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负极电池全解
不同金属负极 综述

不同金属负极综述综述不同金属负极引言:金属负极是电化学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本文将综述不同金属负极的特点和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和选择金属负极的参考。
一、铅负极铅负极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金属负极之一。
它具有较低的成本、较高的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铅负极的缺点是比较重,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铅负极主要应用于汽车蓄电池和应急电源等领域。
二、锌负极锌负极是另一种常见的金属负极。
它具有成本低、密度小、电压稳定等优点。
锌负极的缺点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锌枝晶等结构变化,导致容量损失和寿命减短。
锌负极主要应用于一次性电池和锌空气电池等领域。
三、锂负极锂负极是目前电池领域最热门的金属负极之一。
它具有高电压平台、较高的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
锂负极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存在安全隐患(如锂金属短路)等。
锂负极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领域。
四、铁负极铁负极是一种新兴的金属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低成本和环保等特点。
铁负极的缺点是容量衰减较快、电压平台较低等。
铁负极目前主要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等领域。
五、铝负极铝负极是另一种新兴的金属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铝负极的缺点是电压平台较低、容量衰减较快等。
铝负极目前主要应用于铝空气电池等领域。
结论:不同金属负极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选择金属负极时,需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金属负极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电池领域的发展。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金属负极研究的深入。
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的涂层设计与性能研究

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的涂层设计与性能研究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新型高效能源储存技术备受关注。
锌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良好循环稳定性的电池体系,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锌离子电池中,锌负极的性能对于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锌负极的涂层设计和性能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涂层设计应考虑到锌负极的电化学反应特性。
锌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析氢反应,导致电池效率下降和安全性问题。
因此,涂层应具有良好的阻氢性能,防止氢气的生成和积聚,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其次,涂层设计还应考虑到锌负极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出现体积膨胀和析出现象,导致电池容量损失和循环寿命下降。
因此,涂层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锌的膨胀和析出,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此外,涂层设计还应考虑到锌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性能。
界面电阻的存在会导致电池的能量损失和循环稳定性下降。
因此,涂层应具有较低的界面电阻,提高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在涂层性能研究方面,可以通过材料表征技术和电化学测试方法进行分析。
例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以用于观察涂层的形貌和微观结构。
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以用于分析涂层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
电化学测试方法如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谱法可以用于评估涂层的电化学性能和界面特性。
综上所述,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的涂层设计与性能研究对于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涂层结构和优化涂层材料的性能,可以有效提高锌离子电池的性能,推动其在能源储存领域的应用。
锌镍电池组成

