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14版)第三章习题答案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doc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第一章总论思考题及练习题一、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会计有什么特点?答: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答: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为经济管理搜集、处理、存储和输送各种会计信息。
会计监督:是指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有效笥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3、会计的要素是什么?会计的要素主要有哪些?答: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
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
4、简述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
5、什么是会计基本假设?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有哪些?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7、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答:会计核算的方法(专门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对会计对象内容进行归类和监督2、复式记账:两个或以上账户相互联系地记录经济业务3、填制和审核凭证:提供记账依据,明确经济责任4、登记账薄:系统的归集和汇总5、成本计算:计算耗费6、财产清查:保证信息真实、准确,账实相符7、编制会计报表:传递和报送会计信息关系:1.经济业务发生后,先要取得合法凭证;2.根据设置的账户,按复式记账方法登记账簿;3.根据账簿记录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在账实相符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二、单项选择题1、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B )、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方面的内容。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目录第一章总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单项选择题.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多项选择题.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判断题......................................................................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单项选择题.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多项选择题.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判断题......................................................................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业务题......................................................................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解答收付实现制:5月份的收入=300000+5000+180000=485000元5月份的费用=144000+7000+60000+3800=214800元5月份的利润=485000-214800=270200元权责发生制:5月份的收入=500000+8000+30000=538000元5月份的费用=240000+7000+3000+2000=252000元5月份的利润=538000-252000=286000元习题二解答2016年9月末资产总额=476000 元负债总额=107000 元所有者权益=343000+30000-4000=369000 元第三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解答A=350000-450000+320000=220000元B=680000+4=730000元D=600000+200000-400000=400000元习题二解答1.登记期初余额贷:银行存款 100000(5)借:应付账款 13000贷:银行存款 13000(6)借:生产成本 25000贷:原材料 25000(7)借:银行存款 3000贷:应收账款 3000(8)借:短期借款 12000应付账款 4000贷:银行存款 16000(9)借:银行存款 20000贷:实收资本 20000(10)借:银行存款 14000贷:应收账款 14000(2)登记账户,计算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见上述T字账(3)编制总分类账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某公司总分类账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单位:元解答1.编制会计分录(1)借:原材料——乙48000——丙25000贷:应付账款——红光工厂73000(2)借:应付账款——兴华工厂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3)借:原材料——丙1500贷:应付账款——新飞工厂1500(4)借:生产成本179000贷:原材料——甲140000——乙36000——丙30002.用丁字账开设并登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及所属明细分类账,计算各账户的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单位:元“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表2016年11月30日单位:元。
会计学原理3业务核算及分类选择判断题答案

第三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和账户分类第一部分: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记录完工结转的()。
A.材料成本B.产品制造成本C.销售成本D.产品工资费用B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从“( )”账户中结转的本期已售商品的生产成本。
A.生产成本B.库存商品C.管理费用D.原材料B3.已知某企业商品销售利润480万元,管理费用120万元,财务费用8万元,销售费用42万元,营业外收入12万元,则营业利润是( )。
A.310万元B.350万元C.322万元D.298万元A4.一般纳税人企业的“材料采购”账户借方记录采购过程中发生的()。
A.采购材料的采购成本B.采购人员的工资C.采购材料的进项税额D.采购人员的差旅费A5.企业结转全年利润时,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 )。
A.“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B.“管理费用”C.“业营主务收入”D.“投资收益”A6.“本年利润”账户期初余额为100000元,本月借方发生额为60000元,贷方发生额为80000元,本月净利润是()元。
