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治
罗非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吃 食量 过 大且 不 均匀 , 造 成 鱼 体抵 抗 力下 降, 经 口 感染 。 水
温 1 8 ℃ 以上 流 行 , 常 与烂鳃 病 并发 。
防治 方法 : 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 投 喂不变质 的营养均衡
饲 料 , 内服 添 加 恩 诺 沙 星 或 氟苯尼 考等抗 菌药物 的饲 料 。
三 、 细菌性 烂鳃 病
毒 , 同 时 内J]~Vc 和 氟 苯尼 考 粉 等 能 取 得 一 定 效 果 。
五 、 出血 病
症状 : 生 产上 一 般有两种类 型 , 第一 种主 要 体现 为体表
充血 发 红 , 多发生 于 下 颌 、 鳃 盖 、 鳍 等 部位 , 有 的眼 球 突
出 , 眼 内充血 ; 解剖可 发现 肠 道 充血 , 脾 、 肾 、 胆 囊 肿 大 ,
越 来越 大 , 已 成 为 罗 非鱼 养殖 发展 的一 大 障碍 。 下 面将 罗 非
鱼常见疾病的症状及 防治方法 介绍如下 。
一 、 爱德华 氏菌病
症 状 : 病 鱼 体色 发 黑 , 腹 部 膨 大 , 肛 门发红 , 眼 球 突 出
或混 沌 发 白, 此 外 , 有 的病鱼 体表 可 见 有膨胀 发 炎 的患 部 。
肝 由正 常 的红 褐 色 变成 土 黄色 或 灰 白色 。 此 种症状 可 引起 急
性死 亡 一 ,
旦 前期未对症下药将使治疗难度加大 。 另一
种类
型 主要 表现 为鳃 盖 及 体表局 部充血 , 有 时眼 眶 周 围亦有充 血
现 象 , 腹 部 膨 大 , 腹 腔 内积 有 淡 黄 色 腹 水 ; 肝 肿 大 色 浅 ,
有急性和慢性型之分 。
发病 原 因 : 由迟 钝 爱 德华 氏菌感 染引起 。
吉诺玛罗非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方法

A、 菌仅 感染 不健 康 的、 病 力 弱 的罗 非 该 抗
。
张水波 , 高级工程师,90 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和鱼病防治工作 。 男, 15 一,
・
2 ・ 6
维普资讯
总第 14期 1
鱼, 因此要 加 强饲 养 管 理 , 持 水 质 良好 , 意 保 注 池 泼洒 消毒 ;
5 竖鳞 病 ( 松鳞病 、 鳞立 病 )
c、 同时投 喂 免 疫 多 糖 lg/ g饲 料 、 生 O k 维
素 C5 / g饲料 。 g k
3 爱德 华 菌病
发 病原 因 初 步 认 为 是 水 型 点 状 假 单 胞
菌, 该菌 为条 件 致 病 菌 , 当水 质 污 浊 、 体 受 伤 鱼 时 经皮 肤感 染 。危 害 亲 鱼 为 主 , 主要 流 行 于 静 水养 殖 池 中 , 流水 池 中很 少 发 生 。 发病 水 温 在
发病 原 因 由嗜 水 气 单 胞 菌 嗜 水 亚 种 感
染 。越 冬期 , 殖 密度 高 、 温 温 差 大 、 质 差 养 水 水
引起 鱼 体抵 抗力下 降 , 易使 鱼患此 病 。
下选育一代 , 其生 长速度加快 6 一 2 % 1%。但
是 , 现有 的各种 养殖 模 式下 , 在 由于水环境 及养
殖因素各方面 的影响 , 最近几年, 养殖 的吉诺玛
罗非 鱼 常发生 一些 细 菌性疾 病 。 下 面简单 介绍 一下 吉诺 玛 罗非鱼 常见 的细 菌性 疾病 和防 治方法 : 1 运 动性 气单胞 菌病
土霉 素 。
2 假 单胞 茵病
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1 1 肠 炎 型 .
