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危险源分析(标准版)
变电站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模版

变电站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模版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模板一、安全检查与维护1. 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与维护危险点分析:电气设备的异常运行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故障,引发火灾、触电等安全风险。
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巡视,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温度、噪音等指标,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
- 设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例如清洁、紧固等工作。
-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确保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2. 安全设施的检查与维护危险点分析:安全设施的故障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安全设施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安全出口等。
- 制定安全设施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并记录维护的情况。
- 培训员工对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3. 网络安全的检查与维护危险点分析:网络安全的问题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系统瘫痪等风险,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控制措施:- 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的配置。
- 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修补漏洞,更新系统补丁。
- 员工培训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二、作业安全管理1. 高处作业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危险点分析: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员坠落、物体掉落等风险,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控制措施:- 建立高处作业管理制度,包括作业许可制度、安全防护措施等。
- 配备安全防护设施,例如安全带、安全网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 提供岗前培训和定期的技能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 动火作业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危险点分析:动火作业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风险,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控制措施:- 制定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严禁未经许可的动火作业。
变电站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变电站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变电站的危险源主要包括电击、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等方面。
1.电击危险是最为普遍的,也是最为严重的危险之一。
2.变电站的高温设备和大量的电缆、导线等电气设备也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因
素。
3.变电站中的大量高压设备和危险化学品也可能会引起爆炸和化学品泄漏等
危险。
4.变电站中存在较强的电磁场,电磁波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健
康问题。
长期暴露在高压变电站附近的人员,容易出现头晕、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而对于高压变电站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中的强电磁场辐射也很容易导致电晕等意外伤害。
5.架空线是变电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存在的危害主要来自于电击、
电弧和坠落。
