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2(20200802234547)
纪念白求恩2

练一练,深化知识
有位同学想写一篇文章,论述“业精于勤”这一论点,他在 班上搜集到这样三个事实论据: (1)张明同学学习上做到了三勤:勤用手、勤用脑、勤用口, 三年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王雨同学曾一度在学习上放松、贪玩,成绩不理想。从 上学期以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勤奋学习。他给自己立 了一条规矩: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 务,他都当天完成。他坚持不懈,成绩终于提高了。 (3)李璐同学每天从早到晚埋头书本,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 书。她的学习成绩优异。 请帮助他选择一下,哪一个论据写到文中较好?为什么?
介绍文体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的一种文体。它阐明作者的观点、 见解,并用事实、道理,并用逻辑推理加以 证明,以说明读者接受。 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 点:是作者在议论文中对所论述问题所提出的见 解和主张。它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和核心; 论 据:是作者提出自己论点的理由和依据,是用来 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 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方法包 括举例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 证、引证法等等。
延伸拓展,体验反思
1、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像白 求恩这样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2、谈一谈:你认为我们学生学习白 求恩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再 见!
毛 泽 东
纪 念 白 求 恩
介绍白求恩
诺尔曼· 白求恩(18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 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多伦 多大学医科毕业。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时, 曾随加拿在志愿军到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 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 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 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 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 年49岁。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 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 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12纪念白求恩(2)

R ·七年级上册
作者名片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 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主要作品有《论持久 战》《为人民服务》等。诗词代表作有《沁园 春·雪》《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著 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全集》
①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 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②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是解决“证明什么?” 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 问题。 ③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正面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是通过反驳对方错误的观点,从而树立起自己的正确的观点。
本文特点:有序有议,叙议结合。
提取要点,归纳文意 我们要学习· · · · · · ·
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使自己成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全文: 顺畅合理的逻辑顺序 起承转合的美妙章法
中心论点
共 产白 主求 义恩 精的 神
整体感知
课文朗读: 第一遍:听读(断句、字音、语气、情感) 第二遍:默读(介绍白求恩同志的哪些方面情况)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 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 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 以身殉职(1自然段,1-3行)。
纪念白求恩2

教师出示有关思考题:
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精神,分哪几层来写的?试归纳意思。(要求按正面反面侧面等来分析)
2.作者赞扬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时,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第一次学议论文,教师应在这里简介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的分类;然后让学生分析判断,至于作用,可针对此类型的略作提示。
板书设计:
参考:用了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从对工作、对人民两个角度进行比较。)这样一比较,一正一反,褒贬分明,批评中肯。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3.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参考: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两个“二极端”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此题让学生自由发言。)
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参考:“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向白求思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学生齐读“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课题:纪念白求恩
课时4:
教师:汪凤云
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预设)
1.朗读课文,全面感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2.适当运用点评法,理解写作的层次及叙议的写法。
3.学习白求恩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课前准备
(教案Word)语文7上 12 纪念白求恩 (2)