防治方法
罗非鱼几种常见疾病

罗非鱼几种罕睹徐病之阳早格格创做一、疏通性气单胞菌病徐病症状:有肠炎型战体表腐败型二种分歧典型的症状.肠炎型主要表示为肛门黑肿,肛门附近的皮肤收黑,解剖瞅察可睹肠讲无血却收黑.体表腐败型表示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腐败,并可广大齐身,体表充血,鳞片脱降,肌肉中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宽重时可腐败成洞穴状,果此又称溃疡病、腐败病.收病本果:由嗜火气单胞菌熏染引起.防治要领:①用溴氯海果0.2克/坐圆米或者漂黑粉(灵验氯含量28%~30%)1克/坐圆米齐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三次.②共时投喂大蒜素等内服药,效验更好.二、假单胞菌病徐病症状:中瞅症状表示为眼球超过或者浑浊收黑,背部伸展.解剖瞅察,背腔有背火贮积.正在鳔、肾、脾有红色结节状病灶,鳔腔内有土黄色脓汁贮积,那是典型症状.确诊需借帮细菌教或者血浑教查看.收病本果:由荧光假单胞菌熏染引起.防治要领:①该菌仅熏染没有健壮的、抗病力强的罗非鱼,果此要加强饲养管制,脆持火量优良,注意环境卫死,支配留神,勿使鱼体受伤;②收病鱼用溴氯海果0.4~0.5克/坐圆米齐池泼洒;③共时投喂免疫多糖10克/千克饲料,维死素C5克/千克饲料.三、爱德华氏菌病徐病症状:病鱼体色收乌,背部膨大,肛门收黑,眼球超过或者浑浊收黑.别的,有的病鱼体表可睹有伸展收炎的患处,尾鳍、臀鳍的尖端战背鳍的后端坏死收黑.解剖瞅察,有背火,死殖腺特地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火样物贮积或者肠壁充血.肝、脾、鳔等内净,特地是肝净有红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收出腐臭味.症状战病程果病例分歧而有很大好别,有慢性战缓性型之分.收病本果:由早钝爱德华氏菌熏染引起.防治要领:①搁养稀度要合理,池塘需浑理消毒,时常换注新火;②收病时用漂黑粉(灵验氯含量28%~30%)1克/坐圆米齐池泼洒消毒;③共时内服大蒜泥(捣碎5%取饲料混匀)或者大蒜素等药物,每天一次,连用3天.四、链球菌病收病本果:果链球菌熏染引起.徐病症状:患溶血性链球菌病的病鱼从中瞅瞅,病鱼体色收乌,眼球超过或者浑浊收黑、出血,病鱼背部面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等.患非溶血型链球菌病的病鱼,眼球超过或者浑浊收黑,背腔有背火储积,肛门周围收黑,肠管张缓.防治要领:①防行过稀的养殖,加强饲养管制;②收病时用杂二氧化氯0.3~0.5克/坐圆米,齐池泼洒消毒;⑧共时投喂大蒜素,连喂3~5天.第五天后用酶合益死素0.5~0.8克/坐圆米齐池泼洒.五、火霉病收病本果:由火霉熏染引起.徐病症状:火霉没有熏染健壮无益伤的罗非鱼.但是支配、输送历程中得慎制成鱼体的受伤,或者由于矮温制成冻伤,或者果寄死虫、细菌等熏染制成本收病灶时,火霉孢子便会乘机侵进鱼体,正在受伤或者病灶处赶快伸张、繁殖,少出许多绵毛状的火霉菌丝.由于霉菌能分泌一种酵素领会鱼的构制,鱼体受到刺激后分泌洪量粘液,病鱼启初焦躁没有安,疏通没有平常,菌丝取伤心的细胞构制环绕胶葛粘附,使构制坏死,鱼体包袱过重,游动早缓,食欲减退,末尾肥强而死.本病主要爆收正在20℃以下的矮火温季节,刚刚移进越冬池那段时间最易迸收火霉病.防治要领:①鱼种迁进越冬池前对于池火用死石灰10~20千克/亩消毒;②鱼种用3%食盐火浸洗3~5分钟;③鱼种正在围捕、搬运等支配历程中尽管防行受伤;④罗非鱼加进越冬池后用杂二氧化氯0.3~0.5克/坐圆米齐池泼洒,防行细菌熏染.六、罗非鱼肥肥病收病本果及徐病症状:由于少久投喂矮蛋黑、下脂肪、下糖类战缺累维死素的饵料,制成罗非鱼脂肪代开障碍,脂肪洪量贮积,鱼体肥肥,抗病力矮下.病鱼呈齐身性脂肪细胞删死、脂肪浸润,特地是背腔的脂肪构制及净器周围的脂肪构制隐着减少.患鱼背腔内脂肪构制可达体重的5%~8%,肝净浓黄色,肝构制下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萎缩.将整块构制剪下搁正在火中,必浮正在火里上(平常肝净会坐时重进火底).患肥肥症鱼抗病本领矮,简单熏染大肠杆菌战睦单胞菌等病菌.防治要领:①矫正饵料配圆,尽管谦脚罗非鱼平常死少的需要;饵料中适合增加维死素B、维死素C战维死素E,也可删投一些天然饲料;②加强饲养管制,脆持火量浑净新陈.。
中药复方对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效果

为革 兰 阴性 、 两端钝 圆 、 散在 或 个别 成 双 排列 、 无芽 孢 的杆菌 , 与试 验前 感 染 的 嗜水 气 单 胞 菌 的形 态特
征相 同 。
和 五倍 子 。分别进 行 治疗 试 验 和预 防试 验 , 疗试 治 验每 组 8 O尾 罗 非 鱼 , 防 试验 每组 7 预 5尾 罗非 鱼 。
