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语境填成语(及答案)
高中语文根据语境填成语

高中语文根据语境填成语引言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经常出现在文化交流和日常生活中。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成语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通过一些具体的语境,向高中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并在语境中进行填空练习,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语境一:糟糕的开端小明是个平时学习努力的学生,但是这次的期末考试却糟糕透顶。
他自责不已,觉得自己失去了信心。
他的好友小红过来安慰他,说:“小明,这次考试虽然不理想,但我们还有很多机会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成绩。
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丧失自信,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 小明听了小红的话,感到鼓舞,决定继续加油。
根据上文,将适当的成语填入下文,使其通顺连贯:1.小明对这次考试感到非常__________,因为他发现自己没有做好准备。
2.小红对小明说的话让他感到__________,重新找到了自己。
3.小明决定不再__________,而是积极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语境二:团队合作学校组织了一次团队合作的活动,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其中。
小王作为小组长,希望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于是他对大家说:“同学们,只有我们共同努力、紧密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要以共同的目标为__________,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根据上文,将适当的成语填入下文,使其通顺连贯:1.小王希望大家能够以______________,一起努力达到团队的目标。
2.在团队活动中,同学们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如__________,共同完成任务。
3.大家都非常__________,相信只要团结一致,肯定能够解决问题。
语境三:学习方法小李是个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的学生,他经常花很多时间在无效的学习上,却收效甚微。
他的老师建议他改进学习方法,对小李说:“学习需要______________,你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根据上文,将适当的成语填入下文,使其通顺连贯:1.小李应该认识到学习不是__________的事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取得进步。
2024高考语言运用题成语填空新题型专练

2024高考语言运用题成语填空新题型专练成语填空“义境相符”的两步骤两角度第一,“义境相符”两步骤第一步:认真分析语境。
通读语段,了解语意重心,尤其要认真阅读成语所在句子,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圈画出所填成语的前后词语,弄清前后表意重心,还要了解语段的性质及文体风格等特征。
第二步:认真分析与体会语境的限制性与提示性。
成语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中,语境会对该成语起着限制、阐释、照应或提示作用。
因此,任何成语在句子、语段中绝对不是“孤立”的,总与上下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谓分析语境,就是把种种联系找出来。
第二,做到“义”“境”相符的两个角度角度1:根据语义找契合一个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首先会存在语义上的联系。
语义联系就是该成语自身的词义与语境中要表达的意思的契合度(吻合度)。
两者的契合度越高,则说明该成语越适用于该语境。
如果违背了这个契合度,就会违背句子甚至语段的语意逻辑,造成语意逻辑上的相悖。
换言之,该用哪个成语,语境早已规定好了它的语意。
角度2:划分关系看搭配一个成语除了和它所在的语境建立起语义联系外,还会建立起语法联系。
语法联系就是该成语与它前后的成分形成种种关系,如主谓关系、修饰语(限制语)与中心语的搭配关系。
为此,要想找准这最贴切的联系,就要看该成语的主语是谁,要修饰或限制的又是谁,据此就可以精准判断它在适用对象、语法功能或色彩方面是否相搭配。
此法尤其在近义成语或关联词的使用上屡试不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三国演义》不只在塑造英雄形象方面很值得称道,其吸引读者的,还有书中数不胜数、__________的斗智斗勇情节。
作者对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都做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过于惨烈,具有昂扬向上的格调。
在表现方式上,则从容不迫,__________,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成语填空300

成语填空记忆300答案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成语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 他在会议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语气坚定,___()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2. 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她___()冷静,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这位作家的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___(),深受读者喜爱。
4. 他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誉为是___()之作。
