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化学处理 3.3 化学沉淀法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标题: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之变为可以安全排放或回用的过程。
一般来说,污水处理包含以下三级处理,即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处理阶段的具体内容。
一、初级处理1.1 水力学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如砂石、泥沙等。
1.2 沉淀处理: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质沉淀到底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
1.3 筛选处理:通过筛网或格栅去除废水中的较大颗粒物质,如纤维、布料等。
二、二级处理2.1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2.2 氧化处理:通过加入氧气或氧化剂,促进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2.3 活性污泥法: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去除。
三、三级处理3.1 深度处理:对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3.2 滤料处理:通过滤料层去除废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和胶体颗粒。
3.3 消毒处理: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四、综合处理4.1 综合处理:将初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污水的特性进行综合处理。
4.2 能源回收:利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质进行能源回收,如生物气体发电等。
4.3 污泥处理: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如厌氧消化、焚烧等,减少废物排放。
五、环保效益5.1 减少水污染:通过三级处理,有效减少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排放,保护水环境。
5.2 节约资源: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资源回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5.3 促进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的三级处理过程有助于提高水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结论:污水处理一般包含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处理方法和目的。
通过综合处理和环保效益,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水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以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法。
- 活性污泥法: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来生长和繁殖,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该方法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 厌氧消化法:将废水与厌氧菌接触,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该方法适用于农村地区或工业废水处理。
2.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原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 沉淀法: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达到分离固液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池和旋流器等。
- 过滤法:通过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滤、活性炭和纤维滤料等。
3.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 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化铁、高锰酸钾等。
- 中和法:通过添加酸碱物质,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中性。
常用的酸碱物质有石灰、硫酸和盐酸等。
4. 高级处理法:高级处理法是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吸附,达到去除的目的。
- 膜分离法:利用微孔膜或逆渗透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溶解物质。
- 紫外线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细菌和病毒的核酸结构,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水质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组合多种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生活污水处理的三种方法

生活污水处理的三种方法标题:生活污水处理的三种方法引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是指对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生活污水处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本文将介绍生活污水处理的三种方法,分别是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1.1 筛网过滤:通过设置筛网,将生活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拦截下来。
