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补充热量简单实用计算公式
静脉营养计算范文

静脉营养计算范文静脉营养是为不能经肠胃道正常摄入和消化吸收食物的患者提供营养的一种重要方式。
静脉营养计算是确定患者所需能量和营养素的量,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
以下是一份涵盖所有必要内容的静脉营养计算范文,共计1200字以上。
引言:静脉营养是一种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
对于不能正常摄入和消化吸收食物的患者来说,静脉营养可以确保他们获得适当的能量和营养素。
本文旨在介绍静脉营养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常用的静脉营养计算公式。
一、静脉营养计算步骤:1.确定患者的基础代谢率(BMR):基础代谢率是指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所需的能量。
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和性别来计算BMR。
2.确定患者的活动系数:活动系数是指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所需的额外能量。
根据患者的活动水平确定活动系数。
3.计算总能量需求:将BMR与活动系数相乘可以得到患者的总能量需求。
4.确定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对于维持身体功能和修复组织非常关键。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要来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
5.计算其他营养素的需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要来确定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如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二、静脉营养计算公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静脉营养计算公式:1.计算BMR的公式:男性:BMR = (10 × 体重kg) + (6.25 × 身高cm) - (5 × 年龄岁) + 5女性:BMR = (10 × 体重kg) + (6.25 × 身高cm) - (5 × 年龄岁) - 1612.计算总能量需求的公式:总能量需求=BMR×活动系数3.计算蛋白质需求的公式:轻度应激:蛋白质需求 = 1.0 - 1.2g/kg中度应激:蛋白质需求 = 1.2 - 1.5g/kg重度应激:蛋白质需求 = 1.5 - 2.0g/kg4.计算其他营养素需求的公式:具体的营养素需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要来确定,可以参考相应的营养学指南和临床实践经验。
全静脉营养计算方法

全静脉营养计算方法全静脉营养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营养物质来维持患者营养需求的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不能通过口服或胃肠道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比如重症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或术后患者等。
全静脉营养的计算方法对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全静脉营养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确定能量需求、确定蛋白质需求和确定其他营养物质的需求。
确定患者的能量需求是全静脉营养计算的重要步骤之一。
能量需求的计算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以及活动水平来确定。
常用的能量计算公式有哈里斯-本尼迪克方程、肌肉专家方程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能量需求的计算。
确定患者的蛋白质需求也是全静脉营养计算的重要内容。
蛋白质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修复组织损伤的重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需求的计算一般根据患者的体重来确定,一般成人的蛋白质需求为每公斤体重约0.8克。
但对于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重症患者等,蛋白质需求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除了能量和蛋白质需求的计算,全静脉营养还需要确定其他营养物质的需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这些营养物质对于机体的正常功能和代谢至关重要。
确定其他营养物质的需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营养目标进行评估,通常可以参考相关的营养指南或专业机构的建议。
