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精)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则及方法探讨

区域治理ON THE W AY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则及方法探讨江苏省环科院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王金龙摘要: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维护生态环境健康,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已经成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首要前提就是做好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科学划分,有着特定原则与方法。
本文将探讨和分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则及方法,并针对当前实践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饮用水水源地予以科学保护,为城市与乡镇居民用水安全给予切实保障,维护人们的健康,推动社会经济的蓬勃快速发展。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原则;方法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5-0268-0001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有着多种划分方式,遵循不同原则开展实践工作,确保城市和乡镇居民可以得到足量、洁净的饮用水,防止因饮用水水质不达标而引起人们患病,这是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根本职责所在。
然而从实际工作状况来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各方形成整体合力,开展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严格管理,从而遏制水源污染问题的滋生,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实现多方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原则和方法一般来说,每个饮用水水源地都要划定成为保护区,以便进行集中化、科学化管理,而在我国只有超过3/4的饮用水水源地被划分成了保护区,这就意味着仍然有1/4的饮用水水源地没有被列为保护范畴,这种情况是急需要进行改善的。
实践工作中主要遵照标准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下面将对工作要点加以详细论述。
(一)保护区的分级原则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可以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主要考虑的是在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尽量缩减水污染治理费用,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为当地居民提供充足、卫生的饮用水。
具体而言,不同类型保护区划分原则如下所示:一级保护区必须要确保生态环境状况良好,不存在水污染问题,任何情况下饮用水源都比较充足,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二级保护区则可能存在饮用水源污染隐患,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具备较强的应急反应能力,当饮用水在遭到污染以后,相关部门可以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污染水源被居民饮用,还能尽快恢复水源水质;准保护区则要协调好保护区管理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不断提高饮用水质量。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级标准及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需遵守的法律条例、技术规范是什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级标准及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需遵守的法律条例、技术规范是什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指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且具有一定取水规模(供水人口大于1000人)的在用、备用和规划水源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按供水对象分为地级、县级、乡镇级、乡镇以下级,为市(州)政府所在地供水的称地级水源地,为县级政府所在地供水的称县级水源地,为乡镇政府所在场镇供水的称乡镇级水源地,为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外农村地区供水的称乡镇以下级水源地;乡镇千吨万人水源地强调的是供水规模,其按供水范围既可能是乡镇级、也可能是乡镇以下级。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是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之外的其他饮用水水源地。
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涉及国家、省主要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政策文件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2)《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2019年修正)(3)技术规范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HJ 747-2015)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433-2008)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773-2015)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 774-2015)6)《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7)《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2010年)(4)重要文件1)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环执法〔2018〕142号)2)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答复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有关问题的函(环办环监函〔2018〕767号)3)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答复2019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有关问题的函(环办执法函〔2019〕647号)4)四川省打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实施方案(川府发〔2019〕4号)5)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关于推进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环水体函〔2019〕92号)6)关于《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有关意见的复函(环办函〔2008〕667号)7)关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排污类建设项目管理的复函(环函〔2009〕33号)8)关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环评函〔2016〕162号)。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1.1 前言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
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2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
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1.4.2 潮汐河段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
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
1.4.3 孔隙水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1.1 前言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
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2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
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1.4.2 潮汐河段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
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
1.4.3 孔隙水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1.1 前言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
