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概况

合集下载

山西概况

山西概况

山西概况山西,简称“晋”,位于中国东北腹地,东邻河北和山东,南接河南,西临陕西,北界内蒙古,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千年古都”。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太行山脉的南麓,是中国“一山两水三分田”的代表地区。

全省总面积15.6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800万。

山地和丘陵地形占据大部分区域,山区面积占全省的57.4%,因此山西被誉为中国“陆上山区第一省”。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山西就以采矿业见长,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着重要地位。

目前,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省份,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除此之外,山西还有丰富的铁矿、铜矿、石膏等矿产资源。

山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就有人类在此定居定居。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山西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夏商周”三个朝代。

这些朝代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和历史遗迹,如大禹陵、毛公早期文化遗址、太行山古道等,都反映出山西在早期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山西是中国的一个旅游胜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山西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山西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

自然景观方面,山西拥有众多的山川、湖泊和自然保护区。

其中,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佛教历史而闻名。

乔家大院则是山西最有名的古建筑群之一,是影片《活着》的拍摄地之一。

此外,平遥古城、壶口瀑布等也是山西的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人文景观方面,山西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晋祠、恒山大佛、开封府等建筑物展示了山西丰富的建筑艺术和工艺技术。

太原市区有著名的天龙山、双塔寺等旅游胜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山西还有众多的文化遗址和博物馆,如晋阳湖、榆次古城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件——1.4山西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件——1.4山西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
• 平遥古城 • 大同云冈石窟 • 五台山 • 长城(山西段)
考点解析【熟悉】
➢平遥古城
考点解析【熟悉】
➢大同云冈石窟
考点解析【熟悉】
➢五台山
考点解析【熟悉】
➢长城(山西段)
考点解析【熟悉】
➢ 文旅资源——“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
寺庙宫观
• 现存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 • 唐: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等 • 宋:晋祠圣母殿 • 元:永乐宫、广胜寺的建筑和壁画 • 明清: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建筑群,作为
统一北方 • 唐:李渊起兵太原建立唐朝 • 明:向外进行过大规模移民(洪
洞县大槐树)
三家分晋
洪洞县大槐树
考点解析【熟悉】
➢民族宗教
➢ 53个少数民族; ➢ 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人数最多, 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
考点解析【熟悉】
➢ 民俗风情——“黄河文化”或“黄土文化”
民俗博物馆
• 忻州地区定襄县的河边民俗博物馆 • 晋中地区祁县的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 • 临汾地区襄汾县的丁村民俗博物馆
考点解析【了解】 ➢ 历史沿革——山西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华夏文明的摇篮”之称。
古人类遗址
• 运城垣曲县“世纪曙猿”化石 •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700多处,
如西侯度文化(人类用火历史向 前推进了100万年)、丁村文化 •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2000多处
古代
• 战国:韩、赵、魏三家分晋 • 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
史中的《史记》”)、马远山水画代表作《踏歌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 “元曲四大家”中,山西人有三位: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

山西概况介绍

山西概况介绍

①山西概况讲解要点:山西省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数量、交通条件、气候特点、历史沿革、民俗风情、风物特产、主要旅游景观及近年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等。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大家此次旅行的导游,欢迎各位来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省。

表里山河,三晋大地,山西简称“晋”地理上处于华北地区,因居太行山以西而得名.从行政区划来看,山西下辖 11 个地级市,太原为山西省的省会。

山西省常住人口约3700万人。

在交通方面,大运铁路连接南北,同蒲铁路则是山西东西方向的重要交通动脉。

京昆高速、二广高速公路将山西与周边省份紧密相连。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大同云冈机场提供了高效的空中通道。

山西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

早在上古时期,山西就是尧、舜、禹等古代帝王活动的重要区域。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传说几乎都发生在山西这片土地上.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崛起,到了明清时期,晋商崛起,开创了辉煌的商业传奇。

山西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晋剧等戏曲文化源远流长。

剪纸艺术、面塑作品展现了山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说到风物特产,山西是产煤大省,据说全中国每三台电器就有一台靠山西的能源来发动,另外刀削面、老陈醋、汾酒,平遥牛肉、太谷饼,清徐葡萄这些可谓都是山西的名片。

在旅游景观方面。

山西有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遥古城,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还有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皇城相府等独特的建筑风格。

近年来,山西经济不断转型、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文化领域大力挖掘,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

