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我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职业和工作内容;•通过展示老师在工作中的形象,让学生建立正面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 教学准备•大班教室或多媒体教室;•教师用于演示的PPT;•学生用于填写反馈表和记录笔记的纸笔。
3. 教学过程3.1. 学生成为老师首先,教师可以穿着正式的教师装扮出现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工作,比如教什么科目,在哪个学校教书等等。
接着,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来“模仿”自己,要求他们穿上类似教师装的服装,用类似教师的口吻来自我介绍。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即“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3.2. 展示老师的形象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PPT或其他媒介,展示一些老师在工作中的形象。
这些形象可以是老师在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场景下的照片或视频。
在展示这些形象的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老师进行这些工作的原因以及过程,使学生了解老师在工作中所做的一切。
3.3. 联系师生关系接下来,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工作形象的印象和感受。
通过这样的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并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的口语问答形式,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4. 学生合作演绎老师工作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个特定的情景,例如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学生不遵守纪律、学生需要求助等,让学生创造出一个短小的剧情来演绎这种情景。
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的关系,以及老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3.5. 总结与反馈在教学过程的最后一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发放反馈表,让学生填写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将这些反馈表作为下一步的改进计划和教学目标的衡量标准。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一、教学目标:使幼儿树立尊重老师、爱护身体的课堂意识。
二、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与老师互动、尊敬、关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通过情感互动,达到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学会表达和沟通。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游戏教学、讨论式教学。
五、教学预设:1. 预先准备“我和我的老师”的图片及道具。
2. 教师化身成小朋友的形式,与小朋友一起唱游并互动。
3. 手偶教具。
四、教学内容:1、入门引导(5分钟)在幼儿已经熟悉的儿歌“小老师”中引入,让小朋友们轻轻松松地进入本次主题内容:“我和我的老师”。
2、讲故事(20分钟)故事情节:小朋友们正在课堂上听着老师的讲解,但其中的一位不小心跌倒撞伤了手臂,老师马上把孩子送到医院治疗,当孩子好转后,整个班级都感到十分欣慰和感激。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爱护老师不仅是表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更是一种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规范。
在面对老师时,要懂得尊敬、礼貌而不失亲切与友爱。
3、讨论交流(25分钟)老师简单地向幼儿们详述平时因为忘了带擦子而被老师批评的经历,引导幼儿们讨论出类似的情况,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在学习乃至生活中受到老师帮助和支持。
4、活动游戏(20分钟)(1) “找老师”活动小朋友在教师的引导下到小区园地、公园等地寻找并认出老师,同时提醒他们在路上的小心、安全。
(2) “画老师”活动根据老师的描述,小朋友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老师,再在幼儿园展览区域展示。
五、结束语介绍人物角色是幼儿探寻世界的一种途径,它激发了幼儿的思维,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
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我学习知觉和应对能力,塑造更为健康、积极乐观和自信的性格特质。
小朋友们明白了老师给予他们的爱和关怀,更要珍惜父母和老师的呵护、关爱,认真学习,长大成为更为优秀的人。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我和我的老师》

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我和我的老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了解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2.让学生明白老师是他们的师长和朋友,学会互相尊重,合作共赢;3.学生通过学习,能积极参与班级协作,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老师2.老师的工作内容3.老师为什么值得我们尊重三、教学重点1.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2.如何和老师相处,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和合作四、教学方法1.讲授课程内容,结合具体的案例和生动的教学形式;2.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3.要求学生布置作业,促进学生思考,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清楚老师的定义老师是指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中教授学科知识或技能的专业人员。
学生一般将老师视为师长和朋友。
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期望和要求,而老师也经常在全体师生面前担当模范的角色。
第二步: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老师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学:包括教学计划的安排制定,课程的准备授课,作业的批改讲解;2.学生管理:管理、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展班会、主题班会等活动;3.组织管理:组织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和社会活动,维护学校文化和学校纪律;4.教育研究:关注并参与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
第三步:老师的价值和意义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和朋友,他们对我们的成长、修养和思想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们不仅传递知识和技能,更是以身作则,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生命的某些时刻,老师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
他们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的特点,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带领我们走向成功之路,是我们扎实、深刻地感受和理解人生道路的宝贵指引。
六、教学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老师,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明白老师为什么值得我们尊敬。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讲授、互动、思考、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老师的悉心关怀和指导,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激发个人能力。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大班语言公开课,主题为《我和我的老师》。
通过该主题,让孩子们了解学校的老师,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敬爱老师的情感,倡导和谐校园文化。
教学目标1. 在情感上:让孩子们通过课堂活动和亲身体验,建立爱护老师,关爱同学,尊重他人,礼仪待人的良好情感,促进教育场所的和谐氛围。