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2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
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1.4.2 潮汐河段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
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
1.4.3 孔隙水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
江苏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

精心整理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核定与划分
1.1长江水源地
依据《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的规定,按照严格的方法进行划分。
一级保护区水域: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500米,向对岸500米至本岸背水坡之间的水域范围。
一级保护区陆域:一级保护区水域与本岸背水坡堤脚之间的陆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水域: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1500米、下延500米的水域范围。
二级保护区陆域:二级保护区水域与本岸背水坡堤脚之间的陆域范围。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技术指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技术指南1.引言1.1 概述引言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对饮用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饮用水的质量和供应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保护饮用水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确保水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作为保护和管理饮用水源的关键环节,对于饮用水的安全供应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水源区的完整性和保护效果,勘界定标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
通过勘界定标,可以明确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和边界,为相关管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本文将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重点介绍勘界定标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并编制一份技术指南,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实用指导。
同时,本文还将对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技术指南的意义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旨在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为饮用水质量的保障和供应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Section 1)主要对本篇文章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将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技术进行概述,介绍其背景和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说明本文的文章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
最后,我们明确本文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的技术指南,帮助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准确的界定和标定。
正文部分(Section 2)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将详细阐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以及勘界定标技术指南的编制要点。
首先,我们将介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概述,包括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阐述勘界定标的重要性,介绍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勘界定标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实施步骤。
最后,我们将给出编制勘界定标技术指南的要点,包括内容的组成、编写方式和参考资料等方面的建议。
江苏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清单

Ⅲ
Ⅲ
9
常州
市区
长江流域
长江水系
长江
长江魏村水源地
河流
366
119
55
38
31
47
84
Ⅱ
Ⅲ
Ⅲ
二级保护区内永新港码头正在整治,上游二级保护区内(隶属于扬中市管辖)存在黄沙过驳船只现象
10
苏州
市区
长江流域
长江水系
长江
太湖金墅港水源地
湖泊
80
120
21
26
31
13
5
Ⅱ
Ⅱ
Ⅲ
11
苏州
市区
长江流域
太湖水系
太湖
太湖渔洋山水源地
16
徐州
邳州市
淮河流域
沂沭泗
地下水
邳州市地下水源地
地下水
23
117
57
51
34
18
12
Ⅲ
Ⅲ
Ⅲ
17
徐州
新沂市
淮河流域
沂沭泗
骆马湖
新沂骆马湖饮用水源地
湖泊
33
118
16
48
34
6
36
Ⅲ
Ⅲ
Ⅲ
18
常州
市区
长江流域
太湖水系
滆湖
滆湖备用水源地
湖泊
Ⅲ
Ⅲ
Ⅲ
19
常州
溧阳市
长江流域
太湖水系
沙河水库
沙河水库水源地
湖泊
13
淮安
市区
淮河流域
淮河水系
二河
二河城南水源地
河流
46
118
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ol.26, No.82008年 8月水是生命之源 , 保证饮用水安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1], 划分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是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2, 3]。
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 /T338-2007 为基础的技术依据 , 结合《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4.12.17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7.9.27修订、《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2007.1.16修订和《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决定》 (2008.1.19 中有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有关规定 , 对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划分。
1划分范围本次区划范围包括江苏省县级以上现用和备用(取水口位置确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包括向城市自来水厂直接提供水源的地表水 (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
对已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按照《技术规范 (HJ /T338-2007 》和相关规定的方法重新核定划分结果 , 对未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补充划分。
全省县级以上 (含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94个 , 其中河流型 61个、湖库型20个、地下水型 13个。
2划分的技术指标根据水源地的环境特征和重要性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 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
地表水的准保护区指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汇水区和水源涵养区 , 地下水准保护区为水源的补给、径流区 [4]。
饮用水水源各级保护区包括一定的水域和陆域 , 选用以下参数作为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指标 :距离 :从取水口或某一界线起算的距离 ;面积 :水源保护区所包括的水域和陆域面积 ; 边界线 :为便于实际运用操作 , 根据距离指标 , 结合遥感地图和现场勘查 , 根据水源保护区的地形、地标、地物特点 , 最终界定各级保护区的边界。