锌镍电池组成一、引言锌镍电池是一种典型的镍系电池,其主要由锌负极、氢氧化镍正极、碱性电解液和隔膜组成。
锌镍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低自放电率等优点,在一些特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锌镍电池的组成及其特点。
二、锌负极锌负极是锌镍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采用纯度较高的锌材料制成,常见形式为锌片或锌棒。
锌负极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能够提供电子给电池,使电池正常工作。
同时,锌负极在放电过程中会逐渐溶解,释放出锌离子,进一步参与电化学反应。
三、氢氧化镍正极氢氧化镍正极是锌镍电池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氢氧化镍粉末和导电剂混合而成,常见形式为镍枚。
氢氧化镍正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耐久性,能够吸收锌负极释放的电子并与锌离子进行还原反应。
这一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镍在充电过程中会逐渐转化为氢氧化镍氢,而在放电过程中则会再次转化为氢氧化镍。
四、碱性电解液碱性电解液是锌镍电池中起到导电和离子传输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碱性物质溶解在水中得到。
碱性电解液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离子导电通道,使锌离子和氢氧化镍离子能够在电解液中自由移动,参与电化学反应。
五、隔膜隔膜是锌镍电池中起到隔离正负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采用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离子透过性能和电子隔离性能。
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极之间的直接接触,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同时允许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自由传输。
六、锌镍电池的工作原理锌镍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充放电过程。
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通过正负极之间的导线连接,将电流输入电池。
此时,锌负极上的锌离子会被还原成金属锌,并在氢氧化镍正极上形成氢氧化锌。
在放电过程中,锌负极上的锌金属会被氧化成锌离子,而氢氧化锌则会还原为氢氧化镍。
这一循环反应使得锌镍电池能够循环使用,并释放出电能供应外部设备。
七、锌镍电池的特点锌镍电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能量密度:锌镍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能够提供较大的电能输出。
碱性锌锰电池全解

化学电源工艺学
3 锌负极
金属锌是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
锌电极的阳极氧化过程
在以KOH溶液中(碱性电池) Zn + 2OH− − 2e− → Zn(OH)2 ZnO + H2O
锌负极自放电(电池自放电的主要来源)
锌电极产生自放电的原因
氢离子的阴极还原所引起的锌的自放电(主因) 氧的阴极还原所引起的锌电极的自放电
10
化学电源工艺学
2 二氧化锰正极
二氧化锰电极反应机理——质子-电子机理
MnO2阴极还原的初级过程 ( MnOOH的生成):
MnO2+H++e→MnOOH
MnO2阴极还原的次级过程 (MnOOH的转移):
(1)固相质子扩散实现MnOOH 转移,叫做“固相浓差极化”。
11
化学电源工艺学
2 二氧化锰正极
化学电源工艺学
第二讲 碱性锌锰电池
1
化学电源工艺学
知识点回顾
什么是化学电源? 正极?负极? 阴极?阳极?
2
化学电源工艺学
主要内容
1. 锌锰电池概述 2. 二氧化锰正极
3. 锌负极 4. 碱性锌锰电池性能 5. 碱性锌锰电池制作工艺
3
化学电源工艺学
1 锌锰电池概述
(-)Zn| 电解液 |MnO2(+)
3、隔膜:采用耐碱性和吸水良好的纸为基体,再涂布浆料层。 4、负极:采用含汞量为4%的汞齐锌粉。 装配时先把环行炭包装入炭素壳中,适当压实,使二者有很好的接 触。再将浆糊纸卷成管型插入炭包中间。然后将和好的锌膏装入隔膜筒 内,最后插入铜钉做负极集流体。
18
化学电源工艺学
本节思考题:
1、锌锰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zeta电位 锌负极

zeta电位锌负极摘要:1.锌负极的概述2.ZETA电位与锌负极的关系3.锌负极在电池应用中的优势4.锌负极的研究与应用前景正文:锌负极在电池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负极材料,锌具有很多优势。
本篇文章将介绍锌负极的相关知识,重点讨论ZETA电位、锌负极的特点以及其在电池应用中的优势,并展望锌负极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锌负极的概述。
锌负极主要由锌金属构成,可以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锌作为一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此外,锌负极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ZETA电位是评价锌负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ZETA电位指的是锌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它直接影响着锌负极的充放电性能。
