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发展史

合集下载

火力发电厂发展史分解课件

火力发电厂发展史分解课件

02
早期火力发电厂(18世纪中叶-19世纪 末)
早期火力发电厂的起源
工业革命推动能源需求增长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促使人们寻找新 的能源供应方式。
煤炭作为能源的重要地位
煤炭在当时是最容易获取的固体可燃物之一,被广泛用作能源。
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
瓦特发明蒸汽机并不断改进,使其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动力源,为火 力发电厂的起源提供了技术支持。
19世纪末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进,火力发 电厂逐渐普及,成为当时主要的电力 生产方式之一。
火力发电厂的定义和特点
01
02
定义:火力发电厂是指 利用化石燃料(如煤、 石油、天然气等)燃烧 产生热能,通过蒸汽轮 机或燃气轮机等动力装 置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再转化为电能的工厂 。
特点
03
04
05
原料来源稳定可靠:火 力发电厂使用的燃料是 化石能源,相对其他能 源形式如风能、太阳能 等,具有更稳定的来源 。
早期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初步发展
19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工业革命 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火 力发电厂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 火力发电厂逐渐成为城市和工业
区的主要电力来源。
对能源产业的影响
火力发电厂的兴起改变了能源产 业的面貌,为人类提供了大量、 稳定、可靠的电力,推动了社会
建设周期短:相对于其 他类型的发电厂,如核 电站、风电站等,火力 发电厂的建设周期较短 ,投资回报较快。
污染排放较高:火力发 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 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 成一定的影响。
火力发电厂的发展阶段
01

《火力发电厂概论》课件

《火力发电厂概论》课件

建立生态修复基金
用于补偿生态环境的损失 支持生态修复项目
定期环境监测
监测大气、水体、土地等环境 指标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总结
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废气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措施、固体废弃物处理 和生态保护举措,可以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生 态平衡。
《火力发电厂概论》PPT课 件
创作者: 时间:2024年X月
目录
第1章 火力发电厂概述 第2章 火力发电厂基本原理 第3章 火力发电厂运行管理 第4章 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 第5章 火力发电厂经济分析 第6章 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 第7章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 第8章 火力发电厂未来发展趋势 第9章 火力发电厂总结
火力发电厂未来 发展的关键趋势
未来火力发电厂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和高效能源利 用,推动绿色、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新型清洁能源技术的 应用和火力发电厂的智能化管理将成为关键趋势。
01 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0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火力发电厂发电过程
03 推动循环经济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03 加强培训
提升员工安全防范意识
● 08
第八章 火力发电厂未来发展 趋势
加强清洁能源发 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清洁能源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逐 步淘汰高污染能源,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 未来火力发电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化管理应用
推广智能监控 系统
实现远程监控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
资源配置优化
合理配置人力、 物力资源
根据生产需求与供 给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降低生

中国火力发电技术发展进程

中国火力发电技术发展进程

2009.11 第 11 期 中国火力发电技术发展进程■ 000千瓦1956年2月19日第一台国产6000千瓦机组在安徽淮南市田家庵电厂投运。

■ 1.2万千瓦1958年12月我国首创的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在上海南市电厂开始发电。

■ 2. 万千瓦1956年投入运行的黑龙江富拉尔基电厂2台2.5万千瓦机组,是新中国最早建设的高温高压机组。

■ 万千瓦1960年9月第一台国产5万千瓦双水冷汽轮发电机组在上海闸北发电厂投运。

■ 10万千瓦1967年国产10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北京高井电厂投入运行。

■ 12. 万千瓦1969年9月21日上海电机厂制造的国产第一台12.5万千瓦超高压汽轮发电机组在吴泾电厂投运。

■ 20万千瓦1972年中国首台20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在辽宁朝阳电厂投入运行。

■ 0万千瓦1975年中国首台30万千瓦亚临界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在河南姚孟电厂投入运行。

■ 0万千瓦1992年中国首台从捷克引进的5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在山西神头二厂投入运行。

