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种类这么多
昆虫为何在地球上如此繁荣昌盛

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其基本特点是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三对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据调查显示昆虫为各种生物之冠,世界上的昆虫至少有100万种,可能有500~1000万种,甚至有8000万种。
即使以100万种计,昆虫的种类也几乎占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60%,动物种类的80%,无脊椎动物的90%,节肢动物的95%。
昆虫分布之广,遍及全球各种不同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生物能与之比拟。
从赤道到两极,从高山、森林到湖泊、海洋,从盆地、平原到荒漠、戈壁,从地下、地面到水下、水面,从咸水到淡水,都有它们的足迹。
昆虫在生物界是绝对的多数,是压倒一切的优势物种!那么昆虫为何在地球上如此繁荣昌盛呢?(一)昆虫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昆虫都有极高的繁殖力,而且生活周期短,一年就能繁殖一代甚至许多代。
大多数昆虫都拥有庞大的个体数,有些种类的个体数量之大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据统计若无任何死亡,一对热带蝴蝶在一季中可产生300万只蝴蝶,一只蜂后每日产卵量可达2000粒,这些庞大的虫口虽因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而降低,但仍造就天文数字般的虫口。
昆虫除了有性生殖外,亦有孤雌生殖幼体生殖等现象,以适应各种环境来繁殖后代。
在热带雨林,有一种切叶蚁群体,一个蚁后可以拥有200~300万个工蚁,那么一个蚁后一天可以繁殖的蚂蚁数量我们可以想象该有多少啊!(二)昆虫的体型较小,生存空间广现存的昆虫绝大多数是小型的,昆虫是以小取胜的。
昆虫没有脊椎骨,靠坚韧的几丁质外壳来支撑躯体。
小的体型能使表皮的相对面积增大,从而减轻体重,增大强度,便于昆虫"见缝插针",占据其他物种无法生存的空间。
例如,一棵带刺的相思树只够一头长颈鹿吃一餐,但却能为十几种食性或食谱不同的昆虫提供多样的栖息场所和食物,可养活它们的一生乃至几代。
昆虫分类

三、分类
3亚目6总科40科350属5000多种,分布很广。
亚目及总科检索表
1.翅的纵、横脉很少,Rs最多1分叉;体微小,被白粉。(粉蛉亚目 Coniopterygoidea) ……………… ……粉蛉总科Coniopterygoidea 翅的纵脉很多,通常有很多横脉,Rs有多数分支。…………………2
4.腹部: ① 第1节与第2节侧面多有大型听器(鼓膜); ② ♂第10节,♀第9+10节愈合成外生殖器; ③ 各节背板有鳞毛丝(形状与数目为分类特征)。
1 鳞翅目成虫体躯的结构
鳞翅目形态特征图(1-3)
口诀(蝶4科、蛾12科) 蝴蝶头上一对棒,← 概述 蛾类触角多花样。← 弄蝶翅脉不共柄。← 弄蝶各翅脉均直接从中室发出,无共柄现象。 粉蝶颜色白与黄,← 若问翅膀是啥样? 粉蝶的前翅M1与R3、R4、R5共柄即接近。 中脉上了径脉干。← 凤蝶前二后翅一。← 凤蝶前翅臀脉2条,后翅臀脉1条。 蛱蝶前足抱胸膛。← 前足短小无爪,紧贴在胸部下方。 麦蛾后翅似菜刀。
4. 食性
成虫——虹吸口:吸取花蜜、果汁、树液等,少数直接吸食
果实和家畜血液(吸果夜蛾类)。 幼虫——咀嚼口:植食必性——农业最大害虫类群
① 重要农林大害虫:
a.食害叶片:粘虫、斜纹夜蛾等; b.潜居叶内:银纹夜蛾等; c.钻蛀茎杆:稻螟、玉米螟等; d.钻蛀果实和种子:棉铃虫、红铃虫、梨小食心虫等; e.为害储粮:表蛾、米黑虫、粉斑螟等; f.加害木材、纤维品等。 ② 经济价值高的——家蚕、柞蚕、天蚕、蓖麻蚕等。
完全变态卵孵化幼虫化蛹蛹成虫羽化简单介绍一下各虫期的有关特点迁徙飞行习性蝶类大部分昼行性蛾类于黄昏黎明及夜间飞行多数蛾类飞行限制在一定区域内而蝶类常迁飞数百里至数千公里目前已知214种蝶类能作迁徙性飞行集群多者数量可达数十亿只距离可达数千公里
昆虫的生物地理分布与种类多样性

昆虫的生物地理分布与种类多样性生物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种群在地理空间中分布与演化规律的学科。
在生物地理学中,昆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昆虫的种类非常丰富,生活在世界各个角落,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昆虫的生物地理分布和种类多样性的相关内容。
一、昆虫种类多样性的形成原因昆虫是地球上物种最多的生物类群,其种类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发育方式:昆虫的发育方式多样,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
这种多样的发育方式使得昆虫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了种类的形成。
2. 适应性强:昆虫在生存环境和资源利用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它们能够生活在陆地、水域和空中等各种环境中,并且能够利用多种不同的营养来源。
