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2]

合集下载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迁移转化规律综述_王霞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迁移转化规律综述_王霞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迁移转化规律综述_王霞监测与分析?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迁移转化规律综述Discussion on the existing form s and m igration and transform ationlaws of h eavy m etals in the water environm ent王霞仇启善(包头市环境监测站包头,010430)摘要本文综述水环境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污染特征以及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概况。

水体中重金属颗粒态的存在形态分为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氧结合态、有机质和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

重金属形态和生物效应有关。

对重金属在水体中迁移和转化规律及其过程的动力学水质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重金属存在形态迁移转化水质模型Abstract T he paper summurized the studys on t he ex isting for ms and migr ation and transfor mation law of heav y meta ls in the w ater env ir onment,a nd discus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dynamic w ater quality model.Key words:heavy metal existing form migration and transform ation water quali ty model1 序言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含量、分布、存在形态、迁移转化、生物效应以及防治对策都引起人们关注。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大量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排入江、河、湖、海,使水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为控制和防治河流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国外早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普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国内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研究状况进行综述〔1〕〔2〕。

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

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

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密度和毒性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铬、汞、镉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处理和排放,导致了重金属在水体中的积累与污染。

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重金属的溶解度、环境条件、微生物影响等。

首先,重金属通过人类活动进入水体后,会发生溶解、沉积和交换等过程。

溶解是指重金属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水中,其中溶解度是决定其迁移能力的重要因素。

溶解的重金属可以通过水流的推动和扩散作用,迁移到较远的地方。

此外,沉积是指重金属与水体中的沉积物结合,从而沉积到水中的底部或沉积层中。

这可以降低水中重金属的浓度,但也会导致重金属在底部沉积物中的积累。

其次,环境条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也起着重要作用。

水体的pH值、溶解氧、温度等因素都可以影响重金属的溶解度和反应速率。

酸性环境通常会增加重金属的溶解度,使其更容易被水体吸收和迁移。

而高温环境可能促进重金属的挥发和氧化反应,加快其迁移转化的速度。

此外,微生物在重金属迁移转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部分微生物可以利用重金属作为能源和营养来源,通过生物吸附、解毒、还原等作用影响重金属的迁移。

一些微生物还能够合成特定物质,与重金属形成复合物,从而减少其毒性和迁移能力。

综上所述,了解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对于环境保护和水体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措施减少重金属的排放和输入,通过有效的处理和监测手段降低水体中重金属的浓度,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

同时,可以利用微生物等生物技术探索水体重金属的净化方法,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通过对水体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水质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减少重金属污染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并参与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中,保护和恢复水体健康,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分析及其污染分布研究

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分析及其污染分布研究

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分析及其污染分布研究摘要:铬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重金属。

在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分为两种,一种为颗粒态,另一种为溶解态。

水样采用0.45μm的滤膜过滤,可从滤液中对溶解态进行测定,而滤膜中的残留物便可对颗粒态进行测定。

关键词:水产养殖;铬的形态分析;污染分布引言近年来,受工农业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在重金属工业(电镀、印染、制革等)大量含铬废水的非法大量排放下,水生生物遭受了最直接的影响。

水生生物所在环境一旦污染,其在摄食过程中会将环境中的重金属富集于体内,导致重金属在体内蓄积,从而引发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有必要对养殖和流通领域主要水产品中铬污染水平进行调查,从侧面反映渔业环境,评价水产品食用卫生质量,同时也为渔业环境监管政策和水产品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参考。

1铬对鱼类生理活性的影响铬元素对海洋鱼类生理活性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Cr(Ⅲ)的生物利用率较低,Roling等研究了Cr(Ⅲ)对底鳉肝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32mg/L的Cr (Ⅲ)改变了肝细胞中基因GSTtau,GSTalpha和ALDH4的表达[16]。

另有研究表明,向鲤科鱼Sparussarba血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r(VI)后,HSP70蛋白表达升高。

欧洲鳗鲡在铬浓度较低的海水中,鳃和肾脏谷胱肝肽(GSH)含量降低,并伴随DNA损伤;而在铬浓度较高的海水中,鳃谷胱肝肽过氧化物酶(GST)活性升高,肾脏过氧化氢酶(CAT)和GST活性降低,并伴随DNA损伤。

2铬的形态分析方法2.1仪器设备与试剂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体质谱仪(Agilent7900)、电热恒温水浴锅(HWS28)、隔膜真空泵(GM-0.5A)、超声波清洗机(Ks-80D)、纯度为99.99%的氩气;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