较高的ZETA电位有利于降低锌负极的腐蚀速度,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为了获得良好的ZETA电位,研究人员在锌负极表面修饰了各种功能化剂,以改善锌负极的性能。
锌负极在电池应用中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锌负极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可以快速传输电流,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率。
其次,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锌盐具有良好的溶解度,有利于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此外,锌负极的环境友好性使得电池具有更低的环境污染风险。
目前,锌负极已应用于各种电池系统中,如锌-空气电池、锌-离子电池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锌负极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在未来,锌负极有望应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领域。
总之,锌负极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理论比容量、环境友好且易于获取的金属材料,在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锌离子电池三维锌负极

锌离子电池三维锌负极
水系锌离子电池的金属锌负极存在枝晶和副反应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电池循环稳定性差,特别是在高倍率和高容量时。
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三维锌负极的解决方案。
三维锌负极的新结构类似于一个个“小房子”,锌离子会自动进入“小房子”中,即优先沉积在锌基合金界面材料的三维结构内而不是聚集在表面,从而阻止了枝晶生长。
以田华军教授团队的研究为例,他们通过低成本、快速、通用的合成技术,制备出的三维锌基合金界面材料能有效抑制电池负极表面的枝晶生长等,助力生产高安全、长循环、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
该材料表面还自然形成了一层锌铜合金层,使负极电极表面强度增加、电化学稳定性增强,明显提高抗腐蚀性能。
根据电化学结果,在对称电池中,制备的三维锌负极在2mA·cm-2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长达300h的稳定性,即使在高电密度为5mA·cm-2和高容量5mAh·cm-2的情况下,对称电池仍然可以稳定地循环160h以上。
当与α-二氧化锰正极组装成电池时,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它可以稳定循环300次,并有94%的容量保持率。
三维锌负极可以有效地解决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枝晶和副反应问题,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性能。
锌负极 锌枝晶 副反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锌负极锌枝晶副反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主流的电池类型,其正负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锌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丰富的资源、低成本等优势,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锌负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锌枝晶的生成、副反应的发生等,影响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深入研究锌负极的性能和副反应规律,对于提高锌负极电池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锌负极、锌枝晶、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优化锌负极材料及提高电池性能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的脉络和逻辑关系。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文章结构部分中,我会先介绍文章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包括锌负极、锌枝晶和副反应这三个部分。
接下来会说明每个部分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同时指明它们之间的关联和联系。
最后,我会简要介绍文章的结论部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展望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更好地理解和理解文章的核心信息。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的目的是探讨锌负极、锌枝晶和副反应在电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锂离子电池中的反应机制,为改进电池性能和延长电池寿命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通过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促进对电池材料和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推动能源存储领域的创新和进步。
