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答案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六章例题及课后习题答案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K1
142.51 173.93 218.76 211.49
K2
225.43 201.62 197.87 205.29
K3
257.97 250.36 209.28 209.13
k1
47.50333333 57.97667 72.92 70.4967
习题6.1
水平
(A)溶剂浓度(B、)反% 应温度/℃©保温时间/h
1
60
140
3
2
80
160
2
3
100
180
1
L9(34) 试验号
A
B
C
y
1
1
1
1
1 5.3
2
1
2
2
2
5
3
1
3
3
3 4.9
4
2
1
2
3 5.4
5
2
2
3
1 6.4
6
2
3
1
2 3.7
7
3
1
3
2 3.9
8
3
2
1
3 3.3
9
3
3
2
1 2.4
K1
A
B
1
1
2
1
3
2
4
2
5
3
vb6.0实验六习题与答案

vb6.0实验六习题与答案实验六专业_1、认识常用控件:单选按钮、复选框、框架、列表框、组合框、滚动条、滑动器(slider)、时钟、图形控件;2.学习在表单中创建常用控件2、学习在属性窗口和在程序代码中设置属性3、学习调用控件的方法4.学习编写每个控件、鼠标和键盘的事件过程。
二、实验内容1、单选按钮、复选框、框架1)将表格F1的标题设置为“复选框、框架和单选按钮”;将表格中复选框ch1、ch2ch1和CH2的高度和宽度分别设置为360和1000;程序运行时,check2处于非零状态。
FR1帧包含单选按钮OP1和op2。
2)设计窗体,要求①标题为“设置字体”;② 带边框的标签控件Label1以表格形式设置,高度和宽度分别为450和3800,标题为“欢迎VB”,字体大小为“4”,并显示在中间;③标题为“字体”框架包含两个标题分别为“楷体_gb2312”和“华文新魏”的单选按钮op1和op2;④ 标题为“Italic”的框架包含两个标题为“是”和“否”的单选按钮。
⑤ 编写相应控件的事件进程,使程序运行时,点击“Kaiti_gb2312”,标签控件的字体为Kaiti_gb2312,点击“Chinese New Wei”,标签控件的字体为Chinese New Wei;单击Yes,label控件的字体将为斜体。
单击“否”取消标签控件字体的斜体化。
privatesuboption1_click()标签1。
fontname=option1。
说明文字endsubprivatesuboption2_uu单击()label1.fontname=option2.captionendsubprivatesuboption3_click()label1.fontitalic=trueendsubprivatesuboption4_click()label1.fontitalic=falseendsub3)在窗体是设置设置框text1,其中文字为:黑体、四号、居中;设置单选按钮option1和option2,标题分别为“福州大学”和“阳光学院”,编写行当的事件过程,使得程序时,单击“福州大学”或“阳光学院”,在文本框中显示“福州大学”或“阳光学院”。
实验六 Verilog设计分频器计数器电路答案

实验六Verilog设计分频器/计数器电路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掌握最基本时序电路的实现方法;2、学习分频器/计数器时序电路程序的编写方法;3、进一步学习同步和异步时序电路程序的编写方法。
二、实验内容1、用Verilog设计一个10分频的分频器,要求输入为clock(上升沿有效),reset(低电平复位),输出clockout为4个clock周期的低电平,4个clock周期的高电平),文件命名为fenpinqi10。
v.2、用Verilog设计一异步清零的十进制加法计数器,要求输入为时钟端CLK(上升沿)和异步清除端CLR(高电平复位),输出为进位端C和4位计数输出端Q,文件命名为coute r10.v。
3、用Verilog设计8位同步二进制加减法计数器,输入为时钟端CLK(上升沿有效)和异步清除端CLR(低电平有效),加减控制端UPDOWN,当UPDOWN为1时执行加法计数,为0时执行减法计数;输出为进位端C和8位计数输出端Q,文件命名为couter8.v。
4、用VERILOG设计一可变模数计数器,设计要求:令输入信号M1和M0控制计数模,当M1M0=00时为模18加法计数器;M1M0=01时为模4加法计数器;当M1M0=10时为模12加法计数器;M1M0=11时为模6加法计数器,输入clk上升沿有效,文件命名为mcout5。
v。
5、VerilogHDL设计有时钟时能的两位十进制计数器,有时钟使能的两位十进制计数器的元件符号如图所示,CLK是时钟输入端,上升沿有效;ENA是时钟使能控制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当ENA=1时,时钟CLK才能输入;CLR是复位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异步清零;Q[3.。
0]是计数器低4位状态输出端,Q[7..0]是高4位状态输出端;COUT是进位输出端.三、实验步骤实验一:分频器1、建立工程2、创建Verilog HDL文件3、输入10分频器程序代码并保存4、进行综合编译5、新建波形文件6、导入引脚7、设置信号源并保存8、生成网表9、功能仿真10、仿真结果分析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clockout输出5个clock周期的低电平和5个clock的高电平达到10分频的效果,设计正确。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六章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实验活动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过程中的作用,体会化学的价值。
2.认识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二、实验用品1.试剂:锌片、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2.仪器:导线、烧杯、电流表。
三、实验方案设计1.将电极材料用导线直接与电流表连接观察是否有电流产生。
2.将电极材料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不同电极材料制成不同的原电池装置,根据实验现象确定正、负极。
四、实验方案实施1.电极材料实验(1)按图用导线将电流表分别与锌片、铜片相连接,使锌片与铜片接触,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发生偏转;用石墨棒代替铜片进行上述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2.原电池实验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以及稀硫酸,导线和电流表,组装原电池,试验其能否产生电流,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五、问题和讨论1.结合实验分析,组装原电池的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提示:电极材料活动性不同,且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可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2.根据以上实验,说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提示:原电池工作时在负极和正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H+)从负极移向正极,阴离子从正极移向负极,构成闭合回路产生电流,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结合实验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或要素。
