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一)(人教版高二教案设计)
议论文段的写法(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议论文段的写法(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作文教案议论文段的写法教学目的:1、议论文论点的表述。
2、议论文段的写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2009.5.13——2009.5.14.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议论文的论点表述:1、句式恰当,旗帜鲜明:(1)倾向性为反对:否定句式。
(”学不可以已”;“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倾向性为赞成:肯定句式。
(“笼养不利成长,父母不能把孩子只关在家庭的笼子里,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到社会上闯一闯,增强自立能力。
”)(3)反对兼赞成:否定——肯定。
(反之亦然)2、学会概括,突出本质:(1)先抽象,再概括。
(2)化用成语、熟语、诗句。
三、议论性语段拓展方法:(议论文的要求:分析深,说理透。
决定因素:论点、论据、论证。
语段的拓展至关重要。
)(一)、纵式拓展:包括因果式、递进式、解证式。
1、因果式:提出结论——分析结论的原因。
如:“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
(《敬业与乐业》)围绕“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一结论,陈述四条理由。
这就比单纯地摆出结沦泛泛而谈,更具论辩的“味道”和论证的力度。
2、递进式:在前面说理的基础上更进一层,使议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如:于是,从一片混沌开始,人类就开始了探知:探知生存的方式,探知生命的意义,探知社会的发展规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敢于尝试;第一个扩大了词境的苏轼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敢于实践;第一个提出“一国两制”政策的邓小平之所以不朽,就在于他敢于探索。
高二议论文写作指导

高二议论文写作指导【篇一:高中议论文结构写作指导】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定义: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的基本要求是:作者的主张看法和观点;论据基本要求是:事实论据(名人事例)和道理论据(有权威性的名言,格言,诗句和俗句);论证的基本要求是:对比说理、比喻说理和引正法。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
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
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以表明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
�议论文的种类:1 立论文 2 驳论文1、论点�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的看法、观点、主张,它要求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一般表现在文章题目,或第一句话,或结尾。
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案

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高中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步骤。
3. 学习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4. 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Step 1:引入议论文写作(5分钟)- 向学生解释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目的是通过论证和辩论来支持某种观点或观点。
- 提问学生是否有任何议论文写作的经验,并鼓励他们分享。
Step 2: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10分钟)- 解释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和结论。
- 引导学生了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写作要点。
- 提供示例议论文的结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介绍议论文写作的步骤(10分钟)- 解释议论文写作的五个基本步骤:选择主题、确定立场、收集证据、组织思路和撰写草稿、修改和编辑。
- 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和顺序。
Step 4:讲解议论文写作的常用技巧和方法(15分钟)- 解释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并提供一些示例主题。
- 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立场,并教授如何通过论证和举例来支持该立场。
- 探讨如何有效地收集和组织证据,包括使用图表、统计数据和引用权威来源等。
- 强调逻辑和连贯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过渡词和短语。
Step 5:实践演练(15分钟)- 分发议论文写作任务,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技巧和方法撰写一篇议论文。
-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独立思考。
- 收集学生的作文,并提供个别反馈和建议。
Step 6:总结和评估(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议论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和感受。
- 评估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理解和能力发展。
教案延伸活动: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议论文写作练习,以巩固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参加辩论或写作比赛,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同伴合作,以促进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批判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上学期我们进行了记叙文写作的训练,今天我们将开始议论文的写作训练。
本节课的任务是了解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要求,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的论证方法,其中递进式论证方法的运用是难点。
一、议论文的定义和基本要求记叙文的写作就是“拉拉”,而议论文的写作同样简单,也是“拉拉”。
记叙文拉的是呱,而议论XXX的是理,是一篇理性的文章,也叫说理文。
议论文的基本要求是以理服人,即通过讲述理性的观点来说服读者。
二、议论文的要素和注意事项一)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一个,应该旗帜鲜明、立场正确、概括到位,绝不可模棱两可。
二)论据:论据是支持论点的证据或事实,是论证的基础。
在议论文中,论据应该充分、具体、可靠、有说服力。
三)论证:论证是通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归纳式论证、演绎式论证和递进式论证。
