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及其在抗生素生产上的应用
链霉菌与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

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且成功率不高,使得抗生素的 研发面临较大挑战。
发展前景
新型抗生素研发
针对耐药性细菌,研发具有全新作用 机制的新型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
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和构建新 的生物部件、设备和系统,以生产具 有优良性能的抗生素。
联合治疗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联合使用, 以提高疗效并降低耐药性产生的风险 。
临床应用
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同时, 在手术前预防感染、治疗动物感染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抗生素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被发现以来,抗生素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抗生 素不断问世,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抗生素定义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生长的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抗生素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抗生素可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多种类型。
抗生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胞膜完整性等机制, 达到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目的。
或最终产物。
共生与竞争
03
链霉菌在与其他微生物共生或竞争过程中,产生了抗生素作为
防御或攻击手段。
链霉菌在抗生素研发中地位
天然来源
链霉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是抗生素的天然来源之一 。
药物研发
通过对链霉菌的研究,人们发现了许多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 为抗生素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线索。
工业生产
链霉菌易于培养且产量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的工业生产 中。
微生物学在抗生素开发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在抗生素开发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抗生素成为了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
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普及和过度使用,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一些细菌感染变得难以治疗。
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来对抗耐药细菌。
微生物学作为研究微生物的学科,在抗生素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微生物的发现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分支。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单细胞或多细胞微小生物。
微生物最早是在17世纪由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李文虎克发现的。
他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开创了微生物学。
后来,许多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对微生物进行了研究,逐渐了解了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生态、进化等特性。
2. 微生物在抗生素开发中的应用抗生素最早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
20世纪40年代末期,人们首次用抗生素治疗了感染性疾病,成功地拯救了许多生命,开启了抗生素时代。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许多种抗生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许多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导致抗生素失去了疗效。
因此,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来对抗这些耐药细菌。
而微生物学的发展为开发新的抗生素提供了技术支持。
2.1 微生物在筛选新型抗生素中的应用微生物是抗生素最早的生产者。
不同的微生物产生不同的抗生素,或者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不同的抗生素。
因此,寻找新型抗生素的筛选工作主要是通过从自然界中分离微生物,筛选其代谢产物中具有杀菌活性的物质。
这需要对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技术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对微生物的生态、代谢等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到能够产生有效抗生素的微生物。
例如,链霉菌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分离出的链霉菌菌株可以产生多种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等。
2.2 微生物基因组的分析和修饰微生物的基因组是决定其生长、代谢、功能等各方面特性的重要因素。
