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一、引言桥梁是现代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保障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疲劳、老化以及外部荷载的作用,往往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变形,严重的甚至导致桥梁结构失稳和倒塌。

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中存在的变形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

二、变形监测技术目前,桥梁变形监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激光测距仪监测技术、红外线测温技术、GPS技术、网络监测技术和传感器监测技术。

1.激光测距仪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激光测距仪对桥梁各个部位进行扫描,并根据扫描数据计算出相应部位的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2.红外线测温技术:该技术利用红外线测温仪对桥梁结构进行扫描,通过测量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来判断桥梁的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设备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缺点是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3.GPS技术:该技术通过GPS接收器对桥梁的位置进行定位,并通过多次测量来判断桥梁结构的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可以在大范围内进行监测,缺点是精度相对较差。

4.网络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桥梁结构上设置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各个部位的变形情况,并将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实时监测能力强,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5.传感器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桥梁结构上设置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

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如应变传感器、挠度传感器等。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监测范围广,精度高,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根据以上介绍的变形监测技术,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来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以提高监测的准确度和实时性。

具体的监测方案如下:1.在桥梁结构的不同部位设置合适的监测仪器,如激光测距仪、红外线测温仪、GPS接收器和传感器。

2.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间隔,对桥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的变形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1.引言道路桥梁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车辆荷载、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构的变形和损坏。

因此,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变形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及时发现结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以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道路桥梁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2. 变形监测技术及方法2.1 常用的监测技术(1)位移监测技术利用GPS、全站仪、测斜仪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变形。

(2)应变监测技术利用应变片、应变计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应变进行监测,从而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应力集中或裂缝的情况。

(3)振动监测技术利用加速度计、振动传感器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以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声波监测技术利用声波传感器和声波分析仪,对桥梁结构的声波传播情况进行监测,以判断结构内部是否存在裂缝或空洞。

2.2 监测方法(1)现场监测定期派专业人员到桥梁现场,利用各种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记录监测数据和情况。

(2)远程监测利用网络、卫星通信等技术,将监测设备连接至远程监测中心,实现对桥梁结构的远程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

3. 变形监测方案3.1 监测目标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确定监测的主要目标和重点部位,包括主塔、主梁、支座、桥面和桥墩等结构元素。

3.2 监测方案(1)位移监测方案采用GPS、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进行实时监测,主要监测桥面变形情况和主梁的竖向变形情况。

(2)应变监测方案采用应变片和应变计等设备,对主梁、桥梁支座等关键部位进行应变监测,以判断结构是否存在应力集中或裂缝的情况。

(3)振动监测方案采用加速度计、振动传感器等设备,对桥梁结构的振动情况进行监测,以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声波监测方案采用声波传感器和声波分析仪,对桥梁结构的声波传播情况进行监测,以判断结构内部是否存在裂缝或空洞。

桥梁结构的变形监测与预警

桥梁结构的变形监测与预警

桥梁结构的变形监测与预警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交通流量和行人流量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形式的变形和损坏风险。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变形监测与预警系统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桥梁结构的变形监测与预警的意义、方法和技术。

一、变形监测与预警的意义桥梁结构的变形监测与预警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变形情况,并预测结构的健康状况,对于保持桥梁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变形监测与预警可以发现结构的损伤和变形。

通过安装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变形和挠度,及时发现桥梁各个部位的变形情况,包括梁、板、柱和基础等,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形情况。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结构的损伤和病害,为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变形监测与预警可以预测结构的健康状况。

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建立结构的变形模型,并利用模型对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预测。

这使得工程师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减轻结构的损伤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最后,变形监测与预警可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积累宝贵的数据资源,并为桥梁的设计和维修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参考。

二、变形监测与预警的方法和技术变形监测与预警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安装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预警系统建立等。

首先,传感器安装与数据采集是变形监测与预警的基础。

传感器的选择和安装位置的确定是关键的一环。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应变计、挠度计、加速度计等,可以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保证其准确、稳定地采集变形数据。

其次,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变形监测与预警的核心。

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出桥梁结构的变形特征和规律,进而预测结构的健康状况。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振动分析、有限元模拟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分析变形数据,从而揭示桥梁结构的变形机理。

