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处理方法化工废水是指其主要成分为化学物质的废水,通常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和高浓度的有机物。
化工废水的处理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工废水处理方法: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法可以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两种。
好氧法是在含氧环境下进行生物降解,该方法适用于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
厌氧法是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生物降解,该方法适用于有毒有害物质较多的废水。
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成本较低等优点,但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进行前期处理。
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来达到去除废水中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络合沉淀法等。
混凝沉淀法是通过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团,然后通过沉降将其去除。
氧化还原法是通过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络合沉淀法是通过加入络合剂使有毒有害物质生成沉淀,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3.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方法将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和悬浮物去除。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等。
沉淀是利用浓度差使固体物质沉降到底部,然后将上清液抽取出来。
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截留下来,常用的过滤介质有沙、石英砂、活性炭等。
吸附是利用吸附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沸石、陶瓷等。
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将废水中的溶质分离出来。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逆渗透、超滤、微滤等。
逆渗透是通过高压将废水中的溶质强制透过逆渗透膜进行分离,可以有效去除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超滤和微滤则通过膜孔的大小选择性过滤,能够去除废水中的胶体物质、悬浮物等。
综上所述,化工废水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化工企业应注重废水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加强废水处理设备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以促进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氨氮废水是指废水中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
氨氮废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活水源、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一、化学法处理1. 氧化法氧化法是将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进而使得氨氮被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和臭氧。
此外,还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氧化废水中的氨氮。
2. 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是一种将氨氮转化为与之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的方法。
该方法中,硫酸铵与废水中的氨氮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铵、硫酸铁、硫酸铵铁等盐类沉淀,从而将氨氮从废水中去除。
二、生物法处理1.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是利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和氨氮一起去除。
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废水中的氨氮会被微生物利用作为能源和氮源,通过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来将氨氮去除掉。
2. 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生物氧化反应将氨氮去除的方法。
在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中,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利用曝气设备对污水进行充分曝气,促使废水中的氨氮通过厌氧-好氧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
三、物理法处理1. 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吸附剂表面的孔隙结构和化学性质,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吸附到吸附剂上,使氨氮物质从废水中转移到吸附剂上,并通过后续的处理将吸附剂中的氨氮去除。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如压力差、温度等,使得废水中的氨氮物质能够透过半透膜,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四、辅助方法1. 灭活法灭活法是指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物质,改变废水中的pH值,使得废水中的氨氮化合物发生离子化反应,从而改变其活性,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2. 稀释法稀释法是指通过将废水与其他水源进行混合,降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以达到减少氨氮的目的。
上述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处理效果要求和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中的化学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化学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法、氧化还原法以及吸附法。
