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遗传多样性综述

生物遗传多样性陈XX 2009XXXXXXX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09级X班摘要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
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
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生物物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主要包括染色体水平的多样性和DNA水平(基因)的变异性。
其包括表型的多样性,染色体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遗传的多样性还受环境有关。
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其对生物的稳定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研究遗传多样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环境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可分为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多样性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其中,遗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
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源泉,变异的类型有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量变异。
1.生物多样性概念的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并且在拯救珍稀濒危物种、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
1948年,由联合国和法国政府创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建立。
1971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著名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1980年由IUCN等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编制完成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正式颁布,该大纲提出了要把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观点,对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研究生助教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研究生助教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何磊(),吴敏,唐建军,陈欣,王国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58摘 要:浙江大学的“生命科学导论”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是面向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该课程采取研究生助教参与指导实验课程和组织小班讨论的形式。
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研究生担任助教指导“生命科学导论”实验和讨论,不仅提高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增加了研究生的教学经验;而且提升了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推行研究生助教制度(选拔、培训、考核等)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不足与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
关键词:研究生助教,生命科学导论,实验教学,课程讨论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 in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HE Lei (),WU Min,TANG Jian -jun,CHEN Xin,WANG Guo -qia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China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年8月,8(4):12-15ISSN 2095-1574 CN 11-9307/R DOI 10.3868/j.issn 2095-1574.2018.04.003教改纵横收稿日期:2018-02-05;修回日期:2018-04-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411);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6KFJJ02)通讯作者:何磊,E -mail:helei8705@1 引言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面向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配套的实验课程[1],集“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于一体[2,3]。
【高校专业介绍】-生物科学:探索生命的奥秘

生物科学: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专业在高考报考中经历了大起大落,时至今日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专业。
2000年左右,“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让很多高分考生选择了生物专业;现在,则有很多人吐槽“生物专业就业不好”。
那么,这个专业到底如何?什么样的考生适合报考呢?目录一、专业解析二、专业与就业三、报考指南一、专业解析回顶部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什么是生物科学?生物科学(也被称为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本质上说,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
生物科学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近十年,以计算机科学及信息技术、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生物科学已发展成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生物科学对人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是全方位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傅承新教授说:“生物科学研究对象是整个自然界所有生物,研究它们的发生、生长发育、发展及绝灭。
这当中有两个研究热点,一个是微观世界,从分子到细胞结构内部的生命现象,比如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等;另一个是宏观世界,研究生物和生物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研究自然界中的几百万种生物是怎么来的?它们如何进化?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关系,物种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是我们通常说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
我们要搞清自然界生物的基本规律,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以此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使人类能够可持续发展。
”具体到高考时报考的专业,在教育部《专业目录》的理学门类下设有生物科学类,其中又包含了4个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态学。
本文主要介绍生物科学专业。
