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角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

合集下载

组织诊断能力建设杨三角

组织诊断能力建设杨三角
4
建立适应组织战略发展的组织结构
2
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
5
推动流程再造
3
积极参与到组织变革的各项工作中
6
8
0 1
组织变革及人力资源管理价值
0 2
常见组织诊断工具对比
0 3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特点
0 4
部分成功案例
目录contHale Waihona Puke ntKNX观点10
工具本身没有对错。重要的是——是否符合需要?是否适合?不仅是简单的“我要什么”,而是“我真正需要什么”& “工具能解决什么”?以及最为重要的,“我能否持续使用,使其发生功效”?
0 1
组织变革及人力资源管理价值
0 2
常见组织诊断工具对比
0 3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特点
0 4
部分成功案例
目录conte nt
组织发展 核心方法论 ——如何在移动互联时代取得持续成功?
14
组织能力 指的不是个人能力,而是 整个团队 所发挥的、在某些方面能够 明显超越竞争对手、为 客户创造价值的、可持续 的战斗力
任何组织变革都将面临来自个人、团体及组织的阻力
组织变革 是指组织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如管理理念、工作方式、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组织文化等)进行调整、改进和革新的过程。
中信科移动的组织变革可能涉及四个方面
个人层面
2
基于 组织变革 背景,深度思考可能会遇到的 阻力 & 如何减少或消除
咨询机构
源自:哈佛大学;咨询机构:IBM、大量前华为管理者于不同咨询公司,基于对华为实践的个人理解提供咨询服务。
创始人:美国韦斯伯格;咨询机构:大量前阿里管理者于不同咨询公司,基于对阿里实践的个人理解提供咨询服务。

读《组织能力的杨三角》心得体会

读《组织能力的杨三角》心得体会

读《组织能力的杨三角》心得体会《组织能力的杨三角》是杨元庆先生撰写的一本关于组织能力的经典书籍,通过他对联想集团的实际经验和管理理念的分享,探讨了组织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组织能力。

在阅读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于组织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总结出我对于《组织能力的杨三角》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杨元庆先生在书中强调了组织能力的重要性。

他指出,组织能力是企业成功的核心要素,一个优秀的组织能力可以使企业具备协同合作、高效执行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一个组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并且更好地适应和引领行业的变革。

因此,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重视和加强组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其次,杨元庆先生提出了“杨三角”理论,即领导力、训练力和执行力。

他认为,这是组织能力的三个关键要素。

在书中,他系统地讲解了每个要素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通过培养这三种能力来提升组织能力。

这些案例涵盖了联想集团从成立到发展的多个阶段,涉及到组织改革、战略调整、领导力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读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首先,领导力是组织能力的核心。

杨元庆先生强调了领导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领导力要素和培养方法。

他认为,优秀的领导力可以激发组织的潜力,带领团队实现卓越业绩。

在书中,他分享了自己的领导理念和实践经验,强调了领导者的使命感、价值观、创新精神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培养领导力的方法和建议,如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团队活力、推行扁平化管理等。

通过培养和发展这些领导力要素,组织能力可以得以提升,进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训练力是组织能力的重要支撑。

杨元庆先生认为,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杨三角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完整版

杨三角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完整版

杨三角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本文是杨国安教授在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上的演讲,演讲围绕移动互联网、组织能力、和员工思维三个主题进行,杨教授把组织管理讲透了!值得一读的干货。

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营特点1、变化更快;2、颠覆式创新机会更多;3、进入门槛降低,竞争更激烈。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要持续成功,靠什么呢?第一,企业能否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的空间和战略方向,这点非常重要;第二,你的团队能不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找到战略方向并执行。

只要两者有一点不行,会产生什么问题呢?假如一个公司面对变化的竞争生态,企业依然继续使用原有习惯的商业模式做产品,结果是努力之后,做出来的东西没人用,因为你的商业战略和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这样你就会落后,比如诺基亚、柯达。

在美国,亚马逊把书店、家电连锁店干掉了,线上媒体把老牌媒体干掉了,Uber把出租车公司干掉了。

如果你不拥抱变化,你做出来的东西就赚不到钱了。

作为高管,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是确保你的战略方向是对的。

什么叫对的战略方向?就是:公司的高管能不能主动洞察和拥抱外部趋势,然后让公司以有限的资源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的发展空间。