12纪念白求恩一内容理解1.国际主义精神第1段概述白求恩的事迹,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与共产党员的使命感相联系的,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
这是毛泽东最为看重的,所以放在开头提出,而且不吝惜笔墨。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2段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文章认为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在工作上要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要满怀热忱。
这正是白求恩身上值得学习的又一点。
3.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3段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白求恩是有专业精神的。
聂荣臻曾说:“他不空谈政治,而是把政治凝聚在他的手术刀里,用革命的人道主义,救死扶伤。
”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这一点,意在说明作为一名革命者,单纯讲政治是不够的,还要专心业务、精研技术。
这表现了毛泽东的务实精神。
4.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第4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讲了两层意思:(1)叙述往事,表达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心情;(2)阐述学习白求恩的重大意义。
充分阐释“大有利于人民”的含义,用五个短语“……的人”构成一组排比,议论热情洋溢,语言十分流畅,收束极其有力。
纵观全文,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而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三个方面又是并列式的,共同构成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二技法总结1.运用对比,增强说理性第2、3两段里面都有对比。
第2段里的对比十分明显,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比,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对比,一正一反,分外鲜明。
第3段运用对比的手法,笔法灵活,把批评那一班人的“见异思迁”和“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内容组织到一个议论性的句子里去。
这种对比的写法能够更鲜明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本文不仅是为了赞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学习,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
七年级语文纪念白求恩2[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纪念白求恩2[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c82439aaea998fcc220e2a.png)
第 一 自 然 段:” 一 个 外 国 人, 毫 无 利 己 的 动 机, 把 中 国 人 民 的 解 放 事 业 当 作 他 自 己 的 事 业, 这 是 什 么 精 神? 这 是 国 际 主 义 的 精 神, 这 是 共 产 主 义 的 精 神 , 每 一 个 中 国 共 产 党 员 都 要 学 习 这 种 精 神.” 第 二 自 然 段:” 白 求 恩 同 志 毫 不 利 己 专 门 利 人 的 精 神, 表 现 在 他 对 工 作 的 极 端 的 负 责 任, 对 同 志 对 人 民 的 极 端 的 热 忱.” 第 三 自 然 段:” 白 求 恩 同 志 是 个 医 生, 他 以 医 疗 为 职 业, 对 技 术 精 益 求 精。“ 第 四 自 然 段:“ 我 们 大 家 要 学 习 他 毫 无 自 私 自 利 之 心 的 精 神。”
四、 学 生 齐 读 最 后 一 段, 背 诵。
五、 归 纳 写 作 特 点 • 1、 夹 叙 夹 议 是 本 文 语 言 表 达 的 特 点。 • 2、 对 比 鲜 明。 • 3、用 词 贴 切, 句 式 讲 究。
•
六、 布 置 课 外 作 业
• 1、 熟 读 全 文, 背 诵 最 后 一 段。 • 2、 阅 读 课 后 练 习 四 中 的 短 文, 以 《 我 心 中 的 白求恩》为题写一篇读 后 感。
明 确: 白 求 恩 同 志 的 共 产 主 义 精 神 的 第 二 个 方 面 是: 毫 不 利 己 专 门 利 人 的 精 神。 分 三 层 写: 第 一 层( 从 开 头 到“ 至 少 不 能 算 一 个 纯 粹 的 共 产 党 员”), 从 正 面 介 绍 白 求 恩 的 这 种 精 神。 第 二 层( 从“ 从 前 线 回 来 的 人” 到“ 无 不 为 之 感 动”), 从 侧 面 烘 托 白 求 恩 的 这 种 精 神。 第 三 层, 作 者 再 次 号 召 大 家 向 白 求 恩 同 志 学 习。
纪念白求恩2

《纪念白求恩》学案第二课时(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用简洁语言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内容。
2.选段为什么对白求恩用“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这三种称呼?3.概括选文第一段的论点。
4.给第一段划分层次。
5.“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文第一段夹叙夹议特点鲜明,这段文字“议”的句子是什么?6.在选文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7.第一段从反面举例,证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必要性,其中与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哪句话?8.第二段中,作者赞扬白求恩的医术很高明,其用意何在?9.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纪念白求恩》2

《纪念白求恩》2《纪念白求恩》2》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纪录片,通过白求恩医生去世75周年的纪念活动,深入探究了他在中国的故事和影响,同时展现了白求恩医生丰富多彩的人生和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
这部纪录片具有很强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教育性,是值得观看和思考的。
首先,这部纪录片记录了白求恩医生在中国所作的贡献。
白求恩医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享有盛誉的名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的疾苦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他来到中国之后,先后在太原、石家庄、重庆等地担任医疗工作,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精神力量,挽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将自己的医疗队伍送到前线,为伤病员提供救治,战场上的白求恩医生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纪录片中,许多老人回忆了白求恩医生的事迹,对他深深地敬仰和怀念。
其次,这部纪录片也展现了白求恩医生的人格魅力和医学造诣。
白求恩医生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他十分关注患者的情况和生活,并用真情和耐心来对待他们。
他从不轻言厌倦或放弃,对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获得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医学技能。
他特别在于为患者寻找治疗方法和药物,并最终研发出了能够治愈结核病的特效药物——氨酚烷胺。
这项成果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治愈结核病的医生,极大地改善了当时人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这部纪录片也回顾了白求恩医生逝世75周年的纪念活动。
在这个令人唏嘘的场景中,许多人都表达了对白求恩医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同时,一些年轻的医学学生和志愿者也纷纷献上了自己的花束和祷告,为他们心目中的先进模范人物致以敬意。
看到这些场景,人们不禁反思:白求恩医生那种精神和胸怀,在今天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的。
综上所述,《纪念白求恩》2》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教育层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更加了解白求恩医生的人生境遇和事业成就,更加了解他的人格魅力和医学精神,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思考自己的学习和人生,为实现个人价值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纪念白求恩 (2)

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论点。
2.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作用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4.了解议论文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的论点。
2.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作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课下探究学习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白求恩,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1890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多伦多大学医科毕业。
曾任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胸外科医师和圣心医院胸外科主任。
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
1938年,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中国援助抗日战争。
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完县逝世,终年49岁(课文中“50多岁”有误)。
(课件7:展示白求恩相关图片)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论点。
2.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作用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三、议论文知识简介议论文是以议论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据就是提出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四、自读课文,检测字词。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2)用笔画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并查字典标注拼音。
2.检测字词出示字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殉(xùn)职热忱(chén)拈(niān)轻怕重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