2.正文2.1 锌负极锌负极是锌离子电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起着储存和释放锌离子的作用。
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锌负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完成电荷的转移。
原位sem 锌负极

原位sem 锌负极
原位扫描电子显微镜(In-situ SEM)在材料科学领域,尤其是在电池研究中,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它能够在实时条件下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变化。
锌负极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整体表现。
因此,利用原位SEM研究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行为,对于理解电池性能、优化电池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如锌的溶解和沉积、枝晶的形成和生长等。
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
传统的非原位SEM虽然能够观察到充放电后锌负极的微观结构,但无法捕捉到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而原位SEM则能够在实时条件下观察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变化,为理解电池性能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原位SEM观察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行为,可以发现锌枝晶的形成和生长是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锌枝晶的形成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同时,锌枝晶的生长也会消耗大量的锌,降低电池的循环寿命。
因此,通过原位SEM研究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行为,可以为优化电池设计、提高电池性能提供重要指导。
总之,原位SEM作为一种强大的实时观察工具,在锌负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原位SEM观察锌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行为,可以深入了解电池性能,为优化电池设计、提高电池性能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吸水性强(3)抗拉力大
目前常用的是电缆纸,其主要缺点是吸水性差。为
解决该问题,常在上面涂上一层高分子材料,如聚
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C.M.C)、甲基纤维 素(M.C)、海藻胶等。现将海藻胶纸板的制作简介 如下:
水 海藻胶粉 甲醛 水 乳成CMC糊 .C.M.C 乳成胶糊 配成海胶糊 电缆纸 电解液 浸电解液 裁纸 海胶纸 喷制海胶纸
ZnO:0.37%,
面粉: 4.14%, H2O:48.53%,
2MnO2 2e 2NH4 Mn2O3 2NH3 H2O 锌锰碱性电池:
锌银电池:
2 AgO H2O Ag2O 2OH
锌空气电池:
Ag2O H2O 2 Ag 2OH
O2 2H2O 4OH
所有锌负极电池的标称电压均为1.5V,具体电压略 有偏差
1.2.1.e 电解液的配制工艺
加H 2O 加锌皮 ZnCl 约50%ZnCl2溶液 纯化的ZnCl 溶液 加热 2 (测d 换算成50%)
加H 2O,NH 4Cl 调PH 5 加淀粉 1 #电液 过滤 白浆 净化
2 电液 过滤 清浆
白浆:1#电液65.55%,土豆粉27.53%,面粉6.92%
清浆:2#电液93.85%,土豆粉0.47%,
比重1.209(20℃ )的Cr2(SO4)3溶液4.04%, OP(10%)水溶液 1.17%,HgCl2 0.4%
电糊:白浆60%,清浆40% 电糊中各组分的含量: NH4Cl:16.5% , ZnCl2:13.16%,
美国在1890年开始生产了这种电池。之后又经过
不断的改进,发展到目前的干电池。干电池主要
用在:照明、携带式收音机、照相闪光灯、电动
玩具、电话、助听等方面。
加热脱水 石膏(CaSO4 2H2O) 烧石膏(2CaSO4 H2O) 120-130C
2CaSO4· H2O与少量水作用可逐渐硬化,并膨胀,故 可铸造模型及雕塑。
纸板电池用纸板涂胶代替浆糊做隔离层。电解质
有氯化铵型和氯化锌型。容量比糊式锌锰电池高。高
氯化锌纸板电池1970年开始生产,可大电流放电,放 电时间长。电池表达式: (-)Zn ZnCl MnO () 2 2 负极: 正极:
4Zn 8e 4Zn2
8MnO2 8H2O 8e 8MnOOH 8OH
2MnO2 2H2O 2e 2MnOOH 2OH
Zn+2MnO2 +H2O 2MnOOH ZnO
碱性锌锰干电池具有以下优点:
1)工作电压平稳
2)可大电流放电(大于中性2倍以上)
3)具有可逆性(可进行多次充放电) 4)比能量大 Zn-MnO2(浆糊) 22WH/Kg Zn-MnO2(碱性) 66WH/Kg
电解的糊化时间(S)
温度
70 80 90
不加ZnCl2
180 60 40
加10%的ZnCl2
35 30 25
其主要缺点是:比电阻大,约为NH4Cl的4倍
ZnCl2 2H2O Zn(OH )2 2H 2Cl