架空线的电位差可能导致电击,而线路绝缘的损坏和老化则可能导致电弧,造成火灾和爆炸。
同时,架空线高度较高,工作人员若在维修或清洁时不注意安全,就可能发生坠落事故。
所以,在变电站工作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保护个人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变电站危险源分析

变电站危险源分析变电站危险源分析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多种危险源,对这些危险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识别,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从高压设备、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电磁辐射、火灾风险、机械伤害、暴风雨雪和邻近人员等方面进行分析。
1.高压设备变电站中最主要的危险源之一是高压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如变压器过热、断路器失灵等,从而引发事故。
此外,高压设备的电压等级也是危险源之一,高电压可能导致严重的电击事故。
2.操作失误操作失误是变电站中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操作人员可能因疏忽、疲劳、知识不足等原因,导致错误的操作,如误合开关、误操作设备等,从而引发事故。
此外,操作流程的不规范也可能导致危险的发生。
3.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暴风雨雪、地震等,可能会对变电站的设备和建筑造成损害,从而引发事故。
例如,地震可能导致设备倾倒、损坏,进而造成停电;暴风雨雪可能会引发设备过载,导致设备损坏或火灾等。
4.电磁辐射变电站中的高电压设备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下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过量的电磁辐射还可能导致电子设备的误动作,从而引发事故。
5.火灾风险变电站中的设备可能因为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等原因引发火灾。
此外,自然灾害如雷击也可能引发火灾。
火灾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6.机械伤害变电站中的机械伤害主要来自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过程中。
例如,在检修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因设备突然启动或移动而受伤;在搬运设备或器材时,可能因重量过大或操作不当而受伤。
7.暴风雨雪暴风雨雪等极端天气可能会对变电站的设备及建筑造成破坏,从而引发事故。
例如,大风可能吹倒室外设备,导致停电或设备损坏;雨雪可能导致设备结冰、过载等,进而引发事故。
8.邻近人员邻近人员包括附近居民和工作人员。
他们对变电站的活动和设备有一定了解,如果管理不善或教育不足,可能会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变电工危险源辨识范本

变电工危险源辨识范本1. 环境危险源辨识:1.1 高压电场:变电工作现场存在高压电场,导致电击、电弧闪over1.2 强电磁辐射:变电站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1.3 化学物质:变电站可能存在发生事故时释放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1.4 高温环境:变电设备运行时,会产生高温,对工作人员的体温调节造成困难,导致中暑等问题1.5 噪音:变电站运行时产生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听力健康造成威胁2. 设备危险源辨识:2.1 高压设备:变电站内存在各种高压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等,可能导致电击、电弧闪over2.2 机械设备:变电站内的机械设备存在运行时的旋转、移动部件,可能导致夹伤、压伤等事故2.3 化学物质泄漏:变电站设备中可能存在泄漏的化学物质,对工作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2.4 爆炸物品:变电设备中存在爆炸物品,如气体瓶、油箱等,可能在事故时发生爆炸2.5 高温设备:变电设备运行时,部分设备会产生高温,可能导致火灾和烫伤3. 作业危险源辨识:3.1 电压不稳定:由于电网因素或设备故障导致电压不稳定,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电击或设备损坏3.2 作业空间狭窄:变电站内作业空间有限,可能导致作业人员无法自由动作,出现伤害事故3.3 高空作业:变电站内部分作业需要在高空进行,如电缆敷设、设备检修等,存在高坠风险3.4 器材故障:变电设备和工具使用不当或老化损坏,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3.5 不完善的作业程序:缺乏合理的作业程序和配备,容易导致作业人员受伤或事故发生4. 