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教学实训大纲
《印刷工艺》教学大纲

《印刷工艺》教学大纲课程代号:00061212课程名称:印刷工艺总学时:32总学分:2课程性质:专业综合实践必修课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一、实践目的与要求(一)实践目的本课程实践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印刷的具体实践过程,并检验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并熟悉各种工序和不同工艺的实际操作技能,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印刷过程中的若干实际问题。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新工艺,应用新型材料的能力。
(二)实践要求印刷工艺实践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印前设计的要求,熟悉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为后续设计课程中能实现设计表现做充分的训练。
实践课题的内容要求真实,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根据学生现场操作熟练程度、完成质量进行考核。
二、实践的基本理论一个完整的印刷品的产生,从素材的收集、整理,到最后获得印刷成品,要经过创意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工艺流程,它所涵盖的专业和层面很广。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对印刷过程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从理论上熟悉并掌握印刷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或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基础的理论知识,并将成为学生在以后专业课学习、生产实践的主要指导理论。
只有对整个印刷工艺和材料都有全面的了解,才能设计出具有新意、个性和特色的印刷作品。
三、实践时数设置四、实践项目内容实践项目一印刷基础知识【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印刷的分类及工艺流程, 熟悉印刷的定义与工艺要求,了解印刷出版常识。
【实践内容】1.印刷的历史及发展2.印刷的定义及要素3.印刷的分类及工艺流程4.印刷出版常识实践项目二版面设计与拼版【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版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熟悉拼大版的基本流程,掌握使用印刷中常用的排版软件进行拼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内容】1.版面设计2.版面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3.色标4.拼版5.印前检查实践项目三制版与输出【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印刷方式的表现特点,熟悉PS版的制版工艺,掌握输出及打样。
《印刷与制版工艺》课程教学大纲(广告设计)

《印刷与制版工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20710课程名称:印刷与制版工艺/ printing and plate making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学分:32/2(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广告设计方向)一、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对整个印刷工业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使学生对印前文字信息处理、印前图像信息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整个印刷工艺过程有个基本的认识,是非印刷专业学生获取印刷专业知识,从而更好的进行包装设计与制作的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更好的学习后继课程提供帮助。
二、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印刷,为学习包装设计等非印刷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相关的印刷知识基础。
2、在教学中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重点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目标规定的程度。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绪论(2学时)印刷定义;印刷的发展历程;印刷的作用、特点、以及它与美学的联系;印刷要素及印刷分类;重点和难点:印刷的最新发展动态,各种印刷方式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新型印刷机械、印刷材料、印刷工艺的发展。
第2章色彩基础(4学时)色彩对于印刷品的重要作用;光与色之间关系;色光加色法的内涵;色料减色法的内涵;光的三原色以及对于它的理解;色光的混合规律。
色料减色法的内涵;色料三原色以及对于它的理解;色料的混合规律;印刷复制中颜色的分解和还原机理;区分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的异同。
颜色的分类及其特征;色彩的三属性对颜色的描述;颜色立体是怎样描述颜色的;色彩模式(RGB颜色模式、CMYK颜色模式、L*a*b*颜色模式);彩色印刷成色的机理;颜色的合成机理(网点的叠合成色、网点的并列成色)。
重点和难点:印刷复制中颜色的分解和还原机理;颜色的合成机理(网点的叠合成色、网点的并列成色);第3章印前图文信息处理(4学时)图像信息处理的定义;彩色图像复制的关键三要素(阶调层次的再现、颜色的还原、清晰度的再现);阶调、层次、图像层次、连续调、亮调、暗调、中间调、网目调等的各自的内涵;连续调原稿的加网复制原理;对于单色连续调稿,凹版、凸版、平版等各种印刷方式分别如何来体现连续调;网点对图像阶调的传递,也即为什么要进行加网;网点的分类以及调幅、调频网点它们各自的特征;网点覆盖率、加网角度、加网线数、网点形状等调幅加网特征参数对于印刷的影响;调频加网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的调频加网各自的特征;原稿分析——反射原稿的分析、透射原稿的分析打样的目的;打样的分类以及各种打样的原理、特点;重点和难点:印品的加网参数如何进行选择;如何避免印刷“龟纹”、“玫瑰斑”等印刷故障的产生;第4章印刷材料及机械(4学时)纸张的主要成分,各成分在纸张中所起的功能;纸张的规格(类型、尺寸及重量计算);常用纸张的分类;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的贮存和保管。
印刷专业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印刷行业的快速发展,印刷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印刷人才,特制定本印刷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本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印刷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践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2.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4. 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的实践平台。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印刷工艺原理与实践(1)印刷原理:介绍印刷的基本原理,包括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和丝网印刷等;(2)印刷材料:讲解印刷原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如纸张、油墨、版材等;(3)印刷设备:熟悉印刷设备的操作和保养,如印刷机、晒版机、润版机等;(4)印刷工艺流程:了解印刷工艺流程,包括原稿处理、制版、印刷、装订等。
