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精美课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精美课件

的花牛。
赏析诗文
花牛在草地里做什么呢?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画面: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 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
赏析诗文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画面: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身上 的白色和白云融为一体。
赏析诗文
从“霸占”可以体会到什么?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拓展延伸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业布置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 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 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 (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傍晚,江上景色 的现代诗歌,来感受江面的美吧!
秋晚的江上
诗人简介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 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 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 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1925 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
我会认
cháo wěi luó mián
头白的/芦苇,
还驮着/斜阳/回去。 也妆成/一瞬的/红
颜了。
赏析诗文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看到了 倦鸟归巢 , 驮着斜阳 凌江飞
渡,江边的 芦苇 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
丽。
赏析诗文
自读第1小节,圈出描写的景物。说一说描绘了怎样的画 面? 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同学们,我们接着 来学习第二首诗:《花 牛歌》。
猜谜语
(一) 任劳又任怨,田里活猛干。 生产万顿粮,只把草当饭。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PPT全文课件1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PPT全文课件1


4.二 是 全 文 景 物色 调与意 境紧密 ,呼应 第一段 “那青石 桥石板 路小巷 深深的 江南, 那杨柳 岸晓风 残月婉 约的江 南”,全 文结构 严谨。

5.自 然 景 物 千 差万 别、千 姿百态 。比如 花,牡 丹艳丽 多姿, 荷花亭 亭玉立 ,腊梅 清香四 溢;比 如水, 大海汹 涌澎湃 ,湖泊 水平如 镜,小 溪潺潺 涓涓。 在不同 心境的 人眼中 ,即使 同样的 景色也 会呈现 不同的 面貌。
归鸟倦了,这是诗
归巢的鸟儿, 人的想象,同时也
尽管是倦了,
是诗人情感的移入。 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还驮着斜阳回去。
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的渲染和奇丽的想像,另 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 的又正是太阳。这样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景致,而包 含诗人对生活的体验。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2.迷 路 的 燕 子 也会 闪身躲 进剥落 了红漆 的屋檐 下,甩 甩头, 用喙梳 理好被 打湿了 的软塌 塌的羽 毛。

3.本 文 能 抓 住 江南 景物特 征,表 现出江 南的风 物人情 。作为 一个“没 有去过 江南”的 人,能 写得如 此意境 悠远恬 静,实 属难得 。文章 有两大 优点, 一是细 节描写 细腻、 突出, 写出了 江南婉 约宁谧 的一面 ,使读 者从字 里行间 就能看 到江南 的婉约 的美;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童趣
课文主旨
《秋江的晚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江面上的美 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 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诗人刘大白以清秀优美 的语言,描绘出的是一幅超迈旷远,奇异瑰丽,而又令 人心醉神往的“倦鸟归巢图”,创造出的是一种意趣丛 生,情味绵绵,耐人咀嚼的诗意境界,也体会到了诗人 徐志摩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

现代诗PPT课件

现代诗PPT课件
梨穿戴一身银饰 迫不及待地 闪亮登场 风姿卓越 楚楚动人
亭亭玉立的桃 把最好地胭脂抹上粉腮 妩媚多姿 宛如娇羞的侗家女孩
柳,临水而居 正对镜梳妆 一头秀发 飘飘 撩动三月的情思
• 留洋归来的燕子 很绅士 着一袭华贵的礼服 在绿杨阴里 呢喃轻唱
田野这个大舞台 被油菜花精心装饰 金碧辉煌 流香溢彩 引来蜂儿蝶儿翩翩起舞 和相机快门的 一片喝彩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山村春色
• 在山村,春天的帷幕刚刚拉开 精彩就不断上演 高潮迭起
结语
每一个有激情的年轻人都是一个诗人! 青春是用来写诗的, 希望大家用手中的笔, 书写如诗的青春!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4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四、常见的表达技巧
• 在语言的组织上可以打破常规组合, 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 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1、大词小用
• 灯红 酒绿
改 变
始终无法篡改我的胎记
走进现代诗
导语:
人们把世界上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 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 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 把最动人的画面,称为诗情。 ——诗歌,让我们亲近大地的美和人性 的光辉!
一、什 么 是 现 代 诗

第3课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共23张PPT)

第3课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共23张PPT)

双翅一翻,
归巢的/鸟儿,
把斜阳/掉在江上;
尽管/是/倦了,
头白的/芦苇,
还驮着/斜阳/回去。 也妆成/一瞬的/
红颜了。
齐读第1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 的景物。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怎样的 画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画面: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驮着斜阳归巢了。
句子品析
自由读第二小节,画出这一段描 写的景物。想一想:第二节描写了一 幅什么样的画面?
画面: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
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句子品析 从“掉”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形象展现了江中夕阳 的倒影好像从鸟翅上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3*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难点:边读边想象诗歌中描绘的景 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目录
导入
知识 讲解
随堂 练习
总结 学法
课文回顾
观潮
走月亮
导入新课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 之美”。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傍晚江上景色的现代诗歌,让 我们一起来感受江面的美吧!
鸟儿飞倦了是什么样的状态?“驮”是一种什 么样的状态?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作者采用拟人的 手法,将鸟在夕阳下 飞翔的情景写得富有
还驮着斜阳回去。 诗意化。
突出了鸟的疲倦, 劳累的状态。
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1小节。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
朗读时,表现出对鸟儿的怜惜之情。