■ 0万千瓦亚临界1989年10月安徽省平圩发电厂第一台国产60万千瓦机组投产,成为我国电力工业更新换代的重要标志。

■ 0万千瓦超临界1992年6月10日我国第一台从国外引进的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在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正式投产发电。

■ 0万千瓦2000年从俄罗斯引进全套设备的8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在辽宁绥中发电厂投入运行。

■ 90万千瓦2004年从国外引进的9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在上海外高桥电厂正式投产发电。

■ 100万千瓦2006年11月28日,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在华能浙江玉环电厂投入运行。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论证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将是新世纪初火力发电厂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近而说明我厂三期建成一台超临界机组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火力发电机组;超临界1 前言对我厂三期工程建设一台亚临界机组还是超监界机组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并最终得出结论。

2 超临界化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超临界火电机组是常规蒸汽动力火电机组的自然发展和延伸。

提高蒸汽初参数一直是提高这类火电厂效率的主要措施。

当蒸汽压力提到高于22.1MPa时就称为超临界机组,如果蒸汽初压力超过27MPa,则称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巳是火电结构中的主导机组或是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比例,也就是说火电结构巳经"超临界化"了。

以超临界化为特点的对火电结构的更新换代早在20世纪的中叶就已开始。

超临界化可以说是火电发展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是被多国实践证明的成功模式。

美国于1957年投运的第一台125MW超临界机组的参数为31MPa/621℃/566℃/560℃,1958年投运的325MW机组的参数为34.4MPa/649℃/566℃/566℃,实质上它们已是迄今最高参数的超超临界机组。

到60年代中期,新增机组中有一半采用超临界参数,但到70年代订货台数急剧下降。

根据EPRI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这一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美国缺乏超临界机组调峰运行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核电站担负起了基本负荷,因而对带基荷的超临界机组的需求量出现了下降,在采用超临界参数方面出现了反复。

在日本和欧洲则情况则有所不同。

尽管如此,从宏观上看美国在1967年-1976年的10年期间,共安装118台超临界机组,单机最大容量为1300MW,到80年代初,超临界机组仍增至170余台,占燃煤机组的70%以上,占总装机容量的25.22%,其中单机容量介于500-800MW者占60%-70%,至1994年共安装和投运了9台1300MW的超临界机组。

火力发电发展历史

火力发电发展历史

火力发电发展历史火力发电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火力发电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发电方式应运而生。

下面将从发展历史、技术进展和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对火力发电进行介绍。

火力发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使用煤炭作为燃料进行蒸汽机驱动的发电。

1814年,英国工程师乔治·斯蒂芬逊设计了一座烟囱高约60英尺(约合18米)的燃煤火力发电厂,不仅供给照明,还供应了公共设施和工厂机器。

这座发电厂开创了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化运营的火力发电厂。

随着20世纪的到来,火力发电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蒸汽动力系统的引入。

通过锅炉加热水,产生高压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运转,从而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

这一技术突破使得火力发电厂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火力发电技术经历了一系列的进步,如燃料多样化、焚烧效率提高、污染物排放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例如,钢铁、化肥厂等工业副产品中含有大量废热,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就可以通过收集处理这些废热,从而提高发电厂的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而在环境影响方面,火力发电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燃煤火力发电是主要的火力发电方式之一,但其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带来了威胁。

而且,火力发电还会排放大量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大气和水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人们开始探索新的火力发电技术。

其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被广泛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提高蒸汽发电厂的效率,减少对煤炭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通过研发开发新型低排放燃烧器和煤粉预处理技术,可以减少火力发电厂的氮氧化物和细颗粒物的排放。