A.120000B.40000C.20000D.80000C7.6月30日,“本年利润”账户有借方余额13万元,表示( )。
A.1至6月累计实现的利润为13万元B.1至6月累计发生的亏损为13万元C.6月份实现的利润为13万元D. 6月份发生的亏损为13万元B8.下列不应计入营业利润的是( )。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销售费用D.营业外支出D9. 一般纳税人企业,不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A.材料买价B.进项税额C.运杂费用D.其他采购费用B10.月末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并转账,应转入()账户。
A.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主营业务成本D.财务费用A11.购买单位在材料采购业务之前按合同先向供应单位预付购货款时,形成了()。
A.负债 B.债务C.债权D.权益C12.购买单位购进材料时暂不付款,从而形成企业对供应单位的一项()。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解答】收付实现制:5月份的收入=300000+5000+180000=485000(元)5月份的费用=144000+7000+60000+3800=214800(元)5月份的利润=485000-214800=270200(元)权责发生制:5月份的收入=500000+8000+30000=538000(元)5月份的费用=240000+7000+3000+2000=252000(元)5月份的利润=538000-252000=286000(元)习题二2016年9月末资产总额=476000 元负债总额=107000 元所有者权益=343000+(30000-4000)=369000 元第三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解答】A=350000-450000+320000=220000(元)B=680000+410000-360000=730000(元)C=6000000-1500000+500000=5000000(元)D=600000+200000-400000=400000(元)E=950000+1050000-1460000=540000(元)习题二【解答】1.登记期初余额(2)借:生产成本40000贷:原材料40000(3)借:原材料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4)借:固定资产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5)借:应付账款13000贷:银行存款13000(6)借:生产成本25000贷:原材料25000(7)借:银行存款3000贷:应收账款3000(8)借:短期借款12000应付账款4000贷:银行存款16000(9)借:银行存款20000贷:实收资本20000(10)借:银行存款14000贷:应收账款14000(2)登记账户,计算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见上述T字账)(3)编制总分类账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某公司总分类账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习题三【解答】1.编制会计分录(1)借:原材料——乙 48000 ——丙 25000 贷:应付账款——红光工厂 73000 (2)借:应付账款——兴华工厂 20000贷:银行存款 20000 (3)借:原材料——丙1500 贷:应付账款——新飞工厂 1500 (4)借:生产成本179000贷:原材料——甲 140000——乙 36000 ——丙 30002.用丁字账开设并登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及所属明细分类账,计算各账户的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李海波《会计学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

1.借:银行存款 351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2. 借:应收账款 52650贷:主营业务收入 4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650 3.借:主营业务成本 57000贷:库存商品 570004.借:销售费用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5.借:销售费用 1140贷:应付职工薪酬 11406.借:银行存款 1200贷:其他业务收入 12007.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0贷:原材料 10001.借:银行存款 58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2.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00贷:库存商品 350003. 借:销售费用 500贷:库存现金 5004.借:管理费用 300贷:银行存款 3005.借:财务费用 2200贷:银行存款 22006.借:营业外支出 500贷:银行存款 5007.借:其他应付款 300贷:营业外收入 300 %%%%%%%%%%%%%%%%%%%%%%%%1.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00营业外收入 300贷:本年利润 50300借:本年利润 38500贷:主营业务成本 35000销售费用 500管理费用 300财务费用 2200营业外支出 5002.12月份利润总额=50300-38500=11800元12月份应交所得税=11800*25%=2950元借:所得税费用 295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950借:本年利润 2950贷:所得税费用 29503.12月份净利润=11800-2950=8850元借:本年利润 885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8504. 8850*10%=885元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885贷:盈余公积 885 5. 8850*15%=1327.50元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327.50 贷:盈余公积 1327.50 6. 8850*10%=885元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885贷:应付股利 885P137 习题六1.借:银行存款 400000贷:实收资本 4000002. 借:固定资产 180000贷:实收资本 1800003.借:银行存款 50000贷:短期借款 500004. 借:银行存款 500000贷:长期借款 5000005. 借:短期借款 5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6.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累计折旧 30000贷:固定资产 15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13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营业外收入 10000 7.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累计折旧 10000贷:固定资产 30000 借:银行存款 2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08.借:应付职工薪酬 3000贷:银行存款 3000P138习题七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直接材料 21900——B——直接材料 18100 贷:原材料 40000 2.