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合集下载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1林业二班第一小组组长: 欧阳组员:谢易成李敏惠赵发颖王晓航孟赵斐陈云达倩2013年9月405林场小班区划图405林场林相图目录1.前言 (1)2.405林场的基本情况 (2)2.1地理概况 (2)2.2 气候特征 (2)2.3 植被 (2)2.4交通 (2)2.5社会经济条件 (2)3.森林资源调查 (2)3.1调查依据 (2)3.2调查范围 (2)3.3主要调查内容 (3)3.4调查方法 (3)3.6主要调查数据及计算方法 (4)4森林资源现状 (5)4.1林地总面积及构成 (5)4.2各类活立木蓄积量 (6)4.3各类森林、林木的起源按面积蓄积统计 (6)4.4林种、龄组统计 (7)4.5外业质量检查 (8)5.森林资源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9)5.1 405林场森林资源特点 (9)5.2存在的问题 (9)5.3相关建议 (9)6.小结 (10)7.附表(小班调查卡片) (10)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前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通过调查林职院405林场的面积和各树种的蓄积量。

为学弟学妹将来学习实习森林调查技术、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营技术等提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4周时间对森林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全方位、综合性的实习,让学生具备撰写森林资源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的能力,为以后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打下一定的基础;并提交实习结果和实习报告。

2.405林场的基本情况2.1地理概况林职院405林场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金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临金殿森林公园,西接世博园,北靠云南野生动物大世界,东邻高天流云别墅区。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简称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简称二类调查)

小班调查
四旁树调查
一、调查对象 生长在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及其它 非林地范围内的乔木、经济林树种和竹 类,达不到片林或林带调查标准的林木 均作为调查对象。乔木树种要求针叶树 树高在 0.5m 以上,阔叶树树高在 1m以 上;经济林树种树高在 0.5m 以上。经 济林树种统计时纳入软阔类;竹类记入 相应的竹类株数中。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定期全面掌握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与动态变化情况的重要基础性 工作,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保障工作, 也是构建定期调查与年度变更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检验各地森林覆盖率、森 林蓄积量等生态建设成效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
二、角规调查 对林况比较复杂的林分,主要指人工 异龄林和天然林,为了使调查符合精 度要求,应利用角规样地作为主要辅 助手段进行。林分每公顷断面积:G =Fg×ZG 为林分每公顷断面积;Fg 为 角规断面积系数;Z 为绕测总计数。
小班 蓄积 调查
三、目测调查 对于林况比较简单林分,主要指林木生 长较均匀的人工林,具有 5 年以上的调 查资历的调查员方可采用此法,对于无 目测经验的调查人员和未建立抽样总体 调查单位,不允许使用目测调查。目测 调查员要通过不同类型目测调查练习, 并经过考核,通过 30 块以上的标准地目 测练习和 10 个以上小班目测调查测试, 各项调查因子目测数据 80%项次以上达 到精度要求时,才允许进行目测调查。 目测时必须深入小班内部,选择有代表 性的调查点进行调查。对人工林小细班 可采取先调查平均每亩株数、平均胸径, 求算亩平蓄积的方法进行。为提高目测 精度,在调查点周边区域,选取 10~20 株平均木进行实测,辅助目测林分平均 胸径、平均树高和亩平株数。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前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更好地了解森林资源的情况,成为了一个热门问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与您分享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研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对森林区域内非林地、非建设用地的调查,主要涵盖森林生态、生产及社会经济信息。

它是一种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有效方式。

方法研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存在多种,我们将介绍其中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遥感技术、GPS技术和人工调查。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测量手段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遥感技术有: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图像解译,是一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人工解译,识别出森林、草地、河流等地物的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主要有两种形式:人工解译和数字图像处理。

冠层高度测量冠层高度测量,是一种利用激光雷达、闪烁激光、雷达测距、高精度全站仪等设备获取森林冠层高度和三维立体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地形和林种的地区进行,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森林生态信息,对于生态建设和管理非常有益。

