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主要分布在哪里

合集下载

赤潮 (NXPowerLite)

赤潮 (NXPowerLite)
图A-C:壳环面观(LM,链 状群体)
图D:壳环面 观(示意图, 群体)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 (Greville)Cleve 1878 Greville)
广温广盐性 代表种类. 分布极广, 以沿岸为最 多,曾多次 引发赤潮. 我国的各海 区均有分布.
壳面观
壳面(示意图)
壳面精细结构
该种是我国最常见的种类之一,渤海,黄海,东 海及南海均有分布.
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 Cleve 1889
本种是沿 岸性, 岸性,分 布极广. 布极广. 我国的南 海,东海 和黄海均 有分布. 有分布.
佛氏海毛藻 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 Grunow 1880
本种是外洋广温性种类, 分布很广.我国南海, 东海,黄海和渤海均有 分布.
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 Cleve 1889
广温性沿岸种类,暖 季分布较多.我国东 海,黄海和渤海均有 分布.
图A-B:壳环面观(LM,链状群体); 图C:壳环面观(示意图).
诺氏海链藻 Thalassiosira nordenskioldi Cleve 1873
北方沿岸性 种类, 种类,太平 洋东北部极 丰富. 丰富.我国 主要分布在 黄渤海, 黄渤海,东 海至台湾海 峡. 图A-B:壳环面观(LM,链状群体及单细胞个体); 图C:壳环面观(示意图).
片束群体 示意图) (示意图) 群体 丝状体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赤潮问题:珠江口

赤潮问题:珠江口
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 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这是赤潮发生的外因) 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 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 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 大海,使近海 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 养化,(这是赤潮发生 的根本原因)
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 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 时间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① 海水富营养化,浮游 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 ② 危害人体健康,③ 影响海洋旅游 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来自海洋的威胁——赤潮