提示:①原电池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②有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③将两个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④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专练]1.(2020·山东烟台月考)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 )A.④⑦B.③④⑤C.②④⑧D.①④⑥解析:①中只有一个电极,不能形成原电池;②、⑥中两电极未相连,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③、⑧中电极相同,而且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⑤中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
分析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4定量分析实验(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思考题:1.加减砝码、圈码和称量物时,为什么必须关闭天平?答:天平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玛瑙刀口的质量。
若刀口不锋利或缺损,将会影响称量的灵敏度,因此,在加减砝码、取放物体时,必须关闭天平,使玛瑙刀和刀承分开,以保护玛瑙刀口。
2.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是否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答: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并非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因为太灵敏,则达到平衡较为困难,不便于称量。
3.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能否用小勺取样,为什么?答:递减称量法称量过程中不能用小勺取样,因为称量物有部分要沾在小勺上,影响称量的准确度。
4.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左盘重还是右盘重?答:在称量过程中,从投影屏上观察到标线已移至100分度的右边,此时说明右盘重。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思考题:1.HCl和NaOH标准溶液能否用直接配制法配制?为什么?答:由于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浓HCl的浓度不确定,固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时不能用直接法。
2.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为什么用量筒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S)、而不用吸量管和分析天平?答:因吸量管用于标准量取需不同体积的量器,分析天平是用于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精密衡量仪器。
而HCl的浓度不定,NaOH易吸收CO2和水分,所以只需要用量筒量取,用台秤称取NaOH即可。
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答: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所以应用该标准溶液润洗滴管2~3次。
而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所以锥形瓶不需先用标准溶液润洗或烘干。
4.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答: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实验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若物体某时刻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动能的增加量为12m v2,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2.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位移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计算打第n点速度的方法:测出第n点与相邻前后点间的距离x n和x n+1,由公式v n=x n+x n+12T计算,或测出第n-1点和第n+1点与起始点的距离h n-1和h n+1,由公式v n=h n+1-h n-12T算出,如图所示。
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重物(带纸带夹)。
1.安装置:如图所示,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
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1)用12m v2n=mgh n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离接近2 mm的纸带。
若第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 mm,则可能是由于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造成的。
这样,第1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这样的纸带不能选。
(2)用12m v2B-12m v2A=mgΔh验证时,处理纸带时不必从起始点开始计算重力势能的大小,这样,纸带上打出的起始点O后的第一个0.02 s内的位移是否接近2 mm,以及第一个点是否清晰也就无关紧要了,实验打出的任何一条纸带,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都可以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测量计算在起始点标上0,在以后各计数点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下落高度h1、h2、h3…。
