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4-08-16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新整理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六经辨证

新整理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六经辨证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六经辨证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六经辨证【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纲领。

《伤寒论》包括多种热性病。

书中除将一些病证的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种类型,并以此进行辨证外,又说明了有关病证的传变关系。

此外,它还用八纲分析病情,如认为六经中的三阳证多属热证、实证的阳性病证;三阴证多为寒证、虚证的阴性病证。

六经与八纲的相互配合,不仅扩大了六经的适应范围,也在辨证用药上有了较明确的准则。

那么,中医是怎样通过六经来辨证的呢?【太阳证】太阳证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1)太阳经证的主要证候:如为太阳中风证,则有头痛、发热、出汗、恶风,脉浮缓等表现;若病人恶寒发热、头身痛、骨节疼痛、腰痛、无汗或有咳喘、脉浮紧,则为太阳伤寒证。

(2)太阳腑证的主要证候:①蓄水证:发热、汗出,烦渴或渴欲饮水、进水则呕,小便不通畅,脉浮。

②蓄血证:下腹硬满或急起板结,情绪躁动如要发狂,小便通畅。

【阳明证】阳明证也可分为经证、腑证两种。

(1)阳明经证的主要证候:身热、出汗,口渴喜喝水,心烦,苔黄而干燥,脉洪大。

(2)阴明腑证的主要证候;身热,日晡(午后)潮热,汗出连绵,便秘,腹胀满,疼痛拒按,烦躁,或胡言乱语,甚则神志不清,精神恍惚,苔黄燥,脉实有力。

【少阳证】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喉干,眼花,舌苔白滑,脉多弦象。

【太阴证】太阴证主要表现为腹胀满,呕吐,食欲不好,腹泻时疼痛,受热或触按时则感舒适,口不渴,舌淡红,苔白,脉迟或缓。

【少阴证】少阴证主要表现因寒化与热化而有不同。

(一)寒化证(向寒证转化):恶寒,不发热、身倦,想睡,手足清冷,小便清长通畅,口不渴,腹痛,四肢沉重疼痛,脉微细或沉。

(二)热化证(向热证转化):心烦、失眠,脉沉细数。

【厥阴证】厥阴证主要表现为手足清冷,消渴,气往上窜,心中发热而痛,虽饥而不欲食,腹冷腹泻,呕吐,甚或呕出蛔虫。

六经病辩证要点

六经病辩证要点

六经病辩证要点一、导言在中医理论中,病证辨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六经病辨证,更是需要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分析。

本文将从六经病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六经病辩证要点进行探讨。

二、六经病的基本概念六经即包括三阴三阳的经络系统,它们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

在中医理论中,每个经络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调节作用。

六经病即指与六经相关的疾病。

根据中医理论,疾病发生时会影响到相应的经络系统,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

因此,对于六经病的辨证十分重要。

三、六经病辩证要点1. 太阳•太阳属于寒凉之性,主外感寒邪。

•其特点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

•辨证时需注意寒邪侵袭程度以及体表症状的表现。

2. 少阳•少阳属于温热之性,主外感温邪。

•其特点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

•辨证时需注意温邪侵袭程度以及体表症状的表现。

3. 阳明•阳明属于燥热之性,主内有实邪。

•其特点为高热、口渴、大便秘结等。

•辨证时需注意实邪程度以及腹部和舌苔等的变化。

4. 太阴•太阴属于寒湿之性,主内有寒湿邪。

•其特点为发热、恶寒、腹胀等。

•辨证时需注意寒湿侵袭程度以及体表和腹部的变化。

5. 少阴•少阴属于阴寒之性,主内有虚邪。

•其特点为潮热、盗汗、口干等。

•辨证时需注意虚邪程度以及舌苔和脉象的变化。

6. 厥阴•厥阴属于风寒之性,主内有风寒邪。

•其特点为寒热往来、胸胁满闷等。

•辨证时需注意风寒侵袭程度以及胸腹部的变化。

四、六经病辩证方法在对六经病进行辩证时,中医师会运用以下方法:1.望诊: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以判断病情所在。

2.闻诊:通过闻气味,了解患者体内湿气、臭气等的情况。

3.问诊:与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其症状、感受等,以帮助确定辨证要点。

4.切诊:通过按摩患者的穴位或经络,以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反应。

以上四种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更准确地辨别出六经病的具体类型和性质。

五、六经病辨证案例分析案例一:太阳经风寒感冒•症状:发热、恶寒、头项强痛。

中医“六经辨证”(建议收藏)

