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昆虫分类
昆虫的分类及其生态功能

昆虫的分类及其生态功能1. 引言本文旨在介绍昆虫的分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动物群体,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 昆虫的分类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具有显著的特征:体内有外骨骼、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六条腿等。
根据形态、生活性和遗传关系等特征,昆虫被分为多个目、科、属和种。
常见的昆虫目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和鳖翅目等。
鳞翅目昆虫具有两对前翅,如蝴蝶;鞘翅目昆虫有硬的前翅保护柔软的后翅,如甲虫;半翅目昆虫有一对革质的前翅,如蚱蜢;双翅目昆虫具有两对膜质的翅膀,如苍蝇;鳖翅目昆虫有独特的外形和行为,如螳螂。
3. 昆虫的生态功能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生态功能:- 传粉: 昆虫通过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行为,在植物繁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传粉作用。
例如,蜜蜂是重要的传粉者,它们将花粉从一朵花传播到另一朵花,促进了植物的繁殖和种群的延续。
传粉: 昆虫通过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行为,在植物繁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传粉作用。
例如,蜜蜂是重要的传粉者,它们将花粉从一朵花传播到另一朵花,促进了植物的繁殖和种群的延续。
- 食物链的基础: 昆虫是许多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鸟类、爬行动物和其他昆虫。
它们能够将低级食物转化为高级食物,维持着食物链的稳定性。
食物链的基础: 昆虫是许多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鸟类、爬行动物和其他昆虫。
它们能够将低级食物转化为高级食物,维持着食物链的稳定性。
- 自然降解: 昆虫在自然环境中分解有机物,促进有机物质的循环。
例如,蚯蚓在土壤中分解植物残渣,促进土壤质量的改善和养分的循环利用。
自然降解: 昆虫在自然环境中分解有机物,促进有机物质的循环。
例如,蚯蚓在土壤中分解植物残渣,促进土壤质量的改善和养分的循环利用。
- 害虫控制: 昆虫中的某些物种对于农作物的害虫具有天敌作用。
通过捕食和寄生,它们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常见农业昆虫分类(附高清图)(0001)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
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
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直翅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昆虫。
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
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
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主要是蓟马。
身体微小,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
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
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粉虱科:温室白粉虱;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蜡蝉科:斑衣蜡蝉;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绵蚧科:吹绵蚧;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半翅目主要是蝽类。