试验试剂采用剂量为1000mg/L的铬(Ⅲ)与铬(Ⅵ)单元素标准溶液、盐酸、优级纯度的氨水、分析纯的NH4NO3与EDTA-2Na。

海洋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

海洋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

海洋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等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如汞、铅、铬、镉等。

它们的存在对海洋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海洋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机制,以及对环境和生物的潜在影响。

一、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农药、矿产开采和大气沉降等。

这些重金属经过排放和泄漏进入海洋环境,成为海洋系统的潜在污染源。

二、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重金属在海洋环境中经历多种迁移与转化过程。

其中,溶解状态和颗粒态是两种主要形式。

1. 溶解态迁移与转化溶解态重金属主要以有机和无机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其迁移与转化受到溶解度、络合反应、沉降和再悬浮等因素的影响。

有机物的存在会促进重金属的络合形成胶状颗粒,从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2. 颗粒态迁移与转化颗粒态的重金属主要以悬浮粒子的形式存在。

它们的迁移与转化受到水体运动、沉积作用、颗粒形态和化学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颗粒态重金属可以通过沉降沉积于底栖生物的生境中,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效应海洋环境中的重金属对生物产生潜在的毒性影响。

它们可以通过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逐级转化,最终进入人体食物链。

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主要通过氧化应激、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等途径实现。

当海洋生物受到重金属的暴露时,可能引发代谢紊乱、生殖障碍、免疫抑制和发育异常等不良影响。

四、减少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发生和传播。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1. 排放控制: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对工业废水和农药进行监测和限制,避免过量排放。

2. 废弃物管理: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处理,特别是针对含有重金属的产业废弃物,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

3. 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对重金属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生态修复: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如植物吸附和海洋湿地的建设,有助于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

铬在环境中的主要化学形态

铬在环境中的主要化学形态

铬在环境中的主要化学形态铬,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酷?就像是那种在超级英雄电影里常常出现的元素,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危险的感觉。

不过,今天我们不聊超级英雄,而是要深扒一下铬在环境中的那些花花肠子。

你可能会问,铬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它在工业中可是一位“大忙人”,从不锈钢到染料,几乎无处不在。

但是,这小家伙在环境里可不是那么简单,有时候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让人哭笑不得。

1. 铬的基本情况铬在地壳中的丰度其实还不错,排在第21位,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对吧?它最常见的形态有铬(III)和铬(VI)。

铬(III)就像是乖巧的孩子,没什么害处,反而对我们的身体有一些好处,比如帮助代谢糖类。

而铬(VI)呢,哎,这家伙就麻烦多了,跟坏小子差不多,尤其在工业排放中常见,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可不是盖的。

1.1 铬(III)的好处铬(III)是铬的“好人”形态,帮助我们的胰岛素工作得更好。

想想看,吃了冰淇淋,胰岛素得赶紧上场,不然血糖飙升就糟了。

而铬(III)正是那位英雄,帮助我们维持血糖稳定。

听说补充一些铬(III)还能帮助减肥,真是太神奇了。

不过,适量为主,过犹不及嘛!1.2 铬(VI)的危害说完好的一面,再来说说铬(VI)。

这家伙在空气、水和土壤中都能找到踪影,尤其是在工业废水中,简直就是“隐形杀手”。

铬(VI)可不客气,一旦进入体内,可能引发肺癌、皮肤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而且,污染水源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是让人心疼,鱼虾植物都难逃其害。

2. 铬的化学形态铬在环境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大家可要记住哦!一是铬(III),二是铬(VI)。

它们的存在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水的酸碱度、温度,甚至微生物的活跃度都能影响铬的形态。

就像人一样,铬在不同环境中也有不同的表现。

举个例子,土壤中的铬(III)相对稳定,危险性小;但一旦转变为铬(VI),可就要小心了,变得非常活泼,极易被生物吸收。

2.1 铬的水溶性铬(VI)在水中溶解度高,可以轻松穿梭于水体中,而铬(III)则相对难以溶解,常常在沉淀状态中存在。

1. 铬的迁移转化规律综述

1. 铬的迁移转化规律综述

铬在河流中的监测、分析与建模以渭河中下游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渭河枯水期水、悬浮物、沉积物中铬(Ⅵ)含量的测定、影响铬(Ⅵ)吸附的因素的研究、铬(Ⅵ)衰减指数的推导、计算以及铬(Ⅵ)迁移数学模型的推导和初步验证,为渭河水资源优化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为了研究渭河中下游铬(Ⅵ)的分布特征并了解其水质状况,2011年3月中旬,采用三点三线法采集渭河中下游的林家村——潼关吊桥等13个水文监测站附近的水样及底泥样进行分析。