1994年,贝索斯创立了亚马逊,它不太赚钱,但是市值3000亿,超过阿里巴巴、腾讯,为什么呢?因为它让投资者看到了企业具备不断成长和获利空间的能力。

亚马逊作为一家自营的网上书店,第一桶金是靠卖书得来的,它首先颠覆了传统书店,1997年它开始不断增加品牌,1998年开始走到不同国家,走向国际化,1999年建立开放平台,做起代发货,再后来发行电子书、开发kindle、运算亚马逊云。

投资人看到这样的企业,就会觉得其想象空间很大。

再看奈飞(Nextflix),1997年,它靠在线影视DVD租赁起家,让你以更少的费用拥有更多的选择,2007年宽频技术出来后,开始做流媒体,2010年开始国际化,2013年自制电视剧《纸牌屋》,目前估值500亿美元。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7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组织能力的建设
组织能力建设的步骤
分析经营环境 制定战略方向
根据战略方向 制定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需要整个企业从上到下的认
打造组织能力时
必须配合战略,需要 专注于两三项
同和努力
全员行动
CEO/总裁
人力资源团队 直线主管
“三群人” 组 共同承诺 织 和积极投 能 入 力
针对不同层级能力要求设计培训项目
投入充足资源开发多种学习手段 领导以身作则、教学相长 培训与实践有效结合 选择最佳的培训时间
制定和传达培训目的与期望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能力提升—留才、解雇(第5章 保留与淘汰双管齐下)
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和 有限的人才 储备/供应 不愿投入 人才发展 国有企业快速上升的人 才需求 应对竞争对手乱挖墙角,降低 企业损失: 激烈竞争 控制事态恶化,降低负面 影响,进行沟通 和全体员工沟通企业的 愿景和战略
能力差距 量: 缺少3位2009年开拓 发展中国家的海外销 售管理人员
未来需求 海外销售管理人员 2009年:发展中国家 6位 2010年:发展中国家 12位 2011年:发展中国家 12位,欧洲2位,美 国1位
13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能力提升(5B)--外购(第4章 赢得人才抢夺战)
外购人才的时机: 战略转型:实施新的战略、进入新的领域、新的海外市场或新客户群,现 有人才不能满足战略需要 高速增长
员工每天工作时心中所真正关心的、追求的、重视的事情,有朝公司希
望他们努力的方向去努力的意愿
切记: 员工思维模式不是放在公司网站、贴 在公司墙上或者是印在员工手册上的 标语和口号!!! 员工思维模式?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组织能力的杨三角

组织能⼒的杨三⾓企业成功=战略×组织能⼒⾯对挑战不断提⾼的经营环境,企业要持续成功必须掌握两个关键因素:◆正确的战略◆合适的组织能⼒即,企业成功=战略×组织能⼒,这两个因素之间是相乘关系(⽽不是相加),其中⼀项不⾏,企业就⽆法获得成功。

⽆论是制定正确的战略,还是打造合适的组织能⼒,关键在于企业家和管理团队的能⼒、判断和坚持。

组织能⼒是什么?组织能⼒(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指⼀个团队(⽽不是⼀个⼈)所发挥的整体战⽃⼒,是⼀个组织竞争⼒的DNA,在某些⽅⾯能够明显超越竞争对⼿、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

⼀些公司常⽤的组织能⼒如下:♣灵活弹性:⾼度灵活性和弹性,可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创业精神:具备创业精神,能创建新的事业或开拓新的市场。

♣创新:具备创新能⼒,能开发新产品、服务、流程或经营模式。

♣速度:⽐对⼿更快速地推出新产品、交货或客户服务等。

♣客户导向:以满⾜客户需求为组织和运营管理的重点。

♣技术领先:成为本⾏业的技术领先者。

♣低成本:以⽐竞争对⼿更低的成本⽣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渠道开拓:能有效开拓和管理经销渠道。

♣服务: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质量:能制造更⾼品质的产品。

♣学习⼒:能⽐对⼿学得更快。

♣⽣产⼒:能不断提升⽣产⼒。

♣联盟:能与各种组织结成联盟。

♣并购:能有效并购其他公司。

♣外包:能有效地将⾮核⼼业务外包。

♣全球运营管理:企业运作、企业⽂化和领导⼒都具有全球性运营管理能⼒。

没有⼀种组织能⼒适⽤于所有公司。

企业必须从所在⾏业的经营环境出发,制定正确的战略,选择合适的组织能⼒,进⽽根据组织能⼒的要求,设计相应的管理⼯具,建⽴和强化组织能⼒。

如何系统性地打造组织能⼒?如何打造组织能⼒,确保战略的实施?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由外⽽内地思考:⾸先,分析所处经营环境,制定正确的战略⽅向;然后,根据选定的战略⽅向,明确两三项与战略最直接相关的组织能⼒,如创新、低成本、服务等。

