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2019-2021三年陕西生物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生物与环境(解析版)

2019-2021三年陕西生物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一:生物与环境1.(2020.陕西)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阳光B.大熊猫C.钟乳石D.计算机病毒【答案】:B【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阳光、钟乳石、计算机病毒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大熊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B。
2.(2020.陕西)4.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B.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代表的成分外,仅缺少非生物成分D.假如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食物链“草→野兔→鹰”中,鹰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答案】:D【解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A、该生态系统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A正确;B、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量是有限度的,若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
B正确;C、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代表的成分外,缺少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C错误;D、根据生物富集现象,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食物链“草→野兔→鹰”中,鹰是最高级消费者,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最多。
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生物与环境试题

2021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二——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21〕51.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一共同特征的一项是哪一项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射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的生活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答案:C2.〔2021〕54.图1中的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 B.竞争 C.台作 D。
互不影响答案:A3.〔2021〕17.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一共同的使命。
以下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A.在田间燃烧秸杆 B.绿化美化环境C.开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D.淘汰高耗能企业答案:A4.(202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绘的现象表达了生物的根本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生长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D.生物能呼吸答案:A5.(2021)2.以下描绘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答案:B6.(2021)21.近年来频发的生态灾难对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以下生态灾难中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危害B.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引发次生灾害C.冰岛火山灰对欧洲航空、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康造成宏大影响D.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对周围生物和人造成严重伤害答案:C7.〔2021〕1.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对生物的普遍特征有了深入的理解。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都要繁殖后代B。
生物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自由的活动D。
生物都需要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答案:A8.〔2021〕2.据报道.截至2010年4月8日,中国西南旱情:、、广西、、5〔区、〕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7907万亩。
此报道中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水分B.阳光C.温度D。
五年山东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

五年山东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2•青岛)下列谚语或诗文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能体现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2021•枣庄)云南西双版纳有一种植物叫“风雨花”,每当暴风雨来临时,高气温、低气压会刺激它的开花激素猛增,从而开出许多花朵。
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环境适应生物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3.(2020•莱芜区)在我国北方,梧桐树到了秋天会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①具有生长现象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③具有应激性④能适应环境⑤能繁殖后代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A.①②③B.①②⑥C.②③④D.③④⑤4.(2018•莱芜)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甲、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5.(2020•威海)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需要营养B.都能运动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D.都能繁殖后代6.(2020•威海)兔吃草,狐狸吃兔。
这三种生物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应写成()A.草→狐狸→兔B.草→兔→狐狸C.兔→草→狐狸D.狐狸→兔→草7.(2022•威海)民间素有“惊蛰雨雷,小麦成堆”的农谚。
我市今年春旱严重,由此对农作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阳光C.空气D.温度8.(2020•淄博)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植被丰富的树林中空气清新B.人类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造成酸雨C.深山阴湿的岩石上长有苔藓D.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9.(2020•淄博)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C.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且稳定不变,自动调节能力强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二.解答题(共2小题)10.(2022•济宁)“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
2021年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自定义类型

2021年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21·海南省·历年真题)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人体蜡像B. 熊猫根雕C. 恐龙化石D. 冠状病毒2.(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历年真题)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含羞草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A. 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B. 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C. 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3.(2021·山东省临沂市·历年真题)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相符的是()选项语句生物的特征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活需要营养B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排出体内的废物C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生长发育D破壳而出的幼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 AB. BC. CD. D4.(2021·云南省昆明市·历年真题)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蝴蝶翩翩起舞B. 小树发出新芽C. 雨水滋润大地D. 鸟儿高声鸣叫5.(2021·湖南省常德市·历年真题)蜂鸟每天要吸食与体重相等的蜜浆,这体现了生命的哪一基本特征?()A.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B. 生物具有应激性C.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D.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6.(2021·甘肃省天水市·历年真题)甘谷县是闻名中国的“辣椒之乡”,甘谷辣椒以皮质厚、辣味浓、油分多而享有盛誉。
影响菜园中一株辣椒生存的环境因素是()A. 阳光、水、土壤B. 其他辣椒C. 杂草、害虫D. 以上都是7.(2021·山东省东营市·历年真题)“苇草”成金,“编”废为宝。
乐安苇编是东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
苇编的防霉非常重要,下列哪组条件下的苇编作品最容易发霉?()A. 低温、干燥B. 常温、干燥C. 低温、潮湿D. 常温、潮湿8.(2021·四川省眉山市·历年真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以鼠妇为实验材料,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发言,错误的是()A. 每组用一只鼠妇进行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可靠的结果B.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应适宜且相同C.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的鼠妇应大小相同D.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9.(2021·湖北省荆门市·历年真题)毛主席曾写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中考生物总复习专题一生物与环境