之 日开 始 连 续 观 察 1 。 统 计 各 组 死 亡 鱼 数 量 , 5d 按 鱼 病 常 规 检 验 方 法 剖 检 、 离 体 液 及 组 织 中 细 菌 镜 分
检 , 定 死亡原 因 。 确
动物免疫力 , 此 , 用 中药 或 巾药 的 有 效 活 性 成 因 使 分, 以取代部 分 高 残 留药 物 的研 究尤 为 重 要[ 。试 2 -
7 0
中国 兽 医杂 志 2 ] 0 0年 ( 4 第 6卷 ) 1 第 0期
中药 复 方 对 罗 非 鱼 嗜 水 气 单 胞 茵 病 的 防 治 效 果
彭金 菊 ,梁淑 錾 ,马 驿 ,曾 丹 ,梁景 新 ,安 守文 ,曾令 军
( 东 海 洋 大学 动物 医学 系 , 东 湛 江 5 4 8 ) 广 , 2 0 8
1 材料与 方法 1 1 材料 中药 材五 倍 子 、 . 诃子 、 芩 等均 购 自湛 黄 江市 药材市场 。嗜水气 单胞 菌 由广东 省微生 物研究 所 菌种 保藏 中心 提供 , 号 : 1 10 。罗非 鱼 体 编 AS . 8 1
重 8 1 , 湛 江 某 鱼 苗 养 殖 场 提 污水 、 淤泥 、 土壤和人 类粪便 中 , 对水 产动
物 、 禽 和人类均 有致病 性 , 一 种典 型的人 、 、 畜 是 兽 鱼 共 患 病 病 原 菌 , 感 染 后 可 导 致 腹 泻 E 。 嗜 水 气 单 人 l i 胞 菌 病 是 罗 非 鱼 最 常 见 细 菌 性 疾 病 之 一 。 目前 , 治
罗非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134罗非鱼常见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措施毛程亮(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农技农机站,江苏常州 213151)摘 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养殖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也获得许多人的青睐,其中罗非鱼在近几年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罗非鱼在市场中供不应求,因此也导致罗非鱼的价格暴涨。
但因近些年水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养殖病害,导致大量罗非鱼死亡,对鱼类养殖业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提高罗非鱼的养殖经济效益,下面针对罗非鱼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罗非鱼;细菌性疾病;防治措施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因此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鱼类在饮食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鱼类养殖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而罗非鱼在近几年的市场需求量暴涨,但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增加,罗非鱼的各种病害发病数量逐渐增加,其中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更高[1]。
根据目前的养殖环境分析,因水质环境的变化,导致罗非鱼养殖环境受到污染,而水源环境的变化导致罗非鱼各种病害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影响罗非鱼的经济效益。
在罗非鱼养殖过期间,需要对罗非鱼发病的原因、症状进行全面了解,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罗非鱼的经济效益。
1 罗非鱼肥胖症的病症和治疗罗非鱼的肥胖症主要因其脂肪细胞出现增生而导致的疾病,主要为罗非鱼腹腔中的脂肪组织增长,进而导致罗非鱼的肝脏颜色发生变化,一般发生肥胖症的罗非鱼肝脏为淡黄色,当罗非鱼发生肥胖症后,容易引起肝脏等发生病变,最终影响罗非鱼的生长发育。
肥胖症不仅导致罗非鱼脂肪细胞增长,同时也导致罗非鱼的肝脏发生病变,人们在食用后,将对人的机体也产生负面影响。
就罗非鱼肥胖症而言,主要源于市场需求量增加,罗非鱼养殖业逐渐变化为产业化生产,因此罗非鱼的数量比较多,生存环境密度比较高,因此当鱼饵料营养配比不科学,将容易导致罗非鱼发生肥胖症[2]。
酵素菌技术与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

酵素菌技术与罗非鱼链球菌病的防治华南三省持续发生的罗非鱼链球菌病震动业界。