中医“六经辨证”(建议收藏)

中医“六经辨证”(建议收藏)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

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于他所撰著的《伤寒论》。

该辨证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

它把疾病过程分为阴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

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

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

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属于里。

不仅如此,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运用。

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尚有不同。

太阳病证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的功能。

外邪始袭人体,则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治当解表。

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不同,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所差异,故太阳病证尚须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以区别。

表虚证有汗,主要是由于患者伤于风邪,卫表受伤,腠理疏松,卫不护营,营阴外泄而汗出,治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代表方为桂枝汤。

中医如何区分六经辨证

中医如何区分六经辨证

中医如何区分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分别从邪正斗争关系、病变部位、病势进退缓急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并作为指导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博粹堂中医讲。

六经辨证论治方法,是东汉张仲景在《素问·热论》所谓"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的认识基础上,并结合外感病的临床病变特点而总结出来的,为中医临床辨证之首创,为后世种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六经辨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伤寒病的发生,是人体感受六淫之中风寒之邪,始从皮毛、肌腠,渐循经络,由表及里,进而传至脏腑。

因此,它的病理变化,当病邪浅在肌表经络,则表现为表证;若寒邪入里化热,则转为里实热证;而在正虚阳衰的情况下,寒邪多易侵犯三阴经,出现一系列阳虚里寒的病理变化。

六经病证的临床表现,均以经络、脏腑病变为其病理基础,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因此,六经辨证的应用,不限于外感热病,也用于内伤杂病,但其重点在于分析外感风寒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又不能完全等于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

2017年湖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肺与大肠病辨证2014-08-16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导致渴不多饮()A.阴虚B.湿热C.寒湿D.痰饮E.瘀血2、重症肌无力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A.骨骼肌无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B.起病隐袭,最早受累的肌群为眼外肌C.本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重症肌无力危象D.新斯的明试验阴性E.AchR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对本病诊断有特征性意义3、TIA最需与下列哪种疾病鉴别A.脑出血B.面神经炎C.局限性癫痫D.脑血栓E.脑栓塞4、患者,女,28岁,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孕前或孕期,面目、四肢浮肿,下肢尤甚,按之没指,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

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疗首选的方剂是____A.白术散B.金匮肾气丸C.右归丸D.寿胎丸E.真武汤5、急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A.局灶—节段性病变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C.硬化性肾炎D.致密沉积物肾炎E.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患女48岁,已婚。

月经紊乱1年,停经40天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3天,经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子宫内膜为腺囊型增生过长。

应首先考虑的是A.无排卵型DUB虚热证B.无排卵型DUB实热证C.无排卵型DUB 血瘀证D.排卵型月经过多虚热证E.排卵型月经过多血瘀证7、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最高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B.血常规及血沉C.天冬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D.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E.同工酶CPK-MB和LDH18、白,咳嗽痰稀,舌淡苔白,脉弱。

其诊断是A.哮证缓解期,肺虚B.哮证缓解期,脾虚C.哮证缓解期,肾虚D.虚喘,肺虚E.虚喘,肾虚9、患者,男,29岁。

患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半个月,排尿不爽,淋沥不尽,热涩刺痛,尿道口红而分泌物多,小腹拘急,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疗应首选A.萆薢渗湿汤B.龙胆泻肝汤C.五神汤D.三妙丸E.萆薢化毒汤10、患儿,女,6个月。

【精华考点】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精选全文

【精华考点】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精华考点】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1.太阳病证太阳经证是指风寒之邪侵犯人体肌表,正邪抗争,营卫失和所表现的证候。

(1)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强营弱所表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2)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辨证要点:本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3)太阳腑证(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太阳腑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内传太阳之腑所表现的证候。

(4)太阳蓄水证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气内传太阳膀胱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小腹满,小便不利,口渴,或水入则吐,脉浮或浮数。

辨证要点:本证以小腹满、小便不利与太阳经证症状共见为辨证要点。

(5)太阳蓄血证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未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辨证要点:本证以少腹急硬、小便自利、便黑为辨证要点。

2.阳明病证阳明病证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内传阳明,阳热亢盛,胃肠燥热所表现的证候。