人员危险源辨识:4.1 不熟悉设备及工艺:作业人员缺乏对变电设备和工艺的了解和熟悉,容易出现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4.2 疲劳作业:连续作业、长时间工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加大事故风险4.3 直接接触高压设备:作业人员直接接触高压设备进行操作和维修时,容易受到电击和电弧闪over4.4 缺乏个人防护意识:作业人员缺乏个人防护意识,未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具,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4.5 操作错误: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因为疏忽、马虎或缺乏经验,容易产生操作错误导致事故5. 管理危险源辨识:5.1 缺乏规范管理制度:变电站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关规范和流程,容易造成事故隐患的存在5.2 人员素质低:变电站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事故5.3 考核不到位: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考核不到位,导致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5.4 设备检修不及时:变电站设备检修周期长,缺乏及时检修和维护,容易出现设备故障导致事故5.5 应急预防措施不完善:变电站缺乏应急预案和设备,导致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处理以上是变电工危险源辨识的一些范本内容,具体辨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变电站危险源分析

变电站危险源分析变电站是重要的电力设施,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保障电网供电质量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其高电压、大电流、高温、强磁场等特征,变电站也存在一系列危险源,如火灾、电击、爆炸等。
本文将针对变电站的危险源开展分析。
一、电击危险源1.经常性的设备操作和维护会使操作人员长时间接触高压设备,加上人员技术水平和经验的差异,可能会发生人身电击事故。
2.由于设备老化、绝缘层磨损或检修过程中的错误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设备漏电或接地故障,引起人身电击事故。
二、火灾危险源1.设备老化、过载、短路等引起的电气故障,可能产生火花,使油池、木质结构材料、塑料电缆线等易燃物质着火。
2.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检修维护不到位等原因,例如焊接和切割等操作可能产生明火,也可能引发火灾。
三、爆炸危险源设备老化、质量缺陷或者外界因素等导致压力容器爆炸的情况是存在的,此类危险源一旦发生必然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高压场强危险源变电站是高压场强区域,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形成远距离的电场和磁场,产生极高的能量。
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易受到其伤害,一旦进入高压区域,可能会受到电击、电弧灼伤等损伤。
五、高温危险源变电站内各种高压电气设备运行时因电流通过所产生的热量使得设备温度极高,如果未及时检修或保养可能会导致设备温度过高、燃烧因而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人员在处理故障或日常保养设备时要注意防范高温危险。
六、化学危险源在变电站内,蓄电池、油池、油箱等设备的液体为化学危险品。
化学危险品像是硫酸、氢氟酸、液氨等会造成皮肤灼伤、眼部灼伤、免疫系统损伤、呼吸系统受损等严重不良影响。
同时,这些物质很容易着火,甚至爆炸。
以上是变电站常见的危险源分析,为了能够更好地防范这些危险,变电站相关责任单位需加强培训、定期安排检修和维护设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专业人员在操作设备时要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操作,制定科学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应对意外事故的发生。
变电站危险源分析

变电站危险源分析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变电站危险源分析电气“五防”闭锁装置已普遍运用于变电所,对防止一次设备的误操作事故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但是变电所的日常工作并不是仅限于一次设备的误操作,还有保护的操作,还有许可、验收、维护的工作等等,同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的运行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保证处于动态环境之中的工作安全性,并使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危险源分析工作,以防止发生各类人员的责任事故,确保工作的安全。
防止全变电所停电措施是从大的方面,去分析变电所的危险源,本节则以历史事故为教训,就变电所运行工作中容易忽视的方面进行分析或作规定,希望对变电所在开展危险源分析与预控工作方面能有所帮助和提高。