来自海洋的威胁——赤潮
维普资讯
塑 .
赤潮 是水体 中的一些浮游植物 ,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 F突发性地大量繁殖 , 引起 一定海 区内的海水主要呈现 红色 为主的海 流。它不仅在气温高的夏季 容易发生 , 在 春、 秋季也时有发生 ; 不仅出现在近海 , 而且有 向远海扩 展的趋势。 我国近海赤潮频发 来 自于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显示 , 近年来我 国近海 赤潮发生次数呈 明 上升趋势。2 O世纪 6 0年代 以前发 生 3次 ,O年代 发生 9次 ,O年代 发生 7 7 8 4次 ,进 入 9 O 年代 以来 , 近海赤潮发生频率 大为增加 , 平均每年 就发 生 2一 O次 , 0 o3 到 2年 , 一数字 上升 为 7 这 9次 ,3年更 O 达 19次 ,4年 5月 ,浙 江舟 山附近海域 发生面 积约 1 0 80 0 0到 10 0平方 千米的特大赤潮 ,造成 了严 重的危 00 害。 赤潮发生 次数较多的有广东 、 、 江、 山东 浙 辽宁和上 海近海。长汀 口、 珠江 口、 辽东湾 、 杭州湾 、 莱州湾 、 大亚 湾、 汕头 一汕尾海域 以及天津近海等是赤潮 的多发地 区。 二、 赤潮发生的原 因
1 . 海水的富营养化。人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把
海洋作为天然 的垃圾 排放场所 , 据统计 , 占全 国面积不 足5 %的沿海地 区 , 向海洋排放 的_业废水 和生活 每年 r = 污水近 7 O亿吨。 这些排放物 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盐类 , 直 接 导致 丁海 水 中氮 、 磷等成分 的大量 增 加 , 铁、 锰等微量元 死亡 。 素 以及 有 机 化 四 、 潮 赤 合 物 的含 量 也 江苏海安县孙庄中@( 65) 黄玉龙 2 62 2 的防治措施 大为增加 , 促进 1 制 污 . 控 了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 水入海量 , 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海域对排入其中的污染 2全球 气候 的变化 。引发赤潮 的各 种藻类繁多 , . 它 物具有一定 的自净能力 ,但这 种 自净能力是有 限的, 所 们部有各 自适宜生 长的季节 , 当适合某种藻类 生长 的季 以国家应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 向海洋超标排放 , 特别要 来临时 ,加上海 水中含有该藻类生长 所需 的营养 盐 严格控 制好含有大量有机 物和富含 营养盐污 水的人海 类 , 么这种藻类 就可能大量繁殖 , 那 从而引发赤潮。 当有 量 。 于工业集中和人 口密集区域以及排污量大的工矿 对 厄尔尼诺现象 I现的年份 ,局部海 区水温异常偏高 , 叶 J 赤 企业 , 帮助其建 立污水处理装 置 , 污水能够 做到达 应 使 潮发生 的可能性大为增 加。 19 如 9 8年 , 国沿海从南到 我 标排放 。 北发生过 多次大规模的赤潮 现象 , 给海洋生态环境和水 2搞好赤潮的监测和预报 工作 。利用遥感 、 . 监视船 、 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破坏。 监 测站等 , 入开展赤潮发 生机 理的研究 监测 , 深 建立完 3气象条件的影响。赤潮的形成 、 . 分布 、 聚集和分散 整 的监测预报系统。掌握赤潮 生物 的动态 , 作好赤潮生 直接受到海水的温度 、 海水的运动 和风的影响。 如果风力 物 的预测预报工作 。 采取相 应的措施 , 避免赤潮 生物对 较大, 海水流动较快 , 中的营养盐类不能相对静止在 鱼类 、 海水 贝类及海水养殖造成毁灭性灾害 。 对赤潮多发区 、 定的海域 。 使赤潮生物很难聚集 , 形成不了赤潮。 相反 , 近岸水域 、 海水养殖 区和江河人海 口水域要进行严密监 如果海水 具备温度较高 、风力较弱 、 海流缓慢 等水域条 视 , 及时获取赤潮信息 。 一旦发现赤潮或赤潮征兆 。 及时 件, 会促进藻类生物的大量繁殖 , 使赤潮容易发 生。如人 通知有关部 门,有组织有计 划地进 行跟踪 监视监测 , 提 们通过监测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 2 ,这便是 出治理措施 , 千方百计减少赤潮 的危害 。 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风予如盐度的变化也是促 3采 取科 学的 养 殖技 术 , 轻 赤潮 生物 的繁 殖 。 . 减 使赤潮生物大量繁殖 的原因之一。 赤潮在夏季容易发生 , 在 选择 养殖 方 式 和养殖 品种 时 ,可 以采 取科 学 的方 以及容易产生于一些港湾就与气象条件有很 大的关系。 法, 如可 选用 贝类 同 鱼类 混合 养 殖 , 轻 藻类 的暴 发 减 4 度 的海水养 殖。我 国是水产养殖 大国 , 过 由于许 性 繁殖 。 多地方 片面追求经 济效 益 。 反生态环境规律 , 使养 违 致 4做好 宣传和教 育工作 。可 以通过报 刊 、 广播 、 电 殖业 F身污染 日趋严重 ,随着 贝类 和鱼 类新 品种 的引 J 视 、 等媒 介 , 社会广泛开 展关于赤潮 的科普宣 网络 向全 进, 也带来了新 的赤潮生物 。过度投放饵料和养殖 对象 传 , 增强人们抗 灾防灾 的意识 能力 , 提高全 民保 护海洋 排 …的火量排泄物富含营养 物质 , 也造成了水体的富营 这 片“ 蓝色土壤 ” 的意识。只有 保护好海洋 , 才能不断向 养化 , 使养殖 成为赤潮生物的理想柄息地。 9 7年 1 海洋索取财 富, 19 O 反之 , 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 失。

