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疗法

合集下载

低频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三、治疗技术 (一)设备 (二)操作方法 刺激下肢运动 将刺激器系在腰骶部,刺激电
极置于腓神经处,触发开关设在鞋底足跟部。 患者足跟离地时,开关接通,刺激器发出低频 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刺激腓神经,使足背伸。 患者足跟再次着地,开关断开,刺激停止,如 此重复上述动作。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骨骼肌或平滑肌以 恢复其运动机能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 疗法(Nerve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或电体操疗法。由于治 疗目的不同,又分为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失 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平滑肌电刺激疗法,呼吸肌电刺激疗法。
(二)操作方法 纠正脊柱侧弯 使用表面电极置于竖脊肌表面
或置于一侧胸、腰部侧弯部上、下方。 辅助呼吸运动 将接收器植入皮下,环式电极
经手术置于膈神经上,或将表面电极放在颈部 膈神经的运动点上,进行功能性电刺激,产生 膈肌和胸廓的运动。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四、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呼吸功能障碍 排尿功能障碍 特发性脊柱侧弯 肩关节半脱位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三、治疗技术 设备 治疗方法 电极的放置 参数的选择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操作方法 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治疗前向患者解 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麻颤感、震颤感 或肌肉抽动感等应有的感觉。
第三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是使用低频电流刺激失去 神经控制的肌肉,使其收缩,以替代或矫正器 官及肢体已丧失的功能。也可归属神经肌肉电 刺激的范畴。

低频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

制系统通过高频无线电感应进行通讯。
四、治疗技术
3.操作方法 (1)偏瘫:将刺激器系在腰骶部,刺激电极置于腓神 肌处,触发开关设在鞋底足跟部。 (2)脊柱侧弯:使用表面电极置于竖脊肌表面或应用 表面电极置于一侧胸、腰部侧弯部上、下方。 (3)呼吸功能障碍:将接收器植入皮下,环式电极经 手术置于膈神经上,或将表面电极放在颈部膈神 经的运动点上,进行功能性电刺激。
厚 薄


1~9
20~30

0.25~0.7
C
无髓的痛觉纤维,温度、 机械感受器的传入纤 维

0.5~2
1~1.5

9~35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1.镇痛 2.改善周围血液循环 3.促进骨折、伤口愈合 4.治疗心绞痛
三、治疗技术
(一)设备 1.仪器: 一般为袖珍型电池供电的仪器。 还有一种大型TENS仪器,供医院内使用。 2.电极 : 大多数使用碳-硅材料电极, 还有用Karaya胶和合成聚合物的自粘型电 极。还有一次性电极、棉电极等。
上肢运动和手的基本功能,如抓握、进食和饮水等。
三、临床应用
2.呼吸功能障碍 用于控制和调节呼吸运动FES系统为膈肌 起搏器 主要用于脑血管意外、脑外伤、高位脊髓 损伤所致的呼吸肌麻痹
三、临床应用
3.排尿功能障碍 (1)尿潴留 FES对尿潴留的治疗都是采 用植入式电极刺激逼尿肌,使其收缩,并 达到一定的强度,克服尿道括约肌的压力, 使尿排出。 (2)尿失禁 FES刺激尿道括约肌和盆底 肌,增强其肌力。
四、临床应用
(三)注意事项 1.此疗法必须与其他疗法,如运动训练、 心理治疗相结合,才能取得很好地效果。 2.操作者应准确掌握刺激点的解剖、生理 等,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低频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

(三)电流种类
1.止痛 短期选用密波,较长期通用疏密波或间升波。
2.改善周围血液循环
用阳极以密波作用于相应的交感
神经节,以疏密波作用于局部。 3.促进渗出物的吸收 疏密波。 断续波或起伏波。
4.锻炼废用性萎缩的肌肉 5.缓解骨骼肌紧张
疏密波或疏波。
每次治疗可选用1~2种。如需预先降低皮肤电阻,先用 密波1-3分钟。
④术后切口旁
3.参数的选择 目前分为3种治疗方式:常规型、类针刺型、短暂强刺激型。
4.治疗时间 常规型:每天30~60分钟至36~48小时不等。 类针刺型:一般为45分钟,根据受刺激的肌肉的疲劳情况决定。 短暂强刺激型:一般每刺激15分钟后休息几分钟。
一般情况:每次治疗30~60分钟,每日1~2次,每星期3~6次。
低频电疗法
概述:
概念: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
频脉冲电疗法。 特点:(1)均为低压、低频,可调; (2)与直流电比较无明显的电解作用; (3)对感觉、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 (4)有止痛作用,但无热的作用。
波形:主要由呈一定规律变化的脉冲上升时间(t升)、脉
冲持续时间(t宽)、脉冲下降时间(t降)、脉冲间歇时间 (t止)所组成,由于这些参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波形, 常用的有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等等,脉冲还分为 单向、双向、连续或调制等。
t升 t宽
t降 t止
第四节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以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 缩,以恢复其运动机能的方法称神经肌肉电刺 激疗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以刺激失神经肌、痉挛肌和平滑 肌,亦可用于治疗废用性肌萎缩。
(一) 失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法 1、治疗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3章 低频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3章  低频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