在筛选新型抗生素的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分析和修饰。
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可以快速找到微生物基因组中与抗生素生产相关的基因,从而提高抗生素的产量和效果。
从自然界中筛选产抗生素的细菌

从自然界中筛选产抗生素的细菌
1
产抗生素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 的生态功能
它们可以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抑制病原 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维持生态系统
的平衡和稳定
2
3
此外,产抗生素细菌还可以作为生物 修复技术中的微生物剂用于修复受损
的环境和水体等
从自然界中筛选产抗生素的细菌
结论
从自然界中筛选产抗生素的细菌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可以发现新的抗 生素品种或寻找新的用药途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 可以应用于生物防治生物工程和生态保护等领域为人类 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强需要继续加强从自然界中筛选产抗 生素细菌的研究并探索新的应用途径以应对临床治疗面 临的挑战并为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引言 3 产抗生素细菌的种类与特点 5 结论
2 筛选方法 4 产抗生素细菌的应用前景 6 挑战与展望
从自然界中筛选产抗生素的细菌
引言
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具有 抗菌活性的物质,对于治疗由细 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 义。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 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 增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自然界中 筛选产抗生素的细菌成为了一个 重要的研究方向
总之,从自然界中筛选产抗生素的细菌是一个 持续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我们有望发现 更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抗生素,为人类健
康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
THE PROFESSIONAL TEMPLATE
(3) 深入研究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通过对产抗生素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进行深 入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抗生素种类和合成途径,为新抗生素的发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抗生素的分类和应用领域介绍

抗生素的分类和应用领域介绍近一个世纪以来,抗生素在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治疗感染性疾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并且在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分类以及它们在医学和养殖等领域的应用。
一、抗生素的分类根据抗微生物药物是否是天然产物或人工合成物质,我们可以将抗生素分为两类:天然抗生素和合成抗生素。
1. 天然抗生素:天然抗生素是由微生物自然产生的化合物,如链霉菌属、放线菌属等微生物产别源。
这些天然产物经过提取、纯化、结构鉴定后称为天然产品。
典型例子包括青霉素、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等。
2. 合成抗生素:与天然抗生素相比,合成抗生素是通过人工合成而来。
这种类型包括广谱青霉胺类(如氨苄青霉胺)和头孢菌素类(如头孢菌素C等)。
由于人工合成,合成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可以修改,从而改善其药理活性。
另外,根据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我们可以将其分类为以下几类:细菌静止药、细菌杀灭药、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核酸合成的抗生素和肽链延伸抑制剂。
二、抗生素的应用领域1. 临床医学抗生素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根据感染程度和致病微生物的不同,医生会选择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轻度感染,口服或外用的广谱青霉胺类药物常常是第一线治疗。
而对于严重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则可能需要使用更强效的合成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2. 兽医除了人类医学领域之外,抗生素在兽医领域也有着重要作用。
在畜禽养殖中,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动物感染性疾病。
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畜禽呼吸道感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
然而,滥用抗生素也会导致兽药残留和耐药菌的形成。
因此,在动物饲养中合理使用和规范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3. 农业除了兽医领域之外,农业中也广泛应用抗生素。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一些微生物病害或真菌感染可能会导致产量下降。
适当使用抗生素可帮助控制这些疾病,并提高农作物产量。
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