1.2.1.c 稠化剂: 锌锰干电池电解液中加的稠化剂是淀粉和面粉。 其通式为(C6H10O5)n,n值可从几百到百万,都具有支 链的链状的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糊化后分子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立体网状结 构,把电解液包在其中成为凝胶状浆糊。它导电性良 好,能固化电芯,把它与锌筒隔开,并能防止电解液 外溢。 若只用淀粉,则电糊的胶体强度大,导电性好,但 其保水能力和粘性都较差。与一定量的面粉一起使用。 面粉电糊粘性好保水能力强,但对锰粉和电解质的作 用不稳定,胶体强度低,二者结合使用。
电池的电极反应 负极 Zn 2NH4Cl 2e Zn( NH3 )2 Cl2 2H 正极 电极反应
2MnO2 2H 2e 2MnOOH
Zn 2MnO2 2NH4Cl 2MnOOH Zn( NH3 )2 Cl2
Zn NH 4 Cl,ZnO,ZnCl2(石膏) MnO2 (C )
② 乳化剂OP、TX-10:
都是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一类的有机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其用量一般在0.05%左右,其作用机理为:该 非离化子做表面活性剂,在Zn(Hg)表面上具有较好的 吸附,从而抑制了Zn的腐蚀。
③ 其它添加剂 在电解液中常加入Cr2(SO4)3,增加电糊强度,加 入CaCl2和LiCl,降低电解液的冰点,提高低沉性能。
1.1.4 无汞锌-锰电池 在锌-锰电池中添加汞可提高析氢过电位,减 少锌负极腐蚀,加量为锌粉的6~10%。由于汞对环 境和人类有害,2005年实现锌-锰电池无汞化,电 池汞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0001%
1.2 圆筒锌锰干电池的制造 锌锰干电池的生产工艺,因电池品种 和各厂的机械化程度不同而各有所异,现
1)电池结构
A:Cu
C:隔膜 F:纸壳 G:马口铁皮;商标
B:锌膏
D:炭仓
E: 炭素壳,电池正极导体
2)工艺基本情况:
炭素壳:用石墨做原料,添加石蜡等粘合剂和防水 剂, 压成型,作为电池的正极并兼作容器。
正极炭包:用电解锰,天然锰、乙炔黑按一定配 比,并加入比重1.1的KOH溶液混合,压成简状环式 炭包。 隔膜:采用耐碱性和吸水良好的纸为基体,再涂 布浆层。 负极:采用含汞量为4%的汞齐锌粉,添加1-2%纤 维粉, 7~10%的淀粉混匀。 装配时先把环行炭包装入炭素壳中,适当压实, 使 二者有很好的接触。再将浆糊纸卷成管型插入炭包 中间。然后将和好的锌粉装入隔膜筒内,待无游离电 解液后,插入黄铜做导体。
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ion,简称IEC),该组织实
现了电池型号、规格的标准化。
电池符号和意义
符号
外形
R
圆筒 形
S
方柱 式
F
扁平 式
P
高功 率
C
高容 量
L
碱性
字母后面紧接着的数字代表单体电池的大小;在
单体电池前加上数字表示串联的组合电池中的单 体电池数目;单体电池之后加一并联电池数。 R6P,LR6,3R14,6F22,4F100-4
仅就主要部分作以下介绍:
锌锰干电池的生产工艺流程是由许多 的工序构成的(如下图所示)
锰粉 NH4Cl 乙炔黑 石墨粉 沥青 焦碳粉 石墨粉
干混
湿混
二次过筛
压电芯
包纸
上肩部涂膏
锌筒 压型 烧结 防水处理 炭棒
内抛光
垫底
放电芯
灌糊
固定电芯
擦静炭棒
套纸圈
上铜帽
封口
ZnCl H2 O NH4Cl 盖塑料盖
锌锰干电池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性,制成不同形 状和规格的单体电池。它们所用的原材料大体一样,只 是正极电芯粉和电解液等的配比不同,通常有圆筒形和 方形两种。
筒形电池的锌极兼作电池的容器。MnO2电 极压成圆柱形的电芯,炭棒在电芯的中央作为 正极导体,电芯外面包有绵纸,以防芯粉脱落; 锌筒底部的绝缘垫片,是用来防止正负极间的 短路;电糊起作离子的导电作用和正负极间的 隔离物的作用。上部的气室为气体或电糊膨胀 而留的余地;封口剂和电池盖都是为了密封电 池,防止电解质干固。
锌负极电池
1
2 3
锌锰电池
锌银电池 锌空气电池
2 Zn 2 e Zn 具有共同的负极反应:
在酸性环境中,Zn2+以离子形式存在。 在碱性环境中,生成Zn(OH)2沉淀, Zn(OH)2 不稳
定,又分解生成ZnO。碱性很强时生成锌酸盐。
正极反应各不相同:
锌锰碳性电池:
MnO2 e H2O MnOOH OH
加H 2O,NH 4Cl 加H 2O , NH 4Cl 净化,调PH 5 # Hg、Cr2(SO4 )3 OP、面粉
调PH 5 净化
电糊
过滤 调粉液(和粉用)
R20(手电筒电池)配方 1#电液:NH4Cl 19.94%,ZnCl2(50%) 9.97%, H2O 69.74%,Zn 0.035% 2#电液:NH4Cl 23.24%,ZnCl2(50%) 56.26%, H2O 扣边
过滤
外电液
电糊
包衬纸
帖商标
套热缩管
加沉热缩
单体成型
其工序较多,但大致可归结成以下几个部分:
电解质的制备 炭棒制备 电芯制备 糊化品制备 封口单体电池制备 质检
1.2.1 电解质溶液的制备
随着工业的发展,为了研制高比能,耐低温,长寿命 的锌锰干电池,人们对电解液的成分作了许多的改进,目 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电解液中反应: 4Zn2 H2O 8OH ZnCl2 ZnCl2 4ZnO 5H2O 总反应:
8MnO2 4Zn ZnCl2 9H2O 8MnOOH ZnCl2 4ZnO 5H2O
纸板
电池
结构
多孔性纸包括:绵纸、滤纸、电缆纸、牛皮纸等。 造纸的原则:(1)纸质要致密、纯净
1.1.1 传统的勒克朗谢电池
以MnO2为正极,Zn为负极,并以NH4Cl水溶液为主电解 液,用纸、棉或淀粉等将电解液凝胶化,使其不流出,具有 这种结构的电池叫做锰干电池,也称“糊式锌-锰干电池”。
Zn NH 4Cl ZnCl2 MnO 2
这种电池最早在1868年法国人勒克朗谢设计的,开始电解 Zn NH 4 Cl MnO2 (C ) 并把细砂、锯末等物质加在 质仍是流动的。 电解质中,使其成为糊状物。到了1886年,由美国的加斯纳, 设计了一种将电解液用石膏固化,而锌电极制成圆筒形的电池。 这种电池即使倾斜电解液也不会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