1.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
1.3 浮选:利用气泡将污水中的浮游物质浮到水面,再通过刮渣器清除。
二、化学处理2.1 混凝沉淀: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颗粒,便于沉淀。
2.2 氧化消毒:通过加入氧化剂,氧化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
2.3 中和调节:通过加入中和剂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使其达到合适的处理条件。
三、生物处理3.1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2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3.3 植物净化:利用水生植物吸收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四、综合处理4.1 综合利用: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4.2 智能监控:利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实时监测生活污水处理过程,确保处理效果。
4.3 循环利用:将处理后的水资源再利用于灌溉、冲洗等方面,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五、未来展望5.1 绿色技术:未来生活污水处理将更加倾向于绿色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高效处理:未来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处理效率和节能减排。
5.3 智能化管理:未来生活污水处理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远程监控。
总结:生活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处理效果。
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是目前常用的三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
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完善,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的化学处理-3.3-化学沉淀法

2)重金属离子混合废水
废水中含Zn2+、Cu2+、Ni2+、Cr2O7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 水,硫酸亚铁投量大体上为单种金属离子时投药量之和。在 反应池中投加NaOH调pH值至8~9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再进气浮槽中浮上分离。浮渣流入转化槽,补加一定量硫酸 亚铁,加热至70~80℃,通压缩空气曝气约0.2h,金属氢氧 化物即可转化为铁氧体。处理后的水中各金属离子含量均达 排放标准,如经炭吸附处理还可回用。
四、难溶盐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 碳酸盐沉淀法 钡盐沉淀法 卤化物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
金属的硫化物溶解度一般比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小得多,
可以采用硫化物沉淀法。
电离方程式。
MS [M 2 ] [S 2 ]
[M
2 ]
KspMS [S 2 ]
采用硫化物沉淀法常用的药剂为硫化氢,硫化钠,硫化 钾等。
硫化氢在水中分两步电离。
应用:如果污水中含有大量的Mn+离子,要降低[浓M n度 ]m,[N可m向]n 污 水中投入化学物质,提高污水中Nm-浓度,使离子积大于溶度积L, 结果MmNn从污水中沉淀折出,降低 Mm+浓度。
二、氢氧化物沉淀法
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与污水的PH值关系很大。 M(OH)n表示金属的氢氧化物,Mm+表示金属离子。
则电离方程式 M n n(OH ) M (OH )n
其溶度积为
KspM (OH )n [M n ][OH ]n
同时水发生电离 H 2O H OH
水的离子积为 KH2O [H ][OH ] 110 14
代入上式
[M n ] KspM (OH )n
(KH
2O
[
H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标题: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引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环境问题。
有效处理污水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回收资源并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物理处理方法1.1 滤网过滤: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滤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过滤掉。
1.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到底部,再将清水抽出。
1.3 筛分:通过筛网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质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化学处理方法2.1 混凝沉淀:添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块,方便沉淀处理。
2.2 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3 中和处理:通过添加中和剂,调节污水的酸碱度,使其达到合适的处理条件。
三、生物处理方法3.1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菌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净化水质。
3.2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净化水质。
