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生态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生态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生态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生态保护工程,旨在恢复和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水资源、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

工程范围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生态拦截、水源涵养等四个方面。

工程总面积约为2000公顷,预计工期为两年。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和需求,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调研和论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同时,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确保施工方案与设计要求相符。

2. 施工现场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源等情况。

根据勘查结果,制定施工区域划分、施工道路布局、施工设施摆放等方案。

3.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求,提前采购合格的施工材料,包括苗木、种子、肥料、农药等。

同时,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设备准备:根据施工需求,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喷灌设备、植保设备等。

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5. 施工人员准备:组织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技能和注意事项。

三、施工过程1. 水土流失治理: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坡面治理、沟道治理、护坡等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梯田、梯地、沟道衬砌等;生物措施包括种植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等。

2. 植被恢复: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植被恢复。

采用人工造林、封禁抚育、种子繁殖等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 生态拦截:在关键区域设置生态拦截设施,如生态沟、生态塘、湿地等,提高水质,减少泥沙流失。

4. 水源涵养: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同时,开展水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水源保护意识。

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量和施工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确保各个施工阶段按计划进行,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五、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水域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域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域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水域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工程概述水域环境整治工程的目标是改善特定水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提升水域的生态功能。

主要包括水质改善、水生物栖息地恢复和污染物清除等方面的工作。

3. 施工组织设计3.1 人员组织项目将设立专门的施工组织机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专家、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等。

项目经理将负责整个工程的协调管理,技术专家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将负责具体的设计和施工工作,施工人员将执行实际施工任务。

3.2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可进行适当的施工分期,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分工,以确保按时完成工程。

3.3 环境保护措施为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期间严禁污染水源,确保施工现场周边的水质不受影响;- 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严格管理施工垃圾和废弃物,做到分类处理和妥善处理;- 保护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4 安全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规作业;-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结束语本文档提出了一份水域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旨在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减少环境影响。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并密切关注施工进度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方案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方案一、前言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指通过对流域内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进行综合管理,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防止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工程。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以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整体规划、统筹安排,通过多种工程手段的综合运用,全面提高流域的综合生产力和环境质量,促进流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以某水系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详细描述其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

二、流域概况及存在问题某水系流域位于我国某省北部,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保护区。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存在着许多问题。

1.水资源问题:流域内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干旱问题严重,水质受到污染,严重影响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

2.土壤侵蚀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农田退化,土壤富养分流失加剧,造成农田困境。

3.生态环境问题: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4.洪涝灾害问题:洪水频发,给周边城镇和农田带来严重危害。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需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1.总体目标:实现流域内水资源合理配置利用、土壤保持和修复、生态稳定改善、洪涝灾害缓解,推动农业生产健康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福祉。

2.工程内容:(1)水资源管理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调节流域内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提高水资源的全面利用率。

包括修建水库和调节池,改善水利设施,完善灌溉系统,保障农田灌溉需求。

同时,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2)土壤保护和修复针对土壤侵蚀和退化问题,开展农田整治工程,修复因水土流失而受损的农田。

采取生态护岸工程,修复河岸和湿地生态系统,减缓水土流失速率。

同时,采用生态植被工程,推广绿色农业模式,增加地区绿色植被覆盖率,减轻土壤侵蚀。

某生态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用)

某生态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用)

某生态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用)1. 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针对某生态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工程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2.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本次施工组织设计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所有施工活动都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法规和相关标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2 环保优先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3 资源合理利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2.4 施工效率高在施工过程中,要以提高效率为目标。

合理组织施工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3.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根据项目要求和上述原则,本次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以下内容:3.1 施工流程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和计划,包括施工阶段划分、工序安排、时间节点等。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2 施工技术选型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包括土方开挖、渠道建设、植被恢复等。

确保施工技术与环境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3 资源配置方案制定资源配置方案,包括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的合理组织和调度。

充分考虑项目规模、地理条件等因素,确保资源的充足和合理利用。

3.4 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工地安全、劳动保护、应急预案等。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3.5 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土壤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等。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项目背景:2.项目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进度,并且保证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3.1施工总体组织设计:明确项目的总体施工目标和施工计划,确定施工策略和施工方法。

3.2施工人员组织设计: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工种,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和配备。

制定合理的工作班次和工作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3.3设备与材料的采购计划:根据项目的需要,合理安排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计划。

并且制定合理的物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物资的供给和使用。

3.4施工技术与方法: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具,并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流程。

3.5安全与环保措施:制定合理的安全与环保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

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进行处理和管理。

4.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4.1施工过程管控: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进行管控,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设立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协调。