5. 他在课堂上___(),使学生们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仍然___(),不敢有丝毫松懈。
7. 这位歌手的歌声悠扬动听,让人听起来___()。
8.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___(),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9. 他的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流,是大家公认的___()。
10. 面对激烈的竞争,他___(),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二、根据成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1. 破釜沉舟()A. 打破锅子,沉入河中,表示决心不回头B. 打破锅子,沉入河中,表示放弃努力C. 打破锅子,沉入河中,表示放弃生活2. 胸有成竹A. 形容心中已有成熟的计划或方案B. 形容心中有恐惧感C. 形容心中有疑虑3. 一举两得A. 做一件事情得到两个好处B. 做一件事情得到一个好处C. 做一件事情得到三个好处4. 胸无点墨A. 形容人学识渊博B. 形容人没有文化C. 形容人很有学问5. 鸡飞蛋打A. 形容事情完全失败B. 形容事情成功C. 形容事情有收获三、成语运用辨析。
(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班上的佼佼者。
B.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C. 他对朋友忠诚可靠,是值得信赖的人。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B. 他的计划太过简单,肯定无法取得成功。
C. 他做事雷厉风行,工作效率很高。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是()A. 他的画作充满了想象力,让人耳目一新。
用一个词语描写语境

用一个词语描写语境
根据语境填成语:
时间过得真快啊,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
回想愉快的时光,我们可用成语(欢声笑语)、(笑逐颜开)、(眉开眼笑)来形容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笑”;回首过去的日子,我们会用成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来慨叹时间之快。
想着(和蔼可亲)的老师和(管鲍之交),心中真有点(恋恋不舍)。
描写笑的成语:欢声笑语、笑逐颜开、眉开眼笑
描写时间之快的成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
描写老师:和蔼可亲。
描写朋友:管鲍之交
表示舍不得:恋恋不舍
语境指语言环境。
简单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对话或写文章时的“前因后果”以及语言发生地的条件。
正在“听话”、“读书”的人,不难理解对方的言词,但是,脱离环境就常常发生歧义或误会。
语境有主观、客观两种情况:主观的指“话题”,双方正在说什么?客观的指说话的地方、周边的情况。
例如:在市场上卖猪肉的摊子前,有人问:“你的肉多少钱?”这样的语言换了环境就必定造成误会。
同一个词,因为主客观语境不同,意义往往出现差异。
例如同样是“火”这个词,同样放在相同的句子中,因语境不同意义不同:
“他火了!”——他生气了。
“他火了!”——他出名了。
“他火了!”——他赢钱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成语填空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成语填空试题答案及解析【试题一】题目: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合适的成语。
1. 他______,终于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2. 这件事______,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
3. 他______,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答案:1. 锲而不舍2. 出人意料3. 独树一帜解析:1. “锲而不舍”意为坚持不懈,比喻有恒心,不放弃努力。
在此句中,形容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2. “出人意料”指事情的发生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用在此处表达了这件事的发生让大家感到意外。
3. “独树一帜”原指画竹时自成一家,后比喻自成一家,有独特的风格或见解。
这里用来形容他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试题二】题目:根据句子的语境,选择适当的成语填空。
1. 尽管困难重重,他仍然______,坚持到底。
2. 她______,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3. 这件事______,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答案:1. 百折不挠2. 一鸣惊人3. 事关重大解析:1. “百折不挠”形容意志坚定,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放弃。
这里用来形容他面对困难的坚强态度。
2. “一鸣惊人”原指鸟儿一声鸣叫就惊动了人,比喻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旦表现出来就非常惊人。
这里用来形容她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3. “事关重大”指事情的重要性非常高,不能轻视。
这里用来形容这件事的重要性,提醒大家要认真对待。
【试题三】题目: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成语。
1. 他______,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2. 这场比赛______,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3. 他______,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答案:1. 深思熟虑2. 精彩纷呈3. 梦想成真解析:1. “深思熟虑”指经过反复思考,考虑得非常周到。
这里用来形容他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2. “精彩纷呈”形容事物非常精彩,有很多看点。
