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
诚信乃做人之本的事例

诚信乃做人之本的事例:1.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于是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
后来,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
”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
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
于是曾子把猪杀了。
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2.郭沫若与芭蕉花: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
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就想办法弄了一朵芭蕉花,想要治好他妈妈的病。
碰巧的是,正好有位老中医听到这个消息,要他摘下芭蕉花,并答应给他十两银子。
郭沫若只好同意。
老中医看见郭沫若纯朴、忠厚、老实,就告诉他这是一场骗局。
郭沫若十分后悔刚才的举动,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十两银子给了老中医,并深表歉意地说:“我真是对不起先生。
”老中医听后十分感动,回家后把这件事讲给了妻子听。
妻子很受感动,便在自家的后花园种了许多芭蕉花。
后来有一天,郭沫若的妈妈无意间发现了这片芭蕉花林,她好奇地摘了一朵芭蕉花,炒菜时放在了菜里。
真没想到,吃了几个月后,“晕病”奇迹般地好了。
3.商鞅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诚信的故事事例

诚信的故事事例诚信是人们的基本品质,是一种道德和信仰上的准则。
在现代社会,诚信已经成为了商业和个人交往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和合法公正的经济活动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基础就是诚信。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事例。
1. 杨绛的诚信杨绛是一位诚信的代表,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意义上的诚信。
在民国的年代,杨绛因当时正在上学并且家境不是富裕,她得到了一个住在上海市区的老太太的租房的机会,而这个老太太一般都出入贵族私人的场合,可见她的背景和身份。
在杨绛住了两年后,杨绛父亲身体不好,需要钱医治,但是杨还欠着房租来着,于是杨想要欠下这次的租金,但是她想到了老太太,她知道老太太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没有下岗的,如此忠诚而且诚信,于是杨没有欠下租金,因为她还清了。
2. 陕西府谷:失主凭父子诚信找回重要物品2015年春节期间,来自北京的老赵夫妇采摘草莓,来到了陕西府谷县城,老赵由于疏忽,将其手上珍贵的爱马仕皮包落在了出租车上,当时他们拨打出租车公司的电话后,结果并没有得到有力的帮助。
好在的是,在府谷市的某个街道上,他们遇到了一位姓高的壮年男子,这位年轻人在路边捡到了落在车上的爱马仕皮包,并妥善保管起来。
高男士第二天收到老赵夫妇的电话后,便请他们来到府谷城东路与延安路口集合,高男士将爱马仕皮包返还给老赵,并表示:“我有孩子,教育也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清清白白、光明磊落。
”此外,高男士还向老赵当面道歉,他说自己原本不该受到这个“特殊的荣誉”。
3. 医生张瑜的诚信故事在2011年,一名无妨事医生不仅为他人挽救生命,还向警方主动供出在他治疗一名正常分娩的妇女时,因没注意安全,将本不应钳断脐带的婴儿喉咙处钳到而造成其死亡的错。
张瑜是宁德市人民医院专业执法医生,除了在外院处置各类刑侦鉴定类事务外,他还担任医院临床科室中的医生,平时忙里偷闲就到图书馆自修。
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瑕不掩瑜的他经常主动承担医疗处置的重任,临床医生的几年劳动经验,使他在医疗处置中表现出不俗的水平,被患者和同事们称赞为“手时稳”。
诚实守信的典型事例

1邓费建、邓波兄弟两个均是西南大学2003级学生,和所有贫困大学生的家境相似:父亲患病、母亲体弱,家庭负债3万多元。
为顺利完成学业,兄弟俩分别申请获得了1.28万元和1.32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
毕业实习那年,兄弟俩筹资4万多元办起了养猪场,当年春节猪出栏时,他们就偿还2.6万元贷款。
2006年11月底,正值大学生求职高峰,兄弟两个同时收到了3家饲料集团的工作邀请函。
企业看中的是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诚实守信、按约还款的品质。
2.徐州贫困生肖俊在江苏大学求学。
3年多的时间,他硬是靠着送牛奶、清扫楼道、抹桌子、做家教和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当肖俊就要毕业离校踏上工作岗位时,他拿出积攒的7500元送奶费,还清了国家助学贷款。
诚实守信而又刻苦勤奋的他被“常发集团”看中,毕业后不久就将报到上岗。
肖俊说,作为一名贫困大学生,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他顺利读完了大学。
他通过“新浪博客”、“QQ空间”以及大学生“校内网”向全体大学生发出诚信还贷倡议。
在倡议书中,肖俊写到,“广大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们:我是江苏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和大家一样都是靠国家助学贷款顺利读完大学,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了我们!......毕业之际,饮水思源,如期履约,按时还贷,是我们每个接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同学的义务,也是对自己人生信用记录的珍爱......”第一,弄虚作假严重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
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
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
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
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
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以诚信为主题的名人事例

