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古诗词赏析精选20首

合集下载

关于霜降得古诗

关于霜降得古诗

关于霜降得古诗《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衍生注释:1.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因为秋天气温降低,山给人寒冷的感觉。

2. “石径斜”:斜着的石头小路,描绘出山路的蜿蜒曲折。

3. “坐”:因为的意思,不是坐下的动作。

4.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最妙的是后两句,诗人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傍晚枫林的景色,经霜后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诗人没有直接写秋的萧瑟,而是通过枫叶的红来展现秋的艳丽,把秋天写得富有生机,真是别具一格。

这就像是一个画家,不画秋天的荒凉,而是用浓烈的红色涂抹出秋的热烈。

三、作者介绍: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牧的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

他生于官宦世家,少年时期就才华横溢,胸怀大志,可惜一生仕途坎坷,但这也让他的诗作充满了对世事的感慨。

四、运用片段:我和朋友一起去爬山,那是深秋的时候。

山上的路就像诗里说的“远上寒山石径斜”,弯弯绕绕的。

当我们爬到一定高度,看到远处云雾缭绕的地方好像有几户人家,我就想起“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

等到了一片枫林,哇,那枫叶红得像火一样,朋友说这枫叶真好看,我就说“霜叶红于二月花”呢,杜牧可真会描写秋天的美啊。

《秋晚登城北门》原文: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一、衍生注释:1. “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这里表示一种儒雅的打扮。

2. “藜杖”: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

3. “散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

4. “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是诗人思念的故乡之地。

二、赏析:诗人登上城北门,看到满眼的西风萧瑟景象,心中满是忧愁。

一点烽火传来散关的消息,两行大雁带着故乡杜陵的秋意。

关于描写霜降的20个古诗

关于描写霜降的20个古诗

关于描写霜降的20个古诗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农历十月左右,也就是公历的10月中下旬。

在这个时刻,秋天已经深入人心,天气渐渐变得寒冷,霜降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古代文人墨客对这个节气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用各种诗词来描绘霜降的景色和氛围。

下面将介绍20首关于描写霜降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精美的作品。

第一首,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并没有明确描写霜降,但作者通过描述黄河入海、欲穷千里目的壮丽景色,把握了秋天的气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第二首,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十六员外》: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期似永别。

这首诗以北山白云为背景,表达了隐居者胸怀自然的乐趣,向读者展示了秋天以及霜降带来的宁静与悠远。

第三首,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渔舟晚归和雁阵飞过的场景,通过声音与景象的交融,传达出秋天带来的寒意与悲壮。

第四首,唐代杜牧的《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这首词以五言绝句的形式,以描写新娘第一次入厨做饭的景象,表达了文人对新婚生活的祝福,展现了丰收后的欢愉氛围。

第五首,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四》:衡阳雁断胡天月,往事犹思千里外。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诗以霜降时节的衡阳为背景,描绘了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壮场景,展示了战争和痛苦背后的人生百态。

第六首,唐代杜甫的《白马篇》:白马调秋山,秋山即白云。

黄中有白石,石上多青苔。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山的景色,以及山上的白石和青苔,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之美。

第七首,唐代孟浩然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天竺姊妹,凌寒共慰心。

月冷随人到,林寒不待猜。

这首诗以月亮和林木的寒冷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和姊妹们凌寒共慰的场景,传达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深刻意境。

霜降的经典古诗

霜降的经典古诗

霜降的经典古诗一、原文:《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衍生注释: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三、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行时所见到的景色。

诗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飘浮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居住。

他因为喜爱这傍晚时分的枫林美景,所以停下车来欣赏。

那经霜的枫叶竟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全诗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展现出了一个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四、作者介绍: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五、运用片段:“哎呀,你看那山上的景色,不正像杜牧诗里说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嘛,多美呀!”二、原文:《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衍生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三、赏析:全诗抓住一个“愁”字展开。

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客船上,营造出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诗中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静有动、有明有暗、有声有色。

意境深远,景物描写细腻,情感真挚。

四、作者介绍:张继,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

唐代诗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五、运用片段:“这夜晚真安静啊,让我想起了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好有氛围感呀!”三、原文:《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关于描写霜降的唯美诗词20首

关于描写霜降的唯美诗词20首

关于描写霜降的唯美诗词20首白露初凉,秋意渐浓。

又到了霜降时节,大地的气息逐渐变得清凉而宁静。

诗词中,描写霜降的作品不仅仅展现了自然景象,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20首唯美的诗词,以表达对霜降的独特感受。