3.3 植物净化: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污水中的养分和有机物,净化水质。
四、高级处理方法4.1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膜或超滤膜将污水中的微小颗粒物质和溶解物质分离出来。
4.2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4.3 光催化氧化:利用光催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五、综合处理方法5.1 综合利用:将不同的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需求进行综合处理。
5.2 循环利用:将处理后的水资源再次利用,如用于农田灌溉或工业生产。
5.3 智能化管理: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污水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结语:通过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净化污水、回收资源并保护水资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方法能够为大家在实际污水处理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完整版)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完整版)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高级氧化和膜分离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保护环境。
一、物理处理1.1 沉淀法: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沉淀到底部,然后将清水抽出。
1.2 过滤法:通过过滤介质将悬浮物截留,使水通过后变得清澈。
1.3 离心法:利用离心力将悬浮物分离出来,从而净化水质。
二、化学处理2.1 氧化法:通过氧化剂氧化有机物质,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2.2 中和法:通过添加碱性或酸性物质,中和污水中的酸碱度,使其达到中性。
2.3 沉淀法: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溶解的有机物质沉淀到底部。
三、生物处理3.1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2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3.3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净化水质。
四、高级氧化4.1 光催化氧化:利用光催化剂和紫外光氧化有机物质。
4.2 臭氧氧化:利用臭氧氧化有机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3 高温氧化:通过高温氧化有机物质,将其分解为无害物质。
五、膜分离5.1 超滤:通过超滤膜截留污水中的微生物、胶体和悬浮物。
5.2 反渗透:通过反渗透膜将水中的溶解盐和有机物质截留。
5.3 纳滤:通过纳滤膜截留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通过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净化水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个人都能重视污水处理工作,共同为清洁的水环境努力。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

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标题:污水处理各段工艺去除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去除污染物方面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重点探讨污水处理各段工艺的去除率,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效果。
一、预处理工艺去除率1.1 筛网过滤:筛网过滤是预处理工艺的一种常见方法,通过筛网将较大的杂物拦截下来,去除率通常在80%以上。
1.2 沉砂池:沉砂池通过重力沉降去除污水中的沙、泥等颗粒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
1.3 调节池:调节池主要用于调节污水的流量和水质,对悬浮物和有机物的去除率普通在60%摆布。
二、生化处理工艺去除率2.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化处理工艺,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
2.2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高效的处理工艺,通过厌氧菌降解有机物,去除率在85%以上。
2.3 好氧消化:好氧消化是利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去除率可达80%以上。
三、深度处理工艺去除率3.1 植物净化:植物净化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深度处理工艺,通过植物的吸收和生长去除污染物,去除率在70%摆布。
3.2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高效的深度处理工艺,通过膜的选择性截留去除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5%以上。
3.3 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是一种常见的深度处理工艺,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将污染物沉淀下来,去除率在90%以上。
四、消毒工艺去除率4.1 氯气消毒:氯气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对细菌、病毒等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去除率可达99%以上。