在全静脉营养计算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消化功能、疾病状态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患者的营养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全静脉营养方案。
全静脉营养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非常重要。
因此,在进行全静脉营养计算时,需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经验和相关指南,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以确保患者获得合适的营养支持。
全静脉营养计算方法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它可以帮助医生和营养师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静脉营养方案。
通过准确计算患者的能量需求、蛋白质需求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求,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静脉输液公式计算公式三种

静脉输液公式计算公式三种1. 标准计算公式:每小时注射剂量 (ml/hr) = 药物总量 (mg) × 10 / 注射联合体的容量 (ml)2.体表积法:每小时注射剂量 (ml/hr) = 药物总量 (mg) × KK = (身体体表面积 × 0.7) / 注射联合体的容量 (ml)3.计量值法:每小时注射剂量 (ml/hr) = 体重(KG) × Dose(mg/KG/小时) / 注射联合体的容量 (ml)静脉输液是指把药物、营养液等以液态形式从静脉内直接注入患者血液中,以利材料在血液中运输,从而达到实现药物疗效和营养补充的目的。
计算静脉输液剂量是药物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一般有三种公式可以计算静脉输液剂量:标准计算公式、体表面积法和计量值法。
1、标准计算公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计算静脉输液的方法,它的计算公式是:每小时注射剂量(ml/hr)=药物总量(mg)×10/注射联合体的容量(ml)。
例如,如果一支500mg的药品使用100ml的注射联合体,则该药品的每小时注射剂量是500×10/100=50ml,每天共需注射50×24=1200ml。
2、体表面积法:若患者是儿童,或者药物特别敏感的情况,采用体表面积法会更合理。
这种方法会根据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计算每小时注射的剂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每小时注射剂量(ml/hr)=药物总量(mg)×K。
K=(身体体表面积×0.7)/注射联合体的容量(ml)。
比如,一个患者身高为1.7米,体重为68公斤,经过计算,其体表面积为1.87平方米,如果需要注射500mg的药物,则每小时注射剂量为:500×(1.87×0.7/100)=8.985ml/hr。
3、计量值法:计量值法主要用于重症病人,注射的药物多为易溶质和双氧化物,由于该类药物毒性比较大,计量值法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每小时注射剂量,其计算公式为:每小时注射剂量(ml/hr)=体重(KG)×Dose(mg/KG/小时)/注射联合体的容量(ml)。
静脉补充热量简单实用计算公式

静脉补充热量简单实用计算公式简单实用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两个步骤来计算静脉补充热量:确定基础代谢率(BMR)和调整系数。
第一步:确定基础代谢率(BMR)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休息状态下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Harris-Benedict公式和Mifflin-St Jeor公式。
1. Harris-Benedict公式:男性:BMR = 88.362 + (13.397 * 体重kg) + (4.799 * 身高cm) - (5.677 * 年龄)女性:BMR = 447.593 + (9.247 * 体重kg) + (3.098 * 身高cm) - (4.330 * 年龄)2. Mifflin-St Jeor公式:男性:BMR = (10 * 体重kg) + (6.25 * 身高cm) - (5 * 年龄) + 5女性:BMR = (10 * 体重kg) + (6.25 * 身高cm) - (5 * 年龄) - 161确定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和身高后,可以使用这些公式计算基础代谢率(BMR)。
第二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基础代谢率(BMR)在确定基础代谢率(BMR)后,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和能量需求进行一些调整。
常见的调整系数有:1. 床位休息热量系数(Bed Rest Coefficient):根据患者是否卧床休息,一般为1.2-1.3、如果患者需要进行额外活动,则可能需要更高的系数。