4.2资源调配与协调: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进行项目与供应商的协调,保障所需设备和材料的供应。

4.3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建立施工现场的监测体系,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和预警。

4.4施工质量控制:制定合理的工作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控制。

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验收。

5.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5.1制定施工总体组织设计方案:明确项目的施工目标和施工计划,制定施工策略和施工方法。

5.2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的配备:根据项目的规模和需要,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和配备,合理安排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计划。

5.3制定施工技术与方法: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施工的技术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具。

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的要求如下:
1. 概述:在此部分,应简要描述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说明
该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施工流程:在此部分,应详细描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

包括前期
准备工作、主要施工阶段、施工顺序和方法等。

3. 施工计划:在此部分,应编制详细的项目施工计划。

包括施工时间表、人员
配备、设备使用等。

确保施工过程按照预定计划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4. 环境保护措施:在此部分,应详细列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对
土地、水源、植被等的保护措施。

同时,还需制定应急预案,应对意外事件和突发情况。

5. 安全管理:在此部分,应详细规划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包括工地标识、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操作规程等。

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 质量管理:在此部分,应详细描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

包括
施工材料的选择和测试、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等。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和标准。

7. 沟通与协调:在此部分,应描述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包括
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等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协调施工进展。

综上所述,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概述、施工流程、
施工计划、环境保护措施、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沟通与协调。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达到生态修复的目标。

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1. 项目概述 (2)1.1 工程概况 (2)1.2 工程目标 (4)2. 工程设计 (4)2.1 生态修复方案设计 (5)2.2 综合整治方案设计 (7)3. 工程施工组织 (8)3.1 施工准备 (9)3.1.1 前期工作 (10)3.1.2 现场布置 (10)3.2 施工实施 (11)3.2.1 土方工程 (13)3.2.2 绿化工程 (14)3.2.3 水系工程 (16)3.2.4 硬质路面工程 (17)3.3 质量控制 (18)3.3.1 材料质量控制 (19)3.3.2 施工质量控制 (20)3.4 安全管理 (21)3.4.1 安全教育培训 (22)3.4.2 安全防护措施 (23)3.5 环境保护 (24)3.5.1 噪声污染控制 (26)3.5.2 扬尘污染控制 (27)3.5.3 废水废气处理 (28)4. 工程进度计划 (29)4.1 总进度计划 (30)4.2 各阶段详细进度计划 (30)5. 工程造价管理 (31)5.1 预算编制 (32)5.2 成本控制 (34)6. 工程验收与移交 (35)6.1 自检与互检 (36)6.2 监理验收 (37)6.3 移交与运营维护 (38)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旨在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修复和整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项目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土地整理、植被恢复、水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打造一个生态优美、环境和谐的绿色家园。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各项工程任务、施工方法、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内容,以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成本的合理控制和工期的合理安排。

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项目在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的合规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工程,旨在改善和保护特定区域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功能,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项目概述本项目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旨在改善河道水质,提高水环境质量,保护周边生态环境。

2.施工组织机构项目施工组织机构分为总指挥部、技术部、安全部、质量部、物资部、人力资源部、采购部等。

总指挥部为项目的最高领导,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技术部负责项目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支持;安全部负责项目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质量部负责项目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物资部负责项目的材料、设备及机械管理和采购;人力资源部负责项目的人员管理和招聘;采购部负责项目的采购管理和相应的合同管理等。

3.施工方案3.1 施工方法本项目采用机械化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具体情况采用挖掘、填充、加固、清淤、疏通等施工方法。

3.2 施工流程3.2.1 前期准备派遣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

3.2.2 施工前准备派遣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清理,为后续作业做好准备。

同时,制定安全措施和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3.2.3 施工中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作业,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质量安全。

3.2.4 施工后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并将材料、设备等进行清点,做好收尾工作。

4.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有关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及事故处理流程,明确责任和义务。

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各类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专业的管理和维护。

在施工场地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5.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必须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方案,建立起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按照计划实施。

在施工现场建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对质量问题及时予以处理,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6.环境保护本项目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xx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xx段防洪及排水管网工程项目技术标目录1、编制的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4、施工准备5、施工布署6、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性和施工方法7、工程施工计划及其说明7.1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7.2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7.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7.4 劳动力需用计划7.5节约计划8、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9、施工技术及安全保证措施10、现场文明施工管理11、环保与环卫管理1、编制依据1.1 《xxxx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xx段防洪及排水管网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招标编号:TJ-2002-020。

1.2 《xxxx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xx段防洪及排水管网工程施工设计图》。

