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1 30001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毕生发展心理学概述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的发展可分为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第一,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第二,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P2】2.研究对象: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即研究由出生到老死这一阶段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P3】3.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宣告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P8】4.霍尔是美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
【P10】5. 荣格开始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前半生(向外)和后半生(向内)分期的观点。
认为到了40岁左右可能会出现“中年危机”。
8.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陈鹤琴。
【P16】9.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1962)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P19】第二章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1.弗洛伊德(图2-1)1896年提出了一整套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格发展理论。
其人格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
他主张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并强调人有追求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
【P27】2.心理地形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他更强调意识活动。
发现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创见。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能量活动部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是心理能量活动的深层部分,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意识。
前意识可以被回忆起来,属于意识的一部分。
【P27】3.人格结构说: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
发展心理学总复习资料(1)

发展心理学总复习资料资料一:第 1 学时:第一讲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 Preyer)。
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四)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第 2 学时:第二讲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1.客观性原则2.能动性原则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要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要点:观察法(应用)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记录被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整合)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整合)第1章绪论(ok)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它有哪些特点?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广义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指个体发展心理学,即研究个体从胚胎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特点:①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年龄变量有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被试自己或他人知觉的年龄等多种变量。
②研究对象的范围跨度大。
③就研究过程而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还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④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对研究结果有重要影响。
2、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谁?答: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4、什么是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是关于从妊娠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的行为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的核心假设是个体心理学和行为的发展并没有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生命的过程,它是动态、多维度、多功能和非线性,心理结构与功能在一生中都有获得、保持、转换和衰退的过程。
5、什么是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所研究的年龄特征应该包括哪些问题?年龄特征:心理发展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包括:(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2)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6、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哪些?(1)一般理论;(2)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理论;(3)认知发展理论。
1、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最核心问题)2、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问题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连续与不连续问题)。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全)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全)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发展心理学知识在二级卷册一考试中比重占基础知识40%的一部分(大约占卷册一的13%)。
辅导习题共计298题,其中单项选择219题,多项选择79题,二级要求掌握的习题(带★号)96题。
第一节概述 (181)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8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习题1)。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习题220):①心理的种系发展;②心理的种族发展;③个体的心理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习题2,0412-3-75)。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习题3,0511-2-51)。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习题221):①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③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④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⑤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习题4)。
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习题5)。