超刺激电疗法
临床应用 适应证 颈椎病,软组织劳损,肋间神 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灼样神经痛等。 禁忌证 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 心脏病,体内心脏起搏器者,对直流电 过敏者。
超刺激电疗法
物理特性
超刺激电流是一种方波电流,其波宽为2ms, 频率为5~143Hz(常用143Hz。电流密度高达 0.3mA/ cm2。由于治疗中电极面积只有100 cm2左右,电流峰值可达80mA,平均值达20~ 30mA。这种电流强度远高于一般低频脉冲电流 的治疗剂量。
超刺激电疗法
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超刺激电疗法的主要作用表现为镇痛和改 善血液循环,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镇痛。每次治 疗后,镇痛作用可持续3小时左右,皮肤充血 反应可持续5小时左右。止痛作用是由于电流 刺激神经粗纤维,关闭闸门使痛觉不能传入。 同时用强电流刺激产生掩盖效应,电流改善血 液循环和局部供氧,加速致痛物质排除,也能 产生致痛作用。
第三章 低频电疗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概述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感应电疗法 间动电疗法 超刺激电疗法 电睡眠疗法 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 高压低频电疗法
第七节
超刺激电疗法
超刺激电疗法
应用超出一般治疗剂量的低频方波脉冲 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刺激电疗法 (ultrastimulation electrotherapy)。 它主要用于镇痛,亦称为刺激电流按摩疗法。 该疗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Traber.H提出的, 故也称Traber电疗法。
超5分钟。
频度与疗程 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一般 3~4次治疗无效时应放弃此疗法。有效 者可治疗6~12次。

低频电疗法治疗原理

低频电疗法治疗原理

低频电疗法治疗原理
一、神经肌肉刺激
低频电疗法通过产生低频脉冲电流,对神经肌肉产生刺激作用。

这种刺激可以引起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同时,低频电刺激还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影响神经传导,起到镇痛和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二、促进细胞代谢
低频电疗法能够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细胞的氧化能力。

在低频脉冲电流的作用下,细胞膜电位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物质交换。

这种作用可以刺激细胞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细胞的再生能力。

三、调整自主神经系统
低频电疗法能够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低频脉冲电流可以刺激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分泌功能。

这种作用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降低血压和心率,起到调整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作用。

四、调节内分泌系统
低频电疗法能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激素的分泌。

低频脉冲电流可以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内分泌
轴的调节机制,影响激素的分泌和释放。

这种作用可以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和焦虑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五、消除自由基
低频电疗法能够消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自由基是人体内氧化代谢的产物,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能够攻击细胞膜和线粒体等细胞结构,导致细胞功能受损。

低频电疗法产生的低频脉冲电流可以激发细胞内的抗氧化系统,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消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这种作用可以延缓衰老和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低频电疗法概念

低频电疗法概念

低频电疗法是一种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镇痛和兴奋神经肌肉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促进伤口或骨折愈合、消炎等作用。

低频电疗法主要采用低压、低频的电流,而且可以调节其强度和频率。

这种治疗方法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但不会引起明显的电解反应。

低频电疗法适应证包括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脊髓损伤造成的偏瘫、截瘫、四肢瘫痪、急慢性疼痛、电针灸、电按摩等。

低频电疗法PPT课件

低频电疗法PPT课件

持续时间Duration: 收缩次数/ 治疗总时间
频率Frequency:
一次/天,10天为一疗程
2020/7/21
.
刺激Stimulan
Duration
27
临床应用(clinical application)
健康人肌力增强 治疗废用性萎缩(disuse atrophy) 肌肉再学习和易化(Muscle re-education and
电流Current 振幅Amplitude on/off
burst 调制 AC 最大耐受量 10-15s / 50-120 s
康复治疗中,骨骼肌肌力增强应用较 广的主动抗阻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
.
11
Example – 腓神经刺激(Peroneal nerve stimulation )
中风(stroke)
颅脑损伤(head injury)
多发性硬化 (MS)
脑瘫 (CP)
步行时踝背伸丧失
.
12
适应症和效果
神经肌肉易化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肌肉再学习 Muscle reeducation 肌力训练 Muscle training 阻止/减缓废用性肌萎缩 关节制动时肌力训练 阻止术后肌力减弱 muscle weakness 减少痙挛 Reduction spasticity
2020/7/21
.
8
二、神经肌肉电刺激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
2020/7/21
.
9
http://medical.cefar.se/Eng_behandling/default.asp?sidan=nmes

