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0届第六次月考理综试卷(1)
湖北省2020届高三下学期6月月考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湖北省高三(6月)供卷理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α粒子在近代物理实验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关于α粒子,下列说法正确是()A.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α粒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B.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 1919年,查德威克用镭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氮核中打出了一种新的粒子——质子D. 1938年底,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用α粒子轰击铀核的实验中发现了核裂变【答案】B【解析】【详解】A.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故A错误;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正确;C.1919年,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而发现了质子,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核反应,故C错误;D.1938年底,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用中子轰击铀核的实验中发现了核裂变,故D错误。
故选B。
2.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
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届时将实现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
在北斗导航卫星中,有多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关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运行周期的可能不同B. 它们离地面的高度可能不同C. 它们的运行速度都大于7.9km/sD.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解析】【详解】A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均为24h ,A 错误; B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4()()Mm G m R h R h Tπ=++ 卫星的周期均相同,可知离地高度h 相同,B 错误; C .当卫星贴近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满足22Mm v G m R R= 解得7.9km/s GMv R=≈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所以运行速度均小于7.9km/s ,C 错误; D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加速度2MmGma r = 解得2GMa r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D 正确。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六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B. 染色体上某基因缺失 150 个碱基对,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单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种子诱导染色体加倍
D. 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4.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萨克斯实验先黑暗处理天竺葵的目的是避免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干扰实验
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
14.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
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
2.49eV 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
n=3 能级跃
迁到 n=2 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 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
B. 图中②③④⑤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均相同
C. ①上结合的核糖体越多,合成一条肽链所需的时间越短
D. 合成①的场所只发生在细胞核,⑥的合成和核仁有关
6.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并产生渴觉
B. 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相等
飞行时间为 t ,以 v2 抛出的小球落在 PO斜面上的 B 点,且 B、 C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
)
A.落于 B 点的小球飞行时间为 t
B. v2= gt C.落于 C点的小球的水平位移为 gt 2
D. A 点距水平面
MN的高度为
3 gt
2
4
20、将三块木板 1、 2、3 分别固定在墙角,构成如图所示的三个斜面,其中
C.a 、 b、 c 不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银川一中202届高三理综第六次月考试题

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理综第六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K—39 Pt—19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人体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养料B.肝脏细胞与上皮细胞相比,线粒体的数量更多C.心肌细胞和胰腺细胞中均有溶酶体,被此结构分解后的产物都被排出细胞外D.细胞膜、内质网膜、视网膜、呼吸道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32P标记DNA的细胞放在31P的培养液中,经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4个子细胞中,每个细胞均不含32P的DNA分子B.某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若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可形成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某二倍体正常分裂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3.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也广泛用于生物学实验,以下涉及盐酸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稀盐酸的作用是刺激胰腺产生促胰液素B.“探究酶活性受PH的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用于控制无关变量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D.“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可尽量延长用盐酸和酒精处理时间使解离更充分4.控制某种雌雄异株植物的阔叶(B)和细叶(b)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自然界中有阔叶、细叶雄株和阔叶雌株,但未发现细叶雌株.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自然界中没有细叶雌株的原因是含X b的花粉或卵细胞致死B.若某种群中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 B X B:X B X b=1:2,阔叶植株自由交配,后代雄株中会出现1/3的细叶C.用细叶雄株与阔叶雌株杂交后代均为雄株,则证明含X b的花粉致死D.杂合阔叶雌株与细叶雄株杂交,子代中X b的基因频率为1/25.福寿螺被引入我国后,因其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取食水生植物而破坏巨大。
2020-2021学年高考理综(物理)第六次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课标最新年高考理综(物理)高三第六次月考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选题: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与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与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C.不管哪个磁极在下端,只要磁铁向下插入线圈,线圈中就会产生如图所示的感应电流D.只有N极在下端且向下插入线圈或S极在下端且向上远离线圈时,线圈中才产生如图所示的感应电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楞次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若条形磁铁靠近闭合线圈时,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大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产生磁场的方向相反;同理,若条形磁铁远离闭合线圈时,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大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中感应电流产生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产生磁场的方向相同,故AB错误;只有N极在下端且向下插入线圈或S极在下端且向上远离线圈时,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才产生如图所示的感应电流,故C错误,D正确。
综上本题选D。
2.如图乙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b间接入如图甲所示的交变电流,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2:10,副线圈中接有滑动变阻器R0以及光敏电阻R,其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其余电阻不计,则A.原线圈中接入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e=311sin100πtB.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副线圈电流减小C.在光敏电阻处增强光照,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大D.若将光敏电阻换做二极管,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50V【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交流电和变压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由图知最大值为311,周期为0.02,则角速度为100π,则瞬时值表达式为e=-311cos100πt,则A 错误;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电阻变小,副线圈电流增加,则B错误;光敏电阻处增强光照,阻值减小,副线圈电流增大,输出功率增加,而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相等,则C正确;副线圈的电压保持不变,则D错误。
炎德英才大联考2020届长沙一中高三月考理综(答案)

#'#%分每空'分
"设计的电路如图
#-
'1*4"9!"!49##或1*4#9!#!49"" #(#"'分解析!""设 :*& 共同速度为0#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1!:0,;!::&"0!" !#分" 解得+0;#A)H
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一中版"!# !