4.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无化学物质参预的消毒方法,对细菌、病毒等有高效的灭活效果,去除率在99%以上。
4.3 臭氧消毒:臭氧消毒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法,臭氧对细菌、病毒的氧化能力强,去除率可达99.9%以上。
五、综合处理工艺去除率5.1 A2O工艺:A2O工艺是一种综合处理工艺,结合了生化反应和沉淀过程,去除率可达90%以上。
污水处理常用方法

污水处理常用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一、物理处理方法:1. 筛网过滤:将污水通过筛网进行过滤,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3. 浮选:通过注入气体或者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然后进行分离和去除。
4. 溶解气浮:将气体溶解到污水中,形成弱小气泡,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浮起,然后进行去除。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混凝: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凝结成较大的团块,便于后续处理。
2. 中和:通过添加酸或者碱来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中性或者接近中性。
3. 氧化:利用化学药剂或者氧气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降低其污染物浓度。
4. 沉淀:利用化学药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物,然后进行去除。
三、生物处理方法:1. 活性污泥法:将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2. 厌氧消化法:将污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处理,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污泥。
3. 植物处理法:利用水生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
4. 线虫法:利用线虫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摄食和分解,降低污水的有机污染物浓度。
以上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是常用的技术手段,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往往会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形成综合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处理后的污泥和废水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
需要注意的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确保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定期对处理设备和工艺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离常数
[ H ][ HS ] K1 9.1 10 8 [H 2 S ]
[ H ][ S 2 ] -15 K2 1 . 2 10 [ HS ]
由上二式可得总电离常数
[ H ] 2 [ S 2 ] K总 K1 K 2 1.1 10 22 [H 2 S ] 1.1 10 22 [ H 2 S ] [S ] [ H ]2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定义 化学沉淀法是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 它与污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 于水的沉淀物,以降低污水中溶解物质的方法。 主要针对废水中的阴、阳离子。
化学沉淀法的处理对象
(主要针对废水中的阴、阳离子。)
( 1 )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及放射性元素:如 Cr3+、Cd3+、Hg2+、Zn2+、Ni2+、Cu2+、Pb2+、Fe3+等。 (2)给水处理中去除钙,镁硬度。 (3)某些非金属元素:如S2-、F-、磷等。
(4)某些有机污染物
化学沉淀法工艺过程
( 1 )投加化学沉淀剂,生成难溶的化学物质,使 污染物沉淀析出。投药,反应,沉淀析出 ( 2 )通过凝聚、沉降、浮选、过滤、离心、吸 附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3)泥渣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一、基本原理
原理-根据化学沉淀的必要条件,一定温度下,难溶盐 MmNn在饱和溶液下,沉淀和溶解反应如下。
溶液正好饱和,无沉淀。
形成MmNn沉淀。
可见,要降低 [Mn+] 可考虑增大 [Nm-] 的值,具有这种作用的 化学物质为沉淀剂。
在饱和溶液中,可根据溶度积常数计算难溶 盐在溶液中的溶解度SMmNn 由于 [Mn+]= m SMmNn [Nm-]=nSMmNn 有 KspMmNn=[mSMmNn]m•[nSMmNn]n 得
M(OH)n表示金属的氢氧化物,Mm+表示金属离子。 则电离方程式 M n n(OH ) M (OH ) n
其溶度积为
KspM (OH )n [M n ][OH ]n
同时水发生电离 水的离子积为
H 2O H OH
KH 2O [ H ][OH ] 11014
(3)充氧加热,转化沉淀 调整二价和三价金属离子的比例,通常向废水中通入 空气,使部分Fe(Ⅱ)转化为Fe(Ⅲ)。此外,加热可促使反 应进行、氢氧化物 。
胶体破坏和脱水分解,使之逐渐转化为铁氧体: Fe(OH)3=FeOOH十H2O FeOOH+Fe(OH)2=FeOOH〃Fe(OH)2 FeOOH〃Fe(OH)2+FeOOH=FeO〃Fe2O3+2H2O 废水中其它金属氢氧化物的反应大致相同,二价金属离子 占据部分Fe(Ⅱ)的位臵,三价金属离子占据部分Fe( Ⅲ) 的位臵,从而使其它金属离子均匀地混杂到铁氧体晶格中 去,形成特性各异的铁氧体。 例如,Cr2+离子存在时形成铬铁氧体FeO(Fex+xCr1—x)O3。
注意:加热温度要注意控制,温度过高,氧化反应过快, 会使Fe(Ⅱ)不足而Fe(Ⅲ)过量。 反应温度60~80°C ,时间20min ,比较合适。 加热充氧的方式有二: (1)一种是对全部废水加热充氧; (2)另一种是先充氧,然后将组成调整好了的氢氧化物沉 淀分离出来,再对沉淀物加热。