9月份《养殖宝典》刊登的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受到大家关注,现推荐一篇利用微生态技术防治链球菌的文章,供养殖户参考。
罗非鱼链球菌病是广泛流行于咸、淡水的一种暴发性流行病,由于其症状也有出血或充血、眼球突出,故常与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也称暴发性出血病),混称为出血病。
一、主要症状及流行感染链球菌的病鱼体色发黑,吻端发红,体表粘液增多,禁食,或离群于水面漫游,或作旋转游泳后再沉于水底,眼球突出,其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发红、充血,有的强烈充血。
有时鳍条发红、充血或溃烂,局部尤其是尾柄往往溃烂严重;剖开鱼体检查,肝脏、脾脏、肠管可见点状充血,肝脏因出血而褪色,甚至破损,肠道上皮破损引起肠炎,腹腔积水,肠道充气,胆囊胀大。
链球菌是广西、广东、海南罗非鱼养殖最为严重的流行病,死亡率高,发病之后,往往“无药可医”,养殖户只能束手观望鱼死。
链球菌病是广泛流行于海、淡水的传染性鱼病,夏、秋季水温20℃以上为主要流行季节,除主要危害罗非鱼外,牙鲆、真鲷、鳗鲡等也可感染。
二、链球菌病流行的生态环境暴发链球菌病的罗非鱼养殖塘,其生态环境一般有如下特点:1、放养密度大。
要么罗非鱼放养密度大,要么混养品种放养密度大,由于密度大,生物好氧量(BOD)大,鱼发病传染机率也增大。
2、水体污染严重。
有许多养殖户为鱼猪、鱼禽立体养殖模式,由于鱼的代谢产物和畜禽粪便大量入水,增加了化学好氧量(COD),给病原菌繁殖创造了条件。
由于过高的BOD值和COD值,造成鱼经常性缺氧浮头。
3、水体有害化合物经常超标。
大量有机质(粪便)和无机氮化合物入水又遇经常缺氧,造成水质经常性甲烷、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化合物超标。
有毒有害化合物超标,加上鱼经常性缺氧浮头,一方面使鱼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病原微生物乘机大量繁殖,迅速达到致病阈值,于是鱼病的暴发就产生了。
尼罗罗非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

尼罗罗非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
罗琳;俞开康
【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020)001
【摘要】将嗜水气单胞菌用福尔马林灭活后,接种尼罗罗非鱼,测定其血清弟集抗体效价及攻毒后的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灭活菌菌苗对尼罗罗非鱼有罗强的免疫原性,免疫鱼具有很强的免疫保护力。
小个体鱼的浸浴接种效果强于大个体。
【总页数】4页(P86-89)
【作者】罗琳;俞开康
【作者单位】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1.2
【相关文献】
1.尼罗罗非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J], 董忠典;周芬娜;袁颜颜;冯艳艳;王慧
2.一株尼罗罗非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J], 陈善真;潘忠超;段元慧;王志花;刘春红;石和荣;李其昌;王贵平
3.尼罗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J], 杨宁;黄海;张希;姜芳燕
4.载铜蒙脱石对嗜水气单胞菌粘附尼罗罗非鱼上皮细胞的影响 [J], 胡彩虹;夏枚生;熊莉;许梓荣
5.β-葡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 [J], 迟淑艳;周歧存;周健斌;杨奇慧;董晓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非鱼的疾病

[流行与危害]工厂化养殖罗非鱼,密度高。若饵料营养不当,容易发生此病。该病主要危害性成熟个体。患病鱼抗病能力低,容易感染大肠杆菌和气单胸菌等病。肥胖症为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创造了条件。肥胖症继发细菌感染对罗非鱼造成更严重的危害。
[流行与危害]本病发生在20度以下的低温季节.罗非鱼扦捕,搬运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进入越冬池前可用3%的盐水浸洗3分钟-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并可促进伤口的愈合.越冬池水温应保持在20度以上.罗非鱼进入越科池后可用1毫克/升呋喃唑酮遍洒,预防细菌感染。
亚硝酸中毒症
[病原]养殖密度过大,换水量不足或长期不换水,使池水中亚硝酸浓度上升,高达10毫克/升-30毫克/升所致中毒症状。