2. 活动工作热量系数(Activity Level Coefficient):根据患者的活动水平来确定热量需求。
-重度活动患者:1.5-2.5-中度活动患者:1.3-1.7-轻度活动患者:1.2-1.3-没有活动的患者:1.1-1.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调整系数。
最后,将调整系数与基础代谢率(BMR)相乘即可计算出静脉补充热量的需要。
举例:一位男性患者,年龄45岁,体重70kg,身高170cm,卧床休息。
热卡计算

临床静脉营养三大营养素的计算方法发表时间:2009-03-02发表者:曲应伟 (访问人次:831) 注意:需要记住的基础数字:•人体基础能量需要(BEE)•Harris-Benedict公式•男性BEE(kcal/24h)=66.4730+13.751W+5.0033H-6.7550A •女性BEE(kcal/24h)=655.0955+9.463W+1.8496H-4.6756A •(W表体重,H表身高,A表年龄)•氮=150/1例:患者1,男,51岁,体重为70kg。
危重病人(记)第一项:以较高热卡补充:40kcal/kg/d1、每日需要的热量:40×70=2800kcal/d2、每日蛋白需要量:1×70=70g/d3、蛋白产生的热量:4.1×70=28.7kcal/d蛋白外补充的热量:2800-28.7=2771.3kcal/d此热量分别由糖和脂肪供给,其比例遵照1.5:1(60%、40%)比例分配:糖供热:1662.78kcal/d脂肪供热:1108.52kcal/d4、补充葡萄糖:1662,78÷4.1=405.6g补充脂肪:1108.52÷9.3=119.2g5、选择补充液体:蛋白质可用18-复方氨基酸(由18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含量10.36% 。
L-丙氨酸6.20,L-精氨酸7.90,L-天门冬氨酸3.80,L-半胱氨酸1.00,L-谷氨酸6.50,甘氨酸10.70,L-组氨酸6.0,L-异亮氨酸5.60,L-亮氨酸12.50,赖氨酸8.80,L-蛋氨酸3.50,L-苯丙氨酸9.35,L-脯氨酸3.3,L-丝氨酸2.20,L-苏氨酸6.50,L-色氨酸1.30,L-酪氨酸0.35,L-缬氨酸4.50)补入:70÷10.36%=675ml糖用25%GS补入:405.6÷25%=1622.4ml脂肪用25%脂肪乳补入:119.2÷20%=596ml3、第二项:以低热卡补充:30kcal/kg/d1、每日需要的热量:30×70kg=2100kcal/d2、每日蛋白需要量:1×70kg=70g/d3、蛋白产生的热量:4×70=280kcal/d蛋白外需补充的热量:2100-280=1820kcal/d此热量分别由糖和脂肪供给,其比例遵照1.5:1(60%、40%)比例分配:糖供热:1820kcal/d*60%=1092 kcal/d脂肪供热:1820kcal/d*40%=728kcal/d4、补充葡萄糖:1092÷4=273g补充脂肪:728÷9=80.9g5、选择补充液体:蛋白质可用18-复方氨基酸(由18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含量10.36%)补入:70÷10.36%=675ml糖用25%GS补入:273÷25%=1092ml脂肪用20%脂肪乳补入:80.9÷20%=404.5ml通过以上计算:临床输入18-复方氨基酸675ml;25%GS 1000ml—1500ml;20%脂肪乳400ml—500ml,基本上可以满足该病人完全禁食情况下三大营养素供应。
最新静脉补充热量简单实用计算公式

相关疾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很多危重患者被医疗工作者从死亡的边缘挽救回来,在救治过程中,这些危重患者绝大部分都经历过禁食,需要静脉补充营养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关各营养成分的计算是非常主要和重要的内容。
长期以来,国内外营养学界的专家关于营养知识和营养成分的计算著书立说,做了详尽的叙述,但都很繁杂,不利于临床掌握和应用。
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对静脉主要营养成分的计算使用的是一个简易公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合理的和有效的,现介绍如下:1 主要营养成分供给的基本原则1.1不同营养和代谢状态的患者对营养供给的要求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体在静息状态下每天每公斤体重所需热卡为25×体重(公斤);对于有一定消耗的患者为30×体重(公斤);对于有明显营养不良的患者要建立正氮平衡,则每天每公斤体重所应供给的热卡数为40×体重(公斤)。
1.2在总热卡数中,由脂肪供给的热卡量占30%。
1.3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氨基酸一般情况下不作为提供热卡的物质,但是在代谢过程中也能提供一些热卡;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所需氮为0.2—0.25克,每克氮相当于6.25克氨基酸。
1.4三种主要营养成分每克在人体内实际产热量分别为:脂肪:9千卡;碳水化合物:4千卡;蛋白质:4千卡。
2 对于普通禁食患者主要营养成分的计算口诀是:30301513(30,30,1,5,13)解释:(1)总千卡数是体重(Kg)数乘以30;(2)脂肪占总热卡量的百分之30;(3)脂肪的重量(克)为:1×体重(千克);(脂肪每克供能9千卡);(4)碳水化合物的重量(克)为:5×体重(千克);(碳水化合物每克供能4千卡);(5)氨基酸的重量(克)为:1.3×体重(千克)。