借:制造费用 2000贷:原材料 20003.借:库存现金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4.借:应付职工薪酬 24000贷:库存现金 240005.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380贷:银行存款 17380 借:原材料——甲材料 150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50006.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贷:应付票据 46800 7.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600贷:库存现金 600借:原材料——乙材料 40600贷:材料采购——乙材料 406008.借:银行存款 3000贷:应收账款——新华厂 30009.借:应交税费 1000贷:银行存款 10001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直接人工 10000——B——直接人工 10000 制造费用 3000管理费用 1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00 11.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直接人工 1400——B——直接人工 1400 制造费用 420管理费用 140贷:应付职工薪酬 3360 12.借:制造费用 2380管理费用 780贷:累计折旧 316013.借:制造费用 1400贷:银行存款 140014.制造费用=2000+3000+420+2380+1400=92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9200/(10000+10000)=0.46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制造费用4600——B——制造费用4600 贷:制造费用 9200 15.A完工产品成本=21900+10000+1400+4600=37900元借:库存商品——A 37900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37900(*A单位产品成本=37900/2000件=18.95元/件)16. 借:应收账款 131040贷:主营业务收入 11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040 17.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贷:库存商品 8000018.借:销售费用 1100贷:库存现金 110019.借:财务费用 5000贷:银行存款 500020. 借:管理费用 1200贷:银行存款 120021.借:营业外支出 112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12022.借:其他应付款 300贷:营业外收入 30023.借:银行存款 2340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500贷:原材料 1500(24)“管理费用”借方发生额合计=1000+140+780+1200=3120 “主营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合计=112000“主营业务成本”借方发生额合计=80000“销售费用”借方发生额合计=1100“财务费用”借方发生额合计=5000“营业外支出”借方发生额合计=1120“营业外收入”贷方发生额合计=300“其他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合计=2000“其他业务成本”借方发生额合计=1500借:主营业务收入 112000其他业务收入 2000营业外收入 300贷:本年利润 114300借:本年利润 91840贷:管理费用 3120主营业务成本 80000销售费用 1100财务费用 5000营业外支出 1120其他业务成本 1500利润总额=114300-91840=22460元(25)应交所得税=22460*25%=5615元借:所得税费用 561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615借:本年利润 5615贷:所得税费用 5615“本年利润”账户余额=22460-5615=16845元(即净利润)借:本年利润 1684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845(26)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6845*10%=1684.50元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684.50贷:盈余公积 1684.50。
会计学原理-习题答案 共78页

2 800 (20000×14%=2800) 2 800 (20000×14%=2800)
420 (3000×14%=420) 980 (7000×14%=980) 7000 (50000×14%=7000)
④ 借:库存现金
50 000
贷: 银行存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
6 500
③ 分配率=500/(1500+1000)=0.2元/kg
甲材料应分担运费=1 500×0.2=300元
乙材料应分担运费=1 000×0.2=200元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300
—乙材料 200
贷:银行存款
500
④ 借:材料采购—丙材料 12 000
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贷:应付账款—兴隆公司 12 000
⑥ ⑤ 借:原材料—甲材料
4 800 (4500+300)
⑦
—乙材料
2 200 (2000+200)
⑧
—丙材料
12 000
⑨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4 800
⑩
—乙材料
2 200
11
—丙材料
12 000
(2)登记“材料采购”和“原材料”总账及明细账
② ③ ④ 发生额
6 500 500
12 000 19 000
1 000
③
400
发生额 期末余额
400 1 400
发生额 0
期初余额
发生额 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
10 000
② 3 000 ⑩ 4 000
0 3 000
发生额 7 000
期初余额 ⑦ ⑨ ⑩
会计学原理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会计的目标是()。
选项:A: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可据以作出决策的会计信息B: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控制C:管理生产经营活动D:评价企业的绩效答案: 【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可据以作出决策的会计信息】2、选择题:会计处基本职能外,还具有()等职能。
选项:A:会计决策B:会计考核C:会计分析D:会计预测E:会计预算答案: 【会计决策,会计考核,会计分析,会计预测,会计预算】3、选择题:会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考察与认识,会计可以被认为是()。
选项:A:一种管理的工具B:一个经济信息系统C:一种统计数据D: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E:一种管理活动答案: 【一种管理的工具,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一种提供信息的技艺,一种管理活动】4、选择题:会计被认为是一种将预计发生的经济活动加工为会计信息的技艺。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选择题: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对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负有法律责任。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选择题: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金额计量属性是()。