这种适应性使得昆虫能够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存和繁殖,从而促进了种类的增多。
3. 繁殖力强:昆虫的繁殖力非常强,短时间内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这种高繁殖力使得昆虫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且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从而促进了种类的繁殖和变异。
二、昆虫的地理分布规律昆虫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不同的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昆虫的分布产生了影响。
以下是一些昆虫地理分布规律的例子:1. 纬度梯度规律:根据纬度的不同,昆虫的种类会出现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纬度的升高,昆虫的种类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高纬度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恶劣,资源较为匮乏,不适宜昆虫的生存和繁殖。
2. 海拔梯度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昆虫的种类也会发生变化。
在山地环境中,海拔的不同会导致温度、湿度和氧气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昆虫的分布。
一般来说,海拔较高的地方昆虫的种类较少。
3. 岛屿生物地理规律:岛屿上的昆虫种类较少,但存在着较高的特有种和绝灭物种。
这是因为岛屿的面积较小,资源有限,并且受到地理隔离的影响,难以进行种群的交流和迁移。
三、昆虫的生物地理研究方法为了研究昆虫的生物地理分布和种类多样性,科学家们开展了各种研究方法,以获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昆虫种类多的原因

昆虫种类多的原因1.有翅能飞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一类,也是动物中最早具翅的一个类群。
飞翔能力的获得,给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扩散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好处;2.繁殖力强昆虫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
大多数昆虫产卵量在数百粒范围内,具有社会性与孤雌生殖的昆虫生殖力更强,如果需要,1只蜜蜂蜂后一生可产卵百万粒,有人曾估算1头孤雌生殖的蚜虫若后代全部成活并继续繁殖的话,半年后蚜虫总数可达6亿个左右。
强大的生殖潜能是种群繁盛的基础;3.体小优势大部分昆虫的体较小,不仅少量的食物即能满足其生长与繁殖的营养需求,而且使其在生存空间,灵活度,避敌,减少损害,顺风迁飞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4.取食器官多样化不同类群的昆虫具有不同类型的口器,一方面避免了对食物的竞争,同时部分程度地改善了昆虫与取食对象的关系;5.具有变态与发育阶段绝大部分昆虫为全变态,其中大部分种类的幼期与成虫期个体在生境及食性上差别很大,这样就避免了同种或同类昆虫在空间与食物等方面的需求矛盾;6.适应力强从昆虫分布之广,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延续历史之长等特点我们可以推知其适应能力之强,无论对温度,饥饿,干旱,药剂等昆虫均有很强的适应力,并且昆虫生活周期较短,比较容易把对种群有益的突变保存下来。
对于周期性或长期的不良环境条件,昆虫还可以休眠或滞育,有些种类可以在土壤种滞育几年,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以保持其种群的延续。
分布广原因:昆虫的适应能力很强.无论对温度、食物来源、干旱、药剂等昆虫均有很强的适应力;并且昆虫生活周期较短,比较容易把对种群有益的突变保存来。
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卵生。
两性生殖需要经过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结合后,才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
昆虫的两性生殖的特点是:卵通常必须接受了精子以后,卵核才进行成熟分裂(减数分裂);而雄虫在排精时精子已经减数分裂。
这同别的生殖方式的分化有密切关系。
在昆虫中,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也不少见。
昆虫种类

昆虫种名:直纹稻弄蝶(稻弄蝶,單帶弄蝶) Par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 所属类别:鳞翅目 弄蝶科 拍摄时间:2001.09.08 拍摄地点:门头沟 简要介绍:翅面黑色,前翅一般有7--8半透明斑排列成半 圆形;后翅中域有4个白斑连成斜列。
晴天时在花丛中易采到,数量较多。 虫体大小:翅展40mm
»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昆虫种类_介绍各种各样的昆虫