杨三角: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

杨三角: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

本文是杨国安教授在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上的演讲,演讲围绕移动互联网、组织能力、和员工思维三个主题进行,杨教授把组织管理讲透了!值得一读的干货。

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营特点1、变化更快;2、颠覆式创新机会更多;3、进入门槛降低,竞争更激烈。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要持续成功,靠什么呢?第一,企业能否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的空间和战略方向,这点非常重要;第二,你的团队能不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找到战略方向并执行。

只要两者有一点不行,会产生什么问题呢?假如一个公司面对变化的竞争生态,企业依然继续使用原有习惯的商业模式做产品,结果是努力之后,做出来的东西没人用,因为你的商业战略和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这样你就会落后,比如诺基亚、柯达。

在美国,亚马逊把书店、家电连锁店干掉了,线上媒体把老牌媒体干掉了,Uber把出租车公司干掉了。

如果你不拥抱变化,你做出来的东西就赚不到钱了。

作为高管,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是确保你的战略方向是对的。

什么叫对的战略方向?就是:公司的高管能不能主动洞察和拥抱外部趋势,然后让公司以有限的资源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的发展空间。

1994年,贝索斯创立了亚马逊,它不太赚钱,但是市值3000亿,超过阿里巴巴、腾讯,为什么呢?因为它让投资者看到了企业具备不断成长和获利空间的能力。

亚马逊作为一家自营的网上书店,第一桶金是靠卖书得来的,它首先颠覆了传统书店,1997年它开始不断增加品牌,1998年开始走到不同国家,走向国际化,1999年建立开放平台,做起代发货,再后来发行电子书、开发kindle、运算亚马逊云。

投资人看到这样的企业,就会觉得其想象空间很大。

再看奈飞(Nextflix),1997年,它靠在线影视DVD租赁起家,让你以更少的费用拥有更多的选择,2007年宽频技术出来后,开始做流媒体,2010年开始国际化,2013年自制电视剧《纸牌屋》,目前估值500亿美元。

优秀的企业,就是要不断找寻你的10倍机会、获利空间在哪里。

杨国安:构建“杨三角”系统打造组织能力

杨国安:构建“杨三角”系统打造组织能力

实 务
司必 须先 分 析 自身所 处 的 经 营 环 境 ,
制 定 正 确 的 战 略 方 向 。然 后 , 司依 公 据 选 定 的 战 略 方 向 , 确 两 三 项 与 战 明
式和 价 值 观 ?
第 三 ,员 工 治 理 方 式 。员 工 具 备
工 能 力方 面 , 司可 以建 立 员工 能 力 公 模 型 ( 称 为 胜 任 力 模 型 或 素 质 模 也
HRM: 好 与 企业 发 展战 略相 结 做 合之 后 , 何 来 系 统 地 打 造 支持 战 略 如 实施 的组 织 能 力昵 ? 杨 国 安 :我 认 为 ,支 持 战 略 实 施 的 组 织 能 力 必 须 有 3 支 柱 的支 撑 个
( 下 图 ) 见 。
要考 虑 的具 体 问题 包 括 : 1 如 何 设 计 支 励 计 划 、 位 淘 激 末 汰等 。 打造员工治理 方式 上 , 司 在 公
常 用 的 工 具包 括 : 织 重 组 、 程 再 组 流 造 、 西格 玛 、 六 客户 管 理 系统 、 RP E 、
第一 ,员 工 能 力 。 撑 组 织 能 力 支 的第 一 个 支 柱 是 员 工 能 力 , 公 司 全 即 体 员 工 ( 括 中 高 层 管 理 团 包 队 ) 须 具 备 能 够 实 施 企 业 必
杨 国安 :优 秀 的公 司 往 往 在 两 三 个方 面 展 示 出 众 所 周 知 的组
织 能力 。 造 组 织能 力 时 必须 配 合 战 略 , 要 专 注 于两 三 项 。 果 打 需 如 什么都 做 , 而 无法 集 中资源 建 立 优 势 , 易 变 成 四 不像 , 样 都 反 容 样 不专不 精 。 织 能 力也 不是 集 中在 几 个人 身 上或 几 个 部 门 内部 , 组 它 必须 是 全 员行 动 , 整 个 组 织所 具 备 的 能力 , 且判 断 公 司组织 能 是 而 力 比较 客 观 的 裁判 是客 户 , 不 是管 理 团队 自身。 而