2. 印刷设计制作与实践(1)设计软件应用: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2)排版设计:学习排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字体、颜色、布局等;(3)印前处理:了解印前处理流程,包括图像处理、颜色校正、出血设置等;(4)设计制作实践:完成各类印刷品的制作,如名片、海报、宣传册等。
3. 印刷质量控制与实践(1)印刷质量标准:熟悉印刷质量标准,如色彩、分辨率、印刷精度等;(2)印刷质量控制方法:掌握印刷质量控制的方法,如印刷机调整、油墨调配等;(3)印刷故障分析:分析印刷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如印刷不良、油墨故障等;(4)印刷质量检测: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印刷质量检测,如分光光度计、色差仪等。
4. 印刷设备维护与保养(1)印刷设备结构:了解印刷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设备维护保养:学习印刷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如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3)故障排除:掌握印刷设备故障的排除方法,如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等;(4)设备安全操作:了解印刷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印刷工艺培训(3篇)

第1篇一、引言印刷工艺作为我国传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印刷工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为了提高印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印刷行业的发展需求,本培训课程将从印刷工艺的基本概念、印刷设备、印刷材料、印刷工艺流程、印刷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印刷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印刷工艺的基本概念1. 印刷的定义:印刷是指将图文信息通过一定的印刷手段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2. 印刷的分类:根据印刷原理和印刷材料的不同,印刷可分为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数字印刷等。
3. 印刷工艺的特点:印刷工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环保等特点。
三、印刷设备1. 印刷机:印刷机是印刷工艺的核心设备,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平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等。
2. 输送设备:输送设备负责将印刷品输送到印刷机上进行印刷,如输送带、输送辊等。
3. 调色设备:调色设备用于调整印刷品的颜色,如色卡、调色工具等。
4. 印刷辅助设备:印刷辅助设备包括烘干设备、上光设备、覆膜设备等。
四、印刷材料1. 印刷纸张:印刷纸张是印刷的主要材料,分为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等。
2. 印刷油墨:印刷油墨是印刷过程中用于转移图文信息的物质,分为水性油墨、油性油墨、UV油墨等。
3. 印刷辅助材料:印刷辅助材料包括胶粘剂、上光剂、干燥剂等。
五、印刷工艺流程1. 印前准备:包括设计、排版、校对、制版等。
2. 印刷过程:包括上版、印刷、压印、干燥等。
3. 印后加工:包括裁切、装订、包装等。
六、印刷质量控制1. 印刷质量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印刷品的质量进行评定。
2. 印刷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调整、预防等。
3. 印刷质量改进措施:针对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培训课程安排1. 基础理论课程:介绍印刷工艺的基本概念、印刷设备、印刷材料等。
2. 实践操作课程:通过实际操作,使学员掌握印刷工艺的基本技能。
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印刷设计与工艺英文名称 Printing Design & Technics课程代码 1260476课程类别专业课学分 3总学时 48先修课程摄影、计算机图形处理I、插画设计、版式设计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采用以课堂训练地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地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b5E2RGbCAP课程概要印刷设计与工艺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地专业选修课,是研究现代信息社会中印刷设计与工艺制作地主干学科课程.p1EanqFDPw教案目地及要求通过印刷工艺及印前设计教案与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印刷知识、印刷工艺及工艺流程,掌握印前设计地技术、技巧,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印刷品设计及印前制作地能力.DXDiTa9E3d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1]陈志莹编著,《印刷排版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2]刘武辉等编著,《电脑平面设计及印前图文处理500问》,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9月第3印.RTCrpUDGiT 参考书:[1]杨毅臣编著,《有关印刷设计及印务地100个问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8[2]陈琏年、张鉴等编著,《数字化印前设计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印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印刷知识 <6学时)了解本课程研究地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高级设计人才中地地位、作用和任务;了解印刷发展地趋势.1、印刷设计概论2、印刷发展简史3、印刷种类<1)凸版印刷<2)平版印刷<3)凹版印刷<4)孔版印刷4、印刷工艺流程5、印刷用纸<1)纸张地用途和适应情况<2)纸张地规格6、印刷文字<1)中文<2)英文<3)文字编排重点:印刷工艺流程、印刷用纸.难点:印刷工艺流程各环节之间地关系.第二章印刷工艺<6学时)了解制作工具,色稿制作以及印刷与制版技术;掌握印刷制作地方法.1、设计制作工具2、印刷色稿制作:<1)草图设计.<2)粗稿制作.<3)精稿制作.3、印刷黑白设计稿制作:<1)黑白完稿设计要点.<2)黑白稿完稿过程.<3)黑白稿地要求和处理.<4)校对地正确方法.4、印刷与制版技术:<1)印刷地主要工序.<2)印刷技术应用.<3)印刷制作实例.重点:印刷与制版技术.难点:校对地正确方法应用;印刷技术应用中地具体问题及各环节要求.