昆虫种名:金凤蝶 Papilio machaon
Linnaeus 所属类别:鳞翅目 凤蝶科 拍摄时间:2001.09.11 简要介绍:成虫翅面金黄色;前翅基部1/3为黑 色,上面散布一层黄色鳞粉;后翅臀角橙色斑 大而明显,中间没有黑点。 虫体大小:翅展74--95mm 区域分布:我国广大地区;朝鲜、日本等
昆虫种类_介绍各种各样的昆虫
昆虫种名:东亚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1835)
所属类别:直翅目 蝗科
昆虫种名:多恩乌蜢 Erianthus dohrni Bolivar 所属类别:鳞翅目 脊蝗科
拍摄地点:广西
昆虫种类_介绍各种各样的昆虫
昆虫种名:纺织娘 Mecopoda elongata 所属类别:直翅目 纺织娘科 拍摄地点:福建
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种类的昆虫

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种类的昆虫?
世界上昆虫种类的繁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适应性:昆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生活在各种环境中,从极地到热带雨林,从高山到深海。
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使得昆虫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殖,从而形成丰富的种类。
2. 繁殖能力:昆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很多昆虫在短时间内可以产下大量的卵。
这为昆虫种类的增加提供了基础。
3. 食性多样化:昆虫的食性非常广泛,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等。
不同的食性使得昆虫可以在各种环境中找到足够的食物供应,从而增加生存的机会。
4. 地理分布:昆虫的地理分布广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它们的踪迹。
随着地球板块的移动和气候变化,昆虫的分布范围也在不断变化,这有助于新种类的形成。
5. 进化历程:昆虫的进化历程非常漫长,大约有亿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昆虫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形成新的物种。
综上所述,昆虫种类繁多主要是由于它们的适应性、繁殖能力、食性多样化、地理分布和进化历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昆虫种类这么多

昆虫种类这么多,因此,它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所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些昆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本能的表现很有研究价值。
可以说,从天涯到海角,从高山到深渊,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从草地到森林,从野外到室内,从天空到土壤,到处都有昆虫的身影。
不过,要按主要虫态的最适宜的活动场所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五类。
(1)在空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通常有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
如蜜蜂、马蜂、靖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
昆虫在空中活动阶段主要是进行迁移扩散,寻捕食物,婚飞求偶和选择产卵场所。
(2)在地表生活的昆虫:这类昆虫无翅,或有翅但已不善飞翔,或只能爬行和跳跃。
有些善飞的昆虫, 其幼虫期和蛹期也都是在地面生活。
一些寄生性昆虫和专以腐败动植物为食的昆虫(包括与人类共同在室内生活的昆虫),也大部分在地表活动。
在地表活动的昆虫占所有昆虫种类的绝大多数,因为地面是昆虫食物的所在地和栖息处。
这类昆虫常见的有步行虫(放屁虫)、蝉螂等。
(3)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都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料。
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对植物根的啃食而成为农业、果树和苗木的一大害。
这些昆虫最害怕光线,大多数种类的活动与迁移能力都比较差,白天很少钻到地面活动,晚上和阴雨天是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
这类昆虫常见的有蟆姑、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
(4)在水中生活的昆虫:有的昆虫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半翅目的负子蜻、田鳖、龟蜷、划蜷等,崭翅目的龙虱、水龟虫等。
有些昆虫只是幼虫(特称它们为稚虫)生活在水中,如蜻蜓、石蛾、蜉婉等。
