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专业人才素质培养_管艳郡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外语翻译人才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外语翻译人才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外语翻译人才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外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国际商务交流、文化传播,还是外交事务等领域,都离不开优秀的翻译工作者。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外语翻译人才呢?首先,扎实的语言基础是培养优秀翻译人才的基石。

这包括对目标语言和母语的精通掌握。

对于目标语言,不仅要熟练掌握其语法、词汇,还要了解其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背景。

同样,对于母语,也要有深刻的理解和精准的运用能力。

只有这样,在翻译过程中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避免出现因语言理解不准确而导致的翻译错误。

为了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学习者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

广泛阅读目标语言的经典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有助于积累词汇量,熟悉不同的文体和表达方式。

同时,多听目标语言的广播、影视节目、讲座等,可以提高听力水平,增强对语言节奏和语调的敏感度。

此外,系统的语法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则,才能准确地组织语言,表达清晰的意思。

但语法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通过实际的写作和翻译练习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其次,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外语翻译人才至关重要。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这些文化因素都会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学习者深入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

可以通过学习该国的历史、地理、政治、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来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同时,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沟通,亲身体验文化的差异,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

在翻译实践中,要时刻注意文化因素的影响。

对于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不能简单地直译,而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以确保译文能够被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

再者,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优秀翻译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

不同领域的翻译,如医学、法律、科技、金融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专业术语和知识体系。

英语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The English Language Major Talent Training Program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for English language majors is a crucial task tha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must undertake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ir students. This program should be design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well-rounded education that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linguistic proficiency but also equips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thrive in a rapidly evolving job market.At the co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ajor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be a curriculum that strikes a balance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Students should be exposed to a diverse range of courses that cover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ncluding grammar, literature, linguistics, and communication. These courses should be designed to not only deepen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but also to develop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nalytical,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In addition to the core curriculum,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hould also incorporate a range of elective courses that allow students to explore their specific interests and strengths. These elective courses could include topics such as translation studies, creative wri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digital media. By offering a diverse array of electives, the program can cater to the unique needs and aspirations of each individual student, enabling them to customize their education and develop specialized skills.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ajor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be a strong emphasis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real-world application.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ships, co-op programs,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ese experiential learning activities not only provide students with valuable hands-on experience but also allow them to apply their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Internships, for example, can be arranged with various organizations, such as language schools, translation agencie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These internships can expose students to the day-to-day operations of these organizations, allowing them to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ir language skills. Additionally, co-op programs, which involve alternating periods of academic study and paid work experience, can further enhanc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development and provide them with a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job market.Project-based learning,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urriculum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collaboratively on complex tasks that simulate real-world scenarios. These projects could involve tasks such as developing marketing campaigns, creating content for digital platforms, or facilitating intercultural workshops. By engaging in these hands-on projects, students can develop essential skills such as teamwork, communicat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which are highly valued by employers.Another crucial aspec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ajor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be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 and certification. Regular 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s, such as 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EFL) or 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IELTS), can help students track their progress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Additionally, the program should encourage and facilitate the attainmen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certification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and demonstrate their linguistic competence to potential employers.Furthermore,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should incorporate a strong emphasis on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kills.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the ability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and collaborate with individuals from diverse cultural backgrounds is essential. The program should, therefore, include courses and activities that expose students to different cultural perspectives, foster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 thei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inclusion of course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exchange programs,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and projects. By developing thes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English language majors will be better equipped to navigate the complex and dynamic global landscape, enhancing their overall employability and career prospects.In addition to th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omponent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t is also crucial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career guidance and support. This can include career counseling, job search workshops, and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with industry professionals. By helping students explore their career options, develop job-seeking skills, and build professional connections, the progra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chances of securing meaningful employment upon graduation.Overall, the English language major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shouldbe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faceted initiative that aims to develop well-rounded and highly-skilled individuals who are equipped to thrive in the 21st-century job market. By integrating a strong academic foundation, practical experience, 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career guidance, the program can ensure that English language majors are well-prepared to mak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ir chosen fields and to excel in their future endeavors.。

理工科院校开设MTI的理念创新与资源整合

理工科院校开设MTI的理念创新与资源整合

理工科院校开设MTI的理念创新与资源整合[摘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必须与翻译人才市场多元化的趋势衔接。

