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与英语学习Lecture 1

合集下载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

语用学讲义(课堂PPT)
•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句法学回 答的问题是:句子是按什么规则组成的?语义学回 答的问题是:意义是按什么方法确定的?语用学回 答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
14
四、语用学的定义(1) • A recall of semantics:
– Semantics deals with: What does X mean? (X stands for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1986 年 总 部 设 在 比 利 时 的 国 际 语 用 学 学 会 (the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简称IPrA)创立。
• In China, CPrA
13
(二)语用学的任务
• 莫里斯和卡尔纳普认为:句法、语义、语用构成语 言的三个基本方面。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 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 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它研究的 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 言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2)
源头之二:心理学(实践启示)
行为心理学:理性、意图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In pragmatic discussions, the question is not what form the recovered information might take, but how it is recovered.
• 规则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一是语言运用都在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语言运用是 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说话人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应 特定语境,听话人怎样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 思,都是有规则可循的。

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语用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接着阐述了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然后重点讨论了语用学理论在口语教学和书面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并探讨了语用学理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用。

总结了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并展望了未来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解析,读者将深入了解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方法,为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启发。

【关键词】语用学理论, 英语教学, 口语教学, 书面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应用意义, 发展展望1. 引言1.1 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语言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使用规律和交际功能。

语用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将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社会交际的载体。

通过运用语用学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语用学理论也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的提升。

将语用学理论融入英语教学实践中,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以及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将成为未来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为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2. 正文2.1 语用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语用学理论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规则和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掌握语用学理论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语用学理论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即语言不仅是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在交际中展示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

通过学习语用学理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意义,避免产生交际误解。

第1192期冉永平英语学习与使用中的语用文化 (1)

第1192期冉永平英语学习与使用中的语用文化 (1)

1192期冉永平:英语学习与使用中的语用文化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6-10-14 13:27:05 编辑:点击次数:1. 什么是语用学语用学(Pragmatics)又称语言实用学,是以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为研究对象的,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同一句话的意义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是语境。

语用学就是研究语境是如何影响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问。

2. 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国家教育部于2004 年1 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中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这一目标和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英语语用学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教学。

让学生懂得语境对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影响是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阅读理解力及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必要途径。

2.1 语境与语音、语速、语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语言交流形成的语境不仅与话语内容有关,而且与讲话的缓急轻重、语音、语调也不无关系。

例如人们在激动愤怒时语速加快、迟疑不决;解释说明时语速较慢。

而说话人因语义表达的需要,对同一话语中不同的词重读则会有不同的含义(此时其它本该重读的词亦不重读)。

这就要看处于什么样的语境。

2.2 语境与语篇理解人们的言语交际是建立在最佳关联原则的基础上的,说话人通过言语行为向讲话人表示他所提供的言语信息具有最佳关联性。

而听话人以关联原则为基础调动语境进行推理,从而正确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因此,语篇的连接方式对作者表达文章意图还是读者理解文章的意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语境与词语理解及运用在交际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语境去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另一方面也由此而能准确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维和观点等。

语用学第一章

语用学第一章

• Definition 2: •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all those aspects of meaning not captured in a semantic theory. • 语用学是对所有那些未能纳入语意理论 的意义侧面的研究。
• Definition 3: •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 that are basic to an account of language understanding. • 语用学是对语言和语用之间对于说明语 言理解来说是十分根本的那些关系的研 究。
Component vs. perspective分相论与 综观论
• • Component view of pragmatics Davis points out in his book Pragmatics: A Reader(1991) that pragmatics, like phonet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and semantics, is a component of linguistics. • Perspective view of pragmatics Verschueren(1999) proposes that pragmatics is not a component of linguistics, but a new way of looking at language. Pragmatics is specified as “a general cognitive,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relation to their usage in forms of behavior”(Verschueren,1999) 语用学是语言各个方面的功能总览, 即研究人类生活中语言的 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功能。

语用学讲义(1)

语用学讲义(1)

语用学胡勇参考文献何兆熊1999《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索振羽2000《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Levinson 2001(1983)《语用学》外研社今天是星期天。

语音学分析其中每个字的发音以及整个句子的语调句法学指出这是一个SVO语序的主谓陈述句,由2个名词和1个动词构成语义学关心这句话的意思:说话人说这句话的当天是一个星期七天中的第一天语用学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考虑说话的时间、地点、交际双方的身份、正在从事的活动等A 妻子对伏案工作不知休息的丈夫说B 妻子对只在星期天才帮忙做点家务的丈夫说C 住在北京郊区平日难得进城逛街游玩的孩子对父亲说D ……语用学研究在具体语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第一章绪论1.1 语用学的起源和发展广义:对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所作的研究Pragmatics狭义:对有目的的语言活动的研究美国哲学家Morris(1901-1979)1937年自造英语词“pragmatics”,并用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1938)一书中。