一、运行操作中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模拟图预演:模拟图预演后应再次检查所预演的内容与操作任务及操作票步骤内容是否相符合,以绝对保证一次操作的正确性、可靠性,特别是采用微机五防的变电所,如不违反操作原则即使翻错回路仍可通过电脑模拟图的预演程序,因此在模拟图预习后必须再次检查所预演的内容与步骤正确,以杜绝翻错回路而带来的误操作危害。
为变电所内自动化的变电所运行人员在五防机上进行预演后,同样必须遵守上述规定。
1.一次设备操作(1)断路器操作。
1)对于断路器的控制箱(或机构箱)内装设有三相不一致中间继电器和强迫三相跳闸继电器等,如误碰后直接使断路器出口跳闸的,这些继电器应做好防范措施,用有机玻璃罩罩好,以防止断路器压力泵小开关跳开后运行人员复置时误碰这些继电器而使运行断路器跳闸。
2)断路器控制箱(或机构箱)内具有远近控切换小开关的断路器(LW型断路器等)远近控切换开关正常应放于“远控REMOTE位置”,断路器改运行时绝对禁止近控操作合断路器。
只有在断路器新装验收或开关检修后,现场试操作时才允许放“就地”进行近控合、分断路器的操作,验收结束该切换开关必须放于“远控”位置。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

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变压、升降、配电等功能,为电能的传输与分配提供了支持。
而在变电站的运行操作中,存在一些危险源,如果不注意防范,就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害甚至火灾等事故。
本文将对变电站运行操作中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危险源分析高压设备变电站中最突出的危险源就是高压设备,例如变压器、断路器等。
高压设备的运行需要人员密切配合,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电击或火灾等安全事故。
维护作业变电站中还需要进行定期维护,维护作业同样存在危险源。
比如变压器内部单相接地故障的检修,需要开出大量设备,维护人员需要在设备周围进行操作,操作不当或工具掉落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意外伤害或设备故障。
人员操作变电站运行中人员操作也是一个危险源,包括人员对设备的开关操作和操作时的不规范行为。
比如在正常操作时没有及时关闭接地开关,或者操作人员没有按规定佩戴绝缘手套等。
防范措施现场管理为了降低高压设备运行时的安全风险,对于变电站现场的管理应讲究细节。
严格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充足的安全警示标识以及合理的零部件标记都能有助于降低现场管理风险。
工具和设备的选择针对危险源所在设备的工具和设备选择也非常重要,使工具和设备能够在高压设备下安全运行。
比如,针对一些维护性强的设备,需要使用可调式门式架等特殊工具,来使施工或安装更加顺畅,同时也减少了与当前危险源直接接触的风险。
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在变电站运行中,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也非常重要。
员工需要学会维护行业标准规范的理论和实践技巧,含有放电的操作点需要清晰标识,确保员工清晰这些特殊操作。
针对操作人员,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操作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预警。
总结综上,变电站运行操作中存在着高压设备、维护作业和人员操作等危险源,因此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防范措施包括现场管理、工具和设备的选择以及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等方面。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范本(2篇)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变电站作为电力传输和配电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对电能进行变压、变流和保护等工作的重要职责。
然而,由于变电站存在着高压设备、电气设备、油池、绝缘子等危险因素,使得变电站运行管理面临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
二、危险点分析1. 高压设备操作高压设备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提出了高要求。
危险点包括:变压器变比调整、开关柜操作、开关操作、断路器和接地开关的操作等。
操作人员在接近和操作高压设备时,可能会因接触高压设备或触电而导致人身伤害。
2. 电气设备维护电气设备维护是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但在维护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风险。
危险点包括:设备维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电弧、电火花等,导致火灾或爆炸;不正确操作电气设备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短路等。
