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洞接长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框架涵洞接长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框架涵洞接长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K****+****框架涵洞接长施工专项安全方案

1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1.1编制依据

①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以及已批准的标段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已批准的涵洞施工方案;

②涵洞施工图、标准图以及参考图等;

③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铁道部颁布的铁路工程设计、安全施工规范和广铁集团公司有关文件;

1.2编制原则

1.2.1全面响应和符合施工合同文件的原则

严格按照施工招标书及合同条款规定的编制范围、内容、技术要求和规定格式进行编制,满足业主及合同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争创一流工程。

1.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范围为**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2标K****+****涵洞接长施工防护。

2 工程概况

K****+**** 1-4.0×4.0m盖板箱涵。该涵洞工程地处汉寿县株木乡,位于原线路左侧。新旧两线的线间距13.81m,涵洞设计在既有涵洞位置根据原涵洞孔径规格进行接长。

接长涵施工需拆除原有涵洞的八字墙及出入口基础,基坑施工破坏既

有路基,按《铁路技规》的规定既有铁路线中心3.5米以内不准许挖土。为保证既有铁路线的运输安全,对靠近既有铁路线一侧涵洞接长施工时必须进行路基防护,路基防护办法通常采用打入钢轨桩、木桩、钢筋混凝土桩及钢筋混凝土灌筑桩等。根据设计要求,该接长涵采用43kg/m钢轨桩防护。

3主要施工方案

3.1施工方案

①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经监理和业主审批通过,并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对参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作业。

②涵洞两侧人工挖探沟,探明管线位置,对其进行迁改或保护,作出警示标志,避免施工时造成破损。

③平整场地,测定基坑开挖边线,测定钢轨桩位置,采用液压步履式振动打桩机进行打桩施工。

④基坑开挖达到标高后,对基底进行承载力检测,报请监理人员旁站,确认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⑤43kg/m钢轨桩布置:钢轨桩间距为1.0m,沿路基开挖边线布置至基坑边线外0.5m。钢轨桩入涵身基础以下2.0m。为防止个别钢轨有内伤,当受到交大的列车振动力突然断裂,在钢轨头部横向连接一节短钢轨,并将钢轨连成整体。施工使用液压步履式振动打桩机。其主要机械性能为允许加压120kg,允许拔桩力240kg。

⑥涵洞回填在盖板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回填土要符合质量要求,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从涵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水平分层、对

称地填筑、夯(压)实。用机械填土时,除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1m时,才允许机械通过,且在使用震动压路机碾压时,禁止开动震动源。

⑦基坑回填后,采用20T吊车吊出钢轨,运输至材料仓库,清理干净后堆码整齐,以便下次使用。

4涵洞接长施工安全措施

4.1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召开本单位的施工预备会,布置和安排施工作业内容、程序、方法、技术要求、组织分工和重点安全事项,确定安全卡控人员。

4.2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既有涵洞和路基排水设施进行延伸和改造,确保线路排水通畅。对既有涵洞内管、线、电缆进行防护处理。开挖过程中如遇到管、线、电缆等隐蔽设施时,必须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4.3涵洞接长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求组织施工,拆除原有护锥或端、翼墙时,如影响边坡稳定,应先加固防护既有边坡,再进行拆除。挖孔桩及端、翼墙拆除过程中,要有专人防护,并有明显的防护标志,必要时,设置防护栅栏和警示牌,夜间要有照明设施。

4.4新旧涵洞接头处的基坑,应随挖、随接,及时回填,开挖后应立即砌筑基础和边墙,必须及时回填路基边坡,待既有路基稳定后再继续施工。基坑作业应设置防护围栏和安全网,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和安全帽,并指派专人防护,确保人身安全。

4.5在雨季施工时,要事先改移排水方位,做好防水围堰,并对路基边

坡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夏季高温天气施工时,做好防暑降温、防雷电措施。

4.6新线与既有线并行,既有线无涵洞,新线先做的涵洞伸入到既有线边坡之内。施工完毕,应将边坡回填夯实,切勿存水,涵洞与既有线相接处应设防水墙,防止浸水软泡路基。

4.7涵洞施工时,在施工段两端车站设置驻站联络员(),在涵洞作业线路两端800米处设置防护员()和施工作业标(插在列车前进方向左侧路肩外),防护员配备对讲机、信号旗、口哨、响墩、火炬等防护设施,以备出现紧急情况下拦停列车。驻站联络员与工地防护员至少每3~5分钟通话一次,两头来车提前通知防护员,列车通过施工点时,防护人员通知施工现场停止钢轨桩施工,检查施工机械及机具是否清理下线,检查打桩机是否侵限,以确保行车安全。

4.8作业人员应执行上下班行走路肩,横过线路时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抢越,严禁石击列车,避车时应面向列车,防止车上抛落坠物伤人。作业人员在既有线(旁)作业禁止穿拖鞋、穿红色衣服、戴红色帽子。

4.9施工中,接到防护员来车通知,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800米外下道避车,并距线路2米以外,机工具不能放在道心中及枕木头上。不得侵入线路限界。

4.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操作,并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进行。

4.1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设专职安全员,坚持经常性施工安全和监督指导。安全领导机构见下图。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

②成立安全监察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作为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制订各种安全措施,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贯穿于整个施工的全过程。

③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知识教育,树立法制观念和“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④做好与施工安全有关的技术交底,狠抓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⑤加强对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坚决的杜绝违章作业,提倡文明施工。

⑥实行安全生产包保责任制,奖罚分明,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用电、车辆行驶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器材、工程设备的安全。

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做到班组日检,队周总结,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和检查,使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⑧及时学习、推广安全生产经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4.12安全教育和训练

①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②对起重、焊接和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的工人,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训练。

③在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或调换工作岗位时,对工人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④设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日,在班前班后会上检查安全生产的活动情况,并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活动。

4.1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和管理制度,体现“全员管理、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做到职责分明,各负其责。

5施工应急预案

本工程潜在的突发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主要有既有线旁路堤边坡失稳和基坑坍塌、人员伤害等。

5.1成立应急组织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指挥长:,下设通讯联络组()、抢险施工组(),现场保护组()、运输后勤组()。

5.2工地发现险情后,现场安全员立即报告项目部,由项目部立即向车站,局指安质部部长,监理公司,**铁路指挥部主管安全部门及主管工程师汇报,现场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设备进行抢险。

5.3如路基失稳或基坑坍塌影响到行车安全,先立即进行防护,但在不能保证行车在限速安全通过的情况下,安全员、防护员可直接把列车拦截在无危险的区域外,然后通知邻近两端车站,安全员、防护员报告项目部,迅速组织各小组奔赴事发地点。项目部值班室报告指挥部值班室,值班室经请示指挥长后报告**建设指挥部调度室。各小组按机构职能分工,履行各自职责,针对险情情况进行抢救、抢修。施工组人工配合挖机清除路基面范围内的塌方,组织运输车辆运输、人工转运并堆码砂袋临时支护加固失稳地段路堑边坡。对事发地段轨道进行检查、整修,排除险情后,向运输部门安全部门汇报。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开通线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险情事故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责任,并处理好善后事宜。

5.4如出现人员伤害,应立即进行救治。工地应备有应急车辆,并配备医务人员和常用药品。

5.5应急备用设备、材料,详见下表

应急备用设备、材料清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