阳明病证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1)阳明经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糟粕尚未结成燥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汗出,口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

辨证要点:本证以壮热、汗出、口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阳明腑证临床表现与辨证要点阳明腑证指邪热内炽阳明之腑,并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硬痛而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则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陕西省2017年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5-10-19试题

陕西省2017年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5-10-19试题

陕西省2017年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2015-10-19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A.《内经》B.《金匮要略》C.《妇人大全良方》D.《产宝》E.《胎产书》2、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是A.鼻翼扇动B.发绀明显C.哮鸣音D.呼吸加深加快E.三凹征3、某男,27岁,浴后感寒,全身不适,次晨发现嘴角右斜,自感面部肌肤麻木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

治宜A.水沟、十二井、劳宫B.地仓、颊车、合谷C.太溪、照海、鱼际D.肝俞、脾俞、肾俞E.颊车、中极、地机4、下列各项,不属内伤咳嗽的是()A.痰热咳嗽B.痰湿咳嗽C.气虚咳嗽D.阴虚咳嗽E.风热咳嗽5、休克情况下。

提示暂不补钾的尿量指标是____A.40ml/h B.60ml/h C.80ml/h D.100ml/h E.120ml/h6、某男,35岁。

身热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疗当首选A.清营汤B.凉膈散C.犀角地黄汤D.黄连解毒汤E.败毒散7、患儿,3个月。

易激惹,烦躁多哭,夜寐不安,多汗,摇头擦枕,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同。

X线骨骼检查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清总钙及血磷偏低,钙磷乘积30,碱性磷酸酶稍有增高。

初步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其分期是A.活动早期B.活动期C.恢复期D.后遗症期E.以上均非8、小儿急惊风的主要病机是A.外感风邪B.肝阳上亢C.痰热生风D.土虚木亢E.阴虚风动9、患者神疲思睡,动则心悸,常自汗出,纳差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脉沉细无力。

其证型是____A.气虚B.气陷C.气逆D.气脱E.气滞10、某男,50岁。

曾有腰部扭伤史,近日腰部两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劳累、久坐则加重。

针灸治疗宜取A.阿是穴、大肠俞、委中、腰阳关、肾俞B.阿是穴、大肠俞、肾俞、命门、志室C.阿是穴、大肠俞、委中、内关、膈俞D.阿是穴、大肠俞、委中、膈俞、申脉E.阿是穴、大肠俞、后溪、委中、肾俞11、胡黄连除能清湿热外,还具有的功用是A.清泄肺热B.清热凉血C.泻肝火D.除疳热E.清心热12、本病例诊断为A.痛风B.类风湿性关节炎C.系统性红斑狼疮D.急性肾小球肾炎E.过敏性紫癜肾炎13、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A.肺细小动脉痉挛B.肺血管玻璃样改变C.血容量增加D.右心室肥大E.左心衰竭14、下列疾病中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的是A.肝结核B.细菌感染C.乙肝D.肝脓肿E.肝血管瘤15、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至少应大于A.3个月B.半年C.1年D.2年E.2年半16、厥证的基本病机是A.气虚下陷,清阳不升B.气机逆乱,生降乖戾C.痰随气升,上蒙清窍D.失血过多,气随血脱E.气血凝滞,脉络瘀阻17、下列各项,属宫颈癌中病理类型所占比例最多的是A.腺癌B.鳞状细胞癌C.鳞腺癌D.黏液腺癌E.宫颈恶性腺癌1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____A.甲状腺肿大B.情绪激动C.周围血管体征D.肝脏肿大E.心动过缓19、患者男性,46岁。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

六经辩证列表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辨证方法,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

以下是六经辨证的列表:1.太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

•病理机制:邪袭太阳经,卫阳受遏,营卫失和。

•治则方药:辛温发汗,麻黄汤或桂枝汤等。

2.阳明病证治•临床表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

•病理机制:邪入阳明经,里热炽盛,伤津耗液。

•治则方药:清泻阳明,白虎汤或承气汤等。

3.少阳病证治•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阳经,枢机不利,正邪相争。

•治则方药:和解少阳,小柴胡汤等。

4.太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缓弱等。

•病理机制:邪犯太阴经,脾胃受损,运化失职。

•治则方药:温中散寒,理中汤或四逆汤等。

5.少阴病证治•临床表现:脉微细、但欲寐、身热不恶寒、神疲欲寐、口干咽燥等。

•病理机制:邪入少阴经,心肾受损,阴阳失调。

•治则方药:扶阳救逆,真武汤或附子汤等。

6.厥阴病证治•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微欲绝等。

•病理机制:邪入厥阴经,阴阳错杂,气血逆乱。

•治则方药:温阳散寒,乌梅丸等。

请注意,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肿瘤和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河南省中西结合中医诊断学:六经病证的分类
2014-08-16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女性,24岁。