桥梁变形监测中GPS技术的深入使用

桥梁变形监测中GPS技术的深入使用

点的三位 坐标及精度 高等优点 , 因而获得 了广泛应用。 本文在介绍桥 梁变形监测技术的基础上 , 详细介绍 了 G P S在桥 梁结 构动 态监测 中的应用 , 包括 GP S实时动态测量 系统和 G P S桥梁监测 系统 , 最后 , 对G P S在变形监测 中的应 用特 点进行 了
总结 , 对 其发 展 趋 势 进 行 了展 望 。 关键词 : 桥 梁; 变形 监 测 ; GP S 中图 分 类 号 : U 4 4 6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0 0 3 8 ( 2 0 1 3 ) 3 5 — 0 1 5 6 — 0 2
程, 尤 其 是 桥 梁 的变 形 监 测 领 域 发挥 着 日益 重 要 的 作 用 , 并 且 经 个 卫 星 导航 定位 系统 ) 构成 , 提 供 系 统 自主 导 航 定 位 服 务 所 必必
过多年的发展 , G P S监测技术 已经取得 了突破性的进展 ,如何将 需 的无 线 电 导航 定 位 信 号 。 其 中, G P S卫星 星 座 由 2 l 颗卫星和 3 G P S更好 的应用在桥 梁检测 中, 已经成 为相关部 门值得探索 的事 颗 备 用 卫 星 组 成 : 地 面 部 分 由全 球 分 布 的 5 个地面站 组成 , 由 监
P S差 分 定位 示 意 图 。 术 ,对 大桥主梁各控制 断面及 索塔轴线的位移变形进行 定期 或 G
实时监 测,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 的主要 内容 包括 : 桥梁墩 台沉 陷观
测、 主 梁 横 向水 平 位 移 观 测 、 桥 面 线 形 与 挠 度 观 测 以及 高塔 柱 摆 动 观 测 等 等 。 为 了 完 成 桥 梁 变 形 观 测 的任 务 , 需要 根据 桥 梁 类

如何进行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

如何进行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

如何进行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形监测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项技术能够帮助我们精确地测量和分析物体的变形情况,从而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领域。

一、变形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变形监测技术主要通过感知和测量物体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变化来进行变形监测。

这项技术利用传感器或设备将数据实时采集,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结果。

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变形测量手段变形监测技术可以使用多种测量手段,如全站仪、GPS、激光扫描等。

全站仪可以通过角度和距离的测量,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形态。

GPS则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获取全球范围内的位置信息,适用于大范围的变形监测。

激光扫描可以非接触地获取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变形监测。

1.2 数据采集与处理变形监测技术需要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采集的数据可以包括位移、应变、角度等信息。

数据处理则包括滤波、去噪、数据对齐等步骤,以获取准确的变形信息。

1.3 结果分析与展示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变形监测的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通过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变形情况。

同时,还可以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以便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问题。

二、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领域变形监测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和意义。

2.1 建筑结构监测在建筑工程中,变形监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关键部位的变形监测,可以预测和检测龟裂、风险隐患等问题。

同时,还可以提供设计和施工的依据,以确保结构的正常使用寿命和维护工作的有效性。

2.2 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如滑坡、地震等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变形监测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获得地质体的变形信息,准确评估灾害风险。

《2024年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范文

《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桥梁的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变形监测技术,通过分析其原理、方法及实际应用,为桥梁的安全监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物联网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原理物联网技术通过将传感器、网络通信、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对物体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化管理。

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物联网技术主要通过布置在桥梁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实时采集桥梁的变形数据,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桥梁变形的实时监测。

三、桥梁变形监测的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桥梁变形监测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和定期检查。

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难以实现实时监测。

2. 基于物联网的方法: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布置传感器实现实时、自动的桥梁变形监测。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桥梁的变形数据,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实现对桥梁变形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四、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变形监测技术的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变形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布置、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环节。

首先,在桥梁关键部位布置传感器,实时采集桥梁的变形数据;其次,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最后,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桥梁变形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此外,还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和共享,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实际应用及效果分析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变形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实现了对桥梁变形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其次,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和共享,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为桥梁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变形监测技术和应用

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变形监测技术和应用

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变形监测技术和应用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应用引言:工程测量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目的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变形监测技术作为工程测量监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对工程结构或地表的形变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围绕着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应用展开阐述。

一、变形监测技术的概述1. 变形监测的定义变形监测是指对工程结构或地表形变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评估结构或地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变形监测的分类变形监测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静态测量主要应用于对工程结构整体的形变进行测量,如建筑物、桥梁等;而动态测量主要用于对工程结构振动、地震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形进行监测。