相近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在工学门类下),三者是什么关系呢?傅承新教授说:“三者可以看作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研究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关系。
创新生态系统_源起_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_梅亮

第32卷第12期2014年12月科学学研究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32No.12Dec.2014文章编号:1003-2053(2014)12-1771-10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梅亮1,陈劲2,刘洋3(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7;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3.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要: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越来越依赖其所处的创新生态系统。
作为市场与组织的中间层次,生态系统视角成为创新理论研究范式的新方向。
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演进的系统性回顾。
本文以科学计量方法为基础,系统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
研究结论显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创造,开放式创新,创新生态系统四大聚类展开。
基于重点文献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知识演进的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可分为核心文献、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三大层次。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知识图谱;共生演化;科学计量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4-06-30;修回日期:2014-08-1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217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LQ14G030018)作者简介:梅亮(1987-),男,浙江舟山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陈劲(1968-),男,浙江余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刘洋(1987-),男,陕西神木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战略。
创新被认为是在持续变化的环境中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1-3]。
经济全球化、环境动荡性的背景下,单一组织很难拥有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其他类型组织之间的协同共生成为了研究与实践的新趋势。
创新的商业不能在真空中演化,必须吸引各类资源,吸纳资金,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以创造合作网络[4]。
生命科学导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第一章测试1.生命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A:错B:对答案:B2.生命的演化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A:错B:对答案:A3.在生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贯穿了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和统一。
()A:对B:错答案:A4.生命是一种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现象。
()A:对B:错答案:A5.严整有序的结构不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中国古代的种痘之术,属于接种疫苗。
()A:错B:对答案:B2.朊病毒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通过在宿主体内不断地复制而致病。
()A:对B:错答案:B3.细胞的发育潜能是由细胞质中DNA决定的。
()A:对B:错答案:B4.关于克隆羊多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多莉的细胞核与细胞质来自不同的羊B:需要在试管内受精C:属于同种异体细胞核移植技术D:属于无性繁殖答案:B5.关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C)技术,说法错误的是:()A:有望成为器官再生医学的重要细胞来源。
B:该技术需使用胚胎细胞或卵细胞。
C:可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动物或人体某些细胞内。
D:可使某些细胞成为类似胚胎干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
答案:B第三章测试1.蜜蜂的公蜂是单倍体。
()A:对B:错答案:A2.下列可以用于制备重组DNA的是:()A:质粒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ABC都是D:两个不同来源的DNA片段答案:C3.我国市场上可能含有转基因作物成分的食物不包括:()A:菜籽油B:圣女果C:大豆油D:新鲜番木瓜答案:B4.以下工具酶中不能用于基因组精准编辑的是:()A:CRISPR/Cas-sgRNA核酸酶复合体B:TALEN/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C:ZFN/锌指核酸酶D:IIS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答案:D5.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A:目前基因治疗还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和伦理问题需要解决。
B:基因治疗的策略可以概括为“转基因”和“基因编辑”两种。
浙江大学浙大微生物笔记

武汉大学微生物学讲义微生物学教学组(二00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1.以现代观点审视和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概念的提法、名词的解释和语言运用等都适合现代生物学迅速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优化的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体系。
2.在课堂教学中以“打开窗口”、“安装接口”的方法反映当代微生物学科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接口”看到目前学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的接轨,看到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4.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后复习、讨论及专题讲座相接合,并注意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教学学时分配和安排:本课程讲授按每周4学时安排,全学时共54学时。
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如下:一、绪论(4)二、纯培养和显微技术(3)三、微生物类群与形态(10)四、微生物的营养(3)五、微生物的代谢(4)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4)七、病毒(4)八、微生物遗传(8)九、微生物与基因工程(2)十、微生物的生态(4)十一、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4)十二、感染与免疫(4)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绪论〖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届校友