递进式论证是指通过逐步深入的论证来增强读者的信服力。
四)反驳:反驳是对反面观点进行驳斥和批判,以加强自己的论点。
在反驳时,应该客观、公正、有理有据。
五)结论:结论是对论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是文章的收尾部分。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有力量、具有启发性。
在写议论文时,还需要注意语言简练明了、思路清晰连贯、条理分明、语气得体、逻辑严密等问题。
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
论点是围绕的话题和观点,而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在论证时,需要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用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等方法进行局部论证。
例如,为了说明团结的重要性,可以使用递进式和对比式进行构思。
递进式可以举出研究小组和国家面临的困难的例子,表明团结可以战胜困难。
对比式可以举出叙利亚战争的例子,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同时突出主题。
最后,议论文的结构需要清晰明了,而且需要让双方相互道歉,握手言和,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高中议论文写作课教学设计

高中议论文写作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什么是议论文以及其特点和结构;2.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3.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辩证能力;4.培养良好的论证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以及相关教学资料;2.学生准备:纸和笔。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例如:是否应该禁止手机在校园内使用。
通过提出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辩论和议论文的兴趣。
2.议论文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议论文以及其特点。
可以引用一些经典的议论文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概念:议论文是一种以辩论和论证为主要方式的文章,通过提出论点、论证、反驳反方观点和总结等来表达作者的观点。
特点:- 以事实、例子和理由等为依据;- 通过逻辑和推理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有明确的目的和观点。
3.议论文的结构(10分钟)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并举例说明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结构:- 引言部分:引入话题,提出观点和论点;- 正文部分:列举事实和理由,进行论证;- 反驳部分:反驳反方观点,增强论证力度;- 总结部分:总结观点,并提出建议或展望。
4.写作步骤和技巧(15分钟)介绍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技巧,帮助学生步入写作的实践。
步骤:- 确定主题和观点;- 收集事实、例子和理由,构建论证链;- 进行写作规划和提纲的制定;- 开始写作,即引言部分、正文部分、反驳部分和总结部分的撰写;- 逐步修改和完善议论文。
技巧:- 要理解题目,把握论述的范围和要求;- 逻辑严密,推理合理;- 用简明的语言表达观点;- 使用具体的例子和事实支持论证。
5.案例学习(20分钟)选择一个适合学生水平的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该篇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可以从论证方式、论证力度、论证链的连贯性等方面进行学生讨论和分享。
6.写作实践(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话题,撰写一篇议论文。
高二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

高二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学习横向展开议论》一、写作目标1、了解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3、培养对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品质的认识,提高认真组织文章的学习品质,养成作文前编写议论文提纲的习惯。
二、课时安排:二课时三、写法指导(一)议论文横向并列式结构的基本特征议论文有一些基本结构形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总分式等。
其中并列式是典型的横向模式,即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
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二)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横向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系。
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
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四)横向并列式结构运用举例例如:1、《说“思”》: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分论点:(从“思考”的作用角度设置)(1)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2)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二)(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三)2、《谈意气》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高二语文教案议论文写作指导

高二语文教案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和训练的一种写作形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议论文的概念、结构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帮助高二学生更好地撰写语文教案议论文。
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指用逻辑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明确自己的立场,并通过论证和论据,支持自己所持观点的一种文章形式。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以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结构1.引言部分:引入讨论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写明自己的立场。
2.论证部分:以逻辑清晰的论证方式,阐述自己观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可以依据事实、数据、案例等进行论证。
3.反驳部分:有必要时,可以对反方观点进行驳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立场。