理疗-低频电疗法

理疗-低频电疗法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 (一)感应电流的生理作用 • 1.电解作用不明显
治疗时皮肤无针刺/烧灼感
• 2.有兴奋正常神经和肌肉的能力
当电压(或电流),达到上述组织的兴 奋阈时,就可以兴奋正常的运动神经或 肌肉
(二)感应电的治疗作用 • 1.防治肌萎缩、训练肌肉做新的动作
使肌肉被动收缩
• 2.防治粘连和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
唯衬垫可稍薄些。
三、治疗技术
• 1.固定法 两个等大电极并置于病变两侧或两 端或在治疗部位对置或主电极置神经肌肉运动 点,副电极置有关肌肉节段区。
• 2.移动法 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在运动点, 穴位或病变区移动刺激;另一片状电极置相应 部位固定。
• 3.电兴奋法 两个电极在穴位、运动点或病 变区来回移动或暂时固定某点作断续刺激。
一、物理特性
• 1.波形 : 不统一,大部分为持续的、不对称 的平衡双相波型,一般为变形方波。
• 2.频率:较高,一般为1~150Hz可调。 • 3.脉冲宽度:较短,一般为0.04~0.3ms可调。
太宽会激活疼痛的纤维。 4.强度适宜:舒适感,不出现肌肉收缩的阈下强 度。
二、治疗原理
1、闸门控制学说
内容
内容
第三节 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
概念: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刺 激神经达到镇痛的方法。
:传统的电刺激, 主要是刺激运动纤维;而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是刺激 感觉纤维,所以又称为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
近十年来发现,它不仅仅能止痛,还发现微量、近似 人体的电流,还能刺激组织再生。
四、临床应用
• (一)适应证 • 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软组织粘连、血循
环障碍、声嘶、便秘、尿潴留、癔病等。 • (二)禁忌证 • 有出血倾向、化脓过程、痉挛性麻痹或感觉过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频电疗法的作用



促进骨折、伤口愈合: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代谢环 境,增加钙质沉积 消炎:改善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消除非特异性炎症, 急性期无效。 镇静催眠作用:通过刺激颈交感神经反射性的降低大脑皮层 的兴奋性
低频脉冲电疗法的应用分类

主要刺激神经肌肉、使肌肉收缩的低频电疗法



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法

常 用 常 见 的 为 红 色 标 记

以其他治疗作用为主的低频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 感应电疗法 间动电疗法 超刺激电疗法 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 高压低频脉冲电疗法(HVPC) 脊髓电刺激疗法(SCS) 电极植入式微电流刺激疗法 TENS HVPC 电兴奋疗法 电睡眠疗法 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

主要作用为镇痛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

应用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低频 电疗法

脉冲电流:指电压或电流幅度按一定的规律从零或某一电位 水平的瞬间出现然后降低或消失的电流
低频电疗法的分类

按波形:三角波、方波、梯形波、阶梯波、正弦波、指 数波等。 有无调制:为调制型和非调制型,常见的调制方式有: 波幅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及波宽调制、浪涌调 制。 按相位 :单相和双相,双相脉冲波又根据其两侧波形、 大小分为对称和不对称双相波 按应用方式:直流电疗法,电水浴疗法、电离子导入疗 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TENS 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等。
低频电疗法
低、中、高频电疗法概论

低频:<1000Hz。每一次通电都能使运动神经发生一次兴 奋时的频率范围。 中频:在1000Hz以上到100000Hz的范围以下,每次刺激 已不能引起一次兴奋,必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 引起一次兴奋。


高频: >100000Hz,因而失去对神经的刺激作用。此时无 论综合多少个刺激也不能引起一次兴奋。
低频电疗法的作用



镇痛:即时镇痛作用 、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轴突反射:传入冲动沿同一神经元的轴突传导,使小动脉壁松弛,出现 治疗当时和治疗后电极下的皮肤浅层充血发红。 释放P物质和乙酰胆碱:低频电流刺激感觉神经后,使之释放出小量的P 物质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反应。 释放组胺: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织胺,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释放扩血管物质: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如乳酸、 ADP、ATP等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能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


• 对血管:
1-20Hz:提高血管张力 50-100Hz:扩张血管
1~10Hz:可引起肌肉单收缩 25~50Hz:可引起肌肉强直收缩 100Hz:引起肌肉收缩减弱或消失
50Hz:振颤感明显 100Hz:止痛

对感觉神经;

• 对植物神经:
4-10Hz:兴奋交感神经 20-40Hz:兴奋迷走神经 100-250Hz:抑制交感神经



低频电流的特点

为低频小电流 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 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




无明显热作用。
低频电流的基本作用
1、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2、镇痛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4、促进骨折、伤口愈合 5、消炎
6、镇静催眠作用
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对运动神经和肌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