中国火电建设发展史_4_

中国火电建设发展史_4_



14 12

1992 1 111.60


13


1993 1 131.80


13 12

1994 1 006.56



15

1995 1 271.66


11 19

1996 1 413.00



23

1997 1 149.00



22

1998 1 549.31

14

32

1999 1 423.64
2.3 采用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机组, 建设大电厂
为了节约能源, 加快建设速度, 目前电网容量都 很 大 , 一 般 都 应 安 装 30 万 , 60 万 , 80 万 或 100 万 kW 亚临界或超临界大机组。建设一批总容量在 200 万 ̄600 万 kW 的大型火电厂。
2.4 发展热电厂
热电机组可以综合利用热能, 节约燃料, 对保 护环境有利。在供热负荷集中的城市, 发展公用热 电。有热负荷的孤立工业企业, 可建立企业自备热 电厂。
2.11 按电厂最终规模一次设计、连续建成
以往建成的大型火电厂, 大部分采取分期建设 的方法, 有的多至五期或六期, 总工期长达 20 多年。 同一施工队伍几进几出, 造成很大的人力、财力和物 力浪费。由于分期建设, 电厂布置不尽合理, 机组型 式也往往不一致, 给生产运行带来困难。建设大型火 电厂, 应按 4 台或 6 台同型机组, 一次规划, 一次设 计, 一次施工, 一次建成。
2.1 燃料立足于煤炭

火电厂发展史

火电厂发展史

我愿成为你的大白,温暖你整个冬天
I want to be your Baymax,warn you all the winner
大白的萌点:
自带压缩包He Comes With His Own Docking Station
诊断一切疾病 He Can Diagnose Any Health Problem
Power plant generating capacity of more than 500MW 66, among them 18 more than 1000MW (3 hydropower plants, 15 thermal power plant)
发展前景
• With the accelerated thermal power behind the project approval, the water wind, solar and other new energy projects will als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then as the main power supply of the thermal power projects, or to attract more investment, lead eldest brother continue to sit tight in power generation projects. Future development is still relatively optimistic
中国最大发电厂
• The country's largest thermal power plant is the Jianbi Power Plant, power generation capacity of 1625MW; hydraulic power plant is the largest in Gezhouba Dam hydropower plant, the capacity is 2715MW. China nuclear power plant Zhejiang Qinshan power plant, the first nuclear power plant Dayawan 2 900MW units have been built, variable power