4.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强调自己的观点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三、写作技巧1.准确定位立场:在引言部分明确自己的立场,可以使用肯定或否定的陈述方式,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2.清晰的逻辑结构: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按照清晰的逻辑结构进行论述,使文章的思路连贯,条理清晰。
3.充分的论证和论据支持:通过充分的论证和有力的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4.恰当的语言和表达:在撰写议论文时,应该使用精确、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措辞。
5.注意段落衔接: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之间进行合理的过渡,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
四、示范性教案下面是一份高二语文教案议论文的写作示范:教案主题:是否应该开设网络课程引言部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网络课程也成为了学习的一种新形式。
然而,是否应该开设网络课程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就其利弊进行深入探讨。
论证部分:网络课程在时间和地点上具有灵活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学生无需受限于固定的上课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
此外,网络课程还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教案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与记叙文强调形象生动的记叙和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不同,议论文以理服人为主要目的。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可以使用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和引申法等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基本模式是三段论式的结构,即引论、本论和结论。
在写作中,需要鲜明、准确、概括地表达论点,使用充足、有代表性的论据来证明论点,以及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来展开论证。
在整篇文章中,要注意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简练,避免模棱两可和捉摸不定的表达。
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这种结构模式要求在中心论点的统领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的分论点,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
议论文几乎篇篇皆是这种结构模式。
抓住机遇是成功的关键。
XXX是一个例子,年轻时只是一个小吏,但他勤学苦练,最终成为秦国著名的宰相,帮助XXX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
黄海一战中,清军败北,原因是某些肉食者未能抓住机遇。
XXX、XXX、XXX、XXX等名人都是抓住机遇的典范。
因此,要取得成功,必须抓住机遇,而这需要勤奋刻苦和适时地把握机遇。
递进式结构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式。
它要求后面的论证必须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几个分论点之间位置不得随意调动。
围绕中心论点,分别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怎样才能做到?”这种结构能够使论证更加有条理,更加深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人们在公共场合会注意卫生,但是在独自一人时却会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在有警察的情况下会遵守交通法规,但是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会闯红灯;在熟悉的集体中会谦恭有礼,但是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就不再遵守公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指导(一)(人教版高二教案设计)学会分析一、开篇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二、阐释观点,分析道理下面三个语段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说理的?文段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风,它应在该驻足的地方驻足,在该飞翔的地方飞翔;自由不是放浪不羁的海涛,它应在龟裂之地飞扬,在汪洋之地遁形;自由不是肆无忌惮的野花,它应在阳光明媚中露脸,在电闪雷鸣中俯首。
文段2:“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
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己利人、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们无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
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
(《知羞耻成人》)文段3:“知羞耻成人”,关键是在于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
“知耻近乎勇”。
道德自律产生的羞耻感是人类趋于完善的动力,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
道德自律、知羞耻有助于阻人为恶。
劝人从善。
难怪英国作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
”增强人们的羞耻感受,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们把荣荣、耻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起码准则。
(《知羞耻成人》) 当堂练习:请为“志当存高远”的中心观点续写一段话,分析这一观点。
答案参考:大千世界,浩浩尘寰,庸庸碌碌过一生的人不计其数,然而久经磨练、矢志不渝,最终达到光辉顶点的人也不可胜数。
缘其区别,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立志的高与低、远与近,也就是想“当将军”还是想“当士兵”。
三、分析例子,就例析理(一)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重要原则:扣住材料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观点的。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
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二)怎样分析事例?1、归纳分析法文章在列举了几个属性相同的事例后,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由诸多个“前提”概括出特殊的结论,回扣深化其结论。
例①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假设分析法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示例:为王羲之练字的事例与结论之间的省略号处补写分析议论。
