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背景及意义。

引导学生欣赏《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

激发学生对捷克音乐文化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分析《沃尔塔瓦河》的音乐风格特点。

欣赏《沃尔塔瓦河》的片段,感受音乐的美感。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

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沃尔塔瓦河》的结构和主题。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

探讨《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乐谱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心得。

第三章:音乐欣赏3.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

3.2 教学内容:欣赏《沃尔塔瓦河》全曲。

分析乐曲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

3.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沃尔塔瓦河》全曲。

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音乐元素,进行逐段分析。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表现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4.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选择《沃尔塔瓦河》中的某个片段进行演奏或演唱。

学生自由创作,以《沃尔塔瓦河》为灵感,创作新的音乐作品。

4.3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演奏或演唱。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其他捷克音乐作品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沃尔塔瓦河》的主要特点和意义。

推荐其他捷克音乐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5.3 教学方法:教师总结课程要点,进行回顾。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查找其他捷克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第六章:比较研究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比较,更深入地理解《沃尔塔瓦河》的独特之处。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音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捷克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沃尔塔瓦河》,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作品《沃尔塔瓦河》的结构分析。

2. 作品中所体现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教学难点:1. 作品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2. 对作品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沃尔塔瓦河》乐谱、多媒体教学设备、音响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沃尔塔瓦河》相关资料,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讲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作品的结构,了解各个乐章之间的关系。

三、歌曲学唱(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沃尔塔瓦河》片段。

2.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四、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

二、作品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沃尔塔瓦河》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三、音乐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尝试运用《沃尔塔瓦河》的旋律和节奏创作新作品。

2. 各组展示创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深层次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沃尔塔瓦河》,加强歌曲的演唱能力。

2. 深入研究捷克民族音乐,了解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捷克音乐作品。

四、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演唱能力。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题:沃尔塔瓦河2.课时:13.所属单元: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诗音诗画4.课型:欣赏课5.教学方法:聆听欣赏、小组讨论、教师引导6.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二、课标要求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7—9年级的学生要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从而分析出不同段落的对比变化。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继《缤纷舞曲》、《进行之歌》等单元之后所接触的一些全新的器乐体裁内容。

《沃尔塔瓦河》是本单元的一节欣赏课,它是捷克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其中蕴含着捷克民族深厚的音乐文化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有广泛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上一单元《雪域天音》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中国民歌的演唱几乎到了疲倦的状态,所以本单元安排的第一节课就是欣赏课。

对于学生来说交响诗这种体裁是第一次接触,能否正确地了解它全靠教师的引导设计,《沃尔塔瓦河》这首作品的旋律优美,听后让人记忆深刻,相信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沃尔塔瓦河》全曲能够记住乐曲中的音乐主题及其表现要素,学习并掌握交响诗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分段聆听每一乐段,对比分析主奏乐器、音乐情绪、故事内容深入感受体验乐曲中所蕴含的艺术内容和音乐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斯美塔那的生平,了解他为捷克民族解放运动做的贡献,感受斯美塔那的爱国情感。

六、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分段欣赏交响诗,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2.教学难点:每段演奏乐器的听辨、音乐要素的变化导致情绪的变化。

3.突破方法:对比聆听,教师引导提示。

七、板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初步了解歌曲歌曲学习一、导入设计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欧洲的一个国家旅游,首先播放一段视屏,大家猜猜这是哪个国家?大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二、歌曲介绍(一)创作背景《沃尔塔瓦河》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音诗音画伏尔塔瓦河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音诗音画伏尔塔瓦河教案

欣赏《沃尔塔瓦河》第一课时教学班级初二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纳在完成的《》中的第二首。

全部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创作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为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流向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作品需要有长时的专注力,这首《沃尔塔瓦河》比较长。

所以要让学生像一样来,他们已有一定的欣赏水平,能够辨别乐曲奏的音色,并且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来展开丰富的联想,应当运用多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和所表达的各种情感。