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潘丽霞;朱婧;王青艳;杨登峰【摘要】作为酶工程、有机化学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细胞色素P450酶以其独特的催化特性以及广泛的存在性,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的兴趣.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合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在抗生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P450酶的功能研究得到了进一步解析.同时,细胞色素P450酶的蛋白质改造和新催化反应的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本文就链霉菌属来源的细胞色素P450酶的特点以及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论述.【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9(044)002【总页数】7页(P153-159)【关键词】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酶工程;细胞色素P450酶【作者】潘丽霞;朱婧;王青艳;杨登峰【作者单位】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产业化工程院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产业化工程院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产业化工程院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广西科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中心,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合成生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细胞色素P450酶(P450s或者CYPs)是一类依赖于亚铁血红素,催化多种复杂氧化反应的多功能酶。
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包括细菌,真菌,哺乳动物以及人体。
之所以得名P450,是由于在催化过程中,其和亚铁血红素相互结合,形成硫醇-亚铁-一氧化碳复合物,该复合物在450nm处具有最大特征吸收波谱[1]。
P450不但在有害异物的脱毒,类固醇的生物合成以及人体的药物代谢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2-3],而且在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中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4-5]。
浅谈链霉素的生产工艺及应用与发展

浅谈链霉素的生产工艺及应用与发展古冰霞摘要:生物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主导地位的高新技术,而生物技术药物大部分都是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对治疗许多疾病都有着显著的疗效,链霉素就是其中的一种。
链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也是一种氨基糖苷类药,在目前的制药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从链霉素的生产及提取工艺,链霉素的开发应用,链霉素的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这三个方面对链霉素进行综合性的阐述,进而对链霉素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链霉素;生产工艺;应用;发展1链霉素的生产工艺1.1链霉素的简介1.1.1 名称与化学结构式中文名:链霉素英文名:streptomycin分子式:C21H39N7O12分子量:581.59化学名::2,4-二胍基-3,5,6-三羟基环己基-5-脱氧-2-O-(2-脱氧-2-甲胺基-α-L-吡喃葡萄糖基)-3-C-甲酰-β-L-来苏戊呋喃糖甙;它是由链霉胍、链霉糖、N-甲基-L-葡萄糖胺构成的糖苷。
化学结构式如下:1.1.2 性状与理化性质链霉素游离碱为白色粉末,大多数盐类也是白色粉末或结晶,无嗅,味微苦。
链霉素比较稳定,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中。
链霉素是从放线菌属的灰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是一种碱性甙,与酸类结合成盐。
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是硫酸链霉索。
硫酸链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味微苦、有吸湿性。
1.2 链霉素的生产工艺1.2.1生产过程链霉素由灰色链霉菌发酵生产。
双氢链霉素可由湿链霉菌产生,但通常以半合成方法生产。
链霉素的生产过程分为两大步骤:①菌种发酵。
将冷干管或沙土管保存的链霉菌孢子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于27℃下培养7天。
待斜面长满孢子后,制成悬浮液接入装有培养基的摇瓶中,于27℃下培养45~48小时待菌丝生长旺盛后,取若干个摇瓶,合并其中的培养液将其接种于种子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在罐温27℃下培养62~63小时,然后接入发酵罐内已灭菌的培养基中,通入无菌空气,搅拌培养,在罐温为27℃下,发酵约7~8天。
棒状链霉菌控制抗生素合成的调节机制

编 码青 霉 素 结合 蛋 白 的基 因p p 和 bA
2 ,克 拉 维
酸 生 物 合 成 必 需 的 未 知 功 能 基 因 ( ly ,op 和  ̄ cp p A J o p ) , 以及编 码 一 种 赖 氨 酸R. ( y R— p ) p A2 型 L s t e y
调节 蛋 白基 因ca 等 。 lR
因簇 包 括编 码 生物 合 成 酶 的基 因 ,如p c , c pb
到 了一 株 2羟 甲基 克 拉 维烷 和 内 酰胺 克拉 维 烷 低 产 .
菌 , 该菌 完 全 不 能 生成 克 拉 维烷 一一 化 物 ; 而敲 除 2羧 cm5 因 导致 了羟 甲基 克 拉维 烷 和 克拉 维烷 .. 化 v 基 2羧
烷 一. 酸 、2 甲羧 基 甲基 克 拉维 烷 、2羟 甲基 克拉 2羧 . 一
维烷 、羟 乙基 克 拉 维烷 和 内酰 胺 克 拉 维烷 等 , 它们