这里用来形容这场比赛吸引了众多观众。
3. “梦想成真”指梦想得以实现。
这里用来形容他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结束语:成语填空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考察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还考察学生对语境的把握和应用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试题(五升六)— 成语专题 (二)(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试题(五升六)—成语专题(二)(有答案解析)一、根据具体情景,选择恰当的词语。
(12分)根深叶茂草长莺飞惊涛拍岸天高气爽哭笑不得骄阳似火1.猴子抢走了我的帽子,迅捷地爬到了树顶,弄得我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2.我最喜欢秋天,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3.波涛不断涌来,撞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巨大的声响。
()4.夏天的中午,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知了在不停地叫,树上的叶子耷拉着脑袋。
()5.春天,小草绿油油的,黄莺唱着动听的歌飞来飞去。
()6.这棵树根扎得深,树干粗壮,树叶茂盛。
()二、按要求将成语分类。
(填序号)(12分)①呕心沥血②足智多谋③舍己为人④诡计多端⑤斗志昂扬⑥殚精竭虑⑦自私自利⑧垂头丧气1.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近义词有两组:()—()()—()4.反义词有两组:()—()()—()三、“臭味相投”与“一个鼻孔出气”意思相近,“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孤掌难鸣”。
下面给出了一些成语和俗语,请你分别写出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
(18分)1.直言不讳——()2.得过且过——()3.畏首畏尾——()4.吃水不忘挖井人——()5.赶鸭子上架——()6.关公面前耍大刀——()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兵选词填空。
专心致()()弓之鸟迫不及()情不自()()寒交迫人山人()2五、我会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深入()出春意()然前仰后()()暗花明()来暑往入乡()俗如()以偿()之鸟()不断()扫地()欢()合街头()(1)到了一个地方就按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可用。
(2)形容春天的气息很浓厚,可用。
(3)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可用。
根据语境填成语

6.我们读书,不但要读课内书,更要多读课外书,因为________________(写上名言)这样,我们才可以学到更多新知识。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我去了,只求你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最大的悲是________________。
4、我能用欢欣鼓舞 热血沸腾形容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办时的高兴心情。(填成语)
5、除夕真热闹,人们穿新衣,家家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除旧迎新,欢庆佳节。(两个成语)
6、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卧薪尝胆 守株待兔 精卫填海 锲而不舍 直言不讳 坚持不懈 悬梁刺股 艰苦卓绝
执著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执著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卧薪尝胆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著是坚持不懈,是锲而不舍,是一支永无休止的进行曲。
9、光明小学六(1)班就要开展小小辩论会了.课余,同学们忙得(不可开交).辩论会开始啦,辩论双方(各执一词).在同学们对某个问题深入讨论的时候,刘敏同学的独特见解让大家(豁然开朗).这次辩论会使同学们(受益匪浅).ﻫ10(1)小明在阅读《三国演义》时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结果,对书中的内容不甚了了,在回答老师有关“三国”问题时总是张冠李戴。ﻫ(2)诸葛亮是蜀汉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常用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来赞颂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相继死后,诸葛亮独自一人支撑蜀国,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独木难支、回天无力,最终客死荒原,空留千古遗恨,让后人感慨万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辩论会上,虽然场上气氛(),但双方辩手都()、(),他们()、()的精彩发言使观众们()。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组织了()的庆祝活动。
因为这是我们最后一个儿童节了,所以大家都在()、()的准备着。
表演过后,每个班级的节目都让观众感到()、()。
我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看了不少书,如果老师让你说出从书中看来的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你肯定会说出很多,比如()、()、()、()。
公开课上,王老师()的上着课,同学们()的听着课。
听着课的老师对王老师的教艺()。
2、我们来到大海边,新鲜的空气让我们()。
我们摆脱了城市的喧闹,感悟了乡村的宁静,()的大海卷起了()的潮水向岸边,冲到我身上,啊!我度过了()的一天!
3、今天天气真好,()、(),我来到河边散步,看见几个小孩子正在河边读书,瞧那个镜头真可谓是(),我不禁长叹一声,我应该向他们学习,应该()的学习,而不能()的过日子!