2、能听辨出音乐的、、演奏乐器及表演形式。

3、感受作品内在所包含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欣赏《沃尔塔瓦河》了解主要主题。

2、了解斯美塔那生平及贡献、了解交响诗。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分步了解主要主题后的整体欣赏,理解作曲家的爱国之心。

2、难点:在短时内记住主要主题的旋律及对乐曲中的不同段落音乐风格的理解。

五、教学设计1、请同学们一起唱一唱《我的祖国》,(进一步熟悉将要欣赏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快速了解书上34页、35页斯美塔那的生平及交响诗的概念,(作曲家从1874至1879共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3、分段欣赏:播放DVD第一段引子部分讨论回答乐曲由弱到强的用意(一条清凉、一条温暖的小溪汇成沃尔塔瓦河);第二段呈示部的《我的祖国》(学生已经熟悉)、林中狩猎(浏览性的了解);第三段展开部的乡村的婚礼主题听钢琴模唱、单独欣赏体会波尔卡的风格特点;水仙女的舞蹈(浏览性的了解),再现部介绍。

4、阅读教材上第40页第二题要求,整体欣赏有字幕提示的完整版本的《沃尔塔瓦河》(网络直播)。

沃尔塔瓦河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案陈丹丹教学目标:一:聆听《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了解主题并能哼唱主题,主要欣赏引子、主题、波尔卡、水仙子场景了解全曲描写河流是通过两岸的风景和人文来表现的。

二:用音乐要素回答音乐在表现什么场景及情绪。

三:了解作曲家:斯美塔那所表现的音乐风格及爱国主义的情怀。

四:了解奏鸣曲式结构,及交响诗交响音画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引子旋律师:今给大家带来一条旋律,出示乐谱67171231音乐听师范唱1遍2音乐带生哼唱旋律用“U”注意气息的连贯,力度随音高低变化力度,流动的感觉。

在唱顺后问:你觉得这条旋律是规整的还是流动的?这条流动又细长的旋律你觉得在描写什么?生: 河流或水流A 放音乐引子问音乐用什么乐器音色来表现溪流长笛:柔美,明亮(上方出现)除长笛以外还有什么乐器出现温暖的单簧管又叫黑管、B 再次聆听问两条溪流是怎样交织着流动(手势提醒)这两条溪流怎样了?生:——融合成了河流你怎么感受到得乐器由长笛、单簧管变成了弦乐组乐器,力度加强,音乐由原来的两种乐器变得更加丰富了。

这两股溪流汇聚成了河流,这就是杰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

二:河流主题我们一起来感受音乐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河流!出示乐谱:3671233344322177761音乐做手势指导感受宽广师带生一起哼唱旋律生说感受:宽广的河流节奏推动作用:X. x x. x师:河流宽广,谁在向前流动,除节奏推动以外还有什么?音色上:乐器的数量在增多旋律的歌唱性在加强刚才溪流的旋律还在吗?在哪里?影藏在下方。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条旋律,哼唱注意:1推动,处理字头的气息3旋律的起伏,缓慢上行缓慢下行。

问:河流是一帆风顺的前行吗?不是你是怎么感受到得?力度上(突强)加入了打击乐器音乐的色彩是块状的是水流遇到了什么?生回答师:险阻之后音色的色彩上有没有发生变化?从比较沉稳的音色转到明朗的色彩,从小调转到了大调。

跟干亲哼唱体验色彩的化。

这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流,他贯穿于捷克,自北向南,而这个作品不及描写了两岸迷人的风光,更有独特的风土人情。

中学音乐沃尔塔瓦河说课稿三

中学音乐沃尔塔瓦河说课稿三

中学音乐沃尔塔瓦河说课稿三篇7: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审美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艺术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更深一步了解交响诗相关的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流程和方法:以音乐之旅的形式欣赏作品,引导学生通过听、感、唱、诵、演来理解和体验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在有限的资料中,理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俗歌曲《布拉格广场》思考:①歌曲的名字?②有谁告诉老师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首都?③捷克的母亲河?(师:江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人民对江河充满深厚的赞美之情,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江河的赞美之情,并把江河比作母亲河。