对清姜河、宝鸡十八孔桥污水口、虢镇桥陈仓区生活污水排出口、蔡家坡渭河大桥以西工业排污口、兴平、南营、咸阳渭城桥排污口、皂河、临潼区污废水排出口、渭南渭北工业园排污口、渭南经济开发区排污口、沋河排污口、石堤河、罗敷河、柳叶河15个主要排污口进行控制监测,对河水中铬(Ⅵ)含量变化的影响的分析研究;同时,为了解泥沙吸附作用对水中铬(Ⅵ)含量变化的影响,在虢镇桥、新丰镇桥和潼关吊桥河段选取代表断面采取底泥样本,分析底泥沉积物中铬(Ⅵ)含量的变化。

2. 通过对研究区不同监测断面铬(Ⅵ)监测数据的分析,初步掌握了渭河中下游铬(Ⅵ)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泥沙与铬(Ⅵ)迁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模拟了渭河中下游铬(Ⅵ)的沿程迁移规律,计算出虢镇总排污口、蔡家坡工业排污口、兴平总排污口和咸阳渭城桥排污口以下河段的铬(Ⅵ)的综合衰减指数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通过计算模拟确定合理的参数估值;3. 对水沙环境中铬(Ⅵ)迁移转化模型进行简化,并对其解析解进行了初步探索,得出了单纯沉积和单纯侵蚀两种特定条件下一维模型的解析解,并应用符合特定条件下的假定数据模拟了铬(Ⅵ)迁移过程中泥沙的作用,明确了泥沙是铬(Ⅵ)迁移转化的主要载体。

具体见《渭河干流中下游铬_污染迁移转化规律_王玉强》铬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Cr 同位素比值能较好地显示当地水体Cr 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 并能根据铬同位素分馏程度对水体自净能力进行定量评估.铬同位素分析方法1.预处理:现场水样采集时, 加入浓硝酸调节pH 至小于2,再用0.2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 以备化学分离.2.化学分离: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来实现不同价态铬离子的分离和纯化.3. 质谱分析:采用常规的热电离方式进行同位素组成测量, 即热电离质谱TIMS 测量.应用实例见《铬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在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_高永娟》。

浙江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分析和污染情况调查

浙江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分析和污染情况调查

浙江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分析和污染情况调查浙江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水产养殖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铬污染是水产养殖环境中的一大隐患,对水生物体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对浙江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分析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铬的形态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金属元素,其存在的形态主要包括三价铬(Cr(III))和六价铬(Cr(VI))。

三价铬主要以氢氧化物和水合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其毒性较小;六价铬主要以酸性环境下的氧化物形式存在,并且具有较强的毒性,对水生物体和人体都有严重的危害。

2. 浙江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和浓度分布通过对浙江水产养殖环境中铬的形态和浓度分布进行调查发现,六价铬的含量较高,且呈现为局部浓度过高的情况。

在一些工业排污口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堆放处,六价铬的含量超标严重,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数倍。

浙江水产养殖环境中三价铬的含量也有所增加,虽然毒性相对较小,但仍然对水生物体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三、浙江水产养殖环境中铬污染的影响1.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六价铬具有高毒性,对水生生物体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在受到铬污染的水域中,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免疫系统受损,甚至导致死亡。

而三价铬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长期暴露也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慢性毒性影响。

2. 对人体的影响饮用受到铬污染的水源,或者食用受到铬污染的水产品,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长期暴露在铬污染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肝肾等多个系统的慢性毒性影响,甚至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

铬污染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水生生物,对人体健康也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四、浙江水产养殖环境中铬污染治理建议1.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应当加强对工业排污的监管,并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减少工业废水和废气中重金属铬的排放。

对于已经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应采取生态修复、生物修复等方法,将排放的重金属铬净化处理。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元素,它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以及其迁移转化规律。

首先,水环境中的铬主要以三价铬(Cr(III))和六价铬
(Cr(VI))两种形态存在。

三价铬在水环境中较为稳定,并常以羟基铬(Cr(OH)3)或氢氧化铬(Cr(OH)4^-)的形式存在。

而六价铬则相对较为活泼,常以铬酸根(CrO4^2-)或二价铬酸根(Cr2O7^2-)等形式存在。

其次,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pH值是影响铬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更容易还原为三价铬;而在碱性条件下,三价铬更容易氧化为六价铬。

