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

202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

202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仿照示例,运用所给三组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卧冰求鲤,叨陪鲤对,敬养母聆父训,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孝顺意识。

第一组:诚信建功抗争第二组:诛暴秦御外侮轻生死重然诺持金戈破巨浪第三组:立木取信闻鸡起舞军民抗倭尾生抱柱破釜沉舟击楫中流A.①借代②夸张③排比 B.①比喻②夸张③排比C.①借代②比喻③反复 D.①比喻②借代③反复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

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文言文《明史·王守仁传》节选,完成下列各题: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

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

今年高考湖北省语文试卷(含答案)

今年高考湖北省语文试卷(含答案)

今年高考湖北省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今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A. 《生命的色彩》B. 《时间的价值》C. 《科技与人》D. 《阅读与成长》2. 以下哪个作家的作品在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出现?A. 鲁迅B. 巴金C. 莫言D. 冰心3.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选自哪部作品?A. 《史记》B. 《资治通鉴》C. 《庄子》D. 《论语》4. 在今年的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部分选取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5. 下列哪项不是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考试内容?A. 现代文阅读B. 文言文阅读C. 诗歌鉴赏D. 数学应用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今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是《生命的色彩》。

202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道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记为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那么藜麦消费量下降34%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很长的时间内两个国家的藜麦消费量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下降,这意味着消费量的下降和价格的激增不存在明显的联系。

湖北语文高考完整试卷真题

湖北语文高考完整试卷真题

湖北语文高考完整试卷真题第一节选择题(共50分)1. 下列词语中,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令人发指B. 令人发窘C. 令人发噱D. 令人发噱2.表与诗词《长干行》主题不符的是:A.《渔歌子》 B.《秋词二首·其一》 C.《南泠夜语》D.《八阵图》·第二节概括大意与总结归纳(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读下面的文字,不必耽误工夫去推究作者为什么写,要领悟它的意趣在哪里。

我们总是只看到这件事情很难做到。

我们看不到,也无须看到的。

小说它的意义不在那里。

小说便怕我们如此若即若离,抱到这有,摸到那有,失了感性和艺术的读者。

我们若问:这文章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偏要我们就事论事,吹毛求疵,动不动就恼羞成怒,此岿然不动。

夫那也容易!倘或真要写得明白,何如说出来,读者就不必再费力气来读了。

那与小说谈心的人,倒可以白诣逡巡,但到了试着去写,在那无边无涯里便遇到无穷无尽各种变化。

人以国为家,。

要求从事文字。

://·第三节阅读表达(共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腊月的夜晚,晒铁锅的人们将炉子拉到门前,搬来几根可燃物点燃,使热量减至最大程度。

又或是直接将铁锅摆在大火边,让里面的东西煮得香气扑鼻。

南方的家庭一般午饭是烧熟的梗米,或者是其他的热菜,例如油菜、芥菜、萝卜丝。

特别是山区,有些地方民风淳朴,庭院内遍植黄桷、白葡萄,冬季点炉烧煨鸡鸭鱼肉。

这些食物为杀年,尤以解馋。

年初一庙会开始,各家去集市买些红换花炮,庙壁上贴黄纸,垂挂灯笼,渡船的舱板上贴红纸,翻盖上打灯笼,大街小巷挂门幕拴门炮,这些小商小贾贩晓沧添饯年五邮箱,坐二步车悦着穷人赴庙会。

农家人把准备好的食物放入篮子里,在这临近上班谋生的节日,用小火煮饺子。

中午饺子呼呼堵,三五个小孩一个碗,夹锄碎兔肉、饼袷楚�…问题:1. 在腊月的夜晚,南方家庭一般午饭是什么?2.在山区,人们冬季点炉煨食物的目的是什么?3. 农家人在临近上工的节日,用小火煮饺子的目的是什么?4.以上资料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第四节综合阅读解决问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202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23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1.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的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 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D
2. 在下面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老师优美的琴声仿佛穿越了时光,带我们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唉……唉……”。

B. “大家一起来唱歌吧”老师欢快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教室。

C. “你明天才能收到书。

”妈妈眼里闪烁着笑意。

D. 他把书拉开,说:“请你把这篇课文念一下。


答案:C
3. 这段文字主要是写:
笛子一响,凤舞长空;弦音婉转,鹿乐丛林;钟鸣书馆,独享
幽静;鼓声喧闹,节日欢庆。

这是中华民族的音乐,各种演奏形式
有古筝、二胡、琵琶、京剧等。

它们既能让人们欣赏到美妙的乐曲,又能让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A. 中华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
B. 中国古代音乐乐器的发展历程
C. 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D.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源与传承
答案:C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60分)
...
第三部分:写作(共40分)
...
结束语
本套试卷旨在考查考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希望考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试题,发挥自己的优势。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湖北语文高考卷

湖北语文高考卷

湖北语文高考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语言的创新和活力,为我们的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然而,网络语言的滥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如何规范网络语言,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焦点。

A. 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和活力B. 网络语言滥用引发了社会问题C. 网络语言完全取代了传统语言D. 规范网络语言是当下社会的关注焦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二:近日,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以“长江文明”为主题的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