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网蝽科:梨网蝽、香蕉网蝽;花蝽科:细角花蝽、微小花蝽;缘蝽科:针缘蝽、稻蛛缘蝽;蝽科:稻褐蝽、稻黑蝽、稻绿蝽。
盲蝽科:绿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脉翅目常称为“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
捕食蚜虫、蝶蛾幼虫等肉食性益虫。
草蛉科: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鳞翅目昆虫纲中第二大目。
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成虫称蛾或蝶。
昆虫分类依据

昆虫分类依据以昆虫分类依据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一、根据体节数划分1. 昆虫(Insecta)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纲,体节分为头、胸和腹三个部分。
它们具有六只脚和一对触角,通常还有一对复眼。
昆虫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蝴蝶、蚂蚁、蚊子等。
2. 蛛形纲(Arachnida)蛛形纲包括蜘蛛、蜱、螨等,它们具有两节体,分为前体和后体。
蛛形纲的动物没有昆虫那样的触角,但它们有四对脚和一对口器。
3. 甲壳纲(Crustacea)甲壳纲包括蟹、虾、螃蟹等动物,它们的体节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甲壳纲动物的特点是身体表面由坚硬的外壳保护。
二、根据飞行能力划分1. 具翅昆虫具翅昆虫包括蝴蝶、蜜蜂、苍蝇等,它们拥有可以用于飞行的翅膀。
这些昆虫通常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行。
2. 不具翅昆虫不具翅昆虫包括蛇蜓、蜈蚣、蜈蚣等,它们没有翅膀,无法进行飞行。
这些昆虫多以爬行的方式移动,或者依靠其他方式进行移动。
三、根据咀嚼口器和吸管口器划分1. 咀嚼口器昆虫咀嚼口器昆虫包括蚂蚁、甲虫、蚱蜢等,它们的口器适合咀嚼食物,可以啃食各种植物和动物。
2. 吸管口器昆虫吸管口器昆虫包括蚊子、蜻蜓、蝴蝶等,它们的口器形状像吸管,可以吸食花蜜、血液等液体。
四、根据生活习性划分1. 地下昆虫地下昆虫包括蚂蚁、蚯蚓、地虫等,它们主要生活在地下,用于开挖洞穴、寻找食物或保护自己。
2. 水生昆虫水生昆虫包括水蚤、水蜱、水蚁等,它们生活在水中,适应水中环境,以水中植物或其他小型生物为食。
3. 树上昆虫树上昆虫包括蝴蝶、蜜蜂、蚂蚁等,它们主要生活在树上,以树叶、花粉、树液等为食。
五、根据物种特征划分1. 社会性昆虫社会性昆虫包括蚂蚁、蜜蜂、蚁后等,它们生活在群体中,分工明确,有明确的社会结构。
2. 独居昆虫独居昆虫包括孤蜂、孤蝇、孤蜻蜓等,它们生活独自一只,没有明显的社会结构。
以上是根据昆虫的分类依据进行的分类介绍。
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昆虫分类

编者:Cheni
16. 鳞翅目-蛾类
5) 夜蛾科: 前翅M2与M3出自中室后角 ,翅色 多为灰褐色。为动物最大科。
编者:Cheni
16. 鳞翅目-蛾类
6) 天蛾科: 前触角杆 状,口器较长。 前翅窄长,后 翅小。幼虫具 有臀刺。
编者:Cheni
16. 鳞翅目-蛾类
7) 枯叶蛾科: 前翅R5与M1连有短柄, M2出自Cu。 后翅具有肩区。
编者:Cheni
9. 同翅目
头式为后口式, 触角刚毛状或线状, 刺吸式口器。两翅 膜质或前翅革质, 前翅较大,后翅较 小。渐变态或半变 态发育。
编者:Cheni
9. 同翅目
1) 蝉科: 体型较大, 触角刚毛状,雄 性腹部具发声器, 两翅膜质。
编者:Cheni
9. 同翅目
2) 角蝉科: 体型较小,前胸背 板发达而扩展,通常具 有角突。
8. 竹节虫目
1) 叶虫脩科: 身体极扁平, 模仿绿叶。触角长 或短。胸足扁平突 出,模拟叶子。雌 性前翅较大,有叶 脉纹,后翅退化。 雄性前翅相对较小, 后翅发达。
编者:Cheni
8. 竹节虫目
1) 枝虫脩科: 身体极细长,模仿枝条。触角较长。胸 足细长。前翅较小,后翅较大,臀区发达, 部分种类无翅。
编者:Cheni
5. 襀翅目
触角线状,咀嚼式口器退化。前胸 能活动。翅膜质,翅脉较少,后翅臀区 较发达。尾须较长。幼体水生,半变态 发育。
编者:Cheni
6. 直翅目
触角线状,典 型的咀嚼式口器。 前胸背板两侧下延 呈马鞍状。前翅革 质,后翅膜质,后 翅臀区较发达,后 足跳跃式。尾须长 或短。渐变态发育。
编者:Cheni
14. 脉翅目
常见昆虫的分类

下害虫之一,如沟金针虫。