第三章设计实训<36学时)了解印刷品设计地基本要素;掌握印刷品地设计方法;了解印刷厂主要设备及其工作流程,灵活运用计算机软件Photoshop、CoreDRAW、Illustrator软件进行印前设计.5PCzVD7HxA1、印刷品地设计实例<1)样本设计 <16学时)<2)包装设计 <16学时)2、印刷厂主要设备 <4学时)三、课程教案地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地艺术设计素质和设计技巧,在反复设计实践中,使学生达到印刷设计人员所具备地能力要求: 既要有高超地设计技巧和创新地审美意识,又要全面完整地了解掌握现代印刷技术地工艺流程,把设计和印刷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精致美观地印刷品.jLBHrnAILg利用计算机印前技术,在进行设计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多种图文设计软件地综合运用,炼就表现印刷设计作品地具体技巧与方法.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丰富实践知识和技能.xHAQX74J0X教案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计算机制作、课外作业、实习、测验考查等.1.课堂讲授<1)教案方法:以直观地教案手段,采用启发式教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现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现场教案课程以及答疑质疑等教案环节.LDAYtRyKfE <2)教案手段在教案中采用CAI课件及多媒体教案系统等先进教案手段.<3)计算机地应用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印刷品地设计和方法地尝试.<4)对外语地要求了解和掌握专业术语词汇2.教案辅助资料印刷工艺流程实物资料、印刷设计与工艺试卷库,印刷设计与工艺CAI教案软件.3.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课外作业:<完成课堂设计)样本设计一本<最少8P)包装设计一件<2)答疑和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4.课程设计本课程为48学时.本课程第一阶段为印刷工艺及流程等理论知识,第二阶段为印刷品设计实践.5.考试环节本课程采取最终结课作业和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地方法,作为考核标准.执笔人:陈志莹《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外工艺美术史英文名称 history of Chinese arts and foreign fine artsZzz6ZB2Ltk课程代码 1260486课程类别专业课学分 2总学时 32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考试课;期末考试占学期总评成绩地70%,平时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地30%课程概要中外工艺美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方向)地一门必修课,是研究中外工艺美术发展历史、造型、工艺、装饰及审美规律地专业基础课.dvzfvkwMI1教案目地及要求通过对中外工艺美术史地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外国工艺美术地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规律,掌握人类地生活方式及其审美变化地规律,指导设计实践.rqyn14ZNXI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海天.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1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8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原始社会地生活状况,理解彩陶、石器工艺地制作及装饰方法.重点:彩陶工艺地制作及装饰方法.难点:原始社会地工艺文化.第二章夏商周春秋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夏商周社会地政治制度背景,理解青铜工艺地制作及装饰方法.重点:青铜工艺地制作及装饰方法.难点:青铜工艺地制作及装饰纹样.第三章秦汉时期地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秦汉社会地发展简况,理解画像石、画像砖地装饰及意义.重点:画像石、画像砖地装饰手法.难点:画像石、画像砖地文化涵义.第四章六朝隋唐地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了解六朝地宗教文化、隋唐地工艺制度,掌握陶瓷及金属工艺.重点:瓷器地发展及唐代地金属工艺.第五章宋代地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宋代地文化背景,理解宋瓷地窑址分布、制作及装饰工艺.重点:宋瓷地窑址分布、制作及装饰工艺.难点:宋瓷地装饰工艺.第六章元代地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了解元代地审美风俗,了解青花地制作及装饰.重点:青花地烧成工艺.难点:青花地烧成工艺.第七章明代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明代地社会制度及染织、金属艺术,重点掌握陶瓷和漆艺地发展.重点:明代陶瓷不同时期地发展.难点:明代陶瓷地制作装饰工艺.第八章清代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清代地染织和漆艺,了解清代陶瓷地发展变化.重点:陶瓷艺术.难点:陶瓷地分期及装饰手法地变化.第九章古代埃及地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埃及地自然环境及宗教文化,理解埃及地陶艺、玻璃、金属工艺地制作及装饰.重点:埃及地陶艺、玻璃、金属工艺地制作及装饰.第十章古代两河流域地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两河流域地地理分布,掌握两河流域地金属工艺.重点:两河流域地金属工艺.难点:两河流域地石工艺.第十一章古代波斯地工艺美术<讲课1学时)了解波斯地文化背景,掌握波斯地陶器、金属制品地造型工艺.重点:波斯制陶、金属工艺造型语言.第十二章古代印度地工艺美术<讲课1学时)了解印度地宗教文化,掌握宗教文化影响下地工艺.重点:印度地宗教工艺品.第十三章古希腊、古罗马地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希腊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理解希腊地制陶工艺,了解罗马地历史环境,理解罗马地金属工艺.重点:希腊地制陶工艺、罗马地金属工艺.难点:希腊地制陶工艺装饰涵义、罗马地金属工艺地文化背景.第十四章伊斯兰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伊斯兰地宗教文化,理解伊斯兰地金属和染织工艺.重点:伊斯兰地金属和染织工艺.第十五章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日本地历史分期,理解日本地制陶、漆艺.重点:日本地文化发展对工艺地影响.第十六章古代非洲、美洲、大洋洲地原始文化 <讲课2学时)了解地域分布,理解非洲、美洲、大洋洲工艺地文化意义.重点:非洲雕塑艺术、美洲地石器艺术、大洋洲地雕刻、木器艺术.难点:非洲、美洲、大洋洲地工艺地文化意义.第十七章巴洛克、洛可可时期地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政治背景,理解巴洛克、洛可可工艺地特色及形成原因.重点:巴洛克、洛可可地室内装饰及用品地装饰特色.三、课程教案地基本要求教案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外作业、考试考查等.1.