#)#"%分解析!""当电压小于)$;#J 时#电阻/;>)#所以电流9;)/ ;>";$D)-#为定值 !"分"
当电压)$)$;#J
时#?!16
" >
;&$
!"分"
?;&$:16
" >
;"#)E
"'0.!解析当稀释至89 均为'时根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9: ;!<9! :!,=<#! 和!9: ; !<9! :!>?<(! 可以知道!,=<#! ;!>?<(! 故 - 错误由图可知=@""$:";"时即"AB=2!" 9>?<( 中!9: ;"AB=2!"说明 9>?<( 为强酸在$#89#)时不考虑水的电离所以 9>?<( 溶
电解
#EF#M<( &&&(EF<9:#9#M<(:#9#':<#'%!(""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 EF,=<# 和 9,=#其中 EF,=<#
2020年湖北省高三6月供卷理科综合试卷

(1)毫安表 的内阻为 50Ω,满偏电流为 2mA。R1和 R2为定值电阻,其中 R1=950Ω,
若单刀双掷开关置于位置 2,电压表的量程为
V;若单刀双掷开关置于位置 1,电压表
量程为 6V,则 R2=
。
(2)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开关 S2拨向位置 2,将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移到最
槡32+1M
C.若球的质量 m=1 2M,则正方体的右侧面到墙壁的最大距离是槡32+2R D.当正方体的右侧面到墙壁的距离小于 3 2R时,无论球的质量是多少,正方体都不会滑动
非选择题 共 17题(含选考题),共 174分
三、非选择题:共 174分。第 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020年湖北省高三(6月)供卷理科综合试卷 第 4页(共 16页)
15.2020年 3月 9日 19时 5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 射北斗系统第 54颗导航卫星。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届时 将实现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在北斗导航卫星中,有多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关于地球 静止轨道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运行周期的可能不同 B.它们离地面的高度可能不同 C.它们的运行速度都大于 7.9km/s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2020年湖北省高三(6月)供卷理科综合试卷 第 5页(共 16页)
20.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的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场,AC=BC=L。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 v=q2BmL从 AB边上 P点(未画出)垂直于 AB边且 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则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 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D、DNA是双螺旋结构相对稳定,而RNA是单链,容易产生变异,故与RNA分子相比,DNA分子的稳定性要高得多,D正确。
故选C
2.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分析题图可知,①和②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③为红细胞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K+排出Na+,④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⑤是H2O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红细胞能运输O2和CO2,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可以判断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A正确;
B、①和②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④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⑤是H2O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
C、③为红细胞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K+排出Na+,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C正确;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
B.①和②是自由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将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结构分解或排出细胞,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运输更多的氧气;
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适应性月考试题(一)(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构成物质和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ATP、RNA、核糖体和质粒中均含有核糖B. 在细胞膜上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C. 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D. 葡萄糖是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答案】D【解析】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其含有的是脱氧核糖,A错误;细胞膜上的多糖链,有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有的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B错误;糖类中的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都不是能源物质,C错误;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因此葡萄糖是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D正确。
2. 下图为某人体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内质网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B. 附着型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 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边能特性【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可知,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A 正确;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这一过程没有囊泡运输),内质网将该蛋白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深加工的,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先后经过了内质网和髙尔基体的加工,C正确;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胞吐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D正确。