2. 在知识上:让孩子知道老师是什么,老师的监护职责,了解学校生活的基本规则以及班级协作共同的分工制度等。
3. 在能力上: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理解和思维能力、文化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能力。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自我介绍教师与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倡导孩子们互相认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故事:《我的老师》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如何认识老师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学校老师的职责和作用。
同时,鼓励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勇敢地提出问题和寻求帮助,积极培养孩子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习惯。
3. 美术创作:画一张关于我和老师之间的画孩子们将老师和自己的形象一起画出来,包括表情、衣服和动作,让孩子们表达出关爱老师、尊重老师的情感,建立和老师和同学的和谐关系。
4. 角色扮演:模拟上学教师为孩子们模拟上学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模拟中了解学校的规矩,了解老师的监护职责,以及课堂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5. 绘本阅读:《谁是老师》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谁是老师》这本绘本,让孩子们了解到老师在学校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自我身份意识。
6. 故事串讲:《粉笔和橡皮擦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各类文化元素,增加孩子们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结语通过这样一次主题为《我和我的老师》的公开课,我们希望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倡导孩子们关爱老师,尊重他人,礼仪待人,共建和谐校园文化。
我和我的老师大班教案

我和我的老师大班教案引言:老师是我们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他/她们的教导与关怀塑造了我们的人格与未来。
本教案将探讨我和我的老师之间的互动与学习经历,并提供一些针对大班教学的有效方法与实践建议。
一、课堂氛围的营造1.指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利用教具、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学生间的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师生互动的促进1.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肯定,鼓励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问题解答中引导他们思考和发散思维。
3.创设学生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关系。
4.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思考,共同探索学习的乐趣和方法。
三、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1.针对大班教学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文并茂的教材,提供更直观的学习资源。
2.使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故事演绎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3.利用家庭作业、小组问卷调查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个别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1.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与家长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2.将学生的学习反馈、自评和目标设定传达给家长,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3.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与关注。
五、个别关怀与辅导1.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个别辅导和关爱。
2.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
3.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与才能。
总结:通过以上的方法和实践建议,我们能够在大班教学中创建一个积极、互动和高效的学习氛围。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教导,老师也能够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优点与潜力。
这样的师生关系将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同时也培养他们成为心智健全、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及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及教学反思(五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及教学反思《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的韵律美,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2.萌发师幼之间相互关爱之情,能大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重和热爱。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我和我的老师》教学挂图语言CD2.幼儿学习资源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讲述师幼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
2.根据散文诗的内容逐一出示教学挂图和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学习第一段诗歌。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后,教师可启发幼儿说说,小朋友和老师在做什么。
引导幼儿抚摸教师的头发,或者教师主动去捏捏幼儿的鼻子,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萌发幼儿对老师的喜欢之情。
教师用散文诗中的语句进行小结,引导幼儿学习朗诵第一段。
(2)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第二、第三、四段的诗歌。
3.重点引导幼儿感受最后一段,建议可设计以下提问:老师虽然比你们大,有时候我也会害怕,有什么办法帮帮我?(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激发幼儿敢于保护老师的情感。
4.完整朗诵配乐散文诗《我和我的老师》,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5.师幼通过肢体动作表演,或分角色朗诵诗歌,表达相互的关爱之情。
教学反思:活动前,我让家长与孩子谈一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大胆交流表达,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活动时,首先,我们从外形感知“我和别人不一样”,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从粗略到细微发现了每个人身体的不同,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更进一步的培养,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
当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平时未注意到的某些特征时,他们会显得兴奋和好奇,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帮助学生学会礼貌用语,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笔;2.教材:《我和我的老师》话题相关的绘本或故事书;3.文具:学生用的绘画纸、彩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老师?你们和老师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尊敬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2. 学习和练习(30分钟)•呈现绘本或故事书《我和我的老师》,给学生讲述故事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并练习对老师的常见问候语和礼貌用语,例如“早上好!老师。
”、“谢谢老师。
”、“请你讲一下。
