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全]艺术硕士《336艺术基础》考研重点

[全]艺术硕士《336艺术基础》考研重点

艺术硕士《336艺术基础》考研重点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美元[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研]答:“媚俗”是指迎合于世俗,缺乏自我思想、自我理智,只知随波逐流,和王国维的“眩惑”、叔本华的“媚美”有相同之处,都是指各种欲望的物或事对人形成的迷惑。

齐白石便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媚俗源于19世纪浪漫主义的德文词,它的原义是指戏剧上的吸引受众、矫揉造作包含了矫情虚假和趋时的意思。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也提到了“媚俗”(刻奇kitch)这样一个概念。

“媚俗”无疑是昆德拉小说世界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米兰·昆德拉指出媚俗就是坚持“自以为是的绝对”“多数情况下媚俗往往是指一种美化思想、拒绝真实的姿态即现代社会一种普遍的思维和行为定式”。

值得强调的是,媚俗不是庸俗、世俗、通俗。

米兰·昆德拉就指出一种“被讲过一千次的美”并认为这种美就是媚俗。

2形式主义[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研]答:形式主义,是指在艺术、文学、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

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它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

形式主义无限夸大形式的作用,否认内容的决定的、主导的地位;不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和不顾及事物的本质,只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分类,取代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满足于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而不考虑事情的本质。

形式主义割裂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联系,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

在艺术创作中,形式主义脱离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忽视艺术的思想内容,片面强调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现代资产阶级的文艺创作中,有些形式主义的流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和实践“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英美新批评派便认为,文学是一个独立的和独特的世界,不依赖于客观世界而存在,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客观实体。

他们反对“外在批评”,认为文学批评的焦点应该是作品本身,即“内在批评”。

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336艺术基础》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336艺术基础》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336艺术基础一、考试参考书目《设计学概论》,尹定邦、邵宏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二、考试说明1、评价目标:掌握设计学科的发展源流及脉络、研究范畴、基本概念;正确理解现代设计的分类方法及相关理论;深刻理解设计师的职责和价值;具备在设计学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对专业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分析。

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必答。

(2)试卷主要有单选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问答题、论述题。

3、考试要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所列内容与要求)3.1作为学科的设计(1)设计学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中国设计思想及相关理论、著作(3)西方设计思潮及相关理论、著作3.2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1)重要名词、概念(2)正确理解功能需求的设计,对具体案例能作出正确的分析(3)正确理解设计中的审美需求,能分析设计艺术审美需求的价值(4)心理需求设计在实际中的运用(5)正确理解设计的附加值,以及代表性设计案例3.3设计溯源(1)史前设计的发展脉络(2)中外代表性古代设计门类,能对具体的设计门类作出正确的评价(3)了解中外古代建筑设计,能对代表性建筑进行正确的描述和评价(4)阐述近代设计的发展及成就,能深入分析中外设计的交流与融合3.4现代设计(1)现代工业与现代设计,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师(2)现代设计思潮和发展脉络(3)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概念、设计形态及特征(4)现代设计的先驱人物及代表作品(5)阐述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能对其中的重要节点作出正确的分析3.5设计的现代分类(1)现代设计的主要类别及其定义、特点。

(2)现代设计中的发展趋势(3)展望/构想未来设计3.6设计师(1)设计师的历史演变(2)设计师的分类(3)设计师素养(4)能深入分析设计师的职责、素养和使命3.7设计批评(1)正确理解设计批评(2)设计批评的对象和主体(3)设计批评的标准及特殊方式(4)设计批评的相关理论3.8综合分析(1)能联系社会热点,对相关设计意识、设计形态、设计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

艺术基础和综合

艺术基础和综合

艺术基础和综合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艺术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各专业方向,其中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电视策划与创作、广播影视音乐应用、动漫创作、艺术管理、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市场等。

《艺术综合》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艺术常识(主要以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二、艺术原理(主要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

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涵盖面广。

二、考试的内容(一)艺术常识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中外艺术史及各种门类艺术的了解程度(以名家名作为核心),考试时主要以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中外音乐发展史上著名作曲家、经典音乐作品、主要音乐流派与风格等。

●中外美术(包括书画、雕塑)发展史上著名艺术家、经典美术作品、主要美术流派与风格等。

●中外戏剧(含戏曲)发展史上著名剧作家、著名演员、经典戏剧(戏曲)作品、主要表演流派与风格等。

●中外电影(含动画片、纪录片)发展史上著名导演、著名演员、经典电影作品、主要电影思潮、主要导演表演风格等。

●中外电视艺术发展上经典电视艺术(含电视剧、电视文艺)作品等。

●中外艺术理论与批评发展上著名学者、经典著作、知名学派与艺术思潮等。

3.参考教材●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用书。

●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中“艺术设计编(347-408页)”的内容暂不列入考试范围。