英国牛津哲学家Austin(1911-1960)1955年正式提出第一个语用学理论,并在哈佛作学术讲座。

美国哲学家Grice(1913-1988)1967年在哈佛作学术讲座。

1977年荷兰正式出版《语用学杂志》。

1983年Levinson 出版了《语用学》教材。

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IPrA)在比利时成立。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脉络语音(语音学、音系学)phonetics, phonology词汇(形态学)morphology语法(句法学)syntax语义(语义学)semantics语用(语用学)pragmaticsThree subfields of semioticsSyntax, the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 of the signs;semantic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igns and the objects to which theyapply;pragma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gn system and the user.Saussure:“语言”和“言语”语言言语社会的,主要的个人的,从属的确定的,必然的变化的,偶然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它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是社会成员共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语用学原理与外语教学-精选教育文档

语用学原理与外语教学-精选教育文档

语用学原理与外语教学长期以来,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一直把传授语言知识作为教学 中心。

教师热衷于详细解释语言点,却忽视了传授语用知识,结 果造成学生的语用能力低下的结果, 其句子语法虽然正确, 语用 失误却是不断, 无法进行交际。

而培养交际能力却是外语教学的 出发点和归宿( Communication is the starting position andfinal aim of English teaching 、指示语 (deixis ) 与外语教学语言结构本身反映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 , 最明显的就是指 决于话语的语境和说话人的意图。

“脱离了话语的现实语境, 人 们一般无法确定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所指。

”指示语包括语言在语 境中有所指的词和语。

它可能是语法上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某些运动动词、副词、表示地点或时间的短语等等。

在实际运用 中,指示语所指信息不清楚,话语就会令人费解,甚至会引起误 解。

指示语的研究和理解, 最重要一点必须紧密联系语境 (指的 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

其实,言语交际中整个话语的理解 和表达都脱离不了语境,否则就易产生误解。

可以说,不管是听 和阅读,没有语境的前提,这些输入型的信息理解就无从谈起, 其可信度得大打折扣。

同样,写作和翻译这些输出型的活动,脱)。

示现象。

语言 中指示语的指称和它们在构成语句时的含义通常取离了语境,它们的正确性或得体性也就不可相信。

二、前提或预设 (presupposition) 与外语教学预设是一种语用推理,是在语言结构基础上依靠逻辑概念、 语义、语域等推断出话语意义的先决条件。

语用预设是说话人或 当事人的预设, 涉及说话人或当事人的意图、 说话人所做的强调。

简言之, 预设就是在一定的言语行为开始以前, 说话人和听者能 彼此假设对方已经知道些什么。

在特定的语域中, 预设是交际双 方用语句进行思想交流的基础。

如果交际的双方没有共同的预 设,交际便会中断或者会发生误会。

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徐涛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年第05期语用学,作为语言学或应用语言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对特定的语境中特定话语含义进行研究,特别是不同交际环境中如何运用语言和理解语言进行研究。

现代语用学研究有三个主要理论,即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舍尔的直接或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

英国哲学家奥斯丁认为,语言除了表达作用之外,还有很多中非表达作用,而说出的话语不只是表达,而是实施一种言语行为。

他强调了言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尤其意向和目的。

于是,提出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即把言语行为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我们虽然在单纯的教学生词汇、语法。

但实质上是在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知识去表达。

因此,学习语言不仅仅与语言知识本身有关,还和语言的表达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的学习过程是说话人与听话人相互交流的过程,是靠双方共同谙熟的背景知识、特定的时间、场合、彼此的文化素养、知识水平等诸多因素共同完成的。

1.当前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学应用1.1语法教学中语法教学包括诸多方面,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础,也有遵循的使用法则。

那么,在词汇教学中,词性变化与选择可以依靠语用学的应用。

如:A:The store is so big, right?B:(looked puzzled) Er..?从上述的对话中不难看出:A和B的对话没能顺利进行。

再如:C: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The book is Mary’s.又如:E: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F:The book is Mary’s.通过这几个例句,讲解定冠词the的使用。

为什么A与B的对话没能顺利进行?因为双方的背景知识不一样,B不知道A在说什么。

通过例句C我们可以知道,当一个名词再次出现时the特指。

而F中的the是否也是因为再次出现呢?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首先它的确是再次出现。

浅谈语用学与英语语法教学

浅谈语用学与英语语法教学

浅谈语用学与英语语法教学【摘要】: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英语综合能力,例如语言能力、情感理解与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等,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加强语用学理论的学习。

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简要阐述了实践中的英语语法教学。

【关键词】:语用学;施为动词;语用功能;语法教学语用学(Pragmatics)又称语言实用学,是以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为研究对象的,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同一句话的意义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是语境。

语用学就是研究语境是如何影响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问。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贯彻语用学原则,可以避免对语法形式只在语音、句法及语义结构上作片面的分析,从而掌握语法形式的语用功能,提高学生恰当运用语言的能力。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作了一定的尝试:1. 把握句子的语用意义在以往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对于句子的讲解与分析,侧重句法和语义结构,把句子仅仅当作孤立的语言单位来处理。

widdowson指出。

句子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表达某种命题(proposition),还能表达说话人所执行的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所谓命题,指的是句子通过语音、句法和语义等结构所表示的字面意义;而言外行为则表达了说话人的意图,构成句子的语用意义。