”等。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创造一个小故事,其中包括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小组之间进行展示比赛。
3. 分享和总结(10分钟)•让学生轮流与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故事,引导学生用礼貌用语对同学进行评价和鼓励。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帮助他们认识到尊重和礼貌的重要性,并强调良好师生关系对学习和成长的积极影响。
4. 课后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带回家继续创作关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并写下自己对老师的感谢之词。
四、教学反思和改进此次教案通过绘本和小组活动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表达能力有明显提升,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更深。
然而,对于一些较内向的学生,需要更多鼓励和引导,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下次教学时,可以增加一些角色扮演的环节,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我和我的老师》含反思《我和我的老师》本节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的主题是《我和我的老师》,旨在通过多种活动和讨论,让孩子们了解和欣赏老师的角色,培养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通过这个主题,我们希望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始终是他们身边的朋友和引导者。
一、导入(10分钟)1. 环境准备:在教室内贴满老师的照片,可以是全体老师的集体照,也可以是每个老师的个人照片,让孩子们可以认出并说出老师的名字。
2. 教师引导: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今天的主题,同时鼓励他们回忆起在幼儿园生活中与老师共度的美好时光,例如:老师们的笑容、耐心的倾听、丰富的故事等。
二、活动一:画出你最喜欢的老师(20分钟)1. 教师指导:教师向孩子们发放纸和彩色笔,并给出一些提示词,例如:笑容、衣服、发型等。
鼓励他们先用铅笔将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形象勾勒出来,然后再使用彩色笔填充颜色。
2. 分享展示:鼓励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向全班介绍自己画的老师。
同时,教师也可以就孩子们的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
三、活动二:我是小记者(30分钟)1. 小组合作: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记者代表,负责采访老师并记录下来。
提供一些问题的指导,例如: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喜欢他/她?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改变和影响?2. 分享讨论:小组的代表将采访结果向全班分享,并让其他孩子补充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和感受。
四、活动三:绘本阅读《谢谢老师》(20分钟)1. 教师讲解: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和主题,并鼓励他们仔细观察书中的插图,理解故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表达。
2. 分组阅读: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成人朗读故事并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
讨论问题可以包括:书中的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孩子们在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他们觉得故事中的老师和自己的老师有什么相似之处?五、活动四:表演小短剧《一个特别的老师》(30分钟)1. 小组分工: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我和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
微课《我和我的老师》
学校姓名: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河流镇刘庙学校幼儿园
教师姓名:
王坤霞
学段及年级:
幼儿园大班
学科:
语言
教材版本及章节:
明天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大班(上)
主题一我是大班哥哥姐姐次主题二我的老师教学活动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散文诗《我和我的老师》的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诵。
2.感受“我和我的老师”间的美好,萌发师幼之间相互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借助画面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朗诵《我和我的老师》学情分析:
与老师共处了2年时间左右的大班幼儿“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自己与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对老师有着深厚的情感。
散文诗《我和我的老师》所描写的是师幼间美好生活的经典场景,幼儿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看到表意的图片时能很自然的唤起相关的回忆,并且较容易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中的故事。
大班幼儿的语言仍以口头语言为主,而散文诗则是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一种文体,语言具有凝炼、生动、优美的特点。
生活与文学两者间内容的相似及语言特点的差异恰巧形成了一个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微课程“我和我的老师”创设了巫婆封印老师和小朋友间的美好,小朋友闯关解除封印的故事情景,幼儿在“爱”老师的情感的激励下,带着任务积极主动的开启活动。
程序教学法:活动一开始就明确指出解除封印要经过“答”“听”“说”三关,且在活动过程中循环使用,帮幼儿形成思维程序,利于幼儿的思维,推动活动的开展。
榜样示范法:活动主体部分插入了真实的幼儿分段朗诵散文诗的视频,为观看微课的幼儿树立了榜样。
教学过程:
一、引起注意
故事开启、情景助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幼美好生活被善妒的巫婆封印在五张图片中,并派有“小喇叭”镇守,小勇士需依次闯过五张图片中“小喇叭”设置的“答”“听”“说”三关才可解救“美好”。
二、呈现内容
(一)段落一,
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小朋友的手在摸什么?老师在干什么?”
2.倾听表意图片中隐藏的师幼间的“美好”——我的老师有着黑黑的头发,我经常愿意去摸摸它。
我的老师总会捏捏我的小鼻头,转身笑着不说话。
3.与小朋友一起说一说这“美好”。
(二)段落二,
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老师能做什么?老师带着小朋友在做什么?”
2.倾听表意图片中隐藏的师幼间的“美好”——我的老师能唱很多好听的歌,还能画很多美丽的画。
她总是带我们出去玩耍,还和我们一起在地上爬呀爬。
3.与小朋友一起说一说这“美好”。
(三)段落三,
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老师的表情是怎样的?猜一猜老师为什么生气?”
2.倾听表意图片中隐藏的师幼间的“美好”——我的老师眼睛会说话,如果小朋友吵了架,只要看看她,就知道我们做错啦。
3.与小朋友一起说一说这“美好”。
(四)段落四,
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图片中的小朋友怎么了?老师能止住小朋友的眼泪吗?”
2.倾听表意图片中隐藏的师幼间的“美好”——我的老师还像妈妈,如果我觉得受了委屈,只要趴在她的怀里哭一哭,一会儿就好了。
3.与小朋友一起说一说这“美好”。
(五)段落五,
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老师为什么会发抖?你会怎样安慰老师?”
2.倾听表意图片中隐藏的师幼间的“美好”——我的老师虽然比我们大,有时候也会害怕。
一次她给我们讲风的故事,说大风呼呼吹,自己在家很害怕,问谁能来帮帮她?我和小朋友全都跑上去,抱着她说:“不怕不怕,我来抱抱你吧。
”
3.与小朋友一起说一说这“美好”。
三、总结回顾
完整欣赏、朗诵散文诗《我和我的老师》
附:散文诗
我和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有着黑黑的头发,我经常愿意去摸摸它。
我的老师总会捏捏我的小鼻头,转身笑着不说话。
我的老师能唱很多好听的歌,还能画很多美丽的画。
她总是带我们出去玩耍,还和我们一起在地上爬呀爬。
我的老师眼睛会说话,如果小朋友吵了架,只要看看她,就知道我们做错啦。
我的老师还像妈妈,如果我觉得受了委屈,只要趴在她的怀里哭一哭,一会儿就好了。
我的老师虽然比我们大,有时候也会害怕。
一次她给我们讲风的故事,说大风呼呼吹,自己在家很害怕,问谁能来帮帮她?我和小朋友全都跑上去,抱着她说:“不怕不怕,我来抱抱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