3划分的技术思路以《技术规范 (HJ /T338-2007 》和相关规定的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黄娟 , 王惠中 , 吴云波 , 焦涛 , 石青春(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江苏南京210036摘要 :此文对江苏省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 /T338-2007 , 结合江苏省现行保护区划分的相关文件和规定 , 具体划分河流型、湖库型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明确水功能区断面水量、水质控制 , 从而实施流域、区域及重点保护范围的统筹考虑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区划 ; 技术方法中图分类号 :X3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9500(2008 08-0035-03Study on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Areas ofJiangsu ProvinceHuang Juan , Wang Huizhong , Wu Yunbo , Jiao Tao , Shi Qingchun(Jiangsu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Nanjing210036,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elineate type of rivers , lakes and groundwater of the drinking w ater source protectionareas specifically with using of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Delineating Source Water Protection Areas ″ (HJ /T338-2007 in the actual w ork and the existing protected areas of the relevant documents and regulations. This paper give a clear cross-section area of w 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control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 atershed , regional and focus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overall consideration.Keywors :drinking water source peotection area ; delineation ; technical methods收稿日期 :2008-06-20作者简介 :黄娟 (1981- , 女 , 江苏南京人 , 硕士 ,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环境保护规划和环评工作。
工作研究35●方法为基本依据 , 在饮用水水源地区域现状调查的基础上 , 以取水口为基点采用经验值或模型计算法 , 确定各级保护区的距离指标值 ; 根据距离到现场核定边界线 , 难以到达现场的 , 可根据遥感影响图进行核定边界 , 有道路、建筑等明显标识物的 , 按照标识物确定边界 , 并对标识物进行定位 , 确定各级保护区的边界点坐标 ; 若周围是开阔地 , 应按照距离确定主要边界点坐标 ; 最后根据边界计算各级保护区的面积 , 确定水质目标。
4技术方法4.1核定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方法从现状来看 , 多数饮用水水源地虽然划分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且其中并无排污口 , 但水质却不理想 , 主要是受上游来水的水质、面源污染等因素影响。
目前已划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过渡关注范围 , 没有与水量载体衔接 , 也没有水源置换安排。
本次划分首先分析已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 , 按照《技术规范 (HJ /T338-2007 》和相关规定的方法进行重新核定 , 将核定结果与原划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 优化确定最后划分结果 , 不同之处说明修改原因。
4.2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江苏省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河流包括长江干流河支流和大运河等。
根据《技术规范 (HJ /T338-2007 》、《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决定》 (2008.1.19 的要求 , 长江和一般河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如下。
4.2.1长江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 :取水口上游 500米至下游 500米 , 向对岸 500米至本岸背水坡之间的水域范围 1一级保护区陆域 :一级保护区水域与本岸背水坡堤脚之间的陆域范围 1二级保护区水域 :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 1500米、下延 500米的水域范围1二级保护区陆域 :二级保护区水域与本岸背水坡堤脚之间的陆域范围。
4.2.2一般河流型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 :取水口上游 1000米至下游 500米 , 及其两岸背水坡之间的水域范围 ; 一级保护区陆域 :一级保护区水域与两岸背水坡堤脚之间的陆域范围 ; 二级保护区水域 :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 2 000米、下延 500米的水域范围 ; 二级保护区陆域 :二级保护区水域与两岸背水坡堤脚之间的陆域范围。
4.3湖库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江苏省湖库型水源地有 20个 , 其中湖泊型 13个 , 包括大型湖泊太湖 , 水库型 7个。
根据《技术规范 (HJ /T338-2007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7.9.27修订、《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2007.1.16修订和《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决定》(2008.1.19 的要求 , 湖泊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如下。
4.3.1太湖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 :取水口为中心 , 半径为 500米的水域范围 ; 一级保护区陆域 :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 200米内的陆域范围 ; 二级保护区水域 :一级保护区外 , 外延 2000米的水域范围 ; 二级保护区陆域 :一级保护区陆域外 , 外延 3000米的陆域范围。
4.3.2一般湖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 :省管湖泊、大中型水库 , 以取水口为中心 , 半径为 500米的水域范围 , 小型水库为整个水域范围 ; 一级保护区陆域 :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的陆域范围 ; 二级保护区水域 :省管湖泊、大中型水库 , 一级保护区以外 , 外延 1000米的水域范围 ; 二级保护区陆域 :省管湖泊、大中型水库 , 一级保护区以外 , 外延 3000米的陆域范围 , 小型水库 , 整个集水区域。
4.4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分布在江苏省的苏北地区 , 共有 13个 , 主要分布在徐州市、连云港市和淮安市。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程序如下。
收集资料收集水源地相关的水文地质勘察、水井柱状地层分布图、长期动态观测、水源地开采现状、规划及周边污染源等资料 , 确定含水层介质类型、埋藏条件、开采规模 , 了解地下水径流方向和补给条件及补给区的位置。
确定一、二级保护区范围江苏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类型 , 主要是孔隙水 , 因此采用《技术规范 (HJ /T338-2007 》中半径计算经验公式和孔隙水潜水型水源地保护区范围经验值划分保护区范围。
确定准保护区划分的必要性和范围在《技术规范 (HJ /T338-2007 》中对准保护区的划分没有强制性要求 , 但在现状调查中发现地下水井遭到污染只能采取封闭 , 且难以调查污染原因 , 因此本次区划要求详细调查了解地下水水源地的相关资料 , 分析补给区域 , 对于孔隙水 , 对其有明显补给作用的河流要化为准保护区。
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最终定界和面积计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最终定界是区划中工作量工作研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第 8期 36----● 重庆市大足县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重庆市大足县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在 3个标准化示范园建立以“ 猪—沼—果” 为重点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 , 配套完成园区土地平整、园区便道建设。
2008年 , 大足县的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仅饲养和生产经作蔬菜两项即可实现产值 1400万元。
二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
目前已完成“ 一池三改” 1215万户 , 累计完成 11049户 , 建成沼气 16834口。
积极探索以畜牧养殖大户为单位发展沼气 , 将产生的沼气用于生活照明和燃料 , 沼渣用于给果树施肥 , 形成了畜、果产业双赢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