饮用水卫生知识1、生活饮用水: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①集中式供水: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
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②二次供水: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③小型集中式供水:农村日供水在1000立方米或供水人口在1万以下的集中式供水。
④分散式供水:分散居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无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包括农村手压机井、大口井及山泉等供水方式。
⑤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顺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
◆为什么不提倡喝生水?答: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病菌,饮用后而致病。
◆什么叫介水传染病?答: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或者是处理后的饮用水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饮用水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后,如病原微生物在水中存活时间长,饮水人数又多,就会造成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答: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突发大量人群发病;人和动物粪便污染是引起介水传染病发病的主要威胁。
◆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如何处理?答:立即停止饮用该水源,并立即向市卫生局报告。
◆国家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什么制度?答:卫生许可制度。
◆集中式供水单位生产区、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清水池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答: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划定生产区的范围。
生产区、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清水池外围30米范围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渠道。
◆供管水人员为什么要定期体检?答:防止供管水人员将所患疾病经水传播给人群。
◆供管水人员为什么要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答:让供管水人员熟悉有关的法律、行政规章、饮水卫生标准,掌握相应的卫生知识。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知识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一1、如何选择生活饮用水一是选择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集中式供水;二是选择打井取水等自备水;2、打井取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要远离畜圈、粪坑30米以上;远离工业污染源;3、为什么不提倡喝生水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病菌,饮用后而致病;4、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是什么生活饮用水是指人类饮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个人卫生用水,但不包括水生物如养鱼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目前关于生活饮用水标准最新的是200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控制饮用水卫生与安全的指标包括四大类:微生物学指标;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5、什么是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其流行原因有二:①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②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地面水和浅井水都极易受病原体污染而导致介水传染病的发生;6、当水中出现异臭和异味时怎么办当发现水有异臭和异味时,不能再饮用;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反映情况,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对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在判明污染原因,消除异臭和异味后才能继续饮用;水中出现异臭和异味可能是水受到化学或微生物的污染;如水中铁、铜、锰或锌离子含量较高时水会有味道;放线菌和藻类可使水产生臭味;当水中酚类含量较高时,经氯化消毒后,可产生氯酚,有恶臭;重庆市綦江区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宣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二1、发现水有颜色时还能不能饮用安全的饮水应是无色的,当水有颜色时,不能再饮用;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反映情况,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对水的质量进行检测;在判明污染原因,消除引起颜色改变的原因后才能继续饮用;水中的颜色可能是由带色物质如腐殖酸、金属、或高色度工业废水污染造成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色度不应超过15度;2、自来水变蓝了,怎么回事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有住户使用蓝色洁厕剂所致;当发生停水再启用时,马桶水箱内蓝色冲厕水返流入生活管线,导致饮用水出现蓝色现象;因此,在马桶进水端需安装止回阀,以防止冲厕水返流;3、当水出现浑浊时怎么处理安全的饮水应是清澈透明的,当水变得浑浊时,不能再饮用;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反映情况,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对水质进行检测;在判明污染原因,恢复澄清后才能继续饮用;水变浑浊是由水中的颗粒物如粘土、淤泥、浮游生物和其他微生物造成的;浑浊的水不仅影响感官效果,还影响水的消毒效果,使消毒剂剂量加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浑浊度不应超过1NTU,特殊情况不超过3NTU;4、自来水为何有漂白粉味为确保自来水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发生介水传染病,自来水在净化处理过程采用加氯消毒,杀灭水中微生物、保证水质安全,并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中要有余氯,以保证自来水输配过程中的水质安全;对一般人而言,这种浓度的自来水闻起来或喝起来不会有明显的味道,只有少数嗅觉或味觉较敏感的人才会感觉到有消毒水味;重庆市綦江区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宣传
知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生活饮用水卫生宣传知识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是什么?
生活饮用水是指人类饮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个人卫生用水,但不包括水生物(如养鱼)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
200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它主要基于三个方面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即确保饮用水感官性状良好;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
控制饮用水卫生与安全的指标(106项)包括四大类:微生物学指标;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生活饮用水出现异常怎么办?
1、首先判断是否仅是自己家的水有问题。
如果是,需先查找自己的原因,查不清原因可以向供水或管水单位反映,也可委托相关单位进行水质检测。
2、如果不仅自己家饮水出现异常,所在居民楼、小区均出现同样的异常情况,则应立即与本地卫生监督机构联系,反应有关情况,请求协助解决饮水污染问题。
◆为什么不提倡喝生水?
答:因为生水可能含有大量致病菌,饮用后而引发各种介水传染病。
◆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
答:水被微生物污染的特征:突发性大量人群发生相似疾病;人和动物粪便污染是引起介水传染病发病的主要威胁。
◆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如何处理?
答:立即停止饮用该水源,并立即报告卫生监管员、村委会、乡镇政府、卫生部门等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供水水箱或水塔为什么要加盖加锁?
答:防止投毒,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掉进水箱或水塔污染水质。
◆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
答:杀灭致病菌,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
◆为什么蓄水池、水箱等盛水容器要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处理?