选项:A:现值B:公允价值C:历史成本D:重置成本答案: 【公允价值】2、选择题:下列做法中,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有()。
选项:A:同一企业前后各期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B: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提供以前期间的对比数据C: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选择会计政策D:各企业都遵循会计准则的同一规定E: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企业所采用的中大会计政策答案: 【同一企业前后各期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提供以前期间的对比数据,各企业都遵循会计准则的同一规定】3、选择题:关于历史成本的评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选项:A:数据容易取得,操作方便B:相关性强C:能够被核实和验证D: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可能缺少可比性E: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会脱离实际价值答案: 【数据容易取得,操作方便,能够被核实和验证,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可能缺少可比性,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会脱离实际价值】4、选择题:法律主体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能成为法律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答案1.借:其他应收款—— XX500贷:库存现金5002.借:物资采购——甲材料16 000——乙材料12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896贷:应付票据33 6963.借:物资采购720贷:银行存款480库存现金240.4.借:原材料——甲材料16 480——乙材料13 040贷:物资采购29 5205.借:应付票据33 696贷:银行存款33 6966.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5 500——乙材料 5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887贷:银行存款12 9877.借:物资采购720/贷:银行存款540库存现金1808.借:原材料——甲材料 5 940——乙材料 5 880贷:物资采购11 820第4、8笔会计分录,按实际成本转账,必须先分摊运杂费。
也就是将物资采购转入到原材料,注意其中金额包括运杂费•第3笔业务中共支付运杂费480+240=720元•甲承担的运杂费:720*1600/(1600+800)=480元•乙承担的运杂费:720*800/(1600+800)=240元•?•第7笔业务中共支付运杂费180+540=720元•甲承担的运杂费:720*550/(550+350)=440元•乙承担的运杂费:720*350/(550+350 )=280元习题二1.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 225——B产品 2 580贷:原材料 5 8052. 借:生产成本——A产品 5 000——B产品 4 000"制造费用 2 000管理费用 3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14 0003. 借:生产成本——A产品700——B产品560制造费用280管理费用420贷:应付职工薪酬 1 9604.借:制造费用600管理费用300>贷:累计折旧9005.借:制造费用200贷:库存现金2006.借:制造费用400贷:库存现金4007.借:制造费用237库存现金63贷:其他应收款3008.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 065——B产品 1 652%贷:制造费用 3 717**第8笔业务中贷:制造费用 3 7173717=2000+280+600+200+400+237(所有涉及)计算A、B产品分担的制造费用•每元工资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717/(5000+4000)=(元)A产品分担的制造费用5000*=2065 (元)B产品分担的制造费用、4000*=1652 (元)9. 借:库存商品——A产品10 990——B产品8 792贷:生产成本——A产品10 990——B产品8 792习题三1.借:银行存款35 100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3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2.借:应收帐款52 650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4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 6503.借:主营业务成本57 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22 500——B产品34 5004.借:销售费用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5.借:销售费用 1 140贷:应付职工薪酬 1 140》6.借:银行存款 1 404贷:其他业务收入 1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07.借:其他业务成本 1 000贷:原材料——甲 1 000以上业务销售利润也就是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5 000+30 000+1 200-57 000-1 000-1 000-1 140-=16 060(元)(习题四1. 借:制造费用 5 000管理费用 3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8 0002. 借:制造费用720管理费用420贷:应付职工薪酬 1 1203. 借:制造费用800…管理费用600贷:累计折旧 1 4004. 借:制造费用 1 200贷:银行存款 1 2005. 借:管理费用400贷:库存现金400**机动车修理费用属于管理费用,请注意.6. 借:管理费用300贷:库存现金3007. 借:管理费用480/贷:库存现金4808. 借:销售费用 1 500贷:银行存款 1 5009. 借:财务费用900贷:银行存款90010. 借:销售费用700贷:银行存款600库存现金10011. 借:管理费用 1 200#贷:库存现金 1 20012. 借:管理费用960库存现金40贷:其他应收款 1 00013. 借:制造费用 1 900管理费用500贷:银行存款 2 40014. 借:制造费用 1 000管理费用 2 000贷:银行存款 3 000:习题五.借:银行存款58 500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借:主营业务成本35 000贷:库存商品35 000.借:销售费用500贷:库存现金500.借:管理费用300/贷:银行存款300.借:财务费用 2 200贷:银行存款 2 200.借:营业外支出500贷:银行存款500.借:其他应付款300贷:营业外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税务制度规定,”对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应该按包装物的适用税率增收增值税’’.以后请注意.(可以这么理解,当作销售处理,不过是记入营业外收入,要和销售原材料相互区别)计算过程:、300元为含税收入,把300转化成为不含税收入300/(1+17%)= (元),税为*17%=(元) 4.计算12月份的利润总额(仅仅指第12月)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50 000-35 000-500-300-2 200+=(元)**按照公式在之前的会计分录中找到相对应的数字,没有就忽略。