课堂讲授<1)教案方法:采用启发式教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案环节.EmxvxOtOco<2)教案手段在教案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案录像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案系统等先进教案手段.SixE2yXPq52.教案辅助资料工艺史幻灯片、录像片, CAI教案软件.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安排在夏商周、秦汉、唐、明清、古希腊、罗马、波斯工艺美术等章节中.<2)课外习题安排在宋代工艺美术、古代非洲、美洲、大洋洲工艺美术等章节中.<3)答疑和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4.课程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设计时间为十六周,第二、三、十三周安排课堂作业,第五周和第十六周安排课外作业,其余课时为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6ewMyirQFL要求:书面问答题作业四份或图案临摹形式作业两份.5.考试环节采用笔试,用试卷库命题,题型分为: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执笔人:张爱玲《卡通设计》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卡通设计英文名称 Cartoon Design课程代码 1260496课程类别专业课学分 3总学时 48先修课程素描II、色彩II、国画、图案、计算机图形处理I、计算机图形处理II、插画设计、图形创意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采用以课堂训练地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地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kavU42VRUs课程概要卡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地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研究影视动画创作地主干选修课程.教案目地及要求主要学习卡通设计地基本知识和表现技法,使学生了解卡通设计地基本规律与方法,掌握卡通设计地创意方法和表现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熟练运用概括、变形、夸张地手段表现视觉形象地独立创作能力,并学会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设计制作卡通形象,为影视动画创作奠定基础.y6v3ALoS89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1] 吕江著,《卡通造型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2] 袁晓黎、朱方胜著,《卡通绘画技法》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参考书:[1] 安徽美术出版社著,《卡通创意形象资料》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2] 斯蒂芬•维特罗<美)著,《数码卡通地图形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3] 宣森著,《彩色动画资料》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1学时)主要学习卡通设计地目地、作用与意义,了解怎样科学、规范、严谨、系统地学习卡通设计,正确认识卡通造型训练中常见地问题,同时了解现代卡通设计地发展趋势以及卡通设计者应具备地素质要求.M2ub6vSTnP第二章卡通设计地基本知识与技法 <3学时)了解卡通造形设计地分类和表现风格,现代卡通造形设计地特点及要素剖析,学习运用具象与抽象地表现形式表现卡通造形,掌握写实、变形、夸张、概括、扭曲地手法以及拟人与物化地方法表现卡通形象,学习卡通设计地构图与风格、背景和氛围、简笔与繁笔、手稿与草图及文字在卡通作品中地运用.0YujCfmUCw 重点:卡通设计地写实、变形、夸张、概括、扭曲手法地表现,构图与风格、背景和氛围、简笔与繁笔、手稿与草图.eUts8ZQVRd难点:熟练掌握写实、变形、夸张、概括、扭曲地手法表现卡通造形.第三章卡通设计地创意与设计制作 <2学时)学习如何培养训练卡通素质地独特视角,熟练技艺与素材积累,怎样将精湛地画技与超强地设计能力相结合,掌握卡通设计地创意方法和技巧,卡通设计地创作程序和制作方法.sQsAEJkW5T重点:掌握卡通设计地创意方法和技巧,卡通设计地创作程序和制作方法.难点:卡通设计地创意方法和技巧地掌握.第四章卡通设计优秀作品赏析<2学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一些优秀卡通设计作品、幻灯片、录像片及范图地讲评与欣赏.第五章卡通设计创作实践<16)运用学习掌握地卡通设计创意方法与技巧,以儿童题材地短片故事或民间传说为素材,进行卡通设计创作地课堂训练与辅导,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卡通系列设计地创作能力与手绘表现能力.GMsIasNXkA第六章计算机卡通设计制作地应用 <24学时)学习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卡通作品,掌握Photoshop、Coreldraw、3D Max等软件对卡通设计创作地表现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具有独立使用计算机制作完成现代卡通设计创作地能力.TIrRGchYzg重点:运用Photoshop、Coreldraw、3D Max软件对卡通设计创作地表现方法与技巧.难点: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对一些卡通设计特殊效果地表现.三、课程教案地基本要求教案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优秀作品赏析、专业技法及创意思维地训练及讲评、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课程作业创作等.7EqZcWLZNX1.课堂讲授<1)教案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讲评、启发与思考、答疑与质疑相结合地教案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设计与制作及富于创新思维地能力.在课堂训练中,采用集中与个别辅导地方法,因材施教、突出特点,并注重将学生所学地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同时在进行创意草图地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测验、自评及讲评地教案方法.lzq7IGf02E<2)教案手段在教案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案课件、幻灯片、录像片及卡通设计范图等教案手段授课及讲评,课堂实际动手训练,辅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卡通设计作品地制作完成.zvpgeqJ1hk<3)计算机地应用学习运用Photoshop、CorelDRAW、3D Max软件设计制作卡通作品,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一些卡通设计作品特殊效果地表现与制作.NrpoJac3v12.教案辅助资料本课程教案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片及卡通设计范图等.3.课上练习、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课上练习:由教师现场辅导每章节课上实践,如:卡通创意设计及制作专题练习等,同时增加课堂研讨、快题测试和创意解说等环节,并在创作完成后进行讲评.1nowfTG4KI<2)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可完成课上练习内容,或根据实际课程需要由任课教师拟定适当地设计课题.<3)答疑和质疑在课上练习辅导中采用将集中与随时安排答疑和质疑相结合地方式.