主课题:母亲的情怀。

副课题:沃尔塔瓦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条大家都没有去过的河流旅游,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二、感受欣赏新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一)游源头(引子部分)老师:首先,我们去沃尔特河的源头,仔细听。

它是由什么主要乐器演奏的?源头是几条溪流的汇合处。

旋律线是小波还是激流?(二)游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师: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形成了宽广的沃尔塔瓦河,请听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思考:这个充满民歌风格的主题贯穿了全曲,你想象到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对比引子部分乐曲的力度和节奏的舒缓是怎样的.?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视频(演奏视频01:04~01:53)思考:主要用了哪类乐器?师:采用朴素的捷克民歌素材,旋律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让我们一起唱唱贯穿整首曲子的主题曲吧。

④演奏主题一个学生主奏,其他学生哼唱旋律和用扇子做波浪状(三)游《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舞蹈》(音乐片段)活动要求: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形象:音乐(1)a、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独人号角的回声;它穿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

沃尔塔瓦河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音乐教案沃尔塔瓦河音乐教案1教具:钢琴、电视机、音响、VCD机、录像机、投影仪、CD(沃尔塔瓦河主题歌)、VCD(索尔第指挥巴伐利亚广交乐团演出实况)、VCD(民族乐派介绍,斯美塔那介绍)、VCD (日本HHK拍摄的沃尔塔瓦河实景音乐风光片)、画图(德国史密斯先生为“沃尔塔瓦河”所作7幅插图)。

教学目的: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教材分析:捷克作曲家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教学方法: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

(放CD,由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演唱)1、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它是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曲,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

)2、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措绘了什么景色?(这首旋律流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

e小调,它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选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是六首交响诗中最通俗、最受欢迎,也是在世界乐坛上代表捷克民族音乐之魂的一首)。

沃尔塔瓦河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音乐教案【篇一: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教学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教材分析:捷克作曲家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教学方法: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

(放cd,由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演唱)1、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它是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曲,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

)2、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措绘了什么景色?(这首旋律流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

e小调,它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选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是六首交响诗中最通俗、最受欢迎,也是在世界乐坛上代表捷克民族音乐之魂的一首)。

二、简介斯美塔那和他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放vcd——02)斯美塔那(1824——1884)在少年时期就是才华惊人的音乐神童。

他1848年参加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布拉格起义。

起义失败后在国外流亡五年,1861年回国。

他是李斯特的学生,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音乐《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八年级音乐《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
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
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教材分析:
捷克作曲家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
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
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教学方法:
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

1、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
作品?
(它是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曲,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


2、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措绘了什么景色?
(这首旋律流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

e小调,它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选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是六首交响诗中最通俗、最受欢迎,也是在世界乐坛上代表捷克民族音乐之魂的一首)。

二、简介斯美塔那和他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斯美塔那(1824——1884)在少年时期就是才华惊人的音乐神童。

他1848年参加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布拉格起义。

起义失败后在国外流亡五年,1861年回国。

他是李斯特的学生,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丰富了世界音乐化宝库。

《我的祖国》是他失聪后之作。

《沃尔塔瓦河》1874年11月20日——12月8日写作于布拉格。

它是一部风格奇特,
构思新颖,近似于音画的作品,它运用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描绘了发于舒马瓦山的两条小溪,汇合后成为沃尔塔瓦河,流经了森林、田野、峡谷、布拉格,最后归入易北河的全部流程。