英语句子从其交际功能出发,可以划分为四类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析使句和感叹句。

这些语句除了具有字面意义外,还能表达说话人的言外行为,也就是说具有语用意义。

一般说来,一定的语句是同一定的言外行为相联系的。

如陈述句可以表示陈述。

疑问句可以表示询问。

祈使句可以表示命令或要求等等。

在这里句子的字面意义与句子的语用意义相吻合,因此说话人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一种语句不仅表达本身所具有的语用意义,还可以表达其它语句所特有的语用意义,在这里,形式与功能,意义与语用,并不总是相一致:(1) Did you hear the man is dead?(2) Your shoes need cleaning(3) What noise you are making!(4) Tell me your name句(1)是疑问语句,但其语用意义并不是询问,说话人的意图并不想知道听话人是否已经听说过这一消息,而是在把这一消息告诉听话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ntence Meaning Vs. Utterance Meaning • A sentence is a grammatical concept. • An utterance is a sentence is actual use.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often studied as the abstract, intrinsic property of the sentence itself in terms of predication.--- it is abstract, decontextualized the meaning of an utterance is actually the speaker's meaning-- It is concrete and contextdependent.
语用语言学 vs. 社交语用学
• 语用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本身的语用问题, 研究语言结构及其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 • 比较: • a. Perhaps you could read through this by Friday. • b. Could you possibly read through this by Friday?
认知语用学( cognitive pragmatics)
• 研究语言和心理认知关系, 从认知的角度 研究语言交际,其主要任务是从认知心理 的角度分析和描述语言的理解过程
• Sperber & Wilson (1986/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提出的与交 际、认知油管道额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 的基本理论之一。
Lecture 1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语用学来源
• The modern usage of the term "pragmatics" was put forward as early in the book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 by Charles Morris (1938).
语用学的研究分支
• Leech (1983)根据语用学研究的不同取向划 分为:Pragmalinguistics Vs. Sociopragmatics
• Other branches: Cognitive pragmatics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Societal pragmatics
语用学与语义学有何区别
• Leech (1983): the problem of distinguishing "language" and "language use" has centereபைடு நூலகம் on the boundary dispute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Son: The phone isis ringing Dad, the phone ringing!
I’m in a bath.
ASK: What does the father mean?
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分相论 Vs.综观论
• two pragmatic schools:
• 英美学派:分相论--- 将语用学看成语言学的 学科分相之一,关注deixis、presupposition、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peech act等微 观语用学研究(micropragmatics); • 欧洲大陆学派:综观论——认为语用学渗透 在语言运用的所有层次,从认知、社会、文 化等角度就语用使用进行宏观语用学研究
界定语用学
• 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aker: 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意义的学科(Yule, 1966) 语用学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成功 的交际(Kempson, 1977)
• 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rer • 语用学研究如何理解人们刻意表达的言语 行为(Green, 1996)
• 5. from a general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functions: • 语用学是语言各个方面的功能总览,研究 人类生活中语言的认知、社会和文化功能 (Verschueren, 1999)。
Context
• The notion of context was first noted by the British linguistic John Firth in the 1930s.
课程评估
• 出勤 10% 平时作业20% 期末考查70% • 课堂Presentation • 考查为笔试,期末撰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 英文课程论文,检查学生对语用学研究内 容和基本理论的了解,以及就具体语言事 例进行语用分析的能力。
课程内容
• • • • • • • •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Deixi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Presupposition Speech Acts Face & (Im)politeness Relevance & Adaptation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s to English Learning
何为语用学?
• Researche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what pragmatics is and what it studies.
• They all agree that Pragmatics is a newly emergying research discipline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 Pragmatics = a ragbag, a waster-paper basket (in the 1960s and 1970s)
• 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 • 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的学科(Yule, 1966); • 语用学研究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 (Leech, 1983)
• 4.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interaction: • 语用学是研究人们相互交谈中的意义 (Thomas, 1995)
推荐书目

• • • • • • • • • • •
(1) Austin, J. D.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2) Brown, P. & Levinson, S. C.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 Huang, Y.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rag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5) 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s, Longman, 1983. (6) Leech, G.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7)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1999. (8) 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 陈新仁,《语用学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10)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1)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2) 曾文雄,《语用学翻译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Morris对符号学的划分
Semantics: relations of signs to objects Semiotics Syntactics: formal relations of signs to
one another
Pragmatics: relations of signs to users
Semantics: What does X mean? Pragmatics: Whad did you mean by X?
Pragmatics Vs. Semantics
• Semantics: meaning in the abstract
• Pragmatics: meaning in the context/use
• 社交语用学更多考察语言使用的社会层面, 譬如语言使用对交际者身份的建构、关系 的表达,或是社会语境因素对语言使用的 制约。 比较: a. Hey, mate, give me a hand. b. Excuse me, Mr. House, could you possibly help me with this?
• What is a context?
• As for pragmatic scholars, without refering to context,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cannot be satisfactorily accounted for. e.g. I will come tomorrow. (who? when?) It is cold here. (Where? So wh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