火力发电厂生产基础知识简介课件

火力发电厂生产基础知识简介课件

火力发电厂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火力发电厂的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 燃气轮机的发展历程,技术不断进步 ,效率不断提高。
发展
未来火力发电厂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 保和节能,如采用超超临界技术、循 环流化床技术等,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2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
Chapter
燃料的输送与储存
燃煤输送
运输管理: 加强固体废 弃物的运输管理,防止 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 污染。
噪声污染与应对措施
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噪声,这些噪声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 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合理布局: 对厂区进行合理布局,尽量 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隔音降噪: 对厂房、设备等进行隔音降 噪处理,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培训计划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的需求, 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培训效果评估
对安全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 善和改进培训计划。
THANKS
感谢观看
安全考核制度
03
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考核,激励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提
高安全意识。
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 流程和责任人。
定期演练
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 力和协作水平。
演练评估与改进
对应急演系统在机组出现异常时自动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03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设备
Chapter
锅炉设备
总结词
锅炉是火力发电厂中的核心设备 ,负责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 能。
详细描述
锅炉由炉膛、烟道、省煤器、空 气预热器等部分组成,通过燃烧 燃料,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 驱动汽轮机转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具有较高的节能、 环保性能
目前, 超临界、 超超临界机组的可靠性基本达到亚临界机组的水平, 超 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净热耗下降 2%~ 3%; 超超临界机组比超临界机 组可再下降 3%~ 4%,超临界、 超超临界机组是我国火力发电的必然发 展趋势。
• IGCC 是我国洁净煤发电的主要发展方向
T E X T
T E X T
近代的单元机组均采用综合保护连锁系统,即将机、炉、 电的分别保护与单元的整体保护系统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 善的保护系统。
火力发电新技术
a.超临界、 超超临界机组 发展迅速 b.IGCC 是我国洁净煤发 电的主要发展方向
c.大型 CFB 电站已开始应 用
d.大型空冷发电技术在缺水 地区已广泛应用
• 大型空冷发电技术在缺水地区已广泛应用
在水资源条件相同的条件下, 采用空冷机组可使装机容量扩大约 4 倍, 空冷机组在缺水地区新建火电机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在缺水地区新 建火电机组, 节约水资源, 满足电力工 自动化程度高,设备管理在发电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 2. 生产工艺复杂,存在计算机监测/监控系统、DCS、PLC等 控制系统,生产过程监控特别重要。生产过程优化是提高经 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3. 发电受控于电网调度,以计划发电曲线(调度命令)为 主,调度按288点考核,电量在发电曲线的正负1%,不能超 能力、超计划发电;
4. 电力发、输、供、用的同时性与连续性要求电力系统具有高 度的安全可靠性、连续性,机组连续运行,无特殊原因,不能 停产。机组启停费用高。
亚洲最大火力发电厂
内蒙古托克托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脱硫设备
谢 谢 !
现代火电厂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
现代化电厂多采用程序控制,以提高自动化水平。程序控 制是将生产过程中大量分散的操作,按辅机与热力系统的工艺 流程划分为若干有规律的程序进行控制,并结合保护、联锁条 件,使运行人员通过少数开关式按钮,即可由程控系统自动完 成控制系统的操作。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扩大,特别是微机及微处理器的发 展,现代火电厂的自动化已实现以小型机、微机和微处理器为 基础的分层综合控制方式。
IGCC 是高效率的发电技术,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燃料适应性 良好、节水特性好,且技术已经发展成熟。
• 大型 CFB 电站已开始应用
建设大型 CFB电站, 一方面可燃用煤矸石、 末煤、 泥煤、 劣质煤, 提 高煤炭的综合使用效率; 同时可减少废弃煤矸石、 劣质煤等占用土地,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SO2、 NOx 排放浓度满足现行国家环保要求, 脱硫 效率达 90%~ 95%, NOx 排放浓度低于 250× 10- 6,可不设脱硝装置。
二、基本的保护方式
①联锁保护: 当某一设备或工况出现异常现象时,相关联的设备联动 跳闸,切除有故障的设备或系统,备用的设备或系统立即 投入运行。 ②继电器组成的保护: 以热工参量和电气参量的限值,以及设备元件的条件 联系为动作判据,采用各种继电器组成保护回路,对某一 设备或系统进行保护。 ③固定的保护装置: 有机械的、电动的保护装置,如锅炉的安全门、汽轮机 的危急保安器、电机的过电压保护器等。
火电厂今昔对比
一、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
80年代,大型电厂多采用单元机组。对于单元机组自 动调节系统的主要控制方式有以下3种。
①锅炉跟踪调节方式: 由电力负荷指令操作调节汽轮机的阀门,以控制发 电机的出力。而在锅炉方面则调节燃料输入,保证其产 生的蒸汽在流量和参数方面满足汽轮机的需要。 ②汽轮机跟踪调节方式: 以电力负荷指令控制燃料的输入,改变锅炉出力; 对于汽轮机,则通过调节汽压以决定负荷。 ③机、炉协调控制方式: 将机、炉、电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控制,以机、 炉共同调整机组的负荷来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要求。
火力发电厂发展简史
什么是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史 早期/现代火力发电厂对比 火力发电新技术及展望
什么是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炭、石 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其能 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 能→电能。
世界火力发电发展史 最早的火力发电是1875年在巴黎北火车站的火电厂实现的。随 着发电机、汽轮机制造技术的完善,输变电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电 力系统的出现以及社会电气化对电能的需求,20世纪30年代以后, 火力发电进入大发展的时期。火力发电机组的容量由200兆瓦级提 高到300~600兆瓦级(50年代中期),到1973年,最大的火电机组 达1300兆瓦。大机组、大电厂使火力发电的热效率大为提高,每千 瓦的建设投资和发电成本也不断降低。到80年代后期,世界最大火 电厂是日本的鹿儿岛火电厂,容量为4400兆瓦。但机组过大又带来 可靠性、可用率的降低,因而到90年代初,火力发电单机容 量稳定在300~700兆瓦。 1882年,中国在上海建成一台装有12kW直流发电机的火 电厂供电灯照明,标志着中国火力发电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