课堂作业:以儿童题材地短片故事或民间传说为创作素材,完成一组不少于20幅卡通设计连环画作品.要求卡通设计原创性强、形象生动、情节感人.其中10幅为手绘完成,另10幅为计算机制作完成,作品情节须完整.fjnFLDa5Zo4.考式环节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训练地综合能力及课程设计作业完成效果地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执笔人:马振龙《装饰雕塑Ⅰ》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装饰雕塑Ⅰ英文名称 Ornamental Sculpture Ⅰ课程代码 1260506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 3总学时 48先修课程装饰艺术、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素描Ⅰ,素描Ⅱ.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作业形式评定,动物母题圆雕和植物母题浮雕为结课成绩占70%,草图设计为平时成绩占30%.tfnNhnE6e5课程概要装饰雕塑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地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选修课.教案目地及要求通过学习,建立学生雕塑本概念,装饰艺术地基础理论和掌握雕刻地方法与熟练材料地特性,并从创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具备规划设计与执行雕塑地能力.HbmVN777sL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王琳、乐大雨.装饰雕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贡布里奇.秩序感.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范景中.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1.装饰雕刻地概念2.材料、工具及表现技法3.创作地表现形式第二章图稿设计<8学时)通过第一章地学习,大体已把握装饰雕刻地基本特性后,要求学生以图稿地方式、设计装饰性雕刻方案二个,包括动物圆雕主题和植物浮雕主题各一幅.设计重点:装饰性效果丰富、装饰设计地内容充实,符合主题地要求,构图要均衡完整和谐.内容可以保持传统特性也可以大胆创新.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反复讨论,修正并灵活运用装饰语言和把握材料特性.V7l4jRB8Hs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雕塑特点进行艺术构思、设计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地个性化图稿.难点:装饰语言地灵活运用.第三章创作实践<36学时)学生已对雕刻用地工具和材料有了基本地知识,并已完成设计图稿.在工作室中,要求学生先用雕塑泥进行圆雕模形制作,后二十六学时进行浮雕创作.在模形定案中让学生体会平面与立体雕刻中光影效果地差异,体会材质地美,并感受材料与质感在造型艺术中地重要性.83lcPA59W9重点:通过实践来体会工具、材料、与质感地关系.难点:雕刻技法地灵活掌控.三、课程教案地基本要求教案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优秀作品地欣赏,课题创作实验:1.课堂讲授<1)教案方法采用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在专业技法与创意思维训练中让不同地学生发挥各自不同地特点,同时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地培养,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创意草图进行讨论及讲评等教案方法.mZkklkzaaP<2)教案手段:教案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案课件、幻灯片、范图等教导手段授课及讲评.采用课堂辅导地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地训练.AVktR43bpw2.教案辅助资料幻灯片、电脑教案设施、雕塑工作平台等专业设施.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装饰雕刻地实验即手工工艺实践课,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地特性、工具地性能和创作技法.<2)实验内容进行石膏圆雕和石材圆浮雕创作.4.习题、作业、质疑和答疑.作业:设计草图10张,动物、植物母题各5张、动物母题圆雕一尊,植物母题浮雕一件.5.课程设计本课程为3周,每周16学时.其中,图稿设计为12学时,动物母题圆雕18学时,植物母题浮雕为18学时.以上均包括多媒体课件讲授、辅导时间.ORjBnOwcEd 6.考试环节动物母题圆雕和植物母题浮雕为结课成绩,占70%,草图设计为平时成绩占30%.考试形式本课程采取课堂作业形式为考核标准.课堂作业:动物圆雕高40cm一尊,植物母题浮雕30×40cm一片执笔人:张国荣《金工I》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金工I英文名称 Metal Technics I 课程代码 1260516课程类别专业课学分 3总学时 48先修课程素描Ⅰ、装饰艺术、装饰雕塑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金工I以金属浮雕为主进行创作,是艺术设计装饰艺术方向地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选修课程.教案目地及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把握金属浮雕地基本制作工艺,以及了解锻铜工具地有关内容,初步掌握金属工艺地材料特性及工艺特点,为学生以后学习金属工艺诸课程地打下坚实地基础.2MiJTy0dTT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陈刚.雕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1主要参考书:张锠主.装饰雕塑设计.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9.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课堂讲授 (4学时>整体了解金属浮雕地定义、范围及研究方向,注重了解金属浮雕地创作过程,以及了解工具地种类、式样、功能等,对锻铜工艺在理论上有一定了解.gIiSpiue7A重点:了解金属浮雕工艺地发展简况、艺术价值,以及其在综合材料艺术中地重要地位.难点:从理论上了解金属浮雕地制作及成型方法.第二章图稿设计(12学时>把创意通过图稿形式表现出来,注重创新,在画稿期间,要边画边结合工艺进行理解,为制作打基础.重点:绘制符合金属浮雕工艺制作地装饰图形.难点:注重基本功,并注重在此基础上对装饰语言地把握.第三章创作实践(32学时>对金属这种材料有初步认识,在实践过程中,掌握金属浮雕地基本成型过程,从煅烧、煅打到上色等,在教师地辅导下,能够基本独立完成金属浮雕创作.uEh0U1Yfmh重点:金属浮雕创作地整个过程,体会金属材料地特性.难点:对金属浮雕煅烧和锻打地过程,掌握其中地规律.三、课程教案地基本要求教案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上欣赏、课题创作、创作实践.1.课堂讲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对创作及制作有更深层次地理解.2.教案辅助资料:金属工作室地各种设施.3.实验环节: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实验室各种仪器及工具地使用方法,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金属浮雕创作.<2)实验内容:金属浮雕创作地全过程,包括煅烧、煅打、过酸、上色等.4.作业方面:<1)尺寸:50X50cm<2)内容:以人物为主地抽象装饰形创作两张.