无 B. 内酰 胺 酶抑制 活 性 ,这显 然 与克 拉维 酸 的 ( R 3,
1 克拉 维烷 生 物合成 . 2
棒 状 链 霉 菌 中 负 责 克 拉 维 酸 一 拉 维 烷 生 物 合 克 成 的三 个 基 因簇 已被 分 离 。 克拉 维 酸 基 因簇 最初 是 通 过 与 c s 基 因杂 交 而 得 到 分 离 ,该 基 因编 码 克拉 a2 维烷 合 成 酶 。第 二 个 基 因簇 ,命 名 为 克 拉 维 烷基 因 簇 ,是 通 过 以c s 基 因 作探 针 而 分 离 的 ,c s 是 一 al al 个 编 码 合 成 克 拉 维 烷 同工 酶 的重 复 基 因 。该基 因簇 ( 拉 维烷 基 因簇 )包 括 基 因c ml: v 3 v 克 v  ̄ c ml ,c mG l J 和 cmP ( 图2 —I v 如 b I )。这些 基 因参 与 克拉维 烷 的生 物 合 成 是通 过 敲 除 特 定基 因 ( v , v 和c m5 c ml c m2 v ) 从 而 导 致5 克拉 维 烷 的部 分 生成 受 损 ,但仍 能合 成 S 克 拉 维 酸 的 突 变 体 而 得 以揭 示 。 敲 除 c m2 因 得 v 基
抗生素的产生与升级

抗生素的产生与升级青霉素的发现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人们寻找新的药物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1944年瓦克斯曼(Waksman)从灰色链霉菌中发现了链霉素,开辟了利用放线菌生产抗生素的途径。
随后在微生物中发现了许多具有杀灭和抑制其他微生物发育和代谢,有的还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发育和代谢的生物活性物质,现在人们将之统称为抗生素,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抗生素又称为抗菌素。
青霉素的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和设备的工业应用及新的抗生素的不断发现,使抗生素工业迅速发展。
上个世纪的60-80年代是抗生素研究发展的高峰年代,到目前为止从微生物中发现的抗生素有近2000多种,在工业上生产并在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有近100种。
为适应青霉素生产而研究开发的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和设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固体发酵,这些技术和设备逐渐地推广应用到其它的发酵产品的生产上,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因此,用于青霉素生产的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为现代的抗生素工业和现代发酵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也就是青霉素开始大量在临床上使用时,一个病人每一次注射青霉素只需要20万单位,而到了九十年代,一个病人每一次注射的青霉素需要80-100万单位,青霉素用量几乎增加了近5倍。
为什麽在不到半个世纪里,病人需要注射的青霉素用量增加了近5倍,是不是如人们所说的现在的青霉素质量不如从前了呢!不是的。
现在生产的青霉素质量不仅不比从前生产的青霉素质量差,反而还有大幅度的提高。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长期、大量使用青霉素,特别是不科学的大量滥用青霉素,如低剂量长期使用,使许多致病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有些致病菌不仅能够耐药,还可以破坏青霉素,很快使青霉素丧失杀菌活性。
因此,不得不增加青霉素的用量,以保证治疗效果。
对青霉素杀菌治病机理的研究发现,青霉素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这正如把一只小兔子的皮剥掉,小兔子就不能够活一样。
细菌细胞壁被破坏,细菌就不能够繁殖,从而达到抑制和治病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用抗生素
抗生素工业应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大环内酯 类抗生素
它是由 12 个以上的碳原子组成,且形成环状结构, 通常可和细菌的 50 核糖体亚基结合,以阻断蛋白质 的合成,如红霉素。
多烯类抗生 素
由 25 ~ 37 个碳原子组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 3 ~ 7 个相邻的双键,可与病原真菌细胞膜上的类 醇结合,有破坏细胞膜的功能,如治霉菌素。
状或绒毛状,色彩丰富,其上长有大量粉状孢子,有的还会
形成各种水溶性色素。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最适pH为 6.5~8.0。
链 霉 菌
菌种形态结构: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G+,菌丝体发达,无分隔,以伸展在空间较粗的气生菌丝和较 细、分枝、不会断裂的基内菌丝两种状态存在。气生菌丝成熟后 会分化成非轮生的孢子丝,孢子丝经横割分裂后产生大量孢子。 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形、波曲、钩状、盘卷和各种松紧不等的 螺旋形等。孢子形状呈圆形、椭圆形、卵圆形和柱形等,表面为 光滑或呈疣状、棘状或毛发状。
基本介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链霉菌可以产生多种二次代谢物,包括 各种物质的分解酵素及抗生物质。这些 代谢产物除了可用在人体的医药以及当 成家畜饲料的添加物外,在农作物生产 方面,也可做为植物保护之用。链霉菌 是已知放线菌中最大的族群,可产生高 达一千多种的抗生物质,许多重要的抗 生素如放线菌素、链霉素、四环霉素、 保米霉素、维利霉素、嘉赐霉素及康霉
素等,都可由链霉菌生产。
下面请大家看 看具体的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这是我们运 用的基本介
业中的成品吧
绍,了解了吗
一般而言,农用抗生素具有较低毒性
及残留性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和繁殖,或者能改变病原菌的形态而达到
保护作物的效果。 生物农药中很大一部分
是农用抗生素,而链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
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新生霉素、新霉素、春日霉素、 博莱霉素、庆大霉素和井冈霉素等。这些抗生素的G+C
mol%值为69~78.