生物种类
甲
乙
丙
丁
毒素含量 0.03
0.12
26.7
1.26
A. 甲→乙→丁→丙 C. 丙→甲→乙→丁
12/9/2021
B. 丁→丙→乙→甲 D. 乙→甲→丙→丁
第八页,共十二页。
15.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 A. 生物部分(bùfen)和非生物部分(bùfen)组成
B.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No B. 排出体内的废物。C. 能生长与发育
D. 能获取食物。A. 机器人弹钢琴 B. 火山喷发(pēnfā)。C. 钟乳石慢慢长大 D. 小树长大。A. 生长发育
B. 进行呼吸。C.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D. 繁殖后
代。C. 凭空想象
D. 调查
Image
12/9/2021
第十二页,共十二页。
第九单元 专题 训练 (zhuāntí)
专题 一 (zhuāntí) 生物与环境
12/9/2021
第一页,共十二页。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 树木
)C B. 鲜花
C. 珍珠
D. 蘑菇
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什么
特征?( )
A. 呼吸
D
B. 排出体内废物
C. 钟乳石慢慢长大 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 生长发育 C. 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6. 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 A. 统计我国人口的平均收入 C B. 统计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C. 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xìbāo)
D. 调查一块农田中的生物种类
B. 火山喷发
D. 小树长大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三年(2020-2022)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带解析

专题01 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2022·永州)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两条食物链B.图中鹰只属于第五营养级C.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D.图中蛇与鹰只存在捕食关系【答案】C【解析】A、图中共有食物链三条: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草→食草昆虫→吃虫鸟→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中每一级都是一个营养级,食物链草→食草昆虫→吃虫鸟→鹰中,鹰属于第四级营养级。
B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构成的吃和被吃的关系,所以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C符合题意。
D、鹰吃蛇,所以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鹰和蛇都有以吃虫鸟为食,所以是竞争关系。
即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不符合题意。
2.(2022·烟台)“冰糖心苹果”产自新疆的阿克苏,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多达26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
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和光照B.温度和水分C.水分和土壤D.光照和水分【答案】A【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因此,阿克苏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通过充足的光照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而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呼吸作用会减弱,降低温度,使苹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使苹果中贮藏的有机物更多,味道甜美。
影响这种苹果品质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光照。
3.(2022·乐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C.沙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D.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答案】B【解析】A.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A不符合题意。
2024中考生物真题分类卷主题03 生物与环境(重要概念)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大概念3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重要概念3.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活需要营养。
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
(2)能进行。
如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如人出汗、植物落叶。
(4)能对作出反应。
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5)能生长和繁殖。
如种子的萌发(生长)、破壳而出的幼鳄(繁殖)。
(6)都有和的特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
2.生物的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如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构成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关系。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能环境。
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以适应干旱环境。
(2)生物能环境。
如“大树底下好乘凉”。
(3)环境能影响生物。
如“雨露滋润禾苗壮”。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如沙漠中植物的根扎得很深,同时又能防风固沙。
5.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制订并实施计划】实验设置如图,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全班同学10次数据的平均值。
【得出结论】明亮处鼠妇数量少,阴暗处鼠妇数量多。
说明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于生活在的环境中。
【表达与交流】(1)实验中明亮环境和阴暗环境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2)本实验中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等要保持一致,目的是。
(3)鼠妇数量不宜过少、统计10次并求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6.对照实验的三个基本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每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实验设计的其他条件是相同且适宜的。
(2)对照原则:实验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即接近自然状态的组为对照组;进行实验变量处理,即人为控制变量的组为实验组。
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生物与环境