一、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通过添加化学物质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物的方法。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在污水处理中,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特性选择合适的沉淀剂。
例如,对于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可以使用氢硫化钠作为沉淀剂,将重金属离子与硫化物反应形成沉淀物。
二、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以达到降解和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臭氧、高锰酸钾等,而常用的还原剂有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等。
例如,氯气可以被用于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硫可以还原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将其还原为金属沉淀物。
三、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将污水中的污染物通过吸附材料进行物理吸附的方法。
吸附材料常用的有活性炭、分子筛等。
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可以通过吸附材料表面的孔隙结构和活性基团吸附,并实现去除。
例如,将活性炭添加到污水中,通过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结构和大量的孔隙吸附有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除了以上介绍的化学处理方法,还存在其他一些化学处理方法,如中和法、络合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中有着各自的应用。
总结起来,污水处理中的化学处理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这些化学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污水的高效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废水处理化学方法

废水处理化学方法
废水处理化学方法是指使用化学物质来净化废水的方法。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以便使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地接触到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然后使用化学物质来去除这些污染物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废水处理化学方法:
1. 氧化处理:氧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化学方法。
它使用氧化剂 (如臭氧、氢氧根离子、过氧化氢等) 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从而去除它们。
氧化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污染物质。
2. 还原处理:还原处理也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化学方法。
它使用还原剂(如亚硫酸钠、硫酸钠等) 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还原成较小的分子,从而去除它们。
还原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污染物质,如重金属离子。
3. 电解处理:电解处理是一种将废水分解成较小分子的废水处理化学方法。
它使用电解池将废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氮氧化物。
此外,电解处理还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4.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一种使用微生物来分解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的废水处理化学方法。
它使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成较小的分子,从而去除它们。
生物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污染物质。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废水处理化学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
此外,废水处理化学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废水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以确保处理效果最佳。
污水处理常用方法

污水处理常用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一、物理处理方法1. 筛网过滤: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筛网,将较大的悬浮物、固体颗粒等物质拦截下来,常用于初级处理阶段。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池和沉淀槽等。
3. 浮选:通过注入气体或添加化学药剂,使悬浮物浮起,形成浮渣,常用于去除油脂、悬浮物等。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混凝:添加化学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便于后续处理,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
2. 氧化: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使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常用于去除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3. 中和:通过添加酸碱中和剂,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使其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常用的中和剂有石灰、氢氧化钠等。
三、生物处理方法1. 活性污泥法: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常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可以分为接触氧化法、曝气法等。