它描绘了两岸人民的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

三、让我们通过分段赏析,沃尔塔瓦河上作一次音乐之旅吧!
(每部分都采用介绍,看音像、提问讨论的方式)
1、两个头(投影图(1)德·史密斯画头插图)、沃尔塔瓦河的头是流经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凉,一条温和,倾听作者用什么乐器和音色,哪种音型描绘?(第一头用长笛轻飘飘地奏出,第二头用单簧管吹出,竖琴拨出晶莹的浪花,配器清淡、用波浪式音型)。

2、沃尔塔瓦河(投影主旋律,并唱会它。


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逐渐充满力量形成巨大洪流,这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
题——一支朴素的捷克民歌,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

(主题以大小调交替方式显示)
3、森林狩猎(投影图(2))
音乐的洪流继续向前奔腾,它们穿过回响着猎人号角的森林,倾听作者用了什
么乐器,什么音色、节奏表现。

(圆号、小号表现,大调色彩、八六拍的节奏)
4、乡村波尔卡午曲(投影图
(3)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传民间波尔卡午曲,它纯朴、明朗、典雅、活泼,表现了
村民们的婚礼场面。

大家拍唱下面的节奏……。

请问乐曲用了何种乐器?什么样的力度变化?(单簧管和小提琴,由弱渐强,又由强
渐弱,给人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去的感觉)
5、月光下水仙女起午(投影图(4)、投影旋律)
夜幕降临(大管)。

这段音乐描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水仙女的午蹈,宁静而又神秘,表
现在朦胧的月色中,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河中出现,悠扬地歌唱。

(女同学哼唱旋律)。

请问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色彩如何?(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音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

色彩朦胧而神秘)。

6、沃尔塔瓦河
沃尔塔瓦河继续向前奔流,逐渐紧张起的音乐,预示人们即将遇到险恶的考验。


第一小提琴、双簧管演奏,共它弦乐器以十六分音符上下起伏)
7、圣约翰峡谷(投影图(5)
这段音乐是全曲戏剧性的高潮,沃尔塔瓦河经过险峻的峡谷时,与拦路巨石顽强地搏
斗。

喻示着捷克人民不畏强暴、勇敢战斗直至胜利的精神。

请听用什么乐器表现?力度和情绪又如何?(乐队全奏、铜管乐、打击乐突出,力度加强,情绪紧张)
8、宽阔的沃尔塔瓦河(投影图(6)
这是沃尔塔瓦河冲出峡谷、重新奔腾,更加波澜壮阔的形象。

它到了布拉格,到
了象征光荣历史传统的维谢格位德古城堡。

乐曲主题变成了(E大调),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汇入到宽广的易北河。

它再次说明了捷克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它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9、沃尔塔瓦河奔向远方(投影图(7))
音乐逐渐平息,沃尔塔瓦河不停地翻滚奔流向前,最后在远方消失……。

四、完整地欣赏全曲(VD沃尔塔瓦河音乐风光片)
一边欣赏一边请大家指出乐曲所描绘的画面及所在的哪一部份结构。

(投影结构图)
引子:(两个头)
A:(沃尔塔瓦河)
B:(森林狩猎)
:(乡村婚礼)
D:(水仙女之舞)
A1:(主题再现)
E:(圣约翰峡谷)
A2:(宽阔的沃尔塔瓦河)
尾声:(流入易北河)
五、讨论总结什么是民族乐派?音乐上有何特点?代表人物?解说民族乐派,以及各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像)
民族乐派是十九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中后期,在俄罗斯、东欧、北欧各国兴起的,在浪漫主义的整体风格下派生出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个性和斗争精神的音乐流派。

它主要以民间歌曲、午曲,民族史诗传说,以及人民解放斗争的事迹为题材,作品都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的爱。

代表人物有(俄)格林卡,紫科夫斯基等,(捷克)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波)肖邦,(匈)李斯特,(挪)格里格,(芬)西贝柳斯等。

六、合唱《沃尔塔瓦河》主题歌结束,(放D)
让我们合唱《沃尔塔瓦河》、将那美妙的旋律和那迷人的风光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