GPS技术GPS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它可以用于测量地表要素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GPS技术有:GPS倒塌量测量GPS倒塌量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林木倒塌量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倒塌树木的高度、直径、树冠面积等信息,可以用于检测森林病虫害、风灾等因素对森林造成的影响。

GPS平面测量GPS平面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森林平面信息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森林道路、河流等地物的位置坐标,还可以对森林覆盖程度和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

人工调查人工调查是一种通过人工观察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人工调查方法有: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是一种通过采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森林中物种及其数量、生长状态、生存环境等信息的方法。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2)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2)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指对森林区域的二次调查,即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再次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森林的分布、类型、结构、组成和数量等方面的情况,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森林类型调查:对森林的种类、亚型、植被组成、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2. 森林结构调查:对森林的林冠层、干潜层、地被层的结构特征、密度、高度、覆盖度等进行测量和分析。

3. 森林组成调查:对森林的树种、树龄、胸径、树高等进行调查和统计,了解森林组成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情况。

4. 森林资源量测定:通过测量和统计,确定森林的面积、蓄积量、林木的估计总量,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

5. 森林水文调查:研究森林的水定量关系、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情况,以及森林对水环境的影响。

6. 森林生态环境调查:对森林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森林对环境的维护和保护作用。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获取科学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还能为森林经营、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的制定目的及意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森林植被类型、种群结构、生长情况、树种组成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森林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技术方案的实施步骤1.调查区划划分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将调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适当的调查区划。

每个调查区划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保证样方具有代表性。

2.样方的设置选取每个调查区划内具有代表性的样方。

样方的设置要考虑到地形、植被类型、树种组成等因素,以确保样方对调查区划的代表性。

3.样方调查对每个样方进行系统的调查。

包括:植被调查,测量样方的面积和边长,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可以利用树皮剥去的工具和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计算不同树种的数量和比例,计算样方的平均直径、平均高度等。

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树种组成图和径高比曲线图,分析样方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

5.结果应用及报告撰写将调查结果应用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编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实施过程、结果分析和应用建议等内容。

三、调查工具和方法1.森林植被调查工具包括:皮剥工具、锤子、测径尺、测高尺、测距仪等。

2.样方设置方法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设置样方,确保样方具有代表性。

样方数量要足够大,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3.样方调查方法(1)植被调查:记录样方内各个植被类型的数量、覆盖度等信息。

(2)树种组成调查: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3)面积测量:利用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样方的面积测量。

(4)直径测量:利用测径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直径测量。

(5)高度测量:利用测高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高度测量。

四、质量控制措施1.培训工作人员对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调查目的、流程、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1. 背景和目的森林资源调查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状况、评估森林资源状况和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森林分布、组成和功能,为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工作方案旨在明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调查内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森林类型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对调查区域内的森林类型进行详细划分,并记录下各类森林的分布范围和面积。

同时,还需要对各类森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等进行调查和记录。

2.2 森林质量评估通过样地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对森林质量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森林植被覆盖率、坡度、土壤质量、水源保护能力等。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森林管理措施和采取保护措施。

2.3 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样地调查和物种清查,对调查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评估。

主要包括植物物种、鸟类、兽类、昆虫等的分类、分布和数量统计。

调查结果将为保护和管理重点物种提供依据。

3. 调查方法3.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查人员将进入调查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标本的收集和照片的拍摄,对植物、鸟类、兽类等进行分类和记录。