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增多

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增多

防治荒漠化力争“人进沙退”
内蒙古的治理速 度超过了荒漠化 速度,过去沙进 人退的局面得到 了遏制,出现了 人沙对峙的新态 势
植树造林以及 保护植被是治 理荒漠化的唯 一途径
练习题:
1、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 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 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 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 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 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赤潮导致海洋养殖业的鱼类大量死亡
赤潮造成 大面积的 海洋鱼类 死亡
大量研究 表明,海 域营养盐 污染或富 营养化是 赤潮频繁 发生的最 重要原因
(1)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3)环境问题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威胁中华 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材料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沉重的国家,人均每年垃圾产量 440公斤,仅北京市。日产垃圾总量达2.09万吨,相当于 两座石景山的体积,每年运送垃圾就用市财政6.8亿元。 我国日常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是填埋,由此导致城市历年 的垃圾存量达66亿吨,侵占了3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 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危及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 展。
B.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C.可以选择“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子
D.我国环境污染情况6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37.5% 荒漠化: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仍以2460平 方千米的速度在发展。
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 30%国土受酸雨危害;全国3/4的城市噪声超标;每年固体废弃物污染 总量5.6亿吨,1990年废水排放量354亿吨,70%未经处理。 (1)概括指出上述内容反映了我国环境问题哪两个方面的表现? (2)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3)请概述环境问题的危害? (4)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你认为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赤潮产生的地理因素是什么

赤潮产生的地理因素是什么

赤潮产生的地理因素是什么
赤潮的防范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海边的群众在发现海水颜色异常变色、养殖生物大量异常死亡时,应及时向海洋与渔业部门反映。

海洋与渔业部门将立即派出监测人员赴现场取样监测,判定是否发生赤潮。

如发生赤潮,将发布赤潮信息,并采取措施应对。

赤潮产生的地理因素是什么?请看以下详细介绍。

沿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等,是形成赤潮的自然因子。

在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海湾的交汇面,峰面及排污口附近沿岸,海水出现上层温跃层,中间有逆温层或有上升流的海域,或因季风影响,出现无氧缺氧水团,强台风、大暴雨后盐度下降,气温、水温、气压升高,均可成为赤潮形成的条件。

这就是赤潮产生的地理因素。

赤潮的判断依据暂时可分为两类:
1、表观判据。

最明显的是水体变色,此外还有随之而来的鱼、虾、贝类的死亡水体发臭并带有粘性等。

2、生物学判据。

受研究水平所限,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一般采用日本学者安达六朗根据日本各地发生的140余起赤潮调查结果统计而于1973年提出的“不同生物体长的赤潮生物密度”法作为赤潮的生物学判据。

更多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尽在,感谢大家的收看,咱们下期海洋灾害小知识还会更精彩。

敬请期待。

赤潮与防灾减灾

赤潮与防灾减灾

2001年我国海域赤潮的特点是:发生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主要赤潮生物 种类增多、总次数和累计影响面积均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赤潮频繁发生海域多为 受无机氮和磷酸盐污染较重的海域。大面积赤潮主要集中在东海、渤海和黄海的部 分近岸、近海和河口附近海域
2002年我国赤潮灾害
2002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了赤潮预防、控制和治理工作力度,加强 了海洋环境监测站的赤潮监测能力建设。2002年全海域共发现赤潮79次,累计面积 超过10 000平方公里。其中,在赤潮监控区内发现赤潮21次,累计面积2700平方公 里,监控区内赤潮的发现率为100%
2001年我国赤潮灾害
2001年,全国海域共发现赤潮77次,累计面积达15000多平方公里,比2000年 增加49次,增加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经济损失10亿元
发现时间 位置 面积(km2)
5月10日-17日 5月10日-17日 5月15日 5月23日 6月8日—11日 6月15日 6月16日 6月20日 7月10日-13日 7月15日-16日 8月12日-23日 8月24日—9月14日 8月25日—26日 8月27日—30日
5月31日-6月16日,浙江洞头赤潮监控区及附近海域赤潮,最大面积约300平方 公里,主要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和具齿原甲藻,直接经济损失3700万元
2006年我国赤潮灾害
2006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93次,其中渤海11次,黄海2次,东海63次, 南海17次,累计面积约19840平方公里。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为41次, 面积约14970平方公里,主要有毒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棕囊藻和多环旋 沟藻等
历史上的赤潮灾害
1973年美国新英格兰沿岸发生赤潮,造成附近养殖贝类全部死亡, 一周内损失达3400万美元