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习题6)。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习题7)。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习题222):①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②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③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④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二)阐明和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包括(习题223):①遗传和环境的关系;②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③心理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④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在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发展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⒈心理的种系发展;⒉心理的种族发展;⒊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之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以上三个方面合起来指的是心理发展的广义理解,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发生,二是发展。
发生是指心理“从无到有”,发展指的是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
通常所说的心理发展,多指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这是从狭义上理解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⒈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个体心理是有各种心理过程和现象有机联系的整体,心理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的互相作用中实现的。
①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它不等同于各种心理现象特征相家的集合;②心理的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⒉心理发展的社会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受社会制约的。
⒊心理发展的活动性: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就是活动。
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者的相互作用是指,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刺激和要求;主体对客观环境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动作和活动室主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这里的动作和活动包括外部动作和内化活动两个部分。
内化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转化过程,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和超越化。
⒋心理发展的规律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等方面。
①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人的个体心理都具有特殊性,不可能存在两个人心理特征完全相同的现象,这是心理的个性。
心理发展又具有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是从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即遵循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规律的。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1.发展理论:复习主要的发展理论,例如:-约翰·鲍德温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知识、思维和认知能力方面的发展。
-爱伦·萨夫特·佛格森的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了儿童如何通过社会互动来发展社会技能和情感认知。
-爱德华·斯普兰格勒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描述了个体在生命周期内的发展和成长,从婴儿期到老年期。
2.儿童发展:复习有关儿童认知、社会和情绪发展的重要概念,如:-认知发展:复习儿童如何理解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他们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社会发展:复习儿童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发展,以及儿童如何通过社会交往来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
-情绪发展:复习儿童情绪的识别、表达和调节的发展,以及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3.青少年发展:复习青少年在身体、认知和社会方面的发展特点,包括:-青春期身体发展:复习青春期期间体重、身高、性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发展的变化。
-认知发展:复习青少年在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发展,以及他们如何开始独立思考和形成个人身份。
-社会发展:复习青少年如何建立自我认同、与同伴建立关系,并逐渐独立于家庭。
4.成年期发展:复习成年期的身体、认知和社会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复习成年期身体的健康问题和变化,以及如何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认知发展:复习成年期人的思维变化,包括他们如何处理信息、做决策和解决问题。
-社会发展:复习成年期的人在工作、婚姻和家庭方面的发展,以及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5.老年期发展:复习老年期的身体、认知和社会发展-身体发展:复习老年期的身体健康问题和变化,以及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和功能独立。
-认知发展:复习老年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并学习如何保持大脑健康和锻炼认知能力。
-社会发展:复习老年人在社会参与、家庭角色和退休生活方面的发展,以及老年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红点子实验P206(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体我和客体我所组成。
)阿姆斯特丹借用了盖洛普研究黑猩猩自我再认的“红点子”方法。
在婴儿毫无觉察地状态下在其鼻尖涂上一个红点来揭示婴儿自我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婴儿自我意识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①如果表现出意识到自己鼻尖上红点的自我指向行为→婴儿有了自我认知的能力②如果特别注意自己鼻尖上的红点或者能找到鼻尖上的红点→婴儿对自己的面部特征有了清楚地认识。
刘易斯重复阿姆斯特丹的“红点子”方法。
15个月,婴儿才出现直接触摸自己鼻子上红点的行为→15个月是婴儿客体我发展的转折点。
幼儿期幼儿期指3-6/7岁。
通常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
又称学前期。
游戏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
但是,将注意力长时间稳定下来很艰难。
儿童的神经系统发展最快,成熟最早,到幼儿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2.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P214儿童的脑电图变化表明,儿童大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而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大脑各区域成熟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3.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P217游戏是学前儿童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活动。
①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反映,反映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是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②游戏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结合,不是简单社会生活的翻版。