<3)材料:铜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四周,每周16学时.第二周至第三周前半周创作作品一张,共24课时,第三周后半周至第四周创作作品一张,共24课时.IAg9qLsgBX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作业形式考试,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执笔人:柳青《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西方现代艺术史英文名称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odern art课程代码 1260526课程类别专业课学分 1总学时 16先修课程中外工艺美术史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采用课程作业<论文、练习)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西方现代艺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地一门专业选修课.教案目地及要求通过现代艺术史地学习,使学生认识从19世纪以来绘画雕刻、建筑地发展和各个学派、风格地特征,理解艺术发展地规律与经济社会地关系.让学生能正确把握艺术发展地社会背景及内在动力和源泉.WwghWvVhPE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
印刷工艺与实训-印刷工艺篇

• 画报纸:画报纸的质地细白、平滑,用于印刷画报、图册和宣传画等。 • 重量:65、91和12克/米2 。 • 平板纸规格:787×l092毫米。 • 书面纸:也叫书皮纸,是印刷书籍封面用的纸张。书面纸造纸时加了 颜料,有灰、蓝、米黄等颜色。 • 重量:120克/米2。 • 平板纸规格:690×960毫米,787×l092毫米。 • 压纹纸:压纹纸是专门生产的一种封面装饰用纸。纸的表面有一种不 太明显的花纹。颜色分灰、绿、米黄和粉红等,一般用来印刷单色封 面。压纹纸性脆,装订时书脊容易断裂。印刷时纸张弯曲度较大,进 纸困难,会影响印刷效率。 • 重量:150~180克/米2。 • 平板纸规格:787×l092毫米,850×ll68毫米。
• 胶版涂层纸:又称铜版纸,是 在纸面上涂有一层无机涂料再 经超级压光制成的一种高档纸 张,纸的表面平整光滑,色纯 度较高,印刷时能够得到较细 致的光洁网点,可以较好地再 现原稿的层次感,广泛地应用 于艺术图片、画册、商业宣传 单等。 • 重量:70、80、100、120、150、 180、200、210、240、250克/ 米2。 • 平板纸规格:648×953毫米, 787×970毫米,787×1092毫米。
套版印刷示意图
翻版印刷示意图
作业5
• 作业名称— 样本拼版练习。 • 作业形式— 在前面样本设计的基础上,制作符合印刷出片要求的设 计稿,并做拼版练习。 • 训练目的— 通过练习对设计和印刷工艺有非常清晰的了解,掌握网 点、像素、专色等设计常识。 • 课题时间— 1课时(部分作业课前完成)。 • 作业要求— 8页以上样本。 • 参考资料—《现代平面设计与制作实用手册》、《样本设计与印刷》。
•
•
•
•
胶版印刷纸:胶版印刷纸是用于胶 版(平版)印刷的一种纸张,分单 面胶版纸和双面胶版纸两种,单面 胶版纸主要用于印制宣传画单、包 装盒等;双面胶版纸主要用于印制 画册、图片等。胶版纸质地紧密, 伸缩性较小,抗水能力强,可以有 效地避免多色套印时的纸张变形、 错位、拉毛、脱粉等问题,能使印 刷品保持较好的色质纯度。 重量:50、60、70、80、90、100、 120、150、180克/米2。 平板纸规格:787×l092毫米, 850×1168毫米。 卷筒纸规格:787毫米、1092毫米、 850毫米。
印刷工艺与实训教案

印刷工艺与实训教案第一章设计制作篇印刷概论究竟什么是印刷呢?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
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於其他物体,谓之印刷。
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
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
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
其实印刷的基本解释是这样的: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呈现原稿内容的技术。
有纸张印刷、塑料印刷、皮革印刷和纺织品印刷等。
最常用的为纸张印刷。
中国的印刷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
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早期,人们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
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
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
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
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1.印刷的起源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它和指南针、火药、造纸共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有人把印刷术称为"文明之母",这是再恰当不过了!印刷术的的“印”字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这道工序的名称。
“印刷”术的命名已经透露了印章、拓碑的血缘关系,并且印章和拓碑就是活字印刷术的两个渊源。
印章在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就流行了,那个时候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得到了楚国和氏璧凿国玺,(和氏璧的由来【卞和献和氏璧】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
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
印刷工艺教学实训大纲

印刷工艺教学实训大纲印刷工艺教学实训大纲《印刷工艺》课程教学实训大纲一、实训简介实训是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实训的方式是调研与实践,目的使学生通过市场调查与实际操作,认识一些常用包装印刷承印材料(纸张、卡纸、瓦楞纸板/瓦楞纸箱、塑料薄膜、复合薄膜等)、油墨、PS版和印后加工材料;到车间学习胶印、柔印、丝印的工艺流程,了解当前包装装潢印刷品用到的印刷材料和印后加工材料,印刷和印后工艺中用到的其他材料(橡皮布、胶辊、喷粉、光油等)在以后的工艺实习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二、课程实训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印刷工艺原理实训在校内、校外进行,在校内主要完成此次实训的实习报告书写。
校外为实地参与工厂的劳动,与普通工人同步上下班,到车间学习胶印、柔印、丝印的工艺流程,掌握书籍和包装盒的制作过程,掌握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印刷加工对印刷设计的要求。
使学生通过此次实训,能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利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及理论,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针对实际应用选用合适的材料,使材料发挥最大效用以及达到节约成本的经济目的。
参照实训提纲,收集市场调查的实际资料,每人完成一份实训报告,对实训情况进行总结,最后进行成绩考核。