以后酌情增加。

(二)艺术原理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也会有选择与填空形式)。

2.考试范围●艺术的构成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艺术的分类实用艺术,审美艺术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动态艺术,静态艺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艺术家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的至境形态艺术意象艺术意境艺术典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内容:主题,题材、情节艺术的形式:语言,结构、技巧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流派、思潮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的接受艺术欣赏的效果:共鸣,净化,延留艺术批评的作用●艺术的起源摹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艺术的发展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3.参考教材●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黄琳华:《艺术概论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上边推荐四种教材(其实包括任何一本艺术概论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围。

武汉科技大学336艺术基础2015--2020(都有答案)考研真题

武汉科技大学336艺术基础2015--2020(都有答案)考研真题
第 2 页 共 40 页
第 3 页 共 40 页
姓名: 报考专业: 准考证号码: 密封线内不要写题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科目名称:艺术基础(√A卷;□B卷)科目代码:336 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 150 分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
6、隋唐的佛教建筑遍布全国,留存至今的仅有两座木构架殿堂建 筑均在山西五台山,即_______ 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 共8 小题,每小题 3分,共24分) 1、( 3分)艺术生产 2、( 3分)巫术
第 1 页 共 40 页
3、( 3分)文化大系统 4、( 3分)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 5、( 3分)折衷主义 6、( 3分)唐三彩 7、( 3分)工艺美术运动 8、( 3分) 1851年伦敦“水晶宫”

A 立体派 B 构成派 C野兽派 D 印象派
10、马第斯是(
)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
第 9 页 共 40 页
A 野兽派 B 构成派 C 达达主义 D 超现实主义
11、《洛神赋图》的作者是:(

A 唐寅 B 张大千 C 顾恺之 D王维
12、下列属于哥特式风格的代表建筑是:( )
四、论述题( 共3 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 分) 1、(
15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有哪些?在艺术设计活动中如何运用这些精神 ?并适当举例说明。
答案:围绕“道”、“气”、“心、”“舞”、“悟”、“和”六个艺术精神展开。 2、( 15分)对比论述艺术批评和设计批评的关系和不同。
答案:设计批评首先隶属于艺术批评,其都具有审美欣赏、人文因素。普
姓名: 报考专业: 准考证号码: 密封线内不要写题

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336艺术基础考研真题

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336艺术基础考研真题

参考书目推荐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王宏建《艺术概论》
王炤《艺术学基础知识》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商务印书馆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华东师大出版社 《艺术的故事》(又名《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历程》),贡布里希,天津人民出版社或陕西人民美术 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4、提倡雅俗共赏 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存在矛盾,但绝不是一般理解的水火不容,我们在雅俗之争中,要以文化本位来看问题,也就 是立足于传统着眼于未来。 雅俗共赏是一种文化理念,它是一种充满了张力、冲突的动态过程,它不是“雅”、“俗”的拼贴相加,也不是相互 之间的改头换面,只有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社会与自我的深层碰撞中,才会产生“雅俗共赏”的真品。
雅俗文学在矛盾对立中可以实现互渗互补,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实现相互转化。《诗经》中的国风 本属于 民歌,自然通俗易懂,楚辞也来自对楚民歌的加工和创造,也应不难理解,可千年 之后,它们早已上升为中国文 学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本在民间传播,而今都属于文学名著。在古代,我们认 为诗是处于正统地位的文化,是雅文化的代表者。而词,虽然也有着和诗一样的成就,但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粗 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 在当时地位相差悬殊的两种不同的文化载体,在现代看来基本已经趋同了。词,已经作为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一 种文化形式在文化长廊中熠熠发光。又如:《红楼梦》、“三言二拍”、《金瓶梅》等,在当时被列为禁书,认 为是淫秽读物,不符合当时社会精神发展的需要,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发现了其历史和审美意义,随着不断的 推敲和研究,它们终成为雅文化中“由俗变雅”的典例。

336艺术基础真题答案

336艺术基础真题答案

336艺术基础真题答案一、简答题1. 描述艺术是如何反映社会变迁的?答: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反映社会变迁的作用。

艺术家通过创作作品,传达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表现主题、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来反映社会变迁。

首先,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表现特定时代的主题来反映社会变迁。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和关注点。

例如,19世纪的印象派艺术家们通过画家自己眼中的真实描绘和光线的自然变化,表达对现实生活和时代的观察和思考。

而20世纪初的抽象艺术家们则试图通过形式和颜色来传达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批评。

其次,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内容来反映社会变迁。

艺术家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和情感来表达他们对社会变迁的观点。

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艺术家通过创作抽象表现主义来反映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政治上的不稳定。

而现代艺术家则通过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等问题,以表达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切。