实验6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6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实验6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实验6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实验六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量1.了解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co2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气体的净化和干燥的原理和方法;3.熟练掌握启普发生器的采用;学会气压录的采用技术。
4.进一步稳固秤操作方法和掌控天平的采用。
5.介绍误差的概念,自学实验结果误差的分析。
二、实验用品仪器:启普发生器、洗气瓶、锥形瓶(250ml)、分析天平、台秤、气压计、量筒(100ml)、大烧杯药品:浓硫酸、盐酸(6mol·l-1)、大理石(或石灰石)、nahco3(饱和状态)材料:橡皮管、Auron气管、橡皮塞三、基本操作1、组成:葫芦状的玻璃容器,球形漏斗,带旋塞的导气管2、原理:启普发生器用做不须要冷却、由块状液态与液体反应制备容易溶性气体的出现装置。
启普发生器常用于制备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
启普发生器采用非常便利,采用时,只要关上活塞,酸即为步入中间球内,与液态碰触而产生气体。
停止使用时,只要停用活塞,气体就可以把酸从中间球装入下球及球形圆柱形内,并使液态与酸不再碰触而暂停反应。
可以可供较长时间反反复复采用。
3、采用方法(1)装配——在球形漏斗颈部及旋塞处均应涂上凡士林,插好球形漏斗和玻璃旋塞,转动几次,使装配严密。
(2)检查气密性——打开旋塞,从球形圆柱形口灌水至充满著半球体时,停用旋塞。
稳步搅拌,待水从圆柱形管下降至圆柱形球体内,暂停搅拌。
在水面处搞一记号,静置片刻,例如水面不上升,证明不漏气,可以采用。
(3)加试剂——在葫芦状容器的狭窄处垫一些玻璃棉或橡皮套,再加入块状或较大颗粒的固体试剂,均匀置于球形漏斗颈的周围后,塞上带导气管的单孔塞。
固体量不可太多,以不超过中间球体容积的1/3为宜。
液体从球形漏斗中加入,直至进入容器后又刚好浸没固体试剂,此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旋塞待用。
(4)出现气体——采用时,关上活塞即可。
六年级下册科学报告单及答案

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1
实验一: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
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2
实验二: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
体验味觉与嗅觉的相互影响 3
实验三:体验味觉与嗅觉的相互影响
实验四:测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
测测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度4
实验名称:大雨过后,蚯蚓行为变化的原因5
实验五:大雨过后,蚯蚓行为变化的原因蚯蚓怕水的实验
实验七:摩擦生热小实验
实验七:摩擦生热小实验
实验八:能量转化小实验
实验八:能量转化小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函数与编译预处理答案一、断点的设置和取消、单步执行跟踪进入函数和跳出函数方法练习2、调试练习:要求:模仿示例调试以下程序,直到输出正确结果,源程序名为error6_2.c程序功能:利用函数调用求“1!+2!+3!+4!+...+10!”的值(参见实验教材72页程序填空题第(1)小题)源程序(有错误的程序——不是语法错误,而是算法错误或逻辑错误):改正错误后的源程序:void main(){long s=0,i;long mm(int k);for(i=1;i<=10;i++)s=s+mm(i);printf("1!+2!+3!+...+10!=%ld\n",s);}long mm(int k){long t=1, j;for(j=1;j<=k;j++)t=t*j;return (t);}3、综合调试、改错练习:以下程序有多处错误,请综合运用前面所学过的所有知识和VC++的调试手段,改正程序的各种错误,使其运行出正确的结果。
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函数调用求任意两个整数的和。
改正错误后的源程序:main(){int sum(int a,int b);int x,y;scanf("%d,%d",&x,&y);printf("x=%d,y=%d\n",x,y);printf("%d+%d=%d\n",x,y, sum(x,y));}int sum(int a, int b){return (a+b);}二、编程练习利用VC++编写程序,并调试、运行,直到输出正确结果。
编程练习1:注意:这里提供了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源程序参考清单,目的是给同学们一个思路。
最好不要将此源程序清单复制到VC++中,否则会出现多处语法错误。
同学们可以据此思路来填写有关语句,从而完成程序。
在调试程序时,一定要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
下面函数是实现求[1,3000]能被17或23整除的整数的个数。
请将程序补充完整,并调试运行,直到输出正确结果。
(源文件名为blank6_1.c)完成填空后的源程序:#include <stdio.h>int f(int m, int n){int i, count=0;for(i=m; i<=n; i++)if(i%17==0||i%23==0)count++;return count;}main(){int m, n ;scanf("%d%d", &m, &n);printf("count=%d\n", f(m, n));}编程练习2:(1)编写一函数接受主调函数实参n(这里n==5),并输出如下图形。
n的值通过键盘输入,并由主函数中的语句来由实现。
程序以文件名print_1.c保存。
0***0*0*0***0***0*0*0***0源程序:#include <stdio.h>void printg(int);/* 因为被调函数printg()在主调函数main()之后,需对被调函数声明*/ main ( ){int a;printf("please input a number:\n");scanf("%d", &a);printg(a); /* 在主调函数main()中调用被调函数printg(a) ,其中a为实参*/}void printg(int n){int i,j;for(i=1;i<=n;i++){for(j=1;j<=n;j++)if(i==j||i+j==n+1)printf("0");elseprintf("*");printf("\n");}}(2)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素数的信息。