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
即可以充分想象,又真实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和人际关系。
③是儿童主动参与、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可以让儿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目的分:创造性、教学、活动性)4.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P222(语言发展)言语发展上,词汇数量增加、词汇内容丰富和深化、词类范围扩大、积极词汇的增长。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史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人的认知过程的发展年龄特征;而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生理因素的发展;三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二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4、年龄特征的研究(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2)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故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
5、儿童心理学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6、发展心理学诞生标志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弗洛伊德发展心理学理论(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2)力比多发展的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1)埃里克森人格理论人格的发展中,逐步形成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2)八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或游戏期、游戏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3、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2)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一是三种非习得性的研究即非学习性的情绪反应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二是儿童嫉妒和羞耻的情绪行为研究4、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2)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5、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2)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亲社会行为6、维果茨基的心理学发展观(1)历史文化发展理论在人类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在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复习指导1-3一、进展心理学的定义心理进展的内涵在地球上众多生物构成的进化等级中,人类处于最高等级,具有与其他物种相区不的本质特点。
人类所具备的高级心理机能和社会结构,是种系进化和个体进展的产物。
从种系进化的角度来看,心理进展是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后获得高级心理机能和人类社会结构的过程。
从个体进展的角度来看,心理进展是一个人要获得高级心理机能、要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的一份子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进展过程。
从成熟意义上来讲,心理进展是指各种心理过程向着机能水平提升、和谐性加大的方向进展。
(早期认识,非专业人员的明白得)。
从现代意义上对心理进展内涵的明白得,即包括成熟意义上的进展,还包括相伴生理机能的衰退而显现的心理过程的有规律的变化。
研究成年期和老年人心理进展的意义研究成年期和老年人的心理进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成年个体的心理同样具有进展的潜力。
在生理成熟之后,个体的心理并不是静止不前的(即心理还在进展)。
个体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任务,每种任务都代表了社会对一个人在特定时期的进展要求。
个体应对这些任务的情形,决定了他成年期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是主动的依旧消极的)。
第二,儿童的进展与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之间存在相互阻碍的关系,成人的咨询题会通过直截了当或间接的方式阻碍儿童的进展(如父母婚姻、工作压力、经济的咨询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及情绪咨询题等)。
第三,研究老年人的心理有助于解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福利和安置等咨询题,(如保证老年人权益、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体会和聪慧等),有利于从不同视角认识生理与心理的关系、明白得心理活动的本质。
除成熟期心理机能的进行性进展外,心理进展还包括成年期的心理变化和老年期心理的退行性进展。
(填空)心理进展是在生理成熟进展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阻碍下进行的,年龄或社会角色是心理进展的重要参照系。
什么是进展心理学?进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终止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进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亦称为毕生进展心理学。
进展心理学是理论性和应用性都专门强的学科。
(进展心理学即是理论性专门强的基础心理学分支,又是一门应用性专门强的学科)任何学科中的研究咨询题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描述现象,另一类探讨现象发生的缘故和过程。
这两类咨询题分不称为“描述性研究”和“讲明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学科进展的基础,讲明性研究是学科成熟的标志。
进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进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描述性研究和讲明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指描述个体心理进展模式的研究。
例如:智力、语言、经历、人格是如何进展的。
描述性研究在进展心理学的早期时期,以及新的研究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讲明性研究是探讨心理进展的阻碍因素和机制的研究。
例如:阻碍心理进展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式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样等。
通过讲明性研究能够获得对心理本质的认识,也能为干预心理进展过程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二、进展心理学的差不多理论咨询题在进展心理学的差不多理论咨询题中,存在三种争辩:遗传与环境之争(也称“自然与教养之争”)、连续性与时期性之争、普遍性与相对性之争。
阻碍心理进展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为先天遗传因素和生物(或成熟)因素;另一类为后天环境因素和文化(或教育)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表现为一个人内在的基因结构,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 生理特性(如性不、肤色、身高、长相等),而且在专门大程度上阻碍着他 的气质、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特点。
后天环境因素包括一切与遗传相对的、外在于个体的阻碍因素。
(如营养、医疗卫生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人格特点 和社会关系、社区环境、学校教育、本民族的风俗文化、社会历史、道德 价值体系等)(多项选择时能识不哪些因素属于后天环境因素)二因素论: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进展中的 作用?(请论述关于遗传与环境作用的理论)在进展心理学中,始终存在着关于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在心理进展中 作用的争辩,通常称之为“遗传与环境之争”。
有关的理论要紧有遗传决定 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交互作用论等。