• 4.天牛科:天牛科昆虫,是中至大型的甲虫,身体狭长。
•触角长,通常超出身体,11-12节,鞭状。复眼呈肾状, 围绕触角基部。天牛幼虫又叫"哈虫",身体呈乳白或者 黄色。胸足消失,胸腹节两面都有称作步泡突的骨化区, 司运动功能。多数天牛幼虫营钻蛀木材生活,是林业上 的大害虫。
•
5.叶甲科:叶甲科 昆虫,也叫金花虫,是 些小型或中型的甲虫。 它们的身体有的是卵 圆形,有的是长形。 触角丝状,11节,长 不超出身体的一半。 叶甲的成虫和幼虫都 是植食性,如榆兰金 花虫,就是园林植物 上的一种大害虫。
6. 瓢甲科:瓢虫科的昆虫,身体小至中型。•体
背隆起呈半球形或半卵形。头小,一部分隐藏 在前胸背板下。触角呈锤状。瓢虫的成虫和幼
•
9、尺蛾科:尺蛾科昆虫身体 小形至大形,比较细弱,前后 翅面宽大,但翅子较薄,静止 时平展在身体两侧。尺蛾幼虫 仅在第6节和第10节上具有两对 腹足,•行走时一屈一伸,似尺 子量物一般,尺蛾由此而得名。
•
10、刺蛾科:本科昆虫身体中等大小,体上密布 厚厚的鳞片,口器退化。翅面宽大,静止时呈屋脊 状置于身体背面。幼虫蛞蝓形,少数种类体上光滑 无毛,但大多数种类体上生有枝刺和毒毛,刺人剧 毒。幼虫化蛹在光滑、坚硬的石灰质茧中。刺蛾科 多是林业上的重要害虫,如青刺蛾、黄刺蛾等。
• • 3、天蛾科:中大形蛾子,身体粗壮,呈纺棰形。口器发达,
触角中部加粗,末端呈细钩状。幼虫大而粗壮,第八腹节的 背面有一个尾角,这是本科幼虫的重要特征,且每一体节又 由皱褶再分为6-8个小节。 静止时两对翅平置于体背上或身体两侧,成虫大多夜间活动。 本亚目常见科有:
4、天蚕蛾科:本科昆虫身体都非常大,色彩鲜艳。 触角双栉齿状。口器不发达。多数种类后翅具飘 带,两对翅中央常有透明的窗斑。幼虫形态丑陋, 身体上生有很多枝刺或延长的突起。
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昆虫的繁殖方式
昆虫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胎生 和卵胎生三种。
胎生:昆虫直接将幼虫产在适宜的 环境中,幼虫出生后可以直接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卵生:昆虫将卵产在适宜的环境中, 卵孵化后成为幼虫。
卵胎生:昆虫将受精卵留在体内, 直到孵化后再将幼虫产出。
昆虫的食性
植食性:大部分昆虫以植 物为食,如蝴蝶、蜜蜂等
防治昆虫的方法
物理防治:使用捕虫器、粘虫板等 工具捕捉或杀死昆虫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 等生物来防治害虫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农药等化 学物质杀死昆虫
环境防治:改善环境条件,如通风、 采光、湿度等,以减少昆虫的生存 和繁殖机会
防治效果的评估
评估指标:死亡率、繁殖率、种群数量等 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效果比较:不同防治方法的效果比较 长期效果:防治措施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
昆虫的经济价值
农业:昆虫在 农业中扮演重 要角色,如蜜 蜂授粉、天敌 昆虫防治害虫
等
医药:昆虫具 有药用价值, 如蝎子、蜈蚣
等
食品:昆虫可 以作为食品, 如蝉、蝗虫等
科研:昆虫在 科学研究中具 有重要价值, 如基因编辑、
生物技术等
昆虫的保护和利 用
昆虫的保护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为昆虫提供适宜 的生存环境
肉食性:部分昆虫以动物 为食,如螳螂、蚂蚁等
杂食性:有些昆虫既吃植 物又吃动物,如蟑螂等
寄生性:部分昆虫寄生在 其他生物体内,如寄生蜂
等
昆虫的分布和生 态作用
昆虫的分布区域
热带雨林:昆 虫种类丰富,
昆虫大的分类有两类

昆虫大的分类有两类: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
一、无翅亚纲中有:石蛃目、双尾目、原尾目、衣鱼目。
二、有翅亚纲中有:蜉蝣目、蜻蜓目、襀翅目、纺足目、直翅目、竹节虫目、蜚蠊目、螳螂目、螳螂竹节目、等翅目、革翅目、蛩蠊目、缺翅目、啮虫目、虱目、缨翅目、半翅目、
鞘翅目、广翅目、蛇蛉目、脉翅目、膜翅目、毛翅目、鳞翅目、长翅目、蚤目、双翅目、捻翅目、重舌目、食毛目。
三、甲虫是有翅亚纲、鞘翅目昆虫的统称。
甲虫是全变态类。
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
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本目中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与人类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分密切。