以诚信为主题的名人事例一、商鞅立木为信1. 事例内容-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2. 题目解析- 这个事例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诚信的力量。
商鞅深知变法要想成功,首先要取得民众的信任。
他通过立木为信这个简单而直接的举动,向民众表明政府说话算数,赏罚分明。
这一诚信行为打破了民众对官府的疑虑,使得后续变法措施能够顺利推行。
它告诉人们,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诚信都是建立信任关系、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季布一诺千金1. 事例内容- 季布是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人物。
他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而著称。
当时楚地有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是季布的一个承诺比百斤黄金还要贵重。
这是因为季布只要答应了别人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会努力做到。
后来季布得罪了汉高祖刘邦,刘邦悬赏捉拿他。
他的朋友冒着被牵连的危险收留他,就是因为相信他的为人,相信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
最终,季布在朋友的帮助下不仅免遭祸难,还得到了刘邦的赦免,并被任命为官。
2. 题目解析- 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强调了个人诚信的重要性。
在社会交往中,他的诚信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这种声誉使得他即使处于危险境地时,依然有人愿意帮助他。
这个事例表明,诚信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能够在关键时刻为个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同时也反映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社会中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诚信的5个事例简短古代故事

《诚信的 5 个事例简短古代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古代诚信的小故事哟。
第一个故事,商鞅立木。
商鞅想推行变法,怕大家不信,就在都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
一开始没人信,商鞅加到五十金,有个人去搬了,真得到了赏金。
大家就相信商鞅说话算数啦。
第二个故事,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孩子哭闹着要跟着。
妻子哄孩子说回来杀猪给他吃。
妻子回来,曾子真的杀猪,说不能骗孩子。
第三个故事,季布一诺千金。
季布说话算数,答应的事一定做到,大家都说得到他的承诺比得到千金还珍贵。
《诚信的 5 个事例简短古代故事》小朋友们,接着听哟。
第四个故事,尾生抱柱。
尾生和姑娘约定在桥下见面,姑娘没来,洪水来了,尾生抱着桥柱不肯离开,最后被淹死了。
第五个故事,范式守信。
范式和张劭约好两年后见面,到了那天,张劭让母亲准备酒菜,母亲不信范式会来,范式果然按时赶到。
小朋友们,这些古人是不是很讲诚信呀?《诚信的 5 个事例简短古代故事》小朋友们,我再来讲几个。
第一个,晏殊诚实。
晏殊参加考试,发现题目做过,如实报告,得到皇帝赞赏。
第二个,韩信报恩。
韩信困难时得到一位婆婆帮助,发达后送千金报答。
第三个,皇甫绩守信求责。
皇甫绩和小伙伴们没完成功课,主动要求挨打,因为答应的事要做到。
第四个,郭伋不失信于童。
郭伋外出巡视,和孩子们约定回来时间,回来时比约定时间早,就在郊外等,直到时间到了才进城。
第五个,蔡璘坚还亡友财。
蔡璘的朋友去世前借了钱,朋友的儿子不知情不想还,蔡璘坚持要把钱还给朋友的儿子。
小朋友们,要向他们学习哟!。
做人诚信的事例

