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引言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自主性和合作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理解概念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传统的教授型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

本文将介绍探究式学习的原理和教学设计,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探究式学习的原理2.1 自主性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通过自主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进行实践来发展他们的能力。

这种自主性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并激发他们对问题求解过程中创造性思考和创新能力。

2.2 合作性在探究式学习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与同伴合作,超越个人差异,学生可以共同发现问题,分享想法和解决方案。

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并推动他们更好地理解复杂概念和问题。

2.3 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通过提出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案。

这种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对于知识相关性的认知,并有效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步骤3.1 前期准备在开始探究式学习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系列任务和资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来理解相关概念。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并引导他们明确可行的目标。

3.2 提出问题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内容或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话题提出让人思考、有挑战性且涉及多学科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3 设计探究任务基于第二步中的问题,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探究任务,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或合作探究。

这些任务可以包括实地考察、实验室研究或文献搜集等,旨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和提出结论的能力。

3.4 学生探究和发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指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

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教学设计问题式学习(PBL)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PBL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或情境展开,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包括问题的选择、课堂活动、教师角色等方面。

一、问题的选择PBL的教学设计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具有启发性和激发兴趣的问题或情境。

这个问题或情境应当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同时与课程内容相关联,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问题的选择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社会现实等方面进行考虑,最好能够呈现一个较为复杂的情境,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

对于生物学课程,可以选择“人类基因工程技术的伦理问题”作为问题,让学生思考基因工程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其中涉及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这个问题既与生物学的基本知识相关,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伦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启发性。

二、课堂活动在PBL的教学设计中,课堂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中。

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当具有启发性、互动性和合作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对于上述的基因工程技术伦理问题,教师可以先通过讲授相关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了解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接着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分析不同的伦理问题和立场。

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并与专业人士交流,了解实际的基因工程技术应用和相关的伦理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认识和见解。

三、教师角色在PBL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的探究和创新。

《基于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法》读书感悟

《基于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法》读书感悟

《基于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法》读书感悟作者:至乐莫若读书一、核心概念(一)应答式教学书中没有明确的给出定义,按照我的理解,所谓的应答式教学指的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

(二)终结性评价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终结性评价方式有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

(三)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评价。

如课堂检测、单元测试等。

(四)迷思概念在教学领域中把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

类似于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二、教学方法(一)目标“学生知道什么,决定了学到什么。

”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多。

我们很多去参观名胜古迹、游览名山大川,但除了一些照片之后和调节情绪之余,收获并不如想象中多。

有的人去树林里转一圈,能够写一首古诗、一篇游记、一篇观察日记或者画出一幅画,但有的人除了呼吸新鲜空气外一无所获。

这种差异,是由个体知识背景差异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想让学生学会什么,必须知道学生知道什么。

只有从学生已知出发,并以此为依据,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

我们进行了很多年教学改革,喊了很多年“以学生为中心”,但很多情况下,我们还是让学生学会我们要教的知识。

如果他们跟不上,我们就加强练习。

我们将学生的学习困难归因于学生智力水平、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的不好、家长管得不严等问题。

但学生之所以学不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信息和图式来理解知识。

因为无法理解,他们的挫败感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兴趣。

我们应该想一些办法,从学生知道的东西出发,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教授他们能够理解的知识。

任何拔苗助长或者脱离实际的教学都是无效。

进行单元学习前,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去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许有效。

(二)规划教学目标应该清晰、具体、长远。

在开始一节课之前,我经常会阅读教参,然后按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进行教学。

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引言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based teaching)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这种教学方法。

步骤一:确定学习目标在实施探究式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清晰,并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

确定学习目标有助于教师设计合适的问题和任务,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在确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可以考虑以下问题:•学生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或完成什么任务?•学生需要在探究中发展哪些能力,如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步骤二:设计问题和任务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并通过数据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和任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引导: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2.任务设置: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可以是实验、观察、调查或模拟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3.资源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资源,如实验器材、参考书籍、互联网资源等,以便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过程中的需要。

步骤三:组织学习活动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主要的学习者,教师则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在组织学习活动时,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指导与独立学习的平衡: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使学生能够开始学习,并保持学习的动力。

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2.团队合作与个人思考的结合:探究式教学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来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任务,如小组讨论、实验小组等,以促进团队合作和交流。

3.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探究学习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请介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和实施流程

请介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和实施流程

请介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和实施流程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寻找、分析、解决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和实施流程如下:
1. 含义: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指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实施流程: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制定教学计划: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一份问题探究式教学计划。

(2)设计问题情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引导学生探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探究,以调动
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5)总结和巩固:教师需要对问题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
分析和总结,并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和领域的学习,如科学、工程、经济、社会、人文等。

该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探究式教学的几种方法最新

探究式教学的几种方法最新

探究式教学的几种方法最新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探究式教学的几种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1. 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该方法强调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最新研究发现,PBL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其学习成绩。

同时,PBL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该方法通过使用真实或虚构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

最新研究发现,CBL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3. 项目制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jBL):该方法通过开展综合性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

最新研究发现,PjBL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PjBL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

4. 研究性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 IBL):该方法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和研究。

最新研究发现,IBL能够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学术研究的能力。

5.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该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

最新研究发现,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以上是探究式教学的几种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些方法都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反应热的测定