3.2 遥感影像解译遥感影像解译是森林资源调查的辅助手段。

调查人员将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森林类型划分和分布面积估算。

解译过程需基于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专业知识。

4. 调查步骤4.1 确定调查区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调查的具体区域范围。

考虑到资源限制和调查效益,建议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森林区域进行调查。

4.2 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

明确调查内容、方法、调查人员和时间安排等。

4.3 实施调查工作根据调查方案,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工作。

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 数据整理和分析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和整体评估。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ppt课件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ppt课件
18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6、标准地的测量与设置
标准地调查方法 (1)每木调查(每木检尺) 在标准地内分别树种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并按径阶记录、 统计的工作,称为每木调查或每木检尺。这是林分调查中的 最基本的工作,同时也是计算某些林分调查因子(如林分平 均直径、林分蓄积量、材种出材量等)的重要依据。 确定径阶大小 每木调查前,应先目测平均胸径,确定 径阶的大小,按规定:平均直径在6~12cm时以2cm为一个 径阶;小于6cm时以1cm为一个径阶;大于12cm时以4cm 为一个径阶;对人工幼林和竹林常采用1cm为一个径阶。
按树种分,马尾松面积239.4万hm2,蓄积9142.6万m3; 国外松面积66.10万hm2,蓄积2511.0万m3;杉木面积259.2万 hm2,蓄积14528.7万m3;硬阔类面积118.9万hm2,蓄积 7594.4万m3;软阔类面积30.5万hm2,蓄积769.9万m3;混交 6 类面积115.1万hm2,蓄积6424.8万m3。
(3)乔木林资源 全省乔木林面积829.2万hm2,蓄积40971.4万m3。 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314.0万hm2,蓄积7835.6万m3;
中龄林面积379.7万hm2,蓄积21562.1万m3;近熟林面积89.8 万hm2,蓄积7071.5万m3;成熟林面积39.1万hm2,蓄积 3788.1万m3;过熟林面积6.6万hm2,蓄积714.1万m3。
果树林24.4万hm2,食用原料林54.8万hm2,林化工 业原料林0.4万hm2,药用经济林1.6万hm2,其它经 济林0.3万hm2。
7
一、林业资源现状
3、江西湿地资源现状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地貌丰富,地质历史古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

林业中的二类调查具体指什么

林业中的二类调查具体指什么

林业中的二类调查具体指什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基本调查内容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界线,并在经营管理内进行或调整经营区划。

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

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和经营成效。

6、调查和计算森林生长量(率)。

以上是调查的基本内容。

还分成各小类。

每个省的都有点区别。

最好参照当地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

(一)调查总体思路和时间安排。

总体思路。

严格执行《江苏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面积调查以小班现地勾绘与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GPS定位技术进行地面校正,获取调查区域的森林资源信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时间安排。

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准备工作阶段,包括编制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操作细则》,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

二是调查阶段,用三年时间完成调查任务,时间从2007年开始至2009年结束。

2007年度,完成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市调查;2008年度,完成南通、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市调查;2009年度,完成徐州、连云港、宿迁市调查。