做人诚信的事例1. 我有个朋友小李,他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文具店。
有一次,一个学生来买文具,结账的时候多付了十块钱。
小李发现后,立刻跑出去追那个学生,把钱还给了他。
学生感激地说:“叔叔,谢谢你,我都没发现多付了钱。
”小李笑着说:“孩子,做人就得诚信,这钱不是我的,我可不能要。
”就像守护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样,小李守护着诚信,你说他做得对不对呀?2. 咱来说说我邻居王大爷的事儿。
王大爷在小区门口卖菜,他的菜总是新鲜又实惠。
有一天,一个顾客买了一把青菜,回家后发现菜里面有张五十元的钞票。
顾客赶紧回来把钱还给王大爷,王大爷却说:“这钱可能是我不小心夹在菜里的,你真是个诚实的人,这菜就当我送你了。
”顾客不肯要,两人推来推去。
最后王大爷还是收了钱,又给顾客多拿了一些菜。
王大爷就像那明亮的灯塔,用诚信照亮了身边的人,你身边有这样的灯塔吗?3. 你知道吗?我同学小张,他在网上卖一些自己做的手工艺品。
有个客户定制了一个特别的作品,要求很高。
小张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终于做好了。
可是在发货的时候,不小心把作品弄坏了一点。
小张没有隐瞒,马上联系客户,诚实地告诉客户情况,并表示会重新做一个,而且不收额外的费用。
客户被他的诚信感动了,说:“没关系,你这么诚实,我相信你,稍微修一下就行。
”小张就像一个执着的工匠,用诚信打造着自己的口碑,你佩服这样的工匠吗?4. 我曾经在一个市场里看到这样一件事。
一个摊主在卖水果,有个顾客买了一箱苹果。
回家后发现有几个苹果是坏的,就拿着苹果回来找摊主。
摊主二话不说,马上给顾客换了一箱好的,还不停地道歉。
顾客笑着说:“你这人真诚信,以后我还来你这买水果。
”摊主就像那肥沃的土地,用诚信培育着自己的生意,你觉得他这样能生意兴隆不?5. 有个故事是关于我表哥的。
他在一家公司上班,有一次负责一个重要的项目。
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数据错误,如果不纠正,可能会对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如果纠正,可能会影响项目的进度,自己也可能会受到批评。
讲诚信事例

讲诚信事例事例一:诚实的小男孩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名叫小明的小男孩。
他非常诚实,从不说谎。
有一天,他的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漂亮的新书包,小明非常喜欢。
放学后,他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小明遇到了一个乞丐。
乞丐看起来非常可怜,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乞丐向小明伸出手,希望得到一些钱。
小明犹豫了一下,因为他知道他的妈妈给他的钱只够买零食和玩具。
但是,他还是决定帮助乞丐,于是他从书包里拿出了仅有的零花钱给了乞丐。
回到家后,小明的妈妈发现书包里的零花钱不见了,便问小明发生了什么事。
小明如实地告诉了妈妈他遇到乞丐的事情。
妈妈听了非常感动,她夸赞小明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并告诉他,诚信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
事例二:守信用的商人在一个繁华的城市里,有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商人,名叫李先生。
他经营着一家大型超市,生意兴隆。
李先生非常重视诚信,他认为诚信是做生意的根本。
有一次,一位顾客在李先生的超市购买了一台电视。
然而,当他把电视带回家后,发现电视无法正常工作。
顾客非常生气,带着电视来到超市要求退货。
李先生了解了情况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顾客的退货要求,并表示愿意承担一切损失。
李先生的超市因为这次事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他始终坚信诚信是做生意的根本。
他不仅为顾客退了货,还主动联系了电视生产厂家,要求他们解决质量问题。
最终,厂家答应为顾客更换一台新的电视,并为李先生的超市提供了一定的补偿。
这件事情让李先生的超市声誉大增,越来越多的顾客选择在他的超市购物。
李先生深知诚信的重要性,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支持。
关于诚信的故事真实事例