4、平时表弟做作业都是(),现在快要考试了,这可急坏了他。
考场上他一会(),一会(),一会()……表情真是()。
5、最终,这位“马蜂先生”(),被很不友好地“请”出了教室,大家(),来庆祝胜利,并开始()诉说刚才()的一幕……
6、他一向讨厌那些()、()的伪君子,他觉得人应该主持正义,()、(),决不能()、(),热衷于搞公益事业。
7、大桥开通了,这儿()、(),人们(),挤得()。
只见主持人()地走上演出台,()地向大家问好,然后又讲起故事,说得()。
8、阳春三月,两岸( )、( ),孔子带着弟子们到( )的泗水河边游玩,孔子从( )的河水中,看出了一个真君子的品行,对弟子们( )。
弟子们则( )。
9、西安的秦兵马俑不仅()而且()。
他们一个个()、(),不愧是第八大奇迹。
来自()的游客纷纷来兵马俑,他们一个个(),纷纷赞叹道:“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0、小明是一个()、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人,他写出的文章(),他画的国画更是(),在前不久他与一班的小书法家比了一次书法大赛真是()。
11、春天到了,蝶园广场(),蝴蝶们()被这明媚的春光陶醉了,喷泉旁嬉戏的儿童无不为这()的日子陶醉。
12、看到()的大海,我想起了诗人雨果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
根据语言情境填诗句、成语或名言警句。
13、以前,我看到我的同学沈小文写得一手好文章,总是非常羡慕。
我去问刘老师,刘老师听了笑了,然后()地对我说:“光是羡慕是没有用的,你想,古人不是说吗?()。
你还是不要光知道羡慕人家,不如自己好好地去练习呀!”听了老师的话,我就认真地动笔写作了。
可是,还是写不好,就又上门请教老师。
刘老师听了,表扬了我:“你开始写作就好!但写作首先要静下心来读书,积淀知识,杜甫不是说了吗?()听了老师的话,我()。
从此,我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人。
14、他学习习惯很不好,经常把书放得(),他妈妈看到了总是()地教育他,他也总是()地承认错误,可是,下次,他的书照样堆得很乱,真是()。
15、诸葛亮真可谓是()。
他料定三天后必有大雾,对()的周瑜立下了军令状,但他又向()的鲁肃借了“借箭”所必须的东西,终于在第三天早上到()的曹操处借到了十万支箭。
16、这曾是一只()的蝴蝶,可惜的是,那只是往日,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的标本。
17、新的空气迎面吹来,令人()。
街上商店、楼房(),令人()。
不一会儿,人渐渐多了,街上又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18、时间过得真快啊,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
回想愉快的时光,我们可用成语()、()、()来形容同学们课堂上的“笑”;回首过去的日子,我们会用成语()、()、()来概叹时间之快;想着()的老师和()的同学,心中真有点()
19、2009年10月1日,国庆盛典,()。
天安门广场,60盏大红灯笼,();56跟民族柱,象征56个民族,();()的学生高举鲜花、字牌等组成()的图案......礼炮声(),国歌声(),受阅官兵(),各种新型武装令人()。
1、辩论会上,虽然场上气氛(硝烟弥漫),但双方辩手都(你来我往)、(沉着应战),他们(妙语连珠)、(独树一帜)的精彩发言使观众们(叹为观止)。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组织了(精彩纷呈)的庆祝活动。
因为这是我们最后一个儿童节了,所以大家都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准备着。
表演过后,每个班级的节目都让观众感到(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我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看了不少的书,如果老师让你说几个从书中看来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你肯定会说出很多,比如(凿壁偷光)、(悬梁刺骨)、(囊萤映雪)、(闻鸡起舞)……
公开课上,王老师(神采飞扬)地上着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洗耳恭听),听课的老师对王老师的教艺(啧啧称赞)。
2、我们摆脱了城市的喧闹,感悟了乡村的宁静。
(波涛汹涌)的大海卷起了(漫天飞舞)的潮水涌向岸边,冲到我身上,啊!我度过了(自由自在)的一天!
3、今天天气真好,(万里无云)、(风和日丽),我来到河边散步,看见几个小孩子正在河边读书,瞧那个劲头真可谓是(莘莘学子),我不禁长叹一声,我应该向他们学习啊,应该(发愤图强)地学习,而不能(没头没脑)地过日子啊!