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答案: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
练习:根据下面的材料及结论,在省略号处补写分析议论。
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了。
”(材料句)……因此,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
答案1:翅膀本是用来追求飞翔的快乐与自由的,倘若用来追求金钱,则失去了翅膀本来的作用。
生命本是用以追求自然的奥秘、精神的浩瀚、灵魂的自由的,倘若仅仅用来追求金钱、追求物质享乐,则失去了生命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失去了作为人本该享受的精神的快乐与自由。
答案2:显然,“鸟翼”象征理想、追求,而“黄金”则代表物质享受。
如果在“鸟翼”与“黄金”之间划上等号或是将二者紧紧的捆绑在一起,那么,一个人的精神自由、人生价值便宣告结束了。
假如鸟翼坠上黄金,那么飞鸟失去的只是蔚蓝的天空和飞翔的快乐;假如灵魂坠上黄金,那么人类则失去了应有的善良、自由、快乐和尊严。
3、探究原因法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如为了证明“人要立志”这一论点,举了这样一个事例:据说,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猫和狗出入方便些,他却打了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
尽管如此,牛顿在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
牛顿就是因为在这“使不完的劲”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例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
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
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
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
”(材料句)为什么他(钱学森)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
(结论句)4、评析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揭示论据所蕴涵的作用、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例,《崇高的理想》:正因为伟大的理想合乎社会的进步,合乎人民的利益,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对于一些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尊重他们,怀念他们,纪念他们。
相反地,对于一些破坏这些理想,阻挠这些理想实现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恨他们,憎恶他们,咒骂他们。
前一种人,在传说中和历史上是很多的。
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扁鹊深入民间,“周游列国”,“随俗为变”,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出身贫苦的黄道婆,她从海南黎族地区回到故乡(上海市郊),把当时海南岛先进的纺织工具和她熟练掌握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家乡的人们。
这些人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怀念。
汉代的霍去病,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强盛,在戎马中度过了一生。
宋代的岳飞,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离妻别母,转战疆场,最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屈死在风波亭上。
文天祥,抗击当时的元兵进攻,坚贞不屈;被敌人抓住后,仍旧临危不苟,和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誓死不投降。
清代的林则徐,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腐朽的当权派作斗争,及至充军伊犁,他一点也不灰心,一直没有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而且在那里和群众一道修水利、栽葡萄,为当地人民造福。
洪秀全,看到当时清室的腐败,民不聊生,看到当时的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阴谋,就聚集群众,要把清室推翻,为中国找出一条出路。
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为了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他奋斗了四十年……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
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哪个人,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的人民的利益。
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这样的一些人,是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的。
相反地,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有不少为着个人的利益和少数人集团的利益,不惜专门破坏人民的、民族的伟大理想的败类,如宋朝的秦桧,明朝的洪承畴,清朝的曾国藩,以及后来的袁世凯、蒋介石、汪精卫等等。
他们一直遭到了和将要永远遭到人们的憎恶、咒骂;咒骂之不足,人们还通过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对他们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鞭挞。
5、正反对比法根据所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比较,突出阐发的事理。
请大家看一例示范:材料:《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句)…… ……可见,一切贵在“始”。
《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句)“合抱之木”,不可谓不“大”;“九层之台”,不可谓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谓不“远”。
然而,这“大”“高”“远”,都是从“毫末”“累土”“足下”开始的。
(正面分析)不自“毫末”,何来“合抱”?不起“累土”,哪来“九层”?不始“足下”,何以“千里”?(反面阐释)(分析句)可见,一切贵在“始”。
(结论句)同样是这则材料,我们还可以推导出“成功贵在‘积累’”、“大小、高矮、多少、远近等等都是辩证统一的”等结论:《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句)…… ……可见,成功贵在“积累”。
《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句)“合抱之木”,不可谓不“大”;“九层之台”,不可谓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谓不“远”。
然而,这“大”“高”“远”,都是由“毫末”“累土”“足下”一点点累积而成的。
(正面分析)没有“毫末”之积,何来“合抱”之大?没有“累土”之积,哪来“九层”之高?没有“足下”之积,怎至“千里”之远?(反面阐释)(分析句)可见,成功贵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