1.《白露》--王之涣白露初阳照墟落,秋分老树几多枝。

寒蛩秋声过暮陌,霜降清风衰草时。

2.《霜降前后》--陆游漫漫凉霜洒满头,盈盈霜降夜如织。

举目晨霜满庭深,凛若玉。

清辉铺菊霜,秀色连天遍秋空。

于虚宇,寒凌漠。

悲秋台,枕晓月。

乌杪烟寒故国雪,钟鸣夜雨同舟泊。

3.《安之白露》--姜夔微臣恭祝陛下,玉台重步巡鸿阙。

京门未到秋声关,橘洲寒暖霜降半。

4.《霜降夜雨》--晏几道黄河迢迢积水东,浔阳江上叶青青。

凉气一夜漫生寰,萧萧平泽如冰凝。

5.《白露》--黄庭坚白露半天封小舅,便见孤鸿万里归。

6.《七夕》--苏轼银河争夜归,牛女日午起。

轻笼面见鸾,高堂露青丝。

桃李盈千亩,风霜共几时?7.《霜降烟梦》--周邦彦霜降寒暄色,莺声正绝世。

三更疏雨披青帷,一袭寒烟缥。

尽管疏烟入梦里,却又含情飞。

8.《霜降寄秋露》--晏殊秋露滴天帘,晨光起小舟。

白露秋光晓漪彩,青窗江上碧云飞。

9.《露气》--张艾嘉秋霜洒江路,月白龙门入。

明朝有雁拳争飞,孤舟蓦地断肠字。

10.《凉风细雨霜降夜》--欧阳修雨声一夜萧瑟,叶落愁人肠断。

清风乍起,霜降黎明。

暗香曾成,硕果颓然,只留江山一痴心。

11.《白露》--卢挚露华浓,盖世不孤单情浑。

霜征过,樊篱林棘皆成霜。

霜降来,风影随行相继将,秋归去,万里无纤尘。

12.《霜降月夜》--杨万里匣中月远蛩声冷,深林霜降月色明。

13.《白露寄友人》--秦观羽仪含露怅离情,千里君心望不成。

落叶凋零回咫尺,霜降辗转觅昭君。

14.《霜降》--石孝友天沉沉,白露晨。

秋转凉,风入帘。

霜降下,稻花忆,随风散,引墨痕。

15.《霜降寄友人》--杜甫蓬莱露从白雪飞,西风塞上梦更无。

露霜罗袜伤琼缕,郊园纷纷是别离。

霜降最好的十首诗

霜降最好的十首诗

霜降最好的十首诗一、原文:《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衍生注释:1. “寒山”:这里指深秋时候的山,天气寒冷,山色也透着寒意。

2. “石径斜”:斜的石头小路。

“径”就是小路。

3. “坐”:因为。

在古文中,“坐”有这个含义。

三、赏析:主题上,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诗。

情感方面,传达出诗人对秋日枫林浓烈色彩的喜爱。

表现手法相当巧妙。

首先从远景入笔,“远上寒山石径斜”描绘出一条蜿蜒伸向山头的石头小路,路向远处伸展增加一种纵深感,顺势带出“白云生处有人家”,只此一句便让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似有袅袅炊烟升起一般。

而后诗人特写“停车坐爱枫林晚”,像一个摄影师把镜头拉近,聚焦到那一片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直抒胸臆,拿经霜的红叶和二月的春花作比,以常见的二月花来衬托霜叶的红,让读者感受到秋霜之下枫叶那无比浓烈热情的色彩。

整体透露出一种旷达、闲适并富有美感的景致。

四、作者介绍: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他的诗风格英发俊爽且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其祖父杜佑乃大唐宰相,杜牧自己也诗书传家,才华横溢,又好谈论军事谋略,曾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广为流传的诗句。

五、运用片段:1. 在一次和朋友的秋日登山旅行中,当大家都赞叹秋景之美时,你就可以吟诵:“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来表达你对眼前枫叶艳丽颜色如同春天花朵一般热烈的欣喜之情。

2. 学校组织学生们写生画秋天的树林,老师想要启发同学们对秋景颜色的感悟,就说:“就像杜牧笔下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大家看这霜打过的树叶,是不是比花朵还艳丽呢?”3. 写一篇关于秋景的散文,为了描写山上秋日夕照下的枫叶的壮观景色,可以这样写:“正如杜牧在《山行》里所描绘的那般,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但最让人心醉的莫过于那片枫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是秋霜给予的独特馈赠。

关于霜降时节的诗词赏析精选20首

关于霜降时节的诗词赏析精选20首

关于霜降时节的诗词赏析精选20首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语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万物皆蛰伏,这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送朴山人归新罗》
唐·马戴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