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对心理进展的决定作用, 始人高尔顿。
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对心理进展的决定作用,华生。
二因素论(试图调和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 作用在心理进展中差不多上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斯特恩(也译作斯腾, 提出“心理进展是内在本性和外在条件辐合的结果;两种因素同为进展不 可缺的因素,所占的比重可因事而异”),吴伟士(“遗传与环境不似相加的 关系,而较似相乘的关系”)一一(注意两个人物的名字,多项选择) 交互作用论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依靠、相互阻碍的。
二者的相互依靠、相互阻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染色体与分子内的物质环境相互作用, 基因也存在移位和变化等。
其次,基因的作用存在时刻表,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是阻碍时刻表发 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最后,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或易 感性,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心理特点,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
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者 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在心理进展的不同方面和不同时期,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会有所不同。
交互作用理论还认为,个体自身在其心理进展中起着能动的调剂作用,心理结构作为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反过来会阻碍遗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
(此处可能单独出题目:遗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只要第5 部分)连续性与时期性之争(什么是连续性与时期性之争?)关于心理进展是连续性的依旧时期性的争辩,一样称为“连续性与时期性之争”。
关于心理进展的时刻模式有两种观点(“连续性与时期性之争”的具体内容):一种观点(连续性性观点)认为,心理进展是渐进式的连续的变化过程(从时刻维度上看,心理进展曲线是一条平滑上升的曲线)。
强调环境因素的理论通常如此认为,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
另一种观点(时期性观点)认为心理进展是一个非连续的过程(从时刻维度上看,心理进展曲线是一个阶梯状的非平滑折线)。
强调生物成熟因素的理论倾向于持这种观点,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新老精神分析理论等。
现代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进展既有一定的时期性,又有连续性,是连续性与时期性的统一。
心理进展的时期划分(本教材的时期划分)婴儿期:0-1前幼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学龄期):6-12青青年期:11、12-25、26成年期:25、26-60、65 老年期:60或65岁以后普遍性与相对性之争(心理进展的普遍性与相对性)“普遍性与相对性之争” ,指的是应该注重不同文化中普遍性的心理进展规律的研究,依旧注重不同文化和亚文化下心理进展的专门特点,是研究侧重点不同的体现。
有的研究者注重对普遍性心理进展规律的研究,他们认为,生物性成熟因素是阻碍心理进展的决定因素,因此不管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心理进展规律应该差不多上相同的。
如皮亚杰的思维进展四时期是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文化是阻碍儿童心理进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语言,还决定了思想和行动,因此应该研究不同文化和亚文化下的心理进展的专门特点。
“普遍性与相对性之争”是研究侧重点不同的体现。
当前研究趋势,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越来越受重视,是对过去普遍性研究的一种调整。
三、进展心理学简史普莱尔1882 年《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是进展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自然与教养之争在哲学中能够找到它的渊源,两种极端观点的代表人物分不为洛克与卢梭。
代表观点是洛克的“白板讲”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什么是“白板讲”?应对此如何评判?白板讲:洛克否认存在天赋观念,认为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体会;通过联方法则,观念之间发生联结,产生新的观念。
他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后天的体会将决定这块白板上将显现如何样的图画。
(因此,洛克重视儿童教育,反对体罚)因此,洛克的这种观点被称为“白板讲” 。
评判:洛克看到了体会或环境在心理进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他思想中的主动成分。
但他完全忽略了人的生物属性或先天禀赋在进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他没有看到心理与生理之间的联系。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应对此如何评判?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想,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
具体观点是:儿童天生具有一些美好而高尚的观念(如公平、慈善等),儿童是“高尚的野蛮人”(在自然的状况下,儿童的美好天性会渐次得到展现,然而在不良的社会制度中,这些美好的天性会被扭曲或掩盖,变得自私与贪欲。
因此)儿童教育应该在自然状况下进行,尽量幸免社会文化的阻碍,让儿童的美好天性自然展现出来,并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究去发觉知识。
评判:卢梭看到了先天因素与儿童自身在进展中的重要性,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制造性,这是他的思想中主动的地点。
然而他忽视了教育的作用,对社会制度的批判态度,导致他将人的理想进展与社会制度对立起来,是过分简单化的解决之道。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同时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先驱。
达尔文是最早使用日记法记录心理进展过程的研究者之一,著作《一个婴儿的传略》。
达尔文认为,人类的意识与动物心理之间不存在鸿沟,他们在进展上是连续的,心理具有适应环境的机能。
高尔顿高尔顿强调遗传在心理进展中的作用,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高尔顿用“家系研究法”论证遗传是决定个体差异的要紧因素。
“优生学”的概念是高尔顿提出来的。
普莱尔普莱尔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婴儿的感知觉能力,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 1882年,这本书的出版是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霍尔 在儿童心理学产生初期,对儿童心理学研究推动作用最大的人物是霍 尔。
创办了第一份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杂志》霍尔的代表著作, 2 部:《婴儿研究手记》,《青青年期:青青年期的心 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 (作 者名字专门简单,著作名称专门罗嗦)复演讲:霍尔认为,儿童心理进展是对人类种族进展历史的重演,他 讲“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
复演讲具有明显的遗传决定论倾向。
比内、西蒙 比内与西蒙是智力测验的创始人。
1905 年,完成了第一套智力测验《比内 -西蒙智力测验》,并提出了智 商概念 IQ 二MA/CA X 100, IQ 智商(也称为比率智商),MA-心理年龄,代表 绝对智力水平,CA-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第二章 进展心理学的差不多理论咨询题 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是指皮亚杰的关于儿童认知进展的理论。
)发生认识论是 研究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刻和空间、几何、各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 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进展的理论,由于这种理论是从个体发生的角 度来研究认识论中的差不多咨询题,因此称之为发生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