陆芽春
莫笑晗 王晓锋 方学智 李小白 黄海山 陈小攀 陈福鼎
胡 彬
程良英 高秋萍
范 尹 张 艺 姮 昕
张亚萍 钟婷婷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动物学(硕/博) 动物学(硕/博) 动物学(硕/博) 发育生物学(硕/博) 发育生物学(硕/博) 环境工程(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态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博)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
北大考研-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贺金生

国,1 台 5.RetschBallMill,德国,1 台 6.RetschCentrifugalMill,德国,1 台 7.Win-Rhizo 根系分析系
统,加拿大,1 台 8.Li-Cor8150 八通道土壤呼吸分析系统,2 台 9.Li-Cor8100 土壤呼吸仪,2 台
10.PicarroCO2/CH4/H2OG2301GHG 分析仪,1 台 11.控温控湿培养箱,4 台◆研究项目 1.国
齿槲栎林的格局和过程"2.2003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
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贺金生为第 3 完成人 3.2004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陆地
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贺金生为第 5 完成人 4.2006 年,北京大学“宝洁”奖 5.2007
年
,
Sino-SwissScienceandTechnologyCooperationResearchFellowship,SwissFederalInstituteofTechno
logy(ETHZurich),Swiss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6.2007 年 , 北 京 大 学 优 秀 班 主 任 三 等 奖
7.201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代表性论文 HeJ-S,WangX,SchmidB,FlynnDFB,LiXF,ReichPB,FangJ.2010.Taxonomicidentity,phylogeny,clim ateandsoilfertilityasdriversofleaftraitsacrossChinesegrasslandbiomes.JournalofPlantResearch123:5 51–561 MaW.H.,HeJ.-S.*,YangY.H.,WangX.P.,LiangC.Z.,AnwarM.,ZengH.,FangJ.Y.&SchmidB.2010.Env ironmentalfactorsco-varywithplantdiversity-productivityrelationshipsamongChinesegrasslandsites. GlobalEcologyandBiogeography19:233–243 BaumannF,HeJ-S,SchmidtK,KühnP,ScholtenT.2009.Pedogenesis,permafrost,andsoilmoistureascon trollingfactorsforsoilnitrogenandcarboncontentsacrosstheTibetanPlateau.GlobalChangeBiology15: 3001–3017 YangYH,FangJY,SmithP,TangYH,ChenAP,JiCJ,HuHF,RaoS,TanK,HeJ-S.2009.Changesintopsoilc arbonstockintheTibetangrasslandsbetweenthe1980sand2004.GlobalChangeBiology15:2723–2729 HeJ-S,WangXP,FlynnDF,WangL,SchmidB,FangJY.2009.Taxonomic,phylogeneticandenvironment altradeoffsbetweenleafproductivityandpersistence.Ecology90:2779-2791 HeJ-S,WangL,FlynnDFB,WangX,MaW,FangJ.2008.Leafnitrogen:phosphorusstoichiometryacross Chinesegrasslandbiomes.Oecologia155,301-310 HeJ-S,FangJY,WangZH,GuoDL,FlynnDFB,GengZ.2006.Stoichiometryandlarge-scalepatternsoflea fcarbonandnitrogeninthegrasslandbiomesofChina.Oecologia,149:115-122 HeJ-S,WangZH,WangXP,SchmidB,ZuoW,ZhouM,ZhengCY,WangMF,FangJY,2006.Atestofthegen eralityofleaftraitrelationshipsontheTibetanPlateau.NewPhytologist,170:835-848 BalvaneraP,PfistererAB,BuchmannN,HeJ-S,NakashizukaT,RaffaelliD,SchmidB.2006.Quantifyingt heevidenceforbiodiversityeffectsonecosystemfunctioningandservices.EcologyLetters,99:1146 – 1156 HeJ-S,FlynnDFB,Wolfe-BellinK,FangJ,BazzazFA.2005.CO2andnitrogen,butnotpopulationdensity, alterthesizeandC/NratioofPhytolaccaamericanaseeds.FunctionalEcology,19:437-444 HeJ-S,Wolfe-BellinKS,SchmidB,BazzazFA.2005.Densitymayalterdiversity-productivityrelationshi psinexperimentalplantcommunities.BasicandAppliedEcology,6:505-517 HeJ-S,Wolfe-BellinKS,BazzazFA.2005.Leaf-levelphysiology,biomass,andreproductionofPhytolac caamericanaunderconditionsofelevatedCO2andalteredtemperatureregimes.InternationalJournalofP lantSciences,166:615-622 HeJ-S,BazzazFA.2003.Density-dependentresponsesofreproductiveallocationtoelevatedatmospheric CO2inPhytolaccaamericana.NewPhytologist,157:229-239. HeJ-S,BazzazFA,SchmidB.2002.Interactiveeffectsofdiversity,nutrientsandelevatedCO2onexperim entalplantcommunities.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规 划 (973 计 划 ) : 中 国 陆 地 生 态 系 统 碳 循 环 及 其 驱 动 机 制 研 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vestock Pets
Aquaculture
生物生产 工业生产 生物分解 工业分解 调控
Outputs
Industry Urban greenland
Garbage treatment
Groundwater
Surface water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boundary Outputs
拥挤地球的生态学
地球系统已超越将生态系统修复到过去 状态的传统理念
未来环境很大一部分将由人工不同程度 影响的生态系统所组成(Palmer et al., 2004)
自然科学家可能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但 这个趋势不可逆转!“人类世”
人工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研究少、水平低。生态学家介入很少, 产业部门有一些生态研究,水平不高
生态系统排列在S族上,意味着它在 结构和功能上的定向化。由此发现 了生态器、生态核和生态质
P族的新层次系统
P族上,多细胞有机体之上与全球生命系统 之间还有一个层次,即这才是第4个层次
这个系统应该是刚刚形成的城核生态系统
– 在P族上,尺度介于多细胞有机体和全球生命系 统之间
– 在一维谱上,正好包含生态系统(类似真核细 胞与原核细胞的关系)
Does growing vegetable in plastic greenhouses enhance regional ecosystem
services beyond the food supply? 塑料温室能否既提高供给食物又强化区域生态 系统服务?