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

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

《淡淡的离别》
赏析:圣诞节
这是一首离别赠诗,这个朴山人是朝鲜人。

估计是计划从海上乘船回国,马戴是他的朋友,在离别诗送了他一首诗,祝他一路顺风。

在浩浩淼淼的大海上,你会趁着船越走越远,在信风的吹拂下,消失于地平线,走到大海的中央,你所怀念的家乡的山水就会呈现在你的心中。

天际在风平浪静的时候特别清晰。

可以看到远处的沙滩,分别以后我在想念你的时候,只能把目光投向朝霞升起的地方。

这首诗清新,自然,别离之情,眷恋之情油然而生,但总不能让朋友不会自己的国家和家乡吧!这首律诗用词工整,稳贴,典雅,韵律感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儿还有一首送朴士的诗,大家可以相互借鉴赏析。

《送朴处士归新罗》
顾非熊
少年离本国,今去已成翁。

客梦孤舟里,乡山积水东。

鳌沈崩巨岸,龙斗出遥空。

学得中华语,将归谁与同。

霜降
《渔家傲﹒秋思》。

2024年赞美霜降的古诗词

2024年赞美霜降的古诗词
天霜降寒,纳此室处。
老农拘拘,度地不亩。
东西几何,七举其武。
南北几何,丈二加五。
偶楹当闲,载尺入土。
太岁在亥,余不足数。
上缔蓬茅,下远官府。
耕耨以时,饮食得所。
或寝或卧,免风免雨。
宜尔子孙,实我仓庾。
16.江西逢僧省文
曹松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高僧不负雪峰期,却伴青霞入翠微。
霜寒九十月,萧飒如枯莎。但使本根在,菅茅将奈何?
青松生崇冈,土浅松低徊。顾兹岁寒质,岂匪梁栋材?
无奈牛羊牧,鄙贱蒿与莱。惟有溪上风,清声寄余哀。
东篱有佳菊,不比春兰芳。繁霜毒万卉,敷荣自弥章。
云胡靖节后,古意俱茫茫。但见三径草,寂寞凄余香。
庭前碧梧树,上有幽栖禽。养成五彩雏,鸣动黄钟音。
拟之箫韶间,叶彼圣贤心。夫何失其所,委置荆杞林?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8.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李白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
9.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张九龄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关于霜降的诗句鉴赏(精选16篇)

关于霜降的诗句鉴赏(精选16篇)

关于霜降的诗句鉴赏(精选16篇)关于霜降的诗句鉴赏篇1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诗曰:“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白居易在《村夜》诗中写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丛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门前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在一望无际的荞麦田上,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李白《静夜思》,则别有一番意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虽非霜降日所写,但月是秋日明,所以必定写于深秋,望天宇湛蓝,皓月当空,月色如水,自然引起诗人的丰富联想。

霜降时节,百花凋零,唯独菊花盛开,争奇斗艳,“撑住残秋是此花”。

无怪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诗人们面对草木枯黄的暮秋景色,自然要托菊言志,借菊抒怀。

晋代陶渊明,有咏菊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代元稹的“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是脍炙人口。

宋代李弥逊《晚秋即事》一诗写菊花也颇独到,诗云:“霜树今无一叶留,日边云暗使人愁。

独怜扬子湾头岸,犹有黄花恋晚秋。

”虽是记事,情极淡泊,怜花之处又不无怜人之意。

当然借菊咏志,气魄之大莫过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了,其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漫步婆娑多姿的菊花丛中,虽值霜降时节,寒意盈怀,仍不觉融入一片春光烂漫里。

关于霜降的诗句鉴赏篇2《泊舟盱眙》唐·韦建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冷清而萧瑟,潮水在河岸上蔓延,月光如雪,笼罩着平沙落雁、旅馆鸡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霜降古诗词赏析精选20首
霜降• 古诗词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赏析:颜如
雨霖铃词牌据传源自于唐明皇,马嵬兵变,贵妃缢死,平叛之后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

《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

”这就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

而其中以柳永篇传诵最广。

柳永词的魅力之大,竟能令金主完颜亮读完他的江南词后,大为叹服,“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当时年少春衫薄”,年少时喜读婉约深情的柳七和漱玉词,而今更欣赏沉郁奔放的东坡与稼轩词。

柳词最大的语言特点便是感情直白,通俗易懂:“凡有井水处,便能歌柳词”。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洒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孤傲,都可总结为一个情字。

北宋情词第一人,不作他想,柳永是也。

“杨柳岸晓风残月”依依不舍是离情。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情景交融是雅情。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炽诚痴恋是留情。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坚贞不渝是专情。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天南海北是羁情。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冷落心酸是凄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离愁是坚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