.结转1-12月各损益帐户余额**题目是根据资料3,所以应该是一年的账目,应该把1-11月算入本年利润`①借:主营业务收入550 000其他业务收入6000营业外收入 4贷:本年利润560**主营业务收入=500 000+50 000=550 000(元),**为第1-11月+第12月(下同)其他业务收入=6000(元)营业外收入=4 000+=4 (元)②借:本年利润448 500贷:主营业务成本410 000¥销售费用25 500管理费用 3 300财务费用 4 200其他业务成本 3 500营业外支出 2 000**主营业务成本=375 000+35 000=410 000(元)销售费用=25 000+500=25 500(元)管理费用=3 000+300=3 300(元)财务费用=2 000+2 200=4 200(元)…其他业务成本=3 500(元)营业外支出=1 500+500=2 000(元)这时候可以算得全年的利润总额,从而才可以算所得税费用全年的利润总额=以上会计分录中本年利润的借贷方的差额=本年利润的贷方-本年利润的借方= 560 500=111 (元).**所得税应该在算得利润总额后得到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111 *25%=(元)(①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②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将本年利润转入到“利润分配”账户,利润分配为税后利润利润分配=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111 (元)或者=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111 *(1-25%)=83 (元)借:本年利润83贷:利润分配83`借:利润分配8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8借:利润分配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8贷:应付股利8习题六1.借:银行存款40 000~贷:实收资本40 0002.借:固定资产15 000贷:实收资本15 0003.借:银行存款50 000贷:短期借款50 0004.①借:银行存款500 000贷:长期借款500 000②借:工程物资500 000贷:银行存款500 000 5.借:短期借款50 000\贷:银行存款50 0006.①借:固定资产清理120 000累计折旧30 000贷:固定资产150 000②借:长期股权投资120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20 000 **双方议定价不产生账目,应以实际账面价值入账。
7. ①借:固定资产清理20 000累计折旧10 000贷:固定资产30 000~②借:银行存款20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20 0008. 借:应付职工薪酬 3 000贷:银行存款 3 000习题七1.借:生产成本——A产品21 900—— B产品18 100贷:原材料40 0002.借:制造费用 2 000《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2 0003.借:库存现金30 000贷:银行存款30 0004.借:应付职工薪酬24 000贷:库存现金24 0005.①借: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甲材料1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380贷:银行存款17 380**运杂费应该是由本公司支付,所以已经用银行存款支付,所以要把1000元的运杂费计算入材料采购内。
②借:原材料——甲材料15 00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15 000**②笔分录题目中有提示:按其实际成本转帐6.借: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乙材料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贷:应付票据46 8007.①借:材料采购——乙材料600贷:库存现金600②借:原材料40 600贷:材料采购——乙材料40 600要把运杂费计算入材料采购内。
、8.借:银行存款 3 000贷:应收帐款 3 0009.借:应交税费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10. 借:生产成本——A产品10 000——B产品10 000制造费用 3 000管理费用 1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24 000^11.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 400——B产品 1 400制造费用420管理费用140贷:应付职工薪酬 3 36012.借:制造费用 2 380管理费用780贷:累计折旧 3 16013.借:制造费用 1 400贷:银行存款 1 400-14.借:生产成本——A产品 4 600——B产品 4 600贷:制造费用9 20015.借:库存商品——A产品37 900贷:生产成本37 90016.借:应收账款——新华131 040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50 400——B产品61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9 04017.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36 000·——B产品44 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36 000——B产品44 00018.借:销售费用 1 100贷:库存现金 1 10019.借:财务费用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20.借:管理费用 1 200贷:银行存款 1 20021.借:营业外支出 1 120?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1 12022.借:其他应付款300贷:营业外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税务制度规定,”对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应该按包装物的适用税率增收增值税’’.以后请注意.(可以这么理解,当作销售处理,不过是记入营业外收入,要和销售原材料相互区别)计算过程:300元为含税收入,把300转化成为不含税收入300/(1+17%)= (元),税为*17%=(元) 23.①借:银行存款 2 340贷:其他业务收入 2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②借:其他业务成本 1 500贷:原材料 1 50024.计算12月份的利润总额(仅仅指第12月)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50 400+61 600+2 000-36 000-44 000-1 500-1 100-5 000-1 200-1 000-780-140)+ 120=23 280 + 120 =22 (元)**按照公式在之前的会计分录中找到相对应的数字,没有就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