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课件(共15张PPT)

四年级上册3《现代诗二首》课件(共15张PPT)

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并用生字组词。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归巢 芦苇 剪秋罗 霸占 眠
教师朗读全诗,学生闭眼想象:草地上的花牛在 做什么?
这幅插图画的是哪一 小节内容?
自读第1节,找一找这里写了哪些景物? 花牛、草地、剪秋罗
想象说话: ( )的花牛、( 罗
段落
景物
想象到的画面第ຫໍສະໝຸດ 段第3段第4段我觉得这是一头_______的花牛。
仿写:
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发挥你的想象,仿写1段。
《花牛歌》是一首诙谐有趣的儿童诗,课后学 生还可以读一读儿童诗金波的《林中小景》, 愿同学们在诗歌花园中采撷最美的花朵。
)的草地、(
)的剪秋
结合自己想象,用连贯的话说出第1节所描写的 画面,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总结想象的方法:
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 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
小组合作: 运用第一小节的读诗方法,来开展合作学习。 (1)组内成员轮流读诗,每人选择一个段落轮流读 诗。 (2)勾画出诗中的景物,填写表格。
3 * 现代诗二首
1.会认“罗”“眠”“霸”“占”,积累“压 扁”“霸占”“滴溜溜”“偷渡”“青峰”等 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诗歌表达 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 花牛歌》,齐读课题。
读了诗题,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 样的画面?

现代诗二首_课件(共25张PPT)

现代诗二首_课件(共25张PPT)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景象 谁说出塞曲的调子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 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闪著金光 像那风沙呼啸过大漠 像那黄河岸阴山旁 英雄骑马壮 骑马荣归故乡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 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 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 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 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 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一片槐树叶
纪弦
纪弦(1913— )
祖籍陕西,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原名路逾,曾用笔 名路易士。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1933年毕业于苏 州美术专科学校,自编《易士诗集》。1934年创办《火 山》诗刊。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 《新诗》月刊。1948年赴台,在台北市成功中学任教二 十五年后退休。1976年移居美国。1953年创办并主编 《现代诗》季刊,1956年组建现代派。

现代诗二首——长城谣(共25张PPT)

现代诗二首——长城谣(共25张PPT)

你能否说说每节诗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2
0

2

3 年

第一节着重写长城的历史,充满沧桑之感;
编 辑 修


第二节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
第三节写梦回故乡,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用第 二人称来写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与 文化,它经历了我们民族的耻辱与光荣。对于身处台湾的 诗人来说,长城就是家乡,长城就是祖国,长城就是日思 夜想的爹娘!她要诉说的,是对家乡、对祖国、对亲人的 思念。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 情感,把心中的长城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火热的衷肠。
0

2 3
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
处 可 编

辑 修

细节解读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第一节
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你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0 2
“长城”经历无数战争
此 处
3
可 编
年 版
“长城”冷眼恩怨荣辱
辑 修 改
“长城”见证千年历史
找出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 无情 冷眼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追问:为什么“无情”?为什么“冷眼”?


欢离合。
全班齐读第一节,要用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突现历史 的沧桑。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第二节
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
起?
2 0
作者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影响。此

3现代诗二首 课件(共20张PPT)

3现代诗二首 课件(共20张PPT)