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甄选6篇)

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甄选6篇)

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甄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甄选6篇)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1)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多发在较温暖季节,冬季仅在南海、东海发生,发生时间从南往北逐渐推迟。

富营养化与赤潮

富营养化与赤潮

富营养化与赤潮在海洋中生活着很多浮游生物,当这些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和聚集,会引起海水变色,生态异常,这种现象被称为赤潮,有时也被称为红潮,由于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种类不同,赤潮还会出现棕黄色、蓝绿色、灰褐色等,有时晚上还有荧光现象。

赤潮多发生在内海、河口、港湾,有上升水流的水域,暖流水域,我国从南海海域到渤海湾都曾有赤潮发生,一般以春夏为盛发期,发生面积从几十平方米到数百平方公里不等。

赤潮的发生与地理、气象、水文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近几年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农田中超量的化肥,农药积累在土壤中,随江河排泄于海中,工业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也被大量注入海中,过渡进行海水养殖,残余饲料沉积在海中,这些现象使海水中的有机物质,尤其是矿物质等不断增加,导致一些沿岸、港湾等水域富营养化。

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大多数是那些直径仅为千分之几毫米的浮游生物,它们在富营养化状态中,在光照、温度、风速等条件适宜时,就会迅速大量繁殖,一夜之间就可覆盖大量海域,大量的赤潮生物,使海水中的氧气急剧下降,其它浮游生物也因此死亡、腐烂,甚至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另外,有些赤潮生物还可以大量分泌毒素,导致大量鱼虾因缺氧窒息死亡或中毒死亡,海产养殖业和渔业资源因此受到巨大的破坏。

赤潮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在260多种赤潮生物中,已知有毒的78种,如果在被污染的有毒赤潮海域内游泳,误食被污染的有毒的海产品,人们会常常感到皮肤骚痒,肢体麻木,腹泻甚至中毒死亡。

世界上约有30多个国家受到赤潮威胁,赤潮的全球性危害已引起国际社会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目前,赤潮的预测和治理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等部门,已经以遥感水文、生物、化学角度开展了研究,并取利了重大进展,在使用硫酸铜、粘土、治理赤潮藻类爆发的同时,他们还尝试了一些间接治理的方法。

现在提倡的将鱼排移走或鱼排下沉,沉箱等等,这些间接的办法,还有在养殖区进行混养,养贝、养大型藻来减少营养复合,使赤潮藻发生的机会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潮主要分布在哪里
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关于赤潮发生的机理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是赤潮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赤潮生物增殖要达到一定的密度,否则,尽管其他因子都适宜,也不会发生赤潮,在正常的理化环境条件下,赤潮生物在浮游生物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有些鞭毛虫类(或者甲藻类)还是一些鱼虾的食物。

但是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使某些赤潮生物过量繁殖,便形成赤潮。

大多数学者认为,赤潮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赤潮的高发区为:渤海湾、大连湾、长江口、福建沿海、广东和香港海域。

珠三角,长江三角,还有渤海,因为这些地方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海水流动小,因为他们都是一些高营养物质,使得还里的微生物大量生长,造成水里的氧减少,鱼死亡,造成祸害。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

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

赤潮检测的结果表明,赤潮发生海域的水体均已遭到严重污染,富营养化。

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

赤潮条件
1、海区封闭,交流不畅
2、附近有大量富营养化污水注入
3、温度较高,微生物新陈代谢旺盛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对人体有很大伤害,想要知道赤潮的形成与对人类的危害是什么请到,更多的海洋灾害小知识尽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