Jie Chang, Xu Wu, Ying Ge et al., 2013
牧场、农田、森林和城镇人居地区NPP分别占 16%,32%,33%,9% (Ellis and Ramankutty, 2008)
人工系统缺失了其他服务
破缺与耦合
现代农业 提高食物 产量的同 时降低其 他生态系 统服务
(Chang et al. 2013)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城核系统
—— 破缺与耦合、组织与自组织
城核系统的外貌
水平结构
城核系统的垂直结构
城核系统的交通网络结构
通讯网络结构
城核系统的功能结构
Inputs
Forest
Functional group boundary
Grassland
Cropland
Near-surface atmosphere
Human
全球性的城市化
(a) 1975
(b) 1985
– 具有完全系统的特征,属于P族系统 – 因为尚处于形成期,因而结构还不明朗 – 可通过真核细胞类比推测
两类基本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归属
– 原生态系统(protoecosystem, protoecos)——保护区
分工后生态系统将成为两大类
– 生态器、生态核 – 生态质
为分工的生态系统——保护区
地球最富活力的部分,反而成为生态学 研究空白
当生态学成为社会核心时,生态学家却 退居边缘!
研究背景 - 科学内生需求
生态学理论停滞已久
– 1941年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1950s 经 Odum系统整理成熟
– 1930s种群理论趋于成熟 – 70余年里仅小修补
新的革命已经到来
– 新系统层次刚刚进化出来 – 大量案例和数据的积累 – 相邻学科的发展:经济学、物理学 – 数理工具与实用工具
相邻学科与新生态系统
城核系统学
细胞学
新空间经济学
杜能的理论 (孤立国)
景观生态学
经济地理学
城市学
人类生态学
生态系统学
群落学
经济学
地理学
生态学
生物学
回顾——等级层次生命系统的演进
体积显著增大 组分和所包含的等级层次增多 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化 生物适应能力提高 系统结构发育过程涉及的调控机制复杂化 系统内部状态的相对更稳定 寿命延长。有利于生态上的竞争 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生命物质密度,更
生态系统(E)
农田(E1) 森林(E2) 草地(E3) 城市(E4) 河流(E5) 湖泊(E6) 水塘(E7)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层次的氮 干扰的面积仅有23%
人工生态系统已覆 盖全球75%无冰陆地
牧场、农田、人类 影响森林和人居面 积分别占30%,21%, 19%,7%
功能群层次的氮过程:
系统的等级层次:
系统(System)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
功能群(FG)
加工者 (FG1): S1-7
消费者 (FG2): S8-9 移除者 (FG3): S10-11 生命支持系统 (FG4): S12-14
子系统(S) 农田(CL) 草地(GL) 森林(FR) 牲畜养殖(LS) 水产养殖(AQ) 工业(ID) 城市绿地(UG) 人类(HM) 宠物(PT) 污水处理(WT) 垃圾处理(GT) 近地面大气(AT) 地表水(SW) 地下水(GW)
人工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从修饰原生态系统(宽 泛)到设计建造(严格)的一系列生态 系统
森林、人工林、农田、设施农业、人工 湿地、污水处理厂、城市、。。。太空 舱
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活力
人类主导后生产力提高
人工种植园以5%的森林面积生产全球15% 的木材,Paquette and Messier,2010)
从原生态系统到城核系统
核——城市 质——田野 制造器:城市边缘工
业园区 能量器:分散在田野
中的农田、煤矿、油 田等 保护区------原生态系 统 还有??
生态仿生
城核系统的聚合-突生假说
破缺-偶合形成了比原生态系统更大的城核系统 生态核、生态器和生态质 城核生态系统的核是具有大学的城市 —— 常杰、葛滢《统合生物学纲要》,2005
充分利用空间等资源
回顾——生物系统螺旋
对生物系统谱的认识
从一级结构上升到二
级结构
?
谱带螺旋上升,各个 系统的尺度逐渐加大
周期性回到原来方位, 提高一个等级层次
同族系统相似
回顾-城核系统假说的预测力
从螺旋图上推理出P族有新层次,在 我们所知的4个层次之外,找到了新 层次——城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