俗话说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哪里呢?看的就是我们就是山西省,大家一定要在山西多看看多走走!来一段晋善晋美的旅行,感谢大家聆听我的讲解,谢谢!!。

山西概况导游词

山西概况导游词

山西概况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土地。

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太行山之西。

它的轮廓就像一片南北走向的平行四边形,土地总面积达到 1567 万平方千米。

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邻。

说起山西的地形,那可真是多样而独特。

全省的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801%,这也造就了山西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山西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短暂,天气温和;冬季寒冷干燥,降雪较少。

这种气候条件既孕育了丰富的物产,也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咱们聊聊山西的历史。

山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建都立业。

在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大部分地区为晋国领地,所以山西简称为“晋”。

此后,山西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到了明清时期,山西的商业发展达到了鼎盛,晋商闻名天下。

他们凭借着勤劳智慧和诚信经营,开拓出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商业通道,留下了众多的商业传奇和精美建筑。

山西的文化底蕴更是深厚无比。

在文学方面,唐代诗人王勃、王维、王之涣等都是山西人的骄傲。

戏曲方面,山西的四大梆子——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而山西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剪纸、面塑、威风锣鼓等,不仅展示了山西人民的心灵手巧,更传递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说到山西,怎能不提山西的美食呢?山西面食闻名遐迩,刀削面、拉面、剔尖、猫耳朵等等,种类繁多,口味独特。

还有老陈醋,那浓郁的酸味,醇厚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平遥牛肉、过油肉等也是山西的特色菜肴,每一道都让人垂涎欲滴。

再来说说山西的旅游资源。

山西概况导游词3篇

山西概况导游词3篇

山西概况导游词山西概况导游词精选3篇(一)山西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既有山地又有平原,地势东高西低,自然风光独特。

山西拥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五台山、雁门关、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

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山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如灵石、大同、太原、晋中等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被誉为“中国煤都”。

山西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是农业大省和工业大省。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扶贫攻坚区,近年来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功脱贫的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前列。

总的来说,山西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独特自然风光和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区域,值得游客前往参观和探索。

山西概况导游词精选3篇(二)欢迎各位游客来到美丽的山西灵空山!灵空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昔阳县境内,是我国重要的道教圣地之一,也是国家5A级旅游区。

现在,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灵空山的历史和景点。

首先,灵空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灵空山被誉为“神山”,是古代帝王及文人墨客修身养性的胜地。

在汉代,灵空山被列为“五岳之一”,成为道教发展的重要据点。

唐宋时期,灵空山逐渐兴盛起来,成为华北地区最负盛名的道观之一。

现在,我们来到灵空山的第一个景点——三官殿。

三官殿是灵空山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供奉三官大帝。

殿内供奉有大量的道教神仙神像,是道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三官殿建筑庄严,雄伟壮观,是道教建筑艺术的典范。

接下来,我们来到灵空山的第二个景点——燕子洞。

燕子洞位于山顶附近,是一个宽敞的洞穴。

燕子洞内布满了美丽的钟乳石和石笋,形状各异,变化万千。

在燕子洞内,您可以欣赏到奇妙的地下溶洞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西概况

山西概况

路基路面工程(山西省公路自然区划)专业:交通工程学号:*********姓名:***一.山西概况1.位置:山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

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

省境四周山环水绕,与邻省(区)的自然境界分明。

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全省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最南端在芮城县南张村南,北纬34°34′;最北端在天镇县远头村北,北纬40°44′。

纵长约682千米。

东西间距较短,最东端在广灵县南坑村东,东经114°33′;最西端在永济市长旺村西,东经110°14′。

宽约385千米。

全省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6%。

2.面积、地形: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

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倾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省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为12.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仅3.1万平方千米,占19.9%。

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北台顶(叶斗峰),海拔3058米,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为垣曲县亳清河入黄河处的河滩,海拔仅180米。

与东部海拔几十米的华北大平原相对照,山西地貌呈现整体隆起的地势,在高原中部,分列着一列雁行排列的断陷盆地。

中部断陷盆地把山西高原斜截为二,东西两侧为山地和高原,使山西的地貌截面轮廓很像一个“凹”字型。

3.主要山脉、河流:主要山脉: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

主要河流:山西河流源于东西高原山地,向西向南流的属黄河水系,向东流的属海河水系。

4.气候特征:山西省地处大陆东岸中纬度的内陆,东距海岸虽只有300~500千米,但由于省境东部山岭阻挡,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弱,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西简介概况介绍