1.3 2002年12月29日由业主及招标代理机构组织的现场踏勘情况资料及xxxx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xx段防洪及排水管网工程施工招标答疑及补充通知(一)。

1.4 依据设计施工图及其技术要求参照相关国家现行的施工规程规范和省、市、行业的相关法规,规范要求。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4)《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4)。

(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8)《给水排水结构手册》。

(9)《城市防洪工程施工规范》(CJJ50-92)。

(10)《堤防工程施工规范》(GB50286-98)。

(11)《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安装及验收规程》(xx市地方标准)DB50/T5012-1999(12)其他有关施工技术规范.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xx位于xx市主城区西部,起源于石桥铺薛家保,至渔鳅浩流入长江。

主河道全长15.79km,流域面积31.12km2。

本次招标的防洪工程为xx桃花岛岸C1P1到xx处CJ2点全长为451.7m,区间河堤为重力式挡土墙, C20砼基础,水面为50cm浆砌条石,堤主体为M7.5浆砌块石,分为A段:C1P1(3+823.644)至C1P2(3+839.357),长度为15.7m,B段:CJ2(3+398.724)至C202(3+839.741),长度约441m。

排污管网工程:从xx桃花岛岸C1P1点至xx处C2K1点沿河岸铺设一条截污干管,管道材料为纤维缠绕玻璃钢夹砂管。

A段:LWA23#—LWA24#,DN1800,长约28 m,LWA24#—LZA1#,钢筋砼箱涵,长约51m;B段;LWB20#——LZA1#,DN1400,长约410.75m.河道整治工程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212m3/s,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

重力式河堤挡墙沿河岸纵向每15m设一横缝,内填沥青杉板;高度方向设两排塑料盲沟作为排水沟。

2.2、水文条件暂缺,后补。

2.3、气象条件工程所在地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具盆地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9.2℃,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7mm, 日最大降雨量124mm, 最大三日降雨量为248.8mm;降雨主要集中在4-6月和9-11,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期间多大雨、暴雨。

2.4、地质概况场区位于构造剥蚀成因的浅切丘陵地貌区。

地势并且叫的北高南低,地面高程261.9—246.60(最低为南边的xx河),高差15.50m。

总体拟建河段河床及两岸地形平坦,一般地形坡度角在5o左右,局部地形坡角10-20o(ZK8号孔北西侧河段右岸斜坡)。

3、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根据工程布置图及现场实地踏勘情况,按照项目施工管理要求,设立项目经理部来对该工程进行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设在工程所在地附近,租用居民房;在现场施工红线内布置生产临设及安全警卫值班房,施工沿线进行全封闭施工,以保游客和施工安全。

总平面布置示意图1附后。

3.1进场施工便道从公园大门进入,已开通;3.2工地临时料场、库房、钢筋加工场及拌合站布置在河岸场地比较开阔平坦的地带,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者就地租用民房或公房作生活用地及办公用地;3.3 施工用水电由建设方接至施工现场附近,设置配电房,安装配电柜,然后在施工现场用电缆线加接到使用部位;3.4 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住地就近租用当地居民房或公房;3.5工程施工顺序:由于该项工程主要包含河堤和排污管道安装两部份,而施工期又必须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施工工期较短,为确保在规定工期如期完成该工程,因此,必须全线动工,下设多个施工队为多作业面工作,A段的河堤和箱涵,这一部份与B段无干饶,可作一工作面独立施工,B段400米左右先集中将基坑开挖成形,然后分段多个作业面进行河堤砌筑,在A段的箱涵施工时,先施工LZA1这边标高相对低的一边,施工时用围堰将水引先另一端排出,这端施工完后,又围堰将水引过这段从已完成的箱涵顶流出,形成整个施工过程均为干施工。

各作业面的施工顺序为将河堤基础和管道基础开挖完成后施工河堤,然后安装管道,再进行墙后及管道顶回填,最后进行路面和边坡的施工。

4、施工准备工程开工前应按项目管理及施工要求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工作:4.1 技术准备4.1.1 会同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测量交桩、测量放线复核等工作。

收集现场管、线及其它相关的地下埋藏物的资料,提出保护方案;4.1.2 组织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进一步进行工地调研及熟悉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认真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计划报请监理、业主单位审批。

4.1.3 广泛收集与工程施工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及施工资料、记录表格、签证检验表格、工程进度、结算表格等,并进行分类建档。

4.1.4 按照项目施工及管理的具体要求,分别组织各工种各岗位进行施工技术及施工安全的岗位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确保上岗人员熟悉掌握质量保证、安全文明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预防措施。