2. 厌氧处理:在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沉淀物,常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3.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进行吸收和降解,常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和湿地的修复。
四、高级处理方法1. 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物等分离,常用于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
2.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树脂等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常用于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等。
3. 光催化氧化:利用光催化剂如二氧化钛,通过光照下产生的活性氧物种,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
以上介绍的是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不同的废水性质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化工废水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
由于其具有高浓度、复杂成分和难以处理的特点,对于化工废水的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化学处理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化工废水的方法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
1.氧化法:氧化法是化工废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降低其污染程度。
常见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臭氧等。
氧化法可以分为化学氧化和生物氧化两种类型。
化学氧化是指使用化学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直接发生氧化反应。
通过氧化反应,有机物可以被分解为较为简单和易于处理的化合物。
生物氧化是指在废水中添加特定的细菌或微生物,通过其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2.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添加适当的化学药品使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见的沉淀剂有铁盐、铝盐、聚合氯化铝等。
在废水中加入沉淀剂后,会形成一定大小和质量的沉淀物,通过物理方法如沉淀、过滤可以将其分离出来。
3.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表面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氧化铁等。
废水通过与吸附剂接触,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可以与吸附剂之间发生吸附作用,从而将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4.中和法:中和法是一种将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与酸或碱反应来中和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通过与酸或碱反应,可以使废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水解法:水解法是通过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与水反应,使其发生水解反应,从而将其分解成较为简单和易于处理的物质。
常见的水解方法有酸性水解、碱性水解等。
水解法可以降解废水中的含有高分子量和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提高其生物降解能力。
6.氯化法:氯化法是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氯化剂,使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
氯化法一般适用于废水中存在大量有机物的情况,如含有氨氮的废水。
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的不同性质,采用物理手段对废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沉淀、过滤、离心、吸附、气浮、蒸发和蒸馏等。
其中,沉淀是将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使之沉淀,过滤是利用滤纸、滤网等将悬浮物分离,离心是利用离心机将悬浮物分离,吸附是利用一些物质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易处理的物质。
常见的化学方法有氧化、还原、中和、沉淀碱化等。
例如,氧化剂可以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还原剂可以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淀,中和剂可以中和废水中的酸或碱,使其达到中性。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利用特定的生物体(如细菌、藻类、水生动物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曝气法、生物膜法、降解法和植物法等。
曝气法通过加入空气和活性污泥使有机物被细菌分解,生物膜法通过在载体上附着生物膜,通过附生菌群处理废水,降解法则选用特定菌种直接分解有机物,植物法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和细菌共同处理废水。
4.综合方法:综合方法是指将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综合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综合方法可以根据废水的性质和需求进行组合使用,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5.其他方法:除了以上的传统废水处理方法,还有一些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正在发展中,例如高级氧化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电化学法、薄膜分离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方面具有潜力。