3. 常用的变形监测技术常见的变形监测技术包括全站仪监测、GPS监测、倾斜仪监测、导线测量、振动测量、镜面变形测量等。

二、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应用1. 变形监测技术对工程质量的保障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工程结构的变形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例如,在地铁隧道施工中,通过全站仪对隧道内的变形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隧道的沉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保障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2. 变形监测技术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应用可以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高楼施工中,通过倾斜仪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一旦倾斜超过安全范围,及时采取措施维护建筑物的稳定性,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3. 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工程管理团队进行决策。

例如,在桥梁施工中,通过GPS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可以及时了解桥梁的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持给工程管理团队,协助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控制措施。

4. 变形监测技术对工程验收的影响变形监测技术在工程测量监理中的应用可以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依据,为工程验收提供支持。

变形监测知识点

变形监测知识点

变形监测知识点变形监测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实时监测结构物的变形情况,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本文将介绍变形监测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其定义、常见的监测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定义变形监测是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来测量结构物的形状、位置、位移和变形等参数的技术。

它主要通过测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得到结构物的实际变形情况。

变形监测的目标是实时获取结构物的变形数据,并与设计值进行对比,以确定结构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常见的监测方法1. 接触式测量:这种测量方法使用接触式传感器来直接测量结构物的位移或形变。

常见的接触式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螺栓伸缩量、挠度和应变等。

2. 非接触式测量:这种测量方法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来测量结构物的位移或形变。

常见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包括激光测距、摄像测量和红外测温等。

3. 无线传输技术:为了方便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监测,无线传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变形监测中。

无线传输技术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变形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测中心,实现对结构物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三、应用领域1. 桥梁监测:桥梁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它们承受着巨大的荷载和变形,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

通过变形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桥梁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以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

2. 隧道监测:隧道是重要的交通工程,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

通过变形监测,可以检测隧道的形变、位移和应力等参数,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建筑物监测:对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设施等建筑物,变形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实时了解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通过变形监测,可以预测结构物的变形趋势,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地下工程监测:地下工程如地铁、隧道和地下管网等,由于地下环境的特殊性,需要进行定期的变形监测。

通过变形监测,可以了解地下工程的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地下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监测技术在桥梁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桥梁的建设展示了我国大桥梁发展的最新技术水平和成就,代表了大桥梁发展方向,使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步人世界先进行列,并对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和发展,完善国道主干线网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应用研究通过对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监测,探讨变形监测理论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和总结桥梁变形的规律,为桥梁的养护、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关键字:变形监测技术、桥梁监测、应用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桥梁结构和形势日趋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大,桥梁的施工正朝着超大化的方向发展,对其进行变形监测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变形监测是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其主要意义是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验证设计参数、反馈设计施工质量、研究正常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

桥梁的变形监测是对桥梁整体性能的监测,其基于工程测量的原理、技术和精密测量仪器,对桥梁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形进行定期或实时监测,并通过绘制相应的位移变形影响线或影响面来监测桥梁各部位位移的变形状态,预测其变形规律,为桥梁的维修、养护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二、桥梁变形监测发展现状
2.1桥梁结构变形监测内容
2.1.1垂直位移监测内容
桥梁结构竖向位移主要包括梁式桥施工期间桥墩、梁体以及运营期间桥墩、桥面的竖向位移测量;拱桥施工期间的桥墩、拱圈以及运营期间的桥墩、桥面垂直位移;悬索桥、斜拉桥施工期间索塔、梁体、锚碇以及运营期间索塔、桥面垂直位移;桥梁两岸边坡垂直位移。

2.1.2水平位移监测内容
桥梁结构水平位移监测主要包括梁式桥施工期间梁体以及运营期间桥面的水平位移监测;拱桥施工期间的拱圈以及运营期间的桥面水平位移监测;悬索桥、斜拉桥施工期间索塔倾斜,塔顶、梁体、锚碇以及运营期间索塔倾斜、桥面水平位移;桥梁两岸边坡水平位移。

2.2 桥梁结构变形监测控制测量
2.2.1 垂直位移监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的划分,依次为二、三、四、五等。

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五等也可采用GPS 拟合高程测量。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