3. 科学家发现某些动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但是将控制红细胞膜上CHIP28(—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mRNA注入细胞内,发现这些细胞也会迅速涨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HIP28合成所需的mRNA加工和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B. 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的原因是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的蛋白质C.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的原因是由于CHIP28协助吸收了过多的水D. 肾小管细胞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有类似CHIP28的蛋白质【答案】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据题干“某些动物细胞在低渗溶液不涨破,但是将控制红细胞膜上CHIP28(一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mRNA注入到细胞内,发现这些细胞会迅速涨破”确定,在低渗溶液中,这些动物细胞迅速涨破过程中水的吸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人: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Y-8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既参与物质的合成,也参与物质的运输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C.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D.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2.下列关于科学探究思维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模型构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B.荧光标记法——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D.目测估计法——蚜虫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3.某兴趣小组探究乙醇的浓度和铁离子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要验证该酶的专一性,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种类B.铁离子可使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水解时的活化能升高C.乙醇和铁离子对纤维素酶活化的抑制有相互促进作用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浓度,有无铁离子是无关变量4.关于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精原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A与a、B与b分别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向两极移动B.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可能为A、a、B、bC.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5.寨卡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等缺陷。
一种新型寨卡病毒疫苗(基因疫苗)已经进入人体临床实验阶段。
科学家将寨卡病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注入人的肌肉细胞,以期被试验者获得对寨卡病毒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型疫苗制备过程需使用逆转录酶B.基因疫苗能够整合到人的肌肉细胞染色体DNA中,并遗传给后代C.基因疫苗不含病毒蛋白,但能在肌肉细胞中表达出病毒蛋白,病毒蛋白属于抗原D.实验者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标志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等6.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由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假设A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含300个胞嘧啶。
让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1(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两种,且比例为1:2C.F1植株中纯合子占5/6D.A基因连续复制3次共需嘌呤脱氧核苷酸7000个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N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8.用ANA.44g N20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ANB.常温常压下,22 . 4 L N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ANC.1 mol Mg变为Mg2+ 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AND.lmol•L-1 K2C03,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目为A9.一种处理垃圾渗透液并用其发电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X极上每消耗22.4 L气体时,理论上有6 mol K+移向Y极B.电子由X极沿导线流向Y极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Y极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NO3‾+ 10e‾ + 12H+ == N2↑+ 6H2O,该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10.短周期主族元素m、n、p、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n3‾与p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单质可以在n单质中燃烧B.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q > n > p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 n > mD.m、n、p分别与q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含有共价键11.依据反应2NaIO3+5SO2+4H2O===I2+3H2SO4+2NaHSO4,并利用下列装置从含NaIO3的废液中制取单质碘的CCl4溶液并回收NaHSO4。
其中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④12.一定条件下,Na 2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32-+H2O HCO3-+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增大B. 通入CO2,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 减小C. 加入NaOH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pH 减小D. 升高温度,增大13.常温下,在20 mL0.1 mol·L-1 H2C2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溶液中H2C2O4、HC2O4-和C2O42-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G 代表HC 2O 4—变化B. HC 2O 4—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C. a 点溶液中存在:c(Na +) <c(HC 2O 4— ) +2c(C 2O 42—)D.常温下,H 2C 2O 4的电离常数K a2的数量级为10-4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在倾斜的杆上套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圆环通过轻绳拉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圆环沿杆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悬挂物体的轻绳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则A .