抗生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古有金刚罩铁布衫炼就一身不坏之身,如今江湖各路细菌侵袭,我们的葵花宝典 是什么呢?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其以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它不仅能杀灭 细 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 用。抗生素的来源广泛,但最主要的是微生物,特别是土壤微生物,占70%左右。有 应用价值的抗生素几乎都是微生物产生的。
⑦绿色类群,如绿色链霉菌(S,viridis)等 ⑧蓝色类群,如天蓝色链霉菌(S.coelicolor) (S.nigrificans)等
链 霉
代谢多样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目前应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是链霉菌的次生代谢物,如链
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丝裂霉素C、万古霉素、四环素、
菌
产物又在农用抗生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多
种链霉菌次生代谢产物被研制成农用抗生
素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如井冈霉素、春雷
霉素、中生菌素等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
取得的效果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抗生素工业应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农用抗生素
我们可是还有 很多应用的哦, 别小瞧我们,哼!
链霉菌与抗生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抗生
素约80%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其
中又以链霉菌属列居之最。该属
可产生1000多种抗生素,
Streptomycin) 、卡那霉素(
Kanamycin)
、丝裂霉素(
Mitomycin) 等。
链 霉 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菌种分类:
已知菌多达509种,为便于鉴定和筛选抗生素的需要,按链霉菌属各个 种的气生菌丝、孢子丝和孢子的颜色,基内菌丝的颜色及其产生色素的 颜色,以及孢子丝是否会吸水自溶等特征,把本属划分为12个类群: ①白孢类群,如白色链霉菌等 ②黄色类群,如黄色长孢链霉菌(S.longisporoflavus)等 ③粉红孢类群,如弗氏链霉菌(S.fradiae)等 ④淡紫灰(即薰衣草)类群,如 淡紫灰链霉菌(S. lavendulae)等 ⑤青色类群,如青色链霉菌(S.glaucus)等 ⑥烬灰灰群,如烬灰链霉菌(S.cinerogriseus)
抗生素的危害—治命,致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较强毒副作用; 2、产生耐药性; 3、杀灭体内正常细菌。
链霉菌与抗生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生长,且大量高效的合成 ; 2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不易变异退化; 3 生长繁殖能力强,有较高的生长速率; 4 在发酵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与目标产品性质相近的副产物; 5 菌种不是致病菌,不产生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 6 发酵条件如温度、pH、溶解氧、泡沫等易控制; 7 具有抗噬菌体及杂菌污染能力强;
性的土壤中,在淡水、海水及其淤泥中也有分布。少数种类是
人体和动植物的病原菌。
有机质
土壤
海洋
链 霉 菌
理化特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好氧菌,化能有机营养型,以好氧呼吸获取能量。营养要求
低,能利用多种碳源,包括较复杂的纤维素、角蛋白和几丁
质等。菌落致密,与基质结合较牢固,外观呈地衣状、皮革
brief
Outline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菌种 应用 前景
链 霉 菌
基本分布范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细菌界、厚壁菌门、放射细菌纲、放射细菌亚纲、放线菌目、
链霉菌亚目、链霉菌科中惟一的一个特大属,是放线菌的典型
代表。广泛分布于含水量较低、通气良好、有机质丰富和微碱
氨基糖类抗 生素
四环霉素类抗 生素
核酸类抗生 素
这类抗生素属于糖的衍生物,由糖或氨基酸与 其它分子结合而成。在植物体内具有移行性, 可干扰病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如链霉素。
这类抗生素属于糖的衍生物,由糖或氨 基酸与其它分子结合而成。在植物体内 具有移行性,可干扰病原细胞蛋白质的 合成,如链霉素。
类抗生素含有核酸类似物的衍生物,作用于 病原菌的去氧核糖核酸合成系统,抑制其前 驱物或酵素的合成,如保米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