三是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底完成,对调查成果进行验收、数据汇总、总结表彰和成果发布。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对象是在全省境内生长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m2,灌木林地面积104.2万hm2,未成林地面积23.0万hm2, 苗圃地0.3万hm2;无立木林地面积8.7万hm2,宜林地6.1万hm2, 辅助生产林地0.04万hm2
按权属划分,国有面积160.4万hm2,集体面积132.0万 hm2,民营面积756.4万hm2,其他经营类型面积23.2万hm2。
果树林24.4万hm2,食用原经济林1.6万hm2,其它经 济林0.3万hm2。
一、林业资源现状
3、江西湿地资源现状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地貌丰富,地质历史古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 的63%。
全省境内水系分水岭与行政区划分界线大致相同,境内 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五大水系及2400多条中小河 流总长度约18400km,绝大多数汇入鄱阳湖后经湖口注入 长江,形成独立完整鄱阳湖水系,流域总面积162225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97%。全省平均水资源总量1422.4亿m3, 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5.4%。经鄱阳湖注入长江的多年平均水 量1420亿m3,相当于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河入海水量的 总和。全省主要河流和鄱阳湖水质基本良好,达到国家Ⅱ类 标准。截止目前,鄱阳湖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5个,面积 15.6万hm2。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1、森林资源调查概念
森林资源调查是为制定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国家、 地方和生产单位的林业区划、规划和计划,实现森林资 源的合理经营、科学管理和永续利用提供可靠的基础资 料,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 设服务。查清森林资源是开展林业生产的先决条件,目 的是避免营林和计划工作的盲目性及被动性。
一、林业资源现状
2、江西林业资源现状
据江西省“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省土地 总面积1669.5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72.0万hm2,占 64.2%;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森林覆盖率为63.1%。
(1)各类林地面积 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918.5万hm2,疏林地面积11.2万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讨论内容
一、林业资源现状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三、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
一、林业资源现状
1、中国林业资源现状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 果 : 全 国 森 林 面 积 19545.22 万 hm2 , 森 林 覆 盖 率 20.36% 。 活 立 木 总 蓄 积 149.13 亿 m3 , 森 林 蓄 积 137.21 亿 m3 。 除 港 、 澳 、 台 地 区 外 , 全 国 林 地 面 积 30378.19万hm2 ,森林面积19333.00万hm2,活立 木总蓄积145.54亿m3,森林蓄积133.63亿m3。天然 林面积11969.25万hm2,天然林蓄积114.02亿m3;人 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hm2 ,人工林蓄积19.61亿 m3,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一、林业资源现状
1、中国林业资源现状
中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差率低,地区 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 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 区森林资源贫乏。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12.0%,其中 以台湾省为最高,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福 建(62.9%)、江西(60.5%)、浙江(60.5%)、黑 龙江、湖南、吉林等6省,超过20%的有广东、辽宁、 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6省、区,超过10%的有贵 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4省、区,其余各省、市、 自治区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按树种分,马尾松面积239.4万hm2,蓄积9142.6万m3; 国外松面积66.10万hm2,蓄积2511.0万m3;杉木面积259.2万 hm2,蓄积14528.7万m3;硬阔类面积118.9万hm2,蓄积 7594.4万m3;软阔类面积30.5万hm2,蓄积769.9万m3;混交 类面积115.1万hm2,蓄积6424.8万m3。
(3)乔木林资源 全省乔木林面积829.2万hm2,蓄积40971.4万m3。 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314.0万hm2,蓄积7835.6万m3;
中龄林面积379.7万hm2,蓄积21562.1万m3;近熟林面积89.8 万hm2,蓄积7071.5万m3;成熟林面积39.1万hm2,蓄积 3788.1万m3;过熟林面积6.6万hm2,蓄积714.1万m3。
全省非规划林地上乔木林面积8.9万hm2,竹林面积0.4万 hm2,经济林面积5.8万hm2。
一、林业资源现状
2、江西林业资源现状
(2)各类林木蓄积 在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中,乔木林蓄积40971.4万
m3,疏林蓄积87.1万m3,散生木蓄积2351.6万m3,四旁树蓄积 1120.4万m3。
一、林业资源现状
2、江西林业资源现状
(4)竹林资源 全省竹林面积98.6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96.9
万hm2,杂竹面积1.7万hm2。毛竹总株数190870.5 万株,其中林分竹179454.1万根,散生竹11416.4万 株。
(5)经济林资源 全省经济林面积81.5万hm2。按三级林种划分,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3、规划设计调查
(简称二类调查) 也称森林经理调查。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区划 单位(如县)为对象,为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规划设计、森林区划和检查 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动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称为森林经理调查。任务 是为林业基层生产单位(林业局或林场)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变动 情况,分析以往的经营活动效果,编制或修订基层生产单位(林业局或林 场)的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以及特用林(如母树林、风景林等)规划 设计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因为小班是开展森林经营利用活动的具体对象, 也是组织林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所以二类调查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应该落 实到小班。调查的主要内容,除各地类小班的面积、蓄积量、生长量和枯 损量外,还要进行林业生产条件的调查和其他专业调查。 二类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开展全面的森林经理工作,其详细程度(深 度、广度和精度要求)取决于调查对象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经营水平 以及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等。此类调查时在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少,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调查间隔期为10年。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2、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简称一类调查) 是全国或大林区为调查对象,要求在保证一定精度的条 件下,能够迅速及时地掌握全国或大区域森林资源总的状况 和变化,为分析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制定国家林 业政策、计划,调整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经营方针,指导和 控制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森林资源的落实 单位在国有林区为林业局,集体林区为县,也可以为其他行 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区划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 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以及更新采伐等。一般在国家林业 局的组织下定期实施,复查间隔期一般为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