(4)固液分离 沉降过滤、浮上分离、离心分离和磁力分离。 由于铁氧体的比重较大(4.4~5.3),采用沉降过滤和 离心分离都能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5)沉渣处理
溶度积常数
溶度积常数KspMmNn的影响因素: 1 )同名离子效应-当沉淀溶解平衡后,如果向溶液中加入含 有某一离子的试剂,则沉淀溶解度减少向沉淀方向移动→ 2)盐效应-在有强电解质存在状况下,溶解度随强电解质浓度 的增大而增加,反应向溶解方向转移←。 4)络合效应-若溶液中存在可能与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 合剂,则反应向相反方向进行,沉淀溶解,甚至不发生沉淀。
判断分级沉淀的先后,不要单纯的通过溶度积常数(或溶解度) 的大小来判定,要以离子浓度乘积与溶度积 Ksp 的关系为指标,看是否 满足沉淀的条件。
易溶难溶是相对的,我们可以用较难溶的盐作为沉淀剂去除更难溶的盐中的某 一离子;例如,难溶解的CaSO4的Ks=9.1×10-6,但是BaSO4的Ks=1.1×10-10, 更低,可以用CaSO4作为沉淀剂,沉淀Ba 2+。
1)若废水的成分单纯、浓度稳定,则其沉渣可作铁诊氧磁体 的原料,此时,沉渣应进行水洗,除去硫酸钠等杂质; 2)供制耐蚀瓷器; 3)暂时堆臵贮存。
4.氧体沉淀法处理废水应用举例
1)含铬电镀废水 含铬(Ⅳ)废水由调节池进入反应槽。根据含铬(Ⅳ)量投加一定量 硫酸亚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然后投加氢氧化钠调pH值至7~9, 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呈墨绿色。通蒸气加热至60~80℃,通空 气曝气20min,当沉淀呈黑褐色时,停止通气。静置沉淀后上 清液排放或回用,沉淀经离心分离洗去钠盐后烘干,以便利用。 当进水CrO3-含量为190~2800mg/L时,经处理后的出水 含Cr(Ⅳ)低于0.lmg/L。每克铬酐约可得到6g铁氧体干渣。
S M m N n m n
KspM m N n m n
m n
分级沉淀: 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都能与同一种离子生成沉 淀时,可通过溶度积原理来判断生成沉淀的顺序称 为分级沉淀。 如:溶液中同时存在Ba2+、CrO42-、SO42-,何种离 子首先发生沉淀析出? Ba2+ + SO42- == BaSO4↓ KspBaSO4 = 1.1×10-10 Ba2+ + CrO42- == BaCrO4↓ KspBaCrO4= 2.3×10-10
2)重金属离子混合废水 废水中含Zn2+、Cu2+、Ni2+、Cr2O72-等重金属离子的废 水,硫酸亚铁投量大体上为单种金属离子时投药量之和。在 反应池中投加NaOH调pH值至8~9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再进气浮槽中浮上分离。浮渣流入转化槽,补加一定量硫酸 亚铁,加热至70~80℃,通压缩空气曝气约0.2h,金属氢氧 化物即可转化为铁氧体。处理后的水中各金属离子含量均达 排放标准,如经炭吸附处理还可回用。
四、难溶盐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 碳酸盐沉淀法 钡盐沉淀法 卤化物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
金属的硫化物溶解度一般比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小得多, 可以采用硫化物沉淀法。 电离方程式。
MS [ M 2 ] [ S 2 ] Ksp MS [ M 2 ] [ S 2 ]
采用硫化物沉淀法常用的药剂为硫化氢,硫化钠,硫化 钾等。 硫化氢在水中分两步电离。 2
氢氧化物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pH 沉淀剂种类 沉淀方式
氢氧化物沉淀法 应用实例
(1)如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镉废水,一般pH值 应为9.5~12.5。当pH=8时,残留浓度为1mg/L; 当pH值升至10或11时,残留浓度分别降至0.1和 0.00075mg/L;如果采用砂滤或铁盐、铝盐凝聚沉 降,则可改进出水水质。 (2)对于含铜废水(1~1000mg/L)的处理, pH值为9.0~10.3最好。若采用铁盐共沉淀,效果尤 佳,残留浓度为0.15~0.17mg/L。 (3)不宜采用石灰处理焦磷酸铜废水,主要原因是 pH值要求高(达12),形成大量焦磷钙沉渣,使沉淀 中铜含量低,回收价值小。 (4)对于某含镍100mg/L的废水,投加石灰 250mg/L,pH达9.9,出水含镍可降至1.5 mg/L。
KspMmNn=[Mn+]m•[Nm-]n=k•[MmNn]=常数
根据溶度积原理,可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
A 、离子积[Mn+]m•[Nm-]n <
B 、离子积[Mn+]m•[Nm-]n = C 、离子积[Mn+]m•[Nm-]n >
KspMmNn时,
KspMmNn时, KspMmNn时,
溶液未饱和,全溶,无沉淀。
(2)加碱共沉淀 根据金属离子不同,用氢氧化钠调整pH值至8~9。在常 温及缺氧条件下,金属离子以M(OH)2及M’(OH)3的胶体形式 同时沉淀出来,如Cr(OH)3、Fe(OH)3、Fe(OH)2和Zn(OH)2等。 沉淀呈墨绿色, 金属离子已基本沉淀完全。 调整pH值时不可采用石灰,原因是它的溶解度小和杂质多, 未溶解的颗粒及杂志混入沉淀中,会影响铁氧体的质量。
[M ] [N ] 应用:如果污水中含有大量的 Mn+ 离子,要降低浓度,可向污 水中投入化学物质,提高污水中Nm-浓度,使离子积大于溶度积L, 结果MmNn从污水中沉淀折出,降低 Mm+浓度。
n m m n
3)酸效应-溶液的 PH值可影响沉淀物的溶解度,称为酸效应。
二、氢氧化物沉淀法
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与污水的PH值关系很大。
mM
n
nN
m
MmNn
m、n-分别表示离子Mn+、Nm-的系数。 根据质量作用原理,溶度积常数可表示为LMmNn
Ksp MmNn [M n ]m[ N m ]n
溶度积常数 KspMmNn=[Mn+]m•[Nm-]n=k•[MmNn]=常数
其中 [Mn+]—表示金属阳离子摩尔浓度(mol/L) [Nm-]—表示阴离子摩尔浓度(mol/L) 难溶盐的溶度积常数均可在化学手册中查到。
代入上式
KspM (OH ) n [M ] ( KH 2 O ) n [H ]
n
将上式取对数
lg[ M n ] lg Ksp n lg KH 2O n lg[ H ] PKsp nPKH 2O nPH x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