组织能力建设的杨三角读书分享

组织能力建设的杨三角读书分享

9
撬动价值实现的三大杠杆——员工能力
建立能力模型,找到差距;
员工思维
(支持业务发展的关键能力VS个人发展需求)
员工能力提升方式(5B):
• • • • • 内建(Build) 外购(Buy) 解雇(Bounce) 留才(Bind) 外借 (Borrow)
员工能力
员工治理
组织能力建设的杨三角
10
撬动价值实现的三大杠杆——员工能力
撬动价值实现的三大杠杆员工思维员工治理员工能力组织能力建设的杨三角组织能力敏捷灵活具有高度灵活的弹性拥抱和应对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创业开拓具备创业精神能建立新的事业戒开拓新的市场创新具有创新的能力能开创新产品服务流程戒经营模式速度能比对手更迅捷的完成任务协同增效能整合各个单元的资源和商机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全球管理能有效掌握全球资源和戒商机的管理能力客户导向产品运营服务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重心技术领先成为所在行业的技术领先者低成本较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产品戒服务渠道能有效开拓和管理经销渠道优质服务能吸引培养和激励合适的人才提供更丏业戒优质的服务产品品质能制造更高品质的产品学习能力能比对手更快的学习新的技术商业模式产品等生产力能每年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伙伴联盟容易与各种组织结成联盟和协作关系兼并整合能有效幵购和整合其他公司外包管理能有效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撬动价值实现的三大杠杆员工思维员工治理员工能力组织能力建设的杨三角人才盘点建立接班人培养体系撬动价值实现的三大杠杆员工思维员工思维员工治理员工能力组织能力建设的杨三角什么时候需员工思维模式的重塑和强化
会不会?
能不能?

员工能力
员工治理
组织能力建设的杨三角
5
撬动价值实现的三大杠杆
敏捷灵活 创业开拓 创新 速度 协同增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三角: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本文是杨国安教授在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能力》上的演讲,演讲围绕移动互联网、组织能力、和员工思维三个主题进行,杨教授把组织管理讲透了!值得一读的干货。

移动互联网时代经营特点1、变化更快;2、颠覆式创新机会更多;3、进入门槛降低,竞争更激烈。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要持续成功,靠什么呢?第一,企业能否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的空间和战略方向,这点非常重要;第二,你的团队能不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找到战略方向并执行。

只要两者有一点不行,会产生什么问题呢?假如一个公司面对变化的竞争生态,企业依然继续使用原有习惯的商业模式做产品,结果是努力之后,做出来的东西没人用,因为你的商业战略和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这样你就会落后,比如诺基亚、柯达。

在美国,亚马逊把书店、家电连锁店干掉了,线上媒体把老牌媒体干掉了,Uber把出租车公司干掉了。

如果你不拥抱变化,你做出来的东西就赚不到钱了。

作为高管,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是确保你的战略方向是对的。

什么叫对的战略方向?就是:公司的高管能不能主动洞察和拥抱外部趋势,然后让公司以有限的资源找到高获利、高成长的发展空间。

1994年,贝索斯创立了亚马逊,它不太赚钱,但是市值3000亿,超过阿里巴巴、腾讯,为什么呢?因为它让投资者看到了企业具备不断成长和获利空间的能力。

亚马逊作为一家自营的网上书店,第一桶金是靠卖书得来的,它首先颠覆了传统书店,1997年它开始不断增加品牌,1998年开始走到不同国家,走向国际化,1999年建立开放平台,做起代发货,再后来发行电子书、开发kindle、运算亚马逊云。

投资人看到这样的企业,就会觉得其想象空间很大。

再看奈飞(Nextflix),1997年,它靠在线影视DVD租赁起家,让你以更少的费用拥有更多的选择,2007年宽频技术出来后,开始做流媒体,2010年开始国际化,2013年自制电视剧《纸牌屋》,目前估值500亿美元。

优秀的企业,就是要不断找寻你的10倍机会、获利空间在哪里。

大家常常说,回头看案例总是简单的,我们自己要如何做呢?我给大家一个工具:第一条路线:在现有业务和地区中发展新客户;你可以通过口碑、推广把产品卖给更多用户,也可以通过品类扩展、精准推介卖给客户更多的产品,也可以卖给更好的客户(20%的客户会给公司带来80%的利润,紧紧抓住优秀的客户,去服务更多)。

