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网络教育的技术和教学模式介绍

2.3 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
主要是从教学活动开展方式上区别
实时直播教学
单向:CABLE TV、单向卫星网络等 双向:音视频会议系统、内/外交互卫星网络
基于网上教学支持平台的自主学习 实时/非实时、多种模式相结合
基于Internet的个性化自主和协作式网络教育 5any (培养方法的灵活性) ) anyone, anywhere, anytime, anycourse, anychapter 培养信息能力和学习能力 (培养目标及内容体现)
学习者在网上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与教师/同学互动,解决各种个性问题; 与其他学员共享学习经验、心得和体会; 综合、分析各类教学资源,更新知识结构。
1.2 信息时代对现代教育提出全新要求
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信息获取 能力、分析能力和加工处理能力 ) 的新型人材
培养内容
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 能力,以适应“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
培养方法
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适合各种学科 并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需求。
谢谢大家!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 http://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结论:我院的技术/教学模式是网络教育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结论:我院的技术/
学习型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全新要求: 培养目标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信息获取 能力、分析能力和加工处理能力) 的新型人材 培养内容 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 能力,以适应“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 培养方法 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适合各种学科 并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需求。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性、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包含27项子标准,分为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五大类。
此外,还设立了4个跟踪研究项目。
标准研制是持久性的任务,国外标准开发周期通常为5年以上。
考虑到我国对于本标准的迫切需要,本委员会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的策略,按各子标准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确定不同的进度,计划在3年内基本完成这套标准体系。
如下表所示,在每一子标准项目的第三列中给出可供参考的国外/国际同类标准研究成果(若有的话),最后一列是标准研究任务的优先级,带***的为急需任务,带**的为次急任务, 带*的为缓后任务。
[注1] NIST-ATP/ALSFP: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高科技计划中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重点项目(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Focused Program)标准项目的形式化描述称之为规范,作为标准草案的规范经论证后可作为试用标准,试用标准经过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将成为国家标准。
每一子标准研究产生的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少数项目例外):(1)规范正文:以简洁的语言对相应的标准做形式化描述,包括标准的目的、作用范畴、术语定义、系统要素和相互关系、元数据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等。
(2)实践指南,包含对规范要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如何应用标准的实践范例。
(3)测试规范:描述对用户开发的标准化产品进行测试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由于规范正文是以形式化语言描述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乏通俗性,因此建议在阅读规范正文时多加参考相应的实践指南,因为实践指南中包含大量针对标准要点的语义解释和相关应用范例。
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体系-精品文档