停经67天,腹痛伴阴道出血3天。

妇科检查:宫口见有胚胎样组织物堵塞,子宫孕9周大小。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先兆流产B.难免流产C.不全流产D.过期流产E.流产感染
2、某女,21岁。

持续发热10天,面部出现水肿性皮损,膝关节疼痛,下肢浮肿。

血沉70mm/h,血红蛋白75g/L,网织红细胞0.10(10%),Coombs试验(+),血小板40×109/L,尿常规:蛋白(++),红细胞8-12/HP。

最可能的诊断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B.风湿热C.自身免疫性溶血D.急性肾小球肾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
3、患者小便极少,甚至无尿,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神志昏蒙,恶心呕吐,四肢欠温,痰壅盛,苔白腻,脉沉缓,其治则是
A.豁痰降浊,滋补肝肾B.豁痰降浊,辛温开窍C.清热化湿,温补脾肾D.豁痰降浊,平肝熄风E.以上都不是
4、折返激动的病理基础是
A.生理性干扰B.一条通道发生单向阻滞C.传导阻滞D.心肌兴奋性降低E.心肌兴奋性增高
5、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不包括
A.前期有轻重不等的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史B.可有头晕,疲倦乏方C.重症者可见肝大D.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E.反复发作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
6、脑复苏的主要治疗措施不包括__
A.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B.巴比妥类药物治疗
C.低温-脱水疗法
D.钙离子拮抗药治疗
E.高压氧治疗
7、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A.气为血母B.气能摄血C.气能行血D.血为气母E.气能生血
8、某男,外伤后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急救时人工呼吸吹气量一般是
A.不少于600ml B.不少于1000ml C.不超过1000ml D.不超过800ml E.不少于800ml
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____
A.甲状腺肿大B.情绪激动C.周围血管体征D.肝脏肿大E.心动过缓
10、肾性骨病的早期诊断依靠
A.患者临床表现B.X线C.B超D.骨活检E.血液生化
11、某女,28岁,经行狂躁不安,头痛失眠,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舌红
苔黄,脉滑数,治疗最佳选方是
A.生铁落饮
B.龙胆泻肝汤
C.安宫牛黄丸
D.天麻钩藤汤
E.苍附导痰汤
12、患女在分娩时突发呼吸困难,其后咯血而死。

尸检发现肺小血管内有胎脂及角化上皮。

其死因可能是
A.气体栓塞B.脂肪栓塞C.羊水栓塞D.血栓栓塞E.癌细胞栓塞
13、某男,65岁。

突感上腹部剧烈疼痛,有濒死感,面色苍白,出冷汗,含服硝酸甘油,未能缓解。

应首先考虑的是
A.胃痉挛B.胃穿孔C.急性胰腺炎D.心绞痛E.心肌梗死14、女性,32岁。

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史。

颈前肿胀,烦躁易怒,易饥多食,恶热多汗,心悸头晕,大便秘结,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

其中医治法是A.疏肝理气,化痰散结B.清肝泻火,消瘿散结C.滋阴降火,消瘿散结D.益气养阴,消瘿散结E.清肝泻火,益气养阴
15、某男,27岁,浴后感寒,全身不适,次晨发现嘴角右斜,自感面部肌肤麻木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浮。

治宜
A.水沟、十二井、劳宫B.地仓、颊车、合谷C.太溪、照海、鱼际D.肝俞、脾俞、肾俞E.颊车、中极、地机
16、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受盛B.传化糟粕C.化物D.泌别清浊E.通行元气17、对于糖尿病病人,其大手术前血糖应维持在多少mmol/L左右
A.6 B.7 C.8 D.9 E.10
18、面神经炎的特点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临床特征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
B.常为单侧
C.20~50岁最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D.贝耳征阳性
E.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
19、治疗震颤麻痹目前较接近病因治疗的药物是
A.心得安B.左旋多巴C.溴隐亭D.安坦E.氯硝安定
20、治疗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脉弦者,应选用
A.干姜B.花椒C.吴茱萸D.高良姜E.小茴香
21、某女,26岁,停经56天后阴道出血10天。