第二条路线:发展新地区;走出去、扎下去。

第三条路线:发展新业务;发展相关多元化的产品,比如亚马逊,不断扩展相关业务。

发展非相关多元化业务也是一种方式。

很多企业一开始走的是第一条路线,但你作为高管,制定战略方向的时候,要懂得取舍,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点,而不能在统一时间里做,时机非常重要。

看看亚马逊的成长战略,它发展新客户的方式是增加线上书店的SKU、增加品类(一网打尽、忠诚度)、开发kindle,也发展新地区和新业务。

当我们的时间和资源有限时,在未来的1~3年,我们应该把比重放在哪条路线呢?刚开始可能更多的是发展新客户,这个在整体工作中可以占比70%,而发展新地区仅占30%。

很多老板谈战略时眉飞色舞、思绪横飞,但是他下面的人却不知道哪一个战略更重要。

每个阶段都要有清晰的比重,找错战略,不管你多努力都徒劳无功,而你的团队是否比竞争对手更快、更有效,决定你的战略执行程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组织能力的原因。

战略清楚了,不等于战略就能执行;有资源,也不等于战略就能执行;决定战略执行质量的因素是什么?人!人是决定战略执行好坏的关键,其中中高层人群最关键,但是公司足够庞大的时候,有好的领导还不够,还需要靠文化、体制、流程确保大团队凝聚在一起。

围绕公司战略有效地开展工作,这就是组织能力。

一个企业的持续成功是靠战略乘以(不是“加”)组织能力(企业成功=战略X组织能力),“加”只是锦上添花,而“乘”代表两者都重要。

那么,哪一个是更大的挑战呢?组织能力。

为什么?因为它依赖于人和时间。

很多移动互联网大咖常说找到要战略方向,也就是找到风口,找到后,猪也会飞起来,快速成长起来,但是竞争对手也会看到这个风口,在竞争中,团队的挑战会越来越大。

还有很多做O2O的企业家说,除了战略和组织能力,企业想成功,也需要很多的钱,但其实资本看中的也是你的战略和人才团队,不会乱给你钱。

既然组织能力很重要,那么什么叫组织能力?它代表着一个团队整体发挥的战斗力。

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团队之间的竞争。

战斗力就是能否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和价值,它不是一个人发挥出来的能力,是一个团队发挥的能力。

好的组织能力,你做出来的东西是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比竞争对手更好的、可持续的、沉淀根植在团队的。

举例说明:3M和谷歌的组织能力是创新,丽嘉酒店和海底捞的组织能力是服务,西南航空的组织能力是低成本,戴尔的组织能力是速度快、定制化能力(直销模式)。

好的组织能力,专注于两三个突出的能力,然后覆盖到整体公司,而非部门。

组织能力不是谈战略、商业模式和个别管理工具,而是建立企业整体的战斗力。

一个公司有很多部门,甚至一个集团有很多的事业部,这个时候,组织能力的设定是在事业部而不是集团。

组织能力聚焦在核心业务部分,但不代表其它部门不重要,它贯彻到所有部门,都是围绕同一个战斗力。

组织能力建设三部曲第一,为了实施新的经营战略,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组织能力?中国很多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传统企业正常往两个维度走:一是技术升级(从低成本的制造向智造转型,这需要很多的创意和创新),一是品牌升级。

我们规划一个战略前,需要考虑外在经营环境有什么重要变化,然后针对经营环境的改变,清楚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和获利空间在哪里,之后开始配置财务、智力、品牌资本打造组织能力,确保客户、股东、员工满意。

组织能力的调整和战略规划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当你的经营环境发生大的变化,你要从外而内充分考虑你的战略部署和组织能力规划,战略决定组织能力。

第二,如何建立所需组织能力?如何确保企业具备组织能力?为什么3M这么稳定?为什么海底捞发展这么好?企业要打造很强的组织能力,需要三大支柱支撑:员工能力、员工思维、员工治理。

员工能力(会不会做的能力):员工的范围包括CEO、中高管,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员工思维(愿不愿意做的能力):他们最关心、重视和追求的是什么,他们的心态、价值观是什么,这不只是简单的、挂在墙上的那些价值观。

员工治理(容不容许做的能力):有没有给员工足够的管理资源(权责、流程、信息)和支持?第三,挑选和设计有针对性的管理工具。

这三角的组织能力好比桌子的三个支柱,它们需要:第一,同样强,才能平衡,否则即使他愿意干,但是他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没有办法做好;第二,同样聚焦。