源程序以文件名primefun.c保存。
源程序1:prime(int n){int i,j;for(i=2;i<n;i++){j=n%i;if(j==0){printf("%d不是素数\n",n);break;}}if(i==n)printf("%d是素数\n",n );}main(){int n;printf("请输入一个大于2的正整数:\n");label: scanf("%d",&n);if(n<=2) {printf("输入数据错误,请重新输入:\n");goto label;} prime(n);}源程序2:int prime(int n){int i,j,flag;for(i=2;i<n;i++){j=n%i;if(j==0){flag=0;break;}}if(i==n)flag=1;return flag;}main(){int n,f;printf("请输入一个大于2的正整数:\n");label: scanf("%d",&n);if(n<=2) {printf("输入数据错误,请重新输入:\n");goto label;} f=prime(n);if(f==1)printf("%d是素数\n",n );elseprintf("%d不是素数\n",n );}编程练习3:实验教材:(P17-21:实验5 函数与编译预处理)二、实验内容第3题其中第(3)、(4)、(5)为必做题,其余为选做题(3)定义函数int f ( int x) 判断x是否是回文数,若是则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
例如12321和2332为回文数。
通过main函数验证之源程序:int f(long x){int c[100],i=1,n=0,k=0,b=1,y=x;while (x>=10) //求出x是几位数,并存于i中{x=x/10;i++; }while(n<i) //从个位开始,将x的每位数字存于数组c中{c[n]=y%10;y=y/10;n++;}while(k<=i/2) //判断x是否是回文数{if (c[k]!=c[i-k-1]){b=0;break;}k++;}if(b==1)return 1;elsereturn 0;}main(){long n; int flag;printf("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scanf("%d",&n);flag=f(n);if(flag==1)printf("%d是回文数,函数返回值是1\n",n );elseprintf("%d不是回文数,函数返回值是0\n",n );}(4)定义函数int f ( int n),求n!源程序:int f(int n){int i; long w=1;for (i=1;i<=n;i++)w=w*i;return w;}main(){int n; long j;printf("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scanf("%d",&n);j=f(n);printf("%d的阶乘是%ld\n",n,j);}(5)利用题(4)定义函数f,计算 n i!1源程序:int f(int n){int i; long w=1;for (i=1;i<=n;i++)w=w*i;return w;}main(){int i, n; long s=0;printf("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scanf("%d",&n);for(i=1;i<=n;i++)s=s+f(i);printf("1!+2!+...+%d!=%ld\n",n,s);}附加编程题(1)定义函数int f ( int x) 判断x是否是奇数,若是则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
源程序:int f(int x){if(x%2!=0) /*或写成if(x%2==1)*/return 1;elsereturn 0;}main(){int n,flag;printf("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scanf("%d",&n);flag=f(n);if(flag==1)printf("%d是奇数,函数返回值是1\n",n );elseprintf("%d不是奇数,函数返回值是0\n",n );}(2) 定义函数int f (int m, int n) 求m n。
要求用函数递归调用的方法。
源程序:int f(int m, int n){int v;if(n>1) /*或写成if(n!=1)*/v=m*f(m,n-1);elsev=m;return v;}main(){int m,n;printf("请输入两个正整数(第一个为底数,第二个为指数):\n"); scanf("%d%d",&m,&n);printf("%d的%d次方是%d\n",m,n,f(m,n));}(3) 定义函数int f (int n) 求 n i。
要求用函数递归调用的方法。
1源程序:int f(int n){int sum;if(n>1) /*或写成if(n!=1)*/sum=n+f(n-1);elsesum=1;return sum;}main(){int n;printf("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label: scanf("%d",&n);if(n<1) {printf("输入数据错误,请重新输入:\n");goto label;} printf("1到%d之间的正整数之和为%d\n",n,f(n));}(4) 定义函数int f ( int a, int b ) 求a, b的最大公约数。
源程序1:int f(int a, int b){int c,i;if(a<b) c=a;else c=b;for(i=c;i>=1;i--)if((a%i==0)&&(b%i==0))return i;}main(){int m,n;printf("请任意输入两个正整数:\n");scanf("%d%d",&m,&n);printf("%d和%d的最大公约数是%d\n",m,n,f(m,n));}源程序2:int f(int a, int b){int i;for(i=a;i>=1;i--) /*或写成for(i=b;i>=1;i--)*/if((a%i==0)&&(b%i==0))return i;}main(){int m,n;printf("请任意输入两个正整数:\n");scanf("%d%d",&m,&n);printf("%d和%d的最大公约数是%d\n",m,n,f(m,n));}思考:如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源程序1:int f(int a, int b){int i;for(i=a;i<=a*b;i++) /*或写成for(i=b;i<=a*b;i++)*/ if((i%a==0)&&(i%b==0))return i;}main(){int m,n;printf("请任意输入两个正整数:\n");scanf("%d%d",&m,&n);printf("%d和%d的最小公倍数是%d\n",m,n,f(m,n)); }源程序2:int f(int a, int b){int i,c;if(a>b) c=a;else c=b;for(i=c;i<=a*b;i++)if((i%a==0)&&(i%b==0))return i;}main(){int m,n;printf("请任意输入两个正整数:\n");scanf("%d%d",&m,&n);printf("%d和%d的最小公倍数是%d\n",m,n,f(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