环只受三个力作用B .环一定受四个力作用C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D .悬绳对物体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15.如图所示,A 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星B 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 ,若卫星B 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则A 、B 两卫星相距最近(O 、B 、A 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时间t ,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0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O 为地球中心,则A .卫星B 的运行周期为 B .卫星B 的运行周期为322()2R h gRπ+ C .203()t gR R h ω=-+ D .203()t gR R h ω=-+ 16.有一电场强度方向沿x 轴的电场,其电势随x 的分布满足0sin 0.5(V)x ϕϕπ=,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 0从原点O 处进入电场并沿x 轴正方向运动,则下列关于该粒子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粒子从x =1处运动到x =3处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B .若v 0=20q m ϕ,则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06q mϕC .欲使粒子能够到达x =4处,则粒子从x =02q mϕ0D .若0065q v mϕ=0.5处,但不能运动到4处 17.长为l 的轻绳,一端用质量为m 的圆环套在水平光滑的横杆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2m 的小球。
开始时,将小球移至横杆处(轻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见图),然后轻轻放手,当绳子与横杆成直角时,小球速度沿水平方向且大小是v ,此过程圆环的位移是x ,则 A .23gl v =23x l = B .3gl v =23x l = C .v gl ,0x = D .23gl v =x =13l 1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忽略不计,R 0为定值电阻,R m 为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且有0m R R >;开关S 1闭合后,理想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理想电压表V 1、V 2的示数分别为U 1、U 2,其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I 、△U 1、△U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断开开关S 2,将R 的滑动触片向右移动,则电流A 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小B .保持R 的滑动触片不动,闭合开关S 2,则电流表A 示数变大、电压表V 1示数变小C .断开开关S 2,将R 的滑动触片向右移动,则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减小D .断开开关S 2,将R 的滑动触片向右移动,则有12U U I I∆∆=∆∆ 19.如图所示,M 、N 为两块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电压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
静止的带电粒子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不计重力),从点P 经电场加速后,从小孔Q 进入N 板右侧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CD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绝缘板,它与N 板的夹角为θ=30°,孔Q 到板的下端C 的距离为L ,当M 、N 两板间电压取最大值时,粒子恰垂直打在CD 板上,则A .两板间电压的最大值222m qB L U m= B .CD 板上可能被粒子打中区域的长度23s L =C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m πt m qB =D .能打到N 板上的粒子的最大动能为 22218q B L m20.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两盒间的狭缝很小,粒子穿过的时间可忽略,它们接在电压为U、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A处粒子源产生的质子在加速器中被加速.质子初速度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只增大交流电压U,则质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B.若只增大交流电压U,则质子在回旋加速器中运行时间会变短C.质子第n次被加速前、后的轨道半径之比1:n nD.不改变磁感应强度B和交流电频率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加速α粒子21.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l和l,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
开始时OA 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此后A.A球的最大速度为gL2B.A球速度最大时,A、B两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C.A球从初始位置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一直在减小D.释放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杆对A、B两球始终不做功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题—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用一多用电表进行多次测量,指针指在图示位置,请把相应读数读出.(1)如果是用直流100mA挡测量电流,指针位置如①所示,则读数为______mA;(2)如果是用直流2.5V挡测量电压,指针位置如图①所示,则读数为______V;(3)如果是用倍率×100挡测量电阻,指针位置如图②所示,则读数为______Ω.23.(9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电阻小于1.0 Ω )B.电流表A1(量程0﹣3 mA,内阻R g1=10 Ω)A 1A 2 A 1 A 2 R 0R 0 C .电流表A 2(量程0﹣0.6 A ,内阻R g2=0.1 Ω)D .滑动变阻器R 1(0﹣20 Ω,10 A )E .滑动变阻器R 2(0﹣200 Ω,l A )F .定值电阻R 0(990Ω)G .开关和导线若干(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 )、(b )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 1﹣I 2图线(I 1为电流表A 1的示数,I 2为电流表A 2的示数,且I 2的数值远大于I 1的数值),但坐标纸不够大,他只画了一部分图线,则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_Ω.(3)若图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等于电动势的大小,则图线的纵坐标应该为_________A .I 1(R 0+R g1)B .I 1•R 0C .I 2(R 0+R g2)D .I 1•R g1.24.(14分)有一个冰上推木箱的游戏节目,规则是: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木箱一段时间后,放手让木箱向前滑动,若木箱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视为成功;若木箱最后未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就视为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