三、课程实训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序号实训项目名称01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02凹版印刷质量的影响030405四、实训方式及要求1.复习并收集资料,了解胶印、柔印、丝印的工艺流程。
2.参观、了解书籍和包装盒的印前设计、印刷、印后加工的整个流程。
3.学生分为胶印、柔印、丝印、印后加工四组,轮流在各个车间进行实训,了解各个流程的特点,掌握不同印刷方式的印刷原理,掌握印刷对印前设计的要求。
分析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向技术工人请教。
最后,整理相关的资料,书写实习报告。
五、实训内容:01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通过改变两色的叠印时间,测量叠印色块的叠印率,从而了解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工艺教学实训大纲《印刷工艺》课程学术研究实训大纲一、实训简介是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实训的方式是调研与实践,目的实际操作使学生通过市场调查结果与实际操作,认识一些常用包装印刷承印材料(纸张、卡纸、瓦楞纸板/瓦楞纸箱、塑料薄膜、复合薄膜等)、油墨、PS版和印后热加工材料;到车间学习胶印、柔印、丝印的工艺流程,了解当前包装装潢用到印刷品用到的印刷材料和印后加工材料,印刷和印后工艺中均用到的中其其他材料(橡皮布、胶辊、喷粉、光油等)在以后的工艺实习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二、课程实训教学目的与基求印刷工艺机理实训在校内、校外进行,在校内主要完成此次实训的实习书写。
校外为实地深入细致可以参与工厂的劳动,坐车与普通工人同步上下班,到全厂学习胶印、柔印、丝印的工艺流程,掌握书籍和包装盒的制作过程,掌握不同各异印刷方式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印刷加工对印刷设计的要求。
而使学生通过此次实训,能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专精专业知识的掌握。
利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及辩证法,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针对实际应用选用合适的材料,使材料发挥最大功用以及达到节约成本的经济目的。
参照实训考纲,收集市场调查的实际资料,每人完成一份实训报告,对实训情况进行总结,最后需要进行成绩考核。
三、课程实训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序号实训项目名称01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02凹版印刷低质量的影响030405四、实训方式及提议1.复习并收集资料,了解胶印、柔印、丝印的工艺流程。
2.参观、了解书籍和包装盒的印前设计、印刷、印后加工的整个流程。
3.学生分做胶印、柔印、丝印、印后加工四组,轮流在各个车间进行实训,了解各个流程的特点,掌握不同印刷方式的印刷原理,掌握印刷对印前设计的要求。
分析并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向控制技术工人请教。
最后,汇编相关的资料,书写实习简报。
五、实训内容:01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通过改变两色的叠印时间,测量叠印色块的叠印率,从而了解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
学时要求类型每组人数2266666平版印刷工艺柔性版印刷工艺丝网印刷工艺4402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质量的影响通过改变印刷双重压力、印刷速度进行采取凹版印刷,测试所得到的印刷品的一般而言印刷密度及阶调再现敏感性,从而了解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质量的影响。
03平版印刷工艺采用平版印刷平版印刷器进行印刷操作,完成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印版的安装基层工作,印刷过程中输纸和收纸的控制、输墨量的控制、国画平衡的控制、印刷财务压力控制、套准控制、印刷速度控制等,采用正确的印刷作业方法,印刷出印刷品,在印刷后,进行正确的结束工作,最后能对所印刷的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
04柔性版印刷工艺采用柔性版版印刷机进行印刷操作,完成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印版的装配工作,网纹辊准备、印刷压力调节、套准控制等,采用正确的印刷作业方法,印刷出印刷品,在印刷后,成功进行正确的结束工作,最后能排印对所印刷的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
05丝网印刷工艺利用机械绷网机进行绷网;采用感光法制作丝印版;利用手动丝网印刷机或半自动丝网印刷机进行印刷。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实训质量的评估在于基本掌握各工程的操作方法并熟练掌握其中一种操作技术,同时能独立承制产品,因此要选择好辅导基地,指定专职客席。
同时要做足安全、后勤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实习演训的圆满完成。
2、在实训过程中所,应适时地注意对新设备、新技术的介绍和培训课程,以学生的学习好感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3、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突出师生的技能训练,实训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水平高低的关键阶段,为此应从严要求。
要加强实训期间的管理,并作严格的考核。
方法是:认识实习阶段的成绩以实习考核明白为依据,小结报告占成绩的80%,实习中其的出勤、纪律、劳动态度等占比20%。
七、课程实训指导影印[1]金银河著《柔性版印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年[2]卑江艳编著《凹版印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年[3]武军、黄蓓青、王德本著《丝网印刷原理与工艺》上海中国轻工工业出版社201*年扩展阅读:《印刷工艺》教学大纲《印刷工艺》教学大纲一、本体论教学内容1印刷技术发展战略简史2印刷基础综论3印前图文信息处理4制版56789印刷应用加工印刷技术的应用印刷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印刷印后设计二、学术研究教学内容10实训一:收集名片10张,收集16KDM设计210*285mm10份。
并实际设计。
11实训二:收集DM二折页,三折页设计10份,收集商业文本封面设计210*285mm8份。
并实际设计。
12实训三:收集CD封设计3个,收集封套设计10个。
并实际设计。
13实训四:收集样本10种。
并实际设计。
14实训五:收集书籍封面设计若干。
并实际设计。
15实训六:收集海报广告设计5。
并实际设计。
16实训七:收集手提袋10个。
并实际设计。
17实训八:收集排印包装设计5个。
并实际设计。
18实训九:收集3件你以为最有创意的印刷品上交说明并实际设计。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总的教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研究为20学时,实践教学为20学时。
教学内容印刷技术发展简史印刷基础综论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印刷技术的应用印刷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印刷应用设计总学数学时数22422222220实践22422222220网上课堂《印刷工艺》沙朗通说明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本课程主要讲述印刷工艺的基本知识。
掌握印前,印刷,印后基本知识。
重点掌握电脑印前完稿技术。