3. 油池管理变压器内部由于油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油池中产生油雾,油雾附着在设备和电气元件上,容易引发火灾。
危险点包括:油池泄露、设备油温过高、设备运行时油变色等。
如果对油池管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变电站的火灾或爆炸。
4. 绝缘子处理变电站的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灰尘、积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或出现老化、裂纹等问题,影响其绝缘性能。
危险点包括:绝缘子老化、绝缘子绝缘性能下降等。
如果绝缘子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设备绝缘失效引发事故。
三、危险点控制1. 高压设备操作控制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在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安全和可靠。
(3)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严禁在高压设备工作时穿戴金属饰品。
(4)严禁在高压设备上吃饭、喝水和吸烟等行为。
2. 电气设备维护控制措施(1)维修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衣、绝缘鞋、绝缘帽等个人防护装备。
(2)在进行电气设备维护之前,必须切断电源,并使用断电锁闭装置进行锁闭,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3)电气设备检修完毕后,应进行验收,并采取相应的试验和检测措施,确保设备可靠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危险源分析(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639变电站危险源分析(标准版)电气“五防”闭锁装置已普遍运用于变电所,对防止一次设备的误操作事故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但是变电所的日常工作并不是仅限于一次设备的误操作,还有保护的操作,还有许可、验收、维护的工作等等,同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的运行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保证处于动态环境之中的工作安全性,并使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危险源分析工作,以防止发生各类人员的责任事故,确保工作的安全。
防止全变电所停电措施是从大的方面,去分析变电所的危险源,本节则以历史事故为教训,就变电所运行工作中容易忽视的方面进行分析或作规定,希望对变电所在开展危险源分析与预控工作方面能有所帮助和提高。
一、运行操作中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模拟图预演:模拟图预演后应再次检查所预演的内容与操作任务及操作票步骤内容是否相符合,以绝对保证一次操作的正确性、可靠性,特别是采用微机五防的变电所,如不违反操作原则即使翻错回路仍可通过电脑模拟图的预演程序,因此在模拟图预习后必须再次检查所预演的内容与步骤正确,以杜绝翻错回路而带来的误操作危害。
为变电所内自动化的变电所运行人员在五防机上进行预演后,同样必须遵守上述规定。
1.一次设备操作(1)断路器操作。
1)对于断路器的控制箱(或机构箱)内装设有三相不一致中间继电器和强迫三相跳闸继电器等,如误碰后直接使断路器出口跳闸的,这些继电器应做好防范措施,用有机玻璃罩罩好,以防止断路器压力泵小开关跳开后运行人员复置时误碰这些继电器而使运行断路器跳闸。
2)断路器控制箱(或机构箱)内具有远近控切换小开关的断路器(LW型断路器等)远近控切换开关正常应放于“远控REMOTE位置”,断路器改运行时绝对禁止近控操作合断路器。
只有在断路器新装验收或开关检修后,现场试操作时才允许放“就地”进行近控合、分断路器的操作,验收结束该切换开关必须放于“远控”位置。
因为在回路投运过程中,有远近控切换小开关的断路器如近控将断路器合上,则此时如保护动作,将无法跳开该断路器(某些断路器控制回路其保护跳闸出口至断路器跳闸线圈经远近控切换开关,因此保护跳闸应改接在远近控切换开关的后面);对于RADSS母差如近控手合母联或分段断路器将之投运,则闭锁母差,因为用近控手合母联(或分段)断路器不起动母联或分段的连接回路,断路器合上后,母联或分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会自动投入相应的分差。
3)断路器运行中,如发生两相或一相非全相运行,则应按调度运行规程规定执行;如回路投运过程中发生断路器一相或两相合不上,则应将该断路器拉开,该断路器在未查明原因前禁止投运。
4)线路由热备用改为运行的操作,在合上断路器前应检查该线路保护的电压回路切换、保护信号正常(检查电压切换继电器1YQJ、2YQJ或电压切换指示灯、保护信号与其回路一次状态对应),220kV 母差保护有隔离开关位置指示灯的亦应进行检查。
110kV及以上装设有反映电压量的微机保护(如高闭、距离保护等)在合上断路器前还应打印一份微机保护的采样值。
5)弹簧储能的断路器(如SW2—35型)在用控制开关将断路器合上时应注意断路器的储能光字牌应有一个瞬亮的过程,如不亮或常亮应查明原因(查储能刀开关是否推上、储能刀开关熔丝是否熔断等),以防在线路保护动作时因弹簧未储能致使断路器跳闸后重合闸失却的情况发生。