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反应热的测定
4 如果用相同的方 法测定稀 K H溶液与稀硝 酸反应的反应热 , O 则
1 . 实验过程中几次测定 了温度?哪一次作为实验前温度?对于混合 热容用水来代替 , 氢氧化钠、 盐酸 的密度也用水的密度作近似处理。 2提高实验结果 的准确度 的关键在哪里?在实验仪器 与实验操作 △ . 日是否相 同?如果用氨水代替氢氧化钠 或用 醋酸代替盐酸 , 其结果是
后 , 出了 Q J的热量, 写出热化 学反应 方程式 )在这 过程 中, 已 放 k 试 , 对
f)℃ 知一定量 的物质参与反应 放出的热量求算 A H值 过程 , 学生得 到了进一 氢氧化钠的温度( /
步的理解 。所 以就把 问题转化为 一定量 的物质 发生 反应放 出的热量 的 测定 , 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探究 提供 了必要 的“ 脚手架 ” 。热量 的放 出有
b? 整个 探 究 过程 , 由特殊 到 一般 地对 知识 进行 归 纳 总结 , 出 了 验数据 比理论值大还是/ 得
结论 。
实验步骤的探究
仔 细阅读课本第 6页[ 活动与探究 ]思考 以下问题 : , 后的温度读数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
中是如何减少误差 的?
答: 宜小不宜大 , 因为在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 , 混合后反应液 的比




— 一




陈 红静


掌 。
反 应 热的 测 定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

要 :反应热 的测定》 《 的探究 学习过程进行 了实验原理的探究 、: 作中发现了以下几个 问题 : ①量筒读数时 , 强调视线与 凹液面相切。
实验步骤 的探究 、 实验操作 及实验结 果的探究 , 在基于教师与学生 提出

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教育是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探究式学习模式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并分析它的优势和应用。

一、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定义和特点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调查和思考,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它与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相比,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不仅被赋予了解决问题的权力,还需要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实践和反思,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常常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

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辨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1. 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在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索科学规律,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2. 文学教育中的应用:在文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学作品内涵,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评判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4.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分析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英语)
探究学习是一切科学发展与新知识产生的基础,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知识,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面我以六年级下册“Unit 3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Section A ”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会学生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具备的能力并谈论自己的喜好和意愿。

通过谈论让学生主要会运用以下功能句:
Can you …?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二、教学设计思想
1、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发现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探究的途径来获取,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根据新旧知识的冲突问题,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关课堂、教材中的疑惑等提出发现问题,通过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乐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问题解决的策略。

2、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形成更多元、更自由的学习方式和问题解决的策略。

小组合作、查阅、收集、搜索资料,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自然等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可能。

同时教师也不再是学习的权威,彻底打破教师的权威地位,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3、体现“探究学习”与“问题解决”的互动。

探究学习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的价值和方向,而“问题解决”是探究学习的目标和结果,通过个体或同伴合作探究,既解决问题,又进一步提高了探究学习的能力,为更好的解决下一个“问题”打好了基础。

因此两者是互动的,相互促进的,本课题的
研究必将进一步促进两者的互动作用,最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多种能力。

在这种主动研究自主创新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任,体验到学习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接却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期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构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优良的创新品质,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科学方法的科研型、学者型、实践型的教师队伍。

三、设计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1、教师在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自主权。

要充分相信学生,在各个环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满激情,主动活泼地参与学习,得到发展。

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知识、运用知识,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而且是创新的必经途径。

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裕的实践时间和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如:教师在这节课中展示给学生主要功能句Can you …?后,可让学生自己尝试功能句的运用,学生运用这些功能句进行交流和演示。

2、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领悟并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让学生沿着发现问题、选择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轨迹进行探索研究,不仅使解决问题有所突破和创新,而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本节课中学生在对功能句有了整体的认识后,就可让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进行语言的运用。

有的学生设计了自己是某俱乐部人员,通过询问不同同学的能力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员。

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优生带困难生,共同探索、交流、使程度不一的学生问题研究、解决的能力
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应用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4、扩展教材内容,是有限的教材知识适应时代变化,引入时代活水,激活教材。

本节课中介绍了各种类型的俱乐部,教师可让学生共同讨论其他的新兴的俱乐部,这些东西是书中没有的,学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这就促进了学生新区的提高和师生共同学习的开展。

课堂教学成为了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舞台。

四、本节课所引发的思考
1、充分研究,积极实践
我们还要更充分研究新课标,并根据教学的现实状况运用新的教学理论,提取更多的探究性课题让学生实践。

2、对学生应进行广泛的研究。

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有习惯上的被动性,而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他们的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环境,而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环境,当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他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的生活实践的关系时,就不愿意为学习付出努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教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关系,贴近学生,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并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改变教师角色,作一个课堂的DJ
有效的学习者应当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因而对自己的学习非常负责。

要使学生变成一个有效的学习者,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情景教学的作用,将课本知识尽可能设计成活动方案,让学生尽可能的自己动手,并从实践现象的分析、综合中得到相应的知识。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活动的组织者,调控者和指导者。

我们形象的称之为课堂的DJ。

4、我们自身需要再学习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深深的感到我们自己还需要再学习。

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尤其是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的等级有显著相关。

而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顺利实施也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这些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自主探究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培养,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也使得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提高。

这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培养,在学习中能主动、大胆地提出和讨论有关英语知识和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去工作,去学习,去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