《印刷工艺》是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印刷工艺的,熟悉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印后加工装订以及印刷技术在各种媒介上的应用,从而能够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先期流程,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在结构上学生不存留只把眼光停留在对设计的一般应用和操作方式上,而是能适时了解、熟悉设计好的作品如何通过印刷成为成品,在设计时就应把印刷因素考虑进去。
三、本课程的塞奇要求学生简单了解恰当印刷技术的发展状况,熟悉印刷工艺对设计的要求,掌握印刷时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为了适应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在教学投资过程中,要求知识指标体系实训与实训相结合,强调以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设计实践为培训中心,在课程的各个阶段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实践经验设计分析方法与设计实践课题,使学生在这些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法律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得以激发,综合的设计获得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各方面:1.坚持规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在基础设计学习阶段坚持教学,每个章节教学都强调的教案设计、课堂讨论、设计实践、装配作业评判等基本环节,实行单人设计题目与小组(一般为3~5人)产品设计题目相结合。
分章节内容让学生自学,然后在课堂上讲解,接着由辅导员讨论等进行讨论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学生家长不断提高学生的衰落期能力。
2.采取多种形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互动性在基础设计学习的根基基础上,安排有难易不同、方法有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典型产品设计题目、比赛项目等,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基础和爱好进行选做。
这样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师指导下所,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以小组相互讨论方式确定设计方案,并加以现场陈述,接受其他同学的回答,最后由教师讲解和评价方案。
这种以课堂竞赛式的教学内容形式,为每位同学都直接提供全都了平等的自我表现的平台;而小组间的竞争,不仅激发了学生青春活力的投身于热情、自学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并亲密关系增进了班级体成员的了解和友谊。
3.积极开展课题训练,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加强产品线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培养,积极开展与教师科研相关的课题研究。
具体作法是:先由教师提出科研课题或企业委托的产品设计任务,学生根据兴趣结语,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查资料、制定设计投资计划设计到完成设计,最后以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形式呈显设计结果并进行设计答辩。
经济发展这样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宽松条件,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得到给予了全面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植创新能力,同时积极推动也大力推进了教师的科研活动,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4.利用软件系统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手段,使产品设计教学折射出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培训课程教学课中的作用。
形成了一个理论到实践完整的、系统的、有机实践过程。
五、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印刷应用设计印前图文信息处理(1)印前处理概述(2)文字信息处理(3)图像信息处理原版(1)凸版制版(2)平版制版(3)凹版制版(4)孔版制版印后机械加工(1)装订工艺(2)表面加工印刷技术设计应用印刷在的撰写中的应用印刷在书刊报纸生产中的应用印刷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印刷应用设计(1)印刷广告设计:(2)出版物设计:(3)印刷包装设计:六、具体教学要求一、印刷技术发展战略简史了解(1)印刷术的起源(2)雕版印刷术的研制成功发明和发展(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4)我国泥金向国外的传播(5)现代印刷术产生的产生和演进(6)我国印刷工业的发展战略(7)世界纺织工业的现状2、重点掌握(1)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社会变迁二、印刷基础综论了解(1)印刷的定义及要素(2)印刷的作用、特点及其进行分类(3)印刷出版伦理道德2、重点掌握(1)印刷用纸及重量(2)印刷的定义及特点(3)亚洲标准书号三、穿孔卡片图文信息处理(1)印前处理概述(2)文字信息处理(3)人脸信息处理2、重点掌握(1)印刷图文信息的处理10个过程接稿:输入:图片输入,原稿类型,扫描,电分,扫描仪界面,不同原稿类型扫描,数码图象,文件转化,颜色配置等调整:图象角度修正,修图与抠像,图象尺寸调整,艺术风格色调调整,色彩模式转换文字:文字输入与紫色定义,文本置入,photoshop文字使用注意事项,矢量软件、排版软件中同中文字使用注意事项。
排版:不同软件排版,拼版保存:保存格式打印:不同软件打印输出:不同软件输出马萨省:传统打样与数码打样印刷:纸张类型,印刷类型,印刷过程,后期工艺,报价,色谱使用三、制版(1)凸版制版(2)平版制版(3)凹版制版(4)孔版制版2、重点掌握略讲四、印刷(1)凸版印刷(2)平版印刷(胶印)(3)孔版印刷(4)其他印刷机方法2、重点掌握略讲五、印后加工(1)印后加工概述(2)装订(3)纸本的表面加工(4)纸容器及纸箱加工2、重点掌握(1)装订工艺(2)表面加工六、印刷技术的应用(1)概述(2)影印在设计出版中的应用(3)印刷在书刊报纸生产中的应用2、研究重点掌握略讲七、印刷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八、印刷应用建筑设计(1)印刷广告设计:1)VI企业形象策划:VI内容功用名作巨作赏欣创意作业2)广告招贴、海报:概念国际海报欣赏创意作业3)展板设计:内容创意素材展板产品设计喷绘装裱(2)出版物设计:A、出版物设计:1)封面设计:封面的结构、创意设计2)版式设计:版式基础、版式结构、作业3)书形设计:各种外型设计、内部结构设计、综合材料4)样本设计(16P)B、印刷工艺:①印刷种类:设备、印刷种类、区分方法②印张开度:印刷品开度尺寸、常用类别、定量③印刷色彩:四色、专色、网点线数、角度、色标④印前设计:出血、套印、色彩还原、格式、折手、拼版、自翻、叼口、注意事项出片、打样、PS版、四色印刷、专色印刷⑤印后加工:覆膜、上光、UV、烫金、凹凸、模切、装订⑥特种印刷:静电、立体、激光防伪、热转印、金属、几何印刷等九、印刷应用领域设计(3)印刷包装人体工学:1)包装概论与纳米技术包装材料的应用2)包装立体结构设计3)包装的平面效果图4)包装设计的操作流程与制作七、其它教学环节的必要说明本课程与实训课程紧密结合,实训活动备考安排在专业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