作为mti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文章讨论了以mti为平台培养跨学科复合型科技口笔译人才,为实现此理念创新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理工科院校培养翻译教育特色学科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理念创新资源整合特色学科[作者简介]吴自选(1969- ),男,山东临沂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丁素萍(1956- ),女,重庆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英语教育;闫君(1982- ),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天津 300191)[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理工科院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特色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2010-2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gpa105034)[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10-02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 interpreting,mti)自2007年5月开始试点,截止到2012年5月全国已有159所高校获得了mti试办资格。

mti教育正在快速发展,相关教育教学研究亟须跟上。

各培养单位是否在mti的教育教学理念上有所创新?围绕教育理念的创新,各培养单位是否进行了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这些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关乎mti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为mti教育的一种理念创新,本文初步论证了在理工科院校以mti教育为平台培养科技口笔译人才。

一、创新mti教育理念:培养“懂技术、能翻译”的科技口笔译人才自试行mti教育以来,各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雷同度较高,其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也大同小异,mti教育同质化现象日渐显现。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标2020)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标2020)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英汉双语语言基础和翻译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专业笔译和口译技能,具备较强的逻辑、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口笔译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外事、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翻译工作、为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通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翻译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要求1. 掌握从事英汉双语转换活动所必需的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知识,接受系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

2. 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掌握中外百科知识,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理、历史、文学、科技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以及翻译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

3. 掌握第二外语基础知识,具备第二外语的一般应用能力,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运用第二外语进行日常的沟通与交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4. 本专业学生应参加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鼓励本专业学生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翻译资格(英语口/笔译)证书考试(CA TTI)。

掌握以上考试所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5. 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了解国际惯例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践。

(二)能力要求1. 掌握口译及笔译基本技能和方法、翻译理论的基本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能力。

2.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3.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4. 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素质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具备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强。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学分与学时注:①本专业总学分168学分。

关于对培养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的探索

关于对培养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的探索

关于对培养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的探索
于秀金
【期刊名称】《中国人才》
【年(卷),期】2014()14
【摘要】企业以及职场的现实是十分残酷的,对于求职者而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素质教学模式逐步成为了目前主流的教学方式。

那么,在对英语翻译类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目前企业的需求,以及在实际的翻译职位中,员工需要掌握的能力和方向。

因此,对于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就需要重点针对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展开,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才培养。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高素质的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重点贯彻实际应用的思想,从而在根本上建立有关素质型培养模式的基础。

【总页数】2页(P169-170)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翻译人才;英语翻译;素质型;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员工需要;求职者
【作者】于秀金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5.4
【相关文献】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潍坊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J], 李瑞昌;李华勇
2.基于TRIZ理论的高校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J], 袁燕辉
3.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TRIZ理论的重要作用 [J], 黄美娜
4.产教融合,协同培养高素质中职旅游教育人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职教专硕旅游服务方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J],
5.浅谈高素质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 [J], 谢家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商贸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之管见

我国商贸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之管见
便 属 于 实用 翻译 。像 商 贸英语 翻 译这 种 实用 型翻 译 以传
高速发 展决定 了我 们的知 识结 构随 时会 面 临缺憾 的危险 , 成才 必须靠在职实践 以及校后培养 。商贸英语的翻译人 才 真 正优秀 的翻译 者应 当意识 到这一点 ,随时准备补 充学习 培养也概莫能外 。
所 欠缺 的专 业知识 ,对商 贸英语翻译者 来说 ,就是 要做 好
终 身学 习完 善商贸英语 专业知识 的准 备。惟其如此 ,才能 胜任 现代经济社 会层 出不 穷的商贸新领域 、新 问题 、新 术
商 贸专业知识 面和精 深的商 贸专业知 识也是 必不可 少的。
所 以 ,对译 者 加强 商 贸知识 的培 训 与学 习是培 养优 秀 商 贸 英语翻 译人 才 的必 要保 证。我 国对 外 贸易领 域 的 日益
扩 大要 求我 国商 贸英语 翻译 人 才的 培养 需要 经历 一个 从
0 2 2 18_w c an 8 0 年月 wwh be f1 i ft n
教育 ・ ̄J Id c t n&T an n i] E u a i I I o r ii g
“ 一型 ” 向 “ 单 复合 型”人 才的转 变 ,从 事商 贸英语翻 译 为主要 原 则 ,用地 道流 畅 、通 晓 明 了的语 言把 源语 商 贸
的人 才 需要 具备 商 贸领 域各 个 专业 的知 识 ,即要 有宽 广 文 件所 传达 的信息 “ 实 ”地再 现 给 目的语 读者 ,使 目 忠
人 才的周 期性长 ,无法 短期 内尽快 满足市 场缺 口的特 点 , 各 大贸易 公司可 以对相 关翻译 人 员采取短 期培 训的 方法 , 动我国 的对外 商贸活动推 波助澜。另外 ,随着信 息技术在 教育领域 的普及 ,继续教育和在职 培训将会成 为商贸英语