[症状与诊断]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罗非鱼疾病,从症状表现来看,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即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前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发红,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充血发红.后者主要表现为病鱼体表呈现斑块溃烂。
[流行与危害]肠炎型运动性气单胞菌病主要危害体重100克以下的罗非鱼,特别是10克以下的稚鱼.体表溃烂病在工厂化养殖和越冬期的罗非鱼鱼和和新鱼中均有发生.罗非鱼养殖密度高,容易造成鱼体损伤,加上溶氧低,水质条件差,病原菌数量增加快,很容易发生体表皮肤溃烂病.严重发病池感染率可在50%以上。
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请点此图
[症状与诊断]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混浊白.此外,有的病鱼体表可见有膨隆发炎的患 部,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解剖观察,有腹水生殖腺,特别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水样物贮积或肠壁充血.肝,肾,脾,鳔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且发出腐臭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治
海南潭牛一养殖池塘出现罗非鱼暴发性死亡,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高峰期死亡700-800尾/天,通过采样、实验室诊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5年11月中下旬,海南潭牛一养殖池塘出现罗非鱼暴发性死亡,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高峰期死亡700-800尾/天,情况严重。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对该地区的罗非鱼进行现场采样,并进行实验室诊断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此病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期对今后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一、发病鱼的临床症状
池塘水温为26-28℃,暴发疾病的鱼规格主要为400-500g,发病初期死亡40-60尾/天,而后逐渐增多,高峰期死亡量达800尾/天以上。
患病鱼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离群独游,反应迟钝,在水面上层漂浮游动。
病鱼鳃盖出血、肛门红肿、鳍条、上下颌和腹部充出血。
解剖后观察发现,有胃出血、胆囊变大、胆囊壁变薄、肝脏充血或出血或呈现花斑症状,肠道内无食物的症状。
发病初期,养殖户认为可能是链球菌病感染所致,就使用了磺胺类抗生素,但死亡量并未减少。
后送样至本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诊断。
二、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未发现寄生虫,使用通威股份最新研发的无乳链球菌快速诊断试纸条未检测到无乳链球菌。
而通过对病原菌分离,采用脑心浸液(BHI)培养基在患病鱼体内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菌体两端钝圆,菌株大小为(0.3-0.6)μm×(1.0-1.5)μm,在28℃条件恒温培养18-24h,形成针尖状、直径约为1mm左右、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圆形半透明的菌落。
通过16SrDNA基因扩增,得到约1500bp的扩增条带,测序后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分离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同源性最高,序列相似性达到99.5%。
将分离到的细菌接种到健康罗非鱼,在36h内实验组出现死亡,且体表有点状出血、鳍条出血、剖解见内脏充血或出血。