水生昆虫的共同特点是:体侧的气门退化,而位于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鲤代替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大部分种类有扁平而多毛的游泳足,起划水的作用。
(5)寄生性昆虫:这类昆虫的体型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种类的幼虫都没有足或足己不再能行走,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
中国乡下常见的50多种虫子接触超过30种说明童年很精彩

中国乡下常见的50多种虫子,接触超过30种说明童年很精彩对于四、五、六、七、八、九零后来说,童年是美好又难忘的,可以亲近自然,有很多昆虫和动物陪伴。
而现在,很多孩子和大自然的联系似乎只剩下手机、课本和电视了!今天小编就来回忆一下陪伴咱们童年的那些虫子(以昆虫为主哦),没提到的希望大家跟帖补充一下。
先来个给小编印象深刻的马蜂来镇楼,小时候上山被蛰过多次:马蜂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蜜蜂,种类也很多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虫分类学上是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蜜蜂科的许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就有对蜜蜂及其用途的记载。
熊蜂,个头特别大熊蜂(Bombus Spp.)是一类多食性的社会性昆虫,是多种植物,特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
世界上已知的种类有500 余种,自然分布区域遍及除了南极和大洋洲以外的整个大陆,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寒带,适应于寒冷、湿润的气候。
我国的熊蜂不少于150 种,分布极广,是全世界熊蜂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蜾蠃蜾蠃(eumenid poher wasp)又名土蜂、蠮螉、蒲卢、细腰蜂,是寄生蜂的一种。
头部球形,触角细长,复眼卵形,有单眼三个。
蚊子,全世界有3000多种蚊子(mosquito)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
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
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
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苍蝇苍蝇(House Fly)一生可分为卵、幼虫(3个龄期)、前蛹、蛹、成虫等阶段,其中成虫的寿命只有一个月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通常认为蜻蜓的飞行本领不如飞鸟的先进,其实这又错了。研究表明蜻蜓无须改变其身体和翅膀的形状,即能起飞、滑翔或飞行。而且这种昆虫惊人地敏捷,它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也能突然向斜刺里飞去,有的甚至还能倒退飞行。它利用的是一种与飞机平稳飞行或鸟类翱翔截然不同的飞行方式来完成的。
蚂蚁会养虫
切叶蚁能种地
蜜蜂能蛰人
臭虫会放屁
白蚁能筑巢
也能啃木头
水黾能划水
水蜘蛛能在水下爬行
螳螂能感应超声波
蝴蝶的翅膀能使万里之外产生飓风
跳蚤属蚤目昆虫,是著名的跳远冠军,它一跳就是其体长的200倍。而直翅目的一种飞蝗是持续飞行本领最大的昆虫,可以连续不停地飞行9小时。
最小的昆虫是北美的一种鞘翅目缨甲科的小虫,身长不超过0.25毫米,可直接穿过一个针眼。最大的昆虫是产于印尼的竹节虫目的大竹节虫,其翼间宽蜂大家都不陌生,它们均属于膜翅目,可它们的独到之处并非人人知晓。蚂蚁是力气最大的昆虫,它可支撑其体重的300倍,是当之无愧的“吉尼斯记录”大力士。蜜蜂是最勤劳的昆虫,它一出生就不辞辛苦地到处寻觅花蜜,直到死亡。蜜蜂要采集2000朵花的蜜腺(彩图2),才能生产出一茶匙的蜂蜜。
每逢夏季蚊虫叮咬令人厌烦,司空见惯。然而,你可知蚊子还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昆虫,它可导致每年约300万人死于其传染的疟疾、黄热病等疾病。有一种叫小蚋的昆虫,它的振翅速率最快,翅膀每分钟拍动6万次。蚊和蚋均属于双翅目昆虫。
(3)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都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料。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对植物根的啃食而成为农业、果树和苗木的一大害。这些昆虫最害怕光线,大多数种类的活动与迁移能力都比较差,白天很少钻到地面活动,晚上和阴雨天是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这类昆虫常见的有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