如因电动机烧坏而线路急需送电,则应拉开该断路器的储能电源刀开关用手动进行储能。
6)对于外绝缘为非电瓷产品的断路器,如瓷套、外部绝缘拉杆为环氧树脂的SF6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在空气相对湿度过高时禁止开出电排间的排气扇,防止空气对流造成在瓷套或绝缘拉杆上结露,使得绝缘下降而可能发生对地闪络。
未进行反措的3AF--35型电容器真空断路器,在湿度大于90%时禁止投运。
7)线路停役、断路器拉开后,如表计至零、绿灯亮但断路器的机械指示仍在合上位置,则在拉开线路隔离开关的操作时,应在线路侧验明无电以确证断路器在拉开位置,如本侧无法验电则应汇报调度请求对侧验电。
(2).隔离开关操作。
1)35kV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操作拉开消弧线圈隔离开关前,必须检查现场接地指示灯不亮、消弧线圈无声响,否则禁止操作。
2)发现隔离开关支持绝缘子碎裂,如果对该隔离开关进行操作有可能断落危及人员及设备的情况,则该隔离开关禁止操作。
3)母线隔离开关的试操作必须在该回路正、副隔离开关均未接排或相应母线停役检修且本身回路断路器检修的情况下进行。
对采用电编码锁的各种隔离开关应使用电脑钥匙进行,但最厂一次必须在拉开位置。
4)用隔离开关可拉合的设备及范围应按现场运行规程执行。
在允许用隔离开关拉合的设备发生异常或故障(如母线电压互感器)时,应按现场运行规程中有关设备的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规定执行。
5)回路改热备用的操作及倒母线,母线隔离开关操作后应检查与母线隔离开关位置相关的信号灯、电压切换应正确,保护无异常信号及掉牌。
如RADSS母差倒闸操作时不应有母差闭锁信号,隔离开关双位置继电器翻转正确,上继厂BADSS母差盘上母线隔离开关位置指示灯与实际相符,DBTl及DRR--731保护盘上隔离开关位置指示灯与实际相符。
6)遥控操作的隔离开关,其就地遥控箱内的按钮外面必须加装档板并挂机械编码锁或保安锁。
7)隔离开关合上后,应检查刀头刀片楔合程度以及合闸角度良好,防止合闸后楔合不好而造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
8)重负荷及因母线隔离开关发热而进行倒母线操作的回路,在回路倒母线后,应遵守上条的规定,并对其运行母线隔离开关及接头进行红外测温。
9)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如遇电动失灵,必须查明与此隔离开关有连锁和闭锁关系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状态符合操作要求;须解锁操作必须遵守解锁操作规定,严禁用顶住隔离开关分、合闸接触器的方法操作隔离开关。
2.二次元件操作(1)连接片。
1)保护出口的连接片,用上前应检查装置出口继电器不动作且装置无异常信号及掉牌后,方可用上保护出口连接片。
2)运行操作人员操作连接片后应旋紧端钮,防止接触不良,监护人员应复核连接片是否牢固。
3)继电保护人员在保护校验时运行人员应提醒对相应的保护连接片及端子清化,防止接触不良及绝缘不良的情况发生。
4)对于按频率减负荷保护回路的按频率或负荷保护用上时,应先用上启动连接片,检查无异常信号后再用上跳闸连接片及有关闭锁连接片。
5)正常停用的连接片应取下,如因连接片不统一,取下易造成混乱的,则连接片上部打开垂下(不能碰到其他连接片端子)并旋紧端钮。
6)保护装置不接或不用的保护连接片应取下,其连接片桩头端子应用绝缘包带包好。
(2)端子。
1)运行操作人员操作母差电流端子后应旋紧,监护人员应复核,防止接触不良。
2)母差电流端子操作过,在回路开关合上后应测母差不平衡电流合格。
3)操作电流端子须使用绝缘垫。
4)户外端子箱内的流变端子易氧化生铜绿,运行人员巡视不能留死角,发现此种情况应报缺陷要求安排调换生铜绿的电流互感器端子。
5)拆短电流端子应先拆除各相电流端子再短接。
拆接电流端子应先拆除全部短接连接片再逐相接通电流端子。
6)电流互感器电流端子有两层,接通电流端子应接于内层,而短接电流端子应短在外层。
7)回路冷倒后,对母差电流端子须切换的,应切换至相应母线(母差)。
如该线母差电流端子不能切换,则对于母差为固定连接方式的应特别注意,如该回路投运,母差应先改破坏固定接线方式。
(3)切换开关。
1)与保护相关且操作后有相应信号或指示的切换开关(如母差固定连接方式切换开关、自切切换开关、电压互感器二次联络切换开关等),在操作后,应检查相应的指示灯或光字牌亮出或熄灭,如不亮出或不熄灭,应停止操作并查明原因。
上述检查内容应列入操作票检查步骤中。
2)对可取下手柄的切换开关其手柄在操作后应及时取下,对通用的可取下的切换开关操作手柄,控制室只能放置一个(如220kV与500kV断路器的通用同期开关切换手柄),备用操作手柄由所长封存。
(4)按钮。
1)保护装置或自动装置在重要的告警指示灯亮出后,如进行复归有可能使装置误动作的应在其旁贴有醒目的说明及处理步骤的说明标牌。
2)保护装置内部或屏上某些重要的按钮(如进口BADSS母差的BIDCK按钮,上继厂RADSS/S母差的外部试验按钮),正常运行中不得随意按下,对这些重要的按钮应做好防误碰的安措及在按钮旁贴有醒目说明标牌。
安全管理 | Safety Management危险源及风险辨识(5)熔丝。
1)更换熔丝应严格按照配置要求,严禁随意调大调小熔丝规格。
备件熔丝用上前应用万用表测量,确证完好。
2)自切装置的电压熔丝必须为铜丝。
(6)保护定值的更改。
保护定值的更改应按现场保护运行规程的规定停用相关的连接片,调好后应复查定值并检查装置无异常后,再用上相关的连接片;微机保护在定值区调好后应按。
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