齐读第一小节,说说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归鸟图
2 双翅一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突出了归巢的鸟动作的轻快。 “妆”:
头白的/芦苇,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斜阳迅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速把白色芦苇染红的画面。
齐读第二小节,说说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3* 现代诗二首
古诗
现代诗也叫“白 话诗”,与古典诗歌 相比而言,一般不拘 格式和韵律,形式自 由,意涵丰富。现代诗源自秋晚的江上走近作者
刘大白(1880—1932),现代著名 诗人、文学史家,浙江绍兴人。五四 运动前就开始用白话作诗,是新诗的 倡导者,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 作有《旧梦》《卖布谣》等。
花牛歌
1
花牛/在草地里/坐,
luó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mián
2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b霸à 占zh了àn/半个天。
自由读课文: 1.注意断句,读准字音 2.从文中找出关键词,概括花牛
都做了哪些趣事?
3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4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花牛在草地里__坐__、__眠__、 _走___、_做___梦__。
同桌交流: 说说这些景物让你想
到了怎样的画面?
1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压扁: 写出了花牛的无拘
无束,悠闲自在
读了这一小节,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你喜欢哪里?为什么? 想象画面,选择合适的语气自己读一读吧!
剪秋罗
小组探究
日落图
《秋晚的江上》写 作者在一个秋天的黄昏 时所看到的江上情景,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热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 式 自 由 分 行 排 列 浓 烈 抒 情
内 涵 开 放 重 于 修 辞 鲜 明 形 象
特点
流派
中国现实主义、 新现代主义、 蓝星诗群、创 世纪诗群
1950年代
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 第三代诗群、莽汉主义、整 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园 诗派、撒娇派、他们诗群、 丑石诗群、非非主义、神性 写作、新乡土诗派、知识分 子写作诗群 1980年代 21世纪初 窗诗派、泰戈尔体诗歌、 灵性诗歌、新江西诗派、 80后诗人、边缘诗派、春 草派诗歌、90后诗人、素 颜派诗人、流萤诗派、新 传统派、简文诗派
现代诗歌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现代诗歌是指 “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 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 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 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 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 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与古典诗歌相对而 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自然之我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其中,让顾城觉得有诗意的,并不是“你”,而是“远和近”的 比较,并且,其中隐藏着人与人的疏远,以及人与自然的亲近, “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顾城语)。
文 化 的 我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节选)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 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Thanks for listening & sleeping 谢谢(此处应有掌声)
知人论世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 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 说,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 所处的时代。
顾城的诗,意象的组合很离奇,变幻莫测;意 思很跳跃,难以捉摸。对于初读诗的人,抓不 住要领。读顾城的诗,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文化之我 自然之我 反文化之我
无我
自然之我
《蝉声》 你像尖微的唱针, 在迟缓麻木的记忆上, 划出细纹。 一组遥远的知觉, 就这样, 缠绕起我的心。 最初的哭喊, 和最后的讯问, 一样,没有回音。 且不说那些少年天才的作品,从这首写于十五岁的《蝉声》中就能 看到,顾城的天性之一就是与自然对话,惯于捕捉那些自然的讯号, “尖微的唱针”,以此来与个人进行交流、共鸣,“划出细纹”。 这个特点也是贯穿于他的生命始终的——顾城在诗中不断地与世界 进行对话,或者说,不断地输出他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与其他的 “人”的交互极少。就连后来那首被广为传颂的《远和近》也是如 此。
1970年代 1940年代
1990年代 网络诗人、民间 写作、第三条道 路写作、中间代、 信息主义、70后 诗人
中国新诗流派、 九叶诗派
朦胧派(今天 派)、白洋淀 诗群、中国新 现实主义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 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 感,分析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诗 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具体来说, 鉴赏现代诗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 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所谓“文化”,固然是因为在这 个阶段顾城大量学习了东西方文 化并加入诗里,但最重要的是, 顾城所能理解到的“文化”,其 中最主体的一个因素便是与人、 与社会的交流。所以,顾城这个 阶段的诗里,才会出现“东方民 族”、“北方”、“父辈”、 “山岭”、“母亲”这样的词汇, 当然也还有各种诗选收录的《一
像这种调性的作品,在 顾城的创作中其实是比 较少见的。我疑心这是 他为了突破而强使自己 进行改变的结果,因为 在此之后,这样的呼喊 就变得很少,顾城又开 始回到自我,进行纯粹 的个人抒情。
反文化之我
《穷,有个凉凉的鼻尖》
穷,有个凉凉的鼻尖 他用玻璃球说话 在水滴干死以后
四周全是麦地 全是太阳金晃晃的影子 全是太阳风吹起的尘爆 草棵蓬起了 很热,很热 粉红色的妇女在堤坝上走 着 田鼠落进门里 落进灰里 灶台上燃着无色的火焰 穷,有个凉凉的鼻尖 在这个阶段中,其实大部分 的作品里,顾城是回归了第 一个阶段:不再主动去寻求 那些社会化的因素,而是专 注于个人情绪的抒发。除此 以外,大概是第二阶段的强 行“文化”之旅,使他入戏 太深,此后顾城开始刻意地 加入怪诞的语言以及更加天 马行空的感受,以“反文化” 来进行消解。比如使人惊讶 的《新街口》
分行要求 艺术特色 情感 形象 语言
鉴赏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
明虚实 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 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 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 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 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 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不可能把它 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因此,诗人往 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 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 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 “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 就是景物形象。诗歌如果只写“虚”, 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 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
《新街口》
杀人是一朵荷花 杀了 就拿在手上 手是不能换的
无我
《墓床》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 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无我”是顾城对自己一种肯定的描述,不过,在我看来,这种“无我”并不是 他的境界达到了某种高度,而只是顾城打破自己心结的一种姿态。在这阶段中, 他真正的回归自我了,抒发感情不再有什么限制,想象力和反文化也不再是为了 刻意消解什么,一切都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而他的感情写得真正又细致又好 的作品,也并不是非常之多。 顾城的一个问题就是情感流露太少,或者说,总是隔着一层,像他给木耳写的绝 笔书,自然而亲切,相比于其它的诗,反而更近于“无我”的状态。
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 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 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 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 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 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 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 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 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推敲手法
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 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 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 的方法,如借助比兴、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 地表情达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