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加密网应布设成符合路线或节点网。

特级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4个;其他级别沉降观测的高程基准点数不应少于3个。

高程工作基点可根据需要设置。

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形成闭合环或形成由附合路线构成的结点网。

高程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之间宜便于进行水准测量。

当使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时,宜使各点周围的地形条件一致。

当使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
降观测时,用于联测观测点的工作基点宜与沉降观测点设在同一高程面上,偏差
不应超过±1㎝。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应设置上下高程不同但位置垂直对应的
辅助点传递高程。

2.2.2 水平位移监测控制测量
平面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各级别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含方位定向点)不应少于3个,工作基点可根据需
要设置;基准点、工作基点应便于检核校验;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边角测量、导
线测量、GPS 测量及三角测量、三边测量等形式。

三维控制测量可使用GPS测量
及边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组合方法。

三、桥梁变形监测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及项目监测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主要是通过布设控制网、变形观测点等建立全线桥梁
监测体系,定期测量桥梁墩台沉降及承台水平位移,通过累积的观测数据对桥梁
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为养护维修提供可靠的数据。

本次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在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沿线布设水准控制网,
并增设水准控制点进行完善,对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进行桥梁沉降监测及承台水平
位移监测,旨在了解桥梁结构运营变形情况,指导下一步的养路工作。

3.2桥面沉降观测
3.2.1沉降观测点布设
在对各沉降点进行观测时,每期测量前检查工作基点至少三个以上。

为保证
工作基点的可靠性,每次观测前应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并做出分析判断,以保证
观测成果的可靠,工作基点稳定性检查资料也要存档并随每期报告上交。

3.2.3跨河桥沉降观测方法
根据项目具体实施要求,对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其监测内
容主要包括水平位移基准网观测及水平位移观测点测量两个主要内容。

3.3承台水平监测
桥梁承台水平位移观测采用TCA2003全站仪进行,测距精度为 1mm+1ppm,测角精度为±0.5″。

由于原有的控制网未采取强制对中装置,无法满足二等平面位
移观测的精度要求,故需要进行观测墩的埋设。

本项目拟采用方向观测方法测量各观测点与基线之间的夹角,同时测量基准
点至观测点之间的斜距。

计算出每个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坐标,再同前期和第一期
进行比较。

观测采用的TCA2003具有自动瞄准功能,在监测点上安装棱镜,测量
时仪器自动锁定棱镜中心,连续观测,从而消除人的因素和车辆通行时桥梁震动
时的影响。

3.4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3.4.1监测数据检验与校核
受观测条件的影响,任何变形监测资料都可能存在误差。

误差一般分为三类:粗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在观测过程中,粗差需要避免,系统误差可以通过
一定的观测程序加以消除或者减弱。

在变形监测中,由于变形量本身较小,接近
测量误差的边缘,所以应设法消除较大误差,提高监测精度,从而尽可能地减小
观测误差对变形分析的影响。

监测数据检核的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分为野外粗检
和室内精检,且当天测得的原始数据,应于当天检核整理完毕。

3.4.2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
桥梁的空间特性和动态变化是变形监测和分析的主要内容。

其方法是选定某
些桥墩或承台特征点,对其周期性地进行重复观测,通过数据处理研究被监测点群的沉降、水平位移等随时间变化规律,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数据变化规律的函数关系,对下一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预测,以评估建筑物和结构的安全状况,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措施。

通过对各期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大部分桥梁墩柱比较稳定,未发生明显沉降,但有少部分桥梁墩柱有一定下沉,且无明显破坏迹象并经复测无误。

经过加固处理后,后期观测未发现下沉现象。

结束语:
桥梁变形监测涉及到桥梁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因而在保证公共出行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变形监测本身是很小的形变量,所以除了要满足较高的观测精度要求之外,对控制网的网形结构、仪器的精度、测量人员的观测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目前的桥梁变形观测中,其观测的基本理论已经成熟。

但是在针对不同的工程应用问题时,在变形观测及其控制网的布设上,仍然有很大的灵活性。

因而,需要根据不同的实地观测情况,做出具体的布设方案来解决实际工程应用。

参考文献
[1]强小俊.北斗定位技术在高速铁路沉降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铁道建
筑,2020,60(07):81-84.
[2]张敏.近景摄影技术在露天矿山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0):171-172.
[3]陆培庆,唐超.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0(05):155-157+160.
[4]刘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20(10):44-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