mti人才培养方案

mti人才培养方案

mti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MTI专业啊,就是要把大家培养成超级厉害的翻译小能手。

不管是那种高大上的国际会议,还是各种商务洽谈,咱们的毕业生一出场,那翻译得又快又准。

不仅能在中英文之间自由切换,像其他的一些常用外语也得能耍得有模有样。

而且啊,咱培养的可不是只会机械翻译的人,那得有文化底蕴,能理解源语言背后的深意,然后用地道的目标语言表达出来,就像个文化小使者似的。

二、招生对象与入学要求。

招生嘛,就欢迎那些对翻译爱得深沉的小伙伴。

不管你是外语专业的小达人,还是其他专业但对外语和翻译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来试试。

不过入学的时候可得有点基础哦,像外语的听说读写,不能太差劲。

就好比你想当厨师,最起码得会切菜吧。

入学考试呢,就是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潜力,外语水平得过关,对翻译的一些基本概念也得有点了解才行。

三、学制与学分要求。

学制一般是两年或者三年,就像一场有规划的旅行,每一步都有安排。

在这个过程中,要修够一定的学分。

这些学分就像游戏里的经验值,你得通过上课、做项目、写论文啥的来慢慢积攒。

其中有基础课程的学分,也有实践课程的学分,不能光纸上谈兵,得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课程设置。

1. 翻译基础课程。

这就像是盖房子的地基,“翻译理论”是必须的。

咱们得知道翻译界的那些大佬们都有啥高见,这样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嘛。

“翻译技巧与策略”也很重要,就像武林秘籍一样,教你怎么在翻译的江湖里巧妙应对各种难题。

像长难句的拆分、文化特色词的处理,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还有“双语语言对比”,知道两种语言的差别才能更好地进行转换。

比如说中文喜欢意合,英文喜欢形合,这就像两个人的性格不同,你得摸透了才能相处得好,翻译也是这个理儿。

2. 专业方向课程。

如果是偏向商务翻译方向的,那就有“商务英语翻译”“商务合同翻译”这些课。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商务往来频繁,学会准确翻译商务文件那可是相当吃香的。

要是对文学翻译感兴趣,“文学翻译概论”“经典文学作品翻译赏析”就派上用场了。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61一、专业简介翻译专业于2023年获批。

学院建有智慧翻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数字语言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拥有周口市文化经典机器翻译重点实验室、周口师范学院翻译研究所、周口师范学院文化外宣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平台,能够充分满足专业教学、实践实验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院获批的英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语言文学校级重点学科为本专业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

本专业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外国语学院学科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具有较强语言服务意识和国际交流使命感的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较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翻译专业知识、丰富的百科知识,较熟练地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立足豫东南、扎根河南、面向中原、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能够胜任经贸、文旅、教育、外事等领域中等难度的口笔译等语言服务及国际交流工作,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预期达到的目标:目标1: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和坚定政治立场,具备良好翻译职业道德,熟悉国家外事外交相关法规政策,能够积极服务国家对外交流和交往;目标2:具有较高的中西文化素养,熟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地域特色文化,知晓主要英语国家概况,掌握中西文化差异等领域的百科知识;目标3:具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基础和一定的第二外语运用能力,拥有厚实的翻译学科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口笔译的理论、方法与技巧;目标4:具有国际视野、全球化意识和跨文化包容性,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沟通交流、汉英双语表达能力;目标5:养成自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能够根据国家和相关行业领域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追踪学科前沿理论、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翻译业务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11下总第443期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
189【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
一、专业化翻译人才现状
数亿中国人学英语并没有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合格的、足够的外语人才。

英语变成了一门学习时间最长、家长花钱最多、学生投入精力最大而效率最低的课程。

学校对外语教学和教育的“超常重视”,导致外语考级把学生的精力引向了证书或资格需求而非能力指向,考级一旦过关,对于考试者而言外语的使命便也完事,因为他拥有了资格证书,就拥有了“高”外语水平,好的外语素质。