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1.(2011年巢湖市)下列能正确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之间关系的食物链是A. 草→鼠→蛇→鹰B. 草→鹰→蛇→鼠C. 鹰→草→蛇→鼠D. 草鼠蛇鹰2.(2011年巢湖市)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来表示的是A. B. C. D.3.(湘潭市201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4.(湘潭市2011)“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5.(2011枣庄)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的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即使遭到严重破坏,也能较快必得D.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6.(2011黄冈市)下面左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7.(2011泰安市)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B.我崮的醴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媒而形成的C.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对人和动物没有危害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媒、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回收和利用8.(2011泰安市)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 B.一座小山 C.一株大柳树 D.一条河流9.(2011泰安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B.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C.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 D.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10.(2011南京)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中考生物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 (常德)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B.树林底下好乘凉C.鸟类迁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2. (常德)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3. (常德)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A.阳光B.江水C.温度D.空气4.(莱芜)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EC D 生物体 A B 5.有机汞浓度0.05 7 0.51 68 0.39 (ppm)A.D→B→C→E→AB.D→B→C→A(莱芜)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是 E C.A→C→B→D A.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D.A→E→C→B→DE益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6.(东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下列做法与上述主题不相符的是A.某农田开展“养蛙治虫”实验,控制农田害虫B.外出用餐使用消毒碗筷,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C.对工业废水废气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D.我国从今年6月1日起将禁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袋7.(东营)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它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D.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8.(枣庄)《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
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A.蝉→螳螂→黄雀B.露水→蝉→螳螂→黄雀C.树→蝉→螳螂→黄雀D.黄雀→螳螂→蝉9.(泰安)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
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A.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B.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仙人掌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D.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10.(玉林)在“藻类→草食鱼→肉食鱼→鲨鱼”食物链中,如果水.质被有毒物质汞污染,那么体内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A.藻类B.草食鱼C.肉食鱼D.鲨鱼11.(玉林)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体现最突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12.(滨州)“一山难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物学观点可以理解为A.虎性情孤独,不群居B.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D.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13.(福州)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草→兔→狼 B.草←兔←狼 C.阳光→草→兔→狼D.兔→草→狼14.(黄石)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15.(临沂)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
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
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16.(山东)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
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A.⑤⑥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⑥⑤C.④③②①⑥⑤ D.⑥①②③④⑤17.(山东)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E D A B C 生物体39 .51 68 00.05 7 0.有机汞浓pp AAE1.(山东)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的一项DD.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 E益 B.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C.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山东)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都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19. (包括虫卵和有害生物可能出现流入境内。
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微生物) 的结果是②其天敌数量减少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④很快被淘汰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②④ C.①③ DA.①② B.③④风大且频,多米,海拔500020.(唐山)青藏铁路的唐古拉山越岭段,气温很低,这里的松树都匍匐在地面,称为“爬地松”。
影响这种松树形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D.风.空气 B.水.温度 CA下列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谚语相关的说法中,21.(唐山)正确的是.谚语中包含的食物链是:螳螂→蝉→黄雀A .在生态系统中,蝉、螳螂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B .螳螂和蝉的发育过程中,都没有蜕皮现象C .蝉、螳螂和黄雀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D.22.(通辽)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这说明了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23.(通辽)生物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继续学习,不断探索,理智地运用科技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控制人口的膨胀B.西部大开发中,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可改善生态环境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我国地大物博,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24.(威海)东北某林区,山脚是落叶阔叶林,山腰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影响这种分布状况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地点鼠妇(只)水泥路上 0水槽边的石头下 24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干燥的草地中 2A.阳光充足 B.空气新鲜 C.阴暗潮湿 D.高温干燥25.(潍坊)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的肆虐捕杀 B.草场的退化.C.森林覆盖率的下降 D.自然环境的变化26.(咸宁)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赤壁陆水水库 B.嘉鱼潘家湾蔬菜基地C.向阳湖奶牛场的一群牛 D.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 27.(湘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指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B.合作 C.共生 D.寄生28.(湘潭)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了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环境制约生物29.(烟台)烟台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而红藻则多数生活在海平面260米以下。
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阳光B.温度C.空气D.盐度30.(烟台)9年前,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杨树林场的光肩星天牛泛滥成灾,科学家为此引进了几百只以天牛幼虫为食的大斑啄木鸟。
现在,林场中很少再见到光肩星天牛了。
这种现象叫做A.生物防治B.生态平衡C.食物链D.动物帮助植物31.(宜昌)生态系统的组成是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动物和植物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所有生物32.(宜昌)系统阐述自然选择学说的著作是A.《寂静的春天》 B.《本草纲目》C.《自然系统》 D.《物种起源》33.(益阳)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①稻田放养蜘蛛②剧毒农药治虫③多施农家肥料④捕杀毒蛇⑤大面积单一种植⑥严禁捕捉青蛙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②④⑤.D.①③⑥34.(益阳)某火力(燃煤)发电厂建厂几年后,原来电厂附近绿茸茸的苔藓植物不见了,其主要原因是()A. 被人移走了B. 被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毒死了C. 被某些动物吃掉了D. 电厂使周围气温升高,苔藓植物不能生存35.(益阳)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A. 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B. 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条蚯蚓C. 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各5条D. 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36.(镇江)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
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 B.温度 C.水D.空气37.(镇江)下列选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食草昆虫←青蛙 B.青蛙→蛇→猫头鹰C.蛇→草→食草昆虫 D.草→食草昆虫→青蛙38.(镇江)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池塘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39.(盐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 B.温度 C.光照 D.土壤40(长沙)今年年初我省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A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41.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许多种原来生活在热带的观赏植物被引进我们的家乡,可是一到冬天,我们发现,它生长得不好,同时也很容易死亡。
请问你,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漂亮的热带观赏植物的死亡呢?A、原料不足B、温度低了C、水分太少了D、阳光不足42、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食草昆虫——青蛙B、青蛙——蛇——猫头鹰C、阳光——草——食草昆虫D、青蛙——食草昆虫——草二、非选择题1.(济宁) (每空1分,共5分)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共有条食物链。
(2)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若右图要完善为一个生态系统,在(3).图中还必须添加的成份是和。
(4)若右图通过你的填充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叫。
2. (常德)(5分)某湖泊中存在着4种不同的生物A、B、C、D。
研究者对其体内的食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绘制成下表:生物种类体内食物成分鱼(乙) A 鱼(甲)B小球水C鱼(乙D水小球请你回答。
(1)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的形式表示4种生物的取食关系。
(用字母表示)(2)此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3)此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除了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应包括。
(4)若此湖泊受到了轻度汞(一种有毒物质)污染,则A、B、C、D 四种生物中汞含量最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