4.1.5 对进场设备物资进行质量、安全检查验收签证。

4.2 人、财、物准备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按工程施工区、段及时间,需求量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供需计划,并提前组织到位,以满足工程需求。

4.3 施工现场准备4.3.1 按施工平面布置及施工需求,作好工地临建及“三通一平”的各项施工工作。

4.3.2 进行施工测量放线复核,按工程布置及测量定位进行场地平整,搭设施工平台、施工设备安装、供水、供电线路辅设与搭接。

4.3.3 按安全设计要求设置施工安全设施及安全警示牌,并落实治安保卫,质量、安全、环保等各项管理制度。

4.3.4 施工现场物质设备按需求量及规定存放点提前组织就位,存放保管有序。

由于公园游客较多,对施工干扰大,因此必须要确保游客和施工安全,作好隔离警戒和舒通车辆;4.3.5 设立工地现场办公室各种管理制度,施工进度及网络计划图,施工组织机构等上墙,主要施工进口设置施工公告牌及插彩旗。

以上施工准备工作经自检合格,拟定开工申请报告,上报监理及业主审批后,由业主单位主持开工典礼,正式组织工程施工。

5、施工布署5.1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设立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

按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要求,在项目部内设置相应职能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全方位管理。

项目部下设各工程施工队分别组织各分项工程的具体实施。

其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见附图2。

5.2 施工顺序安排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施工技术要求,本工程施工顺序为:全工程为多个作业面同时开工,控制每一作业面施工进度关键工序为河堤施工;每一作业面的施工顺序为:基础开挖→基础处理及封底→河堤施工→管道安装(A段为箱涵施工)→回填。

5.3 组织专业队伍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提高生产效率,分项工程分别组织专业施工队施工,各施工队管理相对独立,施工进度整体推进。

6、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6.1 施工程序本工程施工总程序为:施工准备→基础开挖→基础处理及封底→河堤施工→管道安装(含防护及闭水试验)→回填→路面、边坡及附属设施施工→清理场地→交验工程开工前必需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开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人员设备进场、工地临时建筑、施工便道修筑、物资采购检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测量放线、设备安装、办理施工许可证及开工审批等开工前的各项工作。

按施工先后顺序安排及编制的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组织各主要工程项目平行施工或交叉作业。

工程施工中应及时严格地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检验签证。

坚持做到上一工序不检验下一道工序不施工,确保工序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工程施工中必须安要求落实安全措施及进行安全检测监控,以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6.2 施工方法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对业主或设计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检查,经复核检查各控制点的坐标参数准确无误后,使用引点法建立施工区测量控制网,并对各施工部位的平面位置、高程进行定位控制。

根据有关技术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或作业指导书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6.2.1、河堤及管道工程6.2.1.1 基础开挖:根据施工放线结果,一部份河堤及管道基坑是一同开挖的,放线经检查无误后,进行土石方开挖;将表层的腐质土和淤泥挖运到弃土场,开挖时防止侵蚀、坍塌的发生。

开挖中发现土壁松动或有裂纹时,应及时支护或防坡,按设计坡比放坡开挖。

河堤基础开挖经验槽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砼封底。

管道基础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若:a 沟底为老土时人工夯实,密度不得小于95%,b 沟底为松散土时,需用砂卵石换填1.2m深,然后水冲密实,密实系数不小于0.90,c 沟底为岩石时需置换0.30m密实土,再铺设管道;对放线后可以分别开挖的地段先开挖河堤基础部份,然后施工河堤堤坝,完成后开挖管道,挖出的土石用于河堤堤后的回填。

在开挖有流水的地段须先搞围堰,以形成施工区域的干施工条件。

6.2.1.2 河堤砌体砌筑:河堤基础为C20砼,河堤迎水面50厘米为浆砌条石,堤主体为M7.5浆砌块石,砌体砌筑、勾缝、伸缩缝、排水等按有关规范和设计进行。

堤后回填要注意回填料和分层压实,达到设计的压实度。

河堤砌体砌筑施工注意事项(1)砌筑前应准确测量复核平面位置和高程,认真复核放线偏差,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后方可进行砌筑施工。

(2)使用的石料及砂、水泥等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品种要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及有见证取样试验合格报告,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许可。

石料必须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表面无泥垢,水锈等杂质,且大致方正岩石,无尖角,薄边,符合设计要求。

(3)根据设计标号进行砂浆试配,确定砂浆配合比,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砂浆集中搅拌,分散使用,如采用就地搅拌,须拌合均匀。

砂浆配料误差为:水泥量不得大于2%,砂用量不得大于5%,水用量不得大于1%(重量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