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也造成了大量的实用性翻译人才与社合需求大为脱节。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翻译教育和翻译服务还正在发展。

从翻译教育现状来看,中国只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了翻译的本科课程,而翻译的硕士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在人才培养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

翻译专业化教育从数量上和师资力量上而言仍然不足。

由翻译人才市场供需来看,合格的译员缺口很大,尤其是同声传译员。

翻译市场要求熟练双语、经验丰富、精通某一领域的高质量译员,而在校大学生的培养涉及领域广而不精,除了课堂练习,翻译实践较少,翻译经验欠缺。

就翻译人才来说,大多数自身能力还难以企及翻译的更高层次,翻译实践经验不足。

二、翻译及翻译事业所需要的素质
翻译需要的是细致、严谨的和责任心强。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翻译错了,就违背了作者的意愿,而且影响了作者的声誉。

因此,提高英语水平是根本的。

有的时候我们会翻译,翻译的也不错,需要再进行文字加工一下而已,但所下的功夫可不是一点而已。

如“让”与“使”在翻译时常碰到,前者是内在的,后者是外加的。

让孩子哭,孩子原来在哭。

使孩子哭,孩子原来没有哭。

因此,中文花时间就是在于“推敲”。

专业外文的翻译难就在于自己不是这专业。

中国的诗是无人能翻译好的,有一歇后语“瘌痢头打伞”——无法无天,英语要48个字才能翻译出来。

过去有些翻译家,为了翻译一个形容词,考虑了一周甚至一个月的事情时有发生。

同时,从事翻译是一个严肃的,具有责任性的,有意义的工作。

介绍国外的学说,有的可以作为借鉴的样板,有的可以指导工作的参考,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与内容,也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避免重蹈覆辙的后果。

作为一个开放的中国,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世界,此中,翻译起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应该努力的方向
首先,要不断提高中文水平。

翻译是“见仁见智”的集中点。

我们知道,一部国外名著往往有各种版本。

即是一个简单句,翻译者也各显神通,各有千秋,而褒贬不一。

例如《哈姆雷特》各翻译本中,对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中文版就有各种翻译。

而“三个和尚没水吃“有好几种翻译。

我们很简单的就能比较出中文的优劣。

我们翻译外文作品,一定要按中文的表达形式来表现。

生搬原文,逐字的翻译是行不通的。

毕竟我们译出来的文字是让我们中国人看的,要符合我们中文的习惯和逻辑形式。

其次,要学会应用我们先辈翻译上的宝贵经验,他们的指导性理论,他们的翻译技巧。

英语的句型相对是有科学的分类,英语的长句的翻译技巧上也是可以归类的,对于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从句,非谓语的短语,是可以找到不少的范例,在解构中,从句型着手,在建构中,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如:排比的手法在政论书籍中是屡见不鲜的。

翻译成中文后,这种修辞手法还是要保持的。

再次,专业知识对一个翻译者来说是难点。

作为以英语为专业的我来说,对其它专业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

因此,今后要扩大自己阅读的范围,在借助专业词典外,能胜任一些专业翻译。

因此,我感到,翻译工作者,除了中文,外文,其它专业的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而随着科学的突飞猛进,新的词汇不断出现,如blog 博客一字,因此,要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学习,学无止境。

四、结语
翻译能带给我们一种创新的乐趣。

通过中英两种不同语种与文化的对比与交流,我们可以看到华夏文化是博大精深,而欧美文化也有独到之处。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说过:“翻译的工作特别重要,我之所以获得诺奖,离不开各国翻译者创造性工作。

有时候,翻译比原创还要艰苦。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翻译工作和“杂学”[A].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58.
(责任编辑:辛美玉)
翻译专业人才素质培养
管艳郡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9)
摘 要:翻译是一个严谨的工作,是一个要求高度脑力活动的工作,是一个最广阔的促进文化技术、科学、艺术交流的工作,其意义、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一名好的翻译需要有不断实践学习的毅力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需要有专业化的学习。

明确翻译的重要意义,提高自己翻译的自觉性与责任心。

关键词:专业化翻译;意义;素质;方向
中图分类号:D 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32-0189-1
收稿日期:2013-11-09
作者简介:管艳郡(1986-),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

研究方向:翻译、英美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