CELTS体系
学习对象元数据(CELTS-3)
学 习 资 源 类
教育资源建设规范(CELTS-31)
课程编列(CELTS-8)
内容包装(CELTS-9)
测试互操作(CELTS-10)
内容分级(CELTS-29)
CELTS体系
学习者模型(CELTS-11)
学 习 者 类
学生身份标识(CELTS-13) 学力定义(CELTS-14)
有鉴于此,国际上已有不少国家和组织致 力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目前 在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学习技术标 准委员会(简称IEEE LTCS)的主持下, 若干个工作小组正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技术 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将形成IEEE1484 标准。
教育部对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工作极为重视。 2000年11月,组织国内8所重点高校的有关专家 开展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 并成立了教育 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简称CELTSC 该委员会以研究、制订、推广与教育信息化相关 的技术标准为使命。委员会的专家们经过一年的 努力工作,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现代远程 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并且产生了11项规范。 这套标准不仅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发的基本 技术规范,也可作为在网络条件下开发其他各种 教学应用系统的参考规范。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 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由于教育资源的复杂性 和多样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便会 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育资源,因而 不易管理和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级各类 教育资源库,促进各资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提高教育资源检索的效率与准确度,保证资源建 设的质量,制订教育资源建设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虚拟校区建设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网络教 育( 也称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 当 今 国 内 外 虚 拟 校 区 建 设 是 的 主 流 发 展 方 向 ,它 以 计 算 机 网络 以 及 卫 星 数 字 通 讯 技 术 为 支 撑, 是一 种全 新 的 教 育 模 式 。 具 有 系统 开放 性 、 同 学 习 、 源 可 协 资 共 享 重 用 性 以 及 无 时 空 限 制等 优 势 , 为 学 习者 构 建 一 个 随 时 随 可 地 自主 学 习 的终 身 学 习环 境 , 此 越 来 越 受 到 重 视 , 展 十 分 迅 因 发 速 。 目前 网 络 教 育 资源 比较 丰 富 , 都 处 在 各 自独 立 开发 阶 段 , 但 彼
互 沟通 。S COR 采 取 XML作 为 定 义 数 据 及 其 意 义 的 共 同 语 M
言。
关键词 : 程教育 远
技 术 标 准 可 共 享 课 程 对 象 参 考 模 型
( I S Gl b l n o t m 3)M o a Co s r u i
中 国 网络 教 育 技 术 标 准 体 系
解 决 上 述 问题 的 方 法 就 是 标 准 化 ,1 制定 一 系 列 的 技 术 规 1即 2 范 和 实 践 指 南 , 教 学 系统 中 的软 件 构件 、 具 、 术 和 设 计 方 法 为 技 提供指导。
二 、 外 相 关 标 准 和 规 范 国
1美 国 的 网络 教 育 技 术 标 准 化 研 究 、
文 章 编 号 :6 1 70 (0 6 0 — 0 9 0 17 — 2 1 20 )7 0 6 - 3
一
、
引言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体系介绍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基于规则的XML绑定技术
(CELTS-4 )
规定了将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信息模型做 XML编码绑定的方法。 指导标准制订者制订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 相应XML 绑定规范和实践指南。
8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资源类
通用规范 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 (CELTS-3,CD2.0) 专用规范 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CELTS-41,CD1.6) 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 (CELTS-42,CD1.6) 简单课程编列规范 (CELTS-8,CD1.0) 内容包装规范 (CELTS-9,CD2.0) 测试互操作规范 (CELTS-10,CD2.0)
25
9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习对象元数据规范
(CELTS-3)
规定了对学习对象的描述方法。 帮助学习者,教育者或自动化的软件等对 学习对象进行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 通过定义一个通用的概念数据模型,本标 准保证学习对象元数据的绑定之间有较高 程度的语义互操作性。这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标准的研究与推广活动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举办研讨与培训 吸收团体会员 开展标准符合性测试与认证 参与ISO JTC1/SC36工作 网站宣传与服务
/
24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参考文献
CELTS-3系列 标准 现代远程教育 技术规范简介,沈中南 史元春
18
CELTS系列标准培训 2006.1
学力定义 (CELTS-14)
定义了一个普遍适用的学力信息模型。
学力,是描述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信息。
为学力的含义提供通用的理解,描述了不同层次 的学力所应该具有的表现。 目的: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在高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设计中的应用

、
中国网络教 育技术标 准及 其应 用
教育 部 在2 O 年 l 月开 始 启动 教育 技 术标 准 化 项 00 1 目,于 2 0 年初 成 立 了现代 远 程 教育 技 术标 准 化委 员 0 1
会,2 0 年初更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 员 02
会 ,2 0 年 经 国家标 准化 管理 委 员会 批准 成 为全 国信 息 02 技 术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教 育 技 术 分技 术 委 员会 ( 委 标 会) ,标 委 会 的主 要任 务是研 究 、制 定 、推广 与 维护 中 国教 育信 息化 相 关 的各 项 技 术 标准 。 目 标委 会 已提 出 比较 完整 的网络教 育技 术标准 体 前 系[ , ,NC L S P E T 。标准 体系 包括 包含 5 标准 项 目:指 类 导 性标 准 、学 习环境 相 关标准 、学 习资源 相关 标准 、 学 习者相 关标准 和 教育 管理 相关 标准 ,进 一步细 分 为 2 个 9 子 标准 ,根 据各 项 子标 准 的作用 范 围又 分为通 用规 范 与 专 用规 范两 大类 :通 用 类 规范具 有广 泛 的适 用面 ,给 标 准 用户 留有 较 多 的发展 余地 ,允 许他 们在 遵 从统 一 的基
第三层 ( 统 构件 ) 标准 化 的 ,C L S l 统 构件 如 图 系 是 ET —系
l 示: 所
作 者 简介 :章 舜仲 ,博士研 究生 ,讲 师。
6
一
e e
维普资讯
20年 7 总 6期 08 第 期(第 5 )
() 4 教师 功 能
本 框架 下选 择及 改 制一 些数 据项 目;专 用规 范是 针对 某
一
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ELTS