(1)在空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通常有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如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昆虫在空中活动阶段主要是进行迁移扩散,寻捕食物,婚飞求偶和选择产卵场所。
(2)在地表生活的昆虫:这类昆虫无翅,或有翅但已不善飞翔,或只能爬行和跳跃。有些善飞的昆虫,其幼虫期和蛹期也都是在地面生活。一些寄生性昆虫和专以腐败动植物为食的昆虫(包括与人类共同在室内生活的昆虫),也大部分在地表活动。在地表活动的昆虫占所有昆虫种类的绝大多数,因为地面是昆虫食物的所在地和栖息处。这类昆虫常见的有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
在鳞翅目昆虫中,有神奇本领的要属天蛾和桑虫了。天蛾是嗅觉最灵敏的昆虫,雄蛾可以在十几公里以外嗅到雌蛾散发出的性信息素。同时天蛾幼虫是食量最大的昆虫,它在出生1个月内可吃掉比它体重重8万倍的东西。桑虫可纺出长达1公里多长的单条纤维。
蟑螂,又称蜚蠊,是最古老的昆虫,属于蜚蠊目。在长达2.5亿年的进化中,它们的外型几乎没什么改变。此外,热带蟑螂是移动最快的昆虫,每秒钟可以移动40~43倍身长的距离,约130厘米左右。
现在人们知道的昆虫“语言”有这样几类:繁殖斯临近了,雌性或雄性昆虫就放出一种“语言”,招引异性伙伴来交配,这种“语言”称为性激素。当蜜蜂和蚂蚁这些昆虫发现食物的时候,它们会用“语言”通知集合,招引同伴来共同享受;当它们受到敌人攻击时,它们也用“语言”发出求援信号;当同到危险情况时,也通过“语言”告知同伴警戒或逃跑。昆虫发出的“语言”还远远不止这几类,因为现在我们知道的还并不多。
(5)寄生性昆虫:这类昆虫的体型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种类的幼虫都没有足或足已不再能行走,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有些寄生性昆虫终生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表,依靠吸血为生,如跳蚤、虱子等。有的则寄生在动物体内,如马胃蝇。另一些昆虫寄生在其它昆虫体内,对人类有益,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害虫,称为生物防治。这些昆虫主要有小蜂、姬蜂、茧蜂、寄蝇等。在寄生性昆虫中,还有一种叫做重寄生的现象。就是当一种寄生蜂或寄生蝇寄生在植食性昆虫身上后,又有另一种寄生性昆虫再寄生于前一种寄生昆虫身上。有些种类还可以进行二重,或三重寄生。这些现象对昆虫来说,只是为了生存竞争的一种本能。
昆虫种类这么多,因此,它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场所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有些昆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本能的表现很有研究价值。可以说,从天涯到海角,从高山到深渊,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从草地到森林,从野外到室内,从天空到土壤,到处都有昆虫的身影。不过,要按主要虫态的最适宜的活动场所来区分,大致可分为五类。
苍蝇落在垂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以前人们认为是因为苍蝇有六只脚,且每只脚上有两个趾甲。其实用显微镜观察苍蝇的脚可以发现,除了趾甲外,在两个趾甲根部中间还有一个被一排茸毛遮住的爪间盘。是爪间盘分泌出的脂质液体起了关键作用。检查苍蝇留下的足迹,可证实分泌物存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昆虫都是聋子,其实它们都有“敏感和特化的听觉器官”,能感受到像食虫蝙蝠的超声波。除螳螂外,所有其他昆虫都有两个“耳朵”,分布于它们的前腿、胸背或腹部。而螳螂只有一个椭圆形、由一层薄表皮折叠于胸沟中的“耳朵”。一般一种声音的定位是通过动物“两耳”输入声音进行比较而获得。而螳螂独特的听觉器,不仅是个新奇的“耳朵”,还是一人复杂回避系统,故它在晚上既能捕获猎物又能逃避敌害。
隐身术高手:小蜉蝣幼静伏的水中的落叶上,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
螳螂,是捕捉其他的昆虫的杀手。
19世纪时人们就发现飞蛾中的雌蛾不喊不叫,可雄蛾却知道它们在哪里,并能从很远的地方飞来和它们相会。后来生物学家查明:昆虫身上有特殊管道,可以向体外分泌在空气中能挥发的化学物质——外激素。这种激素只要有一丁点散发到空中,就能给同种昆虫传递有关消息。这种激素就是昆虫的“语言”。每一种昆虫都有自己的“语言”,它们只能“听”懂同类说的话。如蜜蜂对蚂蚁的“语言”就一窍不通。
(4)在水中生活的昆虫:有的昆虫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半翅目的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虱、水龟虫等。有些昆虫只是幼虫(特称它们为稚虫)生活在水中,如蜻蜓、石蛾、蜉蝣等。水生昆虫的共同特点是:体侧的气门退化,而位于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鳃代替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大部分种类有扁平而多毛的游泳足,起划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