山西简介概况介绍

山西简介概况介绍山西,简称晋,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华北地区。

山西省地处我国经济重要的中国华中地区,北依呼伦贝尔联盟,南枕黄河中下游,东临国家重点保护的中华潍水源自然保护区,西邻蒙古。

山西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兴出产地,交通干道密布,生态环境优美。

山西省人民是中华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宽厚、乐于助人,富有艺术家精神。

山西省是中国的矿业风光、文化风光的重要承载区。

在山西省广袤的矿产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间,人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人文传统的博大精深。

山西省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值得深入探索和发现。

山西省是中国历史较为悠久的省份之一,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山西省在历史上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山西省曾是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中心,出现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如太原古城、崇正书院等,这些古迹展示了山西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山西省的自然风光也是其重要的魅力所在。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和环太行山区交汇处,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景观独具特色。

山西省有着壮美的自然景观,如五台山、华山等,这些景点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山西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这些矿产资源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山西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山西省的主要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各民族都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共同推动了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山西省的文化多样性也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山西省的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山西省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山西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山西省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得益于相关部门对山西省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山西省干部群众的辛勤奋斗。

山西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山西概况的导游词(5篇)

山西概况的导游词(5篇)

山西概况的导游词(5篇)山西概况的导游词(通用5篇)山西概况的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

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

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

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

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

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1.63% 占全国的 黄河流域: 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9.7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的62.2% 占全省的
地形地貌
按地形起伏特点可将山 地形起伏特点可将山 特点可 西省分为三大部分 : 西省分为三大部分 东部山地区 东部山地区 山地 西部高原区 西部高原区 高原 中部盆地区 各种地貌类型占全省面 积比重: 积比重: 山地:72.0% 山地:72.0% 高原:11.5% 高原:11.5% 各类盆地:16.5%。 各类盆地:16.5%。
地理位置
山西地处华北地区 西 部 , 黄 土高 原 东 翼 , 东依太行山,与河北、 河 南 两 省 为邻 , 西 、 南
内 古
隔 黄 河 与 陕西 、 河 南 两 省 相 望 , 北跨 内 长 城 与 内 蒙 古 自 治区 毗 连 , 四 周 几 乎 都 为山 河 所 环 绕 总面积为156271 156271km 。 总面积为 156271km2 , 约 占 全 国 总 面 积 的 1.63 % , 其 中 黄 河 流 域 97138km 97138km2,占全省总面积 的62.2%。 62.
地形地貌
东部山地区以晋冀、 东部山地区以晋冀、 山地区以晋冀 晋豫交界的太行山为主干 恒山、五台山、 ,由恒山、五台山、系舟 山、太岳山、中条山以及 太岳山、中条山以及 晋东南高原和广灵、 晋东南高原和广灵、灵丘 阳泉、寿阳、长治、 、阳泉、寿阳、长治、晋 阳城、 城、阳城、垣曲等山间小 盆地组成。 盆地组成。 组成


域 黄


社会经济
总人口:3427万 城镇化率:46%
地区生产总值:7366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5万元 粮食产量:942万t 生产原煤:6.15亿t, 发电量:1862亿kW·h;

中部盆地区自东北 西南向纵贯全省, 、 西南向纵贯全省 , 由 大同 、 忻定 、 太原 大同、 忻定、 临汾、 运城等一系 、 临汾 、 运城 等一系 列雁行式平行排列的 地堑型断陷盆地组成 。
山 中 条 吕 梁 岳 山 山 山 梁
涔 山
山 恒 台

太 行





系 舟 山




行 山 脉

山 中 条 岳 山 山 舟 山 恒 台 五 山
太 行





行 山 脉
地形地貌 西部高原山地 区是以吕梁山脉 为骨干的山地性 高原,由芦芽山 、云中山、吕梁 山等山系和晋西 黄土高原组成 。
条 山 吕 太 梁 岳 山 山 山 梁
管 涔 山
山 恒 台

太 行





系 舟 山


太 行 山


地形地貌


河流水系
全省水系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 黄河是山西重要的地表水体,在山



黄 河

滹 沱
西段总长965km,流经忻州、吕梁、 临汾、运城4市19县(市、区) 。 黄河流域的主要支流有汾河、沁

漳 河


流 域
(丹)河等。 海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桑干河、滹 沱河、漳河等。 河流均呈辐射状自省内向四周发散, 总体上属于自产外流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