最后,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也可以反映社会变迁。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注重对人体比例和透视的准确描绘,反映了当时对人类形态的重新发现和对科学的追求。

而20世纪后半期的后现代艺术作品则强调对传统形式和观念的批评和颠覆,反映了社会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质疑和反思。

因此,艺术通过主题、内容、形式和风格等方面的表现,可以反映社会变迁的不同方面和层面。

2. 列举一些对人类艺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

答:人类艺术发展受到许多历史事件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对人类艺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的例子:1.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艺术复兴的时期,对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追求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人的尊严。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追求逼真的画面,注重人体比例和透视的准确描绘,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生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革,对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媒大学 336艺术基础:《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中国传媒大学 336艺术基础:《艺术概论》复习提纲

《艺术概论》(复习提纲)总论“艺术概论”:内容从[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所提出的艺术“四要素”谈起:“创作者(艺术家)、鉴赏者、作品、世界”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1、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2、艺术的发生与发展3、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

4、艺术门类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5、艺术创作6、艺术接受与批评艺术本质论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

艺术和美学既有交叉有不一样。

1750年,美学。

美学研究艺术美+自然美1、艺术产生的理论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生产-消费)艺术传播在教材中最为薄弱的部分。

艺术传播是艺术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广告学,传播学)(广告及市场)(展览馆,出版社)===>现代传媒对艺术传播的影响?生产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艺术被看作一种精神生产形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特点。

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

马克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揭示了物质、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为什么说精神生产具有不平衡关系?精神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受物质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人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多层次说”)和生产的目的来说第一,精神生产满足精神审美认知需求。

第二,物质生产——使用、交换、价值属性、商品属性;精神生产——审美属性。

第三,从生产过程和结果来看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特征,艺术精神,构思,技巧投入和一般工艺品不一样。

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创造性被扭曲,淹没与根本原理违背片面追求票房收视率艺术把握世界方式形象性特征:不单是具象,可视可听都包括。

借助艺术通感。

音到形,诗到画。

和科学性概念理性把握世界不同特征的美——运用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的重要。

“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悟,又表现思想”艺术形象性:1、主观客观的统一,有意味的形式主观因素消失在客观的因素中——建筑客观因素消失在主观因素中——音乐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的存在呈现方式——形式从内容出发来选择创造形式,形式对艺术表现有明显的能动作用。

2023年浙江传媒学院《336艺术基础》考研真题

2023年浙江传媒学院《336艺术基础》考研真题

2023年浙江传媒学院《336艺术基础》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5)
1.隐含的读者
2.游戏说
3.艺术流派
4.艺术典型
5.审美无利害
二、简答题(10分*4)
1.简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简述电子媒介对艺术(意向表达、创作特征、审美感受)的影响。

3.简述电影与电视艺术特征。

4.谈谈艺术的共鸣作用。

三、论述题(20分*2)
1.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谈谈艺术门类的合并与分化。

2.当下,知乎、豆瓣上许多给《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等作品评价不入流、三观不正等,谈谈你的看法。

四、主题写作(20分+25分)
1.作品赏析
罗丹曾说“自然界中再丑的东西,在艺术中也是美的”,请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雕塑作品《欧米哀尔》(又名“老妓”)的理解。

2.材料分析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

历史学家和世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用格律文写作,而在于前者记述已经发生的事,后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所以,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

所谓“带普遍性的事”,指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某一类人可能会说的话或会做的事一一诗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普遍性,虽然其中的人物都有名字,所谓“具体事件”,指阿尔基比阿德斯着过或遭遇过的事。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以上材料内容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艺术基础》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为艺术的基本原理。

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当代艺术的热点现象和动态。

二、考试的内容
1.概述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
●艺术的构成
➢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
●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
➢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
➢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
●艺术的分类
➢实用艺术,审美艺术
➢再现艺术,表现艺术
➢动态艺术,静态艺术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艺术家
➢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
●艺术思维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
●艺术的至境形态
➢艺术意象
➢艺术意境
➢艺术典型
●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内容:主题,题材、情节
➢艺术的形式:语言,结构、技巧
➢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流派、思潮
➢艺术风格
➢艺术流派
➢艺术思潮
●艺术的接受
➢艺术接受性质与社会环节
➢艺术欣赏的性质、过程及效果
➢艺术批评的观念及效用
●艺术的起源
➢摹仿说
➢表现说
➢游戏说
➢巫术说
➢劳动说
●艺术的发展
➢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艺术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变迁
3.参考教材
●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
➢以上推荐两种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围。

如所选某一本教材中没有上述范围内的某一点内容,可从
任何其他的艺术概论教材中获取。

➢对于同一问题,不同教材内的说法不尽相同,任选其中一种说法或综合各种说法均可。

三、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大致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四、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