当你确认战略和组织能力发展方向的时候,你要挑选员工能力(领导/员工能力模型、人力库存盘点、内部人员轮岗、关键人才抢夺、培养新知识/技能/行为、观摩/标杆学习、与大学/伙伴结盟、淘汰不合适人员)、思维(高管言行身教、新的核心价值、沟通宣导、新绩效标准、客户满意度调查、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变动性工资、合伙人/股权激励、末位淘汰)、治理(组织架构设计、总部与单位定位分工、前线团队的授权、跨部门合作、客户/项目经理、流程再造、电子化/自动化、知识管理、客户管理系统)中最弱的版块强化它,然后设计工具,确认三条腿都能平衡。

这就是组织能力建设的三部曲。

如何提高执行新战略的组织能力第一,公司的战略方向与目标为何?第二,要有效执行这些战略,什么是关键的组织能力?第三,目前这些关键组织能力具备情况如何?哪支柱最弱?企业有不同的阶段,创业的草创阶段,最重要的是创办人的战略和精神,组织能力相对不足,当你快速成长、野蛮成长的时候,这个阶段的组织能力是强化员工思维,因为你的庙还不够大,很多高级的人才无法进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柔性管理,让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情。

当你往上发展的时候,要开始强化员工能力和治理。

当你开始转型的时候,战略思考能力又显得至关重要。

案例分享:谷歌1998年,谷歌由佩奇和谢尔盖共同创见,致力于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等领域,并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主要利润来自于广告服务。

2014年营业额696亿美元,员工数约5万,目前是互联网市值最高的企业:5000亿。

它说:“我们不是一家传统企业,也不准备成为其中一家。

”以技术出身的两位创始人希望以技术解决人类复杂问题,然后把产品丢给销售团队,商业化是销售团队的任务。

它从一开始开创了独特的引擎技术,然后以独创搜索引擎技术开始,不断创造前沿性产品和服务:地图、浏览器、安卓操作系统、无人驾驶、智能穿戴等,它多年被财富杂志选为美国最佳雇主,以良好福利、工作环境舒适(像一个大校园)、挑战性和前沿性任务着称。

那么,谷歌如何确保团队具备“用户导向”和“创新”的组织能力?1、员工能力第一,谷歌有高标准、宁缺勿滥的招聘战略:喜欢名校背景的聪明人、4-5轮的严格的现场面试、根据专业成立不同招聘委员会,确保招聘进来的人都是精英者;第二,员工拥有20%的自由时间;第三,上班18个月后,员工可以进行轮岗。

2、员工思维第一,拥有非常强烈的使命感、信条、决策与行为,谷歌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访问并从中受益”;第二,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定义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确保团队目标一致性;第三,差异化的股权激励。

3、员工治理第一,灵活敏捷的小团队;团队的组成和解散很灵活,以闭环的团队完成内部的决策和行为。

第二,透明的沟通机制(TGIF);两位创始人在周四下午都会在大讲堂和员工面对面沟通,让大家不断了解公司的信息和挑战。

第三,聆听员工的心声;第四,数据分析和验证(招聘、氧气计划,“氧气计划”项目的使命是设计出一种对于Google公司的未来而言,远比下一代搜索算法或应用软件更为重要的东西,谷歌想打造更好的老板)。

谷歌的管理很松散,但是通过员工的内在驱动进行创新。

最后总结下以上环节的分享:在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成功企业需要合适的战略和合适的组织。

怎么确保企业的组织能力呢?问自己三个问题:公司战略需要具备什么组织能力?组织能力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能力、思维和治理?根据目前的现状,怎么选择、设计工具?这个方法论重点在于帮助我们系统性和针对性地进行诊断,确保组织能力的成功建设依赖于CEO、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管理者的共同承诺和努力,他们各自在建设中的重要权重大概是50%(龙头)、20~25%、25~30%,落地与否,在于坚持与否。

如何应用组织能力框架,强化公司战略执行?1、面对经营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公司未来2-3年应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战略确保持续的获利成长?这可以从客户端、地区端、业务端考虑。

京东早期的发展是依靠不断增加用户成长,最开始的切入点是3C电商,靠“多、快、好、省”四个优势不断卖给更多用户,靠增加客户卖给客户更多,靠更多个性化推荐获得客户的黏性,靠京东白条等支持卖给更好的客户,京东在电商零售领域采取了这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