昆虫分类的方法
形态学分类法
行为学方法
遗传学方法
生化分类方法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12常见昆虫的分类

下害虫之一,如沟金针虫。
• 4.天牛科:天牛科昆虫,是中至大型的甲虫,身体狭长。
•触角长,通常超出身体,11-12节,鞭状。复眼呈肾状, 围绕触角基部。天牛幼虫又叫"哈虫",身体呈乳白或者 黄色。胸足消失,胸腹节两面都有称作步泡突的骨化区, 司运动功能。多数天牛幼虫营钻蛀木材生活,是林业上 的大害虫。
yóu yán
zhōng
蜈蚣、蚰蜒、蝗虫、螽斯、天蛾、椿象
• 一、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 • (一)分类的阶元:昆虫分类学采用了与其它动植 • • • • • • • • •
物相一致的分类阶梯,即界、门、纲、目、科、属、 种,阶梯之间常加一些中间阶梯,例如总科、亚科、 亚属、亚种等等。如粘虫: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鳞翅目 总科夜蛾总科 科夜蛾科 亚科夜盗蛾亚科 属Mythimna属。
幼虫大多数捕食蚜虫、介壳虫等害虫。
•
7.象甲科:本科是些小至大型的甲虫,它们的头
部延长成喙状,因而习惯上叫它们象鼻虫。口器 位于喙的前端,触角大多呈膝状弯曲。象甲幼虫 体胖,白色。头部发达,但无足,在植物体内营 寄生生活。
六、鳞翅目 Lepidoptera
• 鳞翅目包括所有的蛾类和蝴蝶类。它们的最大特 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口器为虹吸式,取 食吮吸花蜜。幼虫为多足型,蛹为被蛹,属完全 变态类型。 鳞翅目是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目, 全世界已知的种达十万种以上,与园林植物有关 的有2个亚目。 •
1、蝉科:蝉科昆虫俗称"知了",是中至大型的昆虫。 头大,复眼大,具有3只单眼,触角很短,•呈刚毛状。 雄虫具鸣器,位于腹部两侧。若虫在地下生活,吸食 植物根部汁液。
2、叶蝉科:俗称"浮尘 子",•身体小至中型,很 象蝉科。头大,具2枚单眼, 或者无单眼,•触角较长。 叶蝉的后足胫节上有1-2列 短刺。•雄虫没有发音器。 若虫在地上生活。很多叶 蝉是农业上的大害虫,为 害植物的叶片和枝干,如 大绿叶蝉、桃小绿叶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园林植物昆虫常见目的分类
(一)直翅目 Orthoptera 直翅目是一些中至大型的昆虫。口器咀嚼
式具有两对翅,前翅为复翅,后翅为膜质, 纵折于前翅之下。前足常特化为开掘足,或 者后足特化为跳跃足。雄虫常常具有发音器。 直翅目昆虫的听觉器官是鼓膜听器,它位于 前足胫节基部或腹部第一节。具一对尾须, 属不完全变态,本目常见的科有:
• 本目昆虫包括蝉、叶蝉、蜡蝉、蚜虫、介
壳虫、木虱、粉虱等。
1、蝉科:蝉科昆虫俗称"知了",是中至大型的昆虫。 头大,复眼大,具有3只单眼,触角很短,•呈刚毛状。 雄虫具鸣器,位于腹部两侧。若虫在地下生活,吸食
植物根部汁液。
2、叶蝉科:俗称"浮尘 子",•身体小至中型,很象 蝉科。头大,具2枚单眼, 或者无单眼,•触角较长。 叶蝉的后足胫节上有1-2列 短刺。•雄虫没有发音器。 若虫在地上生活。很多叶蝉 是农业上的大害虫,为害植 物的叶片和枝干,如大绿叶
昆虫。
5、网蝽科:昆虫是些小型的蝽类,身体扁平。触角4 节,第3节特长,没有单眼。• 本科最大的特点是前胸背板 向前,向两侧延伸,向后延 伸盖住小盾片。与前翅一样, 全部呈网状花纹状。为植食
性昆虫,如梨网蝽。
三、同翅目 Homoptera
• 同翅目为小型至大型的昆虫,属不完全变
态。口器刺吸式,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 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具翅种 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 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
昆虫的分类
• 一、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 • 二、园林植物昆虫常见目的分类
• 一、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
• (一)分类的阶元:昆虫分类学采用了与其它动植物相一致
的分类阶梯,即界、门、纲、目、科、属、种,阶梯之间常