并从人工接种感染的罗非鱼肝脏组织分离到1株细菌,经16SrDNA基因扩增对比分析该菌株同样为嗜水气单胞菌。
因而判断该病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三、药敏试验与治疗
利用纸片扩散法,对该嗜水气单胞菌株分别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其对强力霉素、恩诺沙星、四环素、氟苯尼考敏感,而对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链霉素耐药,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中度敏感。
结合发病情况和药用史,按照内服抗生素氟苯尼考(20mg/kg鱼体重),同时内服维生素K3以6mg/kg鱼体重,连续投喂5天;外用泼洒使用聚维酮碘消毒(1-2次)。
药物使用4天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死亡量降至70-80尾,连续使用2天后,死亡量减少到10余尾。
同时,简易水质试剂盒测定该塘口后氨氮1.8mg/L、亚盐高于0.3mg/L,因此先后使用底质改水解毒产品(如通威改水解毒宝,主要成分为吸附剂、络合剂、表面活性剂等)和培藻产品(如通威伴侣Ⅳ,主要成分为藻种、多种微生物、多肽、矿物元素)对水质进行调节。
经过处理,病情得到有效处置。
四、小结
罗非鱼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鱼类品种之一,而疾病的发生逐渐成为制约罗非鱼养殖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
目前,罗非鱼链球菌病已成为危害罗非鱼的最主要疾病,而无乳链球菌病是其主要病原,但也有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爱德华氏菌感染罗非鱼的报道。
该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病发生在11月份,据报道罗非鱼链球菌病主要流行于6-8月,经实验室初步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回归试验,最终确认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致。
从鱼体发病的症状来看,链球菌病与罗非鱼嗜水气单胞菌两者之间都有体表充、出血,罗非鱼肝脏出血、胆囊肿大的症状,仅从肉眼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而如需进一步确诊病因需使用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手段,而无乳链球菌快速诊断试纸条因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性高,诊断时间短,能够有效确诊是否为无乳链球菌病,降低了药物乱用所带来的养殖风险。
通过对患病池塘的水质检测发现,池塘的水质较差,氨氮、亚盐偏高,且水质较为浑浊、老化,投料后罗非鱼自身产生的排泄物较多,投料产生的残饵增加与水质变化加快有关系。
嗜水气单胞菌是属于条件性致病菌,水体中氨氮、亚盐的超标,或天气的变化导致鱼体处于应激状态,自身抵抗力下降,导致了疾病的暴发。
在鱼类疾病防控中,一直以来倡导“以防为主、快诊早治、合理用药”的防控理念,加强对养殖水体的管理,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抵抗力。
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充分使用增氧机增氧,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以保持水体氧气的充足,有条件的可以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换水,日常可使用微生态制剂(EM菌、芽孢菌和光和菌等)对水质进行调节,保持水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并可以通过对鱼体内服保健(如多维和黄芪多糖等)来增强鱼体免疫能力。
对于发病池塘,因尽早确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情,降低养殖经济损失
来源:水产前沿
作者: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动物保健研究所、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王浩丞刘天强戴景辉;通威(海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王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