展览通过丰富的实物和图片,展示了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A. 展览主题为“长江文明”B. 展览展示了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C. 展览只展示了经济发展成果D. 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三:《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在时代变迁中奋斗的故事。

小说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革。

A.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长篇小说B. 小说讲述了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故事C. 小说以浪漫主义手法创作D. 小说展现了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A.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皇帝的奏章B.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感激之情C. 文章反映了作者家道中落的境遇D. 文章作者为诸葛亮(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2023湖北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湖北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3湖北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2023湖北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小编整理了2023湖北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湖北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湖北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2023高考8种分数线解读(1)模拟投档线:在正式投档前,教育考试院会进行模拟投档,按照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后自然产生的投档线就是模拟投档线。

(2)投档线:投档分数线是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分数线,也被叫做提档线或者调档线。

不同院校虽然处于同一录取批次,但由于报考人数和成绩分布不同,投档线也不一样。

(3)院校录取分数线:院校在对投档考生电子档案进行审核,并全面择优录取之后,被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院校的最低分数线。

它可能会高于投档线。

(4)专业录取分数线:院校在录取的时候会按照招生志愿将其分配至不同专业,被录取到某个专业考生的最低分即为该专业录取分数线。

同一所院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不止一条。

(5)位次:指的是考生的高考成绩在该科目或者科目组所有考生中的排位,可通过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查看。

(6)线差:线差通俗来讲就是分数线差距,它指的是考生的成绩和批次线、录取分数线等的差值。

(7)专业级差:一些院校在录取考生的时候会设置专业级差,即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之间会有分数梯度差异。

(8)省控线:又称批次线,即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它的划定结合了年度省内高考生的高考分数和招生计划,是招生院校录取考生的重要标准,只有高考分数不低于批次线的考生才有机会被投档至高校,最终被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1、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志愿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

湖北省荆州市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复习试题及解答

湖北省荆州市语文高考2024-2025学年复习试题及解答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州市语文高考复习试题及解答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标题:岁月如歌,书香伴行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书写者,而书籍,则是那支最温柔的笔,勾勒出我们心灵深处的风景。

从牙牙学语到青春年少,再到白发苍苍,书籍始终陪伴在侧,用它那独特的魅力,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塑造着我们的灵魂。

小时候,书籍是父母手中的童话书,每一页都藏着五彩斑斓的梦。

那些关于勇敢、善良、智慧的故事,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每当夜幕降临,我便依偎在父母身旁,听他们讲述那些神奇的故事,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那些故事,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更在我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独立阅读,书籍的世界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沉浸在《红楼梦》的悲欢离合中,感受封建社会的兴衰更替;我随着《西游记》的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体验成长的艰辛与喜悦;我在《简·爱》中找到了自尊与自强的力量,学会了在逆境中坚持自我。

这些书籍,如同一位位智者,引领我探索人性的奥秘,理解生活的真谛。

如今,步入社会的我,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会抽出时间,翻开一本好书,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

书籍,成了我心灵的避风港,让我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

在这里,我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感受那份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岁月如歌,书香伴行。

回首往昔,是书籍给了我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展望未来,我坚信,书籍将继续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忠实的伴侣。

因为,在书籍的海洋中,我总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光亮,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岁月如歌,书香伴行”为题,旨在表达书籍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人的深远影响。

B. 文中提到《红楼梦》的悲欢离合和《西游记》的师徒四人,旨在说明这两部作品是童年的必读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灵.秀磷.光玲.珑剔透聆.听教诲B.诞.生旦.角淡.泊明志担.当重任C.宿.营诉.说夙.兴夜寐素.昧平生D.咨.询滋.生芝.兰之室孜.孜不倦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羞涩袅娜歌声渺茫荷塘薄雾B.霜天廖廓峥嵘岁月浪遏飞舟C.细腻萧索落蕊残叶秋蝉嘶叫D.嫩黄葱茏婆娑起舞繁茂苍翠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咬人慢下来。

中国这如诗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且将它地挥洒出来。

这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的不慌不忙的起来,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A.趣味痛痛快快当是溜B.滋味淋漓尽致便是走C.意味兴致勃勃自是逛D.韵味尽情尽兴恰是晃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相遇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中响声一片,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回想以前那样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

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

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

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廖廖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

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

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

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

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

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

?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

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

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

这是很明显的。

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

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

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

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

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

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

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

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

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

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

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

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

暗示才耐人寻味。

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

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

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6.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每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

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工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家有名士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

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

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

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

仍与语,转造清微。

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

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

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

”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

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

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

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

今日当与汝言。

”因共谈易。

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

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

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

”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

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

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

“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

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

“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

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

“称其实美。

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其雅俗是非,少有优润。

见湛,叹服其德宇。

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肃:恭敬B绝.难乘,少能骑者绝:非常C.唯当就.蚁封耳就:留下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谓:评价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3)○1济先略无子侄之敬○4唯父昶异焉○2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5浑日:“何如我?”○3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美痴○6卿家痴叔死未A.○1○3○5B.○1○4○5C.○2○3○6D○3○5○611.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3分)(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

(3分)(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

(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没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參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送邹明府游灵武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