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手工制作百合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折纸----百合花》

教学设计:《折纸----百合花》课程简介: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校本课程灵活的教学形式,以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创作思路,参照相关书籍创作而成。
《折纸》这节课就是利用本教材提供的素材,借助校本课程课堂实践活动,从折纸传统的基本技法和实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树立学习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分析:折纸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传统手工艺,同时也是一件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除正常的常规教学以外,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
折纸教学则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活动中很容易创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情景,使学生在感受折纸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折百合花”,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包括手、眼和大脑。
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同时也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们对折纸兴趣。
学生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已接触过折纸,折纸作品学生看见过很多,但真正能够自己折纸的同学却很少。
多数学生对折纸感兴趣,缺少的是折纸技法的学习。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折纸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学生智慧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学生在折纸活动中不仅能获得成功和满足,而且能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
折纸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目的并不是要教会学生制作多少数量的作品,而是要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折纸的过程,自主动手、动脑去尝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活动和成功的乐趣。
因此校本课程《折纸》的教学,对学生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活跃思维,达到手、眼、脑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折叠和组合。
活动目标:学习折郁金香的基本步骤、方法。
《百合花的制作》教学设计

当代教科研2018年第2期21《百合花的制作》教学设计闫晓秋(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一、我的解读新课标实行以来,实践活动被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成为一门独立的重要课程。
在此之前,我们的实践课程更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与“直接体验”,从而忽略了“探究”与“尝试”的重要性,这就违背了课程开设的最初宗旨。
因此,在我的实践活动课程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在玩中问,在问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悟,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学习、互相协作进而解决问题,最终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
二、我的理念“自主”“探究”“协作”,是学生学习的三部曲,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对于三、四年级学生,他们初次接触陌生的工具,可能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从简单的制作入手,让学生了解制作丝网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易于学生掌握。
四、我的设计(一)活动目标1.掌握制作百合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了解、掌握制作丝网花的制作方法;2.学会花形设计、组合整装、花瓣塑形,鼓励学生大胆创新;3.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1.花瓣的制作;2.花瓣的组合;3.花瓣的塑形。
(三)活动难点:花瓣的组合和塑形。
(四)活动准备:花的成品、剪刀、尖嘴钳、套筒、丝袜、胶带、弹力线、铁丝。
(五)活动过程1.欣赏作品,激发兴趣(1)多媒体展示各种鲜花及仿真花作品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鲜花盛开,争妍斗艳,使我们心旷神怡。
荷花,高洁轻盈、亭亭玉立,诗人常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将其夸赞,有人称它为“花中君子”;菊花从容淡然、与世无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对菊花的赞美;梅花傲霜斗雪,不畏严寒,和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花的世界,品味花的芬芳。
(多媒体出示鲜花的图片)小结:鲜花是大自然的使者,是美的化身。
可是鲜花虽美,却容易凋谢。
为了使鲜花的美能够永恒,人们用各种方法创造了高度仿真的工艺花。
百合花折纸教案

百合花折纸教案教案名称:百合花折纸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了解百合花的形态特点。
2. 学生能掌握折纸技巧,完成一朵具有百合花造型的折纸作品。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折纸纸张(可以是彩纸或白纸,建议使用方形纸张)。
2. 剪刀。
3. 彩色铅笔或画笔。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介绍百合花的特点和形态,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朵百合花,让学生对百合花有个初步了解。
2. 折纸技巧示范对学生进行折纸技巧的示范,展示如何将纸张折叠成一个具有百合花形态的折纸作品。
3. 学生实践让学生跟着示范,将纸张按照示范进行折叠,并加以鼓励和指导。
老师可适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4. 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可以让他们在折纸作品上添加彩色的装饰,例如用彩色铅笔或画笔为百合花染色。
5. 展示和分享在完成折纸作品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班级或小组内进行分享。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提供反馈。
6. 结束活动总结本次活动,回顾学生在折纸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可以鼓励学生将折纸作品带回家,或用作班级装饰。
教学扩展:1. 可以引导学生研究百合花的不同变种,并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百合花折纸作品。
2. 继续学习其他花朵的折纸技巧,扩展学生的折纸能力和创造力。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折纸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专注度。
2. 评估学生对折纸技巧的掌握程度,检查他们完成的折纸作品是否达到预期的形态。
注意事项:在进行活动时,要确保学生使用剪刀时的安全。
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剪刀,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同时,应注意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百合花的制作教学设计