总之,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废水的性质、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目标排放标准以及经济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安全、高效、经济和可持续的废水处理效果。
不同的废水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污水处理常用方法

污水处理常用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一、物理处理方法1. 筛网过滤:将废水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和沉淀池。
3. 浮选:利用气泡的附着作用,使悬浮物浮起来,形成浮渣。
常用的浮选设备有气浮池和浮选机。
4. 吸附: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和沸石。
二、化学处理方法1. 中和: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将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和成中性物质。
2. 氧化:利用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其转化为无机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
3. 沉淀:利用化学添加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4. 活性污泥法:将含有微生物的污泥加入废水中,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等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质。
常用的好氧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2.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
常用的厌氧处理设备有厌氧池和厌氧滤池。
3. 植物处理:利用植物的吸收、吸附和分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去除。
常用的植物处理设备有人工湿地和植物滤池。
四、综合处理方法1. A2/O法:即厌氧-好氧法,将废水先经过厌氧处理,再经过好氧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2. MBR法:即膜生物反应器法,利用微孔膜过滤废水,同时具备好氧处理和固液分离的功能。
3. SBR法:即间歇式生物反应器法,通过不同阶段的操作,实现废水的生物处理和沉淀。
以上介绍的是污水处理常用的方法,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废水处理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氧化还原法学习内容☐ 1 概述☐ 2 药剂氧化法☐ 3 药剂还原法☐ 4 电化学方法1 概述1.1定义☐通过药剂与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废水中有毒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或微毒物质的处理方法称为氧化还原法。
1.2.去除对象氧化法:☐有机污染物(如色、嗅、味、COD);☐还原性无机离子(如CN-、S2-、Fe2+、Mn2+等)还原法:☐重金属离子(如汞、镉、铜、银、金、六价铬、镍等)☐有机物(氧化法难以氧化的)1.3.常用药剂☐最常采用的氧化剂: 空气、臭氧、氯气、次氯酸钠及漂白粉;☐常用的还原剂: 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硼氢化钠、水合脏及铁屑等。
☐在电解氧化还原法中,电解槽的阳极可作为氧化剂,阴极可作为还原剂。
1.4.常用设备☐投药氧化还原法--反应池,若有沉淀物生成,尚需进行因液分离及泥渣处理。
☐电解氧化还原法—电解槽.1.5 反应程度的控制1.反应程度表述----用电极电势来衡量其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估计反应进行的程度。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极电势差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电极电势用奈斯特公式表示:☐式中:E-电极电势;E0—标准电极电势;R—摩尔气体常数;T—热力学温度;n—转移的电子数;F—法拉第常数;简单无机物的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实质是电子转移。
失去电子的元素被氧化,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元素被还原,是氧化剂。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是同时发生的,某一元素失去电子,必定有另一元素得到电子。
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剂的还原能力是相对的,其强度可以用相应的氧化还原电位的数值来比较。
许多种物质的标准电极电位值可以在化学书中查到。
值愈大,物质的氧化性愈强,值愈小,其还原性愈强。
有机物的氧化还原过程由于涉及共价键,电子的移动情形很复杂。
许多反应并不发生电子的直接转移。
只是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
目前还没有建立电子云密度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因此,在实际上,凡是加氧或脱氢的反应称为氧化,而加氢或脱氧的反应则称为还原,凡是与强氧化剂作用使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的反应,可判断为氧化反应。
甲烷的降解历程历程如下:各类有机物的可氧化性经验表明:☐酚类、醛类、芳胺类和某些有机硫化物(如硫醇、硫醚)等易于氧化;☐醇类、酸类、酯类、烷基取代的芳烃化合物(如“三苯”)、硝基取代的芳烃化合物(如硝基苯)、不饱和烃类、碳水化合物等在一定条件(强酸、强碱或催化剂)下可以氧化;☐饱和烃类、卤代烃类、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等难以氧化。
☐ 2. 影响处理能力的动力学因素(1)药剂本性;(2)反应物浓度;(3)温度;(4)催化剂和不纯物的存在;(5)pH值✓H+与OH-直接参加反应;✓做催化剂;✓影响其他物质的存在状态和数量2 药剂氧化法去除对象:废水中的CN-、S2-、Fe2+、Mn2+氧化剂包括下列几类。
①接受电子后还原成负离子的中性分子,如Cl2、O2、O3。
②带正电荷的离子,接受电子后还原成负离子,如漂白粉的次氯酸根中的Cl+变为Cl-。
③带正电荷的离子,接受电子后还原成带较低正电荷的离子,如MnO4+中的Mn7+变为Mn2+,Fe3+变为Fe2+等。
2 药剂氧化法2.1 空气(纯氧)氧化法2.2 臭氧氧化法2.3 氯氧化法2.4 高锰酸钾氧化法2.5 光辐射或放射线辐射氧化2.1、空气(及纯氧)氧化法2.1.1概述(1)空气氧化法就是把空气鼓入废水中,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废水中的污染物。
(2)特点:☐优点--氧的化学氧化性是很强的,且pH值降低,氧化性增强。
☐缺点--速度很慢,时间长.☐改进-- 如果设法断开氧分子中的氧一氧键(如高温、高压、催化剂、γ射线辐照等),则氧化反应速度将大大加快。