标准化效果
• 系统的标准化 • 开发了大量标准化的资源和系统 • 系统集成实现了模块间数据上的互 操作 • 验证了标准化的效益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及其元数据的基本表示结构
作用:指导练习测试数据的设计,易于不同系统
进行数据交换
支持的CELTS标准
《内容包装CP规范》 CELTS-9:定义学习资
源(主要是课件)的打包格式
作用:规范学习内容进行交换时的数据格式,以
方便交换
支持的CELTS标准
《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CELTS-31:定义
教育资源元数据的数据模型及其应用模式
CELTS体系
学习对象元数据(CELTS-3)
学 习 资 源 类
教育资源建设规范(CELTS-41) 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42)
课程编列(CELTS-8)
内容包装(CELTS-9) 测试互操作(CELTS-10)
内容分级(CELTS-29)
CELTS体系
学习者模型(CELTS-11)
基本概念
• 学习对象 – Learning Object
– 学习对象定义为用于学习、教育或培训的数字或者 非数字的任何实体;通常指其以数字化形式的存在 – 粒度可大可小:一张图片,一段文本或者一门课程
基本概念
• 学习对象 的理解:
– – – – – – 有特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自包含 构成学习内容的基本单元 从重用的角度来界定学习对象
通用类 标题 语言 描述 关键字 范围 粒度
LOM简介
重要人物与思想 Important people and thoughts 中文 介绍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以及思想 思想|thought 重要人物|important people 教育类 计算机发明至今 较小
网络教育技术规范(CELTS)

网络教育技术规范(CELTS)学力定义规范(CELTS-14/V1.0)( 试行规范)中国网络教育标准化委员会I目次1 概要 (1)1.1 范围 (1)1.2 目的 (1)2 引用 (1)3 缩写 (1)4 概念模型 (2)4.1 学力信息模型框架 (2)4.2 扩展信息 (2)5 基本数据类型 (3)6 学力信息定义 (4)6.1 学力内容信息 (4)6.2 学力认证信息 (9)7 附录 (13)7.1 附录A:实践指南 (13)IICELTS-14 学力定义规范1 概要学力是描述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信息。
本规范定义一个普遍适用的学力信息模型。
1.1 范围该模型主要定义了三种学力信息,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介绍了该模型中的数据元素。
1.2 目的本规范的目的是:●学力信息模型所提供的信息框架能满足学习技术系统对学力的基本要求。
●定义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学力信息模型,实现学力信息在学习技术系统间的交换。
●提供必要的信息保证学力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引用本规范主要借鉴 IEEE 1484.20“Reusable Competency Definition version 0.4”与IMS “Reusable Competency Definition version 0.1”。
具体资料可以参阅以下网址:IEEE: /wg20/index.htmlIMS: /specifications.html3 缩写下面是本规范中的英文缩写及其解释:·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MS 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 Inc. 全球学习联合公司·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SPM smallest permitted maximum 最低峰值14 概念模型本节用图示的方法介绍了本规范所依据的学力信息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
标准体系
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化在行动
祝智庭
(华东师大教授暨全国信标委教育技术分委员会主任)
教育信息化呼唤标准化
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千余所高校建起了校园网,67所高校获准开办网络教育学院。
在基础教育方面,已有26000多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有的地区还建设了教育城域网,而且有三百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网校。
能够预见,今后几年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和应用开发还会呈持续增长之势。
国内外企业界看到了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的巨大存在与几乎无限的潜力,纷纷涌入这个领域来分享网络教育这个大“蛋糕”,估计在国内注册从事与网络教育技术相关业务的企业有三、四百家之多。
虽然众多的教育局域网因遵从Internet 的有关协议获得了数据交换能力,但在教育应用层面支持教育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能力基本阙如,因为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系统开发商们各行其是,自行设计教育资源和管理信息的格式,致使各系统之间共通之处甚少,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长此下去,势必在网络教育世界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致使国家在教育信息化
方面的投资无法充分生效。
如不改变这一现状,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克服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立网络教育应用层面的技术标准,从技术上保证教育资源的可交换性和管理信息的互通性。
因此,中国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部领导敏锐地意识到制订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10月指令科技司组织力量研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而且于初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初更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授权承担教育技术相关标准的研制、认证和应用推广工作。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经过标委会专家们努力合作,在充分调查国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简称CELTS,当前包含以下5类标准项目:指导性标准、学习环境相关标准、学习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育管理相关标准。
中国的CELTS标准体系当前包括28个项目,根据各项子标准的作用范围又分为通用规范与专用规范两大类:通用类规范具有
广泛的适用面,给标准用户留有较多的发展余地,允许她们在遵从统一的基本框架下选择及改制一些数据项目;专用规范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具有更强的约束力。
如下表所示,其中由粗体字表示的项目已经成为教育部颁布的试用规范,当前已经进入国家标准审定程序。
若要了解本标委会工作进展和想要获取有关标准发布信息,敬请访问标委会工作网站()。
建立权威性标准测试与认证体系
为了加强CELTS标准的推广工作,本标委会提供三项基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