答:清除盛水容器中的附着物、沉淀物,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杀灭微生物。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卫生三项基本要求: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
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8种不能喝的水
1、生水:自来水中的氯可以和没烧开的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质相互作用,易导致膀胱癌、直肠癌;野外的生水含有害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饮用后,易得急性肠胃炎、肝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
2、不开的水:饮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有害物质会随蒸汽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饮用起来则安全得多。
3、重新煮开的水:开水重新再煮沸,就会使水中的亚硝酸含量超标,引起人的身体损害,日久还能引起癌症。
4、空气中久置的水:凉白开水不能在空气中暴露太久,否则会失去生物活性,从而失去很多特殊功能;如果时间过长,不仅没有了各种矿物质,而且还可能增加某些有害物质的含量。
5、隔夜水:盛在保暖瓶中不是当天的开水,类似于空气中久置的水。
6、老化水:即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常饮这种水,会使未成年人细胞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生长发育;中老年人加速衰老;致使食道癌、胃癌发病率日增。
7、千滚水:千滚水就是在炉上沸腾一夜或者很长时间的开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
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
8、蒸锅水:蒸锅水就是蒸馒头饭菜等食物的锅底剩余的开水。
常饮这种水,或者用这种水熬稀饭,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水垢常随水进入人体,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
◆二次供水有哪些基本卫生要求?
二次供水是指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储存、加压和消毒处理,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其基本卫生要求:①二次供水设备(如水箱、管道等)的设计和材质应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851-1997要求;②水箱每年至少清洗消毒2次;③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
④二次供水水质每年监测2次,发现异常情况时随时检验。
◆水龙头中放出的自来水为什么有时会出现白色气泡?
放出的自来水有白色气泡,尤其以早晨第一次放水时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接管、检修、抢修等停水或管道失压后使空气进入管道中,在自来水压力恢复时,自来水管中渗进了空气,空气溶解在水中,形成微小的气泡,放水时就与自来水一起流出来产生的白色状浑浊,当放置片刻后水中的空气即可挥发澄清,不影响水质。
◆为什么自来水有时会出现浑浊或呈黄色?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三种可能的原因:
①管道或水龙头陈旧,管中或水龙头中的沉积物、铁锈随水流出。
②水箱长时间没有清洗,或因防护不当受污染,导致水质变黄、混浊。
③停水后管道进入空气,使管壁生成氧化物(俗称铁锈),再来水时经水流冲刷,铁锈脱落导致水质变黄,放一段时间将恢复正常。
处理办法:用户可以打开水龙头放水一段时间,将沉积物或铁锈排清,一般情况下,短时间内水质即可恢复正常。
◆什么叫介水传染病?
答: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或者是处理后的饮用水重新被病原体污染。
饮用水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后,如病原微生物在水中存活时间长,饮水人数又多,就会造成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国家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什么制度?
答:卫生许可制度
◆集中式供水单位生产区、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清水池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答: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划定生产区的范围。
生产区、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清水池外围30米范围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和铺设污水渠道。
◆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药物有哪些?
答:漂白粉、优氯净、氯气、集中式供水单位是用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消毒。
最佳水——凉开水
所谓凉开水,就是把烧开的水倒人茶杯,盖上杯盖,等冷却到20—25℃时就成了一杯凉开水。
经研究发现,开水自然冷却后,水中的氯气要比一般自然水降低50%,水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某些变化,水的表面张力、水的密度、导电率等理化性能都有所改变,其生物活性比自然水要高出4—5倍,与生物活细胞里的水十分相似,因而易于渗透细胞膜而被人体吸收。
另据外刊报道,喝凉开水比喝温开水的效果好。
前提是自来水是安全的。
关于硬水
所谓"硬水"是指水中所溶的矿物质成分多,尤其是钙和镁。
硬水并不对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是会给生活带来好多麻烦,比如用水器具上结水垢、肥皂和清洁剂的洗涤效率减低等。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有效去除污物杂质。
纯水--无色、无味、无臭,被称作是"通用溶剂"。
当水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微量的碳酸时,水的溶解效果更好。
当水流过土地和岩石时,它会溶解少量的矿物质成分,钙和镁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成分,也就是它们使水质变硬。
水中含钙、镁等矿物质成分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水垢成因
即便是在硬水质地区,只要水中的饱和指数未被超过,水管中就不会结水垢。
若在饱和指数以下或正好在饱和的临界点上,都不会有水垢生成。
反之,软水质中也会生水垢,如果超出了饱和指数的话。
饱和指数由水的酸碱度决定。
众所周知,酸碱度是通过PH测试来测定的:
PH值越低,水中的酸性越强,饱和指数越高,所能溶解的矿物质成分也就越多;
PH值越高,水中的碱性越强,饱和指数越低,所能溶解的矿物质成分也就越少。
对水加热、水压降低(如打开水龙头等)、在水中添加化学品剂等都会导致PH 值升高。
随着PH值升高,水能溶解矿物质成分的能力减低,这些矿物质成分(碳酸钙为主)也就沉淀出来,成了水垢。
循环系统(如冷却塔、蒸汽锅炉、循环水处理系统等)工作中,压力和温度长期处在变化中,造成水中PH值升高和过度饱和。
另外在工业用水中,由于经常要加石灰或一些腐蚀性品剂,也会造成水中PH值升高和过度饱和。
这些都是水垢成因。
今后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卫生部门发布的饮用水水质公告,对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随时了解饮用水水质状况,使饮用水卫生标准更贴近群众的生活,在保护人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健康中国,从每一滴水开始※
保障饮水安全,共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