4、平时,表弟做作业都是(敷衍了事),现在快要考试了,这可急坏了他。
考场上,他一会(东张西望),一会(毛皮擦恙),一会(梦见周公)……表情真是(千奇百怪)。
5、最终,这位“马蜂先生”(原形毕露),被很不友好地“请”了教室,大家(兴高采烈),来庆祝胜利,并且开始(眉飞色舞)诉说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
6、他一向讨厌那些(道貌岸然)、(口蜜腹剑)的伪君子,他觉得人应该主持正义,(替天行道)、(助人为乐),决不能(口是心非)、(胡编乱造),热衷于搞公益事业。
7、大桥开通了,这儿(锣鼓喧天)、(张灯结彩),人们(载歌载舞),挤得(水泄不通)。
只见主持人(大步流星)地走上演出台,(笑容满面)地向大家问好,然后又讲起故事,说得(唾沫横飞)。
8、阳春三月,两岸(杨柳依依)(百花盛开),孔子带着弟子们到(风光秀丽)的泗水河边游玩,孔子从(清澈见底)的河水中,看出了一个真君子的品行,对弟子们(言传身教)。
弟子们则()
9、西安的秦兵马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宏伟壮观)。
他们一个个(神采各异)、(栩栩如生),不愧是第八大奇迹。
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来兵马俑,他们一个个(心悦诚服),纷纷赞叹道:“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10、小明是一个(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的人,他写出的文章(妙趣横生),他画的国画更是(栩栩如生),在前不久他与一班的小书法家比了一次书法大赛真是(难分伯仲/难解难分)。
11、春天到了,蝶园广场(绿草如茵、百花盛开),蝴蝶们(不约而同)被这明媚的春光陶醉了,喷泉旁嬉戏的儿童无不为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陶醉。
12、看到(一望无垠)的大海,我想起了诗人雨果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
13、以前,我看到我的同学沈小文写得一手好文章,总是非常羡慕。
我去问刘老师,刘老师听了笑了笑,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光羡慕是没有用的,你想,古人不是说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你还是不要光知道羡慕人家,不如自己好好地去练习啊!”听了老师的话,我就认真地动笔写作了。
可是,还是写不好,就又上门请教老师。
刘老师听了,表扬了我:“你开始写作就好!写作要静下心来读书,积淀知识,诗人杜甫不是说了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听了老师的话,我恍然大悟。
从此,我成了一个爱读书的人
14、他学习习惯很不好,经常把书放得(乱七八糟),他妈妈看到了总是(语重心长)地教育他,他也总是(一唱一和)地承认错误,可是,下次,他的书照样堆得很乱,真是(一发不可收)。
15、诸葛亮真可谓是(神机妙算)。
他料定三天后必有大雾,对(心思缜密)的周瑜立下了军令状,但他又向(慈悲为怀)的鲁肃借了“借箭”所必须的东西,终于在第三天早上到(老奸巨猾)的曹操处借到了十万支箭。
16、这曾是一只(五颜六色)的蝴蝶,可惜的是,那只是往日,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死气沉沉)的标本。
17、新的空气迎面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街上商店、楼房(高耸云天),令人(自叹不如)。
不一会儿,人渐渐多了,街上又恢复了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
18、时间过得真快啊,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
回想愉快的时光,我们可用成语(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喜笑颜开)来形容同学们课堂上的“笑”;回首过去的日子,我们会用成语(时光如梭)、(光阴似箭)、(岁月如流)来概叹时间之快;想着(兢兢业业)的老师和(孜孜不倦)的同学,心中真有点(依依不舍)
19、2009年10月1日,国庆盛典,(普天同庆)。
天安门广场,60盏大红灯笼,(光彩耀目);56根民族柱,象征56个民族,(团结一心);(欢声如潮)的学生高举鲜花、字牌等组成(五花八门)的图案……礼炮声(震耳欲聋),国歌声(宛转悠扬)受阅官兵(神采飞扬),各种新型武装令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