检查:子宫正常大小,质软,宫颈粘液见典型羊齿状结晶。

应考虑为
A.黄体萎缩不全所致的出血B.无排卵型功血C.先兆流产D.异位妊娠E.卵巢性闭经
二、多项选择题
1、寒邪客于胞中,阻碍胞脉胞络,以致冲任壅阻,血气运行不畅,因而出现经、带、胎、产诸疾,下列哪一常见病证是错误的
A.痛经B.不孕症C.闭经D.妊娠腹痛E.阴痒
2、晕动病治疗常用的药物,不包括
A.晕海宁B.异丙嗪C.东莨菪碱D.地西泮E.苯妥英钠
3、男,10岁。

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痛2小时,向右肩放射,伴呕吐并吐出蛔虫一条,体检: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

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十二指肠穿孔
B.胆道蛔虫症
C.急性胃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肠梗阻
4、不属于麻子仁丸组成药物的是
A.芍药
B.杏仁
C.大黄
D.厚朴
E.甘草
5、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治疗结核病,应定期检查
A.心电图
B.肾功能
C.肝功能
D.血象
E.以上均非
6、患者突然大汗淋漓,汗出如油,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舌卷少津,脉大无力,应选用
A.生脉散B.参附汤C.归脾汤D.补中益气汤E.独参汤
7、某女,63岁。

心脏骤停,面色苍白,神经反射消失,紧急抢救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最有效的药物是
A.阿托品B.多巴胺C.利多卡因D.碳酸氢钠E.肾上腺素8、某男,13岁。

感冒1周后出现皮肤淤点,血小板检查为40×109/L,骨髓象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

曾服用药物治疗,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就诊时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过劳则加重,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

应诊为A.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证B.过敏性紫癜,阴虚火旺证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D.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证
9、张某,女,50岁,大便秘结半月余,伴面色不华,失眠多梦,头晕目弦,心悸,唇舌色淡,脉细,治宜
A.滋阴通便B.温阳通便C.养血通便D.补气润肠E.泄热通便
10、治疗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
A.多巴胺B.肾上腺素C.麻黄碱D.去甲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
11、中医学认为引起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是
A.肝肾阴阳失调B.肝脾疏泄失调C.肺肾吐纳失调D.心肾交济失调E.心肺相辅失调
12、患者,女,26岁。

症见皮肤蚀烂,越腐越痒,黄水淋漓,多属____
A.虫淫B.风胜C.寒胜D.热胜E.湿胜
13、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
A.技术规程B.技术标准C.行为准则D.思想准则E.思想和行为准则
14、X线钡餐检查显示“皮革胃”,多见于
A.浅表性胃炎B.萎缩性胃炎C.肿块型胃癌D.溃疡型胃癌E.浸润型胃癌
15、患者,女,30岁。

贫血原因不明。

试服铁剂治疗第6天复查血象,网织红细胞上升达5%,但未见血红蛋白增加,镜检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且中心淡染区扩大。

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巨幼细胞性贫血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再生障碍性贫血
16、下列哪项不是腹水的表现
A.蛙状腹
B.移动性浊音
C.波动感
D.振水音
E.直立时下腹饱满
17、癫痫发作最严重的类型为
A.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
B.失神发作
C.癫痫持续状态
D.复杂部分性发作
E.精神性发作
18、治疗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脉弦者,应选用
A.干姜B.花椒C.吴茱萸D.高良姜E.小茴香
19、男性,55岁。

Graves病史10年,间断治疗,近因合并心律失常被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其最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是
A.房室传导阻滞
B.房室交界性早搏
C.室性早搏
D.心房颤动
E.心房扑动
20、按照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期法,MO表示
A.未发现远处转移
B.表示有远处转移
C.未发现原发肿瘤
D.无法明确肿瘤体积
E.未发现区域性淋巴结
21、臌胀的病机特点是
A.以虚为主B.以实为主C.本虚标实D.寒热错杂E.以上都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