关于诚信的故事真实事例故事一:报恩的牵线搭桥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有一位姓王的老先生。
他平日里以热情好客、正直诚实而闻名于当地。
有一天,一位商人来到姓王老先生的家中,想请他帮忙寻找一位他失散多年的亲戚。
商人一直在外地打拼,与家人失联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王老先生立刻答应了商人的请求,并开始了寻找失散亲人的行动。
他广撒网,四处打听,最终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中找到了商人的亲戚。
得知商人是姓王后,亲戚满心欢喜。
日后,商人得知王老先生为他寻找亲人的艰辛经历后,深感感激和愧疚。
他决心报答王老先生的恩情。
商人回到家乡后立即联络了王老先生和姓王的亲戚,安排他们相见。
亲戚之间相见时,激动地痛哭流涕,并互相致谢。
并感慨万分的王老先生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小小的事情,没想到竟然换来这么多人的幸福和感动。
我只是秉持着诚信和善良的原则做事,却意外收获了一份深情和温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它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回报和幸福。
故事二:真诚的朋友有一天,小明遇到了一名不熟悉的同学,名叫小华。
小明看小华一副沮丧的样子,就主动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华回答说他丢了自行车。
小华告诉小明,他的爸爸妈妈是穷人,买了这辆自行车花了很久的时间和努力。
他对此非常心痛,并不知道如何面对他的父母。
小明听了这些,觉得很同情小华,于是他决定帮助他找回自行车。
小明告诉小华:“别担心,我会帮你找回自行车的。
”小明动员了班里的同学一起帮忙,他们分头去在学校和附近的街道上寻找。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区域找到了自行车,并且赶紧通知了小华。
小华在找回自行车的那一刻欣喜若狂,对小明和其他同学感激不已。
从那以后,小明和小华成了最好的朋友。
他们在一起分享快乐,在困难时互相支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和真诚的友谊是如此可贵。
通过帮助他人并诚实守信,我们不仅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能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邓费建、邓波兄弟两个均是西南大学2003级学生,和所有贫困大学生的家境相似:父亲患病、母亲体弱,家庭负债3万多元。
为顺利完成学业,兄弟俩分别申请获得了1.28万元和1.32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
毕业实习那年,兄弟俩筹资4万多元办起了养猪场,当年春节猪出栏时,他们就偿还2.6万元贷款。
2006年11月底,正值大学生求职高峰,兄弟两个同时收到了3家饲料集团的工作邀请函。
企业看中的是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诚实守信、按约还款的品质。
2.徐州贫困生肖俊在江苏大学求学。
3年多的时间,他硬是靠着送牛奶、清扫楼道、抹桌子、做家教和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当肖俊就要毕业离校踏上工作岗位时,他拿出积攒的7500元送奶费,还清了国家助学贷款。
诚实守信而又刻苦勤奋的他被“常发集团”看中,毕业后不久就将报到上岗。
肖俊说,作为一名贫困大学生,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他顺利读完了大学。
他通过“新浪博客”、“QQ空间”以及大学生“校内网”向全体大学生发出诚信还贷倡议。
在倡议书中,肖俊写到,“广大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们:我是江苏大学的一名普通学生,和大家一样都是靠国家助学贷款顺利读完大学,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了我们!......毕业之际,饮水思源,如期履约,按时还贷,是我们每个接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同学的义务,也是对自己人生信用记录的珍爱......”
第一,弄虚作假严重
一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
二是学术抄袭司空见惯。
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
三是简历注水花样百出。
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大学生在个人履历表上大做手脚。
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
四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
在评奖评优上,在入党、竞选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问题上,一些大学生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想法设法请客送礼,投机取巧拉关系。
第二,信用意识缺乏
一是骗贷逃贷。
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
由于坏帐率过高,2007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
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
二是拖欠学费。
恶意欠费现象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所欠金额每年都在递增。
三是随意违约。
大学生中任意变更、撕毁就业合同的行为时有发生,不少大学生签约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户口问题,有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辞而别,让招聘单位措手不及,防不胜防。
第三,人际关系淡漠
据报载,北京某大学在对420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近一半的受访者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
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赞同的高达%,而完全反对这一说法的只有%,完全同意“在这个竞争的年代里,如果不保持警惕,别人就可能占你便宜”的占%,部分同意的占%,完全不同意的只占%。
由于缺乏真诚与信任,于是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不愿意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者有之;背地造谣中伤,偷看他人日记,
甚至盗窃财物者有之;为争夺恋人,抢夺升学、留学机会而不择手段者有之;逢场作戏,未婚同居,多角恋爱者有之,于是因恋爱不成而轻生自杀或是凶残报复的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
西南大学谈恋爱情况或将纳入诚信档案。
西南大学日前在国内首次亮相古诗体《大学生诚信守则》和全新的大学生诚信网络考核系统,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都将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计入系统接受统一评分。
大学生的诚信度将通过网络软件,根据其日常行为来评判,并与其档案一起伴随一生。
(7月15日《重庆晨报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自古就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诚信的潜在价值是无限的,社会需要诚信,个人要立足社会更加需要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