"湿式氧化法"--高温(200~300℃)、高压(3~15MPa)强化空气氧化过程.2.1.2 常温常压和中性pH值条件下应用分子氧O2为弱氧化剂,反应性很低,故常用来处理易氧化的污染物。
空气氧化除铁、锰(地下水)空气氧化脱硫(石油炼厂废水)(1)地下水除铁、锰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
在缺氧的地下水中常出现二价铁和锰。
通过曝气,可以将它们分别氧化为Fe(OH)3和MnO2沉淀物。
除铁的反应式为:考虑水中的碱度作用,总反应式可写为:按此式计算,氧化lmg/L Fe2+,仅需O.143mg/L O2。
研究指出,MnO2对Mn2+的氧化具有催化作用。
大致历程为氧化:吸附:氧化:曝气过滤(或称曝气接触氧化)除锰工艺:先将含锰地下水强烈曝气充氧,尽量地散去CO2,提高pH值;再流入天然锰砂或石英砂充填的过滤器,利用接触氧化原理将水中Mn2+氧化成MnO2,产物逐渐附着在滤料表面形成一层能起催化作用的活性滤膜,加速除锰过程。
地下水除铁锰工艺流程曝气方式可采用莲蓬头喷淋水、水射器曝气、跌水曝气、空气压缩机充气、曝气塔等。
滤器可采用重力式或压力式。
滤料粒径一般用0.6~2mm,滤层厚度0.7~1.0m,滤速10~20m/h。
为适用于Fe2+<10mg/L,Mn2+<1.5mg/L,pH>6的地下水。
当铁锰含量大时,可采用多级曝气和多级过滤组合流程处理。
(2)工业废水脱硫硫(Ⅱ)在废水中以S 2-、HS-、H2S的形式存在。
(3)工业废水脱硫利用分子氧氧化硫化物——碱性条件较好,向废水中注入空气和蒸汽(加热),硫化物按下式转化为无毒的硫代硫酸盐或硫酸盐。
氧化过程:氧与硫化物的反应在80~90℃下按如下反应式进行:(2)空气氧化法处理含硫废水工艺流程含硫废水经隔油沉渣后与压缩空气及水蒸气混合,升温至80~90℃,进入氧化塔,塔径一般不大于2.5m,分四段,每段高3m。
每段进口处设喷嘴,雾化进料,塔内气水体积比不小于15。
废水在塔内平均停留时间l.5~2.5h。
2.1.3 湿式氧化法的应用湿式氧化法:在高温(150~350℃)和高压(0.5~20MPa)的操作条件下,以氧气和空气作为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湿式氧化过程:(i)空气中的氧从气相到液相的传质过程;(ii)溶解氧与基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湿式氧化法的应用:☐进行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生化处理的预处理,以提高可生化性;用于处理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
☐难以用生化方法处理的农药废水、染料废水、制药废水、煤气洗涤废水、造纸废水、合成纤维废水及其他有机合成工业废水的处理。
☐特点:与一般方法相比,湿式氧化法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低、氧化速度快、装置小、可回收能量和有用物料。
☐发展----湿式催化氧化法(CWO)----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该处理工艺在一定温度(200~300C)和压力(1.5~10MPa)条件下,在填充专用例定催化剂的反应器中,保持废水在液体状态。
在氧气(空气)作用下,利用催化氧化的原理,一次性地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COD、TOC、氨、氰等污染物进行倦化氧化分解的深度处理(接触时间10min~2.0h),使之转变为CO2、N2、水等无害成分,并同时脱臭、脱色及杀菌消毒,从而达到净化处理水的目的。
2.2、臭氧氧化臭氧O3是氧的同素异构体,是一种具有鱼腥味的淡紫色气体。
沸点-112.5℃;密度2.144kg/m3,此外,臭氧还具有以下一些重要性质。
(1)溶解性:溶解度低(3-7mg/L),但水中溶解度比纯氧高10倍,比空气高25倍。
(2)毒性:高浓度臭氧是有毒气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3)氧化性:一种强氧化剂,氧化还原电位与pH值有关。
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比氧、氯及高锰酸盐等常用的氧化剂都高。
(4)腐蚀性:臭氧具有强腐蚀性。
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5)不稳定性:在常温下易分解为氧气并放出热量,半衰期5-30min。
在水中分解速度快于空气,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随pH值提高而加快,不易贮存,现场制备使用。
2.2 臭氧氧化法2.2.1概述臭氧氧化性很强,氧化同时有消毒作用,但不稳定。
在理想的反应条件下,臭氧可以把水溶液中大多数单质和化合物氧化到它们的最高氧化态,对水中有机物有强烈的氧化降解作用,还有强烈的消毒杀菌作用。
2.2.2臭氧的制备—现场制备电解法,化学法,高能射线辐射法,无声放电法等.(1)原理:电子轰击氧分子产生臭氧.(2)臭氧产率影响因素:温度,气体流速,电压等.(3)分类:管式臭氧发生器板式臭氧发生器2.2.3臭氧处理系统----水的臭氧处理在接触反应器内进行。
•气泡式臭氧接触反应器(曝气产生气泡)•水膜式臭氧接触反应器(填料形成水膜)•水滴式臭氧接触反应器(喷雾产生水珠)•为了使臭氧与水中充分反应,应尽可能使臭氧化空气在水中形成微小气泡,并采用气液两相逆流操作,以强化传质过程。
•常用的臭氧化空气投加设备:多孔扩散器、乳化搅拌器、射流器等。
•臭氧处理工艺流程•(1)以空气或富氧空气为原料气的开路系统—废气直接排掉.•(2)以纯氧或富氧空气为原料气的闭路系统—废气返回臭氧制取设备,提高含氧率降低成本.•注:压力转换氮分离器的作用•选择何种反应器取决于反应类型?•当过程受传质速度控制时,应选择传质效率高的螺旋反应器、喷射器等;•当过程受反应速度控制时,应选用鼓泡塔,以保持较大的液相容积和反应时间。
• 2.2.4 臭氧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臭氧的制备、反应效率低,成本高限制应用。
一般用于低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或者消毒处理。
主要是使污染物氧化分解,用于降低BOD、COD,脱色,除臭、除味、杀菌、杀藻、除铁、锰、氰、酚等。
•印染废水处理(脱色)•含氰废水处理(破氰)•含酚废水处理(除酚)游泳池循环水处理(消毒)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水经臭氧处理,可达到降低COD、杀菌、增加溶解氧、脱色除臭、降低浊度几个目的。
臭氧的消毒能力比氯更强。
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用氯消毒,保持O.5~1mg/L余氯量,需1.5~2h,而达到同样效果,用臭氧消毒,保持O.045~O.45mgO3,只需2min。
将混凝或活性污泥法与臭氧化联合,可以有效地去除色度和难阵解的有机物,紫外线照射可以激活O3分子和污染物分子,加快反应速度,增强氧化能力,降低具氧消耗量。
2.2.5 臭氧氧化法的优缺点臭氧氧化法的优点:⏹氧化能力强,处理效果好(除臭,脱色,杀菌,去除有机或无机污染物)⏹处理后废水中的臭氧易分解,不产生二次污染⏹现场制备使用,操作管理较方便⏹处理过程中泥渣量少臭氧氧化法的缺点:⏹造价高(臭氧发生器)处理成本高(臭氧制备,电耗)2.3氯氧化法2.3.1氯系氧化剂氯气;氯的含氧酸及其钠盐钙盐;二氧化氯—现场制备,有毒2.3.2氯氧化法的应用(1)对象:氰化物,硫化物,酚,醇,醛,油类的氧化去除;消毒,脱色,除臭.(2)废水的氯氧化应用①含氰废水处理氧化反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