此外,有机物的存在也会影响铬的迁移转化。

有机物能够与铬形成络合物,降低其活性,从而影响其迁移能力。

同时,存在于水环境中的其它离子如钙、镁等也会与铬发生配位作用,影响其迁移和转化。

进一步地,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也与温度、氧化还原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温度的升高会促进铬的迁移速率,而氧化还原条件则能够影响铬的氧化还原反应。

此外,水质中的微生物等生物因素也对铬的迁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能够通过还原或氧化作用来影响铬的形态和迁移能力。

综上所述,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了解和研究这些规律对于监测和治理水环境中的铬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为铬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工作的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3O + + HCrO4- lg K1 = 0. 2
(1)
HCrO4- + H2O
H3O + + CrO24 - lg K2 = - 5. 9 (2)
2HCrO4-
Cr2O27 - + H2O
lg K3 = 1. 53 (3)
在水中三价铬易水解生成羟基配合物 :
Cr3 + + H2O CrOH2 + + H+ lg K1 = - 4. 0 (4)
合 、吸附和氧化还原等过程 。
3. 1 水解作用
天然水体中六价铬以 H2CrO4 、HCrO4- 、CrO24 - 和 Cr2O27 - 4 种形式存在 。水中 pH 值影响铬的存在形态 。水体中六价铬
主要以 CrO24 - 和 Cr2O 27 - 两种形式存在 。各种形态之间存在 着平衡 :
H2CrO4 + H2O
中 。人若饮食含 Cr (VI) 的食物和水 ,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 ,
引起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便血以及脱水 ,同时有头痛 、头
昏 、烦躁不安 、呼吸急促 、口唇及指甲青紫 、四肢发凉 、肌肉痉
挛 、少尿或无尿等严重中毒症状 ,如抢救不及时 ,会很快陷入
休克昏迷状态 ,严重则引起死亡 。同时 ,动物实验证明 ,可溶
水合氧化物上吸着 ,这一过程已用于将海水中的三价铬和六
价铬分离[12] 。
3. 3 氧化还原反应
六价铬是强氧化剂 ,特别是在酸性溶液中 ,可与还原性
物质强烈反应 ,生成三价铬 。电极反应为 :
Cr2O
2 7
-
+ 14H+
+ 6e = 2Cr3 +
+ 7H2O E0 = 1. 33 V
(8)
在弱酸性和碱性条件下 ,三价铬可转化为六价铬 。在
pH = 6. 5~8. 5 之间 ,三价铬转化为六价铬的反应式为 :
2Cr
(OH)Βιβλιοθήκη + 2+ 3/ 2O2 + H2O = 2CrO24 -
+ 6H+
(9)
但此反应速度极为缓慢 ,要使此反应顺利进行 ,需加入
其他物质 。
3. 4 络合作用
六价铬一般不会生成配位化合物 。天然水体的三价铬
能与带负电荷的有机和无机配体生成稳定的络合物 。三价
Cr3 + + 2H2O Cr3 + + 4H2O
3. 2 沉淀作用
Cr (OH) 2 + + 2H+ lg K2 = - 9. 65 (5)
Cr
(OH)
4
+ 4H+
lg K3 = - 27. 4 (6)
六价铬可与钡 、铅 、银等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于水的铬
酸盐沉淀 。但天然水体中这些金属浓度较低 ,因此 ,六价铬
The Existing Form ,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La ws of Cr in Water Environment ZHAO Kun CHAI Li yuan WANG Yun yan DENG Rong
( School of Metallur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Abstrac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existing forms ,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laws of chromium in the water envi2 ronment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rivalent and hexavalent chromium are mainly found in water body. The existing forms include soluble chromium species , ion - exchangeable chromium species , organic - bound chromium species , inorganic - precipitated chromium species and residual state.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mainly contain hydrolysis , precipitation , complexion , absorption , redox reaction , and so on. The dynamic mathematical model of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law of chromium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is also briefly dis2 cussed. Keywords chromium existing form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dynamic model