《百合花的制作》教学设计滨州里则树人学校王元水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制作百合花的基本步骤、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情感目标:受到美得熏陶,体验劳动的快乐,渗透心中有他人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网丝袜的方法,花瓣组装的方法,花朵整形的技巧是难点。
三、前期准备:多媒体、钳子、剪刀、套筒、丝袜、铁丝、弹力线、成品丝袜花等。
四、教学流程:(一)实物激趣1、礼物引趣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精心准备了好多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实物)瞧,这是什么?谁来说说老师带来的礼物怎么样?2、导课:对,同学们手中的花全是用这种色彩鲜艳的特制丝袜(出示一条丝袜)手工做成的,叫做百合花。
同学们想学习制作这种花儿吗?这节课我来教大家学习制作丝袜花,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妙手生花,制作出漂亮美观的丝袜花。
(二)新课讲授师:关于百合花,同学们知道的百合花的知识有哪些?(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补充。
)百合花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百多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
在西方,百合花一直是作为圣洁的象征。
在中国,百合具有百年好合、美好家庭、万事如意、伟大的爱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意义。
(三)探究质疑1、拆花,说发现师:请同学们动手拆开花朵,小组探究制作方法。
猜一猜这朵丝袜花是怎样制作的?(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探究)学生回答,教师表扬肯定。
2、视频播放,理清思路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进一步了解如何制作百合花。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师:哟,同学们的眼睛都亮起来了,一定发现了丝袜花的奥秘。
制作丝袜花,大家认为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说说你们的研究成果(生说)生1:先用铁丝绕个圈再网上丝袜做成一片一片的花瓣生2:再把花瓣绑起来,套上叶子师(拿起一朵花及时引导):谁还有不同意见师根据生回答及时(板书)绕圈、网丝、组装、整形。
《百合花手工折纸》教学设计

1.了解百合花这种花卉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百合花的折纸方法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能力,学以致用。
3.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百合花的基本折法。
生: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并示范操作。
3.师:请大家认真看导学案上的折纸图,然后拿出准备好的漂亮的彩色纸,分组合作学习,尝试制作百合花,我们来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意图:引导学生自学,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生:学生看导学案上的折纸图,小组合作,自学百合花折纸。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进行点评指导)
题目
手工折纸—百合花
科目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教学对象
职高二年级
课时
1课时
设计者
康 宁
一、教材内容分析
折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游戏,是学前儿童美艺术学科中“设计、应用”领域的拓展。利用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作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以手巧促心灵,通过手、眼、脑的配合,把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的作品,学生在这变化当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在乐趣中得到发展。由于在折纸制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从前到后的折叠步骤,这样能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做事的顺序性、条理性;由于折纸将点、线、面等反复重合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间知觉的发展。同时,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通过手部肌肉群的运动,促进了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因此,本节内容主要使学生通过体验生活的细节,使学生了解手工折纸的特点与设计方法。
2、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3分)
3、作品的造型与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统一等(4分)
纸折百合花教案

纸折百合花教案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纸折百合花的教案,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教
授学生纸折技巧,并引导学生制作出美丽的百合花。
教材准备
- 彩色方形纸(建议使用折纸专用纸,尺寸为15x15cm)
- 剪刀
教学步骤
1. 教师首先简要介绍纸折百合花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向学生展示已折好的百合花样本,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
大致的了解。
3. 教师将百合花的折叠步骤分解成几个简单的步骤,逐步教授
给学生。
4.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清晰理解每个步骤。
5.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折叠自己的百合花。
教师可以适时提
醒和帮助学生。
6. 学生完成折叠后,可以在纸上涂上彩色,增加花朵的美感。
7. 学生将折好的百合花整理好,可以用作个人装饰或送给他人。
教学要点
- 确保学生掌握每个折纸步骤的技巧。
- 强调准确的折叠角度和边缘对齐。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涂色或添加花蕊。
考核与评价
- 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准确地完成百合花的
折叠和涂色。
- 评价学生对纸折技巧的运用和创造力,以及对百合花的美感
表达。
扩展活动
- 鼓励学生在百合花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制作其他花朵或手工
艺品。
- 组织学生之间的展示,分享彼此的作品和心得体会。
以上为纸折百合花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辅导,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百合花折纸教案

百合花折纸教案
折纸教案: 百合花
材料:
- 方形彩色折纸
- 剪刀
- 胶水(可选)
步骤:
1. 将方形彩色折纸对折,使得一侧成为三角形。
2. 将三角形的底部对折,使得一侧成为较小的三角形。
3. 在较小的三角形底部的直角处,从底部向顶点剪一条直线。
4. 打开折纸,可以看到两条直线相交的部分。
5. 将紧贴相交部分的两个三角形向上折起,并将它们对折。
6. 将折好的部分向下折回,形成花瓣的底部。
7. 重复步骤5和步骤6,直到所有的花瓣都被折叠和固定在一起。
8. 可以使用胶水将花瓣的底部固定在一起,以加强花朵的稳定性。
注意事项:
- 折纸时要注意折痕的整齐和准确。
- 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创意涂上彩色的颜料或者使用不同颜色的折纸来制作不同颜色的百合花。
- 在使用胶水时要小心不要沾到手指或其他物品上。
- 可以在家装饰或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和家人。
这个教案详细介绍了制作百合花的步骤,希望能够帮助你顺利完成折纸制作。
优秀教案《百合花》

优秀教案《百合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百合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2)学会观察和描述百合花的外形特征;(3)掌握百合花的绘画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2)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百合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2.百合花的外形特征和绘画技巧;3.百合花的绘画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百合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2)百合花的外形特征和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1)百合花的外形特征的观察和描述;(2)百合花的绘画实践。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百合花的图片和实物;(2)百合花的绘画教材和工具。
2.学生准备:(1)笔记本和笔;(2)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百合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百合花的外形特征;(2)教师介绍百合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百合花的外形特征和绘画技巧:(1)教师通过展示百合花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百合花的外形特征;(2)教师讲解百合花的绘画技巧,并进行示范。
3.绘画实践:(1)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百合花的绘画实践;(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课堂小结:(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2)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百合花的绘画练习;(2)学生收集有关百合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了百合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