(每公斤体重每天所需氮为0.2—0.25克——取0.20,每克氮相当于6.25克氨基酸)。
3 对于有明显营养不良患者主要营养成分的计算口诀是:40133715(40,133,7,15)解释:(1)总千卡数是体重(Kg)数乘以40;(2)脂肪的重量(克)为:1.33×体重(千克);(脂肪每克供能9千卡);(3)碳水化合物的重量(克)为:7×体重(千克);(4)氨基酸的重量(克)为:1.5×体重(千克)。
每日能量消耗静息能量消耗计算(REE)

静息能量消耗计算(REE)营养需求在正常人,热量和氮需求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计算。
理想地说,热量需求应根据每个病人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和测定的静息能量消耗,并用身体活动系数和应激程度加以调整。
对个体病人来说,间接测热法是REE较准确的测量方法。
热量需求也可用Harris-Benedict公式方便地计算:女性:REE(Kcal/d)=655+9.6W+1.7H-4.7A男性:REE(Kcal/d)=66+13.7W+5.0H-6.8A[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如需达到能量正平衡和脂肪储存必需摄入大于REE130%的非蛋白质热量。
一些研究发现,供给过多的热量,特别是以高渗性葡萄糖形式,在糖原贮备完成后,将导致脂肪生成,进而可损害肝功能。
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共同提供非蛋白质热量,可以减少单独输注过多的葡萄糖热量产生的并发症。
许多器官利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中枢神经系统、红细胞、肾脏髓质主要利用葡萄糖。
用葡萄糖供给所需要的热量,可减少转换,并且能有效地被所有组织利用,还节省了糖异生所需的氨基酸。
高渗性葡萄糖可使血糖水平升高,葡萄糖自尿中丢失,导致渗透性利尿,并伴随有电解质丢失和组织脱水,如同时输注胰岛素可改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
脂肪通常以脂肪乳剂形式供给,主要由长链脂肪酸组成,提供热量37.68KJ(9Kcal/g)。
大量长链脂肪酸可损害中性料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功能,减弱细菌清除能力;因而,长链脂肪酸应限制在最大量每日1.5g/kg。
中链甘油三酯不损害巨噬细胞功能,但其不含必需脂肪酸,因此,多用长链和中链的混合物。
热量和氨基酸注入氨基酸循环池,供给肝脏蛋白合成基质,减少为产生能量的蛋白分解。
营养不良的病人,丙酮酸在骨骼肌内接受来自支链氨基酸(亮、异亮、缬氨酸)之一的一个氨基,转化为丙氨酸。
在肝脏,丙氨酸脱氨基生成丙酮酸,进而转化为葡萄糖。
输注支链氨基酸对高分解代谢病人有改善氮平衡作用,然而因为费用较高,这些液体的使用尚未获得认可。
临床静脉营养三大营养素的计算方法

临床静脉营养三大营养素的计算方法临床静脉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一种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提供营养物质给无法正常摄入食物或者无法正常消化吸收的病人,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临床静脉营养常用的营养物质包括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对于临床静脉营养三大营养素的计算方法,以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计算公式。
1.碳水化合物的计算方法:碳水化合物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每日所需能量的百分比来确定需要的碳水化合物量。
在一般情况下,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推荐为50%-60%。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碳水化合物量(g/day)= 每日总能量(kcal)×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4(因为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大卡的能量)2.脂肪的计算方法:脂肪的计算方法也是通过计算每日所需能量的百分比来确定需要的脂肪量。
在一般情况下,脂肪的供能比例推荐为20%-30%。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脂肪量(g/day)= 每日总能量(kcal)× 脂肪供能比例/9(因为每克脂肪提供9大卡的能量)3.蛋白质的计算方法:蛋白质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和病情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日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为0.8-1.5克/公斤体重。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蛋白质量(g/day)= 体重(kg)× 蛋白质摄入量(g/kg)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严重热量消耗增加、持续输注时间较长等,以上计算方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临床静脉营养还需补充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电解质等。