1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
天然水体中铬的质量浓度一般在 1~40μg/ L 之间 ,主 要以 Cr3 + 、CrO2 - 、CrO24 - 、Cr2O27 - 4 种离子形态存在 ,水体中 铬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化合物为主 。铬的存在形态直 接影响其迁移转化规律[4] ,三价铬大多数被底泥吸附转入固 相 ,少量溶于水 ,迁移能力弱 。六价铬在碱性水体中较为稳 定并以溶解状态存在 ,迁移能力强 。因此 ,水体中若三价铬 占优势 ,可在中性或弱碱性水体中水解 ,生成不溶的氢氧化 铬和水解产物或被悬浮颗粒物强烈吸附后存在于沉积物中 。 若六价铬占优势则多溶于水中 。
性三价铬也有致癌作用 。
水体中的六价铬进入土壤后大部分游离于土壤溶液中 ,
仅有 8 . 5 %~36. 2 %被土壤吸附固定 。土壤吸附六价铬的
能力受土壤和粘土矿物类型的影响 ,同时与土壤中无机胶体
的组成有关[10] 。水体中的六价铬通过土壤富集在食物中 。
食物中含铬在 (0. 175~0. 47) ×10 - 6 mg/ L ,饲料中含铬在 2 ×
自然界铬化合物中的铬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出现 ,铬的价 态不同 ,对生物有着迥然不同的影响 。三价铬是一种人体必 需的微量元素 ,而水溶性六价铬则被列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 8 种化学物质之一 ,是国际公认的 3 种致癌金属物之一 ,同 时也是美国 EPA 公认的 129 种重点污染物之一[1] 。铬对人 类的威胁在于它不能被微生物分解 ,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 富集[2] 。环境中铬 (包括各种铬酸盐) 在自然界的迁移十分 活跃 ,易于造成环境的污染 ,其迁移活动主要是通过大气 (气 溶胶和粉尘) 、水和生物链来完成 ,其中含铬工业废水 、废渣 的排放是铬迁移扩散的主要途径[3~5] 。
天然 水 体 中 的 六 价 铬 主 要 以 含 氧 阴 离 子 ( CrO24 - , Cr2O27 - ) 的形式存在 ,但几乎不与悬浮颗粒中的阴离子结合 。
六价铬具有强氧化能力 ,可与水中还原性物质反应 ,被还原
成三价铬 ,三价铬能与带负电荷的有机及无机配体生成稳定
的络合物 ,易被水体中的悬浮物所吸附而沉积在底泥中 。
·2 ·
它的存在形态 ,随水环境条件改变各种存在形态之间可相互
转化 ,具有形态多变性 。物理化学行为多具有可逆性 ,如沉
降与悬浮等 ,但在一定条件下 ,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铬为非
降解型有毒物质 ,可沿食物链被生物吸收 、富集 (富集系数可
达 104 以上) ,最终造成人体积累和慢性中毒 ,生态效应具有
在水中有较强的迁移能力 ,难于沉淀 。在弱酸性和碱性条件
下 ,三价铬易形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 :
Cr3 + + 3H2O = Cr (OH) 3 ↓+ 3H+ lg K = - 12. 0
(7)
同时 ,三价铬还可被水合铁氧化物吸附在表面成为晶体
的组成部分 ,从而形成共沉淀 。水解后的三价铬可在 Fe 的
铬可与氨 、氟离子 、氰化物 、硫氰酸盐 、溴离子和硫酸盐形成
络合物 。当水中无其他离子存在时 ,三价铬与水分子反应生
成羟基化合物 。有机配体 ,如 NAT , EDTA、醋酸 、丙酮酸也具
有与三价铬络合的能力 。
3. 5 吸附作用
天然水体的底泥和悬浮物含有丰富的胶体 。胶体有巨
大的比表面积和带大量电荷 ,能吸附六价铬和三价铬 [12] 。
浓缩和累积作用[4] 。
六价铬对人体的消化道和皮肤具有刺激性 ,能引起接触
性皮炎 ,皮肤溃疡 ,还可导致过敏 、肺癌等疾病 。六价铬作为
潜在致癌物的斜率因子为 42. 0 (kg·d) / mg[9] ,其致癌潜伏期
可长达 20~30 年 。六价铬可以通过消化道 、呼吸道 、皮肤 、
黏膜侵入人体 ,在人体内主要积聚在内分泌腺 、心 、胰和肺
2006 年第 32 August 2006
卷第
8

I ndu str ial S工afe业ty安an全d 与Env环iro保nmental
Protection
·1 ·
环境工程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3
赵 柴立元 王云燕 邓荣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 410083)
10 - 6 mg/ L 以下 ,一般认为是允许的 ,以此衡量 1985 年天津
监测结果 ,同生化工厂周围农作物籽粒及果实等可食部分的
污染较轻 ,但其根叶的污染较严重 ,污染程度趋势与土壤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