加一些中间阶梯,例如总科、亚科、亚属、亚种等等。如
粘虫:
• 界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纲昆虫纲
5、 粉虱科,是一些小型的昆虫。虫体及翅面上 覆有一层白色蜡粉,触角7节。•翅脉简单,前翅仅 3条,后翅仅一条翅脉。•粉虱科为过渐变态,若虫 营固定生活。本科为植食性昆虫,很多是花卉、蔬
菜上的大害虫,如温室白粉虱。
6、木虱科
• 本科昆虫体小型,能飞
善跳。触角细长,共有 10节,其端部具两条长 短不一的刚毛。口器由 前胸腹面伸出,前翅比 后翅坚实,其上只有纵 脉而无横脉。腹部末端 无产卵器。成虫、若虫 常将蜡质分泌物覆于身 体之上。许多种类是园 林植物上的重要害虫。
•
亚纲有翅亚纲
•
目鳞翅目
•
总科夜蛾总科
•
科夜蛾科
•
亚科夜盗蛾亚科
•
属Mythimna属。
(二)昆虫的名称: 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林奈双名法命名,即 属名+种名+命名人的姓 如,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三)昆虫的分类系统: 昆虫纲由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及33 个目 所组成,与园林植物关系比较密切的有10 个目。
1、蝽科:昆虫身体小至大型,触角为5节,少数 为4节,常具有2枚单眼,中胸小盾片很大,超出爪片 的长度,具有臭腺。本科大多数是植食性的害虫,例
如斑须蝽、黄斑蝽等。
2、缘蝽科:昆虫中至大型, 身体多数狭长,两侧缘略平行。 触角和喙管均为4节。小盾片小, 短于爪片的长度,•前翅膜质区 具有5条以上的纵脉。后足的腿 节常常粗大,胸部没有臭腺。• 为植食性昆虫,如为害棉槐等
四、缨翅目 Thysanoptera
• 缨翅目昆虫通称蓟马,身体微
小。复眼发达,触角较长,610节。口器为左右不对称的锉 吸式口器,前后翅均为缨翅。
• 变态类型是介于完全变态与不
完全变态之间的过渐变态。
• 本目常见的为蓟马科,它们翅
细长,末端尖锐,前翅仅具两 条纵脉。有些种类无翅。雌虫 腹部末端圆锥形,生有锯状的 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 下弯曲。成虫喜欢访花,很多 种类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
蝉、桃小绿叶蝉等。
3、蚜科:本科昆虫因能够分泌蜜汁•俗称蜜虫。 蚜科是些小形的昆虫。触角长,通常为6节,触角第 3节至第6节上常具有圆形或者环形的感觉圈。多数 蚜虫腹部具一对腹管,腹部末端的突起部分叫尾片。 蚜虫是园林植物上的常见害虫。
• 4、蚧科:蚧科昆虫的雌
虫身体圆形。体壁高度硬化 而形成介壳。体背面不分节。 本科昆虫固定取食,如: 朝鲜球坚蚧,日本龟蜡蚧等。
有一对很长的尾须。
(二)半翅目 Hemiptera
• 半翅目的昆虫人们习惯地叫做”蝽象“,
是一些小型至大型的昆虫,口器为刺吸式, 分节的喙由头的腹面前端伸出,弯向下方。 前翅为半鞘质,可分为爪片、革片和膜片 三个部分;后翅为膜质,很多种类在胸部 腹面后足基节旁具臭腺开口,能挥发臭液, 因此蝽象又被叫做"臭屁虫"。属不完全变 态,本目常见的科有:
3、蝼蛄科:是一类重 要的地下害虫,为害作物 和蔬菜的根部。
触角短,前足特化为 开掘足,后足腿节不发达, 不能跳跃。前翅短,雄虫 发音的发音器不发达。听 器与螽斯科一样也是位于 前足胫节基部。产卵器很 短,不露出体外。有一对 很长的尾须。
4、蟋蟀科: 蟋蟀科昆虫又叫蛐蛐,触角细长, 超出身体。后足为跳跃足。雄虫具发达的发音器。 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产卵器细长,呈矛状,
多种植物的粗腿缘蝽等。
3、盲蝽科:昆虫是一种小型至中型的虫子,触角为 4节,没有单眼。前翅在革片上经常多出一个楔片,膜 质部分常具翅室。本科也多是一些植食性种类,如绿
盲蝽、三点盲蝽等是常见的重要害虫。
4、猎蝽科:又叫食虫
蝽,是一些中、•大型的蝽 类,头部在复眼后方缢缩, 3节的喙向腹面弧状弯曲, •端部放置在前胸腹面的一 条纵沟中,这是识别猎蝽 的主要依据。猎蝽没有臭 腺,以捕食虫子为生,有 时它 可以捕食比本身大得多的
1、蝗科
• 蝗科昆虫,即我们平常见到
的蚂蚱、蝗虫。•
• 身体粗壮,触角短,除极
少数种类外,均不超出体 长。蝗虫前胸背板发达, 呈马鞍形,盖住中胸,常 具有两对翅。雄虫能以后 足腿节摩擦前翅而发音。 听器位于第一腹节两侧。 螽斯科
昆虫,即我们讲的蝈蝈 和纺织娘。•它们触角 呈丝状,长过身体。 雄虫靠前翅摩擦发音, 少数类群雌虫也可发 音。听器位于前足胫 节的基部。产卵器为 刀状或剑状,尾须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