这些补充物质的计算方法一般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和临床情况来确定的。
因此,在计算PN三大营养素的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修订。
总结来说,临床静脉营养三大营养素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总能量需求和各营养素的供能比例来计算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
计算出的结果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修订,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疾病: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很多危重患者被医疗工作者从死亡的边缘挽救回来,在救治过程中,这些危重患者绝大部分都经历过禁食,需要静脉补充营养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有关各营养成分的计算是非常主要和重要的内容。
长期以来,国内外营养学界的专家关于营养知识和营养成分的计算著书立说,做了详尽的叙述,但都很繁杂,不利于临床掌握和应用。
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对静脉主要营养成分的计算使用的是一个简易公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合理的和有效的,现介绍如下:
1 主要营养成分供给的基本原则
1.1不同营养和代谢状态的患者对营养供给的要求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体在静息状态下每天每公斤体重所需热卡为25×体重(公斤);对于有一定消耗的患者为30×体重(公斤);对于有明显营养不良的患者要建立正氮平衡,则每天每公斤体重所应供给的热卡数为40×体重(公斤)。
1.2在总热卡数中,由脂肪供给的热卡量占30%。
1.3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氨基酸一般情况下不作为提
GAGGAGAGGAFFFFAFAF
供热卡的物质,但是在代谢过程中也能提供一些热卡;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所需氮为0.2—0.25克,每克氮相当于6.25克氨基酸。
1.4三种主要营养成分每克在人体内实际产热量分别为:脂肪:9千卡;碳水化合物:4千卡;蛋白质:4千卡。
2 对于普通禁食患者主要营养成分的计算口诀是:30301513(30,30,1,5,13)
解释:
(1)总千卡数是体重(Kg)数乘以30;
(2)脂肪占总热卡量的百分之30;
(3)脂肪的重量(克)为:1×体重(千克);(脂肪每克供能9千卡);
(4)碳水化合物的重量(克)为:5×体重(千克);(碳水化合物每克供能4千卡);
(5)氨基酸的重量(克)为:1.3×体重(千克)。
(每公斤体重每天所需氮为0.2—0.25克——取0.20,每克氮相当于6.25克氨基酸)。
3 对于有明显营养不良患者主要营养成分的计算口诀是:
GAGGAGAGGAFFFFAFAF
40133715(40,133,7,15)
解释:
(1)总千卡数是体重(Kg)数乘以40;
(2)脂肪的重量(克)为:1.33×体重(千克);(脂肪每克供能9千卡);
(3)碳水化合物的重量(克)为:7×体重(千克);
(4)氨基酸的重量(克)为:1.5×体重(千克)。
(每公斤体重每天所需氮为0.2—0.25克—取0.25,每克氮相当于6.25克氨基酸)。
举例:
以一位体重60公斤的普通患者为例。
(1)每天所需总热卡数为:30×60=1800千卡;
(2)脂肪提供的热卡占总热量的30%:1800×30%=540千卡;
(3)每天应给予脂肪重量为:1×60=60克;(每克脂肪可提供9千卡热量,9×60=540);
(4)每天应给予碳水化合物的重量为:5×60=300克;(每克碳水化合物可提供4千卡热量,4×300=1200)540+1200
=1740≈1800,不足部分由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少量热卡补
GAGGAGAGGAFFFFAFAF
充;
(5)每天应给予的氨基酸重量为:1.3×60=78克。
(所需氮按0.2×60=12克计,12×6.25=75克≈78克)。
这两组数字像记两组8位数的电话号码一样好记,临床应用十分方便。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1411 53A3 厣37039 90AF 邯27131 69FB 槻35615 8B1F 謟33913 8479 葹35253 89B5 覵26407 6727 朧20603 